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33 第一因論證—證明神存在的最強論述 康德(I.Kant)曾經說:形而上學是哲學內部的戰場,人類自古會對宇宙的起源、靈魂存在、神是否存在等問題追問,希望得到確定的答案,可惜事與願違,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始終沒法安頓下來。其中由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第一因論證(first cause argumen...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在 Origin Desig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燒腦老球迷的哲學勝利法
熱血看球也要冷研究:現代運動比賽的怪邏輯、
贏家策略與潛規則 (書名好長)
Knowing the Score
what sports can teach us about philosophy (and what philosophy can teach us about sports)
書封設計與插圖:Origin Design 林恆葦
作者:大衛‧帕皮諾 David Papineau
出版:大寫出版
--------------------------------------------------
為什麼有些運動員臨場會「失常」,而也有可能發揮到「超越理論上的生理極限」境界?
為什麼有些項目的運動選手如果公然欺騙裁判仍符合道德,有些卻被視為大忌?
這一類問題在配啤酒助興的比賽直播前,恐怕離哲學很遠,跟是否造成人類吼叫則更有關係──但這本書企圖證明:它們真的都涉及許多歷史悠久的哲學議題。
本書作者除了是位傑出的哲學家外,也是個興趣廣泛、且競賽成績絕對平庸的運動迷與運動人士;因此,他擁有特別的資格得以探索一門叫「運動哲學」的領域。
在書中他利用了形上學、倫理學、心靈哲學的概念,得以讓讀者更容易理解「需要快速反應的運動技能」、「公平競爭的真正意義」、「團隊決策」、「國籍和運動資格的關係」等各種議題。
這位熱血的老球迷/老教授在本書試圖引用豐富的運動界史實與文獻說明:運動,就和人生的很多價值一樣,為某些足以暢想一生的哲學問題提供了絕佳演示素材。
一場攸關動腦思考與運動競賽間的知識辯證,將在本書中觸發多種閱讀趣味!
--------------------------------------------------
大衛.帕皮諾 David Papineau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紐約市立大學的哲學系教授。
他著有八本哲學相關書籍,曾任「亞里斯多德學會」(Aristotelian Society)、心智哲學會(Mind Association)、英國科學哲學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主席。他本人也熱衷於各種運動,成年後曾參賽過的業餘運動有足球、橄欖球、高爾夫球、壁球、草地曲棍球、帆船,不過都沒有獲得值得一提的成績。只要時間允許,他會儘可能待在英國艾塞克斯的黑水河口區,他和他的家人在那裡擁有一棟房子和幾艘小船。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贈書】【好書分享:哲學小說《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大家聽過「存在主義哲學」嗎?對哲學沒興趣的網友,可能聽到第三個字便瞬間入睡(地上已鋪好棉被),解決長久以來的失眠困擾,和安眠藥史蒂諾斯說再見。
哲學對部分人而言,不是那麼親近可喜的學門,過往曾出現一系列「超譯OO」書籍,講好聽是追求哲人思想,講難聽則純粹根據譯者個人理解,隨興翻譯哲學典籍,胡亂講些淺白動聽的勵志短語,就算尼采還活在世上,也會被氣到超渡上天,故個人認為「超譯」系列改為「超渡」系列更加適合,忠實還原著作意旨。
然而,從「超譯」系列的紅極一時,可發現讀者想接觸哲學典籍,卻無處著手之難處。打開哲學經典,一句句專有名詞如「群畜道德」、「憤懣觀點」、「永劫回歸」像落石般砸在讀者腦袋上,學習之心亦如蘇花公路大規模坍方,不知何時才能回復通車,不如先看看思佳露點等花邊新聞振奮精神。
而《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為思佳和有心而無力的讀者提供了一盞明燈(思佳不需要明燈好嗎?思佳只需要胸貼!!)。本書以十七歲少女亞里莎為主角,家庭背景複雜,又經歷感情變故的亞里莎對世界充滿懷疑、不安,故至京都的斷緣神社「安井金比羅宮」祈求結下新的善緣、迎接嶄新自我,就此促發她與尼采等哲學家相遇。(換成我會祈求一人獨得樂透頭獎十億)(被降下天罰)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引人入勝之處有三:
(圖2)
第一,所有的哲學家都是美男啊啊啊啊,配上鮮活插圖,更添妄想氛圍~~這也是我當初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主因之一 (被巴頭)~~
(圖3)
男主角尼采是一頭黑色捲髮(凡是自然捲的傢伙都是好人)、輪廓深邃、佩戴黑框眼鏡的男子;齊克果則是身材高挑、容貌俊美、散發憂鬱氣質的模特兒(現實中,齊克果也是這群哲學家中最帥的啊嘶)。
其餘像叔本華、沙特、海德格、雅士培,各自以冷峻大叔、花花公子、陰鬱教授、和風爽朗美男子等樣貌現身,簡直像在玩乙女戀愛遊戲,各種類型、角色應有盡有(算一算還差合法正太和鬼畜眼鏡男)。
「通往女人心裡的路就是耳道」,無論如何,帥哥說的道理就是比較能入耳啊!! (但麻煩諸位忽略圖4殘酷的現實,我已經盡量挑選哲學家們較年輕帥氣的照片了)
第二、本書以淺顯易懂的小說體裁引導讀者理解並重新思考哲學理論,剛閱畢此書,我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即多年前暢銷一時之名著《蘇菲的世界》。《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像輕小說版《蘇菲的世界》,撰寫深度相對較淺,然解說更加通俗簡易,多用當代社會流行的人事物,說明艱深苛刻的道理,深入淺出又不失原意。
例如講解「憤懣觀點」時,作者以日本歌手西川貴教個人樂團「T.M.Revolution」的暢銷歌詞舉例;海德格說明「向死而生」的生死概念,則運用速水茂虎道的料理節目釋疑,讓讀者一面點頭稱是,又禁不住啞然而笑。此類生活化例子化繁為簡,讀過即以圖像式思考之形式銘記於心,難以忘懷。
且作者故意在書中埋了一些哲學家梗,令讀者會心一笑。譬如性好女色的沙特,其女友是女主角打工時認識的前輩,綽號「小狸」。其實「小狸」暗指女權主義思想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西蒙波娃的綽號即「海狸」,她和沙特是非傳統伴侶,維持開放性關係(是開放性‧關係,不是開放‧性關係),彼此相愛但保有追求其他人的權利。
書中沙特追女主角的台詞也很好用,狼心狗肺的讀者(喂喂)不妨學起來:
「小狸,我想和亞里莎交往,但我並不是討厭妳,因為我和小狸的關係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妳比其他女友的位置更優先,我很重視資訊透明,對妳完全坦白,所以想先取得妳的認同,可以嗎?」(不可以啦!!!)(先助跑再飛踢)
第三、全書以京都為背景,是哲學、是小說,也是愜意的遊記。亞里莎與尼采的會面始於散落櫻花瓣的哲學之道,期間行經夕陽下涼風徐徐的鴨川、綠意蔚然的京都御所,亦曾於烏丸御池的日式甜點老典邊品嘗澄澈透明的甜點「琥珀流」,邊和齊克果暢談自由的暈眩;或是在古色古香的京都大學,與海德格討論「此在」的意義。
(圖5)
書末附了一幅亞里莎和尼采的足跡,標示京都各個景點與他們攜手追求學問的路徑。總之,《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是本永遠不會讓你無聊的哲學小說,每翻開一頁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和意義。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兩本』新書,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索取。
2、留言請留:『《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當人生來到谷底,只有哲學能夠帶你超越。』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18/05/17(四)晚上十一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者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18/05/18(五)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當失戀的我遇上尼采 #原田MARIRU #采實文化 #存在主義 #哲學 #京都 #尼采 #齊克果 #叔本華 #沙特 #海德格 #雅士培 #美男哲學家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goo.gl/bghG1A
★金石堂:https://goo.gl/KJswTW
★誠品:https://goo.gl/3npDvP
★讀冊:https://goo.gl/je2JNh
★三民:https://goo.gl/LHb821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33 第一因論證—證明神存在的最強論述
康德(I.Kant)曾經說:形而上學是哲學內部的戰場,人類自古會對宇宙的起源、靈魂存在、神是否存在等問題追問,希望得到確定的答案,可惜事與願違,這些形而上學的問題,始終沒法安頓下來。其中由亞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第一因論證(first cause argument),最具爭議。它似乎可以以論證的方式證明神的存在,但卻引起一些理論後果,讓形而上學的想望繼續空懸下去。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李康廷(中文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29.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西方哲學的奠基者
柏拉圖(Plato)是蘇格拉底的追隨者,建立嚴謹的哲學體系,他的著作大多以對話錄形式紀錄,並創辦了著名的學院(Academy)。
柏拉圖的核心是形上學,他認為真理必須是顛撲不破的,絕對的、不變的;於是,將世界切割為兩個不同的區塊:「理型的」睿智世界、以及我們所感覺到的世界。我們所感覺到的世界是從理型所複製,但這些複製版本並不完美。二元真理觀後來成為西方哲學的主流趨勢,到了近代,卻出現反柏拉圖的思潮。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他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學、靈魂學、政治學、修辭學、詩學、教育學、動物學、植物學,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最重要的理論稱為四因說。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劉創馥(中文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