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致敬
#水上摩托車
#新的藍色公路
大家有體驗過水上摩托車嗎?去年阿洳曾經跟水上摩托車的車友們從台東騎到綠島過(去程4個多小時,回程2個多小時)😆,一個非常印象深刻的體驗。
水上摩托車不只有休閒遊憩的性質,水上搜救勤務也會用到,國際上甚至有水上摩托車的運動競技比賽,在2018年水上摩托車也首次成為亞運的競技項目。
台灣是四面環海的海洋國家,中央在去年頒布了像海致敬的政策,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高雄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應該積極發展海上的觀光、遊憩及運動項目。
因此阿洳邀集海洋局、運動發展局、觀光局、交通局、高雄科技大學海洋休閒管理系、傑斯奇國際有限公司一起探討水上摩托車在高雄的推動與未來可以發展的方向。
傑斯奇水上活動俱樂部
海洋休閒運動專業教室
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認真想 ] 像健康女孩般丟球
.
運動作為女性的一種日常休閒消費實踐又是怎樣的風景呢?。運動社會學者Louise Mansfield(2013)[4]認為,在西方社會中1980年代是一個關鍵的年代,他以1937年出生的女星Jane Fonda的健身操書籍為例,強調1980年代有一種商業化的健康(美)(commercial fitness),啟動了西方女性身體商品化的歷程。這種身體是精瘦、有肌肉的,是年輕、健康、活力與長壽的象徵,並且是異性戀女性氣質的典範。從1980年代開始,這種「運動養生(exercise regimes)」及其變化形式,開始滲透到公共與私人的休閒空間裡,成為身體論述的常規,規訓著女性的身體,讓她們自動地達到內、外的異性戀女性化。
.
更進一步想要問的是,人類真的存在一種「對於運動的自然/本質需求」嗎?如果答案為否,那運動的需求由是從何而來的呢?運動的品味/胃口又如何產生?若運動還是一種品味與身分地位的象徵、生活風格的展示,運動的女人又該如何想像自身與運動(商品)之間的關係;如何實踐運動呢?這篇文章並不企圖否定女性在運動休閒消費中獲得的愉悅與賦權,而是認為我們不應輕忽持續存在著的那些有關女人、運動的性別想像與規範。畢竟,這是一個越來越多女人實踐運動、越來越多女人宣稱她們愛好運動的年代,當運動消費被視為女人「自我創造」的重要途徑,我們怎能不留心這樣的議題呢。
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 在 崑山科技大學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崑山科技大學休閒遊憩與運動管理系. 311 likes. <111學年度>招收【餐旅群】【設計群】 申請入學#推薦甄選#連登#日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