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強:全球疫情處理政治化 缺隨機抗體測試的科學根據
上星期開始討論今次大流行成為B.C./A.C.的重要歷史分水嶺,不止對公共健康政策,對旅遊、社交習慣、工作和教育模式,以至環保和氣候變化政策、全球經濟平衡、地緣政治角力和意識形態競爭,都有極大影響。
今周本想輕鬆一點,先討論開始有人預期的一個A.C.現象——Coronababies,一年後全球可能出現的「新冠嬰兒潮」。想法很簡單,全世界數以十億人因疫情隔離政策而被困家中,夫婦和情侶多了「空閒」時間,理論上就自然會多進行「baby making」活動,那麼明年出生率就必然飈升。對出生率過低的中國、歐洲多國,甚至美國,都是好消息!但有人指出,社交距離政策,對非同居情侶生活,形成極大交往障礙。Zoom容許我們WFH(work from home),但對「baby making」沒幫助。
我研究過香港2003至04年SARS前後的出生率,驟看有點興奮,2003年活產嬰兒46,965名,2004年升至49,796名,逆轉之前的下跌趨勢。但再仔細分析,發現原因並非出生率上升,而是幾乎完全來自當年流行的內地來港生孩子的風氣。幾年後,政策禁止雙非來港生孩子,出生嬰兒數目又再回復下跌趨勢。
「新冠嬰兒」潮未現 離婚率先升
「新冠嬰兒」潮仍只是個美夢,反而另一不良社會趨勢,離婚率已有上升迹象。很多婚姻關係本來已不美滿,疫情中,各種健康、家庭、經濟壓力都加大,很多人都變成抑鬱或暴躁,夫妻被迫整天一齊在家中,反而大增摩擦機會,家暴情况也在增加。
疫情中,美國人除搶購廁紙、糧食和口罩外(美國終開始承認口罩有用,但為時已晚),最具特色當然是搶購槍械,某些類型子彈銷量更跳升5至10倍!今年COVID在美國已奪取超過4000條人命,但直至兩天前,被槍殺人數仍然領先!據報,在費城COVID病人已需與槍傷病人爭奪急非常緊張和有限的ICU牀位和資源。
COVID是個疫症,本應沒有政治取向,但因近年「感染」全球的各種危險極端民粹、國家,以至本土和種族主義的崛起,不幸COVID亦被徹底政治化,東西方不同國家,甚至美國內的不同地區,都或採取不協調的截然不同政策,亦因此而導致更多人無謂犧牲!
簡單來說,某些西方極端份子如巴西的Bolsonaro,白俄羅斯的Lukashenko和更重要英國的Johnson(約翰遜)及美國的特朗普,他們的本能價值觀是經濟和股市比人命更重要,不明白控制不了疫情,兩者皆失。另一特徵是不懂亦不相信科學,特朗普就曾多次公開指控COVID只是民主黨故意製造的一個騙局!相反,較「緊」的東方文化地區如韓國、新加坡和中國,則明顯把人民性命,放在遠比短期經濟更高的位置,亦較相信科學,暫時控疫成效遠勝美英等國。
歐推Corona bond乃取巧財政統一方案
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等,雖較看重國民生命,但不幸經濟上太過倚賴旅遊業,無法避免輸入病毒。另一大問題是歐盟只有貨幣統一,但財政和公共健康等政策,仍然各自為政。即使意大利面對如此嚴峻情况,歐盟仍提供甚少醫療援助。
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醫療系統已崩潰,所以CFR飈升至10%的恐怖水平!唯一希望是ECB應將短期內將推出一個龐大Corona bond 計劃,以聯合信用發債重建疫後歐洲經濟。某程度上,這是一個取巧的財政統一方案。
這場疫症,是一個對制度和領導能力的嚴峻測試。最可悲亦最可笑的是美國,暴露領袖的徹底無能,政策恐怖地搖擺不定,執行不力,已成為一場鬧劇,但死亡人數正以幾何級數上升,亦是一套超級悲劇。
客觀評核,特朗普的表現是巨大失敗。美國貴為全球最強大國家,擁有最先進醫療技術,但在特朗普領導下,竟然如此失敗。現在美國感染人數已超過20萬,全球第一,感染率是中國十倍,死亡人數亦已超越中國。預測「最佳情境」,竟是數百萬美國人將被感染,死亡人數更將高達10萬至24萬,可能跟其他國家總死亡人數相若!
但在特朗普自己口中,他的表現仍永遠是歷史上最好的。直至上周仍不停輕視疫情,言猶在耳,但現在就厚顏說早知疫情嚴重!從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有句名言「The buck stops here」,意思是總統承擔最後責任。特朗普就剛剛相反,上周無恥地,難以置信地在回答記者有關疫情責任提問時,公開宣布「I do not take any responsibility」,上台超過3年,仍推卸責任,繼續賴上任奧巴馬準備不足!
特朗普政治凌駕一切 致防疫失誤
但特朗普的認可率,不跌反升至上任以來最高的49%!部分原因是美國人在「戰爭狀態」時團結愛國,亦當然反映美國人的愚昧。原來每天兩小時疫情記招,即使特朗普從不表示任何哀傷,從不安慰病人和死者家人,但仍是最佳的免費廣告!但即使每天在記招上吹水兩小時,仍然解決不了每天死亡人數急速上升的事實。
美國政策到底出錯在哪?最重要有三點:
(1)1月時,中國疫情已爆發,但美國缺乏警覺性,加上種族歧視,奇怪地以為疫情只會影響中國,莫非以為白種人免疫?當時所有西方傳媒都擺出指責,甚至幸災樂禍態度。周三記招上,白宮疫症小組統籌人Dr. Birx,直認她開始時以為COVID跟SARS差不多,只會限於中國小範圍爆發,不會變成大流行,但其實美國CDC在1月已警告過此可能性。
(2) 特朗普已將政治凌駕於所有事情之上,即使人命關天的疫情,他也一早定性為騙局。Fox電視台,仍不斷指控民主黨故意誇大疫情,促使經濟停頓,股市大跌,企圖阻止特朗普連任。仍有不少紅色州分,如佛州,仍拒絕頒布關閉指令,部分甚至仍鼓勵市民外出消費!不少特朗普支持者故意開COVID派對,參加上千人教會聚會,甚至否認病毒的存在!本來紅色州分如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已較落後和貧窮,人民健康都較差,且特朗普上台後盡力拆除Obamacare(至今仍拒絕擴大醫療保險),所以平均壽命較藍州短4年多,恐怕疫情必令情况再惡化。
(3) 我之前已隱若說過,但不好意思太注重,現在講得清楚一點,就是在這次疫症中,全球醫護界固然作出偉大貢獻和犧牲,但從科學角度來說,則有嚴重不足之處。
我出身是個工程師,總算有點科學和數學常識,早在2月14日本欄中,已大聲呼籲大規模隨機測試的重要性(尤其抗體測試)。一箭多鵰,能知較準確的感染率,不再瞎子摸象,矇矓不清疫情發展階段,到底仍在感染曲線的左邊?已近峰頂?還是已到了下坡中的右邊?隨機測試亦可告訴我們較真實的IFR,是否真的如理論中,遠低於恐怖地高的CFR?這些疑問,對採取甚麼公共健康政策,停止多少經濟活動的決定,至為重要。
但可惜一直未見反應。在英美最具影響力的傳染病學家Neil Ferguson(自己也中了招),初時亦只空泛地說中國真實病例,可能是確診的10倍,海外則為4倍,亦即是說當時的中國CFR約3%,暗示IFR只約0.3%,當時海外CFR只約0.3%,即是IFR微不足道,只0.075%。當時他猜測COVID的R0只約2,應較易控制疫情,可惜他從未呼籲過進行隨機抗體測試。
特朗普看到這些輕估疫情的猜測,當然高興,所以就採取懶理態度,以為疫情很快過去,即使很多人被感染,死亡人數亦很低,所以不斷錯誤以比喻為流感。Johnson更瘋狂,索性爆陰毒,故意搞秘密疫症派對,自己中招無所謂,但痛恨他連累香港!但到了二三月,發現不對路,確診個案以幾何級數上升,到了今天推近100萬,R0明顯比預期高,CFR更沒有像理論中逐漸回落,全球CFR接近5%!3月1日時美國死亡人數只1人,短短一個月後,已超5000人。
3月16日,Ferguson公布了極具影響力的Imperial Report(帝國學院報告),分析處理疫情的兩大方法,suppression(壓制,把R壓至1以下)和 mitigation(緩解,容許R在1以上)。心底中,明顯Ferguson仍支持逐漸提升群體免疫的緩解方案,但計算中發現峰頂宗數,將是英美兩國ICU容量8倍,所以絕不可行!只有盡量且長期5個月以上的壓制,才會有效把峰頂減至ICU容量以內。
英美政策急轉彎 為時已晚
這個報告發表後,英美兩國的政策才開始急轉彎,執行較全面關閉經濟措施,但為時已晚。即使COVID的本身毒性真比SARS較輕,但R0較高,結果是病危數量仍將遠超ICU容量,最後CFR仍急升至跟SARS差不多。
但到了3月24日,牛津的Sunetra Gupta又出了一個結論極不同的純理論報告,驚人地估計英國已感染人數比例已超過50%,群體免疫在望!傳媒更一知半解地說Ferguson也被迫把預期英國死亡人數,由近60萬減至2萬以下,美國則由220萬減到10萬至24萬。
可能因此特朗普上周又馬上轉向,焦急宣布復活節前美國全面復工,宣稱「the cure cannot be worse than the disease(解救方法不可比病更差)」!
但我一看牛津預測已感不妥,後來Ferguson也指出明顯謬誤,現今英國確診不到3萬宗,跟50%感染率相差過1000倍,死亡人數2000多,CFR約6%。那麼牛津報告即暗示COVID-19的IFR只有0.005%不到,比流感還低95%,荒謬!後來特朗普看到Ferguson和其他模型的最佳場景,仍將有十多萬人死亡,就再次轉軚,延長封閉至4月底(做他支持者很頭暈)。
Gupta終於呼籲進行隨機抗體測試,從而得知最重要的真正情况,但一個多星期又過去了,仍未見消息。我又計算過,如果感染率高達50%,那麼抽樣規模很小,只約1000已足夠達到95%置信水平,±3%誤差範圍。有何難度,為何至今仍未做?當CNN記者問到關鍵問題,如特朗普政府早在1月採取行動,能否減低預期死亡人數時(當然一定會),Fauci和Birx,瞎說缺乏隨機抗體測試數據(仍推搪並非首要任務),不清楚1月時美國感染率,難下定論,如當時宗數很少,就無須馬上採取行動。如是者,又為何責怪行動已快很多的中國,在12月疫症剛開始宗數很少時,反應過慢?
美元或貶值20% 中美GDP將拉近
如要成功對抗全球大流行,必須各國合作,協調政策。大部分人積極壓制,但小部分舉行疫症派對,最後大家仍失敗。特朗普說現在全球經濟都停頓,其實不對,中國正開始內部復工。跟大摩美國總策略師談過,他認為救經濟方案將有效,但財赤將高達GDP的20%,因此美元或將貶值20%,亦即中美GDP將更拉近。美國必盡力阻止中國彎道超車,昨天已有傳聞將再收緊技術出口。除此之外,暴力意識形態戰已再升溫,因為中國已向國際伸出抗疫援手,逐漸贏得部分人士認可,美國怎可容忍此趨勢!
(中環資產持有Zoom的財務權益)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 Stephanie H. Chuah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7-11總公司 -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英國最新:首相強森宣布全境居家隔離三周,除親人外,只能兩人見面
【英國的疫情,這次有點像是脫歐的續集,再次是由於英國堅持要走自己的路,而搞得沸沸揚揚,引發了各界對於怎麼防疫才是好的、正確的防疫,掀起了一場國際論戰。雖然在截稿前夕,英國政府終於從善如流,宣布從周五晚上起,關閉所有的酒吧、餐廳、戲院等休閒娛樂場所,但在此之前,強森政府的防疫步調始終是慢半拍,事實上,相較於幾個歐洲大陸國家,像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等,英國的疫情起步和上升的速度,確實是發生得比較晚,也因此,英國先前並沒有跟進其他歐洲國家,發布嚴格的封城令。不過,英國的媒體和民眾看到政府這麼淡定,完全沒有超前部署的打算,反而比政府還要緊張,大聲質疑強森不封城,也不封鎖邊境,在鄰近國家都病毒滿天飛的狀況下,難道不會令病毒有可趁之機,讓英國成了疫情最大的破口?對此,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了一種「群體免疫」的說法,也是這次引發外界議論的焦點所在。】
{內文}
六天之前,在幾乎已成每日例行的英國首相疫情發布會上,強森這麼說。
(英國首相/強森)
我要很坦白地說出事實,這是本世代最嚴重的公衛危機,我必須跟英國民眾說實話,接下來會有更多更多的人,因為這波疫情失去他們的親人
大庭廣眾,講出所有人心知肚明,卻沒有一位政治領袖敢挑明講的話,強森的驚人之語,在曾經以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句名言熬過二戰DNA裡似乎天生寫入淡定的英國人聽來或許已經見怪不怪,甚至納悶外國媒體幹嘛大驚小怪,但當強森進一步宣告,現階段還不須要封城,也不禁止大型集會時,就連英國自家媒體也沉不住氣,跳出來問:憑什麼?
(英國首相/強森)
我們沒有,我重複,沒有下令關閉學校,因為專家認為關閉學校的壞處,大過好處
(Sky新聞記者)
美國已經禁止歐洲班機入境,義大利全境封鎖,愛爾蘭也關閉了學校,但你的建議卻是:生病的人不要出門,避免出外遊玩就好,你想你應可體會到許多英國人覺得政府做得太少,不足以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在世界衛生組織不斷斥責各國政府,不夠緊張,做得太少,中國封城抗疫,亞洲、歐洲更接二連三發出全境封鎖,停班、停課,停止一切非必要外出,各種史無前例動員令的同時,英國的處變不驚,額外顯得與眾不同而格格不入,但英國政府,尤其強森本人,卻一而在再,再而三強調,一切的防疫步驟皆有所本,背後有著科學理論在支撐,即使這六天之間唐寧街如擠牙膏一般,逐步被迫追加管制,到了18號,也終於跟進宣布了全英停課,甚至不排除對疫情最嚴重的倫敦進行封鎖,強森和英國防疫官員仍然堅持,政府所作所為都是科學施政,目的在取得防疫、調度,和穩定人心之間的最大平衡和最好效果。
(英國首相/強森)
我們會繼續,就像我們始終堅持地,在正確時機做正確的事,按照科學家給我們的最佳建議
(主持人vs.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
依照您的「群體免疫」說法,大概需要多少英國人感染新冠病毒,才能達到免疫效果?大約在六成左右
而英國政府在外人眼中特立獨行,對內號稱科學理性的防疫策略裡,最引人側目的要屬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在疫情爆發初期所提出的「群體免疫」,或稱「社區免疫」防疫對策。
(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
如果你全面封鎖人民外出活動,或許在一段時間,例如四個月內,可以達到壓制疫情的效果,但根據過去防疫的經驗,如果你採用強硬壓制的手段,那麼等你解除封鎖時,疫情又會再次爆發,所以我們的考量是,盡量避免讓疫情在冬天的時候死灰復燃,因為屆時只會更嚴重,帶來更多問題,所以我們的做法是抑制疫情,但不是消滅它──因為那是不可能的,避免封城導致疫情出現第二高峰,同時讓身體比較健康的人獲得免疫力,達到保護所有人的免疫效果
瓦倫斯這一席不認同隔離就能消滅疫情,讓多數人免疫才是治本的學術論調,再加上強森呼籲英國人,要有親人死於病毒的心理準備談話,立刻引發全球譁然,防堵疫情不遺餘力的亞洲國家如台灣,有網友和媒體替英國這套淡定防疫,冠上「佛系」、「物競天擇」等,充滿嘲諷意味的封號,中國抗煞專家鍾南山也公開反駁,認為追源頭,做防堵,雖是老方法卻也是最有效的辦法,至今還沒有研究能夠證明,新冠病毒得過一次就能終生免疫,因此主事者實不宜將賭注,壓在「群體免疫」這種高風險策略上,至於英國國內媒體顯然不買單,反對黨大肆抨擊,社群網路上更充斥著「保守黨殺人」這類情緒謾罵,但就在這此同時,國際上也響起了另一派學者的聲音,不少專家認為各方對於「群體免疫」的質疑,其實是畫錯重點,因為做為一個醫學名詞,無論防堵不防堵,不管你佛系還是戰鬥系
「群體免疫」都是任何傳染病,最後必然達到的一種狀態描述。
(澳洲醫師/柯林)
「群體免疫」是一個概念,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對某種疾病有免疫力,就不容易造成「傳染」,我們用這張圖來解說,左邊這張藍色代表健康的人,紅色是感染者,如果大家都沒有免疫力,就像新冠病毒,那麼很快地,大家都會變紅色,幾乎所有人都染病,但如果看第二張圖,黃色的人,是那些獲得免疫力的人,這種情況下,紅色就很難擴散出去,即使圖片中仍然有那些藍色,無免疫力,仍可能感染的人,但由於周遭的人都已經免疫,所以病毒沒有機會入侵到他們身上
(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
如果你回頭看過去的小兒麻痺,還有1918年的流感疫情,當時有一些城鎮自我隔離,完全斷絕對外的往來,確實達到了阻絕疫情的效果,但在今天大都會裡很難做到這點,斷絕往來會引發問題,包括糧食和其他日常需求
包括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等,大多數防疫專家都同意,在預估實際感染人數已經遠遠超過檢測確診人數,全球染病國家破百的現實之下,企圖圍堵病毒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主事者真正該做的,是減緩疫情,延遲病患增加的速度
以免拖垮人力有限的醫療體系,中國感染病學家張文宏也在微博上,針對英國政府獨樹一格的抗疫手段做出分析,認為強森的作法其實不乏理論依據,因為若能控制感染的速度和範圍,像是讓體弱的老年人留在家中,但不禁止其他人外出活動,那麼在青壯族群普遍受到感染,康復且自然產生抗體之後,就能在群體當中發揮防火牆的作用,大幅降低病毒擴散的機會,使疫情自然消失。
(柏克萊大學流行病學家/萊恩葛德)
如果想要達到多數人免疫的狀態,讓病毒傳播和感染機率下降,通常有兩種做法,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透過疫苗注射,但疫苗不可能這麼快研發出來,至少要等一年或一年半以後
然而,即使有科學依據作後盾,英國政府試圖宏觀調控,甚至搶先人民一步,揣摩大規模封城會導致民眾反彈,造成所謂「行為疲乏」現象,因而堅持不下達封鎖令的心理學治國術,終究是在疫情多變下,不得不跟著見招拆招,由於一星期來英國確診病例暴增,再加上倫敦帝國學院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英國現有醫療資源無法因應疫情的需求,倫敦當局隨即態度大轉彎,從原本只建議老人自我隔離,到規勸民眾避免前往酒吧、戲院等公眾場所,再到「強烈」希望民眾不要趴趴走,最後終於歸順防疫主流加入歐洲停課的行列。
(英國首相/強森)
所以在看到病例走勢,檢討目前措施後,我們認為現在必須對疫情施壓,施加更大的壓力,也就是關閉學校,來阻止擴散,所以我現在宣布,教育大臣同時也正在議會報告此一措施,在本周五下課之後,各級學校將關閉校園,絕大多數學校都將停課,等待通知
不過,強森政府宣布停課同時,還是堅稱暫時不會由官方下達封城令,弔詭的是,就在強森半推半就,模稜兩可的迂迴喊話之間,倫敦地鐵已經自動減班、縮減營運,倫敦市景也從昔日的熙來攘往,變成了門可羅雀的冷冷清清,不封城,好像也達到了封城效果,封不封城,似乎也就沒那麼重要,英國人和強森之間,是不是有一種同文同種的英式默契,或許在兩位知名英國喜劇演員最近所拍攝,非英國人恐怕很難理解,在這種時候還有心情搞笑的宣導短片中可以略窺一二。
(宣導短片)
我們要共體時艱,不要做自私的人,大家要互相照顧,如果有人隔離,打電話給他打打氣,好嗎?你狀況如何?我衛生紙沒了,你還有嗎?痾,不好意思,我也只剩最後一張了,拍謝,你自己保重,先這樣,掰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m9QVc_cHvg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哲學家尼採有句名言:「沒有真相,只有詮釋。」這似乎在這次事件中被證明瞭,我似乎看到這個世界已經失去了「真相」,剩下的都是觀點與角度。
所有的一切都被文章作者,或是影像拍攝者,或是分享者詮釋過了。我們看到的一些影像,即便不是「假新聞」,也是不完整的。比如警察在揮棍打人,那個影像是真實的。但是影像前段是什麼,是警察被包圍。所以持不同立場的人可能只截取了影像的一部分。一些人只看到警察被示威者圍攻,手槍都丟了;另外一些人則只看到警察打人。當你將全部影像匯總在一起,才能看到一點真相。
在自媒體發達的時代,我們一秒鐘之內就可以把視頻推出去,幾分鐘之內就可以把報道、感想發出去,可能是幾十人、幾百人,甚至是幾萬人在閱讀和觀看。我們如何還原真相?這也是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香港特區政府有責任成立真相委員會,或者是調查委員會。真相委員會和調查委員會的最重要功能,絕不是針對警方,而是針對整個事件。香港在三個月前還是平靜的國際大都市,為什麼瞬間就陷入了火海?
我們很沈重,因為直到今天仍無法瞭解整個事件的始末。泰戈爾說過,「你如果拒絕面對錯誤,真相也會被擋在門外。」 如今對立的雙方都沒有自省的能力,都不是客觀地去看待發生的事情,甚至要「攬炒」(粵語:同歸於盡),那怎麼可能面對自己的罪惡和錯誤呢?真相為何重要?馬丁·路德金說過,「我相信手無寸鐵的真相與無條件的愛,將在現實世界獲得最後的勝利。這就是為何正義,即使暫時被擊敗,也比邪惡的勝利強大。」
「而香港又被大批利益集團把持,利益集團恰恰又是政府管治所依靠的力量,這利益集團所涵蓋的並非只是商界,地產霸權被詬病,其實專業界也同樣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
今天你們還體會不到這種困局,你們的下一代就能體會到。當政府需要依靠地產獲取財政收入,房價不斷被抬高,終有一天在內地的普通百姓也會買不起房子,內地很快也會發生向上移動的機會停止或者變得越來越慢。
內地在複製香港的發展戰略上最壞的一點就是房地產政策,內地必須吸取香港失敗的教訓。雖然大家過去20年在房地產上獲得了不小的經濟利益,但這是導致未來貧富懸殊的一個因素。
香港今日的貧富懸殊在全球名列前茅,只比少數非洲國家好些,大量資產掌握在少數富人身上。你們有機會走進深水埗這些社區,就可以感受到香港底層社會的生活。4、5個人擠在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這是你們無法想象的。你們看到金光閃耀的中環,可能沒有機會看到香港的另一面。
香港貧富懸殊的問題、利益分配的問題、房屋土地的問題、政治管治的問題、年輕人在社會上向上發展的機會問題等等,都必須一一去解決。
香港的大學畢業生,過去22年里薪水的提高微乎其微,而他們對香港的未來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這種絕望必須有解決的方案,所以必須對香港的管治作徹底的反省和翻新,香港管治所出現的危機恰恰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一面鏡子。」
https://mp.weixin.qq.com/s/mIBgTccqP8rdWFUQFd8msQ?fbclid=IwAR220Tuvuw-JYxpDr_ilkryuk_ESmHGQjs0KOEBw6ElAFAvIbwtECWF2JfM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今天暫時停止名言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土撥鼠菲爾、今天暫時停止名言、Groundhog Day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 ... ... <看更多>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 Stephanie H. Chuah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成功名言40部曲1.沒有失敗,只有暫時停止成功! 2. ... 31,愚蠢的人總是為昨天悔恨,為明天祈禱,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32,勤奮的含義是今天的熱血,而不是明天 ... ... <看更多>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 在 今天暫時停止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今天暫時停止名言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土撥鼠菲爾、今天暫時停止名言、Groundhog Day有關娛樂/明星文章或書籍,歡迎來星娛樂頭條提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