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這本書來到我家,我三口氣看了引言+三篇文章。覺得很痛快。引言很精彩。
我想借用書中文字,用自己的思維來整理一下。以下未必是作者的意思。
1。Live Vs Evil
Live 是生活或者活著。讀到書中所說的Evil,讓我覺得 Evil 就是倒轉的活著,會帶來痛苦。
Evil(惡)這詞,根據牛津辭典是指「超出適當程度」。所以惡(Evil)產生了傷害,讓我們痛苦,而無法好好活著(Live)。
何謂惡,就是痛苦的一切根源。暫且用直線性的思維,惡就是因,痛苦就是果。
2。無意義痛苦(pointless suffering)
我記得我曾有一位臨終病人對我說過:「我不怕承受痛苦,我只怕這痛苦沒有意義。」
這本書的作者,同樣的也把類似的痛苦狀態稱為無意義痛苦。
人生有一些苦難,對人來說,是好事。然而有一些苦難毫無意義。這也為何有些人痛,不苦。有些人又痛又苦。
有一句英文語句,我常用也喜歡:「Pain is inevitable,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是無可避免的,苦卻是可選擇。)」
我想整個人類就是在尋找這個活著的境界:「#痛,#不苦。」
3。要如何從痛苦中找到意義呢?
這也為何這麼多哲學家、宗教家、心理學家,要我們從痛苦中找到意義、給痛苦一個全新的看法、你從痛苦中磨練到什麼。這些都是他們教導我們的。
要如何從痛苦中找到意義呢?
讓我們回到「惡」Evil的概念,來開始談。
4。你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以疫情的日子來說,Covid19就是「惡」,也是痛苦的來源。
你發現這惡讓你的生活倒轉、不舒適、超出預期,差生受傷,導致痛苦。
再加上,這兩天,疫情數字上升到一種,你不禁懷疑人生:「#馬來西亞是不是只有我自己在Lockdown?」
好多五味雜陳的情緒在內心翻攪,生氣、害怕、無力、無奈。
苦嗎?苦!
為什麼?#因為這痛苦沒有意義。
#因為自己的lockdown沒有看到預期的回報及成果
#期待完全落空
而且你也知道繼續把自己關在家裡,或許也是無意義的重複活著、一個沒有回報的付出。而你又不得不繼續關著自己,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
你只能默默讓每天所公布的疫情數據,決定了自己每天的情緒起伏。
這,苦。
5。來,我們繼續。
看到苦了,先別說我們如何找到意義,我們先觀察自己如何看待痛苦?
我們如何看待痛苦?是人類一生中的事。
好多老師們用不同方式教我們。
~苦,是拿來消滅的。
~苦,是拿來共存的。
~苦,是拿來磨練的。
~苦,是拿來戰勝的。
~苦,是拿來避開的。
~苦,是拿來轉化的。
等等等。
姑且沒有分好壞對錯,
你自己是屬於哪一類概念來對待苦?
6。
我突然覺得我們活著都很功利,大部分的我們,把惡及苦都是拿來消滅的。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畢竟,大部分的惡與苦,都是可以消滅的。
然而,消滅不到的苦呢?
就好像目前還未解決的全球問題,covid19?
我覺得我們人類要尋找重新如何看待痛苦這件事。
畢竟有些惡(covid19)會變種、(upgrade)、
有些人為(政客)的惡會持續、(惡化)
所以痛是不會消失的。
這也為何尼采(德國哲學家)這麼的不屑於功利的資本主義,它知道這主義其實只是把我們放在一個對痛苦沒有省思的狀況,而且我們共同把痛苦給隔離。過了一段日子,我們會逐漸對痛苦失去免疫力。我們追求的幸福,往往都是不堪一擊。
就好像進擊的巨人裡,人們紛紛建立高牆,為了抵擋巨人的攻擊,誤以為世間天下太平了,其實是讓自己變成弱勢的囚犯。
惡、痛、苦依然存在,
只是我們把它隔離而已。
7。
消滅不到的痛苦,
會促使人類尋找苦的意義。
這也為何作者有一句話,寫的真的很好。他說:「#無意義的痛苦是創造意義的旅程開始的地方,#也是它結束的地方。」
也就是說,對於尋找痛苦的意義這件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惡無所不在,痛也消滅不到,苦本來就無意義,直到你找到意義,到足夠時間你還是發現原來苦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時候,就是徹徹底底消化所有的惡、痛及苦。
我讀到這裡的時候,自己忍不住喊一聲:「精彩!」
8。
說到這裡,我想到最近讀到一個哀傷學家的說法。
「哀傷並沒有因歲月的增長而消失,反而是我們內心的空間足夠大了,大到可以裝得到那些哀傷。」(並沒有直接翻譯,只是說我自己消化後的看法。)
我覺得痛苦也一樣。你把哀傷這個字,換成痛苦。它照樣 work。
所以 keyword 是內心的空間。
也就是佛家常說的,要修。
9。
所以,當惡的到來,當痛的無可避免,我們需要的是回到自己的思維,讓自己的視野有更多的角度觀看人生。豐富自己。
或許有那麼一天,那痛,那苦,你吞得下去了。(另:照單全收是楊蓓老師的說法。我也很喜歡。)
也或許,當你吞不下,喊苦,你就一步一腳印,走了過去。
也或許,你吞不下去,不過你笑了。因為你的內心空間足夠龐大。無限大。
10。有惡、有痛,卻不苦。
這是我們每個人最近很渴望的狀態。
以上。說完了。如果你還能閱讀到這裡,真的很謝謝大家。祝福大家、也祝福我自己。
以量
10/07/2021
#關於痛苦的七堂哲學課
Seven ways of looking at pointless suffering
#ScottSamuelson
#北京燕山出版社
五味紛陳意思 在 貝爾達日韓范特西 - BearDa fantas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尹Stay》XDDD
尹汝貞73歲又是韓國第一人拿下奧斯卡獎項
真的太威了
但尹Stay根本最大贏家吧哈哈哈
有崔宇植、朴敘俊,又有尹汝貞根本奧斯卡大集合
韓國之光都在這裡了!!!
羅PD會不會太猛了,找人也是一種天賦
雖然我還沒看《夢想之地》(韓文原名미나리)
但看過預告大概知道概要
也許現在20歲以下的年輕人(淚)不會有共鳴
但像我們過了30歲
身邊總有些親戚在昔日是抱著移民夢的
我自己家裡的長輩也曾經歷過,只是後來沒有去
而移民,是辛苦?還是美夢成真?
那真的也不是一句話能帶過
至少我聽到的,都是像《夢想之地》裡面想敘述的
五味雜陳
這部電影先前已經在美國上映了
本質上是美國電影(雖然之前幾個月也有美國金球獎把它區分成外語電影引發了"歧視"紛爭,但這就是另外一題了)
聽說劇情編寫是內容平淡而有味的手法
所以期待韓劇式那種揪心的反轉可能不存在
但相信如果嚐過些遠古時代(嗯?)的異國夢
或是曾聽過長輩訴說國內貧苦而必須出國當移工的困境
應該多少都有些感觸會在心底發酵(吧)
我自己還沒看,但喜歡的點有
1️⃣미나리 意思是水芹菜,把移民的人們比喻為在多辛苦的處境下都可以生長的生物,很有fu。
2️⃣尹汝貞獲獎時幽默的談話(見新聞)
https://tinyurl.com/b38v337d
3️⃣聽說劇情裡面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種“華人去到歐美被歧視身份”的八股劇情,只針對生活中遇到的身心民生困境做實質描述,不濫用政治正確議題,很棒。
(所以電影被區分為外語片時,有社論寫說電影內容並沒有指控韓裔被歧視,但沒想到最終還是諷刺地被證明這個世界仍充滿歧視)
大家有興趣可以進電影院看看(口罩戴好戴滿)
#夢想之地 #mirari #미나리 #윤여정 #尹汝貞
#尹stay #윤스테이 #羅䁐錫 #羅PD
五味紛陳意思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花說話。
最近幾陣熟悉的雨水,提醒人們已到花開的季節。畫花,也畫人,當遇見也變得可望不可即,Glary Wu 彷彿再次提醒相聚的美好。
本身熱愛大自然的創作人Glary Wu @wuhoiyan.glary,不想直接回應社會,卻希望以小誌《Flowers speak》為主題,展出往昔作品,在五味紛陳的當下為大家打打氣。這些繽紛的花來自日常城市,既有Glary屋企樓下的公園、也有維園花展,當中又遙想九龍公園、舊式茶記-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能以各種形式開出亮麗花朵。而一個婚宴場地,人們圍著花載歌載舞,更讓人分外眷戀那些自由地熱熱鬧鬧的日子。
Glary分享,「語言的表現有限,有固定意思,但花好像比語言更powerful,甚至花的顏色已在說著不同訊息。」正如《A Thousand Words》,一個對版呈現的花海,一邊是情意綿綿,一邊是逝者安息,寂靜中流露千言萬語。如果我們認真聆聽,花會跟我們說甚麼?
Flower Speaks
展覽日期:即日至 21.03.2021
地點:深水埗大南街205號 @infectment
開放時間:
13:00 - 20:00 (星期一至五)
12:00 -20:00 (星期六、日)
#GlaryWu #FlowerSpeaks #本地創作人 #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