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上的魔術師
.
(#第一印象)
.
不久前回父母家吃晚餐,姪子問我有沒有看過《天橋上的魔術師》?我說有啊。他說他也有看。我問他喜歡嗎?他說他其實看不是很懂,但不知道為什麼,他就是會想要繼續看下去,覺得越來越好看(姪子目前追到第九集)。很開心姪子也喜歡這部作品,在串流盛行的年代,影集如果無法在第一時間就勾住觀眾的注意力,很容易就會被放棄。
.
對我來說,看劇就像是跟一個人交往,一開始的印象往往跟最終印象有所落差。我寧願交往的對象是第一印象普通,交往後越來越喜歡這個人的溫柔,也不要是一開始很喜歡,交往一段時間後才發現對方其實是爛人一枚。
.
《天橋上的魔術師》越後面越棒,完全收服了我。
.
(#關於阿澤與阿卡)
.
《天橋上的魔術師》裡,青年派的 Nori、阿派、阿猴和小蘭都有故事,阿澤的篇幅最少。少年組合中,小不點、阿蓋、大小珮、特莉莎都有故事,阿卡的戲份最少。以戲來說,阿澤和阿卡的出場少,觀眾印象較淺,對演員來說自然覺得有些可惜。放在現實人生,阿澤和阿卡卻可能是這群人中最幸福的兄弟,平凡活著,安穩平安地長大,距離不幸最為遙遠。
.
(#關於點媽與小不點)
.
「不要聽,不要回頭看,金魚的泡泡就不會破。」
.
第九集,小不點跟著特莉莎的腳步,決定離開中華商場,途中點爸、阿蓋等人都喊著小不點的名字,小不點不為所動,執意離去,直到點媽喊了小不點,他才猶豫,原本的金魚泡泡,「啵」的一聲破掉了。第十集,小不點進入電影世界,點爸反覆看電影,小不點都不回應點爸的聲聲呼喊,直到點媽進戲院看片,小不點才有回應。
.
其實從第一集開始,就能看出小不點最在意的人其實是點媽。相較於點爸,點媽對 Nori 的偏心更為外顯。人都是如此,誰給的愛越少,你越是渴望從對方身上獲得愛。這種不對等的愛,一再出現在《天橋上的魔術師》片中(人都是自虐的吧),阿蓋對小珮、阿派對阿猴、阿猴對小蘭,皆是如此。
.
回到第九集的金魚泡泡,我覺得金魚泡泡是一種「否認」機制,自我防備,躲在泡泡裡,就能假裝外面世界的暴力(無論是政治、肉體或是心理)不存在。但假裝暴力不存在,暴力並不會消失。《天橋上的魔術師》有很多人去了 99 樓,再也沒有回來,但是小不點回來了。我們可以說小不點的回歸是因為點爸的淚水(《父子關係》、愛的證明),我卻覺得小不點回歸的最大意義是:面對問題。
.
面對不對等的愛、面對失去、面對死亡、面對成長。 99 樓專門收藏孩子們的幻想寶物,小不點從 99 樓回來,代表他的心境的成長,不再那麼天真,更靠近成人俗世一步。
.
(#從99樓到101樓)
.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他們的回憶。70、80 年代的台北人記憶是中華商場,新一代的台北人共同記憶,大概就是 101 大樓吧(例如跨年的璀璨煙花)。
.
(#演員群戲)
.
《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演員群戲非常精彩,孫淑媚的角色情感幅度大,篇幅又多,特別吸睛;阿派(朱軒洋)、阿猴(羅士齊)、小蘭(盧以恩)、Nori (初孟軒)等年輕演員,表演也很出色,阿派的溫柔守護、阿猴的執著瘋狂、小蘭的出走焦慮、Nori 的傷心秘密,每個角色都各自懷抱著不同心情,對手戲來回激盪,擦出耀眼的戲劇火花。童星組,阿蓋(羅謙紹)的調皮搗蛋、大珮小珮(林潔宜和林潔旻)從單純的孩子到經歷死亡分離的悲傷、特莉莎(偉莉莎)的沈默與憂愁,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飾演小不點的李奕樵,除了驚喜還是驚喜,最後兩集的表演,火力全開,扛住角色的複雜性與戲劇張力,年底金鐘拿獎有望?
.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天橋上的魔術師》的客串演員組,鄭有傑、袁富華、萬芳等人,都在有限的篇幅裡,為影集增添更為豐富飽滿的色彩。
.
(#距離的美感)
.
《天橋上的魔術師》播映後,網路上引起很多爭論,好評讚美情節鋪陳細膩動人,幕後團隊重現舊時空的技術高超。負評則大略分成兩派,一派說節奏慢、看不懂、沒有主題;一派質疑為何要講白色恐怖和同志題材?質疑 80 年末沒有特務在中華商場走動、沒有影片說的那麼恐怖,並表示影集裡的中華商場跟自己的兒時記憶完全不同云云。
.
看不懂《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朋友,或許是不習慣沒有明確主題的作品,但我們把《天橋上的魔術師》拆成一集或兩集各別分析,便會發現它的主題很清楚,例如大珮在失去家人後,面對的是生死與內心的負罪感、小蘭與阿猴講的是愛情的執著與傷害、Nori和點媽訴說社會對多元性向的陌生與歧視,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與迫害等。若把《天橋上的魔術師》視為一個整體,它也有一個共通的主題貫穿其中(觀眾必須在看過幾集後,才會對作品的「整體性」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想法),關於消失與記憶:消失的人、建築、時間,是真正的消失嗎?或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人們的心中?
.
《天橋上的魔術師》不是《光陰的故事》,它的目的不只是懷舊,不只是販賣某種美好的情懷,它有導演想要討論的議題,而劇中的中華商場,或許也不是人們渴望看到的中華商場,它可以是隱喻,可以是台灣的縮影,關於生活在台灣土地上的人的故事。
.
很多人批評《天橋上的魔術師》販賣特定的政治立場。那麼《光陰的故事》就不是販賣特定的政治立場嗎?粉飾太平,說過往年代一切都好,難道不是一種宣傳?為什麼講到白恐、228 就是「又來了」的質疑與反對態度?講到過往多麼美好,就是「對嘛,這才是我想看的東西」?以前的影視作品不能講白恐不能談228,講了會被禁(就算觸及相關議題,也要很隱諱地談,讓觀眾自行體會過往時代的肅殺氣氛),現在開始有討論的聲音,又大肆批評導演販賣特定的政治觀點,要他不要談,不要說,不要講...
.
網路上也有不少人表示《天橋上的魔術師》裡的中華商場跟他記憶中的中華商場不同。每個人記憶中的中華商場都會相同嗎?我國小三四年級左右在中華商場碰到一位怪叔叔的經驗,難道會是所有人的共同經驗(少數人遭遇的經歷,就不真實存在嗎)?中華商場的共同回憶到底是什麼?只能是歲月靜好的模樣嗎?
.
有人說自己在商場出沒幾十年,根本沒像影集說的那麼恐怖。我也是成長於戒嚴與經濟起飛的時代,我也不覺得自己的生活特別的難過。為什麼我不覺得難過?學校規定不准講台語,我就乖乖不講台語、爸媽說不准談政治,我就不碰政治、上學穿著打扮不要搞怪不要翹課,我就好好地待在校園內、碰到警察不要起衝突要有禮貌,我都照辦。是啊,要活過戒嚴時代不難啊,乖乖聽話就好。但那不代表其他家庭沒有過痛苦的經歷,不代表影集中提及的事件不是真實的存在。
.
那麼,楊雅喆導演有沒有特定的政治立場?一定有,肯定有。每個人本來就有屬於自己的意識型態。很多人從事創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要傳達內心的想法,希望自己的意見能被聽見。當然啦,也有些創作者為了推廣作品,會迴避「敏感」的議題(例如避談政治),刻意隱匿內心的真正想法。但,那仍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展現。
.
《天橋上的魔術師》有沒有它誇大渲染的部分?如果聽過報導者的 Podcast ,其中一集有提到「老師,你會不會檢舉你爸媽?」這句台詞的出處,從訪談者的回應聽來,楊雅喆導演有為了增加戲劇效果,將事件的情境給放大,這是常見的戲劇手法,就像大部份的傳記片都會把主角的人生描繪的轟轟烈烈充滿戲劇性,不這麼拍,就吸引不了太多觀眾的注意。
.
《天橋上的魔術師》是爛作品嗎?我無法替其他人發言,就我個人來說,《天橋上的魔術師》距離我對爛片的認知,非常非常的遙遠,它的劇情看似鬆散實則縝密,劇中出現的台詞,往往是聽見的當下不覺得有何特別,幾集過後,才忽然意識到早前某句台詞原來另有涵義,而感到驚喜與佩服。台灣過去幾年不斷有厲害的台劇推出,《天橋上的魔術師》從導演到劇本到技術面到演員,通通沒有落拍,精緻且完成度高,將台劇推到新的高峰!
.
我把之前寫過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短文,集結成一篇,再補充一些想法。只想說,台灣過去幾年不斷有厲害的台劇推出,《天橋上的魔術師》從導演到劇本到技術面到演員,通通沒有落拍,精緻且完成度高,將台劇推到新的高峰!
#完整文章:https://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8059414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和外國女友交往的日本人,為什麼會開設Youtube頻道呢?和外國女友交往後,發現文化差異讓雙方好煩惱。不幫忙拿重物?不習慣放閃?兩個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會發生什麼有趣又好笑的事情?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交往後 不習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活在自己的世界🧿|
太閃了嗎?不好意思~
就跟你說在不乖星球🌍要戴墨鏡了!😎
是說跟隊長剛交往時,我也是很不習慣PDA,在有別人的時候放閃✨
尤其6年前我們在台灣⋯尤其他那個人就是沒有在管任何人眼光(包括第一次見面的隊長爸媽、我家人)⋯你就可以想像😅當時我有多尷尬。
.
.
受害者之一的不乖媽,也是多次直接表示抗議!因此我跟隊長也針對這件事溝通過—說「能不能有人在時就收斂一點,不要親親我我?」
我還記得他很沮喪地,看著我說—「為什麼我們要為了別人而活?為什麼我們要因為別人而侷限影響我們兩個人的感情?」
我頓時也覺得~對啊!
加上那時候,所上一個同學,來跟我說「欸妳應該跟隊長說,在台灣他不可以這樣啦!」
當時,我立即反應就是直接跟對方說:「我不會跟他說你『應該』怎樣,或是『不應該』怎樣」—我自己都討厭別人對我說這種話了。
.
.
.
加上我們交往後一年,我自己飛到巴黎留學—走在路上、車上,到處都看得到PDA路人當眾放閃!
德國就我來到現在4年,路上閃光感覺比巴黎少⋯但也是完全沒有人在管別人在幹嘛呀🤷♀️
人家常說,你好活在自己的世界哦~我覺得沒錯啊🤔
我為什麼要活在別人的世界?😘
#bluedomesantorini 🇬🇷 #vacamode #greecetravel #greecelovers #greekislands #islandlife #異國戀 聖托里尼 #三頂草帽的故事 #海島旅遊 #希臘 #愛琴海 #旅拍 #旅遊 #海外旅行 #好想去旅行 #愛旅行 #自助婚紗 #週年紀念旅行 #蜜月旅行 #海外生活 #旅行的意義 #異國戀 #異國婚姻 #德國不乖老婆 🇩🇪 #bgaerial #不乖小遊記 #不乖小夫妻生活紀實🎎 #希臘14天週年旅行 BG Aerial
交往後 不習慣 在 舜舜安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其實以前我在外面並不習慣有公然牽手、親吻等舉動,但和你交往後完全被你打破了這個原則,只因為你說:「為什麼不能讓大家知道我們是情侶?很幸福啊!」
對啊?既然我們在一起,為什麼要害怕、低調不讓別人知道?我因為你的單純和主動豁然開朗;於是我們直到現在在外一定牽手,有時候你也會突然吻我、討個抱抱,完全不需低調避諱什麼,因為我們就是幸福的這麼明顯,藏也藏不住😉
#gay #gaylove #gaycouple #loveislove #love #kiss #同志 #男同志 #同志情侣 #情侶 #夫夫 #夫夫日常 #舜舜安仔 #親親 #親吻 #牽手 #情侶寫真 #同志婚紗
交往後 不習慣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第一次和外國女友交往的日本人,為什麼會開設Youtube頻道呢?和外國女友交往後,發現文化差異讓雙方好煩惱。不幫忙拿重物?不習慣放閃?兩個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會發生什麼有趣又好笑的事情?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交往後 不習慣 在 紳士痞子 x JNIF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快點訂閱 紳士痞子 x JNIF YouTube‼️‼️► https://goo.gl/L5rmZG
‼️‼️快去紳士痞子的Facebook按讚►https://goo.gl/fJc3ka
情侶在戀愛中寵溺著彼此
時間一久,許多事情變成了理所當然
現在讓我們好好的對身邊的另一半說聲 謝謝你
#珍惜陪在你身邊的人
傑恩JN IF Hsieh
Suani 理萱 橘米。Mii
‼️‼️Follow us‼️‼️
JNIF Instagram👉JNIF.TW
JN Instagram👉THEFINAL8
IF Instagram👉ELL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