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2759】NFT新時代
反叛破格的街頭藝術家Banksy,○七年創作了一系列版畫,題為《白痴》(Morons),描繪一場如火如荼進行中的拍賣會,會上正在競拍的作品,只寫着一句:「我不敢相信你們這羣白痴真的在買這件垃圾」(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嘲笑藝術市場讓人費解的天價買賣。
諷刺的是,今年三月初,有人在網上直播燒毀一幅《白痴》真品,其後將畫像數碼化鑄成「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最終以買入價的四倍、三十八萬美元出售。此後大半年,關於NFT的轟動交投接連不斷,某系列頭像被名人爭相搶購,某張meme圖以數百萬美元賣出,某幅拼貼畫以數千萬美元成交價創下紀錄,NFT就如點石成金的魔法,逐漸成為藝術世界的日常話題。
最初讀到NFT的新聞,也閃過Banksy對白痴的諷刺。後來發現,NFT或者不是一瞬即逝的潮流,甚至會為藝術世界帶來一些改變,便想去好好理解它,研究其潛力和危機。
簡單而言,NFT是種新興技術,讓人可以買賣圖像、聲音、影片等數碼藝術創作的所有權,其交易發生在加密的數碼帳簿「區塊鏈」上,資料公開透明而不可刪改。在區塊鏈上發布的藝術作品,則被稱之為「加密藝術」。
聽得一頭霧水?不要緊,這一期封面故事,我們拆解NFT加密藝術熱潮,也走訪拍賣行、畫廊、藝術展主辦人、加密貨幣業界和藝術家,看看他們如何回應這個NFT新時代。
精彩內容:
✧ 什麼是NFT/加密藝術?
✧ 佳士得亞洲首推NFT拍賣
✧ 畫廊與時並進 緊貼NFT發展
✧ Digital Art Fair Asia 推廣香港數碼藝術
✧ 加密貨幣業界拆解NFT危與機
✧ 涉足NFT藝術家經驗分享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s://ebook.mpweekly.com/bookshelf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NFTs #加密貨幣 #非同質化代幣 #nftart #cryptoart #加密藝術 #數碼藝術 #拍賣行 #佳士得 #StartArtGallery #Oraora #digitalartfairasia #artmarket #藝術市場 #cryptocurrency #nonfungibletokens #hknft #szabotage #ruby9100m #avatar #藝術家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
亞 紀 畫廊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今天和明天的邀請的特別來賓,是一個很特別的藝術家畫家,當她頂著一頭美麗鮮艷的橘紅色頭髮,走進我的電台錄音室,頓時心情都開朗了起來⋯😜😜🧡🧡🧡
寧芮潔N. R. J,光這個名字就讓你過目不忘,你再看到她嬌小的身軀,頂著一頭橘紅色的頭髮,穿著皮衣配著洋裝⋯是不是某部電影或者某部動漫甚至是線上遊戲的女主角豁然現身🥰🥰😜
因著我們共同的朋友喬飛的引薦,認識了芮潔,直到喬飛跟我約了三芝鄰居阮丹青Denise DanChing丹青夫婦到現場看了王藁賢阿賢老師在三芝策的展「山海經」真的是為之動容!
沒有想到看似粉紅色從漫畫裡跳出來嬌小溫柔的她,卻用著給人印象生硬的鋼筋水泥以及銅鐵五金作為她的創作題材,還夾雜著一些回收垃圾以及落葉沙土⋯。映入眼簾的作品「諾亞方舟」,我沒有看過這種的「諾亞方舟」⋯🤭🤭👍👍❤️❤️
當芮寧侃侃而談她作品背後的創作點滴,我也默默地成為了他的粉絲了~🥰🥰
開始進入她的藝術世界,她兩種藝術創作形式,都圍繞著「房子」~不管是生硬剛硬的水泥裝置~或是漂浮在紅髮的大娃娃~就越發感受她的藝術寬廣與有趣!
幾次的深談,讓我更加訝異她的生命的轉換~著實給我上了一堂課!
人生的不設限以及單純勇敢~是我從她身上感受到的力量!
從來沒有規劃自己成為藝術家畫家的她,年紀輕輕創辦有規模有名氣的數位設計公司,15年之久~在她財力名氣都旺盛的當頭,他居然一個轉念,放下所有,走進孤單的藝術創作,為她的生命重新開啟了新的篇章⋯。(我真的佩服佩服🙏🙏👏👏🌹)
她只是單純的、專注的進入創作,芮潔說,她連美術館也沒去過幾間更不用說拿畫筆畫畫,就在這幾年,完全沒有背景人脈的她,卻默默的快速地在藝術的世界,受人喜愛~!
2018年到2021年以迅雷不及掩耳,北中南各處的聯展個人展 、甚至是藝術界年度盛事的北中南藝博展,都看見她的作品。
我想是她生命本質的純粹、單純、勇敢和她特別敏銳與萬事萬物體會的眼光,使得大家這麼熱愛並且共鳴與她的作品!
今天和明天千萬不要錯過芮潔和我在空中打開心中話匣子~徐徐道來她的故事⋯。
🧡❤️🤍🧡❤️🤍🧡❤️🤍🧡❤️🤍🧡❤️
哈娜麥莎微醺醺時刻
73集 紅髮浮城的浪漫 寧芮潔
1、Silent all these years /Tori Amos
2 稻香/周杰倫 Jay Chou
3、Nothings going to change my love for you/Westlife
4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蘇婭live 演唱
74集 紅髮浮城的浪漫 寧芮潔
1、The end of the world/Skeeter Davis
2 、I swear/ All-4-One
3、The gift/Collin Raye & JimBrickman
4、我需要有你在我生命中/蘇婭live演場
寧芮潔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Iris.iae
❤️🧡🤍❤️🧡🤍❤️🧡🤍❤️🧡🤍
寧芮潔創作個展
「紅髮浮城浪漫」
介紹影片
https://youtu.be/hLC5rY9xfFo
展覽日:
2021.9.18-11.14
開幕座談暨茶會9.18(六)
pm3:00-4:30
地點:
台南市中華路12號15F-3
StoryLe ART 地平線臉書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toryLine-ART-%E5%9C%B0%E5%B9%B3%E7%B7%9A%E8%97%9D%E8%A1%93-110459794546548/
因應疫情限20人參與
僅接受電話預約 06-7035733
寧芮潔的話:
很開心,籌備了半年,能成為StoryLe ART 地平線藝術首檔展出藝術家,感謝陸銘澤老師與藝廊團隊的用心策展,終於在 9/18 要開展了。
2021年對我來說是特別的一年,
今年有個紅髮小女孩陪著我的房子一起長大。
我對童年的想像,都幻化在這個紅髮小女孩身上,
那股獨一無二的純真,讓複雜的生命變單純了,
愛與想像力,滿足著我,成為生命當中最堅韌的力量。
❤️🧡🤍❤️🧡🤍❤️🧡🤍❤️🧡🤍
2021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
臉書連結
https://m.facebook.com/artformosafair/
貴賓預展|9. 24
公眾展期|9. 25 – 9. 26
展覽地點|誠品行旅 6-8F |6003室
網路售票|
333畫廊
https://www.facebook.com/1401127110180153/posts/2772002396425944/?d=n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亞 紀 畫廊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觀看最新一集V-Touch影音:V-Touch人物|林亦軒>> https://reurl.cc/yeZDdq
🎥 #V_Touch人物 #林亦軒
「沒有鞋子的人,就更不會怕腳會痛。」
藝術家林亦軒甫結束Each Modern 亞紀畫廊的個展「#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 #流浪 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趙士雄 Joey Chao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白郡婷 Pai Chun-Ting
製片 Producer|白郡婷 Pai Chun-Ting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林亦軒 Lin Yi-Hsuan 亞紀畫廊 Each Modern
訂閱典藏ARTouch YouTube 頻道,開啟小鈴鐺,一起看V-Touch 獨家藝術影音單元: https://bit.ly/3v5AZWZ
亞 紀 畫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VE直播-fb新鮮事 #書畫家的文藝復興
主持人: 李基銘
主持人: Sandy Su
來賓: 辜琪鈞 Ku Chi-Chun
業界五項唯一:
1.亞洲⾸位礦物顏料剪接鑲嵌的藝術家
2.唯⼀三十歲以下國防部藝文獎的評審
3.首位統⼀集團美研社代言合作的藝術家
4.唯⼀曾被中國寺庫藝術代理的台灣藝術家
5.曾展出四⼗⼆次展覽,包含法國羅浮宮ART SHOPPING,韓國釜山,⽇本東京,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博物館,中國⽔立方藝文空間等。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華人藝術的美,但我不想等它發生,想讓它發生,所以動⼿實現它。」
• 榮獲國內⼤大獎,全球巡迴展出
2007年,我曾有幸獲得全國書法大賽特優以及台灣藝術文化獎首獎,2015年台灣鐵路局邀請題字出⼀款普悠瑪太魯閣號的紀念酒款,民國101.102年,經過地區舉薦通過國防部全國後勤審核,當選全國藝文獎評審。另在2015年博藝畫廊選上新銳藝術家,膠彩作品由博藝畫廊畫廊銷售,爾後還曾配合過現代畫廊、涅普頓畫廊、333Gallery。成為全職的書畫家並不容易,重要的工作是每年到海外展覽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藝術跟傳統技藝有不同特性,技藝追求仿製以及技巧,但藝術除了突破,還找尋唯⼀跟永恆。
我的膠彩代表作《花之圓舞曲》的礦物顏料作品,求拙,求難,求慢,所有裱褙與⽊木⼯工,顏料製作都是親自下去做的,我拒絕使⽤與購買成品的化工顏料,每⼀種礦物顏料,從進口礦物顏料粉末,混合動物膠,兔膠,三千本膠,放上電磁爐的碟盤中,不同溫度會讓 礦物顏料呈現多種變化,製成顏料後,再繪製於不同材質的⼿工宣紙上,剪貼成佛教佛祖座下的蓮花形狀,⼀層裱褙在已手⼯⽤砂紙打磨過的⽊木板上,從製作顏料到完成打磨,需要三天時間,繪製底色則需要一週時間,再裱褙三十幾層,需要一週時間,等完全乾燥後,再鑲嵌上swarvoski水晶,以及純金箔作為點綴。
• 畫作將傳統膠彩創新呈現,讓藝術不再是特定族群才能欣賞
傳統學院派出身的畫家,能畫各種看起來逼真的東西,但我現在不這麼做,因為現實中的各種人事物常是幻影,所以我想做「真的」花,只有觀者⾃⼰才能看見,⽽每個人的感受亦不相同,如果一幅作品,讓你感受到對的頻率,那就是代表那時觀者靈魂的狀態。我使用的技術跟探討的內容,是要傳達⼀種理念。我的創作主題,都圍繞在 「心」與「感受」上,太過強調理性⾄至上的社會氛圍,讓我們很容易生病。⽇本作家曾 說:「對階級制度的適應力越強,美感就越差。魂動,是美的最⾼高準則。」因此我的當代書法作品《安樂居》,想傳達的是營造的是⼀種詩意又開放的氛圍,我們⽣命中都需要找到安放自⼰的適合角⾊與位子,安樂居不是豪宅,不是一棟可數的房子,是安放 「心」的位子。
👇以下主持人、來賓粉絲頁,歡迎追蹤按讚👇
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
粉絲頁: Sandy's Recruitment note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亞 紀 畫廊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藝術家 #林亦軒 甫結束 #亞紀畫廊 的個展「 #一個叫木材的傢伙」。近年長居 #巴西、往返拉丁美洲 與台灣等地發表創作的他,在異地流浪的陌生化經驗中,標示出其繪畫鮮明的反叛性格。本集「V-Touch人物」追隨林亦軒造訪他的家鄉——#宜蘭,除嘗試貼近藝術家平時的漫無目的與遊蕩視角,理解其如何轉化為畫作中的線條、顏色、空間感等外,更與藝術家回頭檢視過去十年移居 #拉丁美洲 的經驗,如何形塑其創作的整體精神,並持續深化與問題化。
從 #旅遊文學 如 #垮掉的一代,鼓舞他對 #移動 的嚮往,嘗試去目的的從混亂中尋找更深刻的表達與能量;來到拉丁美洲後,穿梭於各種階級之間,愈發偏離學院訓練下的職涯常軌,發展出自身的「#忽略」方法;再至近年逐漸轉型為居住者後,逐漸收起過去的符號,將流浪的自由辯證推展至既內又外的旁觀視角,並放慢腳步回到繪畫中,對此媒材與外部世界的觀看關係行再提問。
「其實在剛開始的時候,還在搖擺,重要是要堅持很久。那個堅持會形成一個是忽略。我覺得那個忽略,會變成一個很好的養分,因為你已經習慣,習慣是可能不會追著一些主流或是一些現在熱門的東西,所以你有自己的節奏可以走。」林亦軒說道。
相關閱讀|
林亦軒個人網站: https://bit.ly/3nidWYm
林亦軒@亞紀畫廊:https://bit.ly/3z0gJHO
林亦軒:一個叫木材的傢伙: https://bit.ly/2X3LvlZ
亞 紀 畫廊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V_Touch人物 #張碩尹 #塗鴉
甫獲本屆 #臺北美術獎 首獎的張碩尹,在疫情衝擊下的2020年,依舊大顯身手,可謂年度最為活躍的藝術家之一。V-Touch跟隨他走訪其年初進駐,並舉辦個展「#台北機電人」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以半廢墟之牆面,顯目坐落於藝術村中的半樓廣場,除了是張碩尹新作的攝製地點,2006年他繪製的「#老照片系列」在此也仍保留了半個身影,成為其現少數僅存的塗鴉。
本集的「V-Touch人物」中,張碩尹為我們娓娓道來,這般既被保留又半廢棄的狀態,如何作為他現在與塗鴉之間的關係,以及近年創作的精神性與存在表徵。2005至2009年間,張碩尹與政治大學同學組成「#上山打游擊」開始進行塗鴉,後逐漸走向以「#Bbrother」之名的個人行動,並持續至退伍赴英國留學前。在英國浸淫於白盒子空間內的當代藝術創作,並逐漸轉向 #科技藝術 近十年後,這一、兩年逐漸將重心遷回台灣的張碩尹,又如何在「做工精美的木作、高解析的投影機、導覽手冊的逼文字的永恆失訊」中(引自其臉書自述),重新召喚過去塗鴉出於技術與資金限制的「#匱乏」,以及自「#文化反堵」開展出的「#藝術介入社會」實踐,將其延續、傳承至今日對科技藝術創作的「匱乏」的思考?從中,除追索同輩有別於大資本實驗室,隨光華商場的成長經驗,更以 #土法煉鋼 中的毀壞性與不穩定性,回應個人生命經歷以及台北都市發展的軌跡。
張碩尹今年下半年接續在 #立方計劃空間 與 #龍泉市場 舉辦了「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Bbrother時期的塗鴉紀錄,後則在 #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Re:Play 操/演現場」中的「檔案現場」中展出;除了臺北獎,他同時正參與 #板橋435藝文特區「合.眾:你的關係是我的政治」聯展;另外,年初也曾隨 #亞紀畫廊 參與「#Taipei Dangdai」。
「當然就是有好像過去感受的,2000年初破破爛爛、很嘈雜那個氛圍,突然消失的那種感慨。另一方面會覺得,其實這個地方就是隨著時代變遷,你必須要會回應當時當下的時代。我覺得我以前在塗鴉的時候,既想要跟社會發生關係,但是又很著重在於自己隱密性的那個塗鴉客形象的塑造。我覺得現在至少在我這個時代的氛圍,比較是一種合作性。尤其是在臺灣,那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消失,因為這個產業已經太分工。我發現個體性雖然重要,但它只是創作的一部分,那比較是你和這個體系之間的共生關係。你要生存,就是要確保你所在的是一個健康良好的體系,至少我會把我自己想像成是一個群體網絡的其中一員。」張碩尹說道。
---
出品 Presented by|典藏ARTouch
企劃 Direc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張玉音 Chang Yu-Yin
翻譯 Translator|童詠瑋 Tung Yung-Wei
攝影 Photographer|王士源 Wang Shih-Yuan、蘇家弘 Su Chia-Hung
製片 Producer|陳昕妤 Chen Hsin-Yu
剪輯 Editor|王士源 Wang Shih-Yuan
剪輯助理 Assistant Editor|蔡念栩 Tsai Nien-Hsu、劉禮瑜 Liu Li-Yu、陳美如 Chen Mei-Ju
調光 Colorist|王士源 Wang Shih-Yuan
混音 Re-Recording Mixer|鄭曉駿 Cheng Hsiao-Chun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張碩尹 Chang Ting-Tong、在地實驗ET@T
---
👀相關閱讀|
👉 Bbrother個人網站:https://bbrother.tw/ ;張碩尹個人網站:http://tingtongchang.co.uk/
👉 張碩尹@《典藏ARTouch》書寫:https://bit.ly/3rFFkiY
👉 〈從物種共生回看歷史,張碩尹獲「2020臺北美術獎」首獎〉:https://bit.ly/37W1UvS
👉 〈「宇宙」遺落在美術館中:張碩尹個展「Kosmos」〉:https://bit.ly/2MfgpSZ
👉 〈向未來報時的製鐘者: 張碩尹個展「人與機器悖論的殊途同歸」〉:https://bit.ly/37WvIby
👉 台新藝術基金會:〈青春的硬體架構:張碩尹《台北機電人》與九〇年代〉:https://bit.ly/3o0drQp ;〈光的交易:《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https://bit.ly/3hqJ8Qp
---
2020臺北美術獎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3F
展期|2020.12.12 -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