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復了一下心情,想起之前承諾大家的4000字全文書評,趁這幾天書店有活動,買起來看!
誰的焦慮?當代國家與父母的育兒經濟學
在閱讀這本《育兒經濟學》第四章<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之時,陪伴著我閱讀的背景音樂,是由義大利著名指揮家Riccardo Muti在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著名的<快樂頌>便是出自此曲。在我打字書寫這篇書評時,陪伴我的是輕快的,由Piazzolla 探戈輕歌劇《Maria de Buenos Aires》。
我1988年出生在台北縣新莊市(現在已經是新莊區)的一處住商混合區,我是家中的長女,弟弟妹妹陸續在2年、5年以及6年後出生。我的爸爸是做土水的泥水匠,媽媽曾經做過短暫的美髮工作,在弟弟出生後,轉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平時靠手工、爸爸給錢以及借貸過生活,日子非常辛苦。從我有意識開始,媽媽一直對我的教育非常在意,可以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在我幼稚園的時候,媽媽忙著做美髮,把妹妹送到鄉下給嬸婆照顧,我則從幼幼班開始上,每週媽媽會帶我坐著客運回北港,去看我很陌生的妹妹。直到二、三歲媽媽覺得妹妹的語言發展遲緩,才發現跟著語言機能障礙者(也就是當時俗稱的啞巴)嬸婆是學不會講話的。剛好媽媽的親妹妹搬到我們家隔壁巷子,媽媽也就把妹妹一起接上來了。一開始,媽媽讓妹妹跟阿姨的女兒一起去上高級幼稚園,有接送車的那種。我則跟著一群幼稚園小朋友一起讀離家裡走路10分鐘的幼稚園,媽媽說訓練我獨立。後來妹妹再大一點,媽媽沒錢可以讓妹妹繼續讀高級幼稚園,便讓妹妹跟著我一起上學,只是她都是媽媽接送,而我乖乖地走路上學。
幼稚園快畢業時,媽媽生了弟弟,一時之間成了家中的寵兒,地位隨之抬高。媽媽也為了我們的教育,找尋學區房。爸爸做泥水匠在1988年是相當賺的,只是我後來從書中才知道這件事情,在家中爸爸是幾乎不拿錢回家的。套一句爸爸那邊親戚常講的話,「給媳婦太多錢會拿回娘家,不行。」
在我國小一年級讀一半時,媽媽終於找到學區房了。挺著「生男的下一胎一定是男的」所以懷著的六個月妹妹的肚子,我們全家搬到了離學校走路只要5分鐘的地方,媽媽繼續做手工,對我的功課也是非常的看重,對妹妹倒是輕輕放下。媽媽常常說:「我以前沒錢讀書,很懊悔,我去借錢也要讓妳們讀到不想讀。妳是姊姊,是大家的榜樣,妳讀不好,其他妹妹們就不能讀書了,知道嗎?」秉持著這句話,我以前幾乎是少一分打一下,開口要買玩具沒有,但要買書一定成功。
媽媽偷偷買了一套百科全書在她的衣櫃,長大後聽媽媽說,這是她分期付款買的,為了不要被爸爸撕掉,我們只能偷偷看。國小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鋪著報紙在陽台,邊跟我媽一起看《急診室的春天》,邊寫作業。雙語頻道永遠我們是開英語,這樣才能讓英文變好,以後才能坐辦公室吹冷氣。
「坐辦公室吹冷氣」成了我的人生最大的目標,好吧,其實是媽媽的人生。
我人生小小的三次挫折都在國小。
第一次遭遇挫折是國小二年級,我數學考80分,媽媽感到天崩地裂,立刻把我送去學心算。短短半年我從五級考到一級,最後沒錢了就中止。
第二次挫折是國小三年級,那時候要寫書法,我不會寫,因為我雙子座缺乏耐心,而且弟弟妹妹很吵,我很想去樓下跟鄰居朋友玩。被媽媽痛打一頓後,拿著一疊宣紙,媽媽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教我寫書法。去學校交作業,老師說我書法寫得很好,派我去參加國語文競賽,當然我沒有得名。
第三次遇到挫折,是國小五年級。我們導師是一個22歲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一來就教我們很難很新的輾轉相除法,我學不會,回家大哭。媽媽某一天告訴我,她來教我。後來我成為班上永遠的前三名,六年級時老師結婚了,臨走前她告訴我:「慧慈,我剛來的時候,妳媽媽曾經中午午休來跟我問:『老師,妳可以教我什麼轉轉相除法嗎?我要回去教我女兒,她不會在家哭。』妳要好好珍惜妳媽媽,妳未來一定無可限量。」
回北港過年時,親戚常常在我們面前跟爸爸說:「你真的是歹竹出好筍」,但媽媽都在廚房獨自忙碌時跟幫忙準備的女兒們說:「我以前有考上嘉義女中,是外公外婆沒錢讓我讀。」言下之意,我們不是歹竹出好筍,只是正常發揮。
後來弟弟生病、最小的妹妹出生後,一夕之間我們變成全家族的罪人,媽媽也因此開始在夜班的工廠工作,我也撐起整個家庭的家務事。媽媽帶我跟妹妹去補習班,跟補習班主任拜託分期付款繳補習費,弟弟妹妹則去比較便宜且可以待很久的安親班。
唯一不變的,是對我的課業的要求,以及撥空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邊拿藤條問我哪裡做錯了,邊跟我講道理,然後在我睡覺時拿藥偷偷幫我擦傷口,邊擦邊哭邊說:「要好好讀書,不要做壞事,長大後才能不要像媽媽一樣只能嫁人在工廠工作。」
大學考上清大,但我家族只認識台大、師大跟因為地緣關係才知道的輔大。秉持著讀私立就沒書讀,我所有的學校只填公立。在媽媽的勸說下,把台北的學校填了一輪才填成大,清大是我偷偷填的。
當時我爸並不打算讓我升學,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沒有用。是一個留學美國的遠房叔公打來跟我爸說清大很好,比台大輸一點而已,再加上有助學貸款,我才順利去讀書。
大學當然是翻轉我一生的關鍵,也是我後來捍衛高等教育的主因。
跟同學比較熟以後,大家聊到家中的教育方式,那時候,我第一次聽到「教養」這個詞。家裡開工廠的有錢同學說,她父母不涉入她的選課以及選校,就連她只是因為想聽故事才去補歷史,父母也同意,有很多同學是這樣的家庭。也有父母其中一方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家庭主婦,每天都會檢查功課,安排他們每天要做什麼,還會一週有固定的一天家庭日。總之,感覺感情很好,而且爸媽都是大學畢業,最差也有高中。只有一個同學跟我一樣,爸媽只有國中小畢業,媽媽很重視功課,還買了書在家裡。
後來上研究所跟藍佩嘉老師討論時,才知道工人階級的流動中,「媽媽」注重教育的角色至關重要。
媽媽從小都跟別人說她很忙沒在管我們功課,但對我的要求近乎苛求。沒有前三名就問我原因,粗心大意就打,沒好好複習也打,打完後是一個小時以上的「講道理」時間,在這個部分會把弟弟妹妹叫來一起聽,媽媽總是聲淚俱下的說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到長大後因為沒讀書何其不幸,最後一定會問:「要不要好好讀書?」
我們唯一的回答是:「要」。但這些苛求其實沒有放到弟妹身上,學心算、做科展、問老師怎麼教我數學、買一堆關於作文、未來科技等書在家裡,這些其實媽媽只在意我跟大妹有沒有做,認真來說,是我,媽媽把自己投射在我身上。
她很焦慮,我能感受到。之所以要跟別人說她很忙,是因為她擔心把我們教不好,把我們教壞變得跟她一樣,也因此,我在幼稚園就學了性教育,因為媽媽說未婚懷孕就「烏有去了」。媽媽在弟弟身體上操碎了心,在我課業上用盡了心。現在,她總是開心的跟大家說,她把兒子醫好了,把女兒教好了,我們成了她最驕傲的亮點。
《咬一口馬克思的水煎包》簽書會時,有讀者舉手問我說:「我該如何教小孩?」,旁邊有很多人也接著問差不多的問題,我打斷他們說:「我分享的是我的經驗,怎麼會問我呢?」一對皺著眉頭的年輕夫妻大聲的說:「我們都是工人階級出身現在收入不錯,但我們很怕教養方式不好,把小孩教壞,所以一直不敢生小孩。」
後來幾場簽書會、分享會中,陸陸續續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我才發現,「拚教養」、「育兒」真的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問題,也是讓夫妻不敢成為父母最大的關鍵。我曾經問我幾個夫妻月收入超過10~15萬的朋友,為什麼還不生小孩?他們總是回答「還沒準備好」。
台灣的出生率是世界第一的低,政府用盡了很多補助方法,就是希望更多人投入增產報國的行列。我的大學同學已經有許多是獨生子女,更多的是未婚人士。國家重視的是生育率,父母重視的是孩子的未來品質,重質與重量擺在一起,品質變成了關鍵。有些朋友生也只生一個,我說只有一個很寂寞長大沒人可以互相扶持,要不要多生一個?朋友總是回我:「一個我都養不起,兩個會恨我們的」。
養不起,不是吃不飽,是無法提供他未來足夠的選擇以及品質。我曾經跟一個年收入200萬以上的朋友聊到教養,不敢生怕以後小孩要出國我不夠錢,她冷冷地回我:「如果他以後結婚,你能幫他付多少首付?這比出國多太多了。」
教育是階級流動成本最低的方式,但當代教育成本越來越高,導致貧富不均的情形越來越嚴重。當貧富不均落差越來越大,教養落差以及所能投入的資本就會越差越多,使貧富不均更加惡化,導致階級陷入緩慢流動的惡性循環。本書提出的一個關鍵論點,就是「貧富不均」是影響教養的最重要因素,在當代台灣、美國、德國,甚至是歐洲國家,都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排除掉極端父母,普遍來說全世界各地的父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有用的方式,把孩子推向最容易成功的道路。也因此,兩位作者提出了四種教養方式,並告訴我們,父母將會花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孩子的教育,「密集教養」將成為世界各國的顯學。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爸媽平日買書、假日參加講座,手機裡面各種老師的Line,還要怕被說情緒勒索。為了提高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少生一點」是在所難免的趨勢。
事實上,這會持續使得國家的生育率惡化,導致教養落差,進而拉大貧富不均。國家要解決這個問題,不是祭出高額生育獎金、多種生育津貼,而是應該要在財政跟社會政策上,設立更多的公立托兒所、提供托育補助,減低女性因生育壓力影響職涯的風險。同時,對於弱勢族群的教育,必須要更早介入,提供足夠的資訊與資源給弱勢家庭,讓弱勢家庭子女可以獲得必要的支援,減少因為貧富差距產生的教養落差。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政府一年如果提供弱勢家庭50萬的補助,可能花個幾億,就能夠少買好幾支監視器,少蓋一些監獄,少聘一些警察。更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消除社會對於弱勢家庭的「刻板印象」,讓他們能夠自由運用這些補助,想買iPhone、想出國,都是一種經費的運用。只有當人不只為了生存而努力時,才有創造跟想像可以實踐的能力。
我很喜歡作者最後的樂觀,當代認為有用的教養方式,是投入大量心力、密集性的教育,這反映了有錢有閒階級可以更加鞏固自身的階級地位,而沒錢沒閒者注定停滯。但國家政策的介入,可以有效弭平經濟落差。只要選民選出適當的政策訂定者,拚經濟跟拚教養,可能不一定會畫上等號。
像我這樣的人,也能夠出頭天。
回到一開始提到的,我在《貝多芬九號交響曲》中閱讀,在Piazzolla的《Maria de Buenos Aires》的輕歌劇中書寫。貝多芬是學校教育會帶到,但Piazzolla 卻是一種品味的鑑賞。《育兒經濟學》一書告訴我們,教養的選擇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也是改善社會不平等最重要的因素。生育是經濟理性的選擇,教養是愛與經濟的成果展。金錢或許會影響愛與教養方式,但當我們認知到這一點時,做父母可以稍稍放過自己,你們對教養的重視,就是孩子最重要的助力。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
📍購書連結:https://cplink.co/DBzxU0Tr
大家不要害怕養育孩子,也可以療癒自己。至少沒有孩子的我,看這本書也在告訴自己這樣的想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徐佳瑩 La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訂閱徐佳瑩LaLa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LaLaBarChannel 好評力薦 徐佳瑩《心裡學》專輯第五首椎心情歌___〈到此為止〉 葛大為x徐佳瑩x陳建騏 特別演出:李淳 已經跟別人親吻共眠的你, 同時擁有了真實與謊言。 ...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Fw: [心情] 小三的報應I(代友po文) - 看板third-person 的評價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放開愛吧開放式關係,英文叫做open relationship 的評價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如何勸介入別人感情的女生放下呢 的評價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自己不能選就干擾別人? 中國介入大選手段多國安團隊跨部會 ... 的評價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感情板 的評價
- 關於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 ... 的評價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怎麼辦,我覺得我不配 | 我就爛啊 | #其實我們都自卑 | 阿德勒觀點 // 李長潔 😥
.
繼上次的「#厭世作為一種態度」為自我療癒的一集後,今天,應該算是自我揭露與剖析的一集(羞恥 + 邊錄邊發抖),再次送給我們這些每天都有重重的打擊與滿滿的愧疚感的魯蛇。在「厭世」的討論中我們談到,厭世其實是一種「處世」,可以用自嘲來抵抗全世界的不公平。那這次我們就,再次追根究底,除了詩意的反諷主義外,到底我們的心靈怎麼了?為何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做得不對?又該如何修身自持呢?
.
其實我自己也不是心理學領域專家,更非阿德勒(Alfred Adler)的粉絲,但本集透過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從內心真實的人性面,一步步面對自己的「自卑」與「脆弱」,坦承「比較」帶來的「煩惱」。阿德勒的一句話:「#所有的問題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深深地打擊、打動、打中著我的內心,久久不能自己。而他提出的共融感(Gemeinschaftsgefuhl),與其衍伸出來的社會公平的理想,也讓我深思良久。所以,今天我們透過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的概念,剖析自我,並思考在社群媒體的情感轉向下,個人情感如何被媒介化,又該如何貞定自我、安身立命。
.
📌 #本集的內容有
.
▶ 我就爛,我每天都爛到爆
▶ 你是哪一種冒牌者
▶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
▶ 幸與不幸:兩種過度的自卑情結
▶ 自卑做為人生的動力
▶ 社群媒體中的自我與扭曲之鏡
▶ 我就魯啊,甚麼是成功
▶ 脆弱就是勇氣
▶ 滿滿的一碗雞湯喝到飽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lqfv8882zv0876q2j30cnh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__8VGQ_ZC7lYCinyDv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0zGaAufMlfHyY6sUXXMaZR?si=gH9uDnNxSVukMRWWwQCpgA&utm_source=copy-link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2-%E6%80%8E%E9%BA%BC%E8%BE%A6-%E6%88%91%E8%A6%BA%E5%BE%97%E6%88%91%E4%B8%8D%E9%85%8D-%E6%88%91%E5%B0%B1%E7%88%9B%E5%95%8A-%E5%85%B6%E5%AF%A6%E6%88%91%E5%80%91%E9%83%BD%E8%87%AA%E5%8D%91-%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14055714
.
///// 完整論述 /////
.
.
▓ #我就爛啊
.
我的line大頭貼,是用「我就爛」的梗圖,自介是廢。一方面是厭世的自嘲,但也是一種真實心境脈絡的反映。前幾週發生一些事情,讓我又更深深地感受到,身為「兼任下流」(美其名是斜槓人生)的自卑感。說真的,那是濃濃的自卑,我每天都在經驗著,隨時有可能被社會體制忽視、排除、淘汰的焦慮與威脅。研究不足、SSCI不夠、沒上過班、沒出國過水一下、不會程式設計、不能蓋3D、教學經驗不夠好、不能用英文上課,以上的弱點可以逐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簡言之,我就爛。但我到底爛不爛?我真的努力不夠嗎?是我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的問題。
.
▓ #5種冒牌者,你是哪一種?
.
1978年,Pauline Clance提出「#冒牌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這件事。他們堅信自己的成功並非源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而是憑藉著運氣、良好的時機,或別人誤以為他們能力很強、很聰明,才導致他們的成功。他們時常通過「#更加勤奮」、「#害怕造假」、「#運用魅力」、「#謙虛」來迴避假冒的懼怕。
.
Valerie Young(2008; 2011)分析了冒牌者症候群的5種常見的類型:完美主義者、專家、天資聰穎之人、強烈個人主義者、工作狂,他們有各自在害怕被認為不夠努力的原因。但事實上,70%的人都曾有冒牌者症候群的發生,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存在的惱人情緒(Sakulku, 2011)。
.
▓ #佛洛伊德與阿德勒的決裂
.
這種對自卑情感的描繪,可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詮釋。阿德勒是個體心理學、現代自我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榮格(Carl Gustav Jung)並列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山頭。有趣的是,阿德勒與榮格都是弗洛伊德的得意弟子,對精神分析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後來他們都因為在理論上與弗洛伊德意見不同,而先後與弗洛伊德決裂了。
.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決裂,大家在電影《危險療程》(A Most Dangerous Method, 2011)中可見其風雲。基本上就是,榮格不認為「性」就是人的全部,而有一種更普遍的生命經驗—集體無意識。而後發展出「榮格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則是因為否定了佛洛伊德的創傷假設,人格的決定並非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而是在「#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強調自我生命的作用,並且認為「自卑」(inferiority)遠比「性」來的更具分析性。撰寫《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後來發展成「個體心理學派」。
.
▓ #朝向共同體關係
.
相較於佛洛伊德的生理取向、元素論的、客觀的驅力心理學,阿德勒發展出一種社會取向、主觀知覺、整體觀的個體心理學。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必須要將人放在一個實際的生活型態中,才可以獲得對人的理解與解釋。因此,所有的人生問題,包含驅力滿足,都是人際關係的問題,所有的價值問題,都是社會問題。然而,人要社會化的健全完滿,並非以壓抑作為代價(佛洛伊德的概念),而是慢慢透過「#社會感」(social feeling)、「#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的持修而建構起來。不過,阿德勒這裡用的原文是「Gemeinschaftsgefuhl」,在Ferdinand Tönnies對社會與共同體的區分當中,阿德勒說的應該是對共同體(community)的情感、聯繫以及歸屬。而這個對共同體所懷抱的目標,是一種虛構的、未來式的無限關懷,唯有這個目的性的關懷,才能讓個體獲得更美好、統合的人生。
.
這個目標地朝向,依靠「#創造力」來達成。創造力就如同「心靈」(soul),提供了行動的獨特性與自我的一致性,最終形成一種生命風格,這個生命風格可以用來解釋往後種種的生命行動與詮釋,也可以被補強、修正、改善。而創造力朝向目標,目標則又指引創造力,交互展開影響,配合得好,就會透過創造力不斷克服,邁向完滿發展,配合得不好,則削弱創造世界的力量,停留在原地。
.
▓ #被討厭的勇氣
.
如上述,阿德勒認為如果我們創造力受阻,主要會表現在自卑感與社會情懷缺乏。自卑是一種人類的普遍情感,可能是焦慮、適應不良、無法達成等負面脆弱,而唯有透過自卑,人才有追求超越的可能。這聽起來就有一種存在主義的感覺。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期待從一個相對不利的狀態,進而去追求一個更美好的生活。
.
在我們無法接納與超越自卑的同時候,會衍伸出兩種過度狀態,一種是過度炫耀優越,透過「我就爛」到「我就讚」的想法轉變,來迴避自卑的狀態。另一種則是過度自卑,停留在更強烈的自我否定中,也可以作為迴避自卑的方式。當然,這兩種狀態都很常見,或許,那是人性的一部分。在更多時後,我們會漸漸地期待與執行,逐步克服自卑的條件或想法,以達到更美好的自己,回歸到人生的主要議題上,例如愛情、友誼、工作等。
.
▓ #社群媒體中的比較競爭
.
社群媒體將眾人快速脫離時空,集結一起,我們的人生上線(on-line),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新形態的人群聚集樣貌成形。我們一天可能有超過4小時都在社群媒體上,我自己幾乎8個小時。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一個具有社群媒體特質生活中。
.
互動、互文、視覺化、即時、無所不在的新媒體特質,一方面讓人際關係更自由,自我表達更暢達,另一方面卻也形成一種無止境的市場競爭。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Instagram這個以「視覺」為導向的社交媒體,而相片堆砌出的社交世界,極其重視相貌、裝扮、行頭、奢侈品,等生活表層的東西;這種直接、淺薄、表象的社交,更容易引發年輕人的自卑與焦慮。
.
▓ #扭曲的鏡子
.
社群媒體的媒介邏輯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自我認同與社交習慣,社群媒體讓人在虛實交錯、真假難分的平行時空中,營造出一個看似積極的世界;我們可以塑造自己想呈現的形象,得到讚美與回饋,產生愉悅的感覺。但正如《反正我很閒》辯證著,你沒上線,究代表你不存在(?)而這個自我建構的自由,到底自不自由。
.
康庭瑜(2019)討論了這個問題,她對女性IG使用者進行訪談,試圖了解IG上的我們究竟是不是真的我們,或是,我們是否可以真的獲得「我是我」的認同感。年輕女性在IG上用更加性感的姿態,表達自己的身體自由,模糊了「超性感(hypersexualized)的名流身體」和「日常生活中的大眾女體」之間的界線;此外,女孩們透過自拍獲得自信、愉悅與同儕認同,很常是無償自願的。
.
康庭瑜問到,這算是一種「賦權」嗎?其中提到兩種後女性主義的自我形象再現觀點,一種是自主的身體性感化,以反擊男性凝視;另一種則是透過形象塑造專家的介入,重新打造自己的身體。這都強調著「#女人可以」(the can-do woman)的態度。在社群媒體的自拍上,不同的平台表現出不同的人際關係,也有不一樣的自我展現。
.
康庭瑜找到一種辯證式的觀點,存在於我們的社群媒體自拍中,「大眾的性感/我的性感」、「男性的性感/女性的性感」、「身體的物質性/身體化的氣質」、「霸權的性感/反抗的性感」。其中的反抗,雖說是一種在台灣男性凝視下的賦權,卻投入了另一個西方凝視的殖民觀點之中。所以,我們看起來過得好嗎?
.
▓ #華人的成功意識形態
.
從康庭瑜的辯證中可以理解一件事,先不管賦權與否,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協商。與他人的眼光協商。可能她的關心是「審美」,我的關心是「成功」。社群媒體上的顯現,也很常被拿來當作是自我實現(成就)的評斷與自我評斷。同樣的,我們一方面在台灣人的成就價值中,可能同時也欽羨西方的成就判斷。
.
高旭繁(2013)整理了建構華人幸福的來源,包含「自尊的滿足」、「家庭、朋友等人際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樂天知命」、「過得比他人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與西方對個人情感表達、人際關係的展現的強調相異,台灣人較強調「內在」與「合群」,隱含「內聖外王」的意義。
.
簡單來看,幸福、成就的判斷上,台灣人對被群體認同「#努力工作」為重要的依據;然後,我們的成就歸因,除了對家人外,大都會表示謙虛,將最後的成就歸功給「運氣」、「貴人」,一方面不帶給他人壓力,另方面則產生報恩的連結想像,以獲得更多的機會(韓貴香,2010)。不知道滑坡到哪裡了,總之,就覺得在社群媒體裡的自我與他人協商,又想要個人表態,又要顧慮他人觀感,真的是蠻累人的。
.
▓ #回到自我的認同與肯定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智能社會:進退兩難》,該片用一種警告的意味,說明著我們人際關係的媒介化。人們的日常生活深深受到社群媒體邏輯的影響,資訊傳遞與接收的慾望,形成了一種被視覺化、感官化、表面化的比較、競爭,進而感到狂喜、興奮、失落、焦慮,範疇當然包含了前述的「外表」、「成就」等。在數位時代,有許多自我認同、人際關係上的焦慮,都來自社群媒體,當然,社群媒體上互動的重要性,已然不須多言,只是那種情感、情緒的自持就更加重要了。
.
回到阿德勒。阿德勒認為人在出生之後,就會從各個環境中找到自己適切的位置,並從個人的內在中,找到對某一團體的歸屬感,最後自願地對「#群體做出無私奉獻」,而這正是社群情懷的核心精神。但,其實我們不應該太在意尋求他人的認同,而是在一個社群價值下,追尋對自我的肯定與認同。這個非常個人化的修練軌跡,並不是很容易,但可以試著每天朝向目標逐步做一點點改變。
.
▓ #我們該怎麼做
.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把《自卑與超越》、《被討厭的勇氣》當作心靈雞湯文,這次為了解釋、解決自己的心情,細心地進入到個體心理學的境地裡,才慢慢懂得阿德勒的真正想法,充滿了人性關懷。或許我沒有真的如此贊成阿德勒的論墊,也不一定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但希望可以提供你我一些對自己更好的想法。
.
我認為,阿德勒的社會情懷、社群感、共融感,可以當作一是一個中心價值,也就是無比較的社會公平。但若說真的可以做的是,承認自己有這些想法,並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們。我們可以單純觀察這些想法,不去處理它們。然後慢慢去面對,甚至與這些令人感到脆弱的想法共處。
.
然後重建思考路徑,相信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卑的細微之處,並且試著懷抱勇氣(courage)。勇氣並非勇敢,社會學家Brené Brown(2012)在《脆弱的力量》中區分,勇敢是應付困境的能力,勇氣則是全心全意面對自己的恐懼,接納自卑脆弱的心境。她的脆弱研究裡發現,勇氣與脆弱總是共存的,那些自卑感反而就是讓我們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
.
我們可以偶爾會覺得自己就是很爛,充滿挫折,但脆弱不等於懦弱,勇氣允許自己脆弱,也讓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
|
📂 #參考文獻:
.
1. Clance, P. R., & Imes, S. A. (1978). The imposter phenomenon in high achieving women: Dynamic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15(3), 241.
2. Young, V. (2008). The Impostor Syndrome. Finding a Name for the Feelings. Overcoming the Impostor Syndrome.
3. Young, V. (2011). The secret thoughts of successful women: Why capable people suffer from the impostor syndrome and how to thrive in spite of it. Currency.
4. Sakulku, J. (2011). The impostor phenomenon. 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 6(1), 75-97.
5. Brown, B. (2012). The Power of Vulnerability: Teachings on Authenticity, Connection and.
6. Stein, H. T. (2013). 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Theory & Practice: A Socratic approach to democratic living, 1-297.
7. 陳美姿, & 周麗端. (2020). 望子成龍女成鳳? 教養信念在社經地位與家庭學習環境間的中介效果. 教育心理學報, 52(2), 365-388.
8. 韓貴香. (2010).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2(1), 41-76.
9. 康庭瑜. (2019). 賦權及其極限? 後女性主義, 社群媒體與自拍. 新聞學研究, (141), 1-38.
10. 張瑋庭. (2018). 用阿德勒心理學觀點談人際關係-以網路社群軟體 [Instagram] 為例. 諮商與輔導, (391), 49-52.
|
#結果新麥超容易噴 😅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MissAnita 御姊愛 (徐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Rose在健身房跑步機上飛奔,跑滿5公里才滿頭大汗地下來。走到淋浴間徹底的洗臉洗澡,她裹著浴巾走到置物櫃旁的座位,看著鏡中的自己,拿出安瓶和乳霜,多虧有認真保養,以奔四的年紀來說,她的膚質狀況很不錯。
這是Rose這週第三次來健身房報到。
自從上週收到一封大學同學會的邀請函,她突然食慾消失,內心不安,同學會久別重逢根本殘酷擂台,表面上是重逢,其實是大家找個機會看看別人發展得怎麼樣,最好別人不要發展得太好,以免自己看起來特別Normal。
她單身,升上經理職五年,公司流動率不大所以一直卡在這個位子。在台北租房搭捷運上班,這些外在條件不算差但也沒多好,雖然自己靠著自學考取幾張證照、也當過幾次背包客自己跑到世界各國旅行,但她總覺得這似乎也不算是什麼人生中的大成就。
但她還是去了,主要是好奇18年後大家到底都變成什麼德性,當然,她特別想見一個人,她希望Jay會去。這幾年她偶爾有他的消息,據說他從畢業之後就從政,現在是某個政黨的重要幕僚。
—
同學會比她想像得有趣一些,大家普遍橫向發展,平均體重都多了幾公斤,男同學只要頭髮還在,說話都感覺多了幾分自信。
「我跟大家說啊,要發財就是要會看趨勢,要會看趨勢,就要看你交的是哪些朋友,少跟那些沒錢的朋友廝混,發達的人看事情的眼光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樣!」李胖感覺在江湖上混出一番心得,他跟一些資本家在東南亞開發房產,說話特別財大氣粗。
阿茆是當年班上最漂亮的女孩,還當過Model,以為她會踏入娛樂圈,沒想到25歲就嫁給大她十幾歲的澳洲醫生,生了兩個混血寶寶過得平靜幸福。
班上也有莫名的班對出線,當年小安和歐文根本零互動,後來居然在國外留學時重逢,結婚了。
「如果我們當年沒分開的話,現在班上就有兩對班對了吧!」Jay突然在她身後說了這句。
「啊?誰叫某人當年那麼幼稚,一直跟我吵架?」Rose回了他這句。
「我沒想到妳的英文還是叫Rose,沒記錯的話,這是我當年幫妳取的吧!」
簡單的對話,卻把Rose的情緒勾得七上八下。
那年Jay在校園湖邊跟她告白,他說「妳是我心底的玫瑰,這麼美,卻讓我不敢太親近,深怕太靠近會讓我自己受傷。」
Jay是系籃最耀眼的選手,不只功課好,運動也好,甚至還是學生會主席,他說他畢業後要從政改變大環境。
後來分手分得不太愉快,她發現Jay跟女孩說話總是曖昧又交代不清,他總說「拜託學姊、學妹做社團工作哪那麼簡單,你們女生就是喜歡人家稱讚,我只是哄她們而已。」
她分不清楚男友哪些時候是說真的,哪些時候是說假的,哪些時候是說她想聽的話,哪些時候是真正在跟她溝通。Rose最後徹底失去安全感,兩人吵到分手斷了聯繫。
「不過妳保養得真好,全班女生就只有妳還像當年的樣子。」Jay看著她,那是和當年一樣專注溫柔的雙眼。
她的心漏了一拍。
同學會結束後,Jay堅持開車送Rose回家,「你的生活都還好嗎?」Rose問。
「小孩很可愛但是很煩,而且蠻影響夫妻關係的。勸妳沒事不要結婚,女人單身就是魅力。」Jay說。
Rose沒回話,她怕多問下去Jay會講出什麼「跟老婆感情很淡」、「兩夫妻早就沒感情只是為了孩子在一起」這類的話,雖然他們曾經有過一段,但她並不想介入其他人的家事。
—
「今天見到妳真的很開心,可惜沒有太多聊天的時間,這週有空我們單獨見面吃個飯?」那天深夜Jay傳來訊息。
Rose看著手機,思考了很久,她也很想多跟他聊聊,聊聊這18年雙方發生了什麼事?聊聊他的妻子最後如何讓他定下來。
她有太多的好奇。於是她回訊:好...
—
Jay挑了一間高級的鐵板燒,沒什麼客人,兩人的座位自成一區十分隱密。他向服務生點了一瓶2000多元的紅酒。
「妳還是很讓我心動。」Jay邊說邊幫Rose到了酒,「為什麼一直單身呢?」
Rose被他突如其來的攻勢嚇了一跳,眼前的男人雖然還是自己認識的那個男生,但總感覺哪裡非常不一樣。「交了幾個,都沒有走到結婚。遇到一些好的,遇到一些渣的,我後來發現把時間跟金錢投資在自己身上最實在,只有自己會陪自己一輩子。」
「Well said. 我就是喜歡你這種聰明獨立自主的女人。我太太就不一樣,被我照顧得太好了,什麼都不用管,帳單也是我在付,結果她還態度很差,好像我欠她一樣。」
來了來了,Rose心想。
不要這樣,拜託。
「如果我那時候娶的是妳就好了,我跟太太之間....」
不等Jay說完,Rose淡淡的補了一句,「只剩下親人的感情了對嗎?」
「對,妳怎麼知道。」Jay有些吃驚地看著她。
「因為小孩所以不能離婚,很痛苦,要等小孩念到大學再決定對嗎?」
Jay看著她,「妳變了,好犀利。」他笑出來。
「對啊,我變了,你卻沒變,讓我好失望啊。」Rose大笑出來。「你以前就是這樣說服一大堆女生來社團幫你做事的吧?」
「什麼啦...」剛剛還自信滿滿一臉情聖模樣的Jay,被戳破之後突然露出一絲靦腆的表情。
結帳的時候,她甚至注意到Jay居然請餐廳開統編......
Rose默默看在眼裡,心頭突然輕盈了起來。
她沒有告訴Jay的是,類似的台詞她在這18年聽過不只一次,一開始傻傻的信了,跌了,哭了,又站起來了。
現在的她已不是當年的她,但他卻還是那樣的他。
如果真要說這18年來她學到什麼,那就是只有自己愛惜自己、自己寵愛自己才是真的。
沒有任何人可以給妳最好的,除了妳自己。投資時間、金錢在自己身上,永遠好過於傻傻把自己交給別人。
四十歲的這年,她很慶幸自己再也不是那樣的傻妹,在最好的年紀,她終於懂得為自己的生活留下最值得的人事物,成為一朵真正的黃金玫瑰。
#御姊愛文案小說
———
後記:
謝謝蘭蔻邀請我寫一篇關於女人的故事,女孩從來都不是一天就變成女人,我們總是在生命當中不斷經歷、體會,然後從中淬煉出智慧,學習如何真正對自己好。
在奔四的現在,我相信自己是最美好的樣子,無論妳在什麼樣的年齡,都記得給自己最好的照顧。
文末提供一些我對產品的使用心得:
#光速安瓶(新品),對維持肌膚的穩定性非常有幫助,他的超導修護功能可以讓你使用完後,第二天擁有很好的氣色。
#NO1頂級乳霜 玫瑰霜是我很愛用的產品,特別是入秋之後,氣候轉變膚質會相對不穩定時,他是一瓶很棒的陪伴,可以減少細紋脫皮,加強修護,讓肌膚白皙彈嫩。
#Lancome
#頂級修護之最 #亮出奇蹟光 #突破保養瓶頸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即訂閱徐佳瑩LaLa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LaLaBarChannel
好評力薦 徐佳瑩《心裡學》專輯第五首椎心情歌___〈到此為止〉
葛大為x徐佳瑩x陳建騏
特別演出:李淳
已經跟別人親吻共眠的你,
同時擁有了真實與謊言。
在你身上能夠印證時間是重疊的。
時間留在發給你的最後一則簡訊。
帶你進入我的世界,你終究還是跟他走了。
數不清次數的懷疑終究我當時消滅了那樣的自己選擇相信你。
在你離去之後原本的我卻又回不來了。
把我變壞了,你卻沒有好轉。
以逃避為生的你啊貌似完成了我們的旅途。
藉口不會處理的愛情卻其實熟練不已這般的輪迴。
你只是誤以為我祝福了。
那些日子我們都記得、而我們也都不想忘記,
但很可惜的,只能到此為止了。
我們相互競爭,放肆搶奪。
在必須分道揚鑣時才明白我們從來就是一體的。
請銘記我最後對你的不是嚴厲,那看似恨的,是愛。
別再不告而別了,對你往後想要愛護的每個人。
從今以後。
徐佳瑩LALA好評專輯《心裡學》的第五首椎心情歌主打〈到此為止〉是一首深刻又具有傳唱度的動人作品,由金牌組合葛大為、徐佳瑩詞曲無間搭配、陳建騏製作。歌曲直白道出愛情的不忠與不堪。講述兩人關係因不專注的愛而相互凌遲的糾結情緒,搖滾吉他聲線搭載鼓點重擊的力度,磅礡弦樂激昂氣勢加乘,起伏平靜的主歌而後翻曲勢攀升,一氣呵成的宣洩感狂烈重擊。這是一首看似堅強的脆弱情歌,深切刻劃出感情裡為愛對峙時恨意與別離的拔河。特別的是〈到此為止〉的英文歌名,作詞人葛大為刻意使用了[From now on],也就是[從今以後],看似是對愛情告別的期許,但也可能是迴圈式陷入的悲觀,能不能堅持放棄容忍,其實是開放式結局。
而音樂錄影帶MV導演比爾賈更是用力參透這首歌的複雜情緒,悟出了那些拉扯與對峙,其實都是互為一體的依賴,於是特別用純愛片的形式,邀請來曾演出〈目擊者〉、〈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優秀的新生代演員李淳與徐佳瑩痛快對戲。
〈到此為止〉也是李淳首次參與音樂MV的拍攝,樂於嘗試不同型態表演的李淳,在接獲邀約立即爽快答應,同時表達對徐佳瑩創作與歌唱實力的欣賞。拍攝過程中,李淳全心投入的敬業態度,以及情感詮釋得宜的細膩演技,幾場憤怒思緒糾結流轉的內心戲,演來絲絲入扣不慍不火,讓導演與所有工作人員大為讚賞,而徐佳瑩也對李淳專注於角色的入戲能力頻頻讚許,鮮少演戲的她也在李淳細膩帶戲下,展現不同以往的表演面向。
MV中兩人從兒時就開始勢不兩立的競爭,捉對廝殺想要勝過對方,但其實早已釀出在乎跟依賴。猶如雙生兒般互存互依,在面對離別時才驚覺自己便是對方、對方便是自己。情節的巧妙安排與歌曲中對愛情的態度隱隱呼應。
到此為止 From Now On 詞:葛大為 曲:徐佳瑩
自甘墮落再一次 把推理發揮極致
我們禁得起 幾次誠實?
與其被牽絆挾持 反目成仇都勝過
若無 其事
背叛自己的意志 苦笑著替你解釋
她無辜介入 這個事實
我有妒忌的體質 卻把原諒的權利
當成 恩賜
到此為止
各有各的天地 依然相互凌遲
我們就是 最好的例子
到此為止
別離的歌早已 哼在嘴邊
是你 為我 提詞
我們的寂寞
變成兩個層次
當我自言自語
你是她們朗誦的詩
從今以後
旁觀你的故事 需要怎麼調適
都是番外 我個人的事
從今以後
不再做愛情的汙點證人
容忍 到此 為止
製作人:陳建騏
編曲:JackieYu@WhiteMusic
鋼琴:孔奕佳
弦樂編寫:劉涵 (隱分子樂團)
合聲編寫/演唱:徐佳瑩
吉他:JackieYu@WhiteMusic、韓立康
鼓:賴聖文
貝斯:Jack ko
小提琴:蔡曜宇,陳泱瑾
中提琴:甘威鵬
大提琴:劉涵 (隱分子樂團)
錄音工程師:陳以霖、單為明、林鉑堅(強尼)TomasChan
錄音室:大小眼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皮老闆錄音室、ZealStudio
混音工程師:黃欽勝
混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工作人員】
導演:比爾賈
助理導演:王新宜 黃牧洋 林効賢
製片:江重佑
製片助理: 范耀晨
攝影師:傅士英
攝影大助:廖建勝
攝影助理:白杰立 郭柏翔
燈光師:余毓鈞
燈光大助:呂科徵
燈光助理:李家弦 紀朝元
美術:鄭鉫叡
美術助理:柯苡均
服裝管理:邱映涵
場務:高銘鈞 吳明龍
協力:張慎宸
道具車:黃清錶
司機員:朱維鍵 林良儒 周銘偉
攝影器材:宏達數位影業有限公司
燈光器材:利達數位影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後期製作:源映製作有限公司
特效監製:吳佳益
剪接指導:陳韶華
剪接助理:何國豪 黃煜傑
藝術指導:林安妮
特效製作:梁杰鉦 林琬青 周芃彣
服裝造型:方綺倫
化妝:陳佳惠
髮型:Cia Cia (ZOOM Hair)
髮型助理:Howard(ZOOM Hair)
特別感謝:泰北高中
主演:李淳
經紀: 何瑞德
化妝: 林佳錦
髮型: Louis(Flux reel)
髮型助理:Vison (Flux reel)
『心裡學』數位聆聽&實體通路購買資訊
►https://LaLaHsu.lnk.to/TheInnerMe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放開愛吧開放式關係,英文叫做open relationship 的推薦與評價
... 介入。開放式關係的實際狀況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關係中包含的內容都是由雙方 ... 「哪有一個人跟兩個人在一起的,你到底喜歡哪一個,不要玩弄別人感情。」 ... ... <看更多>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如何勸介入別人感情的女生放下呢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好, 小弟我朋友(女性,29歲)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 大意是說,她在一場聚會認識了一個巴西華僑(男性,年齡比我朋友小) 因為是學習語言方面的聚會 ... <看更多>
介入別人感情英文 在 Fw: [心情] 小三的報應I(代友po文) - 看板third-person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Boy-Girl 看板 #1K_g8s9o ]
作者: airir (奇異果女生) 看板: Boy-Girl
標題: [心情] 小三的報應 I(代友po文)
時間: Tue Mar 10 15:50:12 2015
內容涉及小三小王外遇等灑狗血連續劇劇情,不喜者勿入。文長。
介入的感情是不會有好下場的,沒有信任跟充滿謊言的感情,怎麼會有未來?五年了,我
終於看清楚,決定救自己。
五年前,我身為人妻人母,跟同事搞在一起,當時他也有婚姻,只是分居鬧離婚中。我覺
得我們感情觀很像,而且他比我年長,在生活跟工作上教我不少,那是我們第一次在一起
。那8個月他當個很貼心的小王,只要我有空,我們就膩在一起,所以,我那時抱著很虧
欠的心情跟他在一起,覺得我先生怎麼死不跟我離婚?後來,他離成婚了,我更愧疚了,
他現在的身份還願意跟我在一起。懷了他的孩子,拿掉的那天我哭的好傷心,一直跟他說
對不起,沒辦法生下。因為,他聽到我懷孕,驚訝的說,天啊,我一直以為我空包彈。我
那時只覺得,老天爺,你好壞,為何讓我們相遇太晚?別人都沒辦法懷他的孩子,只有我
,我們真的命中注定。後來,我真的覺得我們身分不一樣,他不用等我,因為不知道我何
時才離得成婚。我說分手。
然後,我就去英國念書,離開我先生,希望他能放手跟我離婚。
去英國那一年我跟男主角都沒聯絡,只是我偶爾會去看他fb,覺得他跟某個女生互動頻繁
,結果,在我快回臺灣前兩個月,我們skype上聊天了,他說他要來英國找我,要我陪他
自助歐洲,我說你有女友的話就不要來。隔天他跟我說,沒有阿,我機票買好了。
在他出發前一天,我在fb上看到那女生跟朋友去吃飯的照片,大肚子,懷孕了。我來不及
問他。
約好在巴黎碰面,打招呼後,我馬上問,xx懷孕了,不會是你的吧? 他很驚訝的說 真
的假的?很久沒聯絡了!
但在那段旅程,我三不五時就會說,你就承認孩子是你的麻! 打死不認。
後來因為一些事,我們在倫敦鬧翻,我提早一天離開回學校,讓他自己去機場。
兩星期後,我回臺灣,同事跟我說,欸,聽說他又要結婚了,肚子搞大了。我當下覺得,
你是覺得我不會回來嗎?怎麼敢這樣騙我?
找他出來吃飯想問清楚,他說,講實話接下來就不用玩啦!而且,我沒想要孩子,她自己
要生的。
然後一直要挽回我,我瞬間覺得,天啊,雖然我不愛我先生,但至少他不會這樣騙我,而
且這一年他自己在臺灣帶小孩,沒怨言,我對不起他,我該好好回歸家庭了。
一星期後,他傳訊給我,因為我表明我們不可能了,那他為了孩子去登記了,第一個告訴
我。
過了兩天,我發現我先生原來我不在臺灣時有跟一個女生曖昧。對我而言,那就真的離婚
吧,不用再想試試看了。
當晚我又去他家了。這是我們第二次在一起。
他孩子出生後,怕我生氣,他沒去幾次月子中心,不聞不問媽媽孩子。因為,我那時天天
哭,跟他吵,明明就知道自己不是空包彈,就讓我懷孕了,怎麼還這麼不小心?怎麼不等
我?現在我說不定可以離婚了,你卻又結婚!
老天爺到底為何讓我們一直錯過?
接下來,我跟我先生分居,他半年後也離婚了。但我們天天吵架,我就是過不了他讓別人
懷孕這關,他也越來越多奇怪的事情(鬼扯)發生,我天天醉,當他的面打電話給別的男
生要不要跟我上床,他常常撥光我衣服把我鎖在後陽臺。
他跟孩子的媽我也一直覺得就算離婚了,還是牽扯不清,對他的信任開始有裂縫。這次吵
了10個月,最後是我先跟別人曖昧,他發現後搬離我家。分手2星期,我跟曖昧對象在一
起了。(我還沒離成婚)
然後3個月後,孩子跟孩子媽搬回他家。
標題[心情] 小三的報應 II (代友po文)
時間Tue Mar 10 16:48:06 2015
因為同一個工作地點,所以還是會碰到面,不過因為鬧翻,所以互不往來。 但因為知道
我們事情的同事不多,所以還是會聽到他的事情。一家團圓後,又有第二胎了 ,我心裡
翻白眼,還說沒牽扯?!
然後,我分居一年半後,終於離婚了! 開心的我,那天喝酒嗨,氣不過,想讓他知道,
老娘也是可以離婚的!傳訊跟他說 請他 這老手給建議,離婚協議書要注意啥? 他說當
面講比較清楚。當晚他就到我家。這是我 們第三次在一起。
那時他的第二個小孩還沒出生,他每天下班先來我家一次,晚上再用騎車當藉口再來一次
。我一直很抗拒這樣,但他說 有什麼不可以?我們兩個都離婚阿! 好,我又被說服了。
重點,心想終於不會再錯過了!老天爺可憐我們了! 沒多久,他就到我家跟我住了。
到今天,這第三次在一起,我之前蠢到以為是老天爺眷顧,已經快2年。
但這兩年,我不停的鬼打牆。我在網路手機或是他言談發現說謊或不對勁,兩個人大吵,
然後他用很扯的理由轉移話題重點,指責我,最後都是我不對。 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我
才是介入的人,他跟孩子媽比我之前更早在一起(所以我之前對她 超有敵意)。原來,
我不是唯一幫他拿小孩的人(同事們都知道,其實孩子媽之前就拿過 了)。原來,全部都是
我自以為特別,不一樣,其實他對每個女主角的臺詞都一樣。 我就是愛妳,不然我在這幹
嘛? 妳一直翻舊帳,現在不重要嗎?
在網路上發現的東西,他推得一乾二淨,說跟他無關,別人就是故意要寫這樣氣我,但這
些年下來,別人寫的東西我還比較信。 我當然知道我疑心病重,嘴巴壞,吵架就不甩他過
自己生活不對,但我真的終於看清楚, 他就是一個愛說謊滿嘴藉口的人。
重點,其實我的生活有沒有他根本沒差。
一直以來,出去玩,吃飯,家用品很多都是我在出錢,因為他說 吃喝玩樂不是我強項,
金錢買不到我的照顧跟關心。是啊,不用花錢的他很會(甜言蜜語跟謊言) 我幫他念英文
paper,寫論文,因為他說畢業要娶我,要去美國度蜜月。 在他的小盒子裡發現我前夫送我的
鑽戒,他說,想要保有我一樣東西,清吸塵器時撿到, 就順手收起來了,連偷東西都有理
由。
我們這次從跨年開始吵架,我說分手到搬離他家,他又到我家,這樣糾纏到前天。我真的
終於夠了,我真的錯了!我怎麼可以繼續姑息養奸?讓他都不用對他的行為負責? 我怎
麼可以一再聽他鬼扯?
他那時不准我找搬家公司,所以我自己一個人慢慢把我東西搬走,傢俱還在他家;有一年
我生日他送我的irobot,住他家時帶過去了,這次搬家時,不見了,我當下就知道他沒打
算讓我帶走,當晚自己買新的。連離開我家時,還把他在我家穿的拖鞋帶走,說不想給別
人用。
他真的是我見過最小眼睛小鼻子的人了!
同一個辦公室,每天上班還要看到他,看到虛假的在那邊裝可憐,都是我不知珍惜
他的付 出,都是我不相信他,他簽名檔 愛無悔,分也無怨。 我看到就想吐!
這就是介入別人感情的報應,我活該!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66.66.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y-Girl/M.1425973814.A.272.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ugvu (125.224.237.108), 03/10/2015 16:41:18
※ 編輯: ugvu (125.224.237.108), 03/10/2015 17:13:02
※ ugvu:轉錄至看板 multi-lovers 03/13 06:0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