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主辦「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
為使國內大學院校得以掌握國際發展之趨勢,以培育學術研究、產業研發或創新創業之卓越人才,科技部委託本校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主辦「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邀請國外頂尖大學與學術交流機構之專家學者,發表博士人才培育及職涯發展路徑之專題演講,並與國內各大專院校校長、教務處、研發處、就輔單位等老師、業務同仁,進行經驗交流分享。
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於109年1月16日上午10時假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由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代表科技部致詞,本校李百祺研發長代表本校致詞。大會三場專題演講,由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研究生學院院長Wojtek Chodzko-Zajko先生、英國劍橋大學博士職涯中心主任Karina Prasad女士、及學術交流基金會(臺灣傅爾布萊特)執行長Randall Nadeau(那原道)先生主講。研討會最後進行綜合座談,由本校詹魁元副教務長擔任主持人。
Wojtek Chodzko-Zajko先生專題演講「研究型大學博士的未來取向」,以伊利諾大學等美國機構為例,說明吸引傑出學生前來就讀博士班的方式。Wojtek Chodzko-Zajko先生指出,現今高等教育版圖快速變動,研究所必須適時因應,以滿足學生與社會的需求,並有數種方式可達成此任務:支援系所開辦自費的專業研究生學位、規劃新的線上學位及證書,以及培養學生習得多種職涯領域的專業能力等。
Karina Prasad女士專題演講「博士後研究──大學如何加強對博士後研究員與研究生之支援」,簡介英國博士後研究近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國內關鍵的推動因素、其對機構和學術工作前景的影響,以及英國如何制定全國性的方案大綱,培育研究生具備學術等領域的職涯能力。Randall Nadeau(那原道)先生專題演講「台美高等教育趨勢」探討美國與臺灣在博士學位上的高等教育最新趨勢,以及兩國教育體系間的雙邊關係。那原道先生指出,人口和經濟趨勢導致高教機構整併或倒閉,造成教育人才健全的流動受到干擾。臺灣應善用其極優異的高教設施,吸引東南亞、中國、歐美學生來臺就讀研究所,妥善回應全球的高教趨勢。
綜合座談方面,由本校詹魁元副教務長主持,並由臺師大鄭怡庭敎授與文化大學方元沂教務長加入與談,與三位大會講者共同討論臺灣博士生教育的未來及如何提升博士生競爭力。本研討會邀集國外頂尖講者與國內各校互相交流、分享博士生培育及建構支援系統經驗,透過學者專家集思廣益,為臺灣的博士人才培育擘畫藍圖、建構未來發展方向,最後,在各大學院校近200位與會來賓的熱切討論中,圓滿落幕。
近年來國內對博士教育議題投入亟高關注,本次會議更具指標性意義。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主辦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顯示本校長期致力提升國內高等教育的品質,以及引領培育未來創新人才、促進國際學術交流之決心與努力。其他會議相關資訊請參見「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專頁說明:https://sites.google.com/view/docconf
#NTU #博士卓越提升研討會
伊利 諾 大學香檳分校 研究所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邀請到直播訪問的特別來賓是 Joyce。 Joyce 是加州臨床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紐約醫學院線上課程兼任教授,這次的直播聚焦在現代科技人的心理健康、看心理醫生的一些迷思、及如何幫助自我達到好的心理狀態。
Joyce 先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拿到心理諮商碩士, 再到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教育心理學系心理諮商博士,在台灣與美國的許多醫院及心理諮商中心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並曾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及亞洲大學心理系擔任專任助理教授。
矽谷作為全球科技中心,是世界人才嚮往的工作及居住地點,路上名牌名車充斥,大公司裡高薪聘請的名校碩博士一堆,看起來十分光鮮亮麗、令人心生嚮往,但現實是工作競爭激烈、生活壓力非常大。在這次直播中 Joyce 會分享她從心理醫生的角度來觀察,科技人不為人知的 "後巷真實人生" 中,心理可能有面臨什麼樣的通病或現象、可以怎麼自我照顧以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會討論 如果真的有需要看心理醫生了, 公司會知道嗎? 員工會不會因此被貼上標籤、被公司差別待遇? 最後,會系統性的介紹一些心理諮詢的種類。 直播前及過程中也歡迎大家提問討論。
為了這次直播, Joyce 做了超級充分的準備, 她還特別準備了投影片來輔助說明!如果你聽完後和我一樣覺得受益良多, 歡迎追蹤 Dr. Joyce Sun - CA Psychologist. 心理學家在矽谷 的頁面, 如果你聽完覺得想利用公司的 EAP 或是醫療保險來找 Joyce 諮詢, 直播中有談到她的執照是可以看加州及佛羅里達州的居民,美國其他州要再確認,台灣可能不行,中國可以,因為最近肺炎,她的諮詢都改為線上對談, 她的個案有人還是想要見面談,所以她有一兩個空缺出來, 機會難得, 如果你有興趣, Joyce 的心理所網頁是: https://www.peacefulsunshine.com/
以下是直播訪問的一些內容大綱、搭配 Joyce 推薦的資源連結
---------------------------------------------------
矽谷灣區人的心理狀態
一般性常見的壓力: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self-esteem/ self-image, career confusion,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issues, kids/teens (佼佼者父母的失落與不願面對);
正式的診斷 :
bipolar, OC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other diagnoses
矽谷的公司文化 v.s. 亞洲教育的特質 (12:50)
Make impact & creative v.s. Being helpful and obedient
跟別人比 & 老是看自己的不足
移動的終點線 (高中要前三志願、大學要國立、研究所要...)
健康的心電圖與不健康的心 (加上內向敏感,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想被看到)
沒有很謙虛 = 自大討人厭
集體主義 v.s. 個人主義 (要聽話/要得到認可,結構跟明確方向才有安全感)
破碎的蛋黃哥 (自我認同與核心價值) (26:30)
我可以! 我不需要”幫助”
對自己
對孩子 (青少年自殺等,錯失早療的介入)
什麼狀態建議諮詢 (36:45)
治療/復原模式、平時自我照顧模式、個人成長探詢模式
防疫期間的自我照顧 (40:26)
與現實接軌 (專家建議、合理的準備、不要過度幻想)
固定的新聞時間
運動
興趣、嗜好
朋友們互相支持
正念練習
身體照護: 泡澡、按摩、伸展、深呼吸
五感練習
意象練習
珍惜、祈禱
看心理醫生的感覺? 公司會知道嗎? 會不會被 fire ? (51:20)
不會,confidentiality,甚至不可能知道你是否有看心理師
唯一的例外: 被送來做工作適任評估,但公司只能拿到 yes or no 的回答
矽谷科技人的特殊性困擾 (58:40)
登山攻頂者
靈肉分離者
加州心理師執照種類 (1:01:00)
博士: Licensed Psychologist
碩士:
Licensed Professional Clinical Counselor (LPCC)
Licensed Marriage and Firmly Therapist (LMFT)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LCSW)
精神科醫師 Psychiatrist: 開藥、部分的精神科醫生也提供心理諮商與治療
美國的心理服務資源 (1:04:00)
保險 (網絡內外)
EAP
公司的額外補助
disability/ unemployment
自費 (心理師搜尋網站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低價網路諮商、open path)
社區資源 (冥想團體、正念中心、瑜珈 、breath work)
對策 (1:08:50)
平衡報導
肯定自己的每個小成就,內在歸因
不只是認知層面的肯定,還要情緒的回應
定義你專屬的蛋黃哥 (核心價值)
個性、優點、興趣、價值觀、哲學觀、可轉移性的技術、
他人對自己的整體印象等
用行為 (包括肢體語言/眼神) 改變感覺 fake it until you become it
Growth mindset v.s. fixed mindset
怎樣的心理治療才有效 (直播中沒時間講,但 Joyce 有準備的內容)
個案要負的責任
想改變的動機
準備度
願意分享的程度
回家功課的努力度
親朋好友的支持等
心理師的部分
專業認證或學有所長
感覺有安全感或至少不討厭
你的個性/思考模式與心理師採用的理論技術的相容性
你與心理師目標的一致性 (問題解決 v.s. 增加自我了解)
推薦的影片連結
TED Talk-Amy Cuddy: 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有中文字幕,尤其是 15:52 處的個人故事
https://youtu.be/v_vkoz1_nd8
婚姻及伴侶關係: Making Marriage Work | Dr. John Gottman,推薦 Gottman 的所有影片與書籍
https://youtu.be/AKTyPgwfPgg
推薦伴侶們讓關係更緊密的問題討論集- 201 Relationship Questions: The Couple's Guide to Building Trust and Emotional Intimacy: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2wHmzmY
博客來連結: http://bit.ly/2v4mlGn
伊利 諾 大學香檳分校 研究所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深耕重點國際策略合作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與臺大舉辦跨領域國際合作論壇】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簡稱 Illinois)自2013年與臺大共同規畫重點姊妹校國際合作,今年9月21日至22日在該校貝克曼高等科技研究所 (Beckm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與臺大共同舉辦第二屆「Illinois-NTU Global Issues Forum: Health in Smart Urban Environments」。本校張慶瑞代理校長率臺大共41位代表,受邀前往美國伊利諾州進行重點國際策略合作。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Robert Jones校長、Reitumetse Mabokela 國際長,以都市健康為大主題,與該校共同主持本論壇6個跨領域子題的教授與研究人員,結合兩校研究能量及外部資源,提供主題內及跨子題學術討論,達到跨領域資源整合發展,打造國際學術新亮點。值得一提的是,伊諾大學系統 Robert Easter 榮譽總校長全程與會,同時也加入子題分組討論,不僅提供研究領域專業洞見,也展現兩校密切合作情誼。
此次兩校國際策略聯盟論壇大主題為「Health in Smart Urban Environments」,下分6個跨領域子題:Air and Water Quality、Healthy Aging in Urban Environments、Built Environment and Health、Urban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Bio-Medical & Cancer Research、Mobility & Autonomous / Connected Vehicles。每個子題的兩校團隊於一年前即積極討論,確立論壇進行模式及報告順序,因此進行子題分組時,兩校與會合作方可有效率商議未來合作方針、計畫及行動方案。
本次論壇亦在6個分組子題外,規劃3場跨子題議題討論,三項跨子題議題分別為:「Innovation &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Leveraging “Blue Sky” Thinking for Sustainability」、「Informatics & Digital Analytics: Putting Data to Work for Healthy, Livable Cities」及「Social Equity & Access: Leveraging Diverse Urban Populations for Enhanced Health, Prosperity, & Quality of Life」,跨子題議題的討論以小組座談方式進行,讓6個分組子題與會者能就大主題橫向對話,最終由主持人做媒合及總結,透過多領域跨子題對話,穿插不同看法,腦力激盪出跨議題式研究亮點。
本校與Illinois之交流歷史可溯自本校錢思亮校長,錢校長即為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的校友,且本校有超過80位專兼任教師於該校取得學位,故兩校的連結與淵源頗深。在幾經討論後,為強化兩校的交流合作,讓更多教師能參與,成為雙方合作的核心議題,本校國際處與對方國際處決定共同舉辦國際跨領域策略聯盟論壇,作為雙方教師合作的平台,並拓展能解決社會問題的研究合作。張代理校長提到,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校長Robert Jones同意兩校共設研究基金,且將本校視為top level的合作夥伴,有助延伸未來高教深耕及國際聯盟的觸角與落實。
未來希盼集結校內外各領域教師,成立跨國跨校跨領域研究群,提供上述聚焦於解決都市問題且發展成熟之交流團隊工作空間,將學術研究經費作妥善運用,不僅強化學生學用合一,培養未來社會各領域之整合人才,以期產出更多可實際應用於社會之研究成果,作為使社會永續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