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廣播 #限時48小時 #買卡片送小物件
你曾經有那種內心空空的感覺嗎?或者是不管做什麼,都是沒有辦法穩定下來,只好讓自己有很多事情忙碌,填補空虛。
最近我上了一些創傷的課程,我才發現一件事情,如果你有下面這些症狀,或許代表過往人生當中曾經受過一種傷,可能被你遺忘、可能被你存到身體裡、也可能反覆的會閃現在你的日常當中,但在這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是:恐懼。
—驚弓之鳥:明明沒什麼事,但時不時就會擔心不好的事情發生。
—不定時炸彈:大部分的時候讓自己看起來很好,但累積到一個狀態,就會整個大爆炸。爆炸之後,又很後悔、討厭這樣的自己。
—災厄錄影帶:有些時候腦袋裡面會反覆出現過去某個創傷的畫面,或者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有非常害怕的感覺(明明四周都很安全)。
—低落情緒:幾乎所有的日子裡你都是心情不好的,你的日子要從零分開始計算,只有負,沒有正,就算好事發生,你也會覺得很快再來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類似的狀況出現在很多相關的心理疾病當中,例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複雜性創傷壓力症候群、憂鬱症、邊緣性人格障礙、雙極性情感疾患⋯⋯以前剛開始學變態心理學的時候我都在想說,到底要怎麼分類這些疾病,但後來才發現,原來好多的疾病背後的共同源頭都是:創傷。
要療癒創傷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在那之前,或許可以做的事,探索做什麼會讓自己感到安全,或者,在哪些時候,會莫名的感到恐懼。
所以,這次 我和Chloe 愛心理:探索心理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兩個人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結合我新書裡面提到的「恐懼理論」還有大家熟悉的「依附理論」,彙整出了這一套「安全卡」,裡面透過文字和圖片,協助你靠近內心的恐懼和害怕,然後慢慢地,把屬於你自己的安全感找回來。
你可以輕輕的摸著自己的胸口,和那個「你所討厭的自己」說:謝謝你一路以來的陪伴,我不會丟下你、不會把你放在陰暗的角落,我會看見你、繼續牽著你的手,走長長的路,然後在黑暗的森林裡面烤火,在以為自己都快要不行的時候,互相攙扶著行走。
你也可以和自己說:你不需要變成一個完美的人,你只需要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而且,不論你是否完美、完整,
你都值得被愛、被珍惜。
——
#安全卡這裡買 #下面的圖片就是安全卡的其中一張 #想看更多卡片可以點到下面的連結
https://www.iiispace.com/securecard/
1.預購前15名將會免費獲得海苔熊新書《對愛,一直以來你想錯了》
2.在這48小時之間購買,還會有海苔熊親自挑選的 #沙遊小物件 噢(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喔!)
人格疾患分類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腦中小劇場 《人際麥娜絲》正式開課 過年前,來場人際大掃除】
人際關係真的很難。
去年十月,我收到張老師月刊邀稿,主題是「人際斷捨」(原文《人際關係麥娜絲》收錄於張老師月刊2021年1月號),撰文同時,我開始思考如何將文本轉為實體課程,進行擴充與延展。
(張老師月刊2021年1月號:http://www.lppc.com.tw/ch60/CH2/2818/MD/MD1260913.html)
建立、維持、斷捨,全都是苦差。關係的生滅,人際的裁決,往往讓人精疲力竭。該留的人沒空間留,該捨的人沒勇氣捨,不確定要留下誰,只知道不能隨便把誰丟掉,說到底,都是顧忌使然。
因此《人際麥娜絲》這堂課,我想把重點放在人際關係中的「顧忌」。
顧忌產生猶豫,猶豫影響決策,最終阻礙斷捨。因此面對錯綜複雜的聯繫,纏繞糾結的人脈,我們最常做的,就是把這一團混亂塞進抽屜深處。
但我們都明白,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人際的份量,會決定我們行事的方向,但若不進行分類,便無法理清關係的親疏遠近,沒將資源押在合適的關係上,通常就是混亂的開始。因此,趁著歲末之前,我們一起把那些卡在抽屜深處的聯繫,一次清理出來,好好攤在桌面上,平心靜氣地檢核一遍。該留的留,該捨的捨,減法不是意氣用事整組刪光,而是把資源留給合適的對象,然後不留遺憾。
資源重整,有時意謂著縮編。但即便人際縮編,也不代表人生停業,縮編是為了集中火力,把能量留給必要的連結,不被顧忌左右。
通過這堂課,你會明白自己的顧忌如何影響斷捨,一旦看透顧忌,才能檢視斷捨的破綻。調整觀念後,學習如何在現實與人情的制衡下,將資源重新分配給「更值得的人」。這些人不一定全都討喜,你也不一定會甘願維繫,一旦利害關係解除,或不可抗力因素消滅,你隨時可以將他們釋出保障名單,不用委曲求全。
從觀念到實作,課程重點包括:
● 探討難以斷捨的主因
從觀念起手,探討顧忌的影響,檢視自己為何總是下不了手斷捨離。
● 斷捨關係的的「四大步驟」(重要!!)
如果砍不下第一刀,本課程會教你用更舒服的方式進行斷捨。
● 實地演練
藉由四大步驟演練,你會得到一份客制化的保障名單,人際界面一目了然。
● 面對無法斷捨的「必要之傷」,練習如何建立界線(重要!!)
基於現實考量,上述的保障名單中一定有我們「不得不」維持的關係,如何面對,如何共處,本課程會給出具體的方法。
● 斷捨之後,如何獨處?
倘若你能快刀斬亂麻,人際權衡乾淨俐落,恭喜你,這是一項眾人羨艷的能力。但若你正困在某些人際關係中,不知該如何取捨,甚至面對在那些不得不維持的關係中,缺乏應對的技巧,那麼本課程絕對歡迎你。過年之前,讓我們一起重新整頓關係,來場人際大掃除。
此次課程將有1/16(六)及2/6(六)兩個時段,課程內容相同,1/10(日)前完成早鳥報名,加贈好書二擇一(《早什麼安啊》/ 《人生煩惱相談室》)。
《早什麼安啊》是近期的療癒狂書,上班族看了只會贊同如搗蒜,然後笑著笑著就哭了。作者用一支筆,把韓國職場文化戳得滿頭包,毫不掩飾,但礙於生計,我們終究要回到千瘡百孔的戰場。對於人際關係中的「不得不」,作者給予滿滿的同理心,他會讓你知道,想幹掉上司的,絕對不只你一人。
《人生煩惱相談室》則是對於無法斷捨的關係,提供了建立界限的建議。篇幅雖短,但便於攜帶,相較於前本著作,本書發散的是暖心氣質。兩書各擅勝場,都能為人際困境劃出重點。
最後,還是要感謝時報文化( 時報出版 , 時報悅讀俱樂部 )的支持,即便在疫情延燒的惡年裡,還願意和我維持合作關係。感謝合作夥伴正文與家瑜在每次課前會議的寶貴意見,感謝每位學員的課後回饋,從「人格疾患」、「職場應對」、「憤怒控管」到「人際重整」,我們陸續開發了各種貼近生活的講題。或許講座規模不太,或許迴響有限,但還是感謝學員們的支持,為此我們會更努力地進行每場講座,認真執行實地演練,讓大家都能帶著練習成果回到現實生活。
到時候見。
人格疾患分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人類學經典的幾個典範建立之後,有一段時期人類學研究常常把某個文化或社會的特色與一個特定的社會群體建立起特殊的關係,例如Weber的新教倫理與西歐資本主義社會、Durkheim的圖騰宗教與澳洲原住民社會。按照Durkheim 與Mauss的論述,人類始終都是一種喜歡分類的動物,因為分類可以帶來秩序以及對自己的定位。如果出現了無法分類的現象,那麼人類社會就會存在失序的危機。
對於精神疾患以及反社會人格的憂慮,一方面固然是由於其使用暴力的不可預測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們無法從外觀上被明顯標示出他們的特殊性。所以,有一系列的研究就試圖為這些精神疾患建立起與某些特色的固定關係,例如音樂與電影的喜好、對於暴力圖片的接受程度等等。
-----------
經典電影《發條橘子》的艾力克斯和《沉默的羔羊》的漢尼拔皆熱愛古典音樂,但心理學家認為精神疾患並沒有比其他人更愛古典音樂,他們似乎更喜歡其他種類的音樂。
根據一項讓200人聆聽260首歌曲的初步研究顯示,精神疾患(psychopath,具有反社會特質、不具同理心、對他人有較高敵意的某些特定人格疾患,俗稱心理病態)評量得分高的受試者特別喜歡Blackstreet的暢銷歌曲〈No Diggity〉,以及阿姆(Eminem)的〈Lose Yourself〉;而無論受試者的其他人格特質為何,偏愛The Knack的〈My Sharona〉和Sia的〈Titanium〉的樂迷,在精神疾患評量的得分都較低。
紐約大學的研究團隊強調,實驗結果只是「非常初階的研究,尚未定論也未發表正式論文」。但研究還未結束,它只是一個起頭而已。科學家對此議題非常有興趣,即將展開更大規模的研究,試圖瞭解音樂品味與精神疾病之間的關聯:假如精神疾患真的具有某種獨特且強烈的音樂偏好,或許未來能藉由播放清單找出潛在的精神疾患。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1915?fbclid=IwAR3uewU9FFVl53lcnFN32AVOSUk5f5IWptLvkG7EW8IPr8VjS7bF8VvfmEs
人格疾患分類 在 【A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什么?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有 ...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邊緣人格障礙• 真實個案:診斷與治療| 心理治療 ⚕️ | Dr. SAM · 經常被誤解的精神分裂症(思覺障礙),楊醫師給你一次講清楚。 · 小心有毒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