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討論到台灣的少子化,以台灣現有的資源,最好的解決對策,大概就是發錢,2018年我就寫過類似的文章了,21世紀,高出生率已不等於高經濟產出,因為人類透過自動化和機械化生產,搭配高效率的管理制度,生產力持續突破,農業時代的勞力經濟概念已經不划算,扶養新生兒長大至少15年的扶養成本越來越高,對20〜35歲世代來說,自己要過生活的勞動成本都相對高了,沒必要再多生扶養成本比自己還更高的新世代
除非養育小孩是有經濟效益的,那人們自然會主動去提高生育率,例如,政府補助第一胎年發24萬,第二胎另外年發36萬,實施數年後,看情況再追加,第三胎也發錢,累加上去,這樣生育率很快就大幅上升到2.0以上,數據看起來好像很可觀,國家要舉債相對高的育兒補助,但是看到日本和北歐的經驗,長遠來看,這些錢還是划算的,未來某個時間點,台灣一年會年減至少20萬的勞動人口,人口結構金字塔會越來越反三角,長遠的出生率更慘烈,長期的民間消費成長力,相對於現在的民間消費成長力,那個損失很高機率大於育兒補貼
那還不如在人口負債結構的初期,就砸資源去改變這個人口結構的問題,2022年開始做,2040年代,台灣可能就是另一波經濟起飛,跟整個民間的經濟成長量體相比,育兒津貼其實沒有不划算,而且花掉的育兒津貼,高比例會是消費在幼兒相關的產業,這都是內需消費,長遠來看,對國家反而有利
2015年日本人口約1.26億人,安倍內閣成立「小孩・生育本部」,一年預算高達1.89兆日圓,以當時匯率0.26計算,約5000億新台幣,北歐和西歐是高福利高社會支持的手段鼓勵生育,包括對孕婦、媽媽的各種社會支持、補貼低收入戶生育養育開支、提升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使其與一般婚生子女平等,種種措施下,像瑞典成功的將出生率拉回到2
2017年法國人口6700萬,每年至少120億歐元,德國人口8280萬,每年至少550億歐元,法國年花至少4200億台幣,德國19250億台幣,才能有明顯解除少子化效果
生兒育女在現在就是經濟嚴重「不划算」的行為,如果無法減緩經濟壓力,少子化問題只會持續惡化,日本、法國、德國政府花在少子化的花費,換算台灣人口,台灣政府只花了相當少的成本,如果台灣政府把預算提高十倍以上,每個家庭撫育一位小孩每月補助3萬以上台幣,少子化問題絕對能緩和下來,不要以為這樣的數據很誇張,很多已開發國家就是用這種補助火力在對抗少子化,效果才能出來,台灣政府對於少子化改善所花的資源,真的還是太少太少了
人口負利扶養比 在 陳乃瑜 美人瑜媽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可逆的 #少子化 👶🏻 另一面就是 #高齡化 👨🏻🦳👵🏻
啊我們的 #長照 準備好了嗎?
👉🏻別讓超高齡社會壓垮我們的下一代
今年2021年台灣的 #扶養比 攀升到41.2
也就是說每100位15~65歲的人口
要扶養老幼人口41.3人
以我來說 上有老 下有小
兩個小孩 哥哥才三歲 妹妹還不到兩歲
但更慘的是近30年後的2050年
我兒女都30歲上下的時候
依照國發會的人口推估
那時的扶養比高達84.9 是現在的兩倍以上
每100位15~65歲的人 要扶養老幼人口84.9人
到了2070年我兒女50歲上下的時候更恐怖😱
扶養比衝破百 來到102
只要是年滿15歲到65歲的人
#每一個人就要養一個老幼
.
長照的佈建真的是不能等!
現在不做 你和我就等著未來變成 #下流老人
.
但是我們現行的長照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失能的台灣長照 系列專題
#新聞深一度 帶您來看!
👉🏻體制內、編制外的 #醫院看護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
家人突然需要急性醫療住院
院方建議要聘請看護 但是卻排不到?
砸錢請了看護 卻又良莠不齊?
事實上 我們在醫院看到的這些看護
不屬於醫療體系 當然也不屬於健保
不屬於長照範圍 也沒有補助
勞僱關係紊亂
看護勞權沒保障 出了事也沒人扛
成為醫院內三不管照護黑洞
找嘸看護的真相曝光了!? 醫院.仲介抽佣卻無須負責 直擊醫院內"三不管"照護黑洞│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新聞深一度】20210406│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jMdt1T0W8s
👉🏻經濟、身、心壓力下的 #長照家庭
根據統計 一段長照的時間大約是九年
這九年對長照家庭來說
誰來照顧家人?時間怎麼分配?
工作可以兼顧嗎?
那生活、醫療、照護花費怎麼辦?
台灣長照沒跳脫福利思危的迷思
長照也不被視為專業
小孩我們會送去幼稚園 #交給專業的來
但老人?如果送去老人機構、日照機構
「不孝子」的罵名隨之而來
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的老人政見
竟然是鼓勵 #三代同堂⁉️
傳統觀念還是要第一線的家庭
承擔照護的責任和經濟壓力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揭台灣失能的長照悲歌 曝長照家庭身心煎熬...│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LIVE大現場】20210407│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iqb4WdhcY
👉🏻 就算 #有錢也排不到 長照機構和床位
少子化大家說沒錢不敢生小孩
但不管有錢沒錢 人人都會變老
更慘的是 想進長照機構?有錢都排不到!
台灣 #醫養斷鏈
尤其都會區想就近照顧、在地老化 更是困難
自從2017年 #長照法 上路
全台住宿型機構反而出現負成長 只剩10萬床
還有4~5萬的床位缺口
新法拉高了設立門檻 壓低收益
讓既有的小型機構不敢轉型
再加上沒有誘因 也沒有新的業者願意投入
有長照需求的家庭
恐怕就會轉入非法的養護所!
生不起養不起現在"老不起"? 長照市場"汰除"小型機構 北市4年僅增46床 全台80萬人有長照需求"在地養老"為何難 | 記者 陳乃瑜 陳致宇|【新聞深一度】20210408|三立新聞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QiQU3Pokg
🙏🏻感謝
立委 劉建國 吳玉琴 洪申翰 Sun-Han
以及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
台北市私立龍江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養護型)
瑞泰照護體系服務網
衛生福利部
#採訪的日常
人口負利扶養比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孕育生命是兩人愛的結晶但不是唯一
易讀版: https://awater.tw/archives/258
美國中情局CIA公布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其中台灣在227個國家地區當中位居最後一名,新聞一出也立即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現代人生的少,與房價不斷攀升呈正相關,經濟成為擔憂生了養不起的主因,也有人認為與女權主義與女性自主意識抬頭有關,現代人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已過時,這也導致了現代人生的少的主因。
來聊聊我的想法。
許多人都知道我在去年的聖誕夜與我老婆公證結婚,原訂的婚禮宴客時辰也因疫情往後延,而我們正好可以趁著這段時間,努力看看有沒有機會傳出好消息,能夠擁有一個寶貝兒子或女兒。
許多人總問我何時會生一個,我總告訴他們 - 隨緣。
我母親是保母,所以從小我就在有孩子的環境中長大,也讓我跟小孩相處時相當輕鬆自在,甚至比一般人有更多耐性與時間與他們相處和玩樂,自然我也會很期盼有個自己的寶貝結晶。
但我總認為,孩子的誕生,常常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他可能是意外,也可能是耗費家產喜獲麟兒。
無論有沒有孕育下一代,都不該造成夫妻之間相處上極大的壓力,的確在上一代的觀念中都會有傳宗接代,或是養兒防老的想法,我們不能說這些想法是完全的過時甚至錯誤,但他同時間也造成了許多不孕症的夫妻每日面臨身心靈極大的壓力。
我常在想,如果孩子真的誕生了,真的能夠快樂嗎?
今天兩個人有愛的結晶,願意一起扶養孩子,這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不只夫妻雙方都得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心力,在生活上也會有很大程度的改變與犧牲。
人家常戲稱,有小孩後才是婚姻生活的開始。
我完全同意且理解,這也是為何我身邊許多人都寧可不婚不生主義,因為如果跟自己原有的價值觀與生活條件有衝突,自然成為不考慮的關鍵。
以月收十萬的家庭來看,如果只有夫妻兩人,除了平常的生活開銷與飲食外,幾乎能夠存下一些小錢,甚至偶而還能出國度假約約會,但如果當你有了小孩,甚至一次是雙胞胎的情況,你就會發現,如果你抽不到公托必須得唸私立學校時,那是多大的負擔與壓力。
夫妻擁有小孩,應該是雙方都有共識達成的決定,而不該是因為他人的原因才生。
如果你是為了夫家或婆家而生,如果你是為了一時愉悅而生,如果你是為了利益而生。
我都不認為這孩子將來會開心。
如果你在意的是自己家中姓氏的香火延續,那你到底為了這個孩子的降臨之前,是否已經做足了準備,還是只是單方面的要求女性應該全然配合,甚至用盡各種情緒勒索的方式來要求。
這是不對的。
以現在全世界的趨勢來看,的確經濟發展與教育水準較高的國家,都會面臨到相同的問題,在生育率上不斷的下降,老年人口占人口比例逐漸加重。
這是必然且不可逆的趨勢。
如果你願意生,還願意生一個兩個三個,那真的非常感謝你,願意為了台灣的生育率努力,持續增產報國。
如果你不願意生,讓兩個人能夠持續的享受兩人時光,這也非常的開心,沒有必要生了小孩之後,讓夫妻雙方都痛苦,讓小孩在沒有愛的環境下成長。
正如我的標題所寫,愛有很多種形式,只要兩人同意就好,沒有生了就比較好,不生就比較不好這種事情。
這種事情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彼此間的選擇。
但千萬記得,女性應該擁有完全的自主權,而不該是用各種方式指責不願生產的人。
IG : Awater0911
專屬社團 -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四月休播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