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役監逃犯頻傳,法務部請誠實面對錯誤,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的外役監去年發生受刑人脫逃事件,監察委員為查明外役監管理措施有無違失而主動調查,結果令人震驚,原來外役監近2年來竟連續發生12起受刑人脫逃事件, #至今仍有3人在逃 。
對於受刑人脫逃事件,矯正署端出數據澄清,表示自100年至109年,遴選至外役監的受刑人有11245人,其中返家探視未歸或擅離作業處所的有39人,返家探視未歸及脫逃人數與獲遴選人數之比率僅0.35%。
然而「 #犯了錯就要認 」,我們希望法務部不要流於數字的迷失,無論數據是0.35%還是350%,受刑人脫逃是事實,仍有3人在逃也是事實,請法務部正視人民的真實感受,別再試圖用數據文過飾非、粉飾太平。
此外,這些逃逸的受刑人大多利用返家探視或倒垃圾等伺機脫逃,顯示外役監在平時的戒護、考核及返家探視的管理上出現了問題,希望矯正署能通盤檢討,在人權與執法中取得平衡,司法系統先要把螺絲拴緊,才能給人民一個平穩安定的社會。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海軍敦睦艦隊的任務就是海外執行國安相關作為,除了維護邦誼,也是在執行戰訓和非正式國際合作交流,若沒有待過艦上體驗,完全無法體會從中辛苦,也沒有必要因為疫情,對軍隊的態度獵巫和利用此事「刷存在感」
本家曾在艦上體會過為期一個多月的海上航行,環島運補、甲級操演、漢光演習、例行實彈演訓等經歷,老實說真的很辛苦,如果有人待過艦上單位,當然能夠體會其中辛苦,有個四小時的放假班就是海軍官兵的「小確幸」,尤其一旦在航行期間艦上若有人生病,誰都會緊張,醫官對輕症開藥事小,但若情況嚴重就必須直升機後送,而且後送程序相當危險
海軍是國際軍種,也因為是國際軍種的身份,海外交流強化安防和鞏固盟邦關係,也同時捍衛台灣海上安全線,尤其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性,確實有「不能說的機密」,這次的事件也讓海軍必須重新思考防範生物戰的新作為和新戰略,尤其軍隊是群聚團體,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照片非當事軍艦)
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聞報導,台南有「口罩地下司令」,售「至少數百萬片口罩」,一片15元仍供不應求。後來老闆娘秀證據否認,但如假設為真,要感謝此工廠藥局存在。
至少數萬人,苦於工作無法排隊,得無口罩,只要付15元,便能省下排隊之苦,當然是好事。若這數萬人全部排隊買口罩,不知擁堵成什麼樣。而減少數萬人排隊,讓其他排隊者更易得到5元口罩,亦是好事。
「斂財」?能在當前時刻提供免排隊的充足口罩,難道不用成本?心甘情願的買賣,何來「哄抬」之說。當前藥局純粹做義工,當然會想方設法賺錢。
日前才有三重工廠一片口罩五元被檢調約談,才知經濟部既不徵收、又不准既有工廠販賣,投1.8億蓋生產線,荒唐透頂。縱使後來改善全徵收,亦無法遮掩決策錯亂。
不徵收的原因,官員稱口罩已經足夠,更是荒謬!
經濟部在2月起,不全部徵收、未放寬進口條件、又不准販賣、限制價格,就是造成短缺最大元兇。第一線衛生單位努力防疫,經濟部卻扯後腿。限制合格工廠生產販售,決策者失職失智。
亡羊補牢,猶時未晚。勸政府開放民間販售,政府以市價向廠商收購、或減免徵收廠商之稅。要買5元者至藥局排隊;不想排隊者50元100元都願意花。生產不必增加,不消十日,短缺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