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的啟示
近日國際上最大的事件,就是 #阿富汗塔利斑勢力進入首都喀布爾,重新奪得政權。這件事值得我們關注,但部分藍營人士、尤其是以「知識藍」自居的 #趙少康先生,卻大舉散布「美國不可信」的言論,想把台灣說成下個南越、下個阿富汗,這實在引喻失義丶莫名其妙。
阿富汗是文明古國。古希臘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中國唐朝玄奘法師西行取經,皆通過此地。作為中東、中亞、印度次大陸交會地,近代列強從大英帝國、蘇聯、美國皆曾在此角力。然而複雜的民族結構(最大族群普什圖人略過半)、中古世紀的部族社會、匱乏的社會經濟建設,阿富汗治理困難,更因此被稱為「帝國的墳場」。
我們應該關注阿富汗,因為世界列強仍在此合縱連橫,牽動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局勢。而作為人類,我們也該觀察塔利班是否遵守承諾,一改過去 #侵害女權、#藏匿蓋達組織、#炸毀世界文化遺產巴米揚大佛像的作風。
但是,#台灣不是趙少康所說的下一個阿富汗。美國之所以不同黨派、三任總統都積極規劃撒軍阿富汗,是因為經過20年的全面援助,阿富汗政府本應要能夠治理自己的國家,而不是繼續仰賴外援。台灣不但有健全運作的政府,還持續發展經濟,把台灣講成阿富汗的人,是什麼居心呢?
反而趙少康先生等人,多次質疑台灣對美軍購(從國民黨執政時期,即透過台美高階軍事會談討論,部分循政府對政府的美國海外軍售FMS制度辦理)。塔利班之所以重奪政權,另一原因就是阿富汗政府無力和盟軍合作自我防衛。如此說來,不是台灣會變阿富汗,而是「趙少康們」希望台灣變阿富汗?!正在選國民黨主席的兩位留美博士,你們又是怎麼看貴黨黨內大老(前新黨全委會召集人),散播這種傷害台美關係、傷害台灣的言論呢?
#治芬一直都在
#治芬心存感激
(附圖:被塔利班炸毀的世界文化遺產-巴米揚大佛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維基名人錄 29 - 兩面神亞歷山大 (廣東話) https://youtu.be/Gg8bAzVNFM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亞歷山大帝國首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40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恰高占比爾(1979)
柿子要挑軟的吃,景點要挑客人喜愛的去,但我偏偏又來介紹一個會被客訴的世界遺產,要來到這裡距離很遠,從德黑蘭坐16小時的火車,當然可以坐飛機,但在夏季,這裡是全伊朗最熱的地區,我造訪的時候,溫度高達50度,連我都懷疑自己是氣體而不是固體。伊朗90%的面積幾乎為高原地形,但在靠近伊拉克的西南邊是兩河流域,屬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不只地形不同,連文化系統也與伊朗不同,這裡受到兩河文明的影響多於波斯文明。
恰高占比爾就位於這片平原上,字義是「籃子形的山」,大約在西元前1250年由埃蘭國王烏塔什-納皮里沙 (Untash-Napirisha)為了供奉埃蘭主神因舒希奈克而興建的祭祀廟宇神壇,恰高占比爾建有三重城牆,中心建築以一個方形作為基礎,每邊長約100公尺,原本高度應該有超過50公尺,但現在大概只剩一半的高度,自下而上面積逐漸減小,主要建築材料是曬制泥磚,偶爾有一些燒制磚,上面刻有埃蘭楔形文字,整個建築群外裝飾披覆上釉燒制磚、石膏、彩陶和玻璃。塔廟圍牆與第二重城牆之間的區域集中建造有23座神廟,用於供奉埃蘭的各個神靈。城址東部為宮殿區,發現有大型建築和5座券頂皇室墓葬,其內發現有武器、珠寶等隨葬品。
埃蘭是出現在伊朗的最早文明,西元前三千年在底格里斯河東岸建國,這種金字塔型的堆疊式建築,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空間組成,是神廟建築群之一,大量出現在兩河流域的蘇美、巴比倫和亞述文明中。每個城市都有一座神塔,神塔被認為是當地保護神的住所,只有祭司才准登上神塔,是兩河文明中具有高大上權力的階層。
恰高占比爾的建設是烏塔什-納皮里沙試圖改變原本以蘇薩為政治和宗教中心地位的狀況,但當國王死去,人息政亡,所有建設也都停止下來,不過仍然被持續使用,直到西元前640年,隨著亞述的入侵,這裡才被破壞和廢棄。距離恰高占比爾40公里的蘇薩,是古代近東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根據考證結果蘇薩城的建立時間在西元前4395年,是伊朗境內乃至全世界已知最早的定居點之一,也是埃蘭的首都,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古巴比倫漢摩拉比法典就是在這裡出土。蘇薩是波斯帝國的四個首都之一,大流士從蘇薩修築長達2700公里長的波斯御道到土耳其薩第斯,波斯信差可以在7天內抵達,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讚賞波斯信差「不管雨或雪、炎熱或黑夜,這些信使都會迅速完成他們的任務」(Neither snow nor rain nor heat nor gloom of night stays these couriers from the swift completion of their appointed rounds),這句話也被鐫刻在紐約郵政總局門楣上,成為勉勵郵務人士的話語。
曾住在蘇薩的猶太人尼希米被波斯國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任命為猶大總督,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猶太裔的以斯帖就在蘇薩嫁給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成為皇后,讓猶太人免於遭受種族滅絕的命運;亞歷山大大帝於西元前324年在蘇薩舉辦大型集體婚禮,出於政治考量,也出自於他本身對東方文化的喜愛,亞歷山大帶頭迎娶波斯王室公主,他的軍官和幕僚們也同時效尤,據說這場婚禮賓客約有九千人,祝賀活動歷時五天。這座城市故事很多,可惜眼見為憑的東西真的很少,現場只剩大流士興建的阿帕達納宮遺址,除了年代久遠風化外,其實許多殘餘磚石在19世紀時被法國人拿去蓋旁邊的法國城堡,也曾經垃圾滿地又曾遭到伊拉克的轟炸,這樣的廢墟連漢摩拉比法典都在法國羅浮宮,想必大家寧願去花都而不願到這裡來花錢吧?只有我在烈陽下不知道要拍些什麼,繼續當風中蟾蜍。
亞歷山大帝國首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正的「自古以來」- 陶傑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政權爆發戰爭。拜登聲明支持以色列自衛反擊。中國外長則宣稱,歡迎以巴雙方派代表來中國相討領土紛爭。
中國有此氣派值得歡迎,特別是當中國要將「中國模式」擴展世界,重整世界秩序、企圖取代美國為首的許多「話語權」的時刻。
於領土紛爭,「中國模式」的申述很簡單,就是以「自古以來」如何如何,四字判斷。釣魚台、香港、西藏、台灣,俱「自古以來」為中國領土。有人批評:此一「自古以來主義」,「古」到甚麼時候,失諸粗疏。
但用來解決以巴紛爭,對付雙方的政治宗教糾結、加上知識分子各種意識形態論說的複雜化,中國式「自古以來」的領土觀念申述,就像古希臘阿歷山大一刀砍斷「戈耳狄俄斯之結」(Gordian Knot)的智慧,化繁為簡,手起刀落 — 世界上的事,許多畢竟沒有那麼複雜。
巴勒斯坦自古以來就是以色列的領土。
由聖經的「創世紀」,猶太人的始祖亞伯拉罕,收到神諭,在「應許之地」建立家園。此一領地範圍,包括迦南(Canaan)和巴勒斯坦。領土範圍在希伯來聖經中早有記載。在「創世紀」與「出埃及記」中,也有明言。
此等經典,比阿拉伯文的「可蘭經」早出現至少六、七百年。自古以來,有明確佐證:耶路撒冷至今有大衛城,大衛就是公元一千年前以色列的君主。上帝差遣撒母耳去伯利恆、冊封大衛為以色列王。所謂「大衛用一顆小石頭擊殺巨人哥利亞」,此一典故人人皆知。
如果亞伯拉罕和摩西相當於中國人的炎帝黃帝,大衛王就相當於猶太人以色列的秦始皇。雖然猶太人缺乏秦始皇及其後裔殘暴的基因。這一切就是「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及更廣泛的領土、屬於猶太人的歷史鐵證。
以後凱撒大帝佔領了巴勒斯坦和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以色列王國淪為羅馬的殖民地。但是凱撒還冊封了猶太人的希律王(King Herod)「高度自治」。希律王得知伯利恆有一嬰兒出生,即將成為猶太人之王,遂下令全國殺嬰。其管轄範圍,也有清楚界定。
因為羅馬帝國,令猶太人離開中東,遷徙到斯基提亞和巴比倫,然後進入羅馬,成為首都羅馬主要的經濟勢力。有點像 1949 年之後的香港,上海人帶同資金與工業技術逃亡來香港,聚居北角成「小上海」。但猶太人的足跡,隨著羅馬帝國的版圖遍佈整個歐洲,是故分散而聚居,以希伯來文和猶太教為宗,憑著高超的做生意技巧,斂積財富,然後受到歐洲國家的歧視和驅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滅猶至高峰。
戰後 1947 年 11 月,聯合國通過第 181 號決議,在舊有的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 包括加沙地帶在內的 1.18 萬平方公里地域劃歸「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國際化。
1948 年 5 月 14 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就在以色列建國第二天,周邊的埃及、敍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約旦和巴勒斯坦游擊隊即聯手進攻,企圖扼殺以色列。
當年僅這五國就有四千多萬人口,而以色列只有六十萬人,尚無正規的軍隊。然而,頑強的以色列人以陣亡近百分之一人口的代價,打贏了這場戰爭。
從以色列建國的 1948 年到 1982 年,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共展開了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不但沒被毀滅,而且愈打愈強,並佔領了大批阿拉伯領土,其中包括 1967 年在「六日戰爭」中佔領了加沙。
1993 年 9 月,以巴雙方簽署宣言。1994 年 5 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接管加沙,加沙 6 成左右的土地實現自治。
2005 年 7 月 14 日,有大量以色列市民反對政府撤出加沙的計劃。 圖片來源:PEDRO UGARTE/AFP
2005 年 8 月 15 日,以色列實施單邊行動計劃,開始從加沙地帶撤軍。當年 9 月 12 日,已完成撤軍,結束對加沙地帶 38 年的佔領,加沙徹底歸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至此,仁至義盡。
2006 年 1 月,哈馬斯在巴立法委選舉中擊敗主導巴勒斯坦政壇將近半個世紀的「法塔赫」(Fatah)政黨,贏得大選。
2007 年 2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簽署「麥加協議」,組建聯合政府,但哈馬斯以恐怖主義組織出身,拒絕交出軍隊,實現軍隊國家化。
2007 年 6 月,哈馬斯與法塔赫爆發血腥內戰,控制了加沙。儘管國際社會多次譴責哈馬斯的恐怖活動,強調必須尊重以色列的生存權,但這個 1987 年成立的組織,始終拒絕承認以色列,目標就是「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
哈馬斯控制下的加沙,變成了恐怖襲擊以色列的基地,各種人肉炸彈不斷在以色列爆炸。以色列人修築了 681 公里的圍牆,基本上堵住了人肉炸彈和非法移民。但哈馬斯並不死心,不斷從居民區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據統計,自以色列撤出加沙的 3 年半中,哈馬斯已向以色列發射了 6,000 多枚火箭彈。2008 年 12 月 19 日,哈馬斯與以色列為期半年的停火協議到期,12 月 27 日,戰爭爆發。
以兩千年來的因果,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實,以色列都是在被整個阿拉伯世界欺凌的一方。但以色列科技發達,男女平權,不但有女兵,而且有數以百計女數學家、女工程師、女科學家。以色列女總理夫人,以民主選出掌政權,比英國的戴卓爾夫人早十年。
所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方」的,是以色列而不是哈馬斯。
原文:CUP
#政治 #宗教 #國際 #歷史
亞歷山大帝國首都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維基名人錄 29 - 兩面神亞歷山大 (廣東話)
https://youtu.be/Gg8bAzVNFM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亞歷山大一世喺公元1777年12月23日出生, 系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至1825年12月1日在位),係保羅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嘅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嘅救世主」
佢喺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左, 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幾年嘅貴族統兵制。佢嘅統治期前半主要喺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嘅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喺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喺位期間,俄國爆發左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系兩極化嘅,而且直到現喺,佢嘅行為仍然唔能被理解。佢嘅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嘅)斯芬克斯」。
唔過,喺佢嘅統治下,俄國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喺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佢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嘅陸權國家。喺維也納會議上,佢聽從本尼格森伯爵嘅進言,將歐洲各國嘅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嘅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嘅責難,此舉為佢羸得了歐洲輿論嘅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佢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嘅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喺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嘅鄂圖曼帝國唔敢喺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系,俄國喺亞歷山大一世嘅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嘅一大軍事強權。
亞歷山大去世後,為俄國留下龐大嘅遺產,包括龐大嘅軍隊、龐大嘅財產、龐大嘅領土。喺佢統治俄國期間,允許自由主義喺俄國發展,而且更承襲了阿嫲葉卡捷琳娜二世嘅開明專制。大部分權力從貴族回到沙皇手中,實現了中央集權。但因為佢本人晚年唔应政,俄國陷入了官僚專制主義當中,喪失了開明專制嘅自由,最終導致了十二月黨人起義。對外以極端強硬嘅手法強迫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認同佢作為東歐和中歐之主。對亞洲則連連威迫鄂圖曼帝國,和英帝國喺中亞展開了長期嘅大博弈,擊敗拿破崙一世更將俄國嘅國威推進至頂峰。種種行動使佢喺位期間嘅俄國變為一個絕對主義國家。
好啦, 喜歡我地節目嘅朋友, 請,讚好, 同埋分享, 最緊要訂閱我地頻道, 要按埋旁邊個鐘仔,我地一有新影片,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多謝晒, 再見!
亞歷山大帝國首都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維基名人錄 29 - 兩面神亞歷山大 (國語)
https://youtu.be/0je6hTfY7Qc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亞歷山大一世在公曆1777年12月23日出生, 是羅曼諾夫王朝第十四任沙皇、第十任俄羅斯帝國皇帝(1801年3月23日—1825年12月1日在位),保羅一世之子。由於亞歷山大一世於拿破崙戰爭中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和俄國人民尊為「神聖王、歐洲的救世主」。
他在位期間改革俄國兵制,設立軍團制,改變了從伊凡四世一直沿用二百餘年的貴族統兵制。他的統治期前半主要在戰爭時期渡過,後半則沉迷於與宮廷仕女遊玩,以及神秘主義的研究上,漸漸不理政事。最終在其承繼者尼古拉一世在位期間,俄國爆發了一連串人民起義。因此其評價往往是兩極化的,而且直到現在,他的行為仍然不能被理解。他的性格優柔寡斷、多疑、固執,又極其自尊自傲,因此被稱為「(北方的)斯芬克斯」。
不過,在他的統治下,俄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多方面都進入極盛時期。在擊敗法蘭西第一帝國後,俄國領有北至北冰洋、南至高加索山脈、東至阿拉斯加、西至法國巴黎。他率領軍隊橫跨大半個歐洲,一直攻至法國巴黎,使俄國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的陸權國家。在維也納會議上,他聽從本尼格森伯爵的進言,將歐洲各國的土地歸還各國王室,以免去佔領時遇到的種種問題和面對各國王室道義上的責難,此舉為他羸得了歐洲輿論的普遍支持,從而使俄國瓜分波蘭和吞併芬蘭時並未受到反對。同時他更將黑海艦隊推進至位處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鄂圖曼帝國首都伊斯坦堡恐嚇鄂圖曼帝國,迫使在第七次俄土戰爭戰敗的鄂圖曼帝國不敢在俄軍進佔歐洲時乘虛而入。於是,俄國在亞歷山大一世的統治下,成為當時歐洲的一大軍事強權。
亞歷山大去世後,為俄國留下龐大的遺產,包括龐大的軍隊、龐大的財產、龐大的領土。在他統治俄國期間,允許自由主義在俄國發展,而且更承襲了祖母葉卡捷琳娜二世的開明專制。大部分權力從貴族回到沙皇手中,實現了中央集權。但因為他本人晚年不理政,俄國陷入了官僚專制主義當中,喪失了開明專制的自由,最終導致了十二月黨人起義。對外以極端強硬的手法強迫普魯士王國和奧地利帝國認同他作為東歐和中歐之主。對亞洲則連連威迫鄂圖曼帝國,和英帝國在中亞展開了長期的大博弈,擊敗拿破崙一世更將俄國的國威推進至頂峰。種種行動使他在位期間的俄國變為一個絕對主義國家。
支持我們的觀眾,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要加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謝謝,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