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面對台「戰略清晰」,其實是美國在警告中國不要輕舉妄動。
日本副防相8日出席由國策院主辦的2+2論壇時,說出「把台灣的和平穩定當成自己的事」,這當然引起中國很大的不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山泰秀也特別提起了美國將重心轉向亞太,美國在背後的角色恐怕與日本近期不斷的對台發言有很大關係。
其實日本關注台灣安全,不能算是新鮮事,畢竟這是缺乏天然資源的日本最重要的海上生命線。不過,為什麼日本過去並沒有表達出他們的關注?因為從二戰以後,日本的國防安全主要是由美國來協防,只要美國能夠維持區域和平,那麼日本就不須擔憂台海穩定,只須專注在自己本土的防禦就好。
不過近年來,我們可以發現日本的國防戰略正在迅速轉變,從過去的近海防禦開始轉為建立能夠投射到台海的遠程海軍,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例子就是直升機護衛艦升級案,改造成可以垂直起降F-35B的準航母,很顯然就是針對可能的台海衝突而來,而日本這一切的戰略轉變早在美中交惡之前就開始,可以說日本比美國還更早察覺到中國的威脅,早就開始準備,只是隨著美國的轉向才檯面化。
日本越來越敢對台海安全直接發言,除了他們比美國還早警覺中國的威脅外,美國在背後的授意支持恐怕也是一大重要原因。有一件事值得觀察,日本對台的積極發言,幾乎都是在拜登政府任內發生的,其實現在觀察起來,拜登政府的對中政策並沒有比川普時代鬆綁多少,唯一不同的是在公開發言上不會直接與中國硬碰硬,仍然秉持著戰略模糊,不過美國仍然需要一個管道放話給中國,讓中國不要誤判情勢,對台灣輕舉妄動,日本就是最適合的角色。
日本的國防與美國高度合作,那麼日本不斷表達對台灣安全的關切、表達協防台灣的決心,有可能背後沒有美國的授意,或至少是同意嗎?一定是有的,所以雖然是日本的發言,背後其實正是美國的意思,透過日本這個代理人來讓戰略清晰化,避免美中直接槓上讓局勢惡化,又能讓中國不要誤判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外交上是個非常好的做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思打廢147 台美友好堅守亞太區域安全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 - Facebook 的評價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13)日,日本政府公佈了「2021年度防衛白皮書」,日本防衛省在這份白皮書裡,不僅說明了日本未來的防衛政策走向,更闡述了對周邊情勢的看法:
✅ 美中對抗始終是亞太地區的重要議題。
✅ 中國近年屢次升高東海、南海情勢,意圖改變區域秩序的作為,令日本難以接受。
✅ 台灣周邊的安全、穩定,對於日本乃至國際社會的安定,極為重要。
🇹🇼🤝🇯🇵 感謝日本!不但提供我們疫苗紓解疫情,更自美日峰會、G7領袖峰會後,再次重申台海安全的重要性,顯見台海安全已是美日台三方共同的課題;因此我認為中國也應該要理解,任何毀壞區域秩序、危害民主價值的舉動,都將被國際社會所抵制!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國與韓國總統聯合聲明:拜登政府把韓國往印太方向拉了一大把】
美國總統拜登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於美國時間21日在華府會談,雙方於會後發表聯合聲明(https://reurl.cc/nnQ491) 。在這則聲明當中,美國和南韓承諾維持一個包容、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也誓言維持和平穩定、合法不受阻的貿易和對國際法的尊重,包括南海及相關區域的自由航行和飛越。重要的是,拜登與文在寅總統強調「維護台灣海峽的和平和穩定」。
文在寅是繼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後,拜登上台以來第二位造訪華府的外國領導人。而且在美韓聲明當中,針對台灣海峽的部份幾乎是照搬了先前出現在美日聲明當中的文句。同樣的文句也出現在G7外長會談當中。日本的部份是1969年以來,日本外交聲明再度提到台灣,而G7外長會議當中則是史上首度,美國與歐洲共同對台海議題發聲(https://reurl.cc/0DVGgl) 。
如同我們先前提到,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一個趨勢是:美國很認真地在拉攏盟友來關切台灣議題,把台灣海峽的安全議題「國際化」。
在這次美韓會談當中,雙方有不少的利益交換(大家可以衡量一下哪邊拿出來的東西比較多?看來美國換到的比拿出來的還要多很多啊):
➤ 韓國承諾:韓國企業拿出250億美元投資半導體和電池產業,在美國設廠。
➤ 美國承諾:拿出55萬劑疫苗,建立疫苗夥伴關係,指派金聖(國務院亞太代理助卿)為美國北韓特使。
同時,在外交關係方面最受矚目的應該是這點:文在寅宣布終止與美國之間的「彈道飛彈指導準則」。
「彈道飛彈指導準則」簽訂於1979年,主要是在規範南韓開發一定射程跟重量的飛彈。其實這個準則的簽訂到終止經歷了多個政府,是一段漸進式的轉變,背景反映著亞洲情勢的變化和南韓政府一直希望能解禁的企圖。例如,2001年南韓曾希望美國能解除這個限制卻遭拒絕,然而美國最後同意增加南韓可製造的飛彈射程;2010年爆發天安艦事件和北韓砲擊延坪島後,美韓雙方又修正該協定,使南韓可開發的飛彈射程涵蓋全北韓;2017年在北韓不斷發展飛彈之下,川普原則上同意取消南韓彈頭重量的限制(但射程限制不變),也使南韓後來可以發展出威力足以摧毀北韓核彈設施和指揮所的玄武-4彈道飛彈。
現在廢除這個準則的意義,除了代表了美韓將加強聯合軍事防禦的工作,也意味拜登多邊主義的實踐 — 美國將南韓拉進亞洲區域安全的責任圈。南韓得到了對北韓更大的恫嚇力之餘,同時也得為中國在亞洲的威脅做準備,當然兩岸問題也會在準備的任務之中。我們也相信,未來不難看到中國和北韓對此舉動的不滿反應(之前韓國不過是說要裝飛彈防禦系統,也就是「薩德系統」,然後就引起中國全面抵制韓貨 …… 防禦都不行了,更何況是直接談怎麼使用彈道飛彈)。
先前在美韓2+2會談(防長+外長)的時候,南韓沒有像日本一樣對台海事務發表聲明,其實就是擔心會刺激中國。
會後記者會上,記者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說,美國有沒有對南韓施壓對台灣議題表態?文在寅立刻說沒有。大家可以自己想一下有沒有XD(或者等幾天說不定會有媒體爆料,例如上次日本就是這樣。連美國派誰施壓、怎麼個施壓法都會有故事流傳出來)。
➤ 參考閱讀:
【賴怡忠,邁向以同盟為主的區域戰略回應】
https://reurl.cc/1g9ZkX。
https://reurl.cc/YWMblD。
【美國對台海「戰略模糊」政策的三個層次】
https://reurl.cc/xgQWlV。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星期我們要跟大家聊聊智利的暴動。智利長久以來是中南美洲的有錢人家,但這個有錢人家在10月25日爆發大規模抗議,有近百萬人走上街頭,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二周,而且看起來還沒完。
智利過去這一個星期的抗議活動已經造成至少20人喪命、7000多人被補。原本已經籌備好多年,在今年年底要舉行的亞太經合會(APEC)與COP25氣候峰會也宣布取消。本來我們的川貴人和習皇后原本要在這次APEC再次王見王釘孤枝,小弟都叫來了,傢伙也都抄在手上了,事到臨頭才發現,約好要對決的餐廳,欸?怎麼沒開?
不只智利,中南美洲這幾個月以來,接連爆發示威遊行,包括玻利維亞、厄瓜多、宏都拉斯、海地等等,大家好像都快要麻痺了。
那為什麼我們要特別挑智利來談呢?
剛才說過智利是中南美洲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靠的是全球第一大銅礦產量及穩定的市場經濟,一直是這個區域的模範國家。你家巷口的麵攤一個禮拜沒開你只會覺得有點奇怪,要是換成全台灣頂頂有名的鼎泰豐一個禮拜沒開,哇這其中一定有什麼不得了的事情發生了。所以這次智利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就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這次的抗爭的引爆點,是因為智利政府在10月初宣布要調漲捷運的票價,一張票從800披索漲到830披索,多了30披索,換成台幣只漲了不到1塊半;聽起來好像很少,但是對照人均GDP比例的話,相當於我們在台灣花將近120塊買一張捷運票。這個票價調漲讓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地鐵,成為全拉丁美洲票價最昂貴的地方。
起初的抗議行動是由當地的學生發起的,學生們動員起來一群人跳過捷運柵門表示對漲價的抗議,之後加劇成對柵門的破壞行動,並且呼籲大家一起逃票,作為抗爭的手段。接著智利的警察也進入捷運站,以催淚瓦斯驅逐群眾並逮捕部分抗議人士。
於是原本只是學生的抗爭,演變為智利全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抗議行動。百萬人走上聖地牙哥的街頭,要求經濟改革,要求總統下台。多數上街抗議的民眾最不滿的是貧富不均。一般人的薪資跟退休金都很低,但醫療和教育費用卻很高,一般人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但有錢人卻越來越有錢。
跟現在世界上許多的抗爭一樣,智利地鐵漲價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事實上人民不滿的是貧富不均及窮人沒有出路。所以現在的智利政府跟我們隔壁的香港一樣,雖然在10月19日就宣布了取消漲價的政策,卻還是沒有辦法緩解民眾的不滿。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數據顯示,現在中南美洲的經濟,不是只有智利,而是整體都很低迷,只有打仗打不停的中東比它差,可是中南美洲不是一直都在後段班的。
在2003到2013年間,中國市場對原物料的大量需求,讓物產豐盈的拉丁美洲賺了很多錢。像智利不就是有銅礦嗎?原物料的飆漲,讓整個拉丁美洲的人均GDP成長了3.5%,也讓將近一百萬的人民邁入中產階級。這些人開始有能力買車、買豪華電器,過起了過去大家根本不敢想像的生活,每天都像在演偶像劇。這十年就是”中南美洲錢淹腳目”的黃金十年。
但在過去五年來,情勢就開始反轉了。中國經濟下滑,原物料買不了這麼多,許多中南美洲國家在經濟好時,覺得自己經濟體質很好,就去外面借了很多錢,做一些很浮誇的建設,或亂給福利,很多時候福利還不是給選民,是福利他自己。現在原物料價格一跌,這些治理不佳的政府馬上就罩不住了。先是之前提過政府發兔子給人民的委內瑞拉嚴重經濟蕭條,接著巴西發生了歷史上最久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然後阿根廷面臨了貨幣跟債務危機。整個中南美經濟的危機導致人民薪水停滯,貧困問題加劇,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就像在瓦斯漏氣的屋子裡開電燈開關,輕輕一撥結果整間屋子都燒起來。
只是現在世界上的示威遊行好像越來越多,成功率卻是一直往下掉。二十年前,只要是大規模遊行,大概有70%可以成功推動政治改變。但到了2000年代中期,成功率降到只剩下30%。有人認為,是由於近年社群網路的流行,讓聚眾示威的門檻降低了許多,也有人認為,是這些年來各國政府面對示威的人民越來越精了,心態越來越不在乎,反正只要撐到你們累了就會回家了。
但民眾回家了,事情解決了嗎?當然沒有,因為民眾還是覺得自己很窮,生活過不下去,回家休息一下,在網路上看看別國民眾在抗議時,用什麼工具可以更有效率的集結抗議,給政府更大的壓力,下一次抗議我也來用這一招。問題是政府也沒閒著,政府也在學啊,他們也會看別國政府用什麼工具打壓最有用。結果就是下一次上街的時候,雙方打得更嚴重囉。
這一個星期,智利的各地都有發生暴動及火災,好幾個城市都已經進入緊急狀態。首都聖地牙哥的市區大約部署了2萬的軍警,其中安全部隊毆打民眾的影片就在社群媒體上瘋傳。
這對國家好嗎?當然不好,而且還造成民主倒退。民眾不相信投票可以改變我現在的困境,只相信上街抗議。政府們越學越會的,不是用政策改善民眾生活,而是怎麼樣用軍警這些公權力來壓制民眾。
這樣下去我們只會看到滿街,越來越多挫折的民眾,還有越來越兇狠的政府,問題永遠沒有解決的可能性。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https://www.tukuppt.com/sheji/ppt-wohewdzgpptmb.html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口頭質詢─
▶外交部製作保釣網路影片,不如做比較實際的作為,如傳簡訊提供旅外必要協助。
▶外交部應樽節年年舉辦酒會餐宴的預算轉為舉辦台灣北中南東的深入參訪活動協助駐台使節更了解台灣的多元文化。
▶針對德籍少年何丹霖因參加反核遊行被限制入境之一事,呼籲台灣應打造友善、開放、自由、民主的環境讓各國的人到台灣都可自由表達意見,將於移民法做修正,並請外交部於跨部會決議時應當表達有助於提升台灣國際形象之主張。
▶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李楷模在華府演講時針對亞洲再平衡戰略中美國對亞洲主要各國的戰略計畫做說明,唯未提及台灣。金溥聰代表於立院質詢也並未回答台灣的主張與立場。外交部必須清楚定義台灣的定位並且形塑台灣在區域中應當積極扮演的角色,在美國關注的各項政策,包含亞太駐軍情勢及網路安全等各項議題中找出台灣的戰略地位。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國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共7個「亞太經濟合作」(APEC)會員,於2022年4 ... 世界銀行下調亞太地區經濟增長預測,亞太區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 <看更多>
亞太區域安全情勢 在 思打廢147 台美友好堅守亞太區域安全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特使團日前相繼來臺訪問,適逢烏俄戰爭導致全球 安全情勢 升溫時機,美國此舉證明台美友好關係更加深化,但此時中共卻仍對臺擴大軍機擾台、散佈爭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