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疫苗預約出爐!#明早8點開放
#台北市衛生局COVID_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
https://booking.health.gov.tw/
✅對象:
85歲以上長者(民國25年12月31日前出生)
65歲以上原住民
✅明天(6/13)上午八點開放預約。
(目前為測試版,明天早上八點才開放)
✅大安區可施打地點:
#醫院:
大安健康中心門診部。
聯醫仁愛院區(院區檢驗大樓)。
台大癌醫中心醫院(癌醫門診66診)
宏恩醫院(2樓門診區、仁愛國小教室)。
中心綜合醫院。
國泰醫院松山文創園區五號倉庫(僅早午)。
#診所:
夏爾診所。
邱醫師診所。
安東診所。
那明珠診所。
仁安診所。
劉建宏診所。
佳音診所。
全家聯合診所。
葉明憲兒科診所。
林青榖家庭醫學科診所。
尹書田醫療財團法人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
(更多詳情將持續更新)
#新聞連結
台北市疫苗預約出爐!明早8點開放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612/AE5CZ3V5F5F63AX25QGAHO6HFI/(
仁安醫院門診部 在 吳文遠 Avery 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將醫療問題與新移民掛鈎是對制度零認知
縱容私營醫療市場才是醫療爆煲元兇
吳文遠出席衞生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在公聽會上指出香港醫療制度千瘡百孔,是由於過去太過分依賴私營醫療市場,甚至乎是縱容私營醫療市場所致。曾蔭權執政時提倡醫療產業化,做成香港醫療系統以賺錢為目標,而不是為了病人福祉。試問全世界有那一個地方當醫生能夠發達的呢?有些人會將醫療問題與新移民掛鈎,那只是顯示相關人士對香港醫療制度的零認知。
發言全文:
今天很多人都說香港醫療出了問題,醫療服務質素差,係咩?唔係喎!若你有錢買昂貴的保險,或是你本身很富有的話,你去山頂醫院生小孩,去養和醫院通波仔(冠狀動脈再成形術),若有急症的話去仁安醫院求診,乘搭的士或 Uber 電召車直接去,沒問題喎!服務非常之好,那些醫護人員也跟我說:「好正喎,好過癮喎!喺到做嘢好舒服喎!人工又好,待遇又好,又不用被上司刁難。」可惜我們現正討論的是公共醫療,並不是有錢人的醫療。
當然今天有很多人在說,醫管局本身的架構問題,或是它內部的 Incentive 鼓勵,整體上面是需要改革,這點已經是肯定的不需多說的,前線人員已經完全表達了不滿,但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根源的主因,我們要放大宏觀來剖釋這問題,現時香港的醫療制度就好像一條船上,有很多破洞,無論你怎塞窿補洞,它還是在下沉中,而關鍵就是我們過去太過分依賴私營醫療市場,甚至乎是縱容私營醫療市場,正如曾蔭權曾經說過要醫療產業,本身整個的概念和方向是徹底錯誤,最終導致醫療管治變成一門生意,變成在公立醫院層面來說,無論怎樣撥款進去,都不夠人手、不夠金錢、亦不夠資源,因此導致香港現時存在兩個世界,兩種醫療服務。
若然真的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根本性的就是要整個醫療制度改革,首先最主要從預防開始,在社區醫療做起,在十八區中每一區也設立一間 Polyclinic 門診診所,是大型的門診部,康健中心,以肩負起家庭醫生的工作為目標,要主動地、長期地去照顧當區市民和病人的需要。若然不能立即取消私人市場,政府至少投放資源去培訓私人門診醫生,他們的方針以家庭照料方式去做。
第二步,是解決醫療人手短缺問題,這點很簡單大家都提過,一份國際名單制,你喜歡世界頭一百名大學也好,或是前五十間大學也好,政府認為那大學是可信賴的,它們培訓出來的醫生是優良的,那就讓他們免考試在港執業。但最重要的是,在面對各種問題的前題下,政府還是不解決私營市場、不監管私營市場下,或是不以公營醫療為主導的話,就算引入再多的醫生來香港也沒用,原因很簡單,全世界有那地方做醫生能像香港般會發達?現時香港的醫療制度,不單不聚焦在病人身上,亦不是以香港市民的健康為福祉,反過來是以賺錢為終極目的。最後我一定要講一句就是,若在討論香港的醫療制度和醫療資源時,失焦變成討論移民問題或是新來港移民問題,這肯定是絕對完全錯焦點,亦反映當事人對香港醫療制度是完全零認知。我知道現時香港政府和某些專業人士,他們並不是不懂如何解決問題,而是他們欠缺決心!
#醫管局 #肥上瘦下 #林鄭月娥
#董建華 #曾蔭權 #團結香港基金
————————————
【無懼政治檢控,拒與威權同行!請支持社民連!】
💵銀行過戶捐款:匯豐銀行 (004) 172-5-055782
💳網上信用卡月捐: lsd.org.hk/donate
👫成為社民連義工: lsd.org.hk/join
【社民連最新資訊】
📷Instagram: instagram.com/lsd_hongkong
📱Telegram: t.me/lsd_action
📺Youtube: bit.ly/hklsd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