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雨區】
#負責任點評
#當精心設計的亞洲熱帶雨林區被粗魯的轉型為熱帶雨林區
#怕沒完沒了所以盡量只針對動物的部分做評論
近期臺北動物園新的熱雨區和館開張了,許多媒體爭相報導,雖然曾經對於評論感到猶豫,但深思過後還是決定盡善本專頁最重要的功能─#從一般媒體無法觸及的角度來向大眾傳達動物園的事。也因此,這裡先打個預防針,對於這個被各方大肆稱讚的新場館,接下來將不會有水豚君多卡哇伊、栗喉蜂虎多靈敏之類的文字,更多的會是我這週下來對於這個「#半成品」的挑剔。
當然熱雨區不是沒有優點,但那對於2019年的現代化動物園來說,絕對不是足以拿來吹噓的資本。
首先,是關於熱雨館的部分,有關注動物園保育網的人應該都知道動物園曾經打算以切葉蟻(Atta spp.)與食蟻家族的競爭作為故事軸線來布置整個熱雨館(穿山甲館)的展示,並且迫不及待的在年初就針對該館在網站上的文字簡介做出更新,但不用等到開館當天,光從熱雨館 本身僅以不鏽鋼網包裹一事就可以確定展示切葉蟻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冬天時螞蟻通通凍死;二是螞蟻們快樂的通過網眼抵達新天地(只需要一陣風),成功的在這座小島上繁衍生息。最後雖然切葉蟻沒有進來,但其他熱帶動物同樣面臨在沒有溫溼度調節的「假室內」過冬的挑戰,颱風來臨時的防護措施也令人擔憂,半成品一詞絕對不是誇張。
接著,館內值得嘉許的在動線上設置了小型的夜行展示,未來指猴也將在此亮相,館方的光照策略暫不明朗因此不提(就算是夜行動物但完全沒有接觸日光的機會也......),除了單一展區窄小之外,整個館內明顯缺乏足夠的緩衝空間,若有新生兒或突發狀況(合籠、傷病等等),保育員將無法就地執行任何操作,就算在他處有後台也明顯 #遠水救不了近火,始終會造成飼養管理的不便。更甚者,為了符合民眾對於「穿山甲館」的期待,在開幕後才倉促的宣布會在館內規劃穿山甲展區,姑且不論屆時的展示效果,以場館現行配置看來,動物個體的福利將很難得到滿足。
然後空間動線方面,窄小的步道很明顯無法負荷動物園的客流量,即便會在假日發放號碼牌,也很難限制專程來打鳥的大哥大姐們不佔用道路、按時離開,更別提作業道路也沒有妥善的區分出來。過於擁擠的參觀環境對動物與遊客乃至於保育員都是一場折磨(想像一下如果棉頭狷沒在新加坡先接受過減敏訓練...),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婦更是寸步難行,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現象會發生在2019年的台北動物園。
再來談談室外的部分,直射的日光絕對是最大的問題,像馬來貘這種生活在雨林底層的物種(園方也在展牌上強調此事),先前在澳洲就曾傳出因缺乏遮蔭而罹患白內障的案例,在這裡居然被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小食蟻獸、蜘蛛猴也只能在光禿的枝枒上被太陽曬昏頭,原產的熱帶雨林熱歸熱,植被的覆蓋度可是毫不含糊,但整個展場的設置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毫無任何針對毒辣陽光的對策,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之上,假若動物能妥善的利用水壕消暑那還另當別論,但數天的觀察可以發現動物幾乎不下水,除了水質本身糟糕透頂之外(看看那瀕臨優養化的表面),水域部份的設計打一開始就非常不友善。首先,提供動物上下岸的斜坡一座島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動物下水後游游游到島的另一側,居然會落得無處上岸的窘境,只得按原路折返;再來,斜坡本身的設計更是離譜,不是開放式的弧面而是連轉身都嫌擠的窄道,倘若一隻動物停留在上,整個動線就會完全被卡死;更甚者,展場內完全沒有「淺水區」,對於展示的所有物種來說,水壕的深度都是不持續游動就會滅頂的,沒辦法悠然的浸泡半身浴渡過正午的豔陽。這不僅證明了施工單位與設計者對於動物習性的不了解,更凸顯了動物園 #對動物福利的罔顧。
況且這個水壕的問題不僅於此,由於除了部分靈長類之外的展示物種都具有游泳能力,水壕對於他們來說其實算不上是屏障,倘若有那個心,多數動物都可以游出來逛大街,動物園對此的應對方式為在岸邊加上電牧線,依照行業標準只能應用為二級以下屏障的電牧線在這儼然成了第一級屏障,無論對動物或遊客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以現行的外展區來說,加裝不鏽鋼網是對遊客與動物都更友善的選擇(對於有攀爬能力的動物來說,鐵網讓垂直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夜間也較能自由放行),只有在展場設計上滿足動物需求、提供足夠空間與要素的動物園 #才有資格追求無柵欄,而熱雨區很明顯還達不到那樣的層次。
再來是外展區的設計,完完全全就是反動物的思維。就算不懂動物,只要看了牌子就能明白,住在下島的馬來貘、大食蟻獸以及水豚都是純地棲的動物;而上島的小食蟻獸與蜘蛛猴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樹上,但這被特意區分的「上下島」,卻是在上島給予較集中、完整的地面,下島則多半只有狹窄的廊道,需要地的沒有地;不需要地的變成大地主,這設計真的讓人搖頭。再來對於樹棲動物最重要的樹,因為新開幕的關係,都還是尚未長成的植株,很難達成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樹」的期待(看看標牌上標示的20公尺樹冠層,再看看眼前不足三公尺的孱弱小樹),而若是要等它長成,展區內那貧瘠的且貌似不足量的廢土(我看到不少磚塊、瓦礫),能不能提供植物足夠的營養也令人質疑。面對這樣不完善的場域,應該作為彌補而廣設的 #豐富化設施卻幾乎在展區中銷聲匿跡,倘若是否怕人工痕跡影響參觀體驗,那我想說現在沒有豐富化的展區也沒有半點自然,大可放心的加裝豐富化,讓動物過得快活一些,可能的遊客質疑大可用展牌說明來制衡。
而解說牌,這個除了動物本身之外遊客最為關注的物件也很明顯沒有被認真對待,幾乎360度可觀賞的展區只設置有一面展牌,且多半不是在動物常出現的位置,導致遊客看到動物卻不知道牠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牠們在做甚麼、可能在哪裡,請問這樣設置展牌的意義何在?
最後回到整個雨林區來談談園方一直強調的「#生物多樣性」,雨林館雖然確實展示了各個類群的生物,但箭毒蛙與節肢動物卻沒有與其他物種同處一個空間,而是另外設置了單獨的展示間,試問這樣 #與原先分開展示的差異何在?#興建此館不就是為了強調一體感嗎?而早些年前因為這個計劃而拆除的「#亞洲熱帶雨林區河口部分」,作為舊雨林區最富新意的展示,也隨著現在舊入口處展出的黑天鵝 #與「#亞洲」#兩字一齊成為歷史,為了當初規劃不足的緩衝空間,淪為大量且劣質的重複展示。
自詡為「#亞洲頂尖世界一流」,台北動物園這份醞釀了十多年的成績單,我個人連及格分都很難給出,只期望園方能早日正視問題,運用過去105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懸崖勒馬的給出令動物滿意的補救措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Brian Cha Motiva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會願意花錢買飛 去睇世界一流運動員嘅現場比賽 其實佢哋都同你一樣 做緊佢哋專業嘅工作 只係因為佢哋將自己嘅「工作技能」訓練到極致 做到世界級嘅高度 所以大家都想俾錢去睇! 你依家所做嘅職業、你嘅專業程度 係咪都值得人俾錢買飛入場睇你? . . . 如果你好想成為行業第一,遠遠拋離你嘅競爭對手, 我...
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熱雨區】
#負責任點評
#當精心設計的亞洲熱帶雨林區被粗魯的轉型為熱帶雨林區
#怕沒完沒了所以盡量只針對動物的部分做評論
近期臺北動物園新的熱雨區和館開張了,許多媒體爭相報導,雖然曾經對於評論感到猶豫,但深思過後還是決定盡善本專頁最重要的功能─#從一般媒體無法觸及的角度來向大眾傳達動物園的事。也因此,這裡先打個預防針,對於這個被各方大肆稱讚的新場館,接下來將不會有水豚君多卡哇伊、栗喉蜂虎多靈敏之類的文字,更多的會是我這週下來對於這個「#半成品」的挑剔。
當然熱雨區不是沒有優點,但那對於2019年的現代化動物園來說,絕對不是足以拿來吹噓的資本。
首先,是關於熱雨館的部分,有關注動物園保育網的人應該都知道動物園曾經打算以切葉蟻(Atta spp.)與食蟻家族的競爭作為故事軸線來布置整個熱雨館(穿山甲館)的展示,並且迫不及待的在年初就針對該館在網站上的文字簡介做出更新,但不用等到開館當天,光從熱雨館 本身僅以不鏽鋼網包裹一事就可以確定展示切葉蟻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冬天時螞蟻通通凍死;二是螞蟻們快樂的通過網眼抵達新天地(只需要一陣風),成功的在這座小島上繁衍生息。最後雖然切葉蟻沒有進來,但其他熱帶動物同樣面臨在沒有溫溼度調節的「假室內」過冬的挑戰,颱風來臨時的防護措施也令人擔憂,半成品一詞絕對不是誇張。
接著,館內值得嘉許的在動線上設置了小型的夜行展示,未來指猴也將在此亮相,館方的光照策略暫不明朗因此不提(就算是夜行動物但完全沒有接觸日光的機會也......),除了單一展區窄小之外,整個館內明顯缺乏足夠的緩衝空間,若有新生兒或突發狀況(合籠、傷病等等),保育員將無法就地執行任何操作,就算在他處有後台也明顯 #遠水救不了近火,始終會造成飼養管理的不便。更甚者,為了符合民眾對於「穿山甲館」的期待,在開幕後才倉促的宣布會在館內規劃穿山甲展區,姑且不論屆時的展示效果,以場館現行配置看來,動物個體的福利將很難得到滿足。
然後空間動線方面,窄小的步道很明顯無法負荷動物園的客流量,即便會在假日發放號碼牌,也很難限制專程來打鳥的大哥大姐們不佔用道路、按時離開,更別提作業道路也沒有妥善的區分出來。過於擁擠的參觀環境對動物與遊客乃至於保育員都是一場折磨(想像一下如果棉頭狷沒在新加坡先接受過減敏訓練...),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婦更是寸步難行,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現象會發生在2019年的台北動物園。
再來談談室外的部分,直射的日光絕對是最大的問題,像馬來貘這種生活在雨林底層的物種(園方也在展牌上強調此事),先前在澳洲就曾傳出因缺乏遮蔭而罹患白內障的案例,在這裡居然被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小食蟻獸、蜘蛛猴也只能在光禿的枝枒上被太陽曬昏頭,原產的熱帶雨林熱歸熱,植被的覆蓋度可是毫不含糊,但整個展場的設置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毫無任何針對毒辣陽光的對策,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之上,假若動物能妥善的利用水壕消暑那還另當別論,但數天的觀察可以發現動物幾乎不下水,除了水質本身糟糕透頂之外(看看那瀕臨優養化的表面),水域部份的設計打一開始就非常不友善。首先,提供動物上下岸的斜坡一座島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動物下水後游游游到島的另一側,居然會落得無處上岸的窘境,只得按原路折返;再來,斜坡本身的設計更是離譜,不是開放式的弧面而是連轉身都嫌擠的窄道,倘若一隻動物停留在上,整個動線就會完全被卡死;更甚者,展場內完全沒有「淺水區」,對於展示的所有物種來說,水壕的深度都是不持續游動就會滅頂的,沒辦法悠然的浸泡半身浴渡過正午的豔陽。這不僅證明了施工單位與設計者對於動物習性的不了解,更凸顯了動物園 #對動物福利的罔顧。
況且這個水壕的問題不僅於此,由於除了部分靈長類之外的展示物種都具有游泳能力,水壕對於他們來說其實算不上是屏障,倘若有那個心,多數動物都可以游出來逛大街,動物園對此的應對方式為在岸邊加上電牧線,依照行業標準只能應用為二級以下屏障的電牧線在這儼然成了第一級屏障,無論對動物或遊客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以現行的外展區來說,加裝不鏽鋼網是對遊客與動物都更友善的選擇(對於有攀爬能力的動物來說,鐵網讓垂直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夜間也較能自由放行),只有在展場設計上滿足動物需求、提供足夠空間與要素的動物園 #才有資格追求無柵欄,而熱雨區很明顯還達不到那樣的層次。
再來是外展區的設計,完完全全就是反動物的思維。就算不懂動物,只要看了牌子就能明白,住在下島的馬來貘、大食蟻獸以及水豚都是純地棲的動物;而上島的小食蟻獸與蜘蛛猴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樹上,但這被特意區分的「上下島」,卻是在上島給予較集中、完整的地面,下島則多半只有狹窄的廊道,需要地的沒有地;不需要地的變成大地主,這設計真的讓人搖頭。再來對於樹棲動物最重要的樹,因為新開幕的關係,都還是尚未長成的植株,很難達成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樹」的期待(看看標牌上標示的20公尺樹冠層,再看看眼前不足三公尺的孱弱小樹),而若是要等它長成,展區內那貧瘠的且貌似不足量的廢土(我看到不少磚塊、瓦礫),能不能提供植物足夠的營養也令人質疑。面對這樣不完善的場域,應該作為彌補而廣設的 #豐富化設施卻幾乎在展區中銷聲匿跡,倘若是否怕人工痕跡影響參觀體驗,那我想說現在沒有豐富化的展區也沒有半點自然,大可放心的加裝豐富化,讓動物過得快活一些,可能的遊客質疑大可用展牌說明來制衡。
而解說牌,這個除了動物本身之外遊客最為關注的物件也很明顯沒有被認真對待,幾乎360度可觀賞的展區只設置有一面展牌,且多半不是在動物常出現的位置,導致遊客看到動物卻不知道牠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牠們在做甚麼、可能在哪裡,請問這樣設置展牌的意義何在?
最後回到整個雨林區來談談園方一直強調的「#生物多樣性」,雨林館雖然確實展示了各個類群的生物,但箭毒蛙與節肢動物卻沒有與其他物種同處一個空間,而是另外設置了單獨的展示間,試問這樣 #與原先分開展示的差異何在?#興建此館不就是為了強調一體感嗎?而早些年前因為這個計劃而拆除的「#亞洲熱帶雨林區河口部分」,作為舊雨林區最富新意的展示,也隨著現在舊入口處展出的黑天鵝 #與「#亞洲」#兩字一齊成為歷史,為了當初規劃不足的緩衝空間,淪為大量且劣質的重複展示。
自詡為「#亞洲頂尖世界一流」,台北動物園這份醞釀了十多年的成績單,我個人連及格分都很難給出,只期望園方能早日正視問題,運用過去105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懸崖勒馬的給出令動物滿意的補救措施。
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萬善根本從師出」,祝福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
在教師節的慶祝活動中,聽到學生口中講出這句話: 「萬善根本從師出」,心裡非常驚訝,但仔細想想,確實也是真的。自己從小到長大,許多的改變的確常常是受到老師很大的影響,做人、處事、專業、社群比比皆是,這麼一想,又覺得當老師的肩頭,責任真是無比重大!
台大依慣例在教師節前,會舉辦教師節慶祝茶會,表彰這一年來,在校園內盡心盡力,為學生的成長付出的同仁。今年的茶會在9/25上午舉行,依教學、研究、服務等型態別,頒發感謝獎章,包括: 講座、教學傑出、特聘、傑出研究、校內外服務獎等,以及勞苦功高的退休教職員工、卸任主管等。台大人才濟濟,各方面表現優異的同仁很多,第一會議室的會場滿滿都是教學、研究、服務績優的教師們,以及將一輩子數十年人生奉獻給同學的老師們。楊校長在致詞中,特別代表台大感謝所有同仁,全心全力為教好我們的孩子所做的付出,他認為我們的責任就是不斷為台灣、為人類培育出能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推動社會的進步。
今年受獎人中有兩位很特別的教授:機械系的陳明新教授和人類系的陳伯偵教授。他們倆位都是研究相當有創新,並且是深受學生喜愛、非常照顧學生的好老師,都曾獲得多次教學優良獎以及教學傑出獎。陳明新教授今年是以教學傑出獎受獎,而陳伯偵教授則以科技部吳大猷獎而受表揚。然而,他們的另一共同點卻是,他們都已因公務積勞,永遠離開我們了! 陳明新教授享年五十六歲,而陳伯偵教授則才四十二歲,都是非常令人婉惜的英年早逝!
也是受獎人之一的電機系葉丙成教授,他同時獲頒教學與服務傑出獎,代表所有得獎人致詞。他就以陳伯偵教授的例子,講出了讓所有人動容的一段話:
每次在那個時候,我都會深深的以在臺大當老師為榮。讓我為榮的,不是因為臺大的世界排名,不是因為臺大是第一學府,也不是因為臺大的社會地位。
「我以在臺大教書為榮,因為我在臺大看到這許多用生命在教書,無怨無悔為學生付出的老師,我以能當他們的同事為榮。這些年,我常被亞洲許多國家邀請去做教學相關的演講,也因此接觸過許多名校大學的老師。我必須說,在亞洲各校汲汲營營於論文數量、世界排名之際,許多臺大老師們對教學的使命感跟投入的心力,是亞洲少見的。
幾十年前常有一個說法,說臺大是一流學生、二流老師、三流設備。在現在跟世界各校相比,雖然我們的設備受限於預算,依然不是世界第一流。學生的話,跟其他國家一流學生相比,程度還不錯。但談到老師對教學的投入,臺大真的是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作為一個老師,我何其有幸可以跟臺大許多,包括在座的各位,用生命在教書的老師作同事。
人在這個世界上,難免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已經做得很好了!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可以仰望而讓自己繼續耽溺在這種狀態,那是很不幸的,因為他就不會再往前進了。但是,如果我們很幸運的能有一個人讓我們看到,讓我們知道自己還不夠好,還要再努力,我們才能繼續努力向前。
在學校頒獎項表彰大家為教學研究服務付出的今天,我想跟大家說一個我的好朋友、好同事、好老師的故事。在教書這條路上,因為有他的存在,讓我知道自己作為一個老師,還不夠好,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
葉教授口中的模範就是陳伯偵教授。有興趣了解陳伯偵教授如何能那麼幽默的以創意、生命關懷學生,可以到他所創立的芭樂人類學臉書,看看他是如何的以生命陳述老師的角色,真是非常值得尊敬和佩服!
芭樂人類學創始群;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445
典禮結束前,是台大福智青年社代表學生獻上對老師的感謝與祝福。福智青年在台大創立以來,一直扮演啟迪、鼓舞學生積積向學的正面力量,尤其是福青一貫秉持觀功念恩的理念,我個人深以為是另一股讓老師能孜孜不倦、有教無類的強大動力。就是由學生口中說出的「萬善根本從師出」,讓我再次深思教師的使命,也由陳伯偵教授的身教,讓我知道更多努力的空間。歡度教師節的時刻,祝福所有教師,都能在學生成長路途中,扮演好啟蒙他們的重要任務! 也祝福所有老師,都能以身為教師而榮!
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在 Brian Cha Motiv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會願意花錢買飛
去睇世界一流運動員嘅現場比賽
其實佢哋都同你一樣
做緊佢哋專業嘅工作
只係因為佢哋將自己嘅「工作技能」訓練到極致
做到世界級嘅高度
所以大家都想俾錢去睇!
你依家所做嘅職業、你嘅專業程度
係咪都值得人俾錢買飛入場睇你?
.
.
.
如果你好想成為行業第一,遠遠拋離你嘅競爭對手,
我有個《21 Day Top Sales Challenge》非常適合你??
►https://www.briancha.com/21d
►https://www.briancha.com/21d
►https://www.briancha.com/21d
「謝謝你收看這個影片。如果你喜歡的話,
請按訂閱分享讚好我們的頻道。
希望你花一點時間留言回應打招呼。
你的留言是我們製作更多影片的原動力。
期待在這個 CHANNEL 再見到大家!
加油!俾心機!」
-Brian Cha Motivation Team
►按下面連結,立即收看我們更多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ICwt059NDUyysyCIzOonA
Brian Cha 車志健 是一名具影響力的激勵講師、創業家、銷售專家及亞洲唯一擁有三項不同運動世界紀錄保持者。26000+學員遍佈10+個國家及地區。教導他們怎樣達到人生目標及事業成功。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rianChaMotivation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brian_cha/
►Website : https://www.briancha.com
►Linkedin : https://www.linkedin.com/in/brianchamotivation
►Email : support@brianchamotivation.com
全新一季 The Brian Cha Podcast - Daily Motivation 已經推出
Apple Podcast/Spotify/Telegram 每日激勵信息
立刻按連結收聽
►https://www.briancha.com/podcast-links
預約
各位中小企老闆、導師及團隊領袖,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透過網絡營銷拓展業務至全世界,
立刻到以下連結預約,
我的專業團隊會與你聯絡!
►https://www.briancha.com/youtube-daily

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在 #亞洲頂尖世界一流 - एक्सप्लोर क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先不論展示動物的行為對錯與否,既然名為動物園,動物的習性與福利就該搞清楚,擺在第一位。 就像之前新北投車站雖然風光開幕,但是建築本體工法和所在位置出現諸多爭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