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繪本推廣環境教育
環保局出版「苳苳漂流記」、「虎井希望之花」繪本,帶領學子、幼童打開環境新視野,沉浸繪本世界,深根環境教育,培養生態永續觀念。
「苳苳漂流記」由成功國小學童撰文,介紹海茄苳種子成長為紅樹林樂園。「虎井希望之花」則由虎井國小學生編撰,描述風茹公主恢復虎井王國榮景的故事,深化家鄉認同感。
繪本是孩童進入閱讀世界的領航員,我鼓勵多看繪本,運用知識的力量,認識鄉土,重視海洋,進而愛鄉、知鄉、惜鄉。
今年10月起,環保局在縣內15所學校、幼兒園舉辦繪本導讀活動,11月更參加環保教育繪本嘉年華會,推廣全臺縣市。
期待澎湖因書香而迷人,因閱讀而耀眼。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
以繪本推廣環境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橙瓢蟲找新家」繪本介紹
訪問作者: 李明足
內容簡介:
銀川永續農場X小魯文化共同策畫
一本探索人與大自然、稻田與生物多樣性的食農教育繪本!
內附「有機米寶寶成長記」摺頁及延伸學習單
有一天,好多住在田裡的昆蟲和小動物一一倒下了!
橙瓢蟲和好朋友長腳蛛急急忙忙逃走,來到另一片稻田。
這片稻田看起來不太一樣,
秧苗有點稀疏、田埂長滿了花草……
這裡會是橙瓢蟲和長腳蛛可以安心生活的新家嗎?
當稻田裡噴起農藥,好多生物因此倒下時,橙瓢蟲和長腳蛛急忙逃離原本居住的家。牠們來到了一片稻田,看起來好像有點不一樣:稻子間的間隔很大,田埂上不是光禿禿的土,而是長滿了綠草、開著花,空氣中也沒有難聞的農藥味。原來這是一片有機稻田,農人不噴灑化學農藥、肥料、除草劑,讓生物們可以安心生活。
但是,這樣稻子不會被害蟲吃掉嗎?農人可以有收成嗎?
其實橙瓢蟲、長腳蛛和其他昆蟲,因為可以安心定居下來,在稻田開心打獵吃蟲,順便就幫農人除掉了害蟲,成了農人的好朋友,一起守護著稻田,讓稻子健康成長。農人因此有了收成,土地沒有毒物殘留,大家可以吃到無毒健康的米飯。這樣四方皆贏的局面,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請跟著《橙瓢蟲找新家》一起關愛土地,友善環境。
作者簡介:李明足
文學博士、助理教授、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暨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關心環境生態、食農教育,藉由繪本、小說跟孩子述說生態環保的重要。
曾任蘭陽繪本創作營及聯合文藝營繪本講師,榮獲新詩獎、全國生態文學獎、蘭陽文學獎等獎項。繪本作品《看見》(小魯文化出版),入選「好書大家讀」選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小說《我並不孤單——少年鍋餅的勇氣之旅》,入選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繪者簡介:劉貞秀
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喜好自然,常常帶著孩子爬山、涉水,或陪孩子到山林觀察生態,希望能在孩子的童年中留下自然豐饒美麗的回憶。繪本作品《前面還有什麼車》(小魯文化出版),曾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香港豐子愷圖畫書獎入圍,橋梁書《動物大鬧奇奇鎮》(小魯文化出版),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策畫者簡介:銀川永續農場
銀川永續農場創建於西元1996年,農夫賴兆炫沿用父親的名字「銀川」命名,曾榮獲十大青年農民、農企業菁英獎、神農獎。目前銀川為臺灣最大的有機農場,曾獲「臺灣十大有機農業貢獻單位」殊榮。銀川永續農場有三百公頃的種植面積,以及有機專用、專業的碾米場與食品加工廠,帶領著一百三十餘位農民與一群熱愛生態的夥伴們,深耕土地。
近年來,以「培育二十年後的農業菁英」為目標,舉辦食農教育、有機生活營等推廣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有機農業對環境的重要性,永續傳承。
出版社粉絲頁: 小魯粉絲俱樂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以繪本推廣環境教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上學去」兒童繪本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莊世瑩、 許育榮
內容簡介:
來!來!來!來學校!
去!去!去!去上學!
在阿公的年代,是怎麼上學的呢?
爸爸媽媽以前上學時,又在學校裡做什麼呢?
以最生動的對話、最精采的圖畫開啟三代間的交流
最適合三代共讀的繪本
原來時光的流變,悄悄藏在童年裡
《上學去》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認識自1950年代至今,臺灣不同世代兒童的校園生活,以及社會變遷帶來的環境改變,並讓孩子了解上學真正的意義。
臺灣在十九世紀末邁入近代西化的初等教育之路,由日治時期至今,社會政經嬗變,兒童在不同的年代裡,接受當時社會文化影響下的小學教育,不同的世代會有什麼樣的差異呢?
本書以一個家族三代都上同一所小學的上學歷程,呈現臺灣小學教育的變化,同時也反映出社會的狀況和民眾的生活,在時光的流變中,尋找恆定不變的教育核心理念,那就是藉教育打開孩子的視野,讓每個人有能力追尋更好的自己。
系列簡介:
初期出版的三本書,以「兒童的文化生活史」為主軸,推出《上學去》、《放學後》、《放假了》共一套3冊,時間軸從1950年到現在,呈現這些年來生長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孩子的日常生活情景。同時,也展現歷史與文化軌跡的改變、日常生活樣貌的更替、過去與現今學校生活的不同、每個時代孩子所熱衷的童玩遊戲、日常生活的飲食等,運用強而有力的圖像和故事,向當代的孩童介紹,不同時代的臺灣孩子不同的生活樣貌。
作者簡介:莊世瑩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曾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助理,參與多項民間宗教信仰調查計畫,以及文建會地方博物館規劃案。
長期於小大繪本館擔任志工及講師。曾擔任聯合報年度童書、信誼幼兒文學獎、OPENBOOK閱讀誌年度童書等各獎項評審。
從小喜歡聽故事、說故事和寫故事,現致力於推廣兒童圖畫書與親子共讀,上山下海四處和小朋友說故事,也和大朋友分享賞析繪本的樂趣,並從事兒童文學創作、評論書寫及翻譯、書系策畫,出版繪本《貪睡的穿山甲》、《穿山甲的故事地圖》、《回家‧回部落》、《晃晃老師的禮物》、《石滬股份有限公司》、《小石獅的大發現》,曾兩度獲得「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
作者簡介:許育榮
生於新北市,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畢業。
目前從事插畫設計與繪本的創作。
出版繪本《幸好我是小灰狼》、《界線》、《為了特別的你》等書。
2018年出版《看見龍山寺》獲誠品選書。
曾獲選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補助、桃源美展創作獎、福報文學獎、BenQ真善美數位創作獎、信誼幼兒文學獎入選。
喜歡在淡水河畔走路閒晃,也熱愛旅行、閱讀及電影。
對於老舊的事物有著深深的迷戀,總喜歡從他們的身上,去感受時間的流動。
期待能將生活中每個小小的體悟轉化為養分,供給自己,持續創作出美好的作品和讀者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