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停班不停學,台灣各縣市與各級教育單位都為了解決學生受教問題煞費苦心,有老師上直播平台開課,也有音樂老師教學影片發生萬人到場的轟動現象。尤其是許多家長仍然要繼續上班,更是對社會造成許多衝擊。
不過疫情期間,真的什麼問題來都只能一個一個解決。
很多家庭因為網路教學才發現自家沒有電腦或視訊鏡頭,或者頻寬根本不敷使用。根據我們辦公室有向台北教育局詢問後了解,教育局已經在月中函請各級學校協助弱勢學生解決設備與網路上的需求。
沒有網路的弱勢學生可以請學校統一由校內經費支應採購短期租約SIM卡給學生,若有不足部分可直接向教育局申請;一般學生網路需求部分,教育部目前提供三家電信業者(中華電信、亞太電信、台灣之星)優惠方案,須請家長自行至門市申辦。
如果弱勢學生家中沒有載具,或一般生家中有其他兄弟姊妹需同時使用載具線上學習者,可以請學校優先借用筆記型電腦等載具。若有任何學校準備不足,教育局也會支援和調配器材。相關細節可以向學校資訊組長洽詢了解。
視訊器材廠商羅技也有主動跟我表示,目前有提供教育單位採購上的特別優惠,希望能夠幫助到台灣各地需要建置網路教學環境的機構。可以透過這個表單去聯繫: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PbCcvOVe1gqHkRuJtwLZIdjhRo-e6TQ8vV9IgMjF6XEiITg/viewform
今年五月後的疫情比去年有過之而無不及,許多挑戰都在過去幾個禮拜裡逐漸浮現,地方與中央都在努力解決問題。我不能假扮公衛專家,跟各位分析疫情還會延燒多久(這也是最多人來訊問我的問題,好像我可能知道某些別人沒有的情報),但我能陪大家一起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加油!
亞太 多久 可以 續 約 在 陳泰源-專任約房仲的斜槓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0525是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對錢有感覺?@文/陳泰源
【前言】
談理財之前,必須先對錢有感覺,所謂的感覺並不是指某個東西是花錢買來的,而是你將正視「錢與未來發展及退休規劃大有關係」的那一刻起。
絕大多數的人並非接受教育而是透過慘痛經驗才知道錢的重要,比較常聽說的是胡亂投資到最後認賠收場,不然就是創業失敗,例如廚師以為只要會燒飯做菜就能開店,卻忽略做生意也是門學問,不論是行銷與服務,還是人事管理與薪水、水、電、瓦斯、食材成本等營運支出,這些難題與開銷都會壓垮廚師的熱情。
年少時我因為不懂投資所以沒碰,至於創業,在我還沒有進展到那個階段時,我就已經得到教訓了……。......↓
【我的選舉歷練】
在我當兵退伍後沒多久的某日,一位李姓政治圈友人突然鼓勵我從政,說什麼現在的選民都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再加上她承諾「一旦我確定出來參選,她必定大力幫忙。」滿懷理想抱負的我輕易地就被煽動,決定邁向選舉之路,我在公關公司的助理工作大約待了三、四個月後便毅然辭職。
我思考著,若少了政黨的加持(無黨籍)根本選不上,所以我必須先贏得黨內初選。於是在前長官游錫堃的引薦下,我到了民進黨的台北市黨部擔任青年組長,但因為黨部根本沒缺人,我只能接受無給職,也就是說,我必須在完全沒有收入的前提下經營選舉之路。
我不是勇敢,而是天真以為「誰說選舉一定得花大錢」?也樂觀相信爸媽到最後定會心疼我而出手相救,就這樣,在完全沒有財務規劃的情況下進行長達近2年的苦日子。在黨部工作之餘,我一邊兼差當臨演,拍戲中除了有免費便當吃還可以賺外快及曝光,獲得起碼的溫飽,我告訴自己:只要維持低度消費,理想便能帶我撐下去!
剩下的大部分時間,我開始對政治時事撰文發表看法並數度投稿成功,只是可惜沒有稿費,也利用在公關公司所學到的網路行銷及自身的主持功力拓展基層人脈。我在youtube帳號創立《黨員大聲公》與《阿源美食》兩個網路節目,在我取得黨員名冊後,開始挨家挨戶地拜訪,並讓每一位黨員都能藉由我的訪問抒發對政治的看法;我也搜尋選區裡的知名老店及人氣小吃,用美食節目的主持方式幫餐廳打廣告,每次錄影時老闆都會請我吃飯,讓我省下一餐的費用。透過這樣的服務,我讓每一位黨員姓名與餐廳店名皆與「陳泰源」這三個字產生網路連結而被搜尋到,目前為止,這些都沒花到什麼錢。
在黨部擔任志工期間,某日一名居住在美國的「Jenny蔡」關注到我,由於她非常認同我的理念,竟然在完全沒見過面的前提下匯款10萬元贊助我,這讓我非常感動!卻也讓我抱著一絲幻想:是不是我的努力只要持續被看到,自然就會有源源不絕的贊助者出現呢?(我實在是佩服當時我無可救藥的樂觀)
選舉初期,圈內人皆已知道我有參選的計畫,為了避免落人口舌(候選人依附在舉辦初選的單位裡),我被暗示「是時候該離開了。」可我根本沒有錢可以租辦公室,卻仍純真地認為,等拼贏初選後自然會有金主贊助我辦公室,我只要暫時依附在老家透天厝裡的一間房當作我的小型競辦即可,就這樣繼續傻傻地往前走。
選舉開剛跑的每一天,我都有數百通的拜票電話要打,為了省錢,我還特地將每一家電信都各申請一支門號:中華、台哥大、遠傳、威寶(後來的台灣之星)、亞太、PHS(已經倒了)等共6支,並查詢選民的號碼是哪家電信後再挑網內的門號打過去,這讓我在選舉過程中縱使通話量再大,加總起來也能控制在每個月原則不超過兩千塊錢的電話費。
後來民進黨的初選制度做了調整,捨棄黨員投票改採全民調,因此,如何打響知名度尤其重要!但又沒錢買廣告,能做的就是想盡各種議題吸引記者報導,那時我們組了一個新人連線:內湖南港/高嘉瑜、中山大同/蔡易餘、中正萬華/童仲彥以及松山信義/陳泰源。當時我們時常合體造勢,互相腦力激盪,透過創意發想爭取到不少免費的媒體曝光。
當選戰進入白熱化階段,隨之而來每一天要支付的項目跟費用越來越多:廣告面紙、傳單、手舉牌、工讀生時薪與便當、趕場拜票的交通油錢、競選衣服的製作等等,不誇張,每一天都是幾萬塊在燒,我終於驚嚇到了!趕緊一邊競選,一邊跟親朋好友們拉贊助,少則幾百,多則幾萬塊,反正就是厚臉皮開口要就是了,另一半也因為我去標會幫我籌措競選經費,支持我走下去。
由於錢實在是燒得太兇了!之後競選歌曲的製作,我還拗人家免費幫我做詞作曲加後製混音,自己只出租借錄音室的費用;還有廣告看板,記憶最深刻的是,我找爸爸的朋友,拜託他住處的外牆讓我刊廣告,選完之後因為沒錢拆除,我還打電話給環保局檢舉自己的廣告,讓公家單位派人把我的廣告給「免費」拆除,我爸的朋友知道後非常傻眼!
選戰進入後期錢已燒盡,我才想到我沒有錢繳初選報名費:保證金10萬元+登記費50萬元。努力了這麼久,最後竟然敗給了報名費,只能開記者會公開表示退選。
我避不見面,幾天後莫名想去法鼓山便起身前往,並在法鼓山失神閒晃一整天直到夕陽餘暉出現才驚覺天色已晚,就在這時《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我聯繫,聲稱一名同志的父親得知我因為沒有報名費而退選,決定贊助我60萬元,希望我當選市議員之後能替同志族群發聲。我聽完立刻趕緊衝去現場,我沒看錯,確實是一張60萬元的匿名支票,我拿了趕快離開,因為我知道再不走就要爆哭了。
峰迴路轉,棄選又復選,倒數階段我只能用「苦行僧」的方式進行下去,畢竟沒錢擺派頭了,這時,我前老闆游錫堃與我聯繫,碰面時才知道他要贊助我20萬元!他叫我加油,要我把這20萬元集中火力花掉!我感動到內心再次痛哭流涕!最後,我拿10萬元砸電話拜票,自己則利用剩餘10萬元帶領工讀生全力衝刺市場、大街小巷拜票與網路行銷,三管齊下!
最終,我還是輸了,但起碼不是最後一名而是落選頭。
【結語】
辛苦是成長的證據,過程很痛苦,卻也從中學習到非常多!
選完之後,我終於有時間能靜下心來與自己對話:以前從來不覺得錢有多萬能,直到參選才「痛到悟出」錢的力量,也明白成熟的做事態度應該是要先做好財務規劃再行動。我告訴自己,那些親友贊助的錢(差不多是200萬元)我當作是無息借款,日後要還給他們,接下來的日子我要以「負債心態」打拼賺錢。
而各行各業其實都很辛苦,如果重回固定月薪的工作,會覺得收入跟自己的付出不成比例,何況這要到何年何月才能還清負債?也由於沒錢創業了,想想只有業務工作可行,於是在因緣際會下被一名騙子拐去做房仲,導致後來又被騙了100萬元(那又是另一則故事了)。
PS:那位當時說一定會大力支持我的李小姐,在我參選後便神隱,等選完才又出現,至今雖然我仍有些介意,卻也感謝她當時的慫恿,才讓我有機會體驗這麼「驚嚇」的人生旅程。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5/200525.html
亞太 多久 可以 續 約 在 Sandy Chang 3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哇~這是多久以前的我了 😱
其實後來對於開始嘗試寫文章,有很大原因是出自於幾年前概亞雜誌對斐瑟學院的邀稿。
而且,還自訂主題,給予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
公司居然膽子很大的讓我嘗試了這個任務,於是就開始了我的燒腦抓頭的人生。
謝謝鄧爸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很多的協助與耐心。
當我完成第一篇文章的時候,真的很不可置信,居然完成了!
而且前幾篇寫的生硬,還都落落長不知道取重點,當時的公關海倫光幫我一起校稿,也跟著頭昏眼花了吧~😂
真是辛苦了,很感謝。😂🙏
連自己都不敢分享,如果真的有人看完,這樣的耐心我真的有一萬個感謝了。🙏
當初要交由我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有點驚恐也很害怕,但也隱隱約約發現自己內心那股沒把握,又蠢蠢欲動想試試看的心情。
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痛苦,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建設性的想法可以分享給別人?
害怕說出自己做不到的事,
害怕說出來就得ㄧㄧ做到的壓力⋯
害怕有些事都還沒想透徹,都還做不到憑什麼分享給別人?
好幾次都想要交由別人來繼續完成其中的一些篇幅,最後還是再繼續試試看之下完成了。
有人說我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其實,我只是想對自己負責,想挑戰自己的能力,想看看現在自己的程度,跟所累積下來的經歷與思考,想認真的跟自己來一場對話。
所以對自己下戰帖。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太清楚自己在想什麼,或者對於以往到現在的經歷有什麼看法,藉由寫文章的過程重新省思自己,檢視自己,重新思考看待一些事情,也想起了一些平常無意間被自己忽略的事。
漸漸的現在也有其他同事接棒,看著這些文章,真的也看到了不同面向的同事們,這個過程真好。
2016/4/5就寫好的這一篇,存在備忘錄到現在才敢發出來。
真的很感謝概亞 Top Art Hair Magazine Asia Pacific 亞太版造藝髮型誌 的包容,還有公司當初的勇氣啊~
現在,沒了要代表學院發表在專業雜誌上的壓力,也想偶爾紀錄、整理自己的所見所思。
謝謝這幾年下來的訓練,真的學到很多。
謝謝這一切。
看著Top art 從雙月刊變成季刊到現在也逐漸轉型成更多比例的電子版, 才又看見這多年前的文章😆,雖然紙本雜誌變少了有點可惜,但更新速度更快了,這世界的轉變真的很快呀~
謝謝概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