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來關於疫苗的風風雨雨,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是如果一切回到科學的角度,就知道每個國家疫苗策略的選擇,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台灣的疫苗策略,更是在重重限制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先分享一下三個月前 3Q 陳柏惟 分享的一篇科普好文: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posts/1389243704741950/
從 3Q 陳柏惟 的文章裡,我們大概瞭解了四大類型的武漢肺炎疫苗(mRNA、腺病毒載體、滅活性病毒、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之間的性質差異,和各自的優缺點。那麼,世界各國採用這些技術,背後的考量又是什麼呢?
🔹 美國:以壓倒性的技術力、後勤力和財力一決勝負
信使核糖核酸(mRNA)是先端技術,應用在疫苗上,至今才差不多約十年的時間。這世界上能掌握此技術的,只有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團隊。Moderna就是此一技術的大本營-哈佛大學的育成公司。而相關技術的另一位匈牙利裔的祖師爺,則是跑去德國主持BioNTech公司。
美國自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壓倒性的技術力與後勤力一決勝負。除了扶植純美國血統的Moderna公司以外,也透過財雄勢大的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搞疫苗不是只有技術而已,臨床試驗、生產、藥證申請程序、通路,樣樣都要燒錢;BioNTech的資源不足,而輝瑞的合資則讓一切變得可能。作為交換,美國也讓輝瑞在美國境內生產這支疫苗,戰略資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然而mRNA疫苗的物性不穩定,對於冷鏈的要求很嚴格。輝瑞疫苗要求-70℃冷鏈(雖然實際調查後,條件略有放寬);Moderna好一點,也要-20℃,比你家冰箱冷凍庫低一點。當然了,醫療用冷鏈還對恆溫的要求遠比家裡的冰箱嚴格。
要佈建冷鏈是非常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而去年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展開「神速作戰(Operation Warp Speed)」,砸下大把金錢甚至動用美軍資源,把如此嚴苛、輝瑞等級的冷鏈打通到全國各地。這個政績是連拜登都不得不稱讚的。
總之,美國就是有那個底氣,能夠把極嬌貴的先端技術疫苗,用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來,搞定量產、配送,做到全國人人能打(而且還免費)的程度。如果深入瞭解到這一點,那種心情,就好像日軍參謀在太平洋戰爭中看到美國大兵在喝可樂吃漢堡一樣,對其後勤能力讚嘆不已。
🔹 英國:走成熟務實路線,但也有它的技術深度
英國當然沒辦法做到像美國這樣財大氣粗。英國/瑞典合資的阿利斯康(AstraZeneca),嚴格來說算是業務範圍很廣的綜合製藥公司,在疫苗方面不是特別地專業。所以「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個很成熟的技術,就成為一個好選項。
能夠研發腺病毒疫苗的國家很多,美國是一定有的(嬌生J&J),中國也能搞。所謂腺病毒載體疫苗,簡單說就是用對人體較無害的腺病毒,搭載武漢肺炎病毒的片段,進入人體裡面讓免疫系統去認識。
那麼,這裡作為載體的腺病毒該怎麼選擇,就成了成功的關鍵。人類很多都感染過腺病毒(腺病毒是很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換而言之,你得過感冒就有很大機會感染過某種形式的腺病毒);如果你載體選用太常見的腺病毒,那疫苗打進體內,你的免疫系統就直接把它當作已知的腺病毒處理掉了,根本不會去學習所搭載的武肺病毒片段,打了等於沒打。所以,選用罕見的腺病毒就非常重要。像現在大家都不怎麼提起中國的康希諾了,因為他家選用載體,是人體太過常見的Ad5腺病毒,嚴重影響到該支疫苗的有效性。
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的技術底蘊,其載體來自於牛津大學長期研究的黑猩猩腺病毒,俗稱黑猩猩感冒病毒。它不但罕見也對人體無感染力,是最理想的疫苗載體。而這款黑猩猩腺病毒怎麼發現、取得的?自然就來自於英國長年的殖民地與熱帶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起頭選得好,接下來量產對於阿利斯康這種綜合製藥大廠,當然就比較不成問題;目前AZ疫苗的產能輸出,在全球來說也是比較穩定的。但此類疫苗,等於是把(可能還有部份活性的)病毒打入體內,多多少少有點安全上的疑慮。當然腺病毒不是滅活的武肺病毒,而AZ採用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更對人體沒有致病性。但是一般建議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HIV帶原者)或孕婦,要避免此類疫苗。
實際施打的結果,AZ疫苗打死人的機率,比走在路上被雷打到還低。在疫情緊急的當下,仍是遠遠利大於弊的選項。
🔹 中國:瓦房店主義,馬馬虎虎求快求便宜
中國主打的國藥和科興,都是屬於所謂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要搞很簡單,把真正的武漢肺炎病毒,拿去化學處理滅除它的活性,只剩下病毒的空殼子,好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學習產生抗體。滅活/減活的概念在人類醫學史上已經存在一兩百年了,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就打過的小兒麻痺的沙賓/沙克、日本腦炎、A肝等疫苗,都是典型且歷史悠久的滅活/減活疫苗。
但太過簡單傳統的技術,往往意味著不好用。至少在武漢肺炎疫苗的領域裡,這個法則是成立的。首先,如果滅活不完整,以武肺病毒之刁鑽,很可能打疫苗打到變成直接中鏢。至於其引發的免疫反應,還有專一性(讓身體可以產生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而非雜七雜八沒有用的抗體),比不上最先端的mRNA不說,相較於其他成熟的技術如腺病毒載體、蛋白質次單元等也差強人意。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疫苗不良反應。
但是中國哪管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技術要求,生出一個還堪用的東西,把它倒給廣大的十四億人口(但中國人好像也不太領情),還可以順便搞搞疫苗外交,輸出給那些亞非拉的苦命兄弟們,這樣就夠了。實際的保護力?馬馬虎虎就好。不良反應?反正政府壓下消息,沒人會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中國滅活疫苗,是那些急於做做成績,「有打就好」的極權國家的的首選。
當然中國也有想要搞更先端技術的疫苗,例如以市場與藥證發放為籌碼,硬性要求BioNTech轉移mRNA技術,在中國境內生產。但中國人搞高新技術,都會有一種「瓦房店化」的現象。就是從國外引進了高科技,但因為文化不合、人謀不臧、管理不善、勞動力素質跟不上,再加上國內粗製濫造的產品競爭…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引進的技術「退化」。最極端的就是像搞半導體那樣砸了大錢結果顆粒無收,好一點就是做出來的產品總是有點差強人意。
所以,要不要信任中國的產品,就留待看倌們自行思考了。
🔹 台灣:在各種艱難處境中,走出一條折衷穩健路線
照理說台灣作為小國,是不指望在疫苗研發的大國競賽當中軋上一腳的。但是台灣很清楚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知道引進外國疫苗,勢必會受到那個流氓國家的各種阻撓。即使能夠順利打通通路,台灣的市場規模小,又不能像以色列這樣出三倍價錢搶貨,各大廠商也未必會把台灣放在優先供貨的順位。
因此台灣永遠都得做好「一切靠自己」的最壞打算。當然梭哈押寶於國產疫苗,對台灣風險太大,因此必須外購+國產,雙軌並重,盡可能打通每一條道路。這是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的靈活度。
美國也充份瞭解台灣的難處。要知道美國自己也是疫情大國,在最高峰期的時候,是不是能拿疫苗支援盟友國家,美國自己也說不準。因此,美國做了一個罕見的決定,就是把美國國衛院的疫苗設計圖譜,授權給台灣自主研發。這個源頭等於是與Moderna同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美國是幫我們跨過去了。照理說拿到跟Moderna同樣的源頭,是不是可以直上mRNA技術呢?這對台灣老實說有點困難,就算做得到,mRNA疫苗嚴苛的冷鏈要求,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負擔。
因此台灣退一步,拿著這套圖譜,走重組蛋白質疫苗的路線(嚴格來說是『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我不是太專業,以下就暫且簡稱蛋白質疫苗吧)。台灣長期研發生產的流感疫苗,就是屬於這類技術。以美國帶頭搞定的圖譜,來搭配台灣本來就駕輕就熟的技術,對台灣來說確實是最穩健可行的路線。
蛋白質疫苗不只是技術上穩健可行,而且有很多優點。首先,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得多,也因此對冷鏈的要求不高,跟腺病毒疫苗差不多(2-8℃,大約是你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
第二,其誘發免疫反應的機制比較直接。mRNA疫苗,是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誘發身體製造出帶有武肺病毒特徵的棘狀蛋白,然後這份棘狀蛋白再去誘發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是蛋白質疫苗,則是直接把這份棘狀蛋白打進體內,讓免疫系統去學習,等於比mRNA疫苗少了一個步驟。所以理論上打完第一劑後,產生抗體的速度會比其他類型的疫苗更快。
而且蛋白質疫苗的安全性,理論上是最高的。上面已經提到,腺病毒疫苗內含部份活性的腺病毒,因此免疫力低下者與孕婦不能施打。mRNA疫苗則是要把遺傳因子打入體內,雖然它不會像謠言所說的去改變人體的DNA,也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這個機制不安全,但你知道的,先端技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時間去證明。
蛋白質疫苗技術當然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要用基因工程挑揀出可用的棘狀蛋白,再確認其效果十分麻煩。其研發過程比mRNA、腺病毒、滅活等疫苗繁瑣得多,短期拼量產也比較困難。因此採用此一技術的美國Novavax、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進入市場時機都比較落後。與他們相比,台灣的高端、聯亞並不算落後太多,國光則要再慢一些。
整體來說,國產蛋白質疫苗絕對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它免疫反應強、對冷鏈要求低、安全性高,在武肺疫情可能「流感化」永不消失的趨勢下,對於打進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吃長尾市場十分有利。但它的研發時程就是要慢上那麼一些,因此對台灣而言,在國產疫苗供應穩定之前,還是要盡可能保障外購疫苗的管道暢通。
🔹 關於三期試驗
我知道某陣營的網軍,一直在黑「國產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是拿國民在當白老鼠」。但事實上,你如果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條目(要看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vaccine ),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哪家疫苗是跑完三期的。因為跑三期要收好幾萬個案,花上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大多數的廠商都是估計在2021下半年~2023才能跑完。唯一例外是輝瑞,可能真的本錢夠粗,能夠收夠案子提早解盲。
現在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跑完二期臨床,就趕快申請緊急授權。畢竟藥廠也好、人類也好,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而且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一點醫學倫理上的灰色地帶。所以像中國、俄羅斯這種反正也不怎麼在乎人權,還有一堆也不怎麼在乎人權的盟友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利。而民主國家的廠商,也只能盡量把三期臨床試驗外包給較貧窮的國家,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現實。
🔹 寫在最後
稍早韓國以其戰略地位與半導體產能為籌碼,向美國爭取到Moderna疫苗授權代工。這算是韓國近期的一大外交勝利。台灣,以柯文哲為首,就開始逞其費拉話術,批評政府為什麼不要像韓國這樣,走比較簡單低風險的代工路線。
但請別忘記,韓國代工Moderna是這幾天才談成的(大財閥大工廠的生產規模,也是他們搶到代工合約的主要因素)。而台灣自主疫苗研發已經跑了一年多、進入二期了。台灣未必跑得比韓國慢。
這裡我要引用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的兩句話:
「實際上所有能夠讓你和你的後裔往上走的方式都是費力的,尤其是危險的,危險比費力更重要。」
「上等人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高於一般的人。」
是的,自主疫苗研發,比起代工來說,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高風險的路,很有可能大筆投入卻顆粒無收。
但是一旦修成正果,除了自救有餘以外,還能幫助他人(Taiwan can help!)。而樂觀點看,世界的疫苗市場將為我們開啟(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政治難題要搞定,但至少我們做出了產品,不是嗎)。
不諱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有如賤民一般。但人出身可以低、志氣不能短,愈是國際賤民,就愈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與大家共勉之。
(圖片來源: 3Q 陳柏惟)
人謀不臧反義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太魯閣慘痛悲劇 蘇貞昌
林佳龍下台負責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4月2日撞上從邊坡滑落的工程車,造成出軌重大傷亡。導致49人身亡200人輕重傷慘劇,肇事工程車所屬的「義祥工業社」及「義程營造」負責人李義祥遭爆違法兼任「東新營造」工地主任。國民黨團今(5)上午召開記者會,首先對於罹難及受傷的國人致上最沉痛的哀悼與慰問,同時會以國民黨團名義【捐贈100萬元】到花蓮、台東縣政府「社會救助專戶」,幫助罹難家屬與傷者度過難關。本周三(7日)交通委員會中,國民黨團將提案組成「事故調閱小組」,要求交通部台鐵局將近5年包括義祥工業社在內,所有外包工程合約提出檢視。最後,國民黨團提出10大疑點,要求行政院、交通部在一周內向國人說明,嚴正要求交通部長林佳龍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蘇貞昌院長也必須道歉下台,蔡英文總統必須公開在國人面前道歉。
總召費鴻泰表示,這是一件令國人悲痛事故,在召開記者會前半小時前,黨團到台鐵搜尋行車事故月報表,最後更新在1月,換句話說,台鐵局長變成代理之後就沒再更新,從這小事就知道螺絲都鬆了;無論是蔡英文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和交通部長林佳龍,都不是路人甲,更不是無辜的第三者,他們都是當事人,現在林佳龍一副好像慈悲救難英雄,實際上「義祥工業社」是否有借牌標案的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關鍵因素?林佳龍必須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
費鴻泰指出,台鐵局在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內部幕僚就開始計畫將責任甩鍋給包商,那是否也同時開始幫交通部推卸責任?降低行政院的責任?費鴻泰指出,蘇貞昌擔任院長之後,許多專案會議都不召開,該核定的案子不核定,連原本應由行政院組成的「台鐵總體檢專案小組」,最後丟給台鐵局自己處理,如此震驚國際、全國哀痛的悲劇,國民黨團再次堅決地要求【蘇貞昌道歉、下台,林佳龍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台鐵內部有人爆料,事故發生第一時間,竟然有幕僚在倡議把責任都往監造商推,降低台鐵負評,沒血沒淚到這種程度,第一時間想到的居然是甩鍋,這還有人性嗎?這是什麼樣的文化?已經不是「官僚殺人」可以形容,這些責任都該追究到底。鄭麗文指出,在副總統賴清德在擔任行政院長時期,發生「普悠瑪翻車事故」,曾經要成立行政院層級的「台鐵總體檢專案小組」,蘇貞昌上任後卻不聞不問,這份小組就這樣不再運作、沒有下文,體檢報告找專家來寫了洋洋灑灑幾百頁,行政院卻不核定,這件事蔡總統知道嗎?
鄭麗文進一步指出,有車輛專家提醒,出事的工程車不可能空停在邊坡上,非常有可能有人正在操作,然後發生意外導致事故,這點應該調查清楚;此外,不能僅調查「義祥工業社」,所有連帶責任都要查清楚,不該有縮小範圍、企圖切割甩鍋,否則令人難以接受。交通部、台鐵如果有做好監督施工單位邊坡改善,不必犧牲這麼多寶貴性命。鄭麗文痛陳,蘇貞昌上任後大大小小人事案都要經過他,台鐵局長懸缺3個月,是不是因為蘇跟林佳龍的宿怨,所以遲遲不核定林佳龍送來的人事案?蘇貞昌欠國人交代,國民黨團要求林佳龍必須立即下台,接受調查、究責,蘇貞昌必須下台負起政治責任。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太魯閣號悲劇,就是政府殺人事件,親手拆散了49個家庭,國民黨團在事故發生之後,找出10大疑點:一、工程車手煞車是否拉起?二、施工範圍為何不設護欄?三、施工交通維持計畫是否落實?四、工程延宕誰該負責?五、2020年底應該完成的邊坡監測系統,全數完成嗎?六、東新營造投標只差底價3%,是否因為使用「最低標」而出事?七、台鐵局總體檢報告行政院未核定,是否有內情?八、台鐵局3個月沒局長,是否蘇貞昌與林佳龍之間派系鬥爭下的結果導致?九、包商違法兼任工地主任,誰該負責?十、工地工程投標廠商被列入黑名單,竟然可以投標,誰在包庇、護航?
陳玉珍指出,台鐵去年花了1549萬元找1450網軍始祖「春露」公司做大內宣,台鐵花了很多金錢去做宣傳,但沒用心去做保障安全的事,平常蘇貞昌很會耍嘴皮很會反駁,實際上一堆會議沒開,「食安」、「治安」、「毒品」的會報都不開,連老百姓基本的安居樂業都做不到,49個破碎家庭豈止是林佳龍下台就算是負起責任,國民黨團呼籲蘇貞昌,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自己的政治責任吧!
藍委洪孟楷表示,太魯閣號事故,就是「官僚殺人、怠惰殺人」,週三交通委會國民黨團會「要求成立調閱小組」,要求台鐵將近5年「義祥工業社」所得標的工程合約全部提出,釐清其中是否有人謀不臧、包庇,同時檢視合約內容攸關SOP部分是否確實落實?洪孟楷指出,若交通部、台鐵局乃至於義祥工業社都有按照施工SOP施工,意外根本不會發生,因此,調閱小組成立後,也會特別針對「行車安全邊坡安全維護工程」所有合約一併檢視。洪孟楷呼籲交通委員會不分藍綠,一定要共同組成調閱小組,好好檢視,同時也要求台鐵局在一周內將現在進行中相關「行車安全邊坡安全」工程,是否有施做安全維護工作,提出報告。
洪孟楷指出,在民眾所提供的畫面中顯示,李義祥在事故發生當下,和一群疑似工人的不明人士出現在事故現場,這不禁讓人懷疑,根本不是李義祥在接受檢方偵訊時說自己一人前往檢視工地,根本就是有預謀地「趕班加工」,台鐵不是對外宣稱清明連假禁止施工?為何李義祥卻和一群疑似工人在事故第一時間出現?媒體還報導,甚至還有負責監造的「聯合大地」勞安員也在現場,倘若屬實,李義祥根本就是「趕班加工」,相關施工廠商包括「東新營造」、設計監造公司「聯合大地」、發包單位台鐵局,全都必須負起相關責任。
人謀不臧反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名人堂-馬凱
打不平檄
人世間的大不平,莫過於少數人富可敵國,日進斗金,肆意揮霍,而眾多貧者三餐不繼,或每日為稻粱謀仍難以安生;富人華廈連雲,出入豪車;而貧者則蝸居斗室,舉步維艱;富貴人家挾其萬貫家財,庇佑子孫扶搖直上,代代榮華富貴;而貧戶子弟則身無長物,有志難伸,永世難以翻身。
「人生而平等」,是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的主張,被認為最有恆久影響力的一句話。但今日的美國,卻早已廁身於最不平等國家之列。四十年前,台灣曾名列全球所得分配最平均的榜首;如今同樣不堪回首。環顧全球,亦少見例外。
究竟誰為為之?敦令致之?天地不仁,人生而有賢愚不肖,這本是無可如何之事。但是倘若人人有民胞物與、人飢已飢之心,願意慷慨扶貧濟弱,不一味巧取豪奪,謀財聚斂;上天的不公,也不致造成多大禍害。然而當人謀不臧,不平乃與日俱增。
罪孽最深重的,不是旁人,正是一手索取民脂民膏,一手掌握公共資源的政治人物;他們本應為萬民謀福,為生民立命,為人間除不平;反而甘為富人作倀,用盡心思幫有錢有勢者爭取更大利益。人世間的不平,他們正是罪魁禍首。但自詡清高,在象牙塔中高談闊論的經濟學家,卻大聲疾呼為謀財聚歛者搖旗吶喊,蒙起雙眼坐視黑心市場蹂躪善良百姓,絞盡心思為黑心商人賺取暴利。他們又豈能因無知、遮掩而脫卸其責!
萬眾仰望,將身家、性命、未來都寄於其上的政府,何以如此倒行逆施?關鍵在於民主政治的兩個致命缺陷,其一是,號稱人民做主,但透過多數決達成任何協議,都不能避免一個弔詭的陷阱,那就是人數愈多的一方,愈難達成共識。因為交易成本隨人數而超比例上升,參與者到數百人以上,協議的成本即十分高昂;不僅曠日廢時,而且成功機率極低。而公共事務動輒攸關數十萬的人的利害,因而站在另一方的少數人反倒輕易即同心一意穩居上風。當多數利害攸關的決策卻圖利少數人,又如何避免不平日甚?
第二個缺陷正隨之而來。既然多數人不能成事,只好將治理國家的工作交付給有幸當選的執政者;而代表民意負責監督的,則是另一群贏得選舉的代議士。這裡面又潛藏著兩個問題。首先,人人皆知,選舉所費不貲,為了造勢、宣傳,甚至塑造形象、引導風向乃至於蠱惑大眾 、扭曲視聽,耗費可達天文數字。爭取富人撐腰,在所難免。
其次,不論代人民操持政務,或是代人民監督施政,其間都存在無數利害攸關的決定。既是多數人受制於交易成本有力難施,這又成為少數富人上下其手的空間。當整個國家的重大事務多向富人偏斜,人世間的不平又如何消減?
於是,不平之病,已入膏肓,還有救嗎?儘管無比艱難,只要全力以赴,仍有起死回生的機會;而且,主要的救藥,正好握在經濟學家手裡。經過二百多年思辨陶冶的經濟學,解析利害攸關的重大課題,本為其職志,也發展出許多可用的工具。如果他們真正關心民瘼,願意傾力打不平,即可殫精竭慮將每一項公共政策之下偏斜於富人、有害於大眾的弊病和盤托出,努力說服大眾克服交易成本的障礙做出正確的選擇;更進一步設計出各種可以有效抑富扶貧、幫助貧戶子弟力爭上游的政策,不平就會在這個社會一點一點地扭轉。當然,經濟學家必須首先找出本身的盲點、認清經濟學的瑕疵,絕不再為虎作倀。(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