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很好吃耶!」
最近動保議題熱議,想起那次埋在心底的恐怖親身經歷。鬼故事般毛骨悚然,適逢鬼月,和大家分享。沒有很長,3千字。
今年上半年的某日,和幾位朋友到苗栗一位友人的私人莊園作客。管家阿姨(或許應該稱大媽?),煮了簡單的午飯,和大家一起用餐。席間大家閒話家常,身為苗栗銅鑼鄉當地人的阿姨,從午餐的臘肉,聊到她們那邊的居民都會打野味的日常生活。
田裡的、山區的、路邊的田鼠或小型哺乳類,都會打來吃。有時候也會抓到蛇,把蛇剝皮,吃內臟、蛇肉、喝蛇血、泡酒。小朋友下課了,就揪同學一起來吃。下午或晚上大家也會串門子烤肉,感覺整個村子,整個社區鄉里就是這樣愜意的日常。阿姨講的起勁。
我就順勢問一下關於社會禁忌的話題:「那你們會吃貓咪和「香肉」(狗肉)嗎?」
「吃啊,為什麼不吃?」阿姨秒回。然後描述一些吃貓狗的料理細節。這邊我已經有點出神了,因為腦中正在醞釀下一個問題。其實我真正好奇的不是貓狗,只是怕問地太直接,不知道對苗栗人來說會不會冒犯、覺得有成見、偏見、污辱當地人?不過,經過了阿姨熱心介紹貓狗料理的過度性話題潤飾,也差不多可以很順的接上正題…
「那…你們會吃石虎嗎?」
「石虎很好吃耶!」阿姨又是秒回。
這時候,席間友人們包含我,看似平靜的聽阿姨敘述。但內心就像漫畫分鏡那樣,低頭吃飯裝沒事,但眼睛睜的大大的滿臉汗珠。好像美國驚悚殺人魔情節,意外發現兇手是誰,又像是惡靈古堡的里昂來到奇怪的村莊,突然發現村民怪怪的…
「石虎很好吃耶!」這句話實在太震驚了!不只是描述的事件本身,而是阿姨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是那麼的輕鬆自然,好像一個圍著圍裙的大媽,端出一盤烤雞,說著「烤雞好吃唷~」那樣的稀鬆平常。
阿姨一邊述說料理石虎要用什麼漿料、吃起來像什麼肉,但我記不得了,太可怕了。
更驚悚的是阿姨他們吃石虎的心態:獵到石虎的時候,是很爽的,是值得慶祝的,會把村子認識的都找來,阿姨說:「因為石虎是稀有、珍貴的」。所以他們根本就知道石虎是稀有的保育類,而不是因為好不好吃。
這並非個案,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是普通的飲食文化了。(後面會附上網路新聞資料)銅鑼鄉,也不是很偏僻深山的地區,查了一下地圖,大概也算是有個規模的鄉鎮吧。參與這樣飲食文化的居民,究竟有多少人呢?據阿姨說,他們打野味使用的工具是獵槍和捕獸夾。但捕獸夾不是已經被動保法禁止使用了嗎?不過,都吃石虎了,違法使用捕獸夾也不意外了吧?
村民們打到石虎,就開揪,開酒,老幼婦孺都來吃,石虎是一種食材,一種分享、榮耀。更可說是一種「炫耀」。阿姨確實用了這個詞彙。
想起之前去帛琉,當地一個中國人餐廳,也是有賣野味「水果蝙蝠湯」之類的,就有華人客人向老闆詢問,是否有賣帛琉國寶魚「蘇眉魚」。庫存還真的有!不一會就端上桌了。點餐的客人,心態就跟那些吃石虎的一樣,就是炫耀。拿起相機拍照,一臉滿足的樣子。你幾乎可以看到,那些人回國之後,跟親友炫耀他吃了珍奇異獸時的得意嘴臉。
不想給人貼上特定族群或地名的標籤。但是就阿姨的自白看來,銅鑼鄉有人吃石虎,可說是公開的祕密,甚至某些當地人心中連祕密都不算,是可以分享給外人聽的故事。更可怕的是,有石虎可以吃的時候,苗栗銅鑼當地的民代鄉代,還常常負責主揪!
席間,我依稀想起以前也看過苗栗有政府官員反石虎,甚至吃石虎的新聞。且好像不是個案。於是拿出手機搜尋「苗栗 吃石虎」,果然就搜尋到一堆新聞標題:
環評大會鄉代:品嚐石虎來找我!全場譁然
「石虎多到可拿來打牙祭」 銅鑼鄉鄉代為失言道歉
「石虎可以吃」遭批!苗栗鄉代改口:玩笑話
挺三義外環道鄉代:石虎多得很,當地人拿來打牙祭!
這些新聞日期落在2014年4月16-17日,地點就是這位阿姨的家鄉銅鑼鄉。
「交通部與苗栗縣(劉政鴻)政府主導開發台13線三義外環道闢建,因穿越台灣特有貓科動物石虎的棲息地引爆強烈抗議,環評會上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在會議上語出驚人,他說苗栗的石虎和野狗一樣多,當地人拿來打牙祭用的,如果要品嚐石虎滋味可以找他,引發全場譁然」
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吃石虎,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那些中國黨籍的鄉代,除了口頭表示失言,說是玩笑話,當然一如往常的不用負任何政治和法律責任,就安全下庄。
2014年那時候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像聽到台灣有邪教吃小朋友一樣不可思議。當年反對環評的銅鑼鄉代會副主席林九台,說吃石虎可以找他,真的是玩笑話嗎?代理石虎大餐的民代,只有他一人嗎?回到2021年的當天,我在餐桌爬文,對照銅鑼阿姨口述現今的日常。彷彿什麼都沒改變。
近十年來,台灣瀕臨絕種動物石虎,路殺數量122隻
資料來源:臺灣動物路死觀察網(石虎路殺數量統計)
苗栗縣 83
臺中市 14
彰化縣 2
南投縣 23
其他縣市為「零」
全都是中國黨長年執政的縣市,並幾乎集中在苗栗。
石虎不但是保育類,又超可愛,社會輿論的容忍度(或者該說漠視度)怎麼會這麼高?依照近幾年的民眾對監督執政黨(限中央,不含地方)的責任標準,只要發生一兩起石虎路殺,輿論就該要炎上了。路殺5隻,就該有主管單位高層要下台了不是嗎?
苗栗那些中國黨鄉代民代,選擇了開發,把石虎視為擋路石,覺得吃光最好的心態。可是比村民為了炫耀和虛榮心,更加可惡。環境與經濟勢必需要找到平衡點,那苗栗這些年來除了負債快七百億,有什麼說的出來建設?有誰這些事負上政治責任?民眾對這些事有什麼記憶?
前鎮子在吵保護藻礁反天然氣電廠的時候,一堆中國黨陣營的政客和網路聲援者衡空出世。我就一直想起「石虎很好吃」的事。如果連藻礁,都一夕之間,有那麼多人要來聲援。那更有靈性更可愛動人的石虎,怎麼會任由苗栗的官僚陋習帶頭踐踏殘殺,輿論是船過水無痕?
大家都知道,主流中間選民對議題的情緒性關注和淺碟,非常容易受媒體操弄。那麼,一直以來主流媒體是掌握在什麼陣營的手上呢?
和這幾天的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品種貓事件一樣,藻礁公投也是徹頭徹尾的假議題,容我趁今天再講一次基本重點:2018年,沙包黨的燃氣方案,已經迴避兩個最主要的潮間帶,開發面積為馬政府的十分之一,且那十分之一,是使用馬政府任內已經開發的土地。等於三接燃氣站在民進黨任內,開發的藻礁面積是「零」。但是反對者仍不滿意。2021年五月,沙包黨再退讓的方案是,退到海外五公里,等於幾乎完全退出「潛在、可能」的藻礁生態區了。這樣的外推方案,要再增加150億經費,延遲三年完工。這不論在環保或在經濟民生上,都是為了安撫民眾情緒的作為。根本反專業。但這就是民主政治,不要把這些愚蠢的決策,又再一次怪給順從民意者。什麼叫做巨嬰政治?就是只會拉屎又不負責清。這不叫民主,民主是人民為自己作主,作主就是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是針對公眾議題罵一罵,就叫關心社會關心政治。
連藻礁的保護,做到上述那樣,還要被罵是環境殺手,連署立案順利通過,年底要和減碳能源轉型(也就是平日大眾最關心的產經民生議題)的取捨,做對決公投了。這藻礁在大眾心中的份量,不是普通的重要啊!
石虎議題呢?保護石虎的公投在哪?罵苗栗縣長和民代是石虎殺手,滾下台負責的聲音在哪?「水泥石虎公園」聽過嗎?2018年的事而已。
苗栗花了八千萬前瞻計劃的經費,在佔地五公頃的生態溼地,蓋了一片水泥公園(還非常醜!),摧毀石虎和其他原生動物的棲息地來「復育石虎」。
砸8千萬把苗栗石虎家變公園 專家PO千字文+衛星照狠打臉
2018年12月23日
石虎保育》苗栗石虎公園成為生態墳場(連結整理在留言)
很多議題,拿出來比較一下,就知道滿嘴公平正義的輿論,其實多是失衡和不理智。本月21日查獲中國走私品種貓等後續,引起的社會輿論轟炸,因為連總統都親自出來「安撫社會情緒」。再過幾天。誰會記得這些日子,記得急著跳出來做政治鬥爭的政黨和政治人物的嘴臉?誰還記得那些議題在罵什麼?一日政治迷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嘛偽善刷聲量,要嘛幫倒忙。
不只是動保,任何議題都是。政治議題非我們多數人本業,大家都在學習的路上,10年、20年前學生時代的你,看一個議題,跟現在的看法,如果還是一樣,那是你沒有成長,還是政治太簡單?
就像以前,我也覺得安樂死很殘忍,幻想如果能推動零安樂死,世界該有多美好。現實是,零安樂死其配套代價是否為公眾可以承擔?結果推行了漂亮的口號,後續衍生骨牌效應,卻是把更多動物推向無間地獄。這就是當初都沒有想到的殘酷現實。
民主政治遠比獨裁複雜,因為人民要自己作主,就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人民如果不好好做功課,了解自己在堅持的政策,經歷史不斷證明,往往在做劣幣驅逐良幣的蠢事。永遠是在幫媒體聲量高的一方在推動他們的政治利益而已。
查獲中國狂犬病疫區走私名種貓事件,至今過了4天。也差不多沒有人再討論了。雖然只過了4天,也產生很多很精彩的論述,晚點陸續整理在留言,大家真的有心要解決問題,就多爬文,多做功課,多學習。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
「五年祭介紹」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nage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臺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簡介】 排灣族-五年祭五年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與神的盟約!排灣族土坂部落五年祭刺球迎福【央廣新聞】 的評價
- 關於五年祭介紹 在 排灣族古樓迎祖靈五年祭紀錄片7分鐘- YouTube 的評價
五年祭介紹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鬼月鬼故事:真實案例:養鬼的女明星
出自《小孟老師的塔羅社會檔案》一書
客人檔案:養小鬼的女明星
二○○七年,一位女藝人前來我的東區占卜室,她告訴我:老師我想問你,如果我想養小鬼會不會有事呢?
我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於是反問女藝人:妳為何想要養小鬼?
她很快地回我說:因為我在演藝圈裡發展都沒有起色,有位導演告訴我,可以從泰國請小鬼回來,但是我心中還是很害怕,聽說不慎的話小鬼會反噬主人啊。
女藝人選了一張牌,我告訴女藝人說:妳抽到了錢幣九(如照片所示),此牌主角,左手有鳥來休憩,鳥在塔羅牌代表貴人相助,右手還可以輕而易舉摸得到錢,代表妳未來會過著有錢又有閒的生活,也會會過得很富裕,身價會翻漲。其實妳不用靠養小鬼來求得名利,妳只要再等幾年就能飛上枝頭。
女演員回答我說:小孟老師,每個老師都跟我說我會紅,但是我已經等不及了。她話一說完立刻轉身離去。
再次見到她,是二○一○年某天下午,她一看見我就一直向我說對不起,還說:
小孟老師,我當初沒聽你話,如今我遭到反噬了,怎麼辦?我看她如此心慌,就請她慢慢說出這段驚悚的養鬼過程。
二○○七年,她透過導演的介紹,真的到泰國請小鬼。當時泰國師傅幫她作了法,也教她如何祭拜與操控小鬼,但師傅和她說:我只會放,如果妳想收小鬼的話,我無法幫妳,這樣妳還想要養嗎?
然而女藝人鐵了心要取得小鬼回台灣,幫助自己的演藝事業。
女藝人回來台灣之後,照著養鬼師傅的話,一一操作。不過她還是半信半疑,這樣真的能讓自己聲名大噪嗎?
儘管心裡不確定,但她還是每天膜拜小棺材,並且拿糖果與餅乾給小鬼吃。
幾天後,她接到內地一齣戲劇的邀約,導演有意將她捧成第一女主角。上飛機後她作了一個夢,夢裡有一個小孩,不斷哭訴:媽媽我沒有吃飯,我要吃飯,給我吃糖糖。女演員醒來後,發現自己沒有帶小鬼出門。她開始擔心,萬一沒有讓小鬼吃東西,在內地這段時間,會不會發生什麼事呢?
到內地的第二天,內地的導演告訴她:贊助這齣戲的廠商,希望妳能演角色裡的瘋女人,而且要像撞鬼似的發瘋。她一聽便很不開心的拒絕,並且告訴內地導演,明明自己是一個好端端的人,為何要演瘋子。她開始覺得,是不是自己沒有顧好小鬼,於是,她連戲都沒拍就立刻搭飛機回到了台灣。
過了幾天,女演員接到一個日本通告,對方希望她來日本演情色AV。
她生氣的罵了接洽人員。她掛上電話後,
立刻走到小鬼面前說:媽媽要的是紅,讓媽媽這樣的紅法是不對的!
一個月後,好不容易有個通告,製作單位希望她穿泳裝來參加高空彈跳的節目。
這時她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告訴小鬼說:我要的是紅,到底有沒有在聽啊!再不乖,媽媽要把你送回去喔!話才說完,女演員家裡的門鈴就響了。之前的經紀人來訪,告訴她:我想要重新打造妳,希望妳能到我的公司,現在我自己開一家經紀公司,有很多片正在準備開拍,希望妳能重新跟我合作,我可以幫妳打造成戲劇一姐。
女演員不屑地看著前經紀人說:不用了,之前你幫我談了好幾部戲都沒成,都跟我說是因為片商與劇組覺得我太貴了,所以都不想找我,結果去年你一部戲也沒談成。
前經紀人說:過去我待在別人的公司,必須照老闆開的價錢走,我也很無奈!
不過現在是我自己一個人出來做,價錢方面完全可以自己掌握。
女演員跟前經紀人說:那我們怎麼抽成?
前經紀人跟女演說:簽五年,對半抽。
女演員很生氣的說:對半抽是不可能的,你二我八才可以。
前經紀人跟她說:我自己剛開始出來做,也需要一些資金,所以才對半抽,我要專心的經營妳,讓妳更紅,當然需要花錢做公關,這些希望妳能體諒。
女演員心想,我自己有養小鬼就可以紅,還要靠你嗎?於是女演員關上了門,回絕前經紀人。
幾個月後,女演員打開電視,發現前經紀人突然發達了,她帶的藝人都爆紅,還被狗仔爭相報導。又上網發現上次棄演的瘋女人角色被觀眾爭相討論。她怒不可遏,生氣地把小鬼丟進垃圾桶。
奇妙的是,她一丟完家中立刻斷水斷電。她想找朋友訴苦,不料一走出家門,就被樓上頂樓的盆栽砸個正著。她流著血一人到醫院就醫,卻發現自己沒有錢,也沒帶健保卡。她請家人從桃園北上送錢來。不料家人因擔心她的安危在路途中撞傷了人,必須要賠對方十多萬。而她躺在醫院裡休息時不斷夢到小孩,拿著玩具對她吐舌頭,
還拿石頭丟她。
醒來之後,員警與醫護人員將她綁起來,並且問她說:妳為何在醫院狂鬧、狂丟東西,妳知道剛剛妳讓一位孕婦流產嗎?妳是不是有精神病?
她告訴員警說:我不是在作夢嗎?醫院拿錄影帶給她看,證明那不是在做夢。
她開始懷疑是小鬼來糾纏她,但害怕上報於是她騙員警與醫護人員,自己患有精神病,
同時她也會對流產的孕婦負責。
後來,女演員每天都在想方設法要如何擺脫小鬼糾纏。她請了很多師傅都沒有用。
於是她想到當初我和她說不要養小鬼就會紅,所以來找我幫忙。之後,她終於擺脫小鬼糾纏,目前仍在演藝圈載浮載沉的打滾。我看著電視上的她,心裡想著成功的機緣是不能強求的,我們以為藉由神力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獲得成功,然而我們應該更戰戰兢兢,才能距離成功更近。
五年祭介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美食書《屏時三餐》推薦!#歸來大腸香腸
📣手工大腸與濃醇酒香的香腸堪稱絕配
店攤位置在歸仁路這條小路邊,聽聞下午三點到五點多這段時間人潮最多,是在地人吃下午茶打打牙祭的好地方,選擇性豐富的關東煮物很有看頭,幾乎人人都會夾個一盤,再來就是以手工下去灌的大腸和香腸,口碑保證,風味極佳,才剛咬下第一口香腸,香濃的酒氣立刻飄了出來,吃起來不油也不膩,而使用傳統腸衣灌大腸,還包入花生和皇帝豆,口感層次更添特色,內層的糯米綿密彈牙,厚實飽滿,真的好吃沒話說。店家額外會附上免費清湯,可以無限續喝,綜合來看CP值確實很高,怪不得在地老主顧一再好評回訪。離開前好奇一問老闆娘才知道已經賣超過30年了,名聲老早就紅遍屏東市大街小巷。
📍屏東市歸仁路100-1號
👇完整的美食圖文介紹請點連結👇
http://blog.udn.com/ssss01298/124229727
👇屏東吃喝玩樂懶人包請點連結👇
http://blog.udn.com/ssss01298/129267143
╴╴╴╴╴╴╴╴╴
【賣自己寫的屏東書】我是作者凱南(Kenan),屏東人,我的第一本屏東新書出版《屏時三餐:走走屏東,國境之南的台灣滋味》已於全台各大實體店鋪與誠品、博客來、金石堂、樂天、晨星等網路書店通路販售中!
📣這本書用我5年多的青春歲月,分享家鄉屏東市的美好樣貌,帶你深入走訪屏東市區美食散策!
#向作者凱南Kenan買書請私訊FB粉絲團詢問
👉向作者買書贈品牌小禮,版稅一成回饋地方
👉請私訊「跟著凱南瘋旅遊」FB粉絲團訂購書
【新書哪裡買?各大網路書店販售據點】
#博客來(79折229元,優惠期限2020年02月21日止)▼
https://reurl.cc/0zrvWM
#金石堂網路書店(特價79折229元,紅利最高抵5%)▼
http://tinyurl.com/y3ukh2p7
#誠品網路書店(售價79折229元)▼
https://reurl.cc/xDraKN
#晨星網路書店(會員價229元,VIP價220元,紅利點數回饋5%)▼
https://reurl.cc/XX0GaD
#樂天書城(優惠價229元,約可獲得2點數)▼
https://reurl.cc/Gk3jGd
★以上價錢調整部分依各網路書店公告為準!
╴╴╴╴╴╴╴╴╴
|精采內容|
🍗屏東人就愛飯湯,炒麵泡羹湯尤其夯
🍗米飯就是一切!透早丟愛呷排骨飯+米糕
🍗內行之選:牛蒡肉圓、鹹蛋古早冰、紅甘蔗汁
🍗介紹50年以上老店超過25間,多已傳至三四代
🍧精選城市重要景點,欣賞屏東的本土魅力
🍧以在地生活的角度分享食旅生活
🍧特製Google Map地圖,QR Code一掃即用
『自畢業後回到家鄉 #屏東,朝夕相處,愈發熱愛這片土地,期許能為自己的家鄉盡最大心力。五年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奉獻在大屏東的各個鄉鎮,致力傳播分享 #屏東美食、在地文化、季節活動與人文歷史。』
╴╴╴╴╴╴╴╴╴
#部落格 #粉絲團 #IG 🔍 跟著凱南瘋旅遊
歡迎大家追蹤按讚留言分享及合作邀約唷!
★我的Blog關注🔍#跟著凱南瘋旅遊
http://blog.udn.com/ssss01298/article
💖我的IG追蹤🔍ssss01298
https://www.instagram.com/ssss01298/
🎁團購好物推薦🔍#跟著凱南瘋團購
https://lin.ee/F8ifDk
🆕我的個人簡歷/一頁式旅遊形象網站🔍
https://www.holkee.com/kenantravel
📣如有 #旅遊、#美食、#住宿、#活動、#出版、#演講、#代PO文、#商品開箱 等,廠商合作邀約,歡迎來信:ssss01298@gmail.com
或加入凱南Kenan的官方LINE@帳號 邀約聯繫🔍ID搜尋:@xnf9030s (或點LINE@網址洽詢🔍http://nav.cx/7o12hVb)
五年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收藏一撮牛尾毛」散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林央敏
內容簡介: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至少不辜負讀者才敢發表,發表後,有時可從讀者的來信或評者的論述中檢視自己是否做到感人共鳴的效果,比如有位快要當祖母的讀者說:「看你那篇文章〈第一封信〉,我都偷偷流淚,但怕被學生看到,趕快離開圖書館。」再如小說家宋澤萊寫道:「這篇文章〈阿母〉。仿若讓人聽到了作者的悔恨和自譴,讀完時我們竟流淚了。」讀者們的反應,其實也是鼓舞我砥礪自己用心創作的動能。──林央敏
曾以〈毋通嫌台灣〉獲得金曲獎最佳方言作詞人的林央敏,致力於台語文學創作,包含台語詩和台語散文,推廣母語,倡導將母語台語列為學校課程。
本書為其長年創作散文集結,以四卷四個不同的面相,素描親情、鄉情、人情與家園情,從親人出發,有寫給母親的〈第一封信〉和描繪〈阿母〉忙碌的身影,還有父親為了籌措學費,將家中老牛賣掉,他不捨老牛〈收藏一撮牛尾毛〉來紀念,最難忘的是〈和阿公聽拉即哦的日子〉以及鼓勵他升學的〈二叔公〉,字裡行間盡是濃密的親情,展現無休止的溫暖;再到成長的〈孕鄉〉嘉義太保,歲月流轉,從老家所在的水牛厝開始到牛稠溪流域的變化、信仰中心土地公廟的由來、吸石路的傳說,還有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的大士爺民俗祭典,訴說一個個引人入勝又充滿傳奇色彩的村莊與濃烈鄉土情懷;繼之以對人情事故的感懷詠嘆,小則一己之思,大則關於國家、民族、社會、政治、文化的寄望。終章以隨筆小品,有生活記趣,也有對生命的感悟,乃至異想天開的遐思。
林央敏將自己對台灣這片土地的熱情,透過文字,引領我們將目光回歸自我,重溫情懷,找回我們對土地的熱忱與認同。
作者簡介:林央敏
一九五五年生,嘉義縣太保市人,現居桃園市。曾任小學、大學教師、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現任《台文戰線》文學雜誌社發行人。曾獲聯合報文學獎第一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及詩獎、散文獎、小說獎、評論獎、文化獎等多項文學獎,是台灣民族文學的代表性作家。
一九六五年即寫古詩、七二年首次發表新詩、八三年開始台語寫作。首倡台灣民族文學,是戰後台語文學運動的倡導作家及台語文學理論的主要建構者,也是首位將台語散文由說理引入純文學領域的詩人。八六~九七年間熱衷民主人權、民族解放、本土文化、母語文學、教育改革等社會運動。作品因觸犯官方禁忌屢遭查禁封鎖。
寫作品類豐富,風格、技巧與主題多樣,另有作曲與電腦軟體,被稱為全方位作家。有百餘篇作品分別選入詩、散文、小說、評論的各類選集百餘種,並選入大、中、小學教科書中,部分作品被譯為英、日文發表於外國書刊。著作三十餘冊(詳見本書附錄),其中十一萬字的詩體小說《胭脂淚》是台語文學第一部史詩(EPIC),也是台灣文學史至今最長的敘事詩;詩作〈毋通嫌台灣〉被譜成二十四種不同的曲子,對催化台灣人意識與民主運動皆有深遠的影響。
林央敏文學田園網址:blog.roodo.com/tw_poem
五年祭介紹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拖延有理:從達爾文、達文西的拖拉歷史,看見被低估的人生智慧」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達爾文發現「物競天擇」理論二十年後,《物種起源》才得以出版,因為達爾文深怕得罪了基督徒父親以及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
★達文西的第二幅「岩窟聖母」畫像,在教會委託的二十五年之後才完成,並掛上祭壇。其實第一幅只遲了二年,但達文西賣給了出更高價的人,以示對教會的抗議。
★法蘭克‧萊特接下富豪委託的設計案。九個月之後,萊特在兩小時內火速繪出「落水山莊」設計圖,迎接突然來訪的雇主。
我們可以在「拖延」和「才智」之間,找到連結嗎?
拖延行為可以引領我們走向創新嗎?
在分秒必爭、時間就是金錢的普世價值裡,「拖延」似是懶散見不得光的行為。本書作者安德魯‧桑提拉一開始就表明自己是「拖延主義」的信奉者,總是花盡心思去做無關緊要的事,眼看著截止日期即將來臨,卻放任自己的恐懼加深,仍然無所作為。
為了探索自己的拖延行為無獨有偶,桑提拉開始進行研究,並從歷史名人中找例證,如:達爾文、達文西、雨果、詩人泰德休斯、美國國父富蘭克林、建築師萊特……,把他們在面對重大事件時,花招百出的拖延理由,以及分析拖延、擊敗拖延的方法,以流暢的文筆,描述成一篇篇如喜劇般的故事。之後再透過心理學家、哲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的文獻,解釋為何普羅大眾如你我,何以會拖延重要的事情,卻不需要有太大的罪惡感。信手拈來盡是博學的知識、妙趣橫生的軼聞和真實故事,文字淺白,娛樂性十足。
★拖延不是病,是人性
▶ 「拖拉的人通常很聰明,畢竟他們得隨時找到讓人信服的理由,來把事情拖個沒完沒了。」
▶ 「拖拉者,寧願讓人以為他們缺乏的是努力,而不是能力。」
▶ 「拖延造成失敗,也為失敗找到了藉口。」
▶ 「拖延,是因為擔心聽到他人的評價。」
▶ 「拖延,是因為害怕達不到對自己高期許的完美主義。」
▶ 「事情延宕下來,是因為對於被交付的工作規模和數量,給嚇得不知所措。」
▶ 「或許是因為拖到最後一刻,腎上腺素狂飆的刺激,吸引了我。」
★拖延是種「抗議」,也是種「掌控」
只有在以「選擇」為最高價值的世界裡,才有拖延和耽擱這回事。
作者簡介:安德魯‧桑提拉(Andrew Santella)
作品散見於《GQ》雜誌、《紐約時報書評》和《石板》線上雜誌。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此刻或許又找出什麼鬼理由,拖延重要的正事不做了。
五年祭介紹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對建築的興趣,當然是來自以前修讀過的室內設計開始。其後到外國公幹,又多了個期望,滿足自已的求知慾,紐約是個建築愛好者的旅遊熱點,今次介紹的更是每個建築及室內設計學生的case study.最特出的是它歌德式的設計。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坐落於名店街第五大道上,靠近洛克菲勒中心,其實就是"新"聖帕特里克。最初的教堂於1815年在曼哈頓下城開幕桑樹街。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紐約市的天主教人口持續上升,而在1853年,大主教約翰·休斯宣布全市友們應該有一個新的地方祭拜。
詹姆斯·倫威克的哥特復興設計是基於在德國科隆大教堂。在奠基於1858年,教堂的大門在1879年休斯去世後終於開了,十五年。尖塔完成甚至更晚, 1888年。
建築方面
聖帕特里克大教堂可以說是在紐約最壯觀的宗教建築。西立面,以其華麗的哥德式雙尖塔,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細長的尖塔聳立莊嚴到330英尺( 100米)的高度。直到大約20世紀。
大教堂有一個拉丁十字架的平面圖,與332英尺( 100米) ,總長度。側堂是相對較短的174英尺( 53米) 。主立面有三個門廊與青銅門。巨大的門在中央門廊,重達9噸,裝飾有雕塑,一些紐約最重要的宗教人物。
室內設計方面
內飾在設計上有英式教堂的風格。華麗的聖母堂建於1900年設計,由查爾斯·馬修斯噸,完成製作的英格蘭,並逐步加入了未來25年壯麗的彩色玻璃窗後。附近的教堂是由美國雕塑家威廉·帕特里奇在1906年創造了一個聖母憐子圖。
該教堂還設有一個墓為全國首個聖人:聖伊麗莎白安西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大教堂的大玫瑰窗。下面的花窗是教會添加於1930年的主風琴,。
縱觀過去幾十年來,大教堂經歷了幾次改造項目,無論從內到外的項目,包括恢復教堂的風琴和樂器。最近的一個教堂中添加了敬意的波蘭聖人,琴斯托霍瓦聖母。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五年祭介紹 在 與神的盟約!排灣族土坂部落五年祭刺球迎福【央廣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每5年舉辦一次的 五年祭 ,是排灣族重要傳統祭典,今年台東土坂部落 五年祭 從10月21日開始,最重要的主祭刺福球儀式在25日熱鬧登場,祈求祖靈能把福氣和 ... ... <看更多>
五年祭介紹 在 排灣族古樓迎祖靈五年祭紀錄片7分鐘-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屏東來義鄉排灣族古樓 五年祭 校外文化採集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辦單位:臺北市部落大學執行單位:台北市部落大學鏡頭裡的原世界 ... ... <看更多>
五年祭介紹 在 【臺灣原住民族歲時祭儀簡介】 排灣族-五年祭五年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五年祭 是排灣族最重要的祭典,其由來是排灣先祖為了避荒年,將七名子女分開各自謀生,並約定每五年,長者必須手持竹竿帶領全族大小回家團聚祭祖,於是有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