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05
當你非常自覺地、『自律』地要求自己琢磨好一切的基礎本質學能,並且也涵養了自己的音樂美學,而『機會』適時地來敲了門、你也見到了這位綽號『難得』的朋友,但我估計你有很高的機率,會突然發現你去表現的種種音樂內容、執行事務的方式、過程、與合作對象溝通的品質,都大大地超過了你預期的範圍 --- 而且大多是往不理想的面向發展的,然後你應該會陷入一定程度的自我懷疑,不知道什麼地方出了錯,而整件事最終不如你想像的那麼美好,也許幾次下來,你甚至會對於『音樂產業』產生信心危機,覺得這果然是一個不值得參與攪和的惡劣環境。
至少我在三十歲之前、幾次在相關的工作過程結束後,我是這麼想的。
然後再過了二十年,當我回想起年輕的種種工作歷程,我才理解了一些事情,而對於那個時間的我,我知道了『我其實還沒真的準備好』!
如果『音樂是人的表現』,那麼,音樂產業牽涉的種種面向,會是什麼的『總合』表現呢?
[一. 漫談樂手教練的心裡話]_05 『準備』的度量衡_03
C. 第三階段 --- 人與人的關係:
能夠讓『機會』產生作用的,其實無非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但做為一位自律的音樂家,我們往往比較關注『自己能控制』些什麼,而很少真正練習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所可能產生的『化學』關係 --- 也許說到底,以『學業成績』做為唯一檢測尺度的學生受教階段,教育系統並不注重這種人文環節,一定程度地影響了後來進入社會的我們,在工作呈現上所必須連帶存在的人際關係,會處理得非常生澀,進而影響了工作的整體品質,與對於工作產生的回饋,一直都無法令自己滿意與快樂。
然而,『人際關係』是一種專門的學問,在這個以『漫談音樂』為主體的專頁上大發謬論,完全是對於這個人文課題不尊重的表現;因此,我想著眼分享的想法,不是真的對於『人與人』之間的任何建議 --- 因為,那太困難了,沒有任何一個個體會是相同的,所以,理論上我們無法歸納出一些簡單的法則,去面對所有不同的個人。不過,我們對於『自己』,倒是有一些自我要求的觀測標準,可以做為我們為『準備進入音樂產業』這個目標,訂定一些客觀的量表:
1. 提高完成度:儘可能地將自己經手的一切『呈現』,提高它的完成度,因為,你不會知道與你合作的對象,到底會用哪種標準來檢視你的表現 --- 那就像在這個系列文字第一篇提到的:『你不會知道台下是誰在觀看』一樣的邏輯。『完成度』可以被解釋的意涵,大概可以像是宇宙一樣的遼闊無邊,從『你處理一個音符乾不乾淨』一直到『你的舉手投足是否合宜』,再到『你對於工作的自我要求程度細不細緻』,甚至『你怎麼預防選錯字』……
這已經不是任何單一工作標準流程 (SOP) 就可以表列的,它其實更趨近於上一週最後提到的『Sense』--- 『你有沒有那個 Sense 去 sense 到自己需要有 Sense』,在這種前提之下,你根本不可能只是依據工作守則就能完成這個量表。而當我與年輕音樂工作者討論到這個題目時,我有一個很老派的句子:『君子慎獨』;如果要一個比較時下的說法,很簡單的行動建議就是:『想像你的頭上隨時隨地都有一臺攝影機對著你在進行直播』。其實就是這樣!你所執行的每一件事,如果都會有一個想像出來的角色是『你要對他負責』,我覺得,應該能非常有效地提高你在任何事務的完成度。
而我們所受的教育,其實也不過就是將那個『他』,轉換成為『自己』而已。
只是……請記得要打開攝影機的開關啊!
2. 換位思考:這個好像是企管面向的用詞,我覺得是讓自己在表現工作時非常有效的工具!我們先看看別人怎麼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david-%E9%BE%94/%E4%BB%80%E9%BA%BC%E6%98%AF%E6%8F%9B%E4%BD%8D%E6%80%9D%E8%80%83/1727269587523880/
https://gfamily.cwgv.com.tw/content/index/6337
https://www.darencademy.com/article/view/id/16496
毫無疑問的,如果我們都能有『換位思考』、『同理心』等等這些修養,在工作場域中比較能夠營造和平、良善的氣氛;但我其實更想導入的是『換位思考』的進階 --- 『越位思考』: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07/c49150-18944645.html
https://www.facebook.com/tomisengineer/posts/1277433725616162
即便在音樂這樣的藝術領域,當你在『執行工作』時,往往都還是存在著『工作位階』的層級,『越位思考』的主旨,是讓你用你的『上層位階』來思考你正在進行的工作。舉例來說,當我還在錄音室磨鍊處理吉他錄音的年歲,我在彈奏吉他的過程,不單只想著我做為一位吉他手的音階、和絃、音色、音樂畫面等等技術問題,我還會試著從製作人的角色來思考與判斷音樂性、市場性,甚至時代性的問題;當然,我所『越位』想的事情,一開始往往不甚精確,但我的安全網是:現場 (或最後) 會有一位製作人真的必須負起決策的責任,而我可以因此從中校正、學習思慮未盡周全之處,而同時,我可以真的像我『頭上的那台攝影機』,看到很多『我坐在的位置』所不太直覺會去看的事物,我真的覺得那對於『如何整體性地去呈現音樂』,是有著實質的幫助。
3. 人事時地物、往前想三步:如果要簡化任何工作場域所牽涉的複雜層面,我覺得一定脫離不了這五個基礎面向,而這五種基本元素在事件運作、發展的過程中,彼此交互作用,看似難以預料;但總的來說,所有的變化,大致都來自『人性』的反應,我們如果能先不受自身情緒的影響,要去設想 (換位思考) 其中『人』的變因,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 通常只是你喜不喜歡而已 ---,而『事』、『時』、『地』、『物』這些相對可具體觀測的因素,如果你是一個能夠『提高完成度』的人,你一定會預想可以有的準備,以及意外發生時的備案。把每一件事情的組成,都分項地 (如同下棋一般地) 做『往前想三步』的慣性思考與準備,說真的,如果最後的成效不彰,我覺得那就是『時代』的問題了。
--------------------------------------------------------------------
我們用了三篇文字,用來解釋一位正準備進入音樂產業的音樂工作者可以用來自我評量『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的課題;而不論是從自我本質學能的具體基本要求,到建立自己音樂美學的抽象感受,乃至於到將自己投身於工作場域的人格、人際認知,我覺得:『自我要求』會是一以貫之的中心綱領。而如果你真的已經做好了這些準備,歡迎你進入到音樂產業來展現你的才華!其他的,就只是時間軸上自己作品的累積,以及最後我們不一定達得到的一個標的:
『風格』。
--------------------------------------------------------------------
後記1. 撰寫這些看似與音樂沒有直接關聯的文字,其實是來自過去將近三十年的工作、學習歷程中一切經驗的總合:我看過、聽過基礎訓練還不精實的音樂愛好者對於自身『創 (習)作』未受青睞的不平之怨,也見過音樂天份、實力極高但恃才傲物的音樂家不見容於同一個世代而悒鬱寡歡的遭遇;音樂產業從來就不是一個健全的系統 --- 但其實在臺灣,我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是『健全的系統』!而~還是想寫,是因為:『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點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我實在太喜歡這句話了!所以就明目張膽地偷用了~)
後記2. 所以這次圖文不符的照片是取自2011年陳志遠老師紀念音樂會『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樹在』(https://www.facebook.com/%E5%A6%82%E6%9E%9C%E6%9C%89%E4%B8%80%E5%A4%A9%E6%88%91%E4%B8%8D%E5%9C%A8%E6%A8%B9%E5%9C%A8%E9%9F%B3%E6%A8%82%E4%BA%BA%E9%99%B3%E5%BF%97%E9%81%A0%E7%B4%80%E5%BF%B5%E6%BC%94%E5%94%B1%E6%9C%83-144243359001737/ ) 的排練一景。我想~你可以瞭解我的隱意了。
後記3. 關於鼓手甄選活動的最新資訊:我們已議定將在2018年5月21日(週一)下午一點起,在強力錄音室羽房執行。由於報名者眾,我會於下週開始以私訊聯繫所有來函報名者,議定各人的甄選場次,希望不會耽誤到每一位參與者的時間;相關的行政程序與細節,我們會儘快完成內部作業,希望在下週以『專頁活動』的形式,開始對外公佈與紀錄。
這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這是種下的一棵樹。
Search
五大人格量表題目 在 關於心理測驗〈五大性格特質〉 的推薦與評價
五大 性格特質理論簡介 · 經驗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 · 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 · 外向性(Extroversion) · 親和性(Agreeableness) · 情緒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