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當到那麼大薪水也不少啊?
二線三星薪水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制造2025”影響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
大國關系,競爭+合作,向來如此!
最近,網上有些歐洲對中國背後捅刀的聲音,我們來逐條解讀一下。
第一條:中德制造業之爭
德國之聲報道:
面對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競爭壓力,德國政界與經濟界危機感劇增。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在柏林公布德國《國家產業戰略2030》,鼓勵打造德國或歐洲龍頭企業,加大力度保護本國重要產業免受外國收購和競爭影響。
該戰略強調,德國制造業未來的對手,是中國與美國。而聯系到“德國產業2030”在電動汽車、數字化、人工智能方面與“中國制造2025”的高度重合,外媒普遍理解為:德國向中國發起高端產業爭奪戰。進而又延伸到中德、乃至中歐關系的撕裂。
產業是產業,政治是政治,雖然雙方能互相影響,但有時候事情還得分開來看。
中國進軍高端制造業,影響的不是德國或美國一家之市場,也而是整個歐美發達國家。原因很簡單:“中國制造2025”不是點對點的升級,而是集群式的突圍。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
同樣是發達國家,日韓人民生活水平遠遠比不上歐美白人?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法國人一周工作5天,一天工作6小時。加班是不可能加班的,下午四點下班是常態。但日本人和韓國人很苦逼,每天工作10小時幾乎是常態。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根據Expedia(全球最大在線旅遊公司)2016年調查,超過四分之一的日本公司要求員工每月加班80小時,而且是不帶加班費的。此外,有超過63%的日本受訪者對帶薪休假感到內疚。
放在中國或者其他歐美國家,絕對不會有日本人這種思想,帶薪休假是資本對勞動者的認可,是我們應當。
而日本人之所以內疚,主要是害怕因為帶薪休假的需求,會導致自己不被公司錄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也開始步入“日本模式”。
在北上廣深的一線城市,年輕人加班長、不給加班費的事情稀松平常。龐大的勞動力流量,使資本家成為市場主宰:不加班就滾蛋,妳不想做其他人排著隊做。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若非富二代或者彩票中獎戶,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每到夜深人靜時都不禁會想到一個問題:平時看起來人五人六的模樣,薪水拿得也多,但生活質量真不如縣城的小青年,為什麽非要來大城市打拼?
但思考也是那麽一會,第二天醒來照樣像齒輪版瘋狂的轉動,生怕失業、一無所有。焦慮癥怎麽來的?就是這麽來的!
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會這樣?
產業問題!中日韓的產業重合以及歐美的產業壟斷。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乃至中國臺灣省,在支撐經濟發展的支持性產業上(都是以電子制造業為主),有著高度的重合。
電子制造業技術性不算高(相對於中日韓而言),具有替代性的生產地很多,再加上中日韓16億人口的體量,生存壓力自然很大。
這就好比世界上有3塊田,16億東亞人全擠在一塊田裏吃飯,10億歐美人卻分散在兩塊田裏。
歐美那塊多出來的“田”,就是中日韓不曾具備的大而全的高端制造業!
如果把歐盟看成一個整體,它與美國的高端制造業非常全面:ICT、石油化服、高科技農業、生物制藥、大飛機、醫療器械、高端汽車、數控機床、特種鋼材。
除了歐美,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能擁有如此大而全的高端制造業,即便是中國也僅是部分擁有。
所謂高端制造業,它有兩個高:技術含量高於利潤產值高。最簡單的例子,中國賣出一輛奇瑞賺的錢,能比德國賣一輛奔馳的錢多嗎?
造不出來就意味著壟斷,壟斷就意味著暴利。歐美人過得這麽舒服的主要原因,正是得益於發達的高科技產業。
而中國擁有14億人口,點對點的產業升級無法帶動國家新一輪經濟騰飛,只有產業的整體突圍,才能使我們達成兩個百年目標。所以,“中國制造2025”影響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西方發達經濟體。
再來說中德之爭。
事實上,中國進軍高端制造業,第一個遭受沖擊的國家不是美國,而是德國。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最先從中低端跨入高端產業的行業,必然是新能源汽車。關於新能源汽車,指揮部一直強調兩個關鍵點:
①.汽車產業很重要,它是國家經濟的命脈:從上遊生產涉及到上萬個零部件供應,到下遊銷售、維修、保險金融,再到基礎設施建設,各行各業都能分一杯羹。
②.傳統汽車產業中國很弱,只能寄希望於新能源汽車在產業上實現彎道超車。
只要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強勢崛起,對德國的影響首當其沖。世界第一汽車大國是誰?德國!中國市場上哪個國家的品牌車最暢銷?還是德國!
別的不說,一條公路上跑過去10輛車,妳至少可以看到5輛德資品牌。
而中國公認的三大豪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也全是德國的。尤其是大眾集團,低中高端車型在中國市場更是通吃。
基於德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龐大保有量,中國國產汽車崛起的過程,就是擠壓德國汽車市場的過程。
所有產業都是這樣,國產品牌的崛起就是不斷打敗他國品牌的過程,因為妳必須從他手裏搶回市場才能生存。
當年三星手機在中國獨占半壁江山,結果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後,三星第一個涼涼。
從產業的角度來講,中德未來必有一戰。所以德國出臺《國家產業戰略2030》針對中國,是無可厚非的事,這是由市場競爭機制決定的,而不是國家關系。
第二條:歐洲議會通過外資審查法案
歐聯通訊社報道:
當地時間2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一項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的法案,藉以保護歐盟國家在關鍵的科技和基礎建設領域的利益。
外界普遍認為,該法案是歐盟第一個防止外資威脅國家安全的規定。在中國海外投資擴張的現狀下,歐洲外資審查法針對的是誰,顯然不言而喻。
還是那句老話,數據不會騙人——
*2016年,中國對歐投資高達8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700億。*2017年,中國對歐投資600億美元。*2018年,在歐洲各國對外資審查縮緊後,中國對歐投資下降到310億美元。
雖然對歐投資逐年下降,但中國始終占據歐洲第一大外資來源國地位。其中,大半投資都用於收購歐洲高科技公司。
美國人說,是中國的投資促成外資審查法的通過。這一點,山姆大叔沒忽悠咱。
按照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的說辭,中國美的集團對德國智能機器人制造商庫卡的收購,是德國出臺“產業戰略2030”的重要推手。
可以肯定,歐洲國家已經達成共識:嚴審中國企業對歐洲高端制造商的投資。
在指揮部看來,歐洲議會出臺外資審查法,與其說是打壓中國企業的並購,倒不如說是為歐洲本土制造商爭取最後的時間!
【未來制造業的大勢,是大兵團、集團軍式的作戰】
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的全球制造業競爭,必定是大兵團、集團軍式的作戰,廝殺將極其慘烈,力量分散的小公司只有兩天路:要麽破產、要麽被收購。
中韓的成功經驗,無不證明這一觀點。
三星為何能成為國際制造業的巨無霸?因為韓國傾國之力,把所有先進的產業都融入了三星集團,使之既擁有了供應鏈優勢、又擁有龐大的資金活力。
中國中車為何能後發制人,在十年間先後打敗西門子、阿爾斯通、龐巴迪,成為全球第一大軌道交通供應商?
因為中國敏銳的嗅覺,將南車北車合並為中國中車,使之能揮動舉國之力,來撬動全球軌道交通市場的格局。
明確了未來制造業發展方向,我們再回過頭看看歐洲這個外資審查法。
歐洲高端制造業雖然發達,但相較於中美模式有個致命的缺點:龍頭企業少,高端制造業力量太分散。力量分散就意味著資金底氣不足,容易被收購。
中國收購歐洲制造商的過程,其實就是壯大己方兵團實力,削弱歐洲兵團實力的過程。
2017年,中國化工集團斥資430億美元收購瑞士先正達(全球第一大農藥生產商和全球第三大種子技術公司),使之成為世界四大農業化學品和農藥巨頭之一。多年以來,中國的技術並購案已涉及豪華遊艇(山東濰柴收購法拉第)、航空復合材料(中航空業收購奧地利FACC)、醫療器械(威高集團收購)、高端液壓(濰柴收購德國林德液壓)等幾乎所有高端制造業領域。
隨著中資企業收購版圖的不斷擴張,中國兵團的技術優勢與市場規模會不斷擴大。相應的,歐洲兵團的“作戰能力”就會不斷下降。長此以往,歐洲勢必丟掉全球制造業市場。
若想保住制造業,歐洲必須要做到兩點:
①.嚴審外國企業投資,人為擡高他國資本對歐洲企業的收購。
②.快速打造歐洲的龍頭企業,比如西門子與阿爾斯通的合並,正是為應對制造業的大兵團作戰。雖然歐洲反壟斷機構已經做出否決,但兩者的合並是歷史所趨,遲早會達成目標,除非歐洲想放棄全球軌道交通市場。
總結一下:
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制造業的崛起,中歐產業由互補轉向為競爭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但產業歸產業,在美國全球影響力嚴重衰退之際,歐洲在許多問題上仍需要中國的幫助。要知道,在歐盟沒有解體之前,最大的敵人仍然是美國!
不過,需要明確一點:體量相當的大國,很難形成全方位合作,雙方體量都很大而世界又很小,難免踩到對方的腳趾。
二線三星薪水 在 錢線百分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週一(0603)晚安! 今晚最新消息!
(一)
A.集中市場 融資增10.54億達1881.20億
融券增 935張達37萬9229張
B.央行阻升 台幣收貶1分 達30.070元
---台股收黑下,價量及籌碼觀察?
---即使今天台股跌,台幣盤中卻仍出現強升,
台幣最近盤中常出現強升原因?
---之前竄逃出去的資金,現在知道證所稅
修正版即將三讀過關,紛紛回流台灣?
---6/13到6/27立院臨時會才召開,在此之前
回流資金或外資,操作重心?台幣升值概念股?
---立院臨時會召開前,上週五提前大漲的證券.
金融,今紛回檔,操作?詭異的是,今天外資
投信的賣超標的名單?
(二)明天Computex電腦展 雙A展前記者會
(1)宏碁董事長王振堂:隨著Windows 7庫存去化
加上觸控機種供給增加,產業往正向發展,
第3季會比第2季好
(2)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一系列變形產品。其中
7吋的MeMO Pad平板售價僅129美元(約新
台幣3870元),創品牌廠最低價
---明Computex電腦展,雙A推新品長?利基點?優勢?
---明Computex展中還有哪些新品?特色?先賭為快!
---明Computex展哪些受惠股?
---內幕!Computex展中,為何台積電來,鴻海卻缺席?
廣達甚至要求主辦單位宣傳單不要寫到廣達?怪!
(三)華亞科Q2可轉盈VS聯發科4核獲宏碁採用
(1)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廠華亞科(3474)
5月稅後淨利為新台幣10.64億,連3個月獲利
預料華亞科第2季應可順利"單季轉虧為盈"
(2)手機晶片廠聯發科(2454)今宣布:4核解決方案
成功獲宏碁首款平板手機及最新智慧手機採用
---華亞科業績解讀?法人操作?虧轉盈的轉機股還有?
---五月營收成長股?宏達電(榮登亞馬遜在美國銷售
第一,NEW HTC ONE賣贏三星S4)往後可保好成績?
台股跌是因上週五美股重挫,但怪!今外資"野村":
美元將結束10年熊市轉向牛勢
●野村看多美元理由?為何美股卻重挫?解釋!
●南非.巴西.墨西哥.泰銖..等新興國家貨幣重貶?
新興國家發生啥事?外資急撤?下半年熱錢流向?
1.收8201跌53 量748億 外資-66億
---上周整理平台破了,月.周線壓在頭上反壓
但今卻在重挫百點後收紅k,意義?六月行情?
---外資3賣逾243億 六月續賣?期貨+選擇權訊號!
---大盤ABC修正完成?今紅K算是釘子打穩?再跌?
2.國際金融異象,正在預告全球下半年將發生大事?
(A)美股重挫 美元卻走強
---上週五美國經濟數據很好,為何美股重挫?
有時見到經濟數據差,美股卻大漲?解釋?害怕?
---美股重挫,"美元"卻在2年半高震盪,矛盾?
---末日博士麥嘉華:美股將大修正,論點?經濟差?
經濟差,美元怎強升?外資野村:美元將結束10年
熊市轉向多頭,理由?美國經濟是強?還是弱?
(B)美國.中國.台灣5月製造業PMI
---近半年美芝加哥5月製造業PMI 58.7
創14個月新高,美國經濟復甦力道轉強?
---匯豐:中國5月製造PMI 49.2創8個月低(50下萎縮)
官方:中國5月製造PMI 50.8,中國經濟復甦仍弱?
---匯豐:台灣5月製造PMI 47.1,降的比中國低,警訊?
台灣經濟出現危急訊號?
(C)資金為何急著逃離新興市場?
---從新興市場國家貨幣,上週"貶升"表,找出熱錢跑哪?
---末日博士羅比尼看黃金1000,理由?可相信?黃金操作?
(D)日本將成為歐債翻版?日股今又重挫,跌3.72%,利空?
---日10年期公債殖利率續漲,之前賣掉債,追買股市,
怎現在日本"股.債"都大跌?日經濟出現啥危急警訊?
---日本銀行紛紛拋售日債,背後意義?央行因應?
東京都5月CPI轉正,對日通縮轉通膨不是正面解讀?
3.亞股全收黑
---日圓101轉升100 出口股SONY-5.42%
日本企業1Q資本支出年減5.2% 日股創六周低
※重要!日本銀行界,減持日本公債10.8%
兩年來日銀行業持有日債,首度跌破百兆日圓※
---匯豐:陸5月製造業PMI為49.2 遜預期
---均線(月.季.半年.年)全守:韓.陸
破月線:日.台.港
4.題材股
---今利空多,誰買股票?買哪一些?
---異常股!法人買賣VS資券異常大追蹤!
---六月新主流!六月交易第一天,資金往哪跑?
新主流?(傳產+二線紡纖+塑化+營建+低價DRAM..)
5.不公平.太離譜!你繳的稅率比百億企業高(天下雜誌調查)
你繳稅的稅率5%? 12%? 20%? 國內賺"百億企業"繳稅的
稅率竟只有9%(實質稅率)稅率比你低!台灣政府世界第七窮
,財政困難,拼命向小老百姓挖錢,公平?政府窮的真正內幕?
---台灣政府世界第七窮(百姓更窮)台灣稅賦vs他國比較?
政府缺錢只會找小老百姓開刀,公平?合理?
---獲利百億企業稅賦,竟然比一般上班族低
稅賦9%約=一家庭年收入50-110萬稅賦,即夫.妻,每個月
各賺兩萬多薪水,你繳的稅率就比百億企業高,總統的公平正義?
---緯創實質稅賦0原因?台灣"企業稅"四小龍墊底也比大陸低
這是什麼道理?
---可惡!企業避稅三大招?富人四招把稅變不見?搓破他們伎倆!?
****精采內容都在今晚(周一)錢線百分百,睿涵與您分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