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最後一天,
大家有乖乖待在家嗎?!
今天和我一起🇫🇷WALK IN PARIS!
我們一起去巴黎散步吧!
巴黎街頭真的就像藝術品一樣,
不管在哪個角度看起來都像是一幅畫。
待在這個城市,我想,原本不浪漫的人,都可能會變成一個浪漫主義者。
巴黎的美,讓人沉醉在其中,
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抬起頭來,就可以遙望艾菲爾鐵塔。
這裡的人很少在室內喝咖啡,喜歡在戶外曬太陽,你可以在草地上隨意的躺下、也可以在城市至高處俯瞰。
這是一座充滿著浪漫性格的城市,
我們有點格格不入,
卻也在其中恣意的學習他們的精神把握當下,要離開巴黎的前一晚,我們都捨不得睡,半夜走到公園,非把鐵塔看膩不可。
畢竟,下一次來巴黎,又會是什麼時候了呢?
🇫🇷WALK IN PAR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oUKgGnYAq0
#walkinparis
#paris
#france
#wanderlust
#traveller
#explore
#travelcouple
#mytravelstory
#yacoupletraveling
#跟著HelloAmigo一起去旅行
#防疫之旅
#線上旅行
#巴黎
#巴黎自由行
#漫步巴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草地狀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火鍋爐 百變悍將 🌿 讓草編最驚訝的也是得來不易三兄弟好感情,互助合作一個拚市場、一個拚業務、一個拚技術升級,在他們身上看見台灣最真摯純樸的草根精神,一點也沒有距離感~與員工之間就像朋友般自在親近,而成就他們一切,帶領他們的正是爸爸,他們的一舉一動刻有爸爸的身影,不自傲、待人和善認真的大哥、延續爸...
他們的精神 就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拝啓 木皿泉夫婦
⠀⠀⠀⠀⠀
做為您們忠實的電視連續劇粉絲,在這春寒料峭時分,寫了封應該您們不會看到的信,也許在遠洋另一端的兩位,在某個瞬間小小的心電感應裡,說不定也能感知到這些文字吧,不過,這當然是在您們不會讀到這封信為前提,但我相信,您們沒有看到這封信,一定也能理解我的心意。
⠀⠀⠀⠀⠀
這說起來有點巧的驚奇,大約五六年前,我第一次看坂元裕二先生執筆的連續劇《最高的離婚》時,我印象深刻,在故事的最末,坂元先生安排男主角光生寫了一封信,寄給與他分離的妻子結夏,而那封信的開頭寒暄句「暦の上に春は立ちながら、厳しい寒さが続いております」,在當時看的中文翻譯只用了一個成語「春寒料峭」,就把這長串寒暄句翻得出乎意料地簡單,一長一短的反差讓我印象深刻。所以,受了坂元先生影響的我來說,每每想在這時節寫封信時,我總是會想到那封、坂元先生在連續劇裡安排不會有回信(如同我知道您們不會有回信)的這封信前四字。
⠀⠀⠀⠀⠀
事實上,在四月初的現在,臺北的天氣也確實是春寒料峭,明明炎熱地像夏天的天氣,在清明時節突然微微地寒冷起來,所以,對於總是會刻意把很多事情連起來,並且用我自己方式來解讀的我來說,確實是意外地巧的驚奇,不知道在更能感受「春寒料峭」的遠方日本,老師您們有沒有好好保重身體呢?
⠀⠀⠀⠀⠀
話說回來,會突然想寫這封信,其實有兩個原因。
⠀⠀⠀⠀⠀
第一個原因是,我在幾天前讀完老師您們的小說新作《漣漪的夜晚》。有些感觸,我一直在想要用什麼方式寫,陷入了一陣苦思(不知道老師您們寫作時,是否也有這種感覺呢)。接連數日,在Coworking Space裡一面聽著遠方傳來不知何處在施工的隆隆聲,一面聽著趁假日來加班的碼農工程師對著筆電振筆疾書的噠咔噠咔聲,坐在筆電鍵盤前像是在想,又像是沒再想,最後聽了約數十次1988年PRINCESS PRINCESS的名曲〈M〉(是的,那是您們執筆的NHK連續劇《昨夜的咖哩,明日的麵包》的片尾曲),最後,在某次去吃飯的行走間某個步伐,突然想到,啊,那就來寫一封信給您們好了。
⠀⠀⠀⠀⠀
會想到「寫信」,因為這就是第二個原因:去年十二月,我收到一封從香港寄來的信。
⠀⠀⠀⠀⠀
不,其實不只是一封信,牛皮紙袋裡,裝了她與您們書信往返的一些文字紀錄,以及寫給我的一封信。與您們去年八月收到她從香港寄來的信時,寫在日經報上頭的專欄連載一篇名為「喜歡是無敵的」影本文章。以及您們寄給她2010年連續劇《Q10》的劇本文庫書,後頭是您們所撰寫的「八十年後的Q10」短篇(上頭還有可愛的簽名)。以及,去年我透過許多新聞媒體,看到香港狀況照片。
⠀⠀⠀⠀⠀
正在用筆電寫這封信的當下,這些實體信就擱在我右手邊的牛皮紙袋裡,我收到時讀了一遍,為了要敲出這封信,剛剛又讀了一遍,我很清楚,這是一份非常貴重的心意,幾張薄薄的紙以及照片,裡頭蘊涵的情緒,那是我這個現在平平安安、悠悠哉哉地敲著鍵盤的人,在臺灣能得到的厚重情感。
⠀⠀⠀⠀⠀
不過,我其實也拖了很久呢,幾個月前收到信時,我就已經決定要為它們寫些什麼,但一直苦思著要怎麼表達出來,直到我讀完老師您們的《漣漪的夜晚》,我突然感覺,其實這一連串的意念傳遞,從東京到香港,再從香港到臺灣的我這裡,這已經是充滿木皿泉風格的小小故事了,即使我不說出口或寫成文字,但這樣一連串的情感影響,就是您們在《漣漪的夜晚》裡,要讓讀者稍稍體悟到的理念,也是您們所認為的「漣漪」,從中心一滴,慢慢擴大,慢慢波動。
⠀⠀⠀⠀⠀
我知道《漣漪的夜晚》的原型,是從您們應NHK之邀,2016、2017連續兩年的單集新春特別劇《富士家族》而來,日本過年,看這兩集特別劇,求的是開心歡樂,特別是主演有藥師丸博子及小泉今日子兩位,讓那兩集連續劇看起來格外繽紛。
⠀⠀⠀⠀⠀
但是,用了那兩集歡樂連續劇設定的小說,真是太有趣了──完全不同於連續劇,直接從「那須美之死」開始寫起,後面13話──我想您們是將這本書當作紙上連續劇(不是文字劇本哦,而是不用請演員來表演的戲劇)來寫了吧──每一話的故事都是人生裡曾與那須美有過交集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陌生人(我特別喜歡第十話那須美與那對兄妹的故事,害羞,色色的,非常有意思)。
⠀⠀⠀⠀⠀
他們的人生,都因為有了「那須美」這個人的存在而豐富,也在接受了「那須美」的死亡,意會到言語很難表達……不,其實根本不用多說什麼,因為,那就是「人」。
⠀⠀⠀⠀⠀
小時候,看您們執筆的《改造野豬》,特別特別特別喜歡第三集「恐怖の文化祭」。講述主角三人在文化祭的鬼屋裡,遇到了「當年」的學生。不不,他們的生命沒有結束,在您們的筆下,那是「生靈」。因為當年非常喜愛那段閃亮亮青春時光的學生們,人生已經被各種繁忙工作塞滿、已經變成忙碌大人的當下,他們的精神,仍然會回到他們心中永懷的「文化祭」。其中一位主角,牽著弟弟的手,在鬼屋的終點鏡子,看到兩句話──那一直是我心目中最棒的連續劇金句。
⠀⠀⠀⠀⠀
「能與現在和你牽手的人相遇,簡直就像是奇蹟。
即使走到了陽光之下,也請不要放開那隻手。」
⠀⠀⠀⠀⠀
近來無論是香港,日本(事實上此刻的我是一邊讀著悼念三浦春馬冥誕的各種文章,一邊在寫這封信的),臺灣(近日我在日本推特圈看到幾位日本朋友都相當關心發生在東部花蓮的鐵路事件),或是受疫情影響的全世界,都有太多哀傷的死亡──甚至讓我們感到麻木,雖然我們都知道,死亡是人生一途,但面對虛無,我們仍有恐懼。但死亡其實不是人生終結,因為死亡被包容在生命裡,肉體的終結,並不是一切的終結。
⠀⠀⠀⠀⠀
我知道,有些事情,不是非得要有個有始有終,它才叫作「結束」,某些生命,也不是在我們知道他已經離開我們的當下,其實還沒有「結束」。他仍然會繼續著,而影響會像「漣漪」一樣,慢慢地,讓該得到這份情感的人,知道它仍然存在。
⠀⠀⠀⠀⠀
是的,相遇即是奇蹟,無論是透過哪種形式的相遇,無論生老病死,無論人生走到何處,「也請不要放開那隻手」。
⠀⠀⠀⠀⠀
那就是漣漪,那就是人間,那就是世界。
⠀⠀⠀⠀⠀
⠀⠀⠀⠀⠀
感謝。
真心祈願老師們平安健康。
⠀⠀⠀⠀⠀
祝 一切順心
他們的精神 就像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雖然有人說,一個黨員不能代表整個黨都是如此,然而,就像科學家(真正的,不是柯文哲那種)研究柯摩多巨蜥一樣,他們認為柯摩多巨蜥的習性是喜歡吃腐肉,然而,也有些時候並非如此,有些會吃別的,但大部分的巨蜥都愛吃腐肉,甚至連人類墳墓裡頭的屍體,也會扒開土,拖出來啃.
.
這種現象,是無法藉由部分否定,所以當作整體不存在-在科摩多島上的村民心中,更是心有戚戚焉,吃人肉的巨蜥,是無可迴避的事實.
.
而毫無疑問,這些台民黨員和柯文哲的支持者,檢討被害者的風氣,以及對於受害者進行蕩婦羞辱,短時間內已經成為一個廣泛的現象,他們四處留言,散播奇異的謬論,享有著共同的腐敗價值觀,並以為是正確的,佔據了大眾的眼簾,這已是不容忽視的,甚至你想不看都不行,妓者甚至以為是一種民意,而直接將這樣的謬論,帶到傷者面前.
.
我們就不能說,這和台民黨完全沒關係,不是所有台民黨都是這樣,他們不曾遏止這樣的言論,或對其黨員有任何制止,至少在此時此刻,台民黨的形象,在眾人心中就是這樣.
.
我們可以知道的是,有一股暗黑勢力在台民黨中醞釀,他們向他們的精神領袖效仿,殘酷,毫無同理心,操著違反常識的謬論,以為是邏輯或一種科學,試圖去貶抑無辜的人,取代正常人類的價值觀,他們以為只要不斷重複,把耳朵摀起來,串聯在一起,其他人,都對他們莫可奈何,會單方面地接受這種異常的意見.
.
你看,他們全都聚集在一起了,BROTHER.
.
#你還在看這種沒營養的粉專嗎
#趕快退讚ㄅ
他們的精神 就像 在 草地狀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無火鍋爐 百變悍將 🌿
讓草編最驚訝的也是得來不易三兄弟好感情,互助合作一個拚市場、一個拚業務、一個拚技術升級,在他們身上看見台灣最真摯純樸的草根精神,一點也沒有距離感~與員工之間就像朋友般自在親近,而成就他們一切,帶領他們的正是爸爸,他們的一舉一動刻有爸爸的身影,不自傲、待人和善認真的大哥、延續爸爸服務堅持的二哥、工作態度”頂真”品質的三哥。
雖然今年爸爸離開了,爸爸的觀念早已深植三兄弟心中,儼然成為他們的精神領袖,讓三兄弟更堅信自己走的道路,感情更緊密,加油!天上的爸爸正與我們觀看草地狀元展開燦爛的笑容,為你們驕傲!
#無火鍋爐 #電磁爐 #省錢 #省時
免費訂閱草地狀元,讓黃西田帶你看見台灣職人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user/set29itake
更多店家資訊與活動資訊,請前往草地狀元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t.careermaster
更多台灣奇特風景,請前往草地狀元IG↓↓
https://www.instagram.com/i.career131/?hl=af
他們的精神 就像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好,我是范琪斐。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週落幕了,跟民主黨的線上大會不同,共和黨辦的是「實體」的,美國這些觀眾是會拍手會歡呼,還會噴口水!看電視畫面也沒多少人戴口罩,也沒有梅花座,看得我心驚膽跳,結果呢,會後果然又傳出4人確診的消息,跟6月時川普的「杜爾沙」(Tulsa)造勢會一樣,造成8人確診。
觀眾都已經這樣賣命演出了,台上的川貴人的演說當然要火力全開,一開頭他就講了:「美國選民從來不曾面對過如此黑白分明的抉擇,要在兩個政黨、兩個願景、兩套哲學和兩種理念間取捨。」,欸…美國社會今天對立這麼嚴重,還不就是你?結果就在川貴人發表這段談話的同時,一千公里外的威斯康辛州,馬上又上演了一場「佛洛伊德2.0事件」,把美國社會撕裂得更加嚴重。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事發的經過。
8月23日下午,在威斯康辛州城市「基諾沙」(Kenosha),警方接到報案說有人非法入侵,趕到現場後,發現29歲非洲裔男子布雷克(Jacob Blake)正在調停一起家庭糾紛,根據附近目擊者的說法,雙方交涉之後,警察就跟布雷克扭打成一團,還用電擊槍試圖制止布雷克,布雷克疑似是沒有聽從警方指示配合盤查,反而直接開了車門準備鑽進車裡,結果就在這時,一名白人警察從背後抓住他的衣服,近距離朝布雷克的胸腔腹腔連開7槍,而且布雷克三名不到10歲的幼子就在車上,眼睜睜看著爸爸被槍殺。這短短幾秒鐘到底發生什麼事?很抱歉,當地警察要等到2022年才會佩戴隨身錄影機。根據警方說法,布雷克當時承認他有刀,但畫面上可以看到布雷克兩手空空,後來警方才在駕駛座的地板上找到一把刀。被連開7槍的布雷克,奇蹟似的撿回一命,跟金鋼狼一樣猛,但他的律師和家人表示,布雷克的脊椎和腹腔被打碎,恐怕一輩子都沒辦法再站起來。
美國司法部對此事已經展開調查,但事件又掀起正反激辯,支持警方的人表示,明明是布雷克自己要拒捕的,誰知道他是不是要回車上抄傢伙,再轉身攻擊警察?何況布雷克正因性侵前女友、非法入侵被通緝中;反對派則反嗆,少在那邊腦補,而且有前科就不是人嗎?布雷克就沒有構成立即性的威脅啊,而且有必要朝人家背部連開7槍嗎?根本就是種族歧視、執法過當!
這起超有「既視感」的爭議事件,火速點燃了社會憤怒,民眾聚集在基諾沙舉行和平示威,但後來示威變調,「佛洛伊德事件」後的暴力衝突、搶劫、縱火慘況,又在基諾沙重演,當地連續好幾天陷入失控狀態,店鋪跟汽車都被燒毀。示威者用水瓶丟警察,警方則出動橡皮子彈和煙霧彈反擊。
就在案發兩天後的深夜,一群和平示威者沿著市中心街道喊口號,但在接近法院大樓時,現場傳出一陣槍響,一名手持長槍的白人少年突然攻擊人群,有人當場倒地,大家氣得追上去抓他,這名少年逃跑時摔倒在地上,結果他就朝追他的人連開多槍,造成2死1重傷。警方抵達現場的時候,他爬起來舉起雙手,從警方眼前溜走,一直到隔天才被逮,身分也曝了光。這名17歲少年名叫凱爾(Kyle Rittenhouse),根本不是當地人,當天他是從隔壁州跑來的,自稱是「地方武裝鄉勇」,因為看不慣「BLM暴動敗壞社會」,才會跑去「維持正義、守護社區秩序」。
凱爾聲稱要保護居民,結果最後反倒殺了人。不少人認為他根本就是「極右民兵」,藉機鬧事,網友還肉搜出他本來就是川普粉絲,曾經參加過川普的造勢活動。而保守派卻讚揚凱爾是「救國少年」,像是川普最喜歡的新聞台《Fox News》名主播卡森(Tucker Carlson)就說,都是因為民主黨地方政府放任人民趁火打劫,才會讓17歲的孩子挺身而出。這樣的言論也引發抨擊,說他們這些人根本法西斯、歌頌殺人暴行,總之,凱爾的「人設」又引發美國社會嚴重論戰。戰火還延燒到體育界。
當地緊張衝突延燒三天後,已經打入季後賽的NBA球隊,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公鹿隊,26日突然宣佈「罷賽」,要求警方給布雷克一個公道。結果導致當天原訂要舉行的三場比賽被迫取消,後續賽事也必須重新安排。公鹿罷賽後,包括波士頓塞爾提克、多倫多暴龍以及洛杉磯湖人,也都紛紛響應,這也是NBA球員們,對聲援BLM運動的最強烈表態。之後經過兩場會議的溝通後,球員們才跟老闆達成共識,恢復季後賽。
其實NBA球員有八成都是有色人種,他們會支持替布雷克發聲,完全不令人意外,但對於粉絲來說,疫情中有球賽看,是他們的精神支柱,罷賽這個舉動就讓許多球迷不滿,而聯盟內一些球員也批評公鹿「欠考慮」,例如湖人「詹皇」LeBron James就說,這次罷賽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宗旨和後續計畫,讓他當時感到有些沮喪。有趣的是,美國副總統彭斯去年才批NBA老闆從未替人權或自由發聲,還配合中國審查,宛如中共政權子公司,結果現在NBA選擇罷賽力挺平權,卻又被川普批評說,NBA這次又變成「政治組織」。NBA真的很衰,怎麼做都被罵。
川普向來對種族議題反應遲鈍…好啦,「不太敏感」,這次當然延續「佛洛伊德事件」的處理方式,又打出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牌。這個我們之前講過,再幫大家複習一遍,簡單來說就是五個字「亂世用重典」。川普在推特上放話說:「我們絕不忍受美國街頭的搶劫、縱火、暴力和違法行為。」還派遣聯邦執法部隊和國家警衛隊進駐,說「威斯康辛將恢復法律與秩序!」有網友反嗆:這場暴動不就是你執政3.5年來,無視種族不平等所釀成的苦果嗎?也有人酸他:怎麼沒看你譴責殺人的17歲少年,難道因為他是白人嗎?
不過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部分威斯康辛州的居民,不滿家園被搶被砸、陷入火海,還真的開始認同起川普的Law and Order,覺得當地執政的民主黨政府太過軟弱,市長人呢?是消失了嗎?其實民主黨也是很糾結啊,擔心如果跳出來譴責示威活動,就是在打臉自己,因為他們先前明明說,可以同理示威者的憤怒。對於那些本來就支持川普的基諾沙居民說,過去幾天的動盪只會堅定他們挺川的決心,而民主黨政府無法有效掌控局勢,害怕表示出立場,都正在把中間選民推向共和黨的懷抱。還有居民聲稱,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店鋪,這輩子第一次買了槍。
布雷克事件不僅再度挑起黑白對立,還讓美國的兩種立場更加激進化。一半的美國人指控白人警察濫殺無辜黑人,另一半則無法接受「暴徒」四處趴趴走,而且也越來越有意願,用武力親手對付這些人,美國似乎出現了「內戰化」的跡象。民主制度是幹嘛用的?就是大家不要用打的,用協商,用選票來解決紛爭。但這三十多年來,美國社會對立越來越嚴重,以前只是在華府,議員噴噴口水戰,議事停擺,現在越來越多人不相信,我跟我鄰居的意見不同,是可以用談的,用法律用制度來解決,這種態度就像肺炎病毒一樣越散越廣。當訴諸武力成為解決爭端的主力時,這個民主制度還撐得下去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拒捕中七槍
#美國內戰化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