《斯卡羅》一二集觀後感與小彩蛋分享
公視粉絲團真壞,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一次就上兩集,真的是逼人一口氣看完吶!我還真的看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心得:
超精緻的史詩劇,只看兩集就可以說,是我所見過最用心的台灣史詩劇。
對於19世紀末的台灣生活,尤其是房舍的考究十分仔細,還有劇中不斷穿插的5種語言:原、台、客、華、英,真的是聽得很過癮啊~雖然只聽得懂三種XD
其實看片尾的致謝名單,就知道他們聯繫了多少在地部落的耆老進行調查甚至協助,一部戲劇能做到這個程度,除了感動已經沒什麼話好說了,還原度真高。
---
這邊小小幫大家整理一下「斯卡羅」事件的背景:
「斯卡羅」是一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部落邦聯,位於中文文獻中稱呼此區眾部落的「瑯嶠下十八番社」範圍之內。(感謝眾高人指點與《傀儡花》作者陳耀昌醫師臉書分享)
斯卡羅是一個很特別的統治實體,族群的主體為排灣族,所以劇中族人使用排灣族語與穿著,然而他們的統治階級是從知本社(卡大地布)南遷的卑南族,雖然好幾百年前因打輸普悠瑪部落而來此,但因為他們仍武力高強、善於使用巫術(強弱果然是比較出來的),而使得恆春半島南方的排灣族等民族臣服,形成一種有點類似島內殖民的統治組織。但也因為被排灣族環繞的關係,耳濡目染下這支卑南族人的文化也漸漸被排灣化了。這裡要注意的是,因為不是所有南恆春排灣族都臣服於斯卡羅,所以不適合直接拿來代稱整個地區;當時台灣清國勢力範圍外的狀況,可以想像成歐洲那種小國林立的狀態。
早在荷蘭時代,《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2003,已絕版)中就有提到「瑯嶠君主」這個用法,也提及該族群的強大。
然而,為拓展殖民地事業的荷蘭,在1642年底,由荷蘭東印度公司任命戰地指揮官Johannes Lamotius率軍前往基隆淡水等地,想奪走西班牙人的城堡(淡水紅毛城等等,不過今天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在西班牙人原址上重建的就是了),也征服北部的居民。而在任務結束返回台南時,也順路征討虎尾、二林等不順從的聚落,就這樣回到安平古堡。放假一陣子之後,他率領了一支300人的軍隊再次向南挺進,目標:征服瑯嶠君主。
結果,該次遠征大敗數個瑯嶠十八番社成員,毀了許多舊社,君主更敗逃知本。(因荷蘭時期年代久遠,此部分其實存在多種不同解釋,本文僅取其一)
這應該就是正片開頭,龜仔甪(音作「鹿」)社族人宣稱「為祖先報仇」、12分鐘搶先看版中「幾百年前,斯卡羅被洋人殺的家都沒有了」的由來。這新仇舊恨的糾葛,原來是起源于荷蘭,羅妹號船難的美國人不管是劇中還是史實中,真的都死得莫名其妙... 被報錯仇了...
沒辦法,現代人都會臉盲了,也就別為難人家分不出來美國人和荷蘭人了(其實我也分不出來啊!!)
好啦,大概就是這樣,剩下的自己看~ 否則又會變成萬言書喔~
---
*小彩蛋:
1. 柴城=車城,社寮=射寮=屏東海生館旁邊
2. 龜仔甪=龜仔角=社頂公園一帶
3. 羅妹號船員上岸的地方,大概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到墾丁福容大飯店之間的海岸。(自李仙得手稿比對地圖地形推測)
4 .那個第二集突然開口講很標準很出戲的英文的總兵劉明燈啊...他大人就是在草嶺古道寫「雄鎮蠻煙」和「虎字碑」的那位啦!下次去走草嶺古道,記得多看兩眼真跡啊~或者可以直接看我和Joeman 去走的影片就好,空拍超精彩喔:https://youtu.be/QnmYd9ieJzM
5. 我說那個梅花鹿的部分... 溪裡那幕那隻中央大公鹿,鹿角的叉好像有點不自然XD 然後在任何有狩獵活動的地方,鹿群都不會等到人離那麼近才跑掉喔~ 這邊有違事實,比較像卡通常見的「人與自然共融共處」的烏托邦世界觀裡,但那是不存在的;或者只存在於沒有狩獵人又多的地方,比如說能高安東軍(扶額頭
6. 根據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羅妹號是在七星岩附近觸礁失事,距離台灣還有8海哩遠(14.8K),船員是乘坐救生艇登陸的,而不是片頭「大船就擱淺在海岸邊」的樣子。
7. 第一集龜仔甪社把船長夫人的頭丟回海中,但史實上,那是李仙得和卓杞篤簽訂條約之後,他們才把頭還給美國人。
8. 另外,羅妹號那名倖存的船員,並不是直接被送到府城。而是不知受何人幫助,逃到打狗(高雄)後自己向官府稟報,消息上呈台灣府,經英國領事館傳遞至北京辦事處,再由該國公使移牒美國公使蒲安臣(Burlingame)。當時,一艘停泊在安平港的英國軍艦哥爾摩蘭號(Cormorant)有前往墾丁進行搜救任務,但一接近海岸就被龜仔甪的族人攻擊,只能趕緊躲回船上,甚至向陸地開砲擊退族人(居然有這段,怕),最後無功而返。經歷這段插曲後,才輪到李仙得上場,來到台灣,要找龜仔甪族人算帳,但龜仔甪首領不買單,加上清廷敷衍,才有後續美國派兵殺來台灣的故事。
9. 李仙得這趟來台灣的故事他自己有寫成書,有中譯版《南台灣踏查手記:李仙得台灣紀行》,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朋友,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著作。不過很遺憾...博客來最後一本現貨被我買走了,明天到貨,椰(欸
10. 我年初去山型者 Wilder在那山那谷辦的WILDER LAND有遇到温貞菱 Wen Chen-Ling 本人,那時候她和謎卡 Mika on the road 一起在溪邊放空,我那時候有眼不識泰山... 還問她是誰(眼神死)記得跟她講過幾句話的感覺... 她本人根本就是劇中蝶妹的感覺,輕飄飄的啊~這次看《斯卡羅》,真的很佩服她能背好講好這麼多種語言的台詞,太強了!!而且那帶一點英文的口音,有夠自然!讚讚!
我吐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欸等等,這時間軸怎麼差有點多?」但是畢竟《斯卡羅》可是經過兩次改編的歷史(陳耀昌改編一次,劇組再改編一次),而導演接受訪談時也已表示:「一部片不需要去、也不可能去承載所有歷史的真相。」
這部分我是認同的,本來就不應該把《斯卡羅》當成一部正史來看,而是以看《三國演義》那樣的心情,去欣賞當代影視劇作如何將150年前的台灣生活樣貌、族群互動、服裝居住乃至語言樣態,活生生的還原到眼前。
我可不會說《三國演義》因為不符合史實所以不好看哪...
而這部劇最大的價值是,《斯卡羅》可以是個起點,喚起我們的意識,去探究那些固著於這片土地上,長的硬邦邦,卻有著記憶溫度的真實歷史,深切的認識流在自己血液中的台灣基因。
台灣沒有史詩?滿腦子中國五千年?
講這種話的人,只是沒看書罷了。
今年起,也可以說,他只是沒看公視罷了。
---
誰說台劇沒人才、不好看、沒質感?那個時代早過去了,《斯卡羅》證明了,你如果還沒看到好看的台劇,就只是經費不足而已啦~一集1550萬,總算能摸到韓劇邊邊的製作費,果然可以拍出國際級的水準啊!!!
我會繼續追下去的(腦粉貌),
期待下週六(我是日,Netflix)!
#圖片來源中央研究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1924日治地形圖
「二林事件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台灣二林蔗農事件文化協會- 也談課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館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PTT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館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PTT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紀念館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GITHUB、PTT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名人 :: 全台寺廟百科 的評價
- 關於二林事件心得 在 臺灣省通志.卷九:革命志抗日篇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二林事件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晚和大家分享「中學生閱讀心得比賽第1091010梯次」得獎的作品,有一篇是台南南寧高中高一的王同學寫《ICU重症醫療現場》的讀後心得,高一生對本書的領悟,令人阿金很感動!結果有一位熱心的網友搜尋後和阿金分享,原來這梯次得獎的作品中,有6篇是看阿金的《ICU重症醫療現場》,太令人感動了!!!我要來逐一聯絡給這六位高中生一點獎勵~
這些年來,「同理心」雖然已經被污名化了,但是,無可否認的,在醫療上能夠「易位思考」、「同理對方的感受」,才能促進彼此的溝通,阿金看了斗六高中高二的賴同學的心得,深深受到感動,引用WS Lu的留言:「用生命影響生命,用生命潛移默化人生」和大家分享。
======
又來了,我不禁搖頭嘆息,眼見在醫療場所上家屬激動的咆哮,威嚇滿臉疲憊又無奈的醫療人員,這樣的爭執,在新聞上一次次的上演、越演越烈。我不禁反思,醫病之間,到底少了什麼?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看到阿金醫師在改善醫護關係上的付出與改變,並找到能解除現狀的可行的解決之道——同理心。
首先,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同理心是能實現友善和平醫療環境的最重要關鍵。在《ICU重症醫療現場:熱血暖醫陳志金勇敢而發真心話》這本書中,阿金醫師於一則一則的小故事中做出了最佳示範。如病人在看病時偷偷錄音,或是家屬偷偷餵病人符水、藏護身符等行為,往往被醫療人員視為不信任的舉動,然而阿金醫師卻轉念並思及病人家屬的立場,因而大方的告訴家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必躲躲藏藏,甚至分享自己小時候曾有的類似經歷,他開明的想法不僅化解了家屬的不安並肯定其付出,更使家屬能與醫療團隊建立信任,毫無保留的一起對抗疾病。透過將心比心,阿金醫師除了醫病更醫心,除了救病人更救家屬。因此即使面對臨終前的病患,阿金醫師也希望能做完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使家屬能夠好好的跟病人告別,使病人無罣礙的離開,而家屬能夠消除內疚和自責,他如身處每個個體的立場,一一為每個人設想。而這樣善用易位思考的應對態度不僅僅限定於醫療場所,更適用於人們生活上的進退準則。
此外,透過這本書,也讓我了解要同理醫護人員。這書中呈現不少最近醫療環境中的問題,如曾有人以為護理師上班很悠閒,能邊工作邊喝珍奶,卻不知實際上是因為護理師們根本沒時間吃正餐。倘若我們能夠除去埋怨和責怪,以理解的心態,試著同理醫療人員的辛勞,才能在疾病之外,也治癒在這樣的環境下所有受傷的心。實際上,社會氛圍中也常出現有權勢之人,利用勢力施壓走後門,想要獲得最頂級的醫療品質,殊不知可能因此造成醫護人員的困擾、反感,且為了因應其特殊要求使醫護礙手礙腳,導致效率差;又或者因為想省下掛號費,錯失下個醫生判斷疾病的線索,耽誤自己的病情。因此我們應該尊重醫生判斷,而非踐踏他們的專業。
醫病外,同時顧及(同理)病人心理上的需求,更是這個團隊的堅持。「不管遠與近,都要你平安到家」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當中阿金的團隊為了完成年近百歲的病人的唯一心願——回家,百餘次來回確認航班、醫療器材、甚至是天候等,為了只是能讓病人安全回家,這則故事讓我想到我自己到醫院的經驗。因為家族遺傳的甲狀腺亢進,每兩個月,我會到醫院例行性的抽血以及回診。每次來到這棟龐大建築物外,我總會回想起第一次來到醫院的感受。排除幼年時吊點滴的模糊印象,四年前,是我第一次進到大醫院。還記得當時,這片雪亮的玻璃門上一枚指紋也沒有,有如高不可攀的冰崖,我畏畏的雙手奮力的推開這扇冰冷的大門。霎時,嚴寒的冷風及刺鼻的氣味狠狠撞上了我,嚇得我直打冷顫;挑高且寬廣的大廳,更顯我的渺小,那時的我看來,醫院是可怕的冷血怪物。然而看診氣氛與我預想全然不同,不是冷言冷語,而是溫暖的關懷。醫師護士語氣溫和猶如冰天雪地中的暖陽,他們完全明白我緊張的心情,不僅沒有露出些許不耐,更以家常的口氣與我閒聊,化解我的心中的冰針。他們是始終在冰冷的雪地中,保持為溫暖的人。於是,在「醫病」外,他們同時為我「醫心」。對我而言,醫院不再冷冰冰,而有了溫度。
除了感受到被同理,在今年暑假的EMT-1(初級防護員)課程中,我也體認到同理他人的重要。在EMT-1(初級防護員)為期一周的訓練,令我感受最深的既不是連續操作五分鐘CPR的疲累,也不是記憶繁瑣的評估流程的枯燥,更不是初次看見血淋淋斷肢照片的驚嚇,而是我親自躺在擔架上動彈不得的不適。冰冷堅硬的後背板,如躺在石頭地板上般難受;頭部及頸部固定器則像嚴格的教官,一丁點的移動也不允許,狠狠地將我釘在原位,只剩下雙眼能四處轉動,這時,我才知道,防護員踏實且熟練的操作有多重要,若不是曾經扮演過病患的角色,我怎會體會到躺在擔架上心裡的不安。原來,同理是那麼重要。
我發現,許多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糾紛,往往是欠缺同理心而產生。我們時常站在自己的角度、憑藉現有的眼界,大肆批評或帶著歧視的眼光去衡量事件,忽略當事人的立場及感受,也從不探究事件形成的背後因素。從這本書中我了解到,醫療環境裡的紛紛擾擾,就好像社會中種種衝突的發生。我在這些第一首的現場紀錄中不只看到如何緩和醫病關係,更學會善用同理心待人處事,或許如此作為於一時半晌間成效並不是那麼顯著,但我相信只要秉持易位思考,同理會如水滴般,慢慢一點一滴滲入堅硬的岩石中,一點一滴的組織友善和平的社會!
======
1.雲林斗六高中高二 賴X昕 「同理,能醫病醫人又醫心」特優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23346
2.台南南寧高中高一 王X陞 「《ICU重症醫療現場》閱讀心得」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489147
3.新竹香山高中高二 林X翎 「生命化彩蝶,悠遊新世界」優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43229
4.彰化高中高二 楊X傑 「一位重症醫師的心裡話」 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988
5.彰化高中高二 楊X權 「沒看過這本書,別說你懂 ICU」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2996
6.桃園新興高中高一 林X如 「醫護人員的辛苦」甲等
https://www.shs.edu.tw/search_view_over.php?work_id=2514620
《ICU重症醫療現場》Momo 66折
https://reurl.cc/q8X0MR
《百大良醫》投票
https://reurl.cc/6lYVmZ
二林事件心得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新聞學法律__肯亞事件(二)>
林教授說:"不明就裡的台人冤案論到附合中方的應由中國管轄論等"
黃國昌委員:"犯罪案件的管轄權 跟 一個享有人身自由的人 他的人身 可不可以從A地到B地 從B地到C地 這個跟案件的管轄權 根本是兩個層次的問題"
(13日質詢逐字稿
https://disp.cc/b/163-9lLh)
筆記:
1.引渡、遣返、刑事管轄權的移轉還是非法綁架?(同上,黃委員質詢稿)
2.如果該事件引用依據為引渡,那麼引渡等司法互助應符合國際人權要求之原則(參本文林教授意見)。
3.問題是:
立法院質詢時:
處長:肯亞跟中國大陸這一段,那因為他們雙邊到底有沒有這個引渡的一個關係我們並不清楚。
黃國昌:你到現在還不知道中國跟肯亞是不是有引渡的條約?沒有吧,所以你現在從陸委會的角度認為這是deportation就對了?是嗎?
夏立言:那他們是用deportation的方式把這些人送走的...........
(參前述逐字稿)
4.衍伸閱讀新聞事件:
菲律賓警方周五(24日)表示,很可能將日前逮捕的300餘名涉嫌電話詐騙的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嫌犯引渡出境。(2012.8.24)
http://www.bbc.com/…/world/2012/08/120824_philippine_taiwan…
..........................
心得:
點播蔡依林的歌<野蠻遊戲>:老虎老鼠傻傻地分不清楚~~
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李伟光(1897年10月8日-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彰化县二林镇人,中国医生及社会活动家,为二林蔗农事件领导者,亦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 <看更多>
二林事件心得 在 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李伟光(1897年10月8日-1954年),原名李应章,台湾彰化县二林镇人,中国医生及社会活动家,为二林蔗农事件领导者,亦为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的创建人之一 ... ... <看更多>
二林事件心得 在 台灣二林蔗農事件文化協會- 也談課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二林事件1925年(大正14年)爆發「二林事件」,肇因於製糖會社實行原料採取區域制度,對蔗農進行不合理的剝削。彰化二林地區的蔗農成立二林蔗農組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