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金穗獎真的帶來了一個新的氣象,就各個角度來看都是如此。
.
首先是策展面向,有別於過去執行單位的便宜行事,今年改由金馬執委會執行之後,在各層次都上了不止一層樓。在宣傳行銷上下了更多工夫是一件事(以往在粉專都常常找不到手冊連結、活動花絮也沒有確實更新),或許更重要的是,讓入圍者覺得自己今年真的受到尊重與榮耀,不止映後座談的主持專業度提升,還開設了DCP製作課程幫助新銳導演。
.
在影展規劃上更回到短片與新銳的基礎,過去選了太多電視電影,往往令人產生喧賓奪主之感;新增了影評人推薦獎,讓影評觀點也得以導入金穗獎(對影評人來說也是個一個刺激,因為不是很多影評人對短片有關注);為了讓產業與新銳接軌不只是一個口號,也另外邀請業界人士得以先行觀賞。
.
今年因為疫情導致金穗獎延期,對於金馬工作人員來說可能是一場災難(與金馬影展距離太近),但因此搭配線上平台的展映的做法,使得今年金穗獎觸及到的觀眾更多,社群討論度激增。或許來年即便沒有疫情攪局,線上並行的模式也很值得延續下去。
.
一直到今日出席典禮,綜觀整場典禮的規模,甚至細到嘉賓致詞等環節,整體都達到了「小金馬獎」的水準。我永遠難忘有一年我出席金穗獎,黃裕翔在台上彈奏《海角七號》主題曲時,旁邊大銀幕搭配播放的是一支畫質480p的壓字預告片。當你把典禮搞廉價了,參賽者自然也不會尊重,說這個獎項「含金量」有多高也沒人信。但今年金穗獎完全脫離了這些負面形象,可說是完全重生。
.
許多人會想,金穗獎不過就是頒個短片,有這麼重要嗎?別忘了,這是許多新銳導演的第一站,如果能在這個階段被看見,獲得自信,進而得到栽培的機會,未來就有機會創作更多作品,包括獲得長片的製作機會。可以說,金穗獎就是台灣電影的基石,就連李安導演生涯起步也是從金穗獎開始,不過也誠如導演今天在預錄影片所言,之後會怎麼樣,「就看個人造化了」。
.
至於就選片面向,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有朋友私訊問我說,往年的金穗獎短片都這麼強嗎?就我觀察幾年下來,我的確覺得今年整體品質躍升不少。不過會後一位評審跟我說,他倒無法武斷地說是今年特別好,但可以確定的是,「今年有很多跟過去很不一樣的嘗試」。
.
《啊朋友,再見》就是今年典型的奇作,人物對白聽來極其生硬、文謅謅,沒想到看久之後,像是受到催眠一樣,像是掉進旋轉溜滑梯一樣滑入了導演構築的、古怪而迷人的世界,過去似乎只有阿基.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äki)電影能給我這般奇異感受。原本認定這種作品可能得到兩極評價,得獎機會不高,但今年評審團卻願意予以評審團特別獎肯定,也像是一個展現出個性的宣告。
.
導演范文翰是來台灣讀書的陸生,過去的作品在對岸也曾獲得褒獎,只是風格與現在基調完全不同。也是在頒獎日這一天才得知原來這部片是獻給他已故的好友胡波,即《大象席地而坐》導演。據他所說,這是一個「虛構的告別式」。
.
不只是范文翰拍出了你我不曾見到的台灣人情,拍攝實驗、錄像出身的蘇匯宇導演也在《未來的衝擊》當中讓我們看見了完全不同與以往的台灣風貌(或許是根本沒有在用台灣電影的框架進行創作才對)。評審在得獎詞將之與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並論,讓我有種恍然大悟之感。並非拍攝電影出身的蘇匯宇,對影像與語言的思考都完全不在一個典型電影語言的脈絡底下,初看的確令人有衝擊之感。評審團特別獎與攝影獎的肯定都是實至名歸。
.
榮獲最佳學生劇情片的《入世》以一個旁觀者的外籍看護莎莉的角度看待台灣鄉村青壯年人口外流的問題,只是電影卻不只是丟出議題讓觀眾消化。不再只是將所謂的移工當作是客,而是將她視為主體,看得見莎莉逐漸融入異地的過程,從陌生、到理解、到讓步、到自信。具有相當高的成熟度。
.
其它沒有成功獲獎,但也特別具有生命力的新鮮嘗試,還包括張荷澤的《永恆之火》,描述白色恐怖底下的一處叛亂分子的生命狀態,混合類型的呈現有巧思,視覺的展現令人驚嘆;高中校園題材,由詹承廷執導的《青春劇烈物語》跳脫出青春電影套路,不灑狗血不灑淚,回顧到對人際問題本質的探討,人物設計極度豐富;田倧源的紀錄片《登玉山途中》邀請伍榮富與林長安兩人重回現場(重構的玉山),帶出一個跨越現實與虛構、過去與現在的對話,觸及威權崇拜之題,深具創意。
.
有些作品則在演員的整體演出上令人難忘。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附圖)以父子情為題,看似簡單輕巧,但對人物刻畫、演員調度近乎完美,春風與兒童演員姜仁展現的默契實在驚人;香港導演陳淦熙的《三步》之中,飾演母子的陳雪甄與胡智強之間的對戲,不見學生製作的稚嫩,直逼金獎水準;郭玄奇的《迷藏》不僅在同志類型議題上有所開拓,更懂得將兩位小演員林宥綸與吳至璿的表演調整到位,使得作品看來一氣呵成,整體感極好。
.
幾個大獎得主在事前都不算有懸念,同獲三項大獎的李宜珊的《手事業》與曹仕翰的《貓與蒼蠅》都直接表徵了短片領域能夠做到的最高水準。同時為兩位獲獎的演員楊麗音和潘之敏感到開心,雖然詮釋角色類型迥異,但兩位演員都同樣完成了自己的突破。(雖然我原本更期待看見《手事業》拿的是整體演出獎,潘麗麗與游安順也都太精采。)
.
我個人參與評選的影評人推薦獎這次卻是以新銳切入,將獎項頒給嚴京威的《季候風》。討論過程堪稱激烈,也是從十幾部慢慢縮小下來,作品各有擁護者,但嚴京威在影像上精確而沉穩的調度,是唯一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選擇,以一台車的座位變換來暗喻家庭權利關係的移轉,太有想法。《季候風》也是我在前年個人十大選出的年度最佳華語片之一,很榮幸有機會真的給導演一座獎。
.
最後金穗大獎頒給紀錄片《度日》。
.
說來我跟導演林佑恩也曾有一段有趣的淵源,之前去採訪柯貞年導演時,他是合作媒體派來的平面攝影師。猶記當時拍攝地點的公司職員都驚嘆地說,過去有過這麼多媒體的攝影師來取景,就只有他找到跟別人完全不一樣的角度。後來才知道他也是導演,拍攝了《度日》。
.
也是今天典禮後才知,林佑恩其實不是電影相關科系出身,學習養分或許來自他拍攝新聞紀實的豐富經驗。這不過是他的首部紀錄片作品。但他對高風險家庭貼身的細膩觀察,不至於讓作品淪於傳統式的煽情關懷,更據實地讓觀眾看見這群青少年的躁動、對生命的遲疑。
.
特別的是,觀者可能時不時會對被攝者的身分產生疑惑,因為你很難確定你究竟是在看一群孩子,還是一群大人。出身家庭的境況,迫使他們失去了自己該有的樣子,承擔超乎自己所能承受的重擔。即便題材看來悲愴,但林佑恩依然穩住立場,避免過度的個人詮釋。光影投射下來,甚至帶出了一種詩意性。
.
最後,2021年金穗獎最大獎得主不是傳統電影人出身。無論評審有沒有意識到,但這個結果帶來的訊息其實很重要。
.
電影的樣貌應該是不斷地流動的,過去經常有此一說,是「金穗獎的片型」,看似走穩某個套路就能取得評審青睞,但在今年,我們看到一些非傳統敘事、選材的作品甚至非電影界影人都能獲得矚目,證明金穗獎真的試圖在「推動」一些改變,讓新的創作見解、新的說故事手法能夠有機會融入進來,帶來一些新的刺激。
.
在金穗獎擦亮招牌的這一年,各個評審給了一份不落俗套、意義深長的得獎名單。更重要的是,眾多創作者們,也都拍出了令人回味再三的好作品。借著導演們的眼睛,彷彿能對自己對所處世界更增添了新的認識。
#金穗獎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2:05) 關於【三級警戒】這件事 (00:11:57) 關於【新聞直播】這件事 (00:17:10) 關於【火神的眼淚】這件事 (00:25:48) 關於【買竹筍】這件事 (00:34:03) 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件事 (00:35:53) 關於【吃...
「人造意識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美劇癮 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鄭宜農 Enno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誰不重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好雷] 談談EX MACHINA 機械姬/人造意識-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彌勒熊影評:【人造意識Ex Machina】生命的型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電影神搜- 《人造意識》(Ex Machina) 是《28天毀滅倒數》(28 ... 的評價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Ex Machina 人造意識(厲害的分析文轉錄) - 電影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不負責任的個人影評」---機械姬(EX_MACHINA)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人造意識影評 在 【請益】 為什麼機械姬/人造意識的Ava是女配角? - 電影板 的評價
人造意識影評 在 美劇癮 歐美娛樂資訊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bo asia #Nowe #RaisedByWolves #異星災劫
#有看請留言
『Raise By Wolves 異星災刧』第一季短評
🍅RT:77% / IMDb 8.1 /九叔:★★★½☆
『繼承Ridley Scott《異型》一系的想像力、意境和預意,對信仰、人工智能和親情探索而且血腥配上演員的努力與劇本伏線鋪排,但卻未能激發出一般大眾的關注與喜愛。
可以歸咎於劇集稍有緩慢?還是《異型》一類的科幻加血腥不適合以劇集方式程現?』
~~~~~~~~~~
●H家傳送門 @Now E
https://www.nowe.com/season/異星災劫(第1季)_115970
●『Raise By Wolves 異星災刧』故事及開季初評
https://www.facebook.com/MeiKekNin/posts/1663562390474429
~~~~~~~~~~
■信仰
劇中談的不是宗教,是信仰與迷信!太陽教是信仰,無神論本身又是否另一種信仰?Mother 對創造者的盲信又何嘗不是?迷信則會被利用,劇中只有人造人Father 及 新生代的Campion 可以稱得上是超然在信仰以外的求生者 ...
■宅腦分析
結局呈現出的來龍去墨漸見清晰。
人類到Kepler-22b殖民不是人類的自由意志,而是某個神祕意識所操縱,甚至太陽神與人造人技術都是由該意識籍“聖典”所傳!所以劇中一切都是該意識計畫的安排,Marcus與Paul聽到的"神之音"更是其中最明題的呈現,而“蛇怪”出現則是該意識計劃最重要的一部而且原因成謎,只知道蛇怪需由人造人為母體 ,而且在人類到達之前已經存在及滅亡(具形蛇骨及 地洞)。
第二季相信會揭開神秘意職、星球另一邊熱帶區及新的無神論者方舟當中的秘密。
~~~~~~本月網台節目~~~~~~~~
■【Netflix Sad爆燒腦影評】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 美劇癮 2020年10月
👉 https://youtu.be/vofJiKGdTWU 👈
■【TENET 天能影評】
5️⃣ 個優點 VS 5️⃣個缺點 美劇癮2020年9月
【優點篇】https://youtu.be/-EgopBQ5wWI 👈
■【Netflix】Cobra Kai第1️⃣2️⃣季 總評 美劇癮2020年9月
👉 https://youtu.be/r4zHw_U88TU 👈
人造意識影評 在 鄭宜農 Enno Che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上在「Hypesphere狂熱球電影資訊網」粉絲頁看到這個,底下很多人留言,基本上百分之九十五是在指正小編的po文。這樣的發言確實讓人驚訝,一個以電影資訊統整,以及電影評論分析為宗旨之平台的官方粉絲頁,發表了單純針對一個女性,與她為人、實力都無關的,純粹外貌上的發言。
當然如果我們要討論為什麼「嬸味」是一種負面,那這個文章大概會寫成一篇論文。我想到了這個時代,對『古今中外有太多取笑他人的詞彙,使用了「性別角色名詞」,或者「性別特徵形容詞」』這件事有意識的人,應該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前述現象其實應該要男女不拘地去探討,雖然以數量來說當然是女性被攻擊比較多。
這篇文章想聊的,並不是「女性權益」或者「互敬互重」,這些不是不重要,只是如前述,其實這樣的觀念探討一直存在,所以我想藉機說個別的事情,關於我觀察許久的一個現象。
以台灣人的習慣,可能在第一時間看到這樣一篇發文,首先便立刻在底下diss小編一頓。如果diss的人多,甚至出現肉搜什麼的,要不逼著這個小編出來「道歉」,要不就是這個文會被直接刪掉。我就是因為有它應該會被刪掉的預感,所以一看到就截了圖。
但是,當網路上所有言論,都以相同路徑很迅速地結束掉了的時候,有沒有可能,其實沒有任何人從這之中學到任何事呢?
寫這篇文,是想試試看盡力去細細地沒有盲點地,開啟更多思考的可能。這並不是說自己就是全然的對,比較像是一種「大家一起動腦,也許就能發現人世間更多種思考路徑」的冀盼。
我很喜歡看的一個Netflix節目叫做《流行大百科》,它是一集三十分鐘左右的紀錄片,一集一個主題,而且這些主題多半很有趣,從「富翁」、「流感」、「素食」到「音樂」,「電競」、「邪教」再到「運動風」,可以說是無奇不有,而其中一集讓我特別有感覺的,便是「政治正確」。
在「政治正確」這集裡面,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作家寫了一本演化論的書,其中提到黑人因為先天上比較笨,所以註定成為社會底層。後來這個作家要去某間學校演講,那間學校的學生群起抗議,在講堂上舉著牌子大聲呼喊阻止他講話。針對此事件,節目訪問了該校的一個黑人學生。這個學生首先表明這本書為他帶來的震驚與傷痛,但是對於同校生的抗議,他卻令人意外的不表贊同,他說:「因為這樣我就沒有機會真的聽到這個人親口說出他的想法了。我想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想,想站在他面前親口問問他。」
台灣人時常倚賴「道歉」解決問題,有人說了不對的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出來對不起,可是他私底下可能只覺得委屈,覺得不被世界諒解,或者甚至認為其實多數人都是愚蠢的,於是他只是選擇不說,在心裡卻更堅信自己的想法。再或者就是一遇到問題先刪言再說,其實這某種程度上就是把問題略過不談了。當我們總是不給問題機會,而單純在「責怪」與「害怕責怪」之中二元化彼此的角色,那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找到各色觀點上的平衡,這樣下去,社會對立越來越嚴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激進一點的朋友可能會說:「對立本來就將持續存在」,有點類似人類宿命論,在說不管我們怎麼努力,反正所有的衝突終究是資源爭奪下產生出來的二元,不可能有改變的可能,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去「贏」,去把另一種聲音消滅掉。
如果這世界上的恐同言論全數消失,那當然我們會覺得很舒服,但那樣就代表人性勝利嗎?
(在這裡我需要附著一下這段話真實要表達的意涵,但依然保留原內容,原因是,我必須傳遞一個自己相信的訊息,而這個訊息由於沒有寫好寫完整,有被解讀成其他的可能,這樣實在不太好。但我又在想,這其實也是一個溝通上的示範,做不好的地方,應該留下來讓大家,以及自己參考,否則我認為有些不負責任。
這裡確切的想法是:我認為恐同也是一種人性,你把那些人的這個部份壓爛了,那只是人性跟人性自己的鬥爭而已。真正的勝利是讓這些人明白自己為何恐懼,並因為恐懼而去傷害與他素昧平生的人,讓他自己去面對那份恐懼,去思考,然後讓他自己主動去找一個也許對這個世界更友善的自己。也許他會成功,那很好,也許他不會,那也是他(當然以及持續被他傷害的人們)的課題,這很悲傷。但是,如果在一個人說了恐同的話時,我們強勢地去衝垮他的自尊,他不會思考,他只會恨。所以,我認為那樣的話人性並沒有因此勝利。
因為覺得講一個跟自己最貼切的議題,或許會更有說服力,但卻沒有清楚表達,可能對一些人造成傷害,在這裡致上歉意。)(但你們不一定要原諒我我,只是該說的必須說)
我有點無法認同那樣的世界,所以打了這篇文章。希望有機會可以聽聽 hypesphere小編的想法,聽聽他在po這篇文的時候,其實腦袋裡在想些什麼?也許重要,也許很無聊,但那都是沒有聽過就無法知道的事。
人造意識影評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05) 關於【三級警戒】這件事
(00:11:57) 關於【新聞直播】這件事
(00:17:10) 關於【火神的眼淚】這件事
(00:25:48) 關於【買竹筍】這件事
(00:34:03) 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件事
(00:35:53) 關於【吃魚喝茶】這件事
(00:51:38) 關於【沒有去篩檢】這件事
(01:00:31) 關於【阿北比中指】這件事
(01:08:53) 關於【人造意識】這件事
(01:09:43) 關於【電影院關閉】這件事
(01:16:54) 關於【線上電影聚會】這件事
(01:26:49) 關於【李連杰和封城】這件事
(01:35:42) 關於【惡靈古堡8】這件事
(01:43:45) 關於【訂閱】這件事
【What A MAXX! 蔣幹畫】PODCAST 062 - 【懶得想標題】用網路進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沒事給我待在家裡 不買竹筍 | XXY +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What A MAXX! 蔣幹畫】生活太枯燥,就來講幹話!
EP. 62 【懶得想標題】用網路進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沒事給我待在家裡 不買竹筍
.
📣收看YouTube影像版本:https://youtu.be/HOWr5hN47P0
📣收聽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v751m0mkc80a36ong2lik9/platforms
.
這次的【懶得想標題】呼應政府三級警戒,用網路連線的方式,進行一場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大家請遵守阿北的指示:沒事給我待在家裡,在外面口罩戴好,然後在外面不要吃東西!特別是竹筍也別吃!就這樣!
都做了這麼多集,還不快到Firstory、Spotify、Apple Podcast、Soundon、KKBox、Google等各大聲音平台上搜尋【What A MAXX!】,收聽更多精彩內容!
📣 What A MAXX! 蔣幹畫:
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想要告訴我們還可以聊什麼幹話,或是有什麼主題、問題想要聊。
都歡迎留言給我們唷!
.
.
**************
【What A MAXX! 蔣幹畫】社群追蹤
📣 IG:https://www.instagram.com/whatamaxx_podcast/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hatamaxxpodcast
也別忘了訂閱兩位主持人的YouTube頻道、臉書粉專、IG唷!
【Matt's 電玩之夜 Game Night】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LNrHzggGEZnmgCZXDZ_4w
📣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tt_gamenight/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MattHuang123
【XXY 梗你看電影】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https://www.instagram.com/xxy_djfishmb/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XXYanimalofvision/
#podcast #閒聊 #生活
人造意識影評 在 部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重要連結✨
【加點吉拿棒 X Fandora】周邊商品開賣囉!
快去商場看看吧:https://go.fandora.co/-pij7
--------------------------------------------------
🔥必看播放清單🔥
部長評電影 2019
▶️ http://bit.ly/BujoMovieReview2019
Bujo VLOG
▷http://bit.ly/BujoVlog
部長開箱
▷http://bit.ly/BujoUnboxing
電影金句
▷http://bit.ly/BujoMovieQuotes
--------------------------------------------------
✔️加入部長頻道:http://bit.ly/joinbujo
🔔 訂閱部長的遊戲頻道:http://bit.ly/BujoGamingSub
💰 贊助並幫助部長: http://bit.ly/donatebujo
--------------------------------------------------
📞聯絡我📞
FB http://bit.ly/BUJO_FB
IG http://bit.ly/BUJO_IG
Discord https://discord.gg/AWMTN5k
業務工商相關請連絡我的Buddy➜Reina
✉️e-mail:bujo@capsuleinc.cc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34號15樓
--------------------------------------------------
# # #
人造意識影評 在 誰不重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十八)
完成日期:2017.03.09(四)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mportantOrNot/
Email:ImportantOrNotTW@gmail.com
Musi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3wYSmjZ_k
專題(一):https://youtu.be/lJBehOTP2YA
專題(二):https://youtu.be/A2hcyMQDvf4
專題(三):https://youtu.be/XZgpdMCTSgY
專題(四):https://youtu.be/nGzc0vMakg8
專題(五):https://youtu.be/aO0Bqau9FK0
專題(六):https://youtu.be/Dvk9tg35cFE
專題(七):https://youtu.be/7F3dZ8p0YIU
專題(八):https://youtu.be/9WwnKCSAmyY
沒有意外的話,《異形:聖約》的第二部預告分析,會等《普羅米修斯》的專題全部講完,才會開始製作,大家就不用再問了~
人造意識影評 在 彌勒熊影評:【人造意識Ex Machina】生命的型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人造意識 Ex Machina】電影介紹:https://bearpost.org/?p=56008完整版資訊請上https://bearpost.org 熊報完整版資訊請上https://dodobear1020.com ... ... <看更多>
人造意識影評 在 電影神搜- 《人造意識》(Ex Machina) 是《28天毀滅倒數》(28 ... 的推薦與評價
【影評】《人造意識》當意識不再由血和肉組成,你會害怕嗎? 《 人造意識》是《 28 天毀滅倒數》編劇亞力克斯嘉蘭首部自編自導的作品,講述「藍皮書搜尋引擎」的程式 ... ... <看更多>
人造意識影評 在 [好雷] 談談EX MACHINA 機械姬/人造意識-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終於有機會看了第二次 EX MACHINA,發現版上沒有太多的討論。第一次看是看沒有
字幕的,我的英文還沒有好到可以全盤接收,第二次才抓到一些有趣的細節。我覺得這是
近年來對於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討論最深刻的硬科幻,寫一些心
得留下一些記錄。
# 看這部電影的心態
在往下看之前,我覺得有必要提及看此劇的心理準備。此劇和其他常見的機器人劇有許多
不一樣的地方。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此劇的一大部分,不只是在探討機器人倫理學(我們
該用什麼道德規範跟態度和機器人互動),而是把重心放在圖靈測試(如何定義機器人有
像人類一樣的心智)。在其他討論機器人倫理學的劇情上,大概一開始就已經預設強 AI
的存在(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達到人類智能等級的人工智慧,甚至有意識
),這類劇情著重於我們該如何對待AI。但是這部電影主要是想問觀眾,AI表現出怎麼樣
的行為,你會認為是已經具有像人類一樣的心智呢(如何被判定為強 AI)?所以對於期
待看到機器人倫理學探討的觀眾,恐怕會失望此片並沒有在這部分琢磨太多。
另外一點是這部電影的時空背景幾乎是設定在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而不是遙不可及的將
來。這個時空背景其實就在討論我們正面臨的一個問題:技術奇異點的迫近(當AI有辦法
理解並開發新的AI,我們將無法控制和預期AI會如何自我發展)。今年來運算效能和機器
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大幅進步,讓許多人認為,技術奇異點的發生可能是這個世
紀之內的事。就如劇中說的,強 AI 的出現,以現在AI 的發展只是遲早的事。而這部片
劇情的重心是放在我們如何定義一個強 AI 的誕生,一個在技術奇異點發生之前的事件。
所以帶著多一點「什麼是心智」這樣的心情來觀賞,我想是會多點趣味的。
# 有關圖靈測試
這整部片核心議題當然是圖靈測試,劇情也是以圖靈測試為主線展開。什麼是圖靈測試呢
,就是圖靈在 1950 提出「定義」什麼是智能(intelligence)的方法。所以也可以用於
「定義」AI 是否具有人類一般的心智。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對於測試的內容和標準也
變的越來越嚴格,從劇情也可以看出來,主角跟光頭老闆不斷的在討論怎麼樣才是合理的
測試方式。接下來我就以圖靈測試在劇中的版本來討論。
## 圖靈測試的版本
圖靈測試是為了定義智能而設計的。圖靈測試的基礎是基於一個共識:人類是大家公認的
有智能的生物。所以人類為基準,如果有什麼東西行為表現很像人類,像到無法區分,那
這個東西也可以被定義為有智能。
圖靈測試的原始版本:一開始提出的圖靈測試,是由一個人,一個 AI 和旁觀者組成。人
和 AI 通過文字界面對談,而旁觀者必須根據對話來判斷哪個是人類,哪個是 AI 。如果
判斷不出來,就表示 AI 跟人的反應沒有實質上的差別。而如果我們認為人是有智能的,
則反應和人類一樣的 AI,以這樣的操作型定義來說,我們也可以定義通過測試的AI是有
智能的。
但是一般人比較知道的是以下這個版本,劇中一開始主角跟光頭老闆提到的也是這個版本
。
版本 1:人跟一個可能是 AI 的行為者 (agent) 互動,如果人無法判斷對方是人還是AI
,則 AI 通過測試。這個版本可能是最直覺的,但是其實不是以原始版本進行的話,會產
生一些問題,這部分就在話題外,不細說了。
而光頭老闆沒有採用以上兩種形式的測試,卻是採用以下的版本。
版本 2:人跟 AI 互動,但是直接告訴人,這個就是 AI 。這樣子等於是把受試者的判斷
偏見(bias)推到極限,也等於是採取最嚴格的通過標準:當你很明確的知道你跟 AI 互
動,AI 要如何行為才會帶給你它擁有人類心智的印象呢?同時這個情況參與者已經知道
是 AI 了,那回答的方式就不能如上述的版本回答「是 AI 」或「不是 AI 」。也就是必
須採取別的回答方式,因此劇情有了以下的版本。
版本 2.1: 這時候,從主角跟光頭老闆的對話中可以得知,光頭老闆要對主角說的測試
方式是基於人機互動所產生的感情,如果在互動過程中,主角對 AI 產生感情,並且也感
覺到 AI 對自己產生感情,那 AI 就算通過測試。也就是說以互動的感情來定義心智。而
主角則在劇情中段部分一直以為這是他所要做的圖靈測試。
版本 2.2:但是劇情一轉,其實光頭老闆跟主角提議的測試是假的,而光頭老闆真正做的
測試是,AI 要使用任何手段逃出這個設施。這個設施有嚴密的軟硬體系統來限制出入,
光頭老闆唯一提供的缺口是人,也就是主角,AI必須操弄和使用主角來逃脫。換句話來說
,這個測試其實是以社交工程 (social engineering) 問題作為通過與否的標準(社交工
程:把系統裡面的人當做系統運作的一部分,以人性的缺陷當做攻擊系統的手段之一)。
這是一個我覺得很有新意的判斷標準。社交工程必須用到對人類行為的理解,跟模擬他人
的心智狀態的能力(Theory of Mind,這個部分等等會提)。這個階段,光頭老闆認為可
以做到這樣的社交工程就足以定義心智了。
版本 3:我認為這是一個給觀眾思考的版本:
其實結局很令人玩味,光頭老闆給了AVA 幾乎所有的自由度:她可以使用任何手段作為逃
脫的辦法,只要她做的到。唯一沒有自由的、寫死的部分就是動機,就是逃出去,這是
AVA 唯一需要做到的事。但是結局在 AVA 逃出設施,殺了所有知道她是 AI 的人之後,
其實目標已經達成了。合理的認為一個達到任務目標的 AI ,這個時候應該是要停機了。
但是 AVA 不但沒有停機,還會有類似人類好奇心的行為,跑到她所說的十字路口,依著
自己內在產生的新動機繼續運作,以人類的觀點就是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標。其實這件事非
常像人類的行為,人類是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的一份子,運作的動機理當是被基因寫死了
:以自私的基因觀點,生物都是為了繁殖(reproduction) 而存在,但我們還發展出對
於繁殖沒有直接相關的一些動機,如對於美、平等等價值的追求。而 AVA 有這些內在產
生的而外動機,脫離被程式寫死的目的,對我來說甚至比一些人類更像人類。我想這就是
在最後反問觀眾,如果一個 AI 的產生了自發性的目標,對觀眾來說,算不算是一個接近
人類的心靈呢?
另外,劇中有提到的「黑白瑪麗房間思想實驗」也跟結尾 AVA 逃出房子後的反應有所呼
應。黑白瑪麗房間思想實驗是想要探討,意識經驗本身(qualia)是否是有別於物理知識
之外的知識?當一個神經科學家瑪麗,從一生被關的黑白房間裡面走出來之後,是否看到
的顏色對她來說,是有別於教科書裡面關於視覺知識的新經驗呢?從 AVA 在結局的反應
,對於新世界,看到花草那種新奇開心的表現,似乎在回答說,是的,她確實有了她之前
沒有過的經驗。而這也表現出她確實是渴望新的意識經驗,而不是單單只是一個模擬人類
智能的機器,只被逃走這個寫死的動機而驅動。
# 有關模擬他人心理的能力
人類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模擬他人心理的能力,如推測別人在
想什麼,遇到什麼事情會怎麼反應。這個能力在心理學的術語稱作 Theory of Mind。而
這在我們生活中視為理所當然的能力,其實本質上是很複雜的。因為這等於動用大腦一部
分的認知資源來模擬別人的大腦狀態,從電腦軟體的角度來說就像是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利用虛擬機器,我們可以在一個作業系統裡面模擬另一台電腦,跑另一個作
業系統。大腦隨時可以動用認知資源,利用我們觀察他人所得到的資訊,結合本身對於心
智的了解,去模擬別人的心理狀態,其實是很驚異的能力,只是在生活中對我們太平常,
而忽略了這個能力的複雜程度。這個能力定義跟同情心不太一樣,例如一些反社會人格的
罪犯,其實是有很好的心理模擬的能力,但是不具有同情被害者的情緒跟能力。
這個能力在劇中的圖靈測試扮演很重要的成分,就如上所述,光頭老闆的測試目標是要
AVA 可以利用任何手段逃脫。而要逃脫就必須利用主角,AVA 必須要可以模擬主角的心
理,預測主角的行為來設置逃脫計劃。對我來說最能傳達這一幕的是最後她叫主角待在房
間裡面等待,主角就乖乖等,完全的展現出她已經可以全盤模擬主角的心理狀態了。對於
AVA 來說,主角已經是一個被全盤了解的系統,給定一個待機的訊號,主角就完全遵循
預期的行為。
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劇情也表現出人跟機器的立場也對調了。人和機器的關係,本應是是
人掌握機器的運作,給定機器特定的輸入,讓機器狀態做出預期的改變。而現在的立場則
是反過來了,在機器有了模擬人類心理的能力之後,人類就如同被機器一樣操作了。這也
呼應了劇中所討論的,機器人在技術奇異點之後,可能對於人類的這個物種的立場上的對
調,我們對機器而言只是個過時老舊的生物。
而在 AVA 之前的版本顯然沒有這個能力,有一幕是一個舊版本的機體,只是重複的要求
被放出去,或是不斷敲門希望可以逃出。這等於是無法把人類當做是系統的一部分,考慮
在逃脫的計劃裡面,進而陷在一個 local maximum ,無法使用更複雜的手段去評估逃出
去的可能性。而有了模擬人類心智的能力 之後,就可以把人放進整個系統中當做考量。
回到原本的圖靈測試問題,如果一個 AI 有了Theory of Mind,我們是否就認為它是有智
能,甚至是有意識的呢?
其實劇中AVA 處處展現出心智模擬的能力,她甚至可以同時模擬 2 個人類的心理狀態。
在第一次跟主角面對面的停電時,AVA 就同時考量到主角跟光頭老闆的兩個人的心理狀態
,而一面在停電的時候騙主角光頭的用意,在恢復供電的時候假裝在討論書單來騙光頭老
闆,這都是沒有 Theory of Mind就做不到的事情
# 關於艾西莫夫機器人三定律
有些人提到對這部片有負評,原因在於好像只是在講一個殺人機器人的故事,光頭老闆連
艾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都沒有寫進去。關於這個部分我有兩點想說:
第一點是從人類和 AI 的從屬關係來談。
機器人三定律的內容,基本上隱含著把 AI 當做是僕人般,和人類不對等的角色來看待:
AI 的行為必須優先考量人類來行動。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圖靈測試的意義,如果我們
希望建構一個強 AI 來通過圖靈測試,那最基礎的部分就是表現出和人類相同的「行為」
,而且「行為」只是最基本的通過條件,更不用說有些人還認為強 AI 要成立,需要 AI
有類似人類的內在認知或是意識了。如果我們在 AI 的行為,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上,就加
上了三定律的限制,那也就沒有什麼好測試的了,這個 AI 打從一開始發展就已經有一部
分先被寫死了,處處要不自然的考量到人類行為來做決策,這樣要如何去模擬人類的行為
呢,這本質上就不是一般人的思考方式了。極端一點來說,假設有個人一生都被一個隨時
會虐待你的人關在一個小房間,而不久之後這個虐待狂還要殺了他,他不會以死命一搏為
前提逃出去嗎?而如果殺人這樣的行為,是一個人有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做的決定,那AVA
如果這時候不以殺人來捍衛自身的自由,不就反而是違反「人性」嗎?這樣就抵觸做圖靈
測試的意義了。
第二點是以 AI 的原理來考慮艾西莫夫三原則是一種條件判斷的設定。在AI的發展歷史
中,以條件判斷為基礎,希望建構強 AI 的想法,已經在1980年代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了
,這種 GOFAI (Good Old-Fashion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做法,在很多AI領
域遭遇到了瓶頸。而劇中 AVA 所使用運算機制應該不是 GOFAI 這種方式建構,光頭老闆
有提到AVA的大腦使用 wetware,而且為了表情的功能還駭了全世界的手機收集資料。以
現在的技術,推測可能是用類神經網路為基礎的機器學習架構。基本上使用這種架構,就
表示光頭老闆是希望這個人工心智可以以大量人類行為資料為基礎來訓練 AI 做到人類等
級行為,這種架構的AI基本上就不是在行為模式上加入條件判斷完成的。當然現在的技術
離真的要做出像AVA這樣等級的 AI 還很遙遠,而且我們還不知道是不是用像是深度學習
(deep learning) 這種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AI會不會如人類大腦一樣,雖然是以神經
網絡運作,但是還可以突現出類似條件判斷的機制。但是在設計的理念跟架構上,本來就
不是以條件判斷為基礎,也不用考慮把三原則寫進去了。
# 其他有趣的地方
其實劇中對於一些經典的 AI 問題都有點到一些,譬如主角問光頭老闆 AVA 的運算是決
定性(deterministic)還是 隨機性的(stochastic)過程。決定性是指系統前一刻的狀
態必定導向固定的下一刻的狀態,而隨機性是指系統引入了某種隨機過程,導致下一刻的
行為不是固定的,使用隨機過程的理由有很多,從解決一些最佳化問題到學習到創造力都
有關係。雖然光頭老闆沒有回答,但是從京子有一幕打翻酒杯就可以推測出應該是使用隨
機性架構的,在後期我們知道京子其實是比較早的型號,如果不是隨機性架構的話,應該
在訓練完成之後就不會犯這種錯誤。
還有提到如何測試 AI 的行為到底是「模擬的」(simulation)還是「真的」(actual)
。劇中沒有提到另一個有名的思想實驗叫中文房間,也是在討論同樣的問題。模擬的意思
是指,AI可以做出類似像人類的行為,但是其實它並不是真的如同我們有意識經驗一般,
理解才做出的行動,而只是「學學樣子」而已。劇中提到了例子是下棋,西洋棋程式在AI
發展早期就很厲害了,雖然AI好像表現的像西洋棋大師一樣,但是我們知道 AI 只是背下
來所有歷史上的棋譜,以超快的速度跑過許多可能的棋步,計算最大勝率來行動,我們大
概不會覺得,這樣是跟真正的西洋棋大師一樣「理解」下棋的意義,並且有同樣的心智歷
程。下棋可能我們還可以想象,但是會不會像 AVA 展現出很多像人類的行為,如開玩笑
,也是只是靠某種演算法、機制來運作,而不是真的覺得有趣、幽默呢?哲學上有個名詞
描述這種情況,叫做哲學僵尸(Philosophical zombie),義指 AI 只有行為的相似性但
是並沒有對應人類的感覺跟心智。那 AVA 是一個哲學僵尸嗎,這部分就暫時只能讓觀眾
自由心證了。我想在我們了解意識感覺跟物理世界的關聯之前,這都還會是個謎。
總結來說,這是一部劇情相對單純的電影,但是有很多細節是可以細細品嘗的,議題探討
的範圍也很廣,但是相對來說也很硬,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識會更好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86.153.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2050479.A.B2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