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帶風向了嗎?】
(發文前請先容許小編戴上台灣價值項鍊:小編總統票投3號、反核、支持同婚、誓死捍衛台灣主權、挺台獨)
這兩日網路上瘋傳「中國停工,台灣空品改善」的各種爽文,貌似全國一起出征中國,空污就會改善了....
你也被帶風向了嗎?
其實,這跟相信某位喊著「市長換新 空氣換新」、聞漂白水比例、還有瘋搶衛生紙的,一樣瞎啊!
空污構成要素何其多,僅用一張PM2.5 數據圖配合中國停工新聞,或是某兩日的空品對照圖,就可生成數篇「台灣西部的空污都是中國造成的」、「中火污染是假議題」、「環團去吃屎」、「空污專家學者無腦不學無術」……之類的爽文?
關於中國停工台灣空品改善的爭議,應該要用相同的天候條件和本土排放量來比較才能符合科學實驗精神,最近網路上看到許多「一日空污專家」往往只用一張綠色的PM2.5地圖來看圖說故事,瘋傳爽文,直接忽略了本土污染事實,實在過於偏頗。
有心人士使用簡單粗暴的語言,短短幾句話就將諸多學者科學家耗時費力的研究成果推翻,請問,這些帶風向的爽文對台灣環境的改善有幫助嗎?
❌ #爽文開頭:台灣的空氣這半個月來好得不得了,你知道為什麼嗎?因為中國還在停工啊!哇哈哈哈!
📌#事實真相一:
瘋傳爽文的日期是2/6-2/7,這兩日東北季風增強,風源並非污染嚴重的華中地區,而是相對乾淨的華北,污染物往日韓飄後轉東北下來,濃度已經稀釋降許多。
當日也沒有境內污染構成的天候要素,是要如何判斷空污「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謀」?
🔴(與中央大氣鄭芳怡教授討論後,老師建議刪除風源是華北地區那一段,更新資訊如下:
2/6高壓在長江口以北,所以對台灣的影響是偏更東的東北風。
因氣候變遷的結果,近20年,東亞地區高壓出海位置逐漸北抬,出海位置北抬後,台灣吹東北風,中國污染物會經過大片的海洋,稀釋了污染物濃度,這時的東北風反而吹走境內居多,也因此境外霾害對台影響減弱。
當高壓出海位置偏低時,台灣吹北風,
如果此時中國污染累積嚴重,沒有太多洋流水氣稀釋污染物,危害台灣程度較大。)🔴
把時間軸再往前拉幾日,看看2/1-2/3,中國停工一陣子了吧!
但是,這篇報導
《寒流減弱 中南部陷空污 25測站達橘警 2020/02/02 》
https://tw.appledaily.com/…/202…/7D3WI2VQBGY2OYOOIYPDRNYTOI/
只要風停,本土污染馬上現形。
事實上,2/2全台25站空品橘色警報,近1/3的測站泡在骯髒的空氣裡,這三天就是標準的本土污染日(圖二)。
這還是在“中火興達電廠持續降載減煤”、“過年期間台灣工廠多數停工”才能維持住的“普通污染”等級,
修但幾咧?謠言不是說臺灣的空氣這半個月都好的不得了嗎?
2/2-2/3的本土污染整個被無視了?還是你認為中南部不屬於台灣?一切都是阿共的陰謀?
風速風向地形、污染排放量和空氣品質有高度相關性。
來看看 #台灣本土污染日常見氣候條件(圖三):
在高壓出海後的 #高壓迴流 天候型態下,
台灣本島風向由東北風轉 #東風,
台灣西部為中央山脈 #背風面,西部 #弱風無風 的狀態下(風速1m/s左右),本土污染快速累積。
加上晴朗無風夜晚容易發生的 #輻射逆溫層 現象,將不斷排放到大氣中的污染物籠罩在幾百公尺以下的地面(台中市記錄過高度僅200多公尺逆溫層,約大肚山高度),宛如密室放屁一般,污染更加難擴散。
同時,沿海還會有 #背風渦旋 產生,
將中彰雲嘉南的污染在當地無限繞圈圈,
台灣海峽中央因狹管效應風速爆增,形成類似風牆的效果,擋住了絕大多數的境外污染移入,這樣的污染量累加個一兩日就十分可怕了。
冬季空污原因 大學教授3張圖說明白 2017/12/15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84571
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以今年入冬後3張天氣與空污圖說明,雖然大多吹東北季風,但很少吹入境外污染,中南部空污來自境外污染僅1至1成5,另5成為工廠污染、另各2成為交通與逸散污染。
❌#爽文第二句:講什麼中火製造多少空污,幹都假的啦!
📌#事實真相二:
中火從來不是假議題,在空污議題中,世界碳排第一、裝置容量第二大的老舊燃煤電廠就算減少排放7成,還是比旁邊的中龍鋼鐵還多(中龍過去四年完全沒有減排,也是很可惡),中火絕對不會是無辜的。
#燃煤發電會釋放的重金屬戴奧辛 長期被忽略,下風處的 #居民致癌風險大增,這些人的健康問題都是假議題嗎?
燃煤產生的 #煤灰堆置在彰濱海邊,煤灰裡的重金屬造成的 #地下水和海洋污染 會是假議題嗎?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392945
只是中火議題被政客為了政治利益過度操作,成為藍綠惡鬥下的炒作工具,模糊了本該為人民謀求呼吸健康與生活環境的焦點。
根據我國最新空污排放數據(TEDS 10.0)顯示,在固定污染源中排放量排名:
PM 2.5:第一名中鋼,第二名中火,第三名興達電廠
SOx :第一名中火,第二名中鋼,第三名興達電廠
NOx :第一名中火,第二名興達電廠,第三名中鋼
看到這裡,大家還要說中南部環團打中鋼中火興達是假議題嗎?
❌#爽文第三句:講什麼台灣人太愛騎機車製造空汙,幹都假的啦!
📌事實真相三:
騎機車本來就會製造空污,怎麼會是假?
不信把頭塞在排氣管後面聞聞看,真的很臭啦!(有些男孩覺得香~)
只是 #機車的污染排放佔比非常少 ,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十分有限。
只是長期以來被政府刻意帶風向放大罷了!
不這樣怎麼轉移大家對工廠排放的關注呢?
根據我國最新排放數據(TEDS10.0)顯示,
機車佔總排放量佔比如下,
PM 2.5:
四行程機車2.5%
二行程機車1.0%
NOx:
四行程機車1.6%
二行程機車0.05%
SOx:
四行程機車0.01%
二行程機車0.00%
NMHC :
四行程機車7.1%
二行程機車1.7%
TEDs10.0是2016年的數據,在政府“大力整治機車族”,現在機車污染量降更多了,那些還一直在喊消滅汽機車救空污的政治人物,你們的資訊是不是該更新一下啊?
事實上,#移動污染源 中的 #老舊柴油大貨車以及船舶 才是真正的大烏賊(圖四)。
關於 #船舶污染,附上交通部在2018/6/6公布的研究報告
https://www.iot.gov.tw/Mod…/Publication/Publication-Details…
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周遭海域船舶之平均每日NOx 及SOx 排放量分別為3150 噸與1580 噸,這還只是每日平均量,
這污染量幾乎不亞於電力業排放了。
船舶交通流量繁忙的台灣海峽上污染物十分可觀。
如在大氣擴散不佳的氣候下,台灣西部只剩海陸風,海風一吹污染物上岸,影響陸上空品甚鉅。
本粉專一直強調,整治空污別老是拿弱勢族群開刀擔責任,
舊文分享:臭氧飆高 先對機車開刀有效?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07495739587682&id=181073612229902
附上TEDS10.0 圖像版給有興趣的粉絲們研究看看
https://public.tableau.com/profile/doenergy…
❌#鄉民表示:台灣西部的空污都是中國飄過來的!
📌#事實真相四:
好吧~那就來聊聊 #境外污染佔比 ,
就環保署最新報告顯示境外佔3成(圖五),但必須說明一下這個所謂3成的報告是來自2010年的中國排放數據(MEIC v1.0)與2012年的台灣排放數據(TEDS 9.0)。有夠老舊的.....
台灣本土的排放量被低估,是許多研究空污的專家一致認同的事實。
各種非法排放行為所產生的量,從來沒有被計入「空氣污染排放總量資料庫清冊系統」裡,導致不論是專家或是環保署在做本土空污日預測時,會出現低估的狀態。
倒是境外污染日卻時常高估了……長期觀察空污的人應該會十分有感。
中國數據不可信?那我們來看點歐洲的科學論文吧~
中國2010-2017的污染量排放數據,出自歐洲地球科學聯盟2018/10出版的科學期刊(圖六)。
數據顯示中國地區在2010-2017污染物排放量:
硫氧化物降低62%、
氮氧化物降低17%、
PM 2.5降低35%、
PM10降低38%……
資料來源:歐洲地球科學聯盟2018/10出版的科學期刊
https://www.atmos-chem-phys.net/…/2018/acp-18-14095-2018.pdf
今天是2020年了吧!暫且不論這9年來中國的污染排放量降低多少?(當然這裡還是要譴責一下共產國家的極權和缺乏人權自由,在北京大力關閉燃煤電廠、關閉高污染工廠、禁止燃油機車)
所謂境外移入的「很多」也必須分北中南來論的,
根據大氣學者的研究,細懸浮微粒濃度經過長程傳輸後會因為逐漸沉降稀釋,在經過海洋水氣沉降與陸地地形摩擦後,越往南部影響越小。
基本上 #中南部空污還是以本土污染排放為主。
沒有人否認境外污染存在,但,#本土污染並沒有消失。
到底對空污嚴重的中南部而言,是境外移入的多?還是境內污染多呢?
為什麼面對境外污染首當其衝的北部空氣品質卻比中南部好呢?
中央大氣鄭芳怡老師受訪談「從大氣科學觀點解析臺灣空污狀況」的紀實,有興趣的粉絲可以參考一下。
從大氣科學看空污:PM2.5的「季節性」與「地域性」
http://rsprc.ntu.edu.tw/zh-tw/m01-3/1305
❌#鄉民表示:夏天中火全開,也不會有空汙啊~都是中國的錯啦!
📌#事實真相五:
先來了解一下冬季和夏季的混合層(也就是空氣中污染物可以對流擴散的空間)厚度差異 ,
冬季混合層層可以薄到只剩200公尺,夏季則有數千公尺厚哦!
在夏季污染排放後有較大的空間擴散,不論是垂直或水平的對流都非常快速喔!
空汙知識補帖: https://meteor.today/article/lVRDiC
❌#爽文結尾:環保流氓滾一邊去啦!有種去中國喊蠔爹油啊!
📌#事實真相六 :
小編是女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種啦!
身為環保志工,沒有收過任何人一分一毫,過去五年來,但凡關係到空污議題、環評一定盡量參與關切。
環團夥伴們一起熬夜讀環評資料、半夜舉發空污,孤零零的站在路邊等稽查人員、回家被黑衣人跟蹤被揍、被工廠控告、被村長控告的、被網軍抹黑、……各種挫折沒有讓我們停歇過,但我們沒有退縮、沒有停歇關心環境的腳步。
歡迎很有種大家與小編一起來去環評大會跟污染工廠拼看看吧!
♥️小編真心話:
沒有人喜歡跟中國當鄰居,但科學真相不該被如此對待。
你知道環保團體、專家學者們為了的一篇發文要耗費多少時間心力來完成嗎?
如此的網路霸凌從來沒有少過,沒有人在乎真相。
但罵完中國後,又如何了?本土污染就改善了?跟著一起出征中國,台灣的環境就會更好了?
如果可以,小編搶第一個去報名從軍。
如果,你真心愛台灣,請不要忽視尚處於三級空品區的中南部空汙,這裡還有很多很多本土空污問題需要解決。
空氣中飄散的致癌污染物並沒有消失,家鄉的煙囪依舊不停冒煙,空汙災民可以陪你一起出征中國,但是也請你正視我們所處的污染環境。
鄉民表示:我才不信!不管科學證據啦!你們的科學有立場啦!空汙是假議題啦!
小編:科學沒有立場,只有政治信仰才會有立場。
真的好累……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Re: [閒聊] 關於禁止二行程-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二行程機車可以繼續騎喔~ - 機車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路上還有看到二行程的機車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最新》二行程機車禁上路? 環保署長:絕無此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 燃油機車剩12年可騎,2030無分行程淘汰8成】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大家覺得呢??? #二行程機車#古董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林佳龍- 您家裡還有二行程機車嗎?趁早換,改善空氣品質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2022二行程機車可以上路嗎-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二行程機車禁止上路2021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的評價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FB首播《浮塵之島》空汙紀錄片一
【全球每年因空汙死亡人數達七百萬人 21世紀浩劫不能輕忽 】
{內文}
空氣汙染是21世紀的環境浩劫,而臺灣也籠罩在危機之下,電力和科技給人們帶來經濟進步及便捷的生活,但是工業發展與都市化的過程卻製造了隱形的殺手。
(陳伶志/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這件事情不是事不關己,每個人都逃不掉
人們的生命安全正面臨威脅。
(黃瀞瑩/高雄小港區鳳鼻頭居民)
看到自己家是這樣就會覺得很難過
(溫琇文/肺腺癌癌友)
你不可能不呼吸啊,你可以說其他致癌物我們可以避開,但是空氣怎麼避
(詹長權/台大公衛學院院長)
四大空污病第一個病就是中風,第二個就是心肌梗塞,第三個就是肺癌,第四個就是慢性肺疾病
(葉光芃/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
超乎我們的想像,因為它細到全身沒辦法擋住
威脅可能來自電廠 工廠,城市裡的交通所產生的細懸浮微粒,而問題遠比想像中嚴重。
(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
PM2.5越高的城市的話,他壽命越短,每年肺癌死亡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一萬一千人,大部分都不是抽菸者
而國民健康情況背後,關係著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在臺灣,從小市民 醫生到企業與科學家,他們都在想辦法對抗空污,但他們能成功嗎?
(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我們的污染源基本上分四大類,一個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叫境外污染,第二大類就是所謂的工廠,再過來就車輛最後就是所謂的逸散性 揚塵 燒香拜拜,跟民俗比較有關係的
來自工業區或電廠的廢氣稱為固定污染源,而城市中交通工具所產生的則稱為移動污染源,事實上,在臺灣無論是居住在工業區附近或在城市裡,沒人能逃得過空氣污染的危害。
(詹順貴/環保署前副署長)
境外污染當然就是來自中國平均起來佔三分之一,把臺灣本土以百分之百來看的話
,其實移動污染源跟固定污染源,差不多一半一半了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提出,空氣污染所產生的細懸浮微粒為一級致癌物,又稱為PM2.5
(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PM2.5它的2.5這個意思,就是它的粒徑小於2.5微米,大概是我們頭髮的1/28,是非常非常細的一個微粒,所以PM就是 Particulate Matter也就是粒狀物,它本身幾乎沒有任何一些物理的機制,可以把它去除
(詹長權院長/台大公衛學院)
一旦被歸類為第一級的人類致癌物,只要吸到足夠的量,常常就會有比較高的癌症的風險
全球每年因空氣污染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七百萬人,引發包含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風,以及肺癌等等眾多疾病。
人們為了空污問題聚集起來,他們希望問題可以盡快改善。
來自高雄鳳鼻頭的瑩也是參加者之一,空污是她成長過程中,不曾間斷的每日經驗。
臺灣全島遍佈著大大小小的工業區,有許多緊鄰著住宅區,位於高雄鳳鼻頭與大林蒲,就是其中一個最極端的例子。
(黃瀞瑩/高雄市小港區鳳鼻頭居民)
這邊是我們家的頂樓陽台,然後就是從這個陽台看出去的風景,就是我們這邊的鳳鼻頭,大林蒲的算日常,可是我們的民房外圍就都是工業區
四十年前,臺灣啟動十大建設,這裡成為一個被臨海工業區包圍的聚落,現在這裡包含鋼鐵 電力 石化及金屬製造業,共有近五百家工廠,八百多支煙囪所排放的空氣污染物超過一百二十種,當中已知有至少二十三種致癌物質,在歐美,工業區與住宅的距離,至少必須有五公里的綠帶,但是在這裡,高度污染的重工業區與住家竟然只相臨一條馬路,對居民健康的危害無法想像,而其中苯的污染含量更為全臺最高。
政府無力解決,只能提出要居民遷村的政策,由於工廠排放的污染長期難以舉證,而長時間在煙囪底下生活的痛苦難耐,在地居民多數由抵抗轉為消極的態度,紛紛同意遷村,但遷村卻是另一條漫漫長路。
瀞瑩今年24歲,年輕的她不明白,為什麼不是從根本解決空氣污染問題,反而是要求居民搬離故鄉。
(中天新聞資料畫面)
市府說,大林蒲遷村採取先協議 後計劃,計畫書還要再等一等,所有的東西先大家都民意溝通,都有一定的基礎之後,才會進入正式計畫,可以說是公開討論,只是開了幾次說明會,就真的有溝通到嗎?我希望所有政府官員都應該要為,國土規劃所產生的問題道歉要來吸毒,就來大林蒲這裡,因為這裡的毒不用錢
政府進行的遷村意見普查,雖已獲多數同意,但遷村衍生的爭議未決,政府至今仍提不出完善的遷村計畫。
(黃瀞瑩/高雄市小港區鳳鼻頭居民)
我是覺得目前的遷村計畫就是因為很草率,雖然說前行政院長有下來,跟我們道歉什麼的,可是實際上根本沒有具體的計畫書,就是雷聲大雨點小那種感覺
正值青年的瑩想打破這份消極的氛圍,為了喚起在地居民對於家鄉的認同,進而重新思考遷村的必要性,她與夥伴瑜珊決定在當地放映幾部不同時期,在大林蒲取景過的電影。
(黃瀞瑩/高雄市小港區鳳鼻頭居民)
滿多我們這邊年輕人,是因為我們出生的時候,沿海六里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樣貌了,"你們家特產是什麼","我們家特產是煙囪這樣"。好像沒有什麼值得保留或喜歡的東西,但是原來再更往前去發掘,其實我們這邊,也是有一些歷史跟文化的存在,然後我覺得知道這種東西,對於個人的生命經驗來說,也是相對比較好的
瀞瑩的想法聽起來大而無用,這也是被固定污染源包圍,而無力對抗的真實悲哀。
而城市中的人們也被移動污染源包圍,其中老舊柴油車與二行程機車同樣帶來致命的危害,據研究,全台在1996年前出廠的一二期柴油車,總量為7.6萬輛PM2.5的排放量為三座臺中火力發電廠,而二行程機車PM2.5的瞬間排放量,則為四行程機車的六十倍。
(吳義林教授/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
就是你看到那個車子排黑煙,那個就是它燃燒不完全的黑炭,二行程機車騎出來你看到後面有白煙,那個就是它燒了以後,有一些油沒有燒好的,這個我們通常叫做有機炭,目前在聯合國公告,證實了這個黑炭,基本上有非常強的會造成致癌的問題
臺灣北部的城市是移動性污染最嚴重的地方,產生的PM2.5所帶來的危害,不亞於中南部工業區的廢氣。
(蘇一峰醫師/胸腔重症科)
尤其像PM2.5它就有能力一直飄飄,穿過我們的氣管,甚至它顆粒小到它可能可以穿過肺泡,進入到我們的微血管,就進入到我們的全身血液循環,我們身體有一些免疫細胞,叫做巨噬細胞,它就是負責撿這些垃圾的,我們以前就發現巨噬細胞吞了它之後,居然無法分解,只能儲藏在身體裡面,而這些生病的巨噬細胞,也有可能會進入到血液循環,它會一直分泌細胞激素發炎激素,而這些發炎物質就會刺激身體,基因突變造成癌症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對於空污法,除了關注修法成效之外,黃捷也十分關心修法對於經濟弱勢造成的影響。昨日(8/22)無法親自出席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舉辦的公聽會,但仍從直播關注討論的過程。
對於修法過程中會影響到的利害關係人,本就該在修法時就討論並擬定配套措施。而汰換高污染排放的老車、大型車及二行程機車的方向是各團體有共識的,不過,在作法上,黃捷與時代力量高雄黨部的立場一致,空污費徵收和污染源抵換上都不該抓小放大,應提高長期偏低的固定污染源徵收標準,並以空污費協助、輔導對於受到影響的移動污染源族群,更不應以移動污染源減量來抵換固定污染源!高雄長期受到重工業污染,相信直接邀集相關團體進行討論,能一起把更具體的意見傳達給環保署、交通部、法務部及各縣市環保局代表,我們要的是,讓空氣變得更好的同時,也要確保勞工的權益受到保障。
【「空污法修法之後:對10年以上老車、老舊大型車及二行程機車等使用族群之因應」公聽會】會後新聞稿 2018-08-22
時代力量黨團今(22)日於立法院舉辦「空污法修法之後:對10年以上老車、老舊大型車及二行程機車等使用族群之因應」公聽會,邀請相關團體、生產及技術人員,以及環保署、交通部、法務部及各縣市環保局代表出席,共同研商空污法修法之後的實施手段及因應措施,以確保環保署未來相關的規劃能明確且切實可執行。
時代力量黨團主任陳惠敏開場表示,時代力量在空污法修法審查時留下許多未竟之功,包括本黨一直強調固定污染源的抵換機制並不合理,還有主張在空污防制上,地方政府應有因地制宜的自治空間存在。在空污法修正後,環保署未來還有一百多條的子法必須處理,民眾的經驗和對車輛技術的見解,對於行政部門來說應該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也只有如此,政府才有辦法在通盤考慮下進行決定。時代力量今天促成這個對話的平台,期盼大家一起讓空氣變得更好,討論出真正可以達成目標的方向。
接著,環保署空保處由胡明輝簡任視察報告,他說明現在規劃加嚴的對象是一到三期的大型柴油車以及二行程機車。該規劃還在草案階段,未來除了會繼續聽取民間意見,還必須經法定程序方能公告實施。另外,有許多團體反應,是否可以考慮分階段進行加嚴,或是調整加嚴的幅度,環保署會進行評估,並結合相關的補助措施,以減輕車主負擔。在空品區劃設的問題上,環保署也會盡快與地方環保單位進行研商。而對於港區管制和路邊攔檢的問題,也將持續檢討。
最後在補助措施的部分,胡明輝說,不論是二行程機車還是大貨車,環保署都會以專案輔導的方式來處理,藉此瞭解民眾的需求和狀況。其中在二行程機車方面,目前的想法是以民間自主的方式來認定骨董車,並希望當發布空氣警報時,車友可以自主不要騎車上路。
交通部路政司專門委員李昭賢則表示,交通部是監理機關,負責執行,未來會繼續配合行政院和環保署的政策。交通部瞭解許多老車使用者也是經濟弱勢族群,已與環保署研商分階段和彈性的做法,目前規劃上是二十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會以勸導的方式為主。至於劃設空品區的原則,基本上會針對人口稠密與敏感地區,劃設範圍不會無限上綱。最後對於替代電動車的鼓勵措施,也可能會以停車費減免等稅賦減免的方式推動。
在相關團體發言時,全國老車司機自救會顏坤泉認為,現在討論施行細則是本末倒置的做法,他強調此次空污法修法已經違反憲法的信賴保護和比例原則。顏坤泉也提醒大家思考,為什麼大台北地區的車明顯較多,卻是高雄的空氣比較差,大家應該關注這個矛盾之處。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秘書長周志彥則表示空污法第三十六條是一種空白授權,他不能理解。空品區的劃設對於一般民眾的生活也將造成不小的困擾。他隨後也以台灣和日本在車輛檢測現場的影片來點出台灣檢測人員在作業上的問題所在,並期待有關單位能加以改進。
台灣反禁二行程聯盟副召集人劉子睿,則是用數據跟大家說明對於二行程機車的加嚴做法並無必要。他表示二行程機車每年正以二十萬台以上的數量淘汰中,以目前實際可以上路的七十萬台二行程機車來估算,二行程機車將會很快地自然退場。另外,根據車輛自然淘汰的速度,劉子睿也認為其對於環境的影響力將相當有限,環保署可能過度誇大了二行程機車對民眾的影響。
經營「重車日誌-教士」部落格的教士認為,用新車的排放標準去檢測舊車的規定是相當荒唐的行為,環保署「只要妥善保養就可以過關」的說法只凸顯官員對於機車毫無概念。他表示固定污染源對民眾的危害明顯大於移動污染源。政府寧願通殺,也不清查的做法,就是一種怕麻煩、不想管理的心態。
從事多年環境運動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副秘書長洪申翰也指出,現在政府訂出的老車汰換規劃,對於車主來說是非常沉重的負擔,就算是站在環保團體的立場,也認為政府應該要照顧那些沒有能力因應的車主。他也具體建議,環保署應該要提高長期偏低的固定污染源空污費費率,並以這些經費協助受影響的自營司機。洪申翰期盼環保署能早日提出明確而具體的做法。
中華民國機車車友協會-Tma理事長林立鶴也呼應前面幾位團體代表的說法,他觀察到現在許多使用二行程機車的民眾都是比較弱勢的人,一旦淘汰二行程機車,換車補助不夠,上路又可能有裁罰,很多民眾的生計都會受到衝擊。
接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理事長洪宗寶表示,空污法第九條的抵換機制是很奇怪的規定。對於沒有錢換車的民眾,政府卻反而要剝奪他的財產,轉賣給財團抵換。他認為當初大家買車時是合法的,現在卻要被強迫淘汰是一種不合理的做法。洪宗寶也認為應該讓沒有能力的民眾透過補助自主汰換二行程機車,或是讓其自然退場。
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李式嘉則直言,已三讀通過的空污法應該要重審重修,修法過程中不該只有學者的意見,應該也要重視業者和基層工作者的聲音。他也提醒環保署之後的執行作業應該要規劃的更加簡政便民。
時代力量高雄市三民區的議員參選人林于凱接著補充,政府不該抓小放大。他以台電、中油和中鋼在高雄的電廠與廠房為例,其投入的空氣污染防制經費和能夠節省下來的空污費用根本不成比例,這代表私人企業根本不會有動機和壓力去自主更新設備。林于凱指出,癥結就在於環保署訂定的空污費率太便宜了。另外,林于凱也發現高雄市規劃要在大型工業區和高雄港等地劃設空品區,並不符合先前交通部代表所說的劃設原則。這將使得不合標準的大卡車司機無路可走,環保署應在劃設前善加瞭解這些司機的需求。
接著,台灣反禁二行程聯盟發言人羅宜表示,政策的制定過程過於倉促,母法的不完善導致現在必須花費更多資源力氣去討論施行細則。他也懷疑環保署在規劃時並沒有徵詢相關團體的意見。羅宜認為現在一個法規立下來就要民眾放棄自己的財產,是令人難以接受的。
南區老車司機自救會的何大哥與北區老車司機自救會的陳大哥,則以自己所遇到的困難為例。一台新的大卡車就要四、五百萬元,若再加上其它機具則高達九百萬。他們無力買新車,政府提供的信用貸款也不會有什麼幫助。陳大哥表示,每一個行業的車輛都有不同的用法,不該有統一的做法,而且即使生產國都無法達到這樣的標準來說,這些法規訂得真的合理嗎?他也提醒,財團或許可以一次買一、二百輛車,但基層民眾是買一輛車都得去借錢。希望政府能考慮到弱勢民眾的生計問題。
台灣反禁二行程聯盟南區總召呂志賢也分享他在國外的經驗,他發現其它國家並無立法禁止二行程機車,台灣還有在生產和外銷二行程機車,國內卻竟然不能騎。在古董車的管理上,呂志賢則認為可以參考香港的認定方式,以二十年為標準。至於有關於老車加嚴標準的問題,他表示不應該以不同時空背景的標準來檢驗,那是不合理的要求。
汽機車媒體小老婆汽機車資訊網總編輯何柏毅表示,空氣污染的議題大家都很關心,也應該被解決,但解決的方式必須加以討論,他則認為應該從源頭管制,也反對用不同時期的標準來檢驗老車。何柏毅建議,應該以鼓勵來代替撲殺,用善意來鼓勵換車。
全國老車司機自救會徐國堯則提出他的看法,他表示空污法加嚴十年老車規定有違信賴保護原則,也憂心十年的規定之後會不會再次修改。另外,徐國堯也提醒,車輛若三次檢驗都不合格就要強制淘汰,固定污染源則沒有如此規定。政府對於移動污染源的標準和態度比固定污染源的規範還要嚴格。
針對多個團體的意見陳述,環保署空保處胡明輝簡任視察回應,一百多項子法的修改,都必須經過法制程序,環保署會持續討論及研商。補助辦法的部分,政府也已將大客車的補助措施延長。而在此次空污法修法前,環保署就已將固定污染源和工廠鍋爐的排放標準加嚴。另外在幫助弱勢族群的部分,環保署會以專案來處理,例如可以鼓勵民眾去更換中古的四行程機車,把影響衝擊降低。其它相關問題和意見也都將帶回去討論。
最後,陳惠敏主任指出,今天的討論本該在立法院修法時就應出現。時代力量會繼續促成使用者、利害關係人和行政部門之間的溝通。陳惠敏表示,像是政策宣傳的改善方式,就是環保署立即可以做的。未來時代力量黨團會持續追蹤後續進度,各地的議員候選人也會就此議題繼續努力。
列席:
#高雄市三民區議員參選人 林于凱
#新北市三重蘆洲議員參選人 陳志明 三蘆新世代
#新北市新莊泰山五股林口議員參選人 泳敢 唐聖捷
#基隆市安樂區議員參選人 陳薇仲
#桃園市桃園區議員參選人 簡智翔 乾淨桃園健康城市
#桃園市中壢區議員參選人 劉祐龍 力挺中壢
#雲林縣斗六莿桐林內議員參選人 廖郁賢
#雲林縣西螺二崙崙背議員參選人 鍾政翰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二行程機車可以繼續騎喔~ - 機車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二行程機車 早在去年2018年8月24日環保署署長現場直播新聞以及網路同時說明下!解套了!,最近蘇貞昌也有出來講那個空汙法提高標準就不必了, ... ... <看更多>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路上還有看到二行程的機車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在路上還有看到二行程的機車嗎我偶爾還是會遇到一兩台那個排氣管出來的煙真的大..很臭我都在內心想說怎不趕快換一下~~~ 只敢想想而已. ... <看更多>
二行程機車 還 可以 騎 嗎 在 Re: [閒聊] 關於禁止二行程- 看板bik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freedom2105 (自由2015)》之銘言:
: 先說本人是蠻贊成禁一些臭到不行 、幾十年沒在保養的二行程
: 舉我老家隔壁鄰居的一位阿伯為例
: 整臺就烏賊車了還照騎不勿
: 叫他去處理一下反而被他罵說還可以騎幹嘛去處理
: 有些老人家的觀念真的很固執
: 回到正題
: 但是今天有一些二行程是車主有在好好保養的
: 卻跟著政府的禁令一起陪葬
: 那是不是可以和政府協商
: 可以把抓排氣汙染的力度提高
: 然後不要完全禁止二行程上路
「法條明定出廠10年以上的交通工具,必須符合新加嚴的排放標準,並且要定期驗車,初
次驗車未過將開罰500元,超過1個月未檢驗或複檢未過可累計再罰1500元,超過半年可再
罰3000元,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再通知限期改善,屆時還未完成者,就可移請公路監
理機關註銷牌照。」
裡面有兩項概念:
1.排氣未過要註銷牌照
2.交通工具要符合加嚴排放標準
顯然地第一項你也贊成了,有問題的是第二項
目前的二行程機車,是1998年的三期排放標準
2004年四期新標準出來後,就沒有二行程機車再販售了
也就是說,目前的二行程機車,全都使用20年前的排放標準,而現在的二行程車全部都是
超過15年的老車,並且連十四年前的排氣標準都達不到…
讓老車繼續使用這麼陳舊的標準
新車卻得為新標準付上更多的開銷
再一同享用一樣的空氣
我覺得這不是很公平的事
(更別說受惠的是後面的車,新車仍只能吸前面的廢氣…)
即使二行程車無法符合加嚴標準
現在禁止二行程車再上路真的還好,
每台最少都15年以上,騎也騎夠本了
若真愛車,也可以報廢車籍不回收,在家供著,沒有硬性規定要壓成廢鐵阿
: 例如:
: 1.規定二行程的車回監理站驗排氣的頻率提高
: (如果過期一段期間沒驗就吊銷牌照)
: 2.如果路上臨檢發現沒有近期通過排氣檢驗的證明文件就高額罰金
: 3.積極鼓勵民眾在路上檢舉烏賊車
: 畢竟一昧的反禁二行程
: 最後那些真正造成空氣汙染的還是在路上趴趴造
: 這樣折衷的方案 是不是可以逐漸消滅烏賊車
106年統計,總到檢率是72%,二行程到檢率只有58%
而無論未檢或未過,罰錢2000元而已,車子一樣可以路上趴趴造
了不起被臨檢抓到排氣再罰1500元而已
至於臨檢查核,未定檢已有未定檢罰則,跟排氣超標是兩件罰則,警方開罰的是後者,警
察在路邊臨檢排氣,對警民兩方都是耗時且無效率的,我們真的要加強這個力度嗎?
再者,與其增強臨檢、全民檢舉等等末流措施,從源頭管制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不但全
面,不致掛一漏萬,又能減輕第一線員警的負擔,讓警察去做更多事,為何要反其道而行
呢?
: 也可以繼續保留二行程車主們的上路權益
: 我相信真的愛車的人是很願意為愛車多麻煩一點的
: 不知道反禁二行程協會有沒有這樣跟政府協商過(反年改那樣都可以協商了zzz)
: 版友們來討論看看~
: (理性討論,小心不要帶入政治色彩)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M9p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229.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29733468.A.471.html
可是二行程車用的是20年前的標準,二十年前還是李登輝政府時期耶,更別提更早的一二
期
而法令出來,至少才有環保標準怎麼設的問題,架構上,二行程車污染怎麼說就是比四行
程車高上不少
無敵星星模式?
而現行排氣法令是完全沒有可以加嚴的規定,幾年前出廠的標準就是幾年前的標準,才會
有20年前排氣標準的高污染車還在路上跑的情形
至於要加多嚴,那是法令過後的事,當然不可能符合最新標準,也不可能辦不到,但至少
可以限制污染特別高的車種吧?
否則過了二十年,連油車都禁了,只怕還有二行程烏賊車還在路上跑,而除了車身自己老
化,我們沒有任何手段將其汰除
也不能丟在馬路上阿
法規是十年車以上才可能加嚴標準,至少保證可以騎十年
而且現在選購機車會將環保納入考量的少之又少
若選購機車時,要確保能騎十年以上,就得選環保標準高一點的車子
這也是好事吧?
要求二行程機車接受補助很奇怪
他能比電車環保嗎?補助15年up老車效益高嗎?
二行程換電車有補助,二行程換四行程有補助,報廢回收也有補助
並非是全無補助啊
若愛車人士真的不想換電車四行程車,就是要原本的二行程
如你所說,也可以自費改缸內直噴科技,皆大歡喜阿
新車都為了新環保法規噴了多少錢了,難道都是潘仔嗎?
為何二行程舊車當初成本已較低,還要人家補助,為了愛,卻不肯多花點錢?
A車,2003年出產,污染較高
B車,2004年出產,污染較低
只因為A車比較早出產,坐到比較寬鬆的法規,所以可以上路,B車則因為坐到嚴格法規,
污染較低仍不能上路
前po拿年金改革類比,說實話還真有幾分像
不是老房子老東西都有存在的價值,危樓得拆,污染得改進
※ 編輯: allgod (123.195.181.210), 06/23/2018 16:44:00
而就算有保養的老車過了20年前的排氣法規,他的污染還是比其他車嚴重得多
你無償報廢,你可以補貼換購4行程,電車,甚至回收獎金阿
隨便講個我有印象的,市場全面禁宰,請問這個法令是不是在市場雞肉攤販出現之後?法
令出了,要不要配合?
第三期2004年問世,15年真的不算短的緩衝期,若這樣都不能與時俱進,立法院乾脆廢了
,通通都是祖制不能違
法令禁獵山羌穿山甲,原住民也說這是原民文化阿。問題是在發展、文化與環境保護間,
我們是不是必須有所取捨?
※ 編輯: allgod (123.195.181.210), 06/23/2018 17:25:09
比爛是很簡單的事,可是不會讓環境變得更好
而環保更從來不是絕對的,是權衡與取捨
例如我們不能不吃飯
但我們可以選擇吃是對生態影響大的,還是影響小的
太陽能板有污染,燃煤有,燃油有,核能有,二行程有,四行程有,電車都有
但我們是無從選擇的嗎?
政府提供了很多數據
依照中華民國空氣品質監測報告
自2004年至今,14年來的空污指標年年下降
環保署網站都有提供開放資料以供檢視
政府並非沒在努力,無論是提出空污總量標準,或是補助與獎勵等等。而當我們抱怨空氣
污染嚴重,我們是否又配合做了什麼事情?還是將錯都怪在工廠怪在燃煤發電上,繼續支
持二行程車?
以排氣標準來說,
機車的三期標準HC濃度是9000,四期降到2000,五期降到1600
三期比四期高了4.5倍之譜
再以環保署定檢提供的新北市二行程四行程排氣數據來說
https://www.epd.ntpc.gov.tw/UploadFile/InformationDisclosure/20170825142322780
601.pdf
最年輕的零三年新車,排放量HC是5304,CO是3.15
同年齡的四行程機車,排放量HC是304,CO是1.66
而這個還是現行二行程機車現行能夠通過的車子
再取個環保署設計的研究
https://tasder.org.tw/meeting/2006/海報/海2-4.pdf
二行程的機車污染量跟四行程相比就是巨大的差異
二行程車設計條件下,污染仍然就是這麼高
儘管保養得宜,能夠降低多少排放量?
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85662
這個網站也從環保署拉了許多數據
「我感覺以前空氣比較好」「空污都是工廠發電廠害的」
相對之下環保署以儀器設備觀測提出數據,誰比較有信服力?
2016年,數量百萬輛左右的二行程機車,pm2.5的排放量佔了2.0~2.6%
而上千萬的四行程機車,只佔了2.9%
我們真的別無選擇嗎?
就算移動污染源大宗的老舊大貨車,政府也非無作為,一二期也不斷進行汰換,三期加裝
濾煙器…
為什麼獨獨不該汰換二行程車?
,
https://www2.fpg.com.tw/html/mgz/Mgz_epaper/161/47-1p4-5.pdf
在他這份PM2.5,二行程佔了1.15%的報告裡,四行程則是1.65%,顯然也是相較四行程污
染?
※ 編輯: allgod (123.195.181.210), 06/24/2018 00:57:05
※ 編輯: allgod (123.195.181.210), 06/24/2018 01:31:47
※ 編輯: allgod (49.217.148.143), 06/25/2018 08:20:2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