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寫呢啲]今日寫得短。
澳門股單嘢,其實前晚(星期二)已知,唔係我有內幕,係新聞報晒美股都跌晒。但我都冇特別寫,一來冇買,二木冇推,三來你知咗都走唔甩。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之後點?文入面講,但照計呢,非美國嗰三間(銀河27,新濠200同澳博880)影響細啲。不過又提返你,之前搞教育股搞科技股,都係本土公司。至於撈唔撈底之類,就Patreon講
肯定嘅係,雖然中資科技股都跌,但港股啲下跌比例唔算誇張,恒指都仲十幾隻成份股有得升。只要你夠分散,照計唔會十分傷。當然有啲人硬係鍾意一注all in ,就貴客自理了。
正如另一方面,美股彈返啦,你唔係濟買港股嘅,今年點會輸錢?我個垃圾美股倉大升2%添,仲要十隻有九隻升(真係十隻!),可能又預示風險胃納返嚟
理文化工嘅,冇乜好講啦,邊位有買仲渣住嘅話我知。叻仔。我係冇買過嘅
另外,微軟都不用賣關子,加派息(碎料),同埋宣佈大規模回購。當然股價係接近歷史高位的,「咁你去買恒大咯,抵買」
最後,都唔賣關子,開埋名,睇緊隻Sportradar.睇咋下,冇叫你買,仲要研究下,雖然幾有趣,但李佳芯都幾有趣,Stephy都幾有趣。都係要繼續鑽探研究 鑽探研究。
Sportradar,新股嚟的,上市兩日,第一日大跌,昨晚升返啲,至少係啲一上市升幾倍嘅嘢。體育(大)數據,Michael Jordan同 Mark Cuban有份投資(佢地使唔使識大數據?)。留意有間同業上市,表現都麻麻。聽落幾過癮,客人係乜?隱憂係乜?Patreon講 .
每日一圖,兩個都講通脹。第一個畀你見到,同返歷史比(呢十年八年啦,唔係咩石油危機年代),你見而家啲通脹明明唔明。但你又好似聽新聞話好高。關鍵係你點量度。你睇核心通脹,按月計,就完全唔高的。咁預示乜?文入面講
第二圖,畀你見到低學歷嘅人,對通脹預期比高學歷嘅高一截。係咪佢地唔識嘢?又未必。係咪佢地特別悲觀?都未必。呢個分歧係近幾個月先有的,之前幾年並唔係咁。點解呢排會有呢個分別?文入面講
Good read 兩篇都講學術研究,實驗設計。
第一篇,講空閒時間同快樂嘅關係。點度快樂?當然係自評。你可以話自己住索馬里都好開心的。正如之前都貼過嘅文,講人工同快樂,當然越高人工越快樂,但只係up to a point,去到某個水平,再高人工都唔會帶嚟幾多開心(實際上個數字係五六萬蚊港紙,我自己都發現係差不多,我問過身邊嘅朋友都係,固然都係越多越好,但你由一兩皮嘢上到五六皮嘢時係極開心的,打後都開心,但冇咁誇張)。點解會咁?文入面講
咁空間時間都係,你日日忙到屎都唔得閒屙,當然唔會開心(所以記得返公司屙,我諗係白領工作嘅唯一福利,你唔屙而你同事屙,即係佢加咗人工)。但又係up to a point.呢個仲極端,見到太得閒嘅人呢(好似我而家咁),原來就反而冇啲 中等得閒嘅人咁快樂。
第二篇,黑人歧視。講呢啲好敏感,唔係我唔願意講,而係你見好多人都上腦,根本大家都唔係拗緊同一樣嘢。咁做學術研究,梗係搵啲可以量度嘅嘢,最簡單係人工。呢個課題都研究咗好耐,話「歧視」嘅原因有三種,第一係品味上(人就係唔鍾意啲平時少見嘅非我族類),或者係統計上(例如黑人犯罪率高,或者某國人就係X,咁固然唔係所有XX人都係X,但,在你冇更多嘅資料下,「歧視」係「理性」的。例如女仔坐順風車搵返女人,不代表所有男人都係色狼,亦唔代表女人唔會係連環殺手,但你懂的),甚至係潛意識上。
以前做過嘅研究,咪睇黑人球員嘅人工。但只係話黑人球員人工低啲,不代表「歧視」,可能黑人球員屎波啲呢?所以實驗方法係睇同一個人工水平下,見到少黑人球員嘅球會,表現係不及多黑人嘅球會,咁咪見到歧視。
亦因為咁,似乎因為市場力量,人工上歧視黑人球員,已經少咗好多—因為你搵自己笨,會唔夠競爭力。呢個亦係經濟右翼一路講嘅嘢。
今次呢個研究,都見到意甲(點解揀意甲?你懂的)在人工上冇特別歧視黑人球員。但新聞紙評分就有啦。
但,我見佢個研究,似乎都係就咁講黑人球員低啲分。咁呢個per se不能證明歧視喎,可能佢地真係差啲呢?比較好嘅做法,應該去比較啲客觀啲嘅數據評分網站(大把),同埋新聞紙嘅評分。如果啲黑人球員明明數據評分網站都唔低分,但新聞紙比得低,咪證明佢地有呢個歧視現象。
係喎,成篇文我都講埋咁滯,但想睇原文嘅,Patreon吧
==============
已經2000人訂!多謝大家!Two thousand people can't be wrong!(扯,幾百萬人冇訂添!).下一個目標當然係攞你命3000!
==============
月頭訂最抵!一週年!比別人知得多。subscribe now(https://bityl.co/4Y0h)。Ivan Patreon,港美市場評點,專題號外,每日一圖,好文推介。每星期6篇,月費100. 畀年費仲有85折,20/40年費VIP 送本人著作一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Edmond Po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35 聲音月費重溫$25...
人工高學歷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慧眼看世界——#最大的競爭者
2021-08-23
Tesla打算明年推出人形機械人原型,它能互動感應、負重,以雙腳平衡行路和跑步;日後更可以處理大量重複工作,以及用於危險的工作環境。由於這款機器人被刻意調低能力,人類容易擊倒它或者避過它的攻擊,所以馬斯克認為機械人很安全。只要大家細心再想,這些機械人的出現將會顛覆人類社會的生活。沒有創意和解難能力的人,即使擁有高學歷也難有發揮。
這些機械人可以二十四小時工作,不需假期和培訓,連線就可更新工作知識技能;同時也不用考慮退休保障,多危險的工作都能執行,日常操作只需購買第三保便可。如果機械人的售價跟一部高價電動車相若,只要懂得計數就知道一部機械人可取代幾名員工;辭退員工以機械人代替,操作一年就能回本。倘若機械人可用上多年,這裏涉及的回報已非常可觀。
也許各國政府需要顧及失業率和國安,未必會大量使用機械人來代替軍警。反觀私人企業,除了工廠運作和惡劣環境的工作能用這些機械人代替外,其他如管理員、保安員、各行業的服務人員和家務助理等都可以。
再進一步想像,未來這些機械人還可以跟電動車,人工智能監察系統和物聯網連線,相關企業和政府要掌握所有人的言行很方便。大家可以猜想,未來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張慧慈
#機器人必會取代低技術和無創意的工作
人工高學歷低 在 半宅職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返工會越返越窮? 創業或副業成出路
======
自小爸爸媽媽便教我們努力讀書,考上大學,畢業之後找份好工,拾級而上,一步一步改善生活。但最近政府公佈的統計數字,似乎和我們的認知剛好相反。
大家不難發現在過去十多年,吃一頓午餐或者茶餐的價格翻了幾乎一倍,但收入卻沒有以相同比例上升,變相令返工越返越窮。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這個趨勢,以及創業或經營副業可以怎樣幫我們走出困局。
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根據政府在2021年5月5日的新聞公報,按選定教育程度劃分的不同世代組群中全職僱員的平均每月就業收入(以2018年價格計算,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出現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以具學士教育程度為例
以具學士課程教育程度的全職僱員為例,1970年至1974年出生的僱員,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平均收入是每月38,300港元。
但如果遲十多年,在1985至1989年才出生,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收入則下降至平均每月33,700港元。
具研究院程度又如何
攻讀研究院課程的風氣越來越明顯,那麼具研究院教育程度,又能否倖免於返工越返越窮的趨勢呢?
1970年至1974年出生,具研究院程度的僱員,當他們達到30至34歲時,平均收入是每月47,100港元。
但如果遲十多年後,在1985至1989年才出生,當他們到達30至34歲時,收入則下降至平均每月46,000港元。
換句話說,獲取研究院學歷雖能獲得較高收入,但仍不能倖免於越遲出生收入越低的趨勢。
憎多粥少,鬥低人工
經濟暢旺程度與收入的關係,似乎只在老細階層發揮作用。 除非你擁有自己的生意,能夠隨著市道而水漲船高,否則市道暢旺與你的收入其實沒有必然關係。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打工仔的薪金是如何定義的呢?
有些人會認為以學歷定義,有些人會認為以經驗定義。但從老細高層角度,打工仔的薪金其實是由爭奪同一職位的對手定義的。
說得直接一點,打工仔的對手其實是其他打工仔。假設經驗和能力相同,必然出現價低者得的現象。
學歷是優勢還是包袱?
市場中打工仔的學歷普遍提高了,並不代表獲取學歷的付出,例如時間、精力和學費,會較以前減少。
學歷競賽是一個絕大部分人都是輸家的遊戲,這遊戲並不視乎你具多少學歷,而是你的對手具多少學歷,當中只有極少數特別優異的參與者能夠成功。其餘大部分人,當扣除機會成本和學費成本之後,能夠打和已經十分幸運。
昔日的上流階梯還可行嗎?
當打工仔普遍學歷不斷提高,學歷便再也不是上流的有效階梯;
當退休年齡不斷延後,高位的人將會霸佔高位更久;
當這資訊爆炸年代資訊產生得越快,經驗的價值便越快退色。
上世紀打工仔黃金時代的成功法則,在今時今日還行得通嗎?
創業或經營副業成出路
財富由上而下的滴漏效應已然失效。能夠隨著經濟環境水漲船高的,似乎主要是資本家和企業家。
要成為資本家,資本門檻相當高,並不是一般人能及。
創業或者經營副業,便成為擺脫返工越返越窮的一線生機。
為什麼創業這麼艱難?
創業的吸引之處,在於收入無上限的可能性。
如果能夠創辦成功的企業,你的收入和成就便能夠隨著經濟環境而水漲船高,甚至得到幾何級數上升。
但大家可能又聽過,創業成功率很低。為什麼會這樣呢?
根據我的觀察,這是因為我們的傳統教育(也就是我們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訓練我們成為一個受薪階層的。即使是那些成績優異的優等生,也大致上是被訓練成過得更好的受薪階層,始終跳不出打工這框架。
沒有創業的培訓,也沒有啟蒙導師,創業失敗率自然高。
經營副業又如何?
經營副業,即是介乎全職創業與打工之間,以有限的時間,承受有限的風險。以副業這種方式創業,勝在進可攻退可守。
犧牲休息時間,一嚐當老細的心願,以有限的資金搏一搏,是不少打工仔的一個選項。
那些人不需創業?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不需考慮創業或者經營副業的:
受老闆賞識的明日之星:
如果你預期能夠快速升職加薪,逆市打破返工越返越窮洪流的話,你不需要冒風險創業,反而應該專注於更有把握的升職加薪之上。
高佣金工作:
如果你擁有一份高佣金工作的話,性質便與經營自己生意有所類似,能夠隨著經濟好而水漲船高,在這情況下你也不需要創業。
結語
對於上一代來說,返工會越返越窮這說法雖然可能匪夷所思,但這卻正在今時今日的香港社會發生。
努力的定義不單單是埋頭苦幹,更加是時常思考,以想像力和創造力尋找機遇。打工仔宜好好裝備自己,觀察世界轉變,尋找契機,以求突破返工越返越窮的洪流。
https://seminerdlabs.com/learn-business/
#創業 #副業 #創業家 #企業家 #網店
=====
「半宅職薯研習所」提供:
一對一事業諮詢
網店副業或創業培訓(一對一培訓,手把手幫助你建立出可營運嘅網店!)
助你找到事業的出路。
立刻 Direct Message 半宅職薯
或 WhatsApp: 52444531
人工高學歷低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35
聲音月費重溫$25
人工高學歷低 在 Edmond Po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恐怖在線 www.edmondpoon.com
逢星期一至五 晚上十一點半到凌晨一點
每日免費收睇直播
視像月費重溫$35
聲音月費重溫$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