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迷訪談計畫(12)-就這樣在京都讀書工作13年了。優雅低調的台灣女孩
今年年初因為疫情無法返京所訂下的京都迷訪談計畫,就這樣一路延宕發表,到這一篇,終於到了最終篇了,其實這系列的訪談文字,大部分在三月就都全部完成了,但是因為發懶,到了五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天慌地亂的,就這樣都已經進入處暑過的九月了,終於要發表最後一篇,上次就曾經提過了,最後兩篇訪談,我會留給目前住在京都的台灣朋友,上次分享的是對日本傳統與藝術非常專研的厭世京都,最後一位,則是一位已經在京都13年,唸完碩博士論文,也在京都生活工作的低調美女haiyo。
認識haiyo也是因為粉絲團的關係,當時看到她讀的是京都的龍谷大學,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馬上就想到了京都雙壁的作家-萬城目學所寫的小說-鴨川荷爾摩,裡面四個進行荷爾摩比賽的京都大學,其中朱雀組,就是龍谷大學,後來,那陣子還到另一位台灣朋友,她說她準備要去立命館大學念博士,有沒有這麼巧呀,剛好都是鴨川荷爾摩的大學與隊伍,哈!
雖然和haiyo只是網路聯繫的朋友,但是感覺她是位很謙虛低調的女孩,她的博士是從事社會科學研究,感覺很專業,在她的文字裡,更能感受到她是個喜歡享受慢步調的人,真的好適合在京都,她有一年的時間,願意騎上40分鐘的腳踏車去上學,真是令人佩服不已。文章裡的許多問題,她也回答的非常詳盡,果然是做研究的高材生,介紹了很多京都的好店家與散步的地方,還有真正與京都人相處的事,透過haiyo在京都生活的眼光與推薦,或許大家可以進入更悠閒更緩慢的京都,她提到她的夢想是在京都買一間有緣側的老屋(誰不想呢,哈哈),非常期待,也祝她夢想成真,還是非常謝謝haiyo願意參加這個計畫,也期待日後能帶家人在京都與她相聚。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嗎?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您好,我叫haiyo,來到京都已經邁入第13年了。在大學畢業後就來到京都留學。在大學時學的是日文,但因為認為語言僅是一種溝通工具,使我想要利用這個工具再擁有屬於自己的專業。我在日本的碩博班念的是社會學,主要研究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報紙,社會學系在日本不算太冷門的科系,主要分一般社會學以及社會福祉兩種。而我念的新聞學也是包含一般社會學之內,與台灣的社會學系印象有很大的差異。在漫長的留學期間,一開始在日式餐廳打工,後來開始接觸口譯翻譯以及教學等工作。目前為日企正社員從事翻譯工作。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工作)的原因是甚麼?
其實我認識京都是透過一位曾來京都交換留學的大學同學,我記得她結束交換留學時,一邊拿著相機的照片,一邊跟我述說關於京都的美好,讓我對於這座古都有很好的印象。同學當初也笑笑地跟我說,以我這樣慢步調的個性,可能不適合東京大阪那種大城市,京都可能最適合我。沒想到因為這句話,我就待了13年。
311東日本大震災的時候吧!那時候家人也希望我回台灣,但是剛好同時博班也錄取了!雖然掙扎但還是想繼續學業。在外國生活的確會遇到很多挫折或是困難,比起求學上的困難,我覺得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比較多。
例如,租房子的時候仍是有不少房東不想租給外國人,要不然就是要日本國籍的連帶保證人,對於保證人還有許多職業年收等等的條件。除了保證人還要繳納預付房租,禮金押金以及火災保險等等,在日本搬一次家就需要花上25~30萬日幣。這個是比辛苦的地方。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或日常生活)嗎?
起床洗漱後開始泡咖啡做早餐。是的!日本沒有美而美也沒有永和豆漿那種早餐店,基本上早上都是自己煮。像我這樣慢步調的人,還是無法像一般日本人選擇不吃或是在便利商店抓個麵包飯糰果腹。目前即使已經成為社會人,我還是寧願早起兩小時慢慢地吃早餐享受早晨。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這題蠻難的。如果要說的話就是來京都的第一年,什麼都不太知道,聽留學生的學長姐說京都都是用腳踏車代步的。所以我就騎了一年腳踏車上學,單程就要40分鐘,至今想想真的十分青春。但也因如此,我比很多人知道京都的小路,沒有紅燈就可以一路向北或向南的捷徑。往往這種道路是樸實卻很有味道的。
以前有很長的時間在圖書館,常常都是唸到關門。有一次身心俱疲出了圖書館要騎車回家,停車場滿地的黃色銀杏葉,像是絨毛地毯一樣,非常的美。看著看著竟然不自覺流出淚來,可能是身心太累,突然看到這樣的美景,內心突然非常感動。現在想想真的蠻浮誇的。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我覺得是京都人的性格吧!我想大家都有聽過京都人很難相處,講話也不好好說,總是拐彎抹角的。我覺得這蠻真實的,也真真切切感覺到。因為在京都的時間長,同時期的留學生朋友也各自發展,目前我的朋友圈基本上都是以在地京都人為主。
這樣說吧!老京都人是無意識覺得優越於其他地區的人。這種與生俱來的優雅以及自信到現在還能感受到的。我與熟識的老京都人朋友曾聊過這個話題,我也蠻直接問說為什麼你們京都人這麼難相處?他笑著說,是啊!他也這麼覺得!他接著說,他從小被奶奶教導絕對不能給人帶來困惑以及麻煩。所以,即使是多年的鄰居,掃門前的地時也是絕對不能越界。這樣的教育之下,對於還不熟悉的友人更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不失禮儀的作法。
這樣的想法是深植老京都人的生活,所以衍生出許多場面話。常見的例子如:京都人覺得你說話太過冗長,會說你這錶真好真漂亮。實際意思是請你注意時間。或是你在京都人家作客,京都人問你要不要吃茶泡飯?其實是想要讓你回家等等。
有人會說京都人陰陽怪氣,話都吞在肚子,不好好說。依我看來,這是他們慣用的一種表達方式吧!其實在熟識之後,京都人也是會付出真心來交往的。只是他們真的很慢熱很慢熱,到他們真心認同你的時候,這份友情也會長長久久。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櫻花跟楓葉的季節。比起其他城市,京都的櫻花與楓葉更有一種雅致。即使在京都多年,看過的櫻花楓葉太多太多,但還是在這兩個季節裡,讓我有一種「京都にいて良かった!(身在京都真好!)」的深刻感受。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騎腳踏車吧!京都市真的不大,若真的有時間我會建議可以租借電動腳踏車慢慢自己探險。京都最大的魅力就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你會看到什麼風景。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街景,也會讓你感受到京都的美好。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喜歡兩個區域,一是目前居住的四條烏丸區域。一是四條大宮周圍。烏丸區域大部分的人認為是銀行與辦公大樓的集中地,但其實也是祇園祭舉辦地點。周圍也有很多傳統產業的店鋪,可以享受在都會中感覺傳統的優雅。另一個區域是四條大宮,以前阪急電鐵還沒有烏丸跟河原町站時,四條大宮便是最終站,所以附近聚集了很多很道地的店家。很多都是觀光客比較難知道的在地店家,這個區域算是京都市中心的下町,所以其實對外國人都是蠻和善的。直到今天還是很常到這一帶與朋友聚餐。這裡很京都,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京都,而是很容易親近的京都。
訪談文章一樣非常長,haiyo因為回答的都很詳盡,也介紹很多好店與好地方,所以這裡就不全文貼出了,歡迎想看的朋友,繼續點留言的訪談文章詳讀喔!照片用了大家最想念的京都銀杏地毯,我想很多人都曾經被不經意遇見的銀杏與楓葉地毯打動過吧!
「京都大學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心得] 京都大學生命科學研究科- 看板JapanStud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東京大學科系排名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京都大學院申請事宜 - 留學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問題] 京都大學通信情報システム- 看板JapanStu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京都大学部局紹介映像【エネルギー科学研究科】 Introduction ... 的評價
- 關於京都大學科系 在 京都大学部局紹介映像【文学研究科】 Introduction Video ... 的評價
京都大學科系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留言贈書】
【#型男老總書給你聽】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我一直在台北生活,連讀大學選填科系時,第一志願也都離不開台北。畢業之後除了短暫在台南、高雄當兵(只是關在軍營裡,一放假立馬逃離回家),工作也是蝸居在這個盆地。每次看到離鄉背景北漂打拚的朋友同事,總會好奇「家鄉」的意義:是一種根源的想念,還是如同捧在掌心裡的呵護珍惜。
因為沒有離家生活,對於台北,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只有在出國旅遊造訪一個城市時,似乎才會意識到家鄉的存在。
去過京都很多次,不論什麼季節,都覺得這裡真的是一個精緻又有文化的古都。無論是坐在鴨川岸畔吹著風,或是信步於祇園花間小路,充滿古樸日式風的巷弄間,煕來攘往的河原町,十足感受得天獨厚的千年之城。
即使如此,真要我生活在京都,恐怕還是當個旅人就好。關鍵不在於語言也不在於文化,而是少了點家鄉,那種會被一份成長陪伴情感牢牢繫住的心甘情願。京都很美,如同這本小說的場景,十分熟悉;可翻來想去,就不是我的手掌裡的那個,家鄉。
=====================================================
更完整的影片內容請看:https://bit.ly/3j1bmnM
看更多型男老總介紹:https://bit.ly/3gMyLrk
看更多書籍介紹:https://bit.ly/3hkCJbe
★歡迎在2021/06/30(三) 中午12:00前,公開分享本篇貼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可以出國之後出錢帶我去京都吧!」或寫下「對京都最深刻的景點或印象?實地到訪或者影片照片都可以喔」
我們將隨機抽選一位讀者贈送《掌心裡的京都》1本哦!
★小編提醒:
※得獎名單將於2021/06/30(三) 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活動貼文上,以「留言」的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顯示較少內容 顯示較少內容
京都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2020年,對全球的人來說,都是悲傷又無法忘懷的一年,對於許多喜愛日本的台灣人來說,一定也是,因為無法去日本,甚至說回日本或回京都,如果說,在這樣的時間,能夠剛好待在日本打工度假,而且還是在京都,親眼見到受到疫情衝擊,完全沒有觀光客的京都,並且感受日本在疫情下的各種危機感,肯定會成為難忘的記憶,這次的訪談女孩-秋梅,正是在這樣的奇特緣分和巧合下,在這段期間在京都打工度假的。
這次京都迷訪談中,訪談了兩三位很年輕的女孩,都是到京都打工度假的年輕人,他們在去京都打工度假前,大概都只去了京都一兩回,然後就決定想在京都生活和打工度假,每個世代,所能擁有的機會和成本其實都相覷甚遠,以前我們年輕的年代,要出國不容易,要出國就得花上很高的成本,光飛機票就貴的不得了。但是現在的世代就不同了,很小就可以出國,更別說是有廉價航空後,往日本簡直就像是在國內旅行一樣方便,念語言學校或是打工度假,更是容易方便許多,國外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很多台灣人都喜歡的日本,無論是生活、念書或是打工,相對來說,真的比我的時代,要盛行和方便許多,這是現在世代的優勢,是我們遠遠比不上的。
這次訪談的女孩-秋梅,她在京都打工度假的時間正好是2019.10~2020.10,剛好經歷了一年,也正是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候,見證了許多觀光客無法見識到的疫情京都,秋梅是以文字訪談的,她寫的文字真摯誠懇,很能感受到她是個溫暖的女孩,她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溫潤情感,充滿感謝也感同身受,我請她選一張可以代表她自己的與京都有關的照片,她特地選了從京都塔望向島原的照片,我覺得選的很棒,因為在訪談中,也知道那是她第一次到京都許願要回來的地方。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大學主修觀光休閒,但慚愧的是大三前的我根本沒出國旅遊過。大學四年一半時間是在打工,待過咖啡廳、百貨業。因為科系和周遭朋友的關係,讓我萌生想出國「生活」的念頭,畢業前抱著緊張的心情申請打工度假。到日本做過民宿,也到餐廳、居酒屋打工,雖然遇到了疫情,但也平安快樂的度過一年。目前回到台灣,找到一份行政工作,讓自己有時間和家人相處。外出一年,家人一直都很希望我趕快回來哈哈。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2018年春天,和媽媽一起參加團體旅遊,那是人生第一次踏出台灣。旅遊主題是關西地區的櫻花季,當時去了京都的金閣寺、京都車站、伏見稻荷大社。當我看到京都塔時,只是單純從車站的方向望過去,心裡偷偷許願,將來會再拜訪這京都地標。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除了第一次短暫拜訪外,第二次是利用打工度假在京都生活一年,總共去了兩次京都。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在決定打工的地點時,考慮了不少地方,東京、大阪、福岡等等。一開始還沒想到要再回到京都,是某次看到民宿老闆的徵人啟事,環境上很適合日文不好的我,而且透過視訊面試,覺得不是詐騙集團,才決定獨自到京都生活。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距離第一次到京都隔了一年多,我的印象仍然是那座京都塔,出發前用google 地景看了公寓四周環境,是個很歷史味道的社區。要說有什麼感受的改變,大概就是初次拜訪時覺得京都只是個有名的觀光勝地,有不少古蹟保存卻又有現代建設的城市。但再次踏上京都的土地,看著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是一種「啊這就是生活」的感覺。現在對我而言京都是地球上另一個單純溫暖的家鄉。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太多的經歷不知從何說起,但或許我分享的這個經驗是未來難以再遇到的。不管哪個國家在這次疫情下,觀光業都是大受打擊,不外乎京都也是深受其害。三、四月無人的櫻花季看起來很寂寞。那陣子街道上人煙稀少,到了清水寺、二三年坂也是空蕩蕩的,拉人力車的大哥們站在街口等待不知何時回來的客人。走在錦市場也不再人推人走路,看見市場的路面反而不太習慣,兩旁出現平時看不到的特殊鐵門,上頭是某位藝術家的水墨畫。有人說京都只是回到二十年前的樣貌,但背後卻是不少老店面臨倒閉的危機。站在二年坂,有一種世界似乎剩下我和京都的老風景。有些慶幸能看見與眾不同的京都,卻又希望它能恢復以往的活力。打工度假的一年,我看著楓葉季滿是人潮的京都,慢慢變成櫻花季的空城,心中總是有點感慨,直到回台灣的那刻仍期望著下次回去時能看到也朝氣的京都老街。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一年中,我認識了四位不同年齡層的日本朋友,相處過程中幫助我日文進步不少。年紀較大的奶奶是民宿的員工之一,她是個熱情可愛的奶奶,告訴我自己一個人來到日本已經是件了不起的事,有多少人沒有勇氣踏出這一步,未來的一年要努力繼續成為更好的人。另外三位朋友則是我透過交流中心認識的語言交換夥伴。她們有不同學習中文的目的,程度上而言我用日文比較能跟她們交流,藉此提升很多口語能力。對我來說認識她們不單只是幫助我的日文進步,在遇到疫情,生活變的緊張、煩悶時,是她們陪著我度過煎熬的日子。擔心我沒能買到口罩,奶奶親手做了一個送給我。疫情緩和時,朋友帶我去人較少的地方兜風、爬山。假如沒認識她們,我或許撐不到一年就會想回台灣了吧。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最喜歡的是京都的秋天,也是自己一年打工度假開始的季節。當時在百人一首裡,認識了位於京都高雄的神護寺,適逢楓葉滿紅的日子,於是決定選擇神護寺當作第一個賞楓地點。
帶著民宿店長給的巴士一日券,我搭上直達高雄的市營巴士。人潮擠滿整輛車,經過幾個站牌,我注意到旁邊有位四十幾歲的先生手上拿著跟我一樣的一日券,他有點困惑的表情,似乎不知道這張券該上車刷票,還是下車在使用。下意識的,我以為那位先生和我一樣是個外國觀光客,用中文跟他解釋一日券的使用方法,結果換來對方更疑惑的神情,大腦告訴我「他是日本人!!」。其實剛到日本的我,日文真的是破爛到不行,但都踏出第一步了,還是努力用僅會的日文表達。那位先生也了解了我所解釋的內容,親切的跟我道謝。
當巴士到達目的地,發現我們也是在同一站下車,他再度跟我說謝謝。心情從緊張到開心的想大叫,沒想到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也能幫助到了人。而這些都還不是真正讓我難忘的部分。回程的巴士上,再度遇見了那位先生,他也很驚喜地坐在我旁邊。
這個神奇的緣分,讓我們正式的互相自我介紹。才知道他是從東京來關西出差,過去也到台灣旅遊過,還會一點中文!40分鐘的車程,大概他跟我介紹了關東幾個不錯的地方,希望有機會我也去看看,我也稍微分享來日本的心得,那位先生成為靠自己認識的第一位日本朋友(算是忘年之交)。也因為這樣有趣的緣分讓賞楓之旅變得更珍貴。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會推薦以坐公車的方式到京都的各角落。京都的公車系統很健全,要抵達著名景點或郊區都不是問題。透過公車穿越在大街小巷,能看見京都每個區域不同的面貌,四条河原町的繁華、東山區的巨大鳥居、西陣的古色古香等等。而且京都有推出一日套票,也算是用經濟實惠的方式來好好認識京都的街道風景。
同樣,因為訪談文章過長,如果大家喜歡,請繼續點下面的網址,觀看完整圖文(裡面也可以看到一些沒有觀光客的京都照片)
京都大學科系 在 京都大學院申請事宜 - 留學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小弟想請問申請京都大學方面的問題,想申請的是情報科下的 ... 另外我報考的科系有兩個考試一個是一般選拔(與日本人一同考)8月一個是外國人 ... ... <看更多>
京都大學科系 在 [問題] 京都大學通信情報システム- 看板JapanStudy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報考科系的院試時間在八月左右,所以整個行程都要提早半年就開始弄。 ... 考EJU第一回試驗並申請交協獎學金2020.08 到京都大學考院試目前有幾點想請問大家的就是1. ... <看更多>
京都大學科系 在 [心得] 京都大學生命科學研究科- 看板JapanStud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背景:
1) 原 PO 在台灣念完學&碩士, 隔年到日本念 PhD
2) 2011 年 4 月京都大學生命科學研究科博士後期編入學
https://www.lif.kyoto-u.ac.jp/j/
*當年只有 4 月入學; 現在可以選擇 4 月/10 月入學
**原 PO 只有學籍在京大, 研究室在理研 CDB
3) 生命科學研究科的畢業 (修了) 門檻是
3-1) 10 學分 (其中 8 學分是實習)
3-2) 接受系上教授三年研究指導
3-3) 一篇國際期刊發表
*沒有資格考
=======================================================
Q1) 為什麼到日本念博士班?
a) 我不喜歡美國, 因為美國要 rotation, 而且 rotation 結束之前根本不知道
誰會收你, 你有興趣的 lab 不見得有錢有位置, 不確定性很高。不想要資格考,
美國幾乎都要資格考, rotation+資格考就要一年半至兩年了, 不想把時間花在
那上面。
b) 理研資源很多, 我覺得在這邊可以得到的東西比美國後歐陸的中段 lab 還要好
(當然要跟美國 S 級研究機構比還是不行啦, 但比那之前得先秤秤自己的斤兩)
後話: 原本我有到德國念 PhD 的打算, 但是這幾年突然覺得到日本念對我的幫助
會比較大。
其一是德國四年內無論如何都要畢業, 沒有論文發表還是要畢業這對日後找
postdoc position 有點吃虧;
其二是語言問題, 可以用日文跟其他人討論是非常大的優勢, 我自認我的德
文不足以讓我用德文討論研究內容。這點無關該國人的英文好或不好, 純粹
是懶。你會說英文, 但比起英文, 其實用中文討論還是相對輕鬆愉快, 每個
國家的人都是這樣, 用母語絕對比較輕鬆。
Q2) 留日經費
a) lab 的 RA (第一年)
b) 理研的 JRA (第二三年)
c) 京大學費減免
京大入學金 28 萬; 每年學費 47萬;
神戶生活費每年 130-150 萬 (市區 1R 公寓, 沒有極端節儉/揮霍)
第一年赤字約 100萬 JPY, 第二三年收支大概平衡
應該還好, 還沒到一畢業就一屁股債的地步
Q3) 京大生科的研究環境
三年下來我在京大的時間不滿一個月, 系上還有其他台灣留學生, 由他們來寫
會比我寫來的準確。我覺得我在這邊遇到的日本人跟刻板印象中的日本人相去
甚遠 (理研跟京大)
理研的話請看其他文章, 沒什麼好抱怨的XD 除了有時候錢花得莫名其妙, 還有
報帳很不彈性以外, 我覺得研究生活很愉快
Q4) 畢業難度
看老闆想要投什麼期刊... 基本上只要有一篇 SCI 就可以畢業了, 要投哪一級
的期刊不是學生決定的。進 lab 前可以翻一下該 lab OB/OG 的 paper, 都是
CNS 的話就要有最快 5 年的打算。沒有資格考, 所以不會有考試考不過被退學
的狀況; 只要老闆點頭同意提口試... 一切都好說
京大生科沒有論文預備審查; 每個月都可以提口試 (有些學校一年只有兩個提口
試的時間點)。時程 (三月修了)是: 一月初提出申請 (文件, 論文, paper 要在
截止日期前 accept), 一月底至二月中口試, 三月底畢業。
想到其他東西再修文補上
補1) 入學
京大生命科學研究科沒有學士班! 念 PhD 可以從修士開始 (博士前期), 念兩年
之後 "進學" 開始博士後期; 也可以在其他學校拿到 master degree 之後用
"編入學" 直接從博士後期開始念。
競爭度: 前期 > 後期
有外國人選考, 但是我誤打誤撞使用跟日本人相同的路徑入學, 所以關於外國人
選考我沒有相關訊息可以提供。另外, 我入學的時候沒有 AAO, 因此 AAO 的相關
問題也沒有經驗可以分享。
不管是前期後期, 報考之前都必須先跟日後想要入學的實驗室接觸; 老闆點頭才
可以在志願的欄位寫上那個實驗室的名字。因為日本沒有 rataion, 事前拜訪非
常重要。
前期就算老版同意收你, 有些人還是會被入學考筆試刷掉; 後期基本上只要你正常
的拿到 master, 英文(或日文)不要太差, 都可以通過入學考, 所以原則上老闆點頭
約等於可以入學。
基本上不用當來念 PhD 之前不用先當研究生; 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選擇理研的
老闆的話, 因為理研的人事制度, 沒有 JRA 或 IPA 資格的話, 會用 "研修生"
的資格給你名分, 發給你 ID. 研修生跟研究生完全不一樣, 跟中文的研究生也
不一樣, 來之前請先搞清楚這些名詞的意思
補2) 生科的未來出路嘛... 現在全世界都很不看好喔, 因為 bio 生產出來的 PhD 過剩
https://www.lif.kyoto-u.ac.jp/j/modules/exam/content0013.html
系上有官方版統計, 嘛, 看起來多半是做 postdoc 去了
業界) 想在日本就業的話就不要繼續念 PhD, 京大的招牌還算好用
但是這塊招牌也只能保你到企業面試, 後面都是個人造化
題外話, 只想念個碩士的話, 不建議到理研的 Lab, 因為理研目標是養成
PhD, 給碩士班學生比較少 (應該說, 全日本給碩士班學生的資源都很少
很多獎學金都限制要有碩士學位才能領)
再者, 理研的環境, 在台灣類比的話, 就像中研院的感覺, 只不過學生更少
對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孩子來說, 在一群平均年齡 40 的環境裡面會有點孤單
而且這邊的人多半已婚&育兒中, 年齡, 背景, 話題都很搭不上XD 所以我覺得
只是念個碩士就要出去就職的話, 還是到大學裡面吧 (這邊也有 OB/OG 的考
量) 因為理研的 lab 學生數量很少, 不用期待 OB/OG 能對日後就職有助力了
學術) 先有 PhD 再說,外國人要在日本的學校系統裡面爭到一席之地很難
當 postdoc 的話, 到世界各地都一樣, 先問自己喜不喜歡這個 lab, 這個
老闆
BTW 我不排斥收到站內信問問題, 理研/JRA/FPR的問題我都可以回答
但請不要給我一行文問題類似...
"請簡述理研 (申論題:100/100)" 這種感覺的東西
任誰看到這種都會一肚子鳥氣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160.145.2
※ 編輯: warumireille 來自: 134.160.145.2 (02/19 11: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