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青春過敏嗎?】
餐廳裡,一群中年男女魚貫入席,看似是老友相聚,好不熱鬧,幾杯黃酒下肚,不知怎麼著,話題就被帶到「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
世代隔閡的話題一開,就像男人有小三被抓包,所有人都可以來參一腳,論個是非對錯,將內心積壓許久的苦水,傾瀉而出。
「你知道有多誇張嗎?那個#$雜誌,找我做專訪,花了我一天的時間,出刊了,也沒通知,還是我自己買一本回來讀,才知道寫了什麼。那間公司連個基本的教育訓練都沒有嗎?還是那小伙子太白目?」黑衣男子慷慨激昂地說著。
「你這還好,我找了個工讀生,請他幫忙出去發傳單,他居然跟我說:『發了,也沒人看,又不環保,該換宣傳方式了。』口氣真是大!」隔壁略顯發福的歐巴邊說邊嘆息,像黏在儀表板上的搖頭娃娃。
「你們要不要聽聽看我的?我剛請來的助理,一個年輕小妹妹,居然跟我說:『老闆,我事情很多,無法及時follow你所有的新文章,你po文後,麻煩通知我,我才能幫你處理。』到底誰是助理啊?」一位妝髮精緻的女性蹙著眉,嗤之以鼻的輕笑著。
像是在比武招親般,爆料內容一個比一個誇張,好似全台最白目的社會新鮮人全都被他們遇上。年輕人在他們口中無一是處,只剩下新鮮的肝,和全新未格式化的腦袋。
我在一旁默默觀察,從他們臉上的皺褶、髮際線的高度,以及身上的行頭,想像他們剛出社會的模樣,相信也是一臉稚嫩和單純,靠著歲月的鍛鍊,才洗去滿身的菜味,慢慢爬上管理或經營階層。他們不可能不曉得這一路上會經過多少顛簸,遭受多少的質疑和白眼,才有今日的氣勢和熟練。
這群本應對生澀有更多包容的人,卻在奮鬥的路上,不知不覺變得挑剔,對青春的味道,十分過敏。
人,似乎都需要一個假想的敵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還是菜鳥時,罵老闆、主管,求的是一種認同的共鳴,來捍衛自己僅存的自信;
等變成老鳥,罵員工、新人,解的是一種莫名的焦慮,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優越。
批評,是我們在面對差異時,最直接的反應。因為理解的鴻溝太過湍急,與其花力氣搭橋,還有可能不小心跌落深谷,受傷。不如直接築一面牆,拒絕看見對面的風景。
聽著他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的討論,我想起了自己在工作上,被刺傷的幾次經驗,也曾被氣到七竅冒煙。但當類似的事件越來越多,成為一種典型的考古題時,我開始思考,除了生氣,這裡頭有什麼值得我去發現?
自古以來,懷古諷今,似乎是最常見的對立。年輕人永遠是最好批評的對象,因為他們處在權力結構的最底層。少了資源和話語權,不管他們怎麼解釋和證明,偏見總是牢牢的存在。
我是被貼著「草莓族」標籤長大的孩子(1980~1990年代),在我還沒搞懂這個名詞的意義時,抗壓性不足就成了我這一代人的原罪。我一樣讀該讀的書、做該做的事,沒特別覺得自己脆弱或堅強,突然有一天這個標籤就被拿掉了,開始流行新的名字「低頭族」、「水密桃族」、「啃老族」。
原來,最有效的去漬油是~年紀。
而站在生產力最高的年齡,往下看,總是看什麼都覺得渺小、不足成大事。
巧的是,我們所看見的缺陷,往往剛好是自己這個世代最需要的解方。
就像我的父執輩,太過努力,從不休假,只要有錢賺,半夜也上工。根本不存在過勞這種問題,對他們來說,那是偷懶的藉口,意味著你不夠勤奮、太柔弱。
直到我們這一代,施行了週休二日,重新定義了休息的意義,追求工作與生命的平衡,生活品質漸漸被重視。
老人家口中的「抗壓性不足」,換個角度,也可以被解讀成一種更柔軟的態度,願意接受自己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會無限上綱,壓榨自己和地球這個資源。
同樣的,角色互換,當這群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中年男女,都一致覺得年輕人太過「自我中心」時,或許反映出來的是,他們在關係裡不夠勇敢,總是隱忍、委屈自己,寧願欺哄,維持和平的假象,也不願攤牌,面對真相。最後再拿「善良」安慰自己,這麼做是為了顧全大局。
弔詭的是,他們一再的大聲疾呼這個社會有太多不公和虛假時,卻為何不能接受年輕人「做自己」,有衝撞體制的膽識呢?年輕人血液裡散發出來的自由濃度,不正是他們努力想獲得「被討厭的勇氣」嗎?
無怪乎,榮格會說:「每件讓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將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沒錯,年輕人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煉,變得更成熟懂事些。青春,絕對不是用來粉飾無禮和莽撞的遮瑕膏。必要的打磨,是為了撐得起更大的挑戰。
但就像我們當年一路走來,努力證明自己扛得起責任,卻不將溫柔給丟棄。我相信他們有一天,也會學會體貼和換位思考,卻比誰都更勇敢追夢。
世代的差異永遠是存在的,但那並不是對立的主因。而是我們先停止了探索,把自己固守在習慣的城堡裡。
年齡,不該是彼此排拒的理由,如果哪天你發現自己罹患了青春過敏症,看到比自己年少的人,總是不由自主的挑三揀四,記得問題不在於過敏源,而是該回頭檢視自己的免疫力是不是下降了?
提升關係免疫力最好的帖子,永遠是保持開放的態度,用欣賞取代批評,用祝福化解歧異,不用擔心一代會不如一代。因為,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文:諮商心理師 楊嘉玲
==========================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本書完全被書名害慘,認真細看裡面的內容很多都是現在網路上最多人愛問的問題!我只是挑了其中一篇就能做說書了...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用...
「人際過敏症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啟點文化 Turn-Key Soluti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說書 討厭人群! 不善交際? 我只是對人類過敏!!《人際過敏症 ...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天下雜誌- 【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一篇ADHD藥物副作用改善心得(轉自PTT)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讓你沮喪的不是人生,而是你的 ...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人際關係疏離症的費用及心得,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人際關係疏離症的費用及心得,PTT、MOBILE01 的評價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本書完全被書名害慘,認真細看裡面的內容很多都是現在網路上最多人愛問的問題!我只是挑了其中一篇就能做說書了...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用很淺白的對話,回答出各種疑難雜症
推薦先看看目錄,說不定能解答你的疑惑
#我們終將告別那些揮之不去的痛苦:韓寒「ONE‧一個」高人氣心理諮商師!一本驅散敏感孤獨、迷茫困惑、痛苦焦慮的治癒之書!
作者: 大將軍郭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8/09/03
語言:繁體中文
博客來:https://greenmall.info/2Sswd
📚延伸閱讀📚
佛系世代,先從放棄開始《人生七成的事情放棄也無所謂》
https://youtu.be/auhQDQLN5gM
不必再假裝,發揮安靜的力量《內向心理學》
https://youtu.be/yJYY3He2dBU
討厭人群! 不善交際? 《人際過敏症》
https://youtu.be/fgYcehOFIV4
玻璃心,SO WHAT?!《高敏感是種天賦:肯定自己的獨特》
https://youtu.be/TM9Lbcyynaw
別活在別人嘴裡《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https://youtu.be/iT8U0vLh79M
#熱情 #空心病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1.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2. 直播時有特殊貼圖可以使用
3. 每個月會搶先看到我的當月書單
4. 不定時有深夜廣播的影片可以聽
5. 滿周年會有額外小福利認證(規劃中)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因為錯失小時候正視亞斯特質的機會,長大了對自己的不同感到茫然...也許沒有修正的可能~但至少能夠了解自己的不同!!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Re-lab根據英國劍橋大學的自閉症研究中心整理的測驗
https://reurl.cc/2bN56
關於卡珊德拉症候群的文章
https://reurl.cc/KxqVq
相關影片推薦
人際過敏症:https://youtu.be/fgYcehOFIV4
高敏感是種天賦:https://youtu.be/TM9Lbcyynaw
想太多也沒關係:https://youtu.be/3OA80PEfLxo
作者: 陳豐偉
出版社:小貓流文化
出版日期:2018/10/03
語言:繁體中文
#說書 #亞斯伯格症 #柯文哲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本書完全針對學生求學階段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焦慮,作者用類似自傳的方式寫出自己的心聲和對抗憂鬱症的過程,大推!!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按個喜歡▶https://goo.gl/4cGq4T
心理類型的書籍都在這▶https://goo.gl/1pTLV2
延伸閱讀:
人際過敏症:https://youtu.be/fgYcehOFIV4
高敏感是種天賦:https://youtu.be/TM9Lbcyynaw
管他的,愈在意愈不開心:https://youtu.be/iT8U0vLh79M
分數解碼
5分以下:憂鬱程度很低喔!!知道怎麼排解自己的壓力很棒呢~~!!
6~11分:最近心情是不是起起伏伏?有些令人煩惱的事情?
試著找人聊聊或者出門走走轉換心情吧!冷靜一下重新出發
12分以上:你的憂鬱程度已經頗高了,需要好好注意
趕快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學校的輔導老師或者專業機構,請他們給予協助,求助不代表你不行,反而表示你聰明的善用資源呢!
※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提供
※僅供參考,有需要請盡快就醫
※完整內容請參考書本P40頁
#說書 #別再叫我加油好嘛 #憂鬱
===== About Neko =====
一個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喜歡玩遊戲的兼職youtuber
好故事不會侷限在紙張內,但所有好故事都是來自於文字傳唱
文字既然很有趣,評論不應該硬梆梆
最不正經、最有趣的書評,等你在我的影片裡發掘嚕!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說書 討厭人群! 不善交際? 我只是對人類過敏!!《人際過敏症 ... 的推薦與評價
其實這不能只單純地歸咎於家庭環境,只能說悲劇的引發絕對不會是只有一個原因,通常都是好幾個誤會和錯誤貫穿在一起的. ... <看更多>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天下雜誌- 【曾經良好的關係,為什麼突然改變?】... 的推薦與評價
9個症狀你有人際過敏症嗎?|天下雜誌. 人際過敏症並不是指身體對物質的免疫反應,而是心理上對一個社會上的 ... ... <看更多>
人際過敏症心得 在 [心得] 聊聊高敏感特質-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聊聊高敏感特質:難搞,龜毛,情緒起伏大,堅持,愛哭,超會察言觀色,完美主義,為
什麼為什麼大轟炸...沒關係的,這樣的孩子一樣可以好好長大。(文末附高敏感特質量
表)
好讀網誌版:https://reurl.cc/e8gYNm
以上的形容很接近你家的小野獸嗎?如果你的心頭一直出現「中獎」的感覺,也許你家的
孩子也跟蕃茄一樣,是具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
蕃茄剛滿三歲不久,我跟傑克去幼稚園參加人生第一次的家長會。萬萬沒想到,這個第一
次就得到一份「大禮」。老師告訴我們,蕃茄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孩子,建議我們要留心。
「他有一個揉臉的習慣動作,」老師邊模仿邊說明:「在我的經驗裡,有高敏感特質的人
常有這樣的動作,只是我第一次在這麼小的孩子身上看到。」
我看得出老師非常極力在澄清一些事,他補充了很正面的敘述:「這沒關係的,這是好事
,表示他會很有創造力,感受力很強,只是他會需要多一些關心。」
但老師的態度反而讓我們焦慮起來,為什麼需要「留心」?為什麼他要說「沒關係」?我
們需要「關心」什麼?他為什麼看起來好像在安慰我們?是因為在日本,老師不敢直接跟
我們明說孩子有問題嗎?我們的小孩到底怎麼了?
經過一個禮拜不眠不休瘋狂地在網路上鑽研,我才終於好好「消化」了老師給我們的提醒
。
「高敏感特質」這個概念的歷史其實很短,一九九六年由美國精神分析專家伊蓮艾融博士
所提出,距離今天也才不過短短二十四年前。高度敏感不是一種需要矯正的疾病,而是一
種人格特質,就像「外向」或是「內向」一樣。雖然這個族群不是社會中的多數,但是比
例上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擁有高敏感特質,並不少見。
擁有高敏感特質的孩子有什麼實際上的不同?美國的醫學博士湯瑪士波依斯使用了一個很
美麗的比喻:「如果想像養育其他的孩子是種植蒲公英,那麼養育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就像
是培育蘭花。」
白話文就是:「其他的孩子隨便養隨便大,高敏感的這一個就是要耗盡心力專搞他一個人
就飽了!」(抱頭痛哭)
突然間,蕃茄一切的怪僻都得到了解釋。難怪他會抱怨某些老師或同學的聲音不好聽,所
以不想跟他們說話。難怪他去沙坑只肯要我們玩給他看,自己絕對不動手。難怪吃個東西
一直討衛生紙擦嘴擦手,有沾到就要擦。
我由衷的感謝蕃茄的老師當初給我們的提點。這件事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們做好
心理準備,知道這是一朵獨一無二的小蘭花,它對自己生長的溫度,濕度,土質,日照都
有非常精細的要求。就算有蘭花的基本教養指南,我們還是得自己去摸索出最適合這朵小
花的條件,才能幫助他成長茁壯。
每個高敏感特質的孩子都不一樣,但他們總是會注意到你看不見的細節,聽見你沒有察覺
的聲音,聞到嚐到你不覺得有什麼不一樣的味道,抱怨你從來不覺得是困擾的問題。家長
必須要變身成偵探,去猜,去想,去溝通,去推理,去嘗試。學會不怕犯錯,不怕堅持底
線,不怕地雷爆炸,不怕收拾殘局,不怕修補關係。
經過這樣的痛苦掙扎之後,這朵小花會在每一次你開始懷疑自己的時刻,用他自己的方式
告訴你:爸爸媽媽,沒問題的,我又更長大一點了。
___
「好奇你的孩子是否有高敏感特質嗎?」以下的量表來自伊蓮・艾融博士的高敏感特質網
站,原文是英文,以下是我自行翻譯的版本:[Is Your Child Highly Sensitive? –
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https://hsperson.com/test/highly-sensitive-child-test/)
*很容易受到驚嚇
*時常抱怨衣服的材質,襪子裡的織線,或者是背後的標籤讓他不舒服
*通常不怎麼喜歡太大的驚喜
*溫和提醒比嚴厲的處罰有效果
*好像有讀心術一樣知道家長在想什麼
*會使用對他的年紀而言很高深的字彙
*會注意到非常細微的異味
*有很獨特的幽默感
*似乎有很強的直覺,可以幫助他做判斷
*如果太過興奮會很難入睡
*很難適應大的改變
*如果衣服濕了或者沾到沙子就得把衣服換掉
*有大量的問題想問
*有完美主義
*會注意到其他人強烈的負面情緒,例如說擔憂,哀傷或是痛苦
*比較喜歡靜態的活動
*會問一些很深刻,很有啟發性的問題
*對疼痛的感覺非常敏感
*很受到吵雜的空間的干擾
*會注意到微小的細節,例如有東西被移動過,或者某人的外型改變了之類的
*在爬到高處前會先確認是不是安全
*在沒有陌生人的環境下表現得最好
*對事物有很深刻的感受
如果回答「是」的項目超過13個,或是只有一到兩項符合但是符合的程度非常極端地高,
那你的孩子很有可能擁有高敏感特質。
蕃茄總共拿下21個項目(攤手),你們家的孩子有幾項呢?
------
高敏感兒的生活記錄,教養和反思
https://www.facebook.com/tomatogreenlif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8.148.172.210 (英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05536976.A.C65.html
我們自己也是這樣的情況
但是我也想跟你表達,因為你的文字有點武斷,我其實讀了之後有被指責的感覺。
我相信這並不是你的原意。
我們確實沒有聽說過「高敏感特質」這樣的性格分類,
但是並不表示我們「之前都沒有在理解孩子」。
只是在瞭解之後,發現原來他的這些表現是這種類型的孩子獨有的特徵而已:)
只是一種人格特徵,所以並沒有治療或協助的時機的疑慮唷。
這個特質在出生幾個月內就會顯現了
感覺起來喜歡靜態活動是孩子的天生喜好
有陌生人就不講話也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很自然的表現:)
我自己的弟弟小時候也是這樣的情況
後來發現是因為「在馬桶上上廁所」讓他更不能忍受
所以他寧可滿屁股大便也不肯說
也許可以觀察看看是不是有讓孩子更介意的地方
光憑這樣的資訊其實很難做出什麼樣的推測。
與其擔心小孩正不正常,
從安全感、內外向的個性、環境適應程度、老師的個性等等不同的角度
去觀察或思考孩子表現跟平時不同的原因,我想會比較有幫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