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14日成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基金,期望傳承已逝電子學明師陳龍英教授的畢生教學熱忱與大師典範,每年頒發國內2名電子學教學表現卓越之教師,鼓勵其在電子學領域持續深耕,造福後進學子。
陳龍英教授一生站在課堂上,手把手地將知識傳給一代一代的學生。陳教授是學界公認的電子學名師,於去年2020年12月1日辭世,享壽80歲。春風化雨54載,直到離世前一學期仍站在課堂中講授電子學,將畢生奉獻於教育。教學場域的不斷創新,陳教授仍透過課堂教學、影片教學以及線上教學作育萬千電子產業及半導體人才,造就無數高徒,當今許多科技業龍頭人物都出自其課堂。今日,陳教授的電子學仍是眾多學子最推崇的學習資源。
孔子三千門生,因才施教,陳教授教學亦如是。他摒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立場出發,54年來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只為讓學生能聽懂深奧的電子學。陳教授曾在專訪中說:「有時候想出了更好的教法,還會覺得有點對不起去年的學生,因為去年教得不夠好。」已經是在知識殿堂的尖端的權威老教授,卻如此謙遜和心繫學生,實具有大教育家典範。陳教授心中永遠將學生擺在第一位,退休後仍持續無私奉獻於最鍾愛的教學志業,直到辭世前的2020年6月18日上完最後一堂電子學。這樣的堅持,是陳教授展現的一生志業典範。
交大校友總會發起募集「#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暨獎學金基金」計畫,成立「陳龍英教授電子學教學講座」。感謝各界師長、陳教授教導過的眾多學子、摯友,以及孺慕老師風範者的共同響應,該計畫目前已募集1200萬元,每年將用於嘉勉電子學領域教師,延續陳教授身教言教之精神
紀念講座評審團包含許多重量級評委,如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施振榮董事長( 施振榮 Stan哥 )、科技部前部長,台大電機陳良基教授、交大前校長吳重雨教授、陽明交大電子系所友會會長吳廣義董事長等。講座將於每年十月份受理全國大學院校電子學教學卓越之專任教師申請,每年頒發國立陽明交大教師1名、校外教師1名,共兩名額,每名20萬元。期望藉由本講座,表彰與傳承陳龍英教授之教學精神。
陳龍英教授生平簡介:
陳龍英教授是臺灣本土培育的工程人才,1963年臺大電機系畢業後,隔年進入臺灣第一個為培育電子專才的研究所「交大電子研究所」攻讀碩士;在196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隨即留在交大擔任講師;1968年電子研究所成立博士班,陳龍英教授成為第一屆博士生,並獲「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學金」赴美進修,受朱蘭成學長的促成與幫助,前往美國貝爾實驗室並由施敏博士指導博士論文研究,終於於1972年取得博士學位,返回交大任教。歷任交大電子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亦擔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空中大學校長等職。
同時也有7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既然要「智慧」,數據就很重要。我們有兩個不同的力量,一個是醫院裡的數據,一個是在社區裡的數據。只是,這兩個數據互通與交互使用,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很好的付費系統。 我們在交大博愛校區就想透過這樣的一個結合,現在已經有了生物科技學院,旁邊會有一家醫院。我們希望在新竹地區3、40萬人口的規模...
「交大 校長 室」的推薦目錄:
交大 校長 室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引領全球半導體科研五十年 施敏教授獲頒未來科學大獎
被譽為「華人諾貝爾獎」、每年每獎項均頒百萬美元獎金的未來科學大獎9月12日公布獲獎名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終身講座施敏教授因提出基礎性的金屬與半導體間載子傳輸理論,引領全球半導體元件開發,獲頒2021未來科學大獎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11月將於北京受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大中華區第一個由科學家和企業家共同創立的民間科學大獎,設立「數學與電腦科學獎」、「生命科學獎」與「物質科學獎」,授予具科學突破、重要科學發現的科學家。2021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將於11月登場,國際頂尖科學家將齊聚分享科學成果,探討科學研究發展、洞悉未來趨勢。
施敏教授1963年取得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進入知名研發重鎮貝爾實驗室(Bell Labs) 。但在1968-1969年度,特別請長假回國,指導他的第一位博士生張俊彥(我國第一位工學博士),提出金屬與半導體間的電荷流動理論和傳輸模式,奠基過去五十年在積體電路元件中最為關鍵之歐姆與蕭特基接觸,使得晶片產業能夠依照「摩爾定律」持續擴展,成為各類電子系統不可或缺之要件,也不斷大幅度的提升了人類的生活和文明。
在此之前(1967年),施敏教授和貝爾實驗室同事姜大元博士,共同發現了「浮閘記憶體效應」(Floating-gate memory effect)。由此理論的基礎概念衍生出多種記憶體,其中「快閃記憶體」為目前所有移動電子產品的核心元件,但因此項工作在美國完成,並不在此次未來科學大獎獲獎範圍。
此外,施敏教授於1967-1969年所撰寫的《半導體元件物理學》(Physic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起先用於交大電子研究所上課講義,很快受到全球矚目,翻譯成六國語言、發行超過300萬冊,被全世界半導體和積體電路領域師生、研究人員及相關產業不斷地引用,為全球最暢銷的「半導體界聖經」。
施敏教授的成就與貢獻備受國際推崇。1991年獲IEEE J.J. Ebers獎、2017年獲IEEE最負盛名的Celebrated Member Award;是少數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以及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的三院院士;也曾獲工研院院士、全球「快閃記憶體高峰會」(Flash Memory Summit)「終身成就獎」。
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輪值主席、國立交通大學前校長張懋中表示,科委會由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評選過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全方位了解獲獎人的研究成果與國際科學界的地位與影響力,每一位獲獎人的誕生,都來自科學界客觀公正的評選與推薦。施敏教授的成就奠基相關領域,半世紀以來,對積體電路科技進展與社會的貢獻深遠,實為舉世同欽。
交大 校長 室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大友聲雜誌社】2021.09(551-I)雙周報,帶您掌握所有交大動態!
讀者們好!校園因即將開學而開始多了點不一樣的朝氣,為了每個人員的健康,校方啟動「安心就學」計畫,在校內提供額外的免費管道篩檢,學生不必到校外自費快篩,為防疫堅定把關。也因應未來智慧醫療展業的迫切需求,於陽明校區正式成立「資訊學院跨校區合作推動辦公室」,負責推動資訊學院與陽明校區各醫學領域相關院、系、所、研究中心、教學醫院進行跨領域合作!
教育,百年樹人,在動力機械領域廣受學生愛戴,擁有田庄博士之稱的張信良(機械博85)學長,通過遴選成為新任虎科大校長。他理解弱勢家庭面對入學管道多的情況下,每個學生想要適性發展的困難,技職體系的科大在他任內將主推師資結合業界需求的產業學程推動,讓同學們獲得紮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企圖心。
更多相關新聞請見本期完整《友聲》,另外,由於下週遇中秋假期,月刊發行順延一週喔!
交大 校長 室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既然要「智慧」,數據就很重要。我們有兩個不同的力量,一個是醫院裡的數據,一個是在社區裡的數據。只是,這兩個數據互通與交互使用,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也沒有很好的付費系統。
我們在交大博愛校區就想透過這樣的一個結合,現在已經有了生物科技學院,旁邊會有一家醫院。我們希望在新竹地區3、40萬人口的規模,來做一些嘗試。
#社區網絡#智慧環境 #健康照護資訊系統
(*影片於3月20日拍攝,提醒大家防疫期間,指揮中心宣佈為了避免群聚感染,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並且呼籲大家出門記得戴口罩、勤洗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VDG3DQ8H8o/hqdefault.jpg)
交大 校長 室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天下雜誌未來城市頻道開始關注科技的醫療應用,製作一系列「智慧醫療」報導;2021年疫情未歇,醫療持續受到關注。
我們邀請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擔任客座總編輯,以及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以「台灣發展智慧醫療的利基」為題,深度討論智慧醫療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未來招待所#智慧醫療 #遠距醫療#精準醫療
(*影片於3月20日拍攝,提醒大家防疫期間,指揮中心宣佈為了避免群聚感染,禁止室內5人以上聚會,並且呼籲大家出門記得戴口罩、勤洗手。)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md101DHGac/hqdefault.jpg)
交大 校長 室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醫護 #疫苗 #疫情 #北市聯醫 #雙北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分流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周彥宏(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所研究員)
陳亮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發言人)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更正啟事】
約 44:06 開始處,來賓討論「地方政府自行洽購疫苗」議題時,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所研究員周彥宏陳述,由「上海復星」代理的 BNT 疫苗,是以德國原物料,在中國進行分裝製造;經其他來賓提問港澳疫苗來源後,並進一步表示亦是以同樣方式,以德國疫苗原液,在深圳分裝,產地問題尚待認定。
針對上述討論,本節目作以下更正及說明:
1. 周彥宏表示,「港澳疫苗由深圳製造分裝」等語是口誤,特此更正。因直播期間,節目未能對發言內容逕行即時查證,造成錯誤訊息播出,有話好說也要在此向觀眾朋友致歉。
2. 至於上海復星所引進 BNT 疫苗是否由德國廠提供原料,在中國進行分裝,周彥宏補充說明,路透社曾於 2020 年 12 月報導上海復星與德國 BNT 合作協議。本節目亦同步向台灣輝瑞就上述問題進行查證,但相關資訊尚待釐清,輝瑞目前未有即時回應。
針對此問題,今晚(5 月 27 日)八點的有話好說,也將再邀請周彥宏老師、林氏璧醫師及陳秀熙老師進一步討論。
3. 周彥宏也表示,原發言內容旨在討論,現在洽購 BNT 疫苗獲准以及施打所需時間,是否有助於目前疫情的緩解。因為上海復星所代理的 BNT 疫苗無論製造及分裝是否在德國廠房,還是製造及分裝在不同地區,皆需提供相關地區的 PIC/S GMP 等生產認證文件,及其他製造文件及 QC 文件,作為申起中華民國輸入生物材料的必備文件。
4. 上述內容,將同步在影片時間軸上以資訊卡提示更正資訊,供觀眾檢視。
2020/06/01 更新:為澄清相關資訊,周彥宏也在 5 月 27日節目中致歉並更正(連結:https://bit.ly/3fDa28a),為免錯誤資訊遭不當傳播,本影片剪輯去除原錯誤資訊部分,並保留更正說明。
感謝觀眾朋友指正及提供訊息,有話好說會繼續努力,務求基於正確資訊,邀請學者專家來賓進行分析討論。謝謝大家!
___
00:00 開場:11 死創新高!CDC:醫療緊張但絕無崩潰!
08:15 北市聯醫對外求救!照護複雜度高,醫護應接不暇!
12:12 病床滿載?調度不及?陳亮甫:人力緊繃是最優先考量!
15:07 紓解雙北醫療量能!不限 1 人 1 室,啟動北患南送!
24:24 陳亮甫:保護家人,醫護期望一人一室的中繼休息站!
31:20 周彥宏:疫情處於「可控制的邊緣」!無症輕症成黑數!
35:18 PCR 塞車!林氏璧:量能不足,確診數卡在天花板!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ZT5o_eRmXY/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fC_-ZOsDklvAeUGCqF7n4tg9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