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西多.多明哥自傳-7
多明哥常在書中提到跟哪個指揮、導演或演唱家合作的觀感,他提最多的應該是指揮,因為他自己除演唱,也指揮樂團,所以很有感,他能夠一針見血的指出指揮家的特色,如李察‧邦寧,是一個有條不紊的指揮家,對法國曲目有深厚的見識,將「霍夫曼」把握的很好;朱賽培.桑提有絕佳的記憶力,坐下來可以把總譜默寫下來;祖賓梅塔幽默講義氣,聰明且有超強的記憶力,有著不尋常的氣質,能用輕鬆的態度處理總譜;伯恩斯坦,常不辭勞苦將每個音餵養給樂隊的演奏者;佛多,能將作品內在的生命火花激盪出來,尤其能在鋼琴上陪歌唱家練唱,站在管弦樂團前,呈現所有樂思和活力給觀眾;朱里尼,將排練演出視為再創作的藝術工作,從他身上發現詠嘆調的快慢與場景、整體與歌詞都有密切相關。他是一個親切、深沉的音樂家,卻也善於激勵鼓勵工作同仁。當他指揮「震怒之日」他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最後審判的上帝的化身,減少過度誇張的戲劇性動作,音樂冰冷的進行,帶領上帝高度憤怒的權威感是如此逼真嚇人;阿巴鐸,忠於威爾第原著的音樂家,雖是很好的鋼琴演奏家,但卻常用很輕的聲音駕馭樂團、我最喜歡和他合作比才的「卡門」,他能按總譜的要求把透明的音響、熱情與性慾的特質全都表現出來,樂團和他充分合作,令演唱者彷彿享受一場古典樂的演出;詹姆斯.雷文,對工作專注熱誠,對歌劇掌握各種音樂風格,全盤了解,並維持高品味的音樂效果;穆堤,是一位天生傑出的音樂家,很少給樂隊規定,卻不可思議的精準,對樂隊聲音辨識更是準確;彭內,聰明的指揮,懂得適度的堅持與退讓;克萊柏,註定天生要吃指揮這行飯,他身材高大且苗條,雙手似乎無限長,其指揮技巧和樂句的處理都很精緻,他對指揮與音樂了然於心;貝姆,可以說是音樂的化身,他87歲(1980)和他合作錄製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觀察,他對工作嚴謹且專注,他的手勢傳達出巨大的力量和強度,有如滾滾江河般洶湧,起拍和速度準確無比,對獨唱者和合唱團的控制從未失手;卡拉揚,1981他與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認為用團在卡拉揚的魔棒指揮下,表現出一種超自然的美,和弦由虛浮下沉,一直到豐沛的音量,從低音提琴到長笛,就像含苞待放的花等著盛開,有時速度慢,你可以聽到快速中無法聽到明晰的音響如月亮之歌,是絕對嚴格和專注合而為一的圓滿。
王淑汝老師文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