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LINE賣起來,保育類動物遭盜獵販售🐢
#保育 #寵物 #盜獵 #飼養 #動物福利 #社群平台
今年六月臺南地檢署查到有民眾非法飼養領角鴞,循線追查發現案情不單純,一共查獲19種57隻的野生動物,且多是保育類!嫌犯還利用LINE作為銷貨管道,賺取不法所得。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陳嫌二人可能被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
這次查獲的動物有#射紋陸龜、#遊隼、#黑鳶、#蜂鷹、#領角鴞、#臺灣藍鵲、#鳳頭蒼鷹、#黃嘴角鴞、#八色鳥、#長冠八哥、#山麻雀、#鉛色水鶇、#臺灣畫眉、#八哥、#黃領帽亞馬遜鸚鵡、#黃頭亞馬遜鸚哥、#青背山雀、#赤腹山雀 及 #普通狨 等。
🦉 不是每種動物都適合當寵物 🐢
特殊寵物市場的興起,越來越多樣化的動物被當作寵物販售,有別於馴化已久的寵物犬貓,這些離鄉背井的野生動物多數還保有自然的習性,食物也比起一般的寵物更為特殊。
🦉 從動物福利的角度來看野生動物飼養有哪些問題?🐢
除了動物福利基本的五大自由以外,國外學者Mellor 與 Beausoleil在2015年提出「營養、環境、健康、行為、心理」五個領域的基本要求(又稱五域 ,five domains),藉此來評估動物被人為圈養後是否受到合適的照顧。
🦉近年因電影、電視節目的介紹,越來越多人嚮往養一隻外表可愛又不失帥氣的猛禽當寵物。領角鴞就時常有被不當飼養的狀況,其中「營養與健康」的問題是最常被忽視的,錯誤餵食使得鈣質攝取不良,引發代謝性骨病導致軟腳,甚至骨折、畸形;飼養環境不良也使得羽毛受損,不當剪爪、剪羽也讓牠們無法正常生活、回歸自然。
🐢衝動性購物真的很母湯!有些飼主還來不及搞清楚動物的基本知識,就急著把動物帶回家。例如蘇卡達象龜是常見的苦主,這種世界第三大的象龜,最容易被忽略「環境、行為」的需求。
🐢小時候渾圓可愛的「蛋黃蘇」,長大後成為體長約60-90公分的「挖土機」;飼主常因飼養空間不足,選擇「棄養」牠們。此外,牠們動作看起來遲緩卻強而有力,簡易的籠舍不容易關住牠們,挖土的習性也使他們成為脫逃高手,這些狀況也往往成為外來種溢出的漏洞。
🦉把動物「保育」在家裡,就不會受到威脅了?🐢
其實是錯誤的!人類的寵物需求也是野生動物生存受到威脅的原因之一。非法把保育類動物帶回家,其實壓迫了牠們的族群生存。許多人以為養在家裡就是一種保育,這種觀念其實跟「保育」大相逕庭,野生動物保育目標應是要讓野生動物們在原棲息環境永續生存,才得以發揮生態功能。
🐢本案查緝到的射紋陸龜,名列CITES附錄1,被認為貿易可能導致族群滅絕,也被IUCN列為瀕臨滅絕(Critically Endangered)。射紋陸龜原生於馬達加斯加,由於棲地破壞,加上不斷被盜獵去滿足寵物市場需求,導致野外族群量大量下降。台灣也將牠列入I級保育類,未經許可的買賣、飼養都是非法行為。
🐢盜獵的犧牲者除了這次查緝到的動物外,臺灣盜獵榜上有名的物種就屬食蛇龜了。盜獵者與不肖商人將龜作為投資標的,不斷的「炒龜」操作下,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野外的族群因盜獵而越來越小,最後有些民眾則以棲地破壞、盜獵頻繁為由將食蛇龜私自飼養在家中「保育」,反而增加保育工作的困難。
🦉安安你好,網路社群成為管理漏洞🐢
LINE不只可以被老闆追殺、交朋友,還可以作為非法販售的平台,本案的嫌犯就是利用通訊軟體的隱密性,來獲取不法所得。
新興的通訊、社群軟體對野生動物帶來新威脅,許多珍奇異獸藉此流通買賣。有些社群平台已經採取動作,像Facebook已經將動物買賣列入禁止項目,但在不同的平台仍可見這樣的非法貿易,如何避免網路社群成為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管道,成為新興的課題。
越來越多人喜歡野生動物,進而起心動念「想養、收編」,殊不知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害了牠們。讓動物保有自然的習性,永續生存在野外,才是正確的愛護方式。
————————————————
|訂閱窩窩|支持替動物發聲的獨立媒體:https://wuo.pros.is/39wfej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寵物狂迷│靚太怕30隻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22歲龜癡全屋逾40隻陸龜 小龍蝦狂迷養殖室育200缸螯蝦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
「亞馬遜鸚鵡飼養」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小黃帽鸚鵡飼養的價格和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小黃帽亞馬遜鸚鵡-餵食紀錄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Feeding 亞馬遜鸚鵡-飼養... - Top's Parrot Food Asia 的評價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六月臺南地檢署查到有民眾非法飼養領角鴞,循線追查發現案情不單純,一共查獲19種57隻的野生動物,且多是保育類!
嫌犯還利用LINE作為銷貨管道,賺取不法所得。
這次查獲的動物有 #射紋陸龜、#遊隼、#黑鳶、#蜂鷹、#領角鴞、#臺灣藍鵲、#鳳頭蒼鷹、#黃嘴角鴞、#八色鳥、#長冠八哥、#山麻雀、#鉛色水鶇、#臺灣畫眉、#八哥、#黃領帽亞馬遜鸚鵡、#黃頭亞馬遜鸚哥、#青背山雀、#赤腹山雀 及 #普通狨 等。
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陳嫌二人可能被處6個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新臺幣30萬元以上150萬元以下罰金。
閱讀全文:https://wuo.pros.is/3ah8rn
——
支持窩窩:https://wuo-wuo.com/subscribe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訂閱」
<單則精選>
今年美國加州、巴西亞馬遜雨林發生大火,獲得全球關注目光,但除了這兩件嚴重野火威脅之外,位於南美洲的全球最廣大濕地潘塔納爾,已經陷入火海好幾個月。
潘塔納爾遭遇數十年以來最嚴重的野火,包含獨特物種棲息地、原住民部落在內的濕地28%面積皆化為灰燼,火勢還未被控制,損害無法估計。
火災原因:今年潘塔納爾遭逢197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乾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字顯示,一到五月這裡的降雨量是往年同期的一半,地表溫度明顯升高,加上沒有降雨,植被乾燥易燃。
再則是人禍,傳統牧民習慣放火燒荒來翻新牧草,而牧牛業不斷向濕地的無人區擴張,間接的助長了縱火毀林的勢頭。
全球濕地展望報告指出,兩千年以來,全球濕地正在加快流失,其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三倍,今年這場持續數月的大火,再次向人類敲響保護地球的警鐘。
{內文}
(紀錄片旁白)
在南美洲的心臟地帶,藏著一個遙遠而隱密的世界
潘塔納爾約占全球濕地面積的3%,大部分在巴西境內,並延伸至玻利維亞、巴拉圭,位於亞馬遜雨林,巴西草原和巴拉圭乾燥森林之間,孕育著全球最密集的動植物生態系統。它是美洲豹、水豚、黑凱門鱷,及紫藍金剛鸚鵡等數千種,瀕危與罕見動物的家園,也是180種候鳥遷徙途經的棲息地。如今,這個自然生態的天堂,變成了煉獄。
(聲源/當地導遊)
我們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動物不僅是死於大火,還死於脫水和飢餓,看到這裡發生的一切,真的很令人難過
說好的清新空氣,已被刺鼻的濃煙覆蓋,該有的翠綠草木已被烈焰化為灰燼。今年,潘塔納爾濕地發生了兩萬多起的大火,燃燒面積達4.1萬平方公里,NASA的衛星圖片顯示,面積最大的火點,是去年亞馬遜雨林,火燒面積的四倍,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估計,濕地的原住民部落消失28%,數千隻動物受傷或死亡。
大火造成的原因是。每年的11月至隔年3月是雨季,豐沛的降雨,使濕地上游一千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濕地就像一塊乾燥的海棉,吸飽了水,避免造成下游洪水泛濫。四月,長達半年的旱季來臨,"吸飽水份的海棉",繼續向濕地的動植物提供水份,潘塔納爾在碳循環,減少暖化方面,有著關鍵作用,但今年,潘塔納爾,遭逢197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乾旱,世界自然基金會的數字顯示,一到五月這裡的降雨量是往年同期的一半,地表溫度明顯升高,加上沒有降雨,植被乾燥易燃。
(消防隊長)
救火最大的難點在於,難以接近大火,即使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源,我們還是不能直接接近最大的起火點
生態學家解釋,潘塔納爾是季節性洪水形成的沼澤,土壤含有機物,更加易燃,有時火還可能從地下冒出。但除了天災,更可悲的是,還有人禍,巴西是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之一,2019年巴西生產了一千萬噸的牛肉,潘塔納爾有三千多處牧場,飼養380多萬頭的牛。
(當地牧民/菲格雷多)
全都燒毀了,都燒毀了
菲格雷多是當地的牧民,他原本有一個九百公傾大的牧場,這場火使得98%的牧場被燒毀,過去一般牧民都習慣用放火燒荒來翻新牧草。
(當地牧民/菲格雷多)
我不能說不是,一些農民在土地上放火,只能說我沒放
由於93%的土地是私人所有,數百年來,牧民會在旱季放火開墾荒地耕地。
(當地牧民/菲格雷多)
巴西人以農業為主,我們的農業增長很可觀,這些歸功於大豆王米和棉花的種植,它們是我們的黃金,你想阻止生產嗎
然而,農牧業的發展和擴張,卻間接的助長了縱火毀林的勢頭,
(地球創新研究所研究人員/內斯塔)
在土地市場,林地價格只是荒地的五分之一,要是你想把農田留給子孫,如果自己開墾林地,會節省很多錢
拿2019年和2020年的火災發生情況相比,數量增加了46%,再比照今年的養牛分佈圖,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火災和養牛業逐漸在濕地的無人區出現。
(生物學家/庫伊阿布利亞)
僅去年一年,就有一萬公頃的森林被燒為平地,今年這個數字是去年的三倍,這是巨大的損失
潘塔納爾濕地的森林砍伐日益嚴重,目前已有12%的森林面積消失,沒有了樹木,水土流失加劇,土壤沙化,這些都不斷的傷害著生態系統,世界自然基金會警告,再不採取措施,依照目前的砍伐速度,到2050年,潘塔納爾的原生植物將會全部消失。
大火發生至今,巴西政府的應變能力也遭到質疑,年初就發現了火災,卻一直到四月,環境署才開始派人滅火,截至九月中旬,雖有2500多人參與,並出動了四十輛消防車和五十架飛機,但對這場火,根本是微不足道。環境部發言人表示,由於預算吃緊,聯邦政府還要削減環保經費。
(巴西總統/波索納洛)
因為亞馬遜是雨林,它不會著火的,所以關於亞馬遜著火的消息,是一個謊言
媒體援引去年亞馬遜大火的例子,批評巴西政府的環保政策,結果得到的是波索納洛一句"那是謊言"作為回應。甚至完全沒有提及陷入危及中的潘塔納爾。2018年,全球濕地展望報告指出,兩千年以來,全球濕地正在加快流失,其消失的速度,是森林的三倍,今年這場持續數月的大火,讓外界看得心痛,也再次向人類敲響保護地球的警鐘。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寵物狂迷│靚太怕30隻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22歲龜癡全屋逾40隻陸龜 小龍蝦狂迷養殖室育200缸螯蝦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小小的鸚鵡逾30隻,包括麥耶氏鸚鵡、黃頭亞馬遜鸚鵡、藍頂亞馬遜鸚鵡、白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金頭凱克鸚鵡、國王鸚鵡等等,而當中最矜貴的朱冠鸚鵡,更擁有4隻。「因為飼養牠要有很大空間,這個品種在香港真的不是太多人會養,就算飼養也只是一至兩隻。」吳太笑指,近300呎的客廳、後花園及一房間亦已被鸚鵡籠所霸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3/MNNSAE2OPJCVNATJ67OACXEYSI/
「其實龜住的地方真的比我的房間及屋更大。」22歲的Oscar家中飼養大大小小逾21隻陸龜,包括能長至30厘米長的印度星龜、豹紋陸龜、紅腿象龜,及逾60厘米長又名非洲盾臂龜的蘇卡達象龜,甚至有一隻世界第二大陸龜、成體能長達120厘米的亞達伯拉象龜。從約12歲開始飼養第一隻非洲盾臂龜起,Oscar就跟爸爸一起不斷在屋前花園擴建龜舍,現時已經逾700呎。在未來當龜繼續成長,就要再鋪設新草皮,將更多位置撥給龜。「龜都好像家人,最希望是每隻都健康。」Oscar最初開始養陸龜的,當時網上養陸龜的資訊並不多,他就拿着字典上外國網站,學習如何將龜養得健康漂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9/PHOZQTQI6DSZMYGHVQYXWJZX24/
踏入他位於工廈的設計工作室,表面看來平平無奇,但打開暗門內有乾坤。一間房三面牆圍繞着數十個玻璃魚缸,是他用來招呼朋友一同欣賞螯蝦的地方;另一間房響着隆隆水泵聲,整整齊齊架置着一排排高過人的「魚缸牆」,「這裏是我的秘密基地,是我的養殖室,一般不會招待朋友。這裏的設計如圖書館般一層層排列,方便我分開不同的螯蝦品種飼養,這裏有大概200個缸左右。」說是工作室,其實這裏看起來更像水族店。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307/ZWTYGOOEZBF76HVXTK2X7UCILI/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寵物 #鸚鵡 #粗口 #陸龜 #小龍蝦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靚太與30隻鸚鵡—怕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鸚鵡難移民:香港咩環境我都唔會走 (果籽 Apple daily)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小小的鸚鵡逾30隻,包括麥耶氏鸚鵡、黃頭亞馬遜鸚鵡、藍頂亞馬遜鸚鵡、白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金頭凱克鸚鵡、國王鸚鵡等等,而當中最矜貴的朱冠鸚鵡,更擁有4隻。「因為飼養牠要有很大空間,這個品種在香港真的不是太多人會養,就算飼養也只是一至兩隻。」吳太笑指,近300呎的客廳、後花園及一房間亦已被鸚鵡籠所霸佔。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鸚鵡 #移民 #粗口 #退休 #電視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賈丁氏鸚鵡
賈丁氏鸚鵡是Poicephalus-波斯菲勒斯鸚鵡中體型僅次於海角鸚鵡的第2 大種類,國內人工繁殖的進口鳥不常見,總共有3種亞種,如左圖:左為大 賈丁氏鸚鵡( Poicephalus gulielmi massaicus )、中間為小賈丁氏或橘冠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fantiensis ) 、右為黑翅賈丁氏鸚鵡(Poicephalus gulielmi ),而其中以小賈丁氏(橘冠)鸚鵡比較少見,在市場上的價格也比較高,其特徵是頭部呈橘黃色而非紅色;賈丁氏鸚鵡外表看似亞馬遜鸚鵡,手養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鳥,而且比較安靜,在同屬的鸚鵡中有較佳的學話能力,且比較不會成為只親近、信任一人的鸚鵡,也不會像亞馬遜鸚鵡在繁殖期變的十分有侵略性與攻擊性。
約28cm(11吋)
分佈地分散不集中,主要分佈在非洲中部及西非部份地區,在西非包括賴比瑞亞東部到象牙海岸及迦納南部,在非洲中西部從喀麥隆南部到安哥拉西北部,薩伊北部、中非共合國東部到烏干達西南方及盧安達,肯亞、坦尚尼亞北部也有其族群。
許多族群棲息在保護區內,包括了喀麥隆的柯魯國家公園與加納的比亞國家公園,在肯亞與坦尚尼亞賈丁氏鸚鵡主要棲息於海拔1800-3250m的高山森林中,剩餘的族群多棲息在低地雨林中,棲息或覓食時通常在樹頂,繁殖期外時,多10隻左右一起活動,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的樹上時聚集數量則較多,在肯亞的族群每日都會飛行60km的長距離尋覓食物, 賈丁氏鸚鵡的食物有各種種子、水果、花、昆蟲、橄欄、棕櫚核果等,會與當地非鸚鵡類的鳥類群集,築巢在離地3-12m高的樹洞中,窩卵數約2-4顆蛋 ,數量因棲地破壞與人為捕捉越來越少。
賈丁氏鸚鵡有不錯的體型與外表,市場所見多為野生鳥,其與人工繁殖鳥價差大,牠們與大多數的非洲鸚鵡一樣是安靜的種類,剛飼養時易不安與害羞,適應過程較慢,適應環境後即十分健壯與活潑,啃咬力強勁,若所提供的籠子過小有可能因壓力與無聊而有拔羽的行為 ,性別需經專業鑑定,公成鳥的頭部較大較平,眼睛虹膜為鏽紅色帶點深橘色,母成鳥的虹膜 則是深褐色帶稍許橘色。
一般來說賈丁氏鸚鵡約在5歲左右才開始有繁殖的徵兆出現,但也有可能再3、4歲多時就繁殖,無特定的繁殖季節,整年都可能繁殖,但繁殖野生鳥機會相當低,繁殖期間盡量避免經常翻動巢箱,有時會發生蛋無受精或親鳥殺死雛鳥的情況,可使用30 x 30 x 60 cm規格的巢箱,一窩約產2-3顆,有時3-4顆,孵化期約需25-27天,公鳥可能有參與孵蛋的工作,約10週後幼鳥羽毛長成,約在第13週時斷奶,但羽毛長成及斷奶所需的時間有可能更長。
#賈丁氏鸚鵡 #橘冠賈丁 #鸚鵡用品相關雜貨舖 #我愛寶貝蛋 #Poicephalusgulielmifantiensis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Feeding 亞馬遜鸚鵡-飼養... - Top's Parrot Food Asia 的推薦與評價
Amazon Parrots - Feeding 亞馬遜鸚鵡-飼養譯文者:寒野General Information 一般資料我們對於鳥類的營養知識不斷在發展,有兩個原因,一是對於營養 ... ... <看更多>
亞馬遜鸚鵡飼養 在 小黃帽亞馬遜鸚鵡-餵食紀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