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總召捲入馬王政爭時說了句名言:「能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為求連任 #修改遊戲規則 的眾 #政客們,為了「于右任、吳三連、趙麗蓮、伍子胥」的政治續命,顯露出 #權力慾望 的 #醜陋嘴臉;林智堅的這場 #大新竹 豪賭, #利用民主偽裝術,巧妙變身成了修改權力遊戲的人,想用偷吃步贏在起跑點,仍難保能成為「笑到最後」的那一位!>
師父,是指傳授技藝的人。#新竹市長 #林智堅 的政治師父,政壇說是 #民進黨 #立院黨團總召 #柯建銘。最近林智堅在第二任期結束前甘冒大不韙,大膽倡議大新竹合併,還宣稱要留下參選大新竹市長,展露了「#司馬昭之心」。林智堅為求連任市長發起修改遊戲規則,讓林智堅脫不下魔戒的師父,真的只有柯建銘這位?
林智堅第一個政治師父,應該是 #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習近平2012年上任來加緊集權、反腐立威、個人崇拜、箝制輿論,打破了鄧小平立下「#集體領導」、「#隔代指定接班」的政治繼承潛規則,已牢牢掌握黨政軍大權的「習核心」還不滿足,2018年3月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 #連任限制,為 #政治續命。習近平的國家主席連任屆滿是2023年,中共在2018年修改憲法,提前五年修改遊戲規則,為「#終身主席」鋪路。林智堅連任新竹市長7年間對此按下不表,悄聲無息,到了明年即將地方選舉的此刻,突然倡議新竹縣市合併,修法時間如此緊迫,難怪被批 #吃相難看。
林智堅的第二個政治師父,要算 #俄羅斯總統 #普丁。最早任職於蘇聯國家安全會議(KGB)的普丁,1999年獲時任總統葉爾欽任命為總理,隨後贏得2000年總統大選,並連任2屆至2008年。之後受到憲法任期限制,普丁與親信梅德韋傑夫輪流出任總統與總理,任期屆滿後雙方再「交換」。2012年普丁再度競選連任,隨後修改憲法,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為6年,2018年又順利連任,普丁的任期將於2024年屆滿。但普丁今年4月簽署一項法案,允許自己卸任後再度連任2屆,為掌權至2036年鋪路。屆時他將是84歲,任期超越執政長達29年的前蘇聯獨裁者史達林。
林智堅的第三個政治師父,是# 日本前 #首相 #安倍晉三。安倍從2012年9月當選自民黨總裁,日本首相是行政職,沒有任期限制,但作為自民黨的總裁,任期就有上限。自民黨黨章規定,原本僅允許總裁2連任,也就是連續2屆擔任6年總裁;但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主導下,自民黨於2017年3月修改黨章,讓總裁可三連任,也就是連續3屆擔任9年總裁。因此經修改黨章,安倍能在2018年連續3度出馬角逐總裁並獲勝,成為日本連續任期中擔任最久(8年)的首相。
林智堅的第四個政治師父,是 #南韓 總統 #文在寅。文在寅2018年3月提出「#總統四年連任制」修憲草案,現行南韓總統任期5年且不得連任,若是修憲成功,再連續2次大選中獲勝的話,就會形成「5年、4年、4年」,最長可以長達13年的執政時間,無疑為自己 #長期執政鋪路。韓媒當時有兩派爭論,一派全面抨擊文在寅想學習近平當「帝王式總統」;另一派則是同意修憲,認為文在寅 #連任 也拿不到任何好處。當年5月,在野黨強力杯葛下致使修憲失敗,但文在寅已惹了一身腥。
于 右 任 名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距離上次美股熔斷的一周年
#文內附上我之前所買的美股以及看法
#我後悔了
#雖然沒有犯下巴菲特一個價值百億美元的錯誤
✍ #當時的美股大跌我很開心
爲什麽呢?股票大跌等於是股票大減價,終於逮到機會可以買入很多我看好的股票。我當時的WATCHLIST可能有7-8只,可並沒有全部跌到合理價。
我用掛單的方式(也就是跌到我認爲的合理價)買了5家公司的股票也就是 FACEBOOK、VISA、DISNEY、MASTER、PAYPAL。
當時我的股票在一個星期內就漲了5%,我後悔買得不夠多。而爲什麽不入手的原因 - 跌得不夠低。
可是我自己有一個投資策略,就是如果跌倒30%就會用65% 的資金買入,40%就差不多會動用到100%資金了。由於那次的下跌只有在35%左右,就沒有買入其他的股票了。
✍ #公司的基本面有沒有被影響
我個人覺得基本面有影響,可是就不大。我買入的那幾家公司比如VISA & MASTER,因爲我知道由於疫情的肆虐,很多商場因此不開店就業、綫下消費少了但全轉移到綫上消費,而不管什麽綫上消費都會用到VISA & MASTER。
✍ #我改變了我的投資策略
我一路以來都對每支股票持有我自己認爲的合理價,有些沒買入的是因為我覺得那個時候的價格買入,風險很高。
可經過反思,其實我個人的 “覺得” 價格偏高是因為我沒有對我的估值做出調整。
市場的上漲其實大部分歸功于美聯儲的行動 - 瘋狂印鈔,市場的錢變多了,股票的價值應該要提升的。
可是我還是用回原本的方式來做估值,所以當然是會覺得貴。
這個也讓我意識到 - 投資的策略要不斷不斷地更新,價值投資的方法也需要迭代。
1️⃣ 我的投資組合會是80-20
80%的資金我還是會用價值投資,投在一些優質的資產上。另外的20%,就會投資在一些比較高風險的投資。
那對於這個20%高風險的投資,我目前有在關注兩個領域 -
i)生物科技的領域
ii)網路安全的公司
(至於爲什麽是這兩個領域,可以留守我日後的影片會在此做解釋。)
2️⃣ 在任何時候都做好準備
保留更多的現金比例 (30% - 50%), 而不是賣出更多的股票等待股災來臨。
3️⃣ 股市下跌要如何應對
保持冷靜,不要恐慌, 去檢視自己的投資組合,再看看有哪一些值得你入手的股票。
4️⃣ 不要抄底
抄底是預測市場不會再跌了,從而投入全副身家,一點都不實際。應該做的是去計算股價的合理價,再分段買入。
✍ #總結
2020年2月9日,巴菲特持有的股票組合總共虧了802億美元,下跌幅度32%。但,他並沒有出現很多人有的恐慌,反之在股票下跌之時進行了購買和加倉。
“別人恐懼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懼”,更加坐實了他的名言,從這一點看來,他做好了充分的資金和心態上的準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不可以單靠之前所學習過的投資策略,拿來一輩子使用。
唯一的方法就是跟著世界的變化,不斷自我學習、提升認知,與時俱進地去改進我們的投資策略,這樣才能達到長期的盈利。
那你呢,有沒有緊跟著你的目標投資?還是因爲恐慌而抛售?
從那次的美股熔斷,大家有什麽深處感想以及學到什麽教訓嗎?
歡迎留下的你論點。
Image Source: Vaheesan S @Twitter
于 右 任 名言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希望20歲時就知道的七件事
最近正是各大學的開學季,疫情後初次重返校園,相信大家都滿懷欣喜和對未來的憧憬。當我20歲的時候,也在大學裡享受著求知的樂趣,當然,也少不了年輕的困惑、迷茫。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經歷,有找到一生所愛的欣喜,也有做錯事的失落,還有銘記至今的感動。如果人生可以從頭再來,我希望自己在20歲時就知道這些。
一、“奇妙的錯位”,讓我找到人生熱愛
20歲時,我就讀于哥倫比亞大學文理學院。我當時不知道文理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區別,我作為一個工程師卻在文理學院讀書。
但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錯位,讓我讀到了很多經典,學習到了許多在工程學院根本學不到的內容。這些人類智慧和文學知識豐富了我的讀寫能力,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實現了很多寫作和演講上的成就。
在那個年代,律師和醫生是大家最嚮往的職業。我本以為自己也會成為一名律師,所以最初學的是法律專業。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法律不太適合我。我經常上課睡著,而且成績也不好,對同學們都很喜歡的內容提不起興趣。
於是,20歲的我做了一個決定,轉去電腦專業,學習程式設計和人工智慧,最終找到了我一生所熱愛的事情。
作為一個年輕的工程師,電腦令我癡迷。我發現我十分擅長電腦科學,不用怎麼費勁就可以輕鬆拿到A。
電腦和人工智慧是很棒的學科,奠定了我職業發展的基礎。有一句名言說,“當你從事喜歡的工作時,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在工作”,儒家有句話也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其中蘊含著大智慧:當你從事喜歡的事情,睡覺、吃飯、洗澡你都會不自覺地去思考這件事;同樣,你會越來越擅長,更加喜歡它,形成良性迴圈。
二、“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去做”
從哥大畢業後,我前往卡內基·梅隆大學學習語音辨識和人工智慧。
那時的AI研究形勢並不好,雖然我的導師瑞迪教授(Raj Reddy,圖靈獎得主、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系終身教授) 希望我採用“專家系統”,但我卻不是很認同。
我認為,機器學習應該讓電腦發揮長處,而不是跟著人的想法亦步亦趨。於是我鼓起勇氣,對瑞迪教授說“感謝您的指導,但我不想再繼續研究專家系統了,我希望用基於統計學的機器學習。”
我以為瑞迪教授會有些失望,沒想到他卻一點都沒有生氣。教授仔細聽我解釋完之後跟我說:
“開複,你對專家系統和統計的觀點,我是不認同的,但是我可以支持你用統計的方法做,因為我相信科學沒有絕對的對錯,我們都是平等的。而且,我更相信一個有激情的人是可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的。”
那一刻,我的感動無以倫比。這不僅僅是一種慷慨,也是對科研新人的尊重。不僅如此,他還給我提供了很多資源,包括資料、設備和資金,對我最後取得博士學位幫助很大。瑞迪教授既是我AI科學研究的導師,也是我人生道路的導師。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支持你”這句話我記了很久。在我進入企業界之後,每當同事們有不同意見時,我都會鼓勵他們勇敢嘗試自己的想法:當這個想法成功時,對他個人和對企業都會帶來益處;而當這種想法失敗時,這種被信任和支持的感覺也會讓他們越挫越勇。
三、創新不重要,實用性創新才重要
畢業一段時間之後,我選擇去蘋果公司工作,也把這種語音辨識技術應用到了蘋果的產品中。現在Siri研發小組的成員,就有很多是我當年的同事。再後來我去了SGI公司。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聲名不顯,但在當時的矽谷,SGI是一家和谷歌齊名的公司。
在SGI,我做的產品叫“3D流覽器”。大家可能都沒聽說過,其實這純粹是一群科學家的想法:在流覽器裡建一個3D世界,能夠導航,移動物體,和做非常酷炫的廣告。
我們當時已經做出了產品,並且運行得相當不錯了。我們盲目地相信,只要做出高科技的產品,就自然會有顧客和市場。然而事實是,沒人想購買和使用這個產品。
後來,SGI換了一個新的CEO,他為這個項目以及所耗費的公司資源感到失望。我告訴他,“這是世界上最好的VR技術,如果你不想留著,至少我們可以賣點錢。”
新CEO給了我一個期限,讓我尋找買家。我本以為能賣個好價錢,但最後還是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出去的。我感到十分內疚,自責當初就不應該組織這樣一個專案,看起來很酷,卻沒考慮實用性。
其實很多年輕人創業都會做出類似的決策,所以我非常建議大家再三考慮這些創新想法。創新不是最重要的,有實用性的創新才重要。
當你在設計一個技術、產品或創辦一家公司時,要想到你的投資者們正為此冒著巨大的風險。
四、如果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從SGI離開之後,我就回到了中國,創辦了微軟中國研究院(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將其評為全球最熱門的電腦實驗室之一。當時研究院的主要成員,如今大都已成為中國知名科技企業的CTO或高管,像百度、阿裡巴巴等。
互聯網崛起之後,我對這個神秘的世界興趣日濃。當時最火的互聯網公司是谷歌,大家開玩笑說,如果你沒有得到谷歌的面試機會,就證明你不夠聰明。於是我給谷歌時任CEO埃裡克·施密特寫了封郵件,希望獲得面試機會。2005年,我正式加盟谷歌,擔任中國區總裁。
你們可能會問,你這麼資深還要自己寫信?他們不會直接聯繫到你,提供一個職位嗎?這就是我想告訴你們的另外一件事。其實當時谷歌和微軟正試圖達成人才競爭的約定,禁止主動挖對方牆腳。雖然這個約定沒有談成,但是當時要不是我的自薦,谷歌根本不會發現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工作機會。所以,如果你想要,就積極主動地去爭取。
五、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大批創業公司開始湧現,我意識到中國的創業時代已經來臨,就像當初蘋果、微軟等公司創立時一樣,北京很可能變成中國的矽谷。
我想起了史蒂夫·約伯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說的一句話,跟隨自己的心,找到心底的熱愛。我們的人生由無數的節點構成,當你跟隨自己的內心,多年之後回首過往,會發現每一個節點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互相聯繫的。
你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但是要相信,只要傾聽內心的聲音,這些選擇都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000年左右,我給中國的大學生們寫了7封信,這也是追隨我的內心,幫助年輕人成長。我曾經為大約50萬名學生做過演講,出版了10本書,其中有5本都是寫給學生們的。
在微軟中國、SGI以及谷歌的工作,也讓我對科技瞭解頗多,所以我希望成為一名科技投資人,為初創科技公司提供幫助,創新工場的成立因此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
這張圖是創新工場成立第一年的校招海報,上面寫著“加入你的公司”。我們的目標是讓年輕人以工程師的身份進入創新工場,通過技術創新得到資金支援,成為下一個成功公司的CEO。
這張海報中隨機挑出的八個人裡,有五個市值2億美元以上公司的CEO。所以我對於我們孵化創業公司的成績還是很驕傲的。
當AI時代來臨,創新工場投資了幾十家AI公司,其中包括五家獨角獸,我們還創建了AI工程院,並從中培育出了AI賦能與技術方案公司創新奇智。這些節點串起了我的經歷,也串起了中國過往10年的創業歷程。
六、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回首過往,我真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一定程度上算是一個工作狂,我因此取得了一些成就,獲得了團隊的支持和外界的稱讚,我認為這樣的自己非常幸運。
上面這張圖片是2000年拍的,那時我剛做完一個手術,不能下床,於是讓團隊幫我做了這樣一個架子,我可以躺在床上繼續看電腦和工作。
這份熱情持續到六年前,直到我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四期。擴散的癌細胞取代了我的野心,我不得不接受生命可能只剩下幾個月的現實。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帶我去拜見星雲大師。
有一次,大師突然問我:“開復,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響力’、‘世界因我不同’!”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人生信仰:一個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力越大,做出來的事情就越能夠發揮效應……
大師沉吟片刻後說:“改變世界這個想法太狂妄了,也許只是貪婪的藉口。什麼是‘最大化影響力’呢?一個人如果老想著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你想想,那其實是在追求名利啊!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我無法反駁他,我的那些聽起來宏大的目標,其實只是貪婪和欲望的藉口。他送給我一句話,“世界上最富有的不是擁有的最多的人,而是想要的最少的人”。
這句話讓我警醒,後來每當我覺得自己被欲望佔據時,都會想到這句話;每當我有想改變世界的想法時,我會讓自己思考,我這樣做究竟是不是為了追逐名利……
我學到這一課太晚了,之前的努力工作讓我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我的父親去世了,我甚至沒能來得及告訴他我愛他;我的母親得了失智症,認不出我了;我的孩子們已經長大,而我還不太瞭解她們……
我在化療期間讀了一本書,是Bronnie Ware所著的《臨終前最後悔的五件事》。正如書裡所寫,在臨終之時,沒有人會因為沒有努力工作而後悔,絕大多數人最後悔的事情,都是未能花更多時間與所愛之人相處。
我從星雲大師和Bronnie Ware學到了很多。我開始改變自己的工作方式,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母親去世前,我搬回家陪她度過了最後的時光;當孩子需要我時,我會把她們放在第一位,工作第二;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比如說出去旅行……
七、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這段人生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人生的意義應該是給予他人無條件的愛。在AI時代,這種愛更加難能可貴。
AI在做重複性工作方面比我們有優勢,但將人類與AI區別開的,是愛與創造。不管科幻小說如何描述,AI終究是沒有感情的。AlphaGo不喜歡下棋,它贏了比賽不會覺得開心,輸掉比賽也不會難過,事實上,它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下棋。
AI承擔重複性的工作並不意味著人類沒有工作可做,需要人情味和愛的工作仍然只有人類才能從事,比如導遊、禮賓、護士、教師等。
長遠來看,我更願意相信30年之後,我們會覺得AI的出現是件幸事:它沒有搶走我們的工作,而是將人類從繁瑣的重複性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我們有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構建出人類與AI共存的美好藍圖。
這就是我在過往的人生歲月中學到的七件事。當我在SGI公司的項目失敗時,我知道了創新不能忽略實用性;當我面臨死亡時,我學到了要毫無保留地愛你所愛之人。
One more thing -- 你看了這篇文章可能會發現我最重要的人生教訓不是來自成功,而是來自我的失敗。所以,請記住,你人生中的失敗,並不是對你做錯事的懲罰,而是一個學習人生課程的寶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