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副標:黃旭昇的「擴善」人生
撰文│奚莉亞
照片提供│黃旭昇
人物簡介
黃旭昇,現任中央通訊社國內新聞中心新北市記者,所跑路線包括文化、圖書、市政、教育、環保、醫藥、衛生、警察、消防和海巡,編採資歷32年。曾在2011、2018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2014優質新聞獎優勝、中央社新聞報導攝影獎第一屆的優勝和第二、三屆的佳作。工作之餘以當志工為志業。
…………………………………………………………………………………………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的話,我希望是投石湖水,藉由善的漣漪,讓這個社會慢慢的良善。」身為記者的黃旭昇,在32年的工作生涯中看遍人間世事,不論是天災人禍、悲歡離合,或是各種不公不義,他只願自己的報導能夠照亮幽冥,把良善傳遞出去。他強調,「既然是一輩子可能只做這件事,那麼就要想盡辦法把它做好。」
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說自己從小就無法抗拒文字的魔力,小學四、五年級已經開始投稿國語日報,但「長大後才漸漸發現文字可以影響人」。民國77年,他在服完兵役後進入新聞界,開始用筆尖發聲,一晃眼過了32年,人生的三分之一歲月都獻給了這份工作。
從少年到成熟大叔,儘管媒體的大環境已不如以往,記者也常被譏笑是「妓者」或弱智,但他從未想過要轉職或退休,問他為何如此「矢志不渝」?黃旭昇笑笑說,記者的確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耗費的時間精力跟所得不一定成正比,「但迷人的是,它可以參與第一線,將訊息告訴大眾,可以利用媒體發聲,幫助弱勢。」
黃旭昇細數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幾則報導:例如「拯救流落異鄉的船長」,這位台灣船長因為漁船遭到海盜洗劫,只能流落索羅門群島,想家人但船上的無線電無法呼叫台灣,想回台又沒有錢買油,也找不到船東援助,但透過了他及其他記者的報導,喚起政府單位重視,台灣船東也因輿論壓力,想盡辦法把船長拯救回來,圓滿了整件事。
還有「台裔芬蘭青年尋找生母」,當事人僅憑著一件33年前從台灣穿著抵達芬蘭的小嬰兒服,和嬰兒時期的照片,在人海茫茫中尋找生母,原本是件大海撈針的事,但在黃旭昇及海外同仁連線走訪下,促使了公部門動起來協尋,終於讓分離了33年的母子可以再相聚,這一刻令他激動不已。
在微笑裡看到成就感
他也曾幫助一位住在上海的曾老太太找到父親的舊照。曾老太太的爸爸是抗日名將,在緬甸戰區浴血奮戰有功,當年老將軍參加抗戰時,她年僅八歲,67年的歲月過去,爸爸在腦海裡僅剩模糊影像,她踏遍了美國、新加坡搜尋父親的文物,最後在黃旭昇報導及協助下,找到了老將軍珍貴的黑白照片。而老太太跨海來台看到父親照片,激動又哽咽地喊「這是最珍貴的禮物」的畫面,黃旭昇至今仍難忘懷。
種種的新聞事件,不論是在嘉義檳榔林園裡的長照需求者,在台灣最遠南端部落的長者,甚至幫流浪的無名屍找到回家的路,為身障兒童與朋友辦了歲末溫馨圍爐活動,或前往花蓮強震災區採訪……,這種傳達希望、成就他人,「在別人臉上的微笑看到自己的成就感」,就是他在記者生涯上一直努力不輟的動力。
透過這份工作,黃旭昇也看到這人間許多不公不義的事,秉著為弱勢發聲立場,或許得罪過惡勢力,但也結下更多良緣,例如金門的鳥友、關心生態與文史的工作者、教育崗位兢兢業業的夥伴,大家都在默默扎根,悄悄幫助小農與老農,讓他的眼界因此更廣,也常常從別人的故事中觀照自心,再照亮他人。
努力「揚善」不棄守
黃旭昇在記者的身分上,堅持著「濟弱扶貧」的理想,也一直把這想法落實在工作領域上;但在媒體搶即時、搶點閱率的狀況下,或因立場與角色不同、位階與職權的分別,看法與溝通的誤差,不時跟長官有了些許火花。朋友常勸他說,做好最保守的就是最安全的,或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比較萬無一失;但對他來說,新聞工作若都是先想到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犯錯,如何不觸怒當局,如何維持良好關係,那麼就會失去守門人或吹哨者的角色與天職,這是他不願棄守的底線。
在社會氛圍普遍嗜腥羶的重口味中,「揚善」未必獲得重視,這對於兢兢業業下筆的他難免覺得挫折,但大環境如此,只有積極尋求轉念,而他找到的方法就是利用網路散發出去,或者把訊息分享給同業,透過不同的平台管道讓這些社會微弱的光持續點亮,如此也不違背自己的核心價值。他說,若一直把不好的事情記掛心裡是無濟於事的,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
工作之餘,他也身體力行「揚善」工作,挽袖當起志工,甚至遠赴海外助人,把志工和記者身分融合一起,既療癒了自己、轉化挫折,也可適時發掘新聞素材,實踐自己的信念,「我以一名新聞工作者的身分,時而以旁觀者角色紀錄,時而以參與者角色進入災區報導、深入部落服務,總是角色互換,但『莫忘初衷』的信念只有更強烈,從沒變更過。」
讓美好的事「被看見」
現今社會對媒體價值觀與評價逐漸式微,網路上各式各樣「速食」的爆料和被放大的負面消息,還有人戲稱新聞業是「製造業」,或把記者和狗仔畫上等號,對此,黃旭昇偶爾也有無力感,但他反求諸己,「我常常想自己還能報導什麼?還可以做哪些事?我既然無法改變社會,但至少可以藉著我的職業,讓一些美好『被看見』吧!」
因著這個「被看見」理念,所以他當個「投石者」,報導地方文創產業,傳達「希望」;寫國家交響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以音樂協助弱勢孩童逆轉人生;也報導為偏鄉學子拍畢業紀念冊的攝影師大愛,這些新聞在社會上激起不少漣漪,讓人在負面嗜血及充滿「行車紀錄器」畫面的新聞中還能看到「美好」。
他也常看到一些在社會底層的小民百姓,即使話語權不及有權有勢的人,但仍默默為社會付出,甚至還不求回報,遇到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縱然本身也需要他人幫助,但依然願意如甘霖般伸出援手,這讓黃旭昇更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要為這有情人間守護一豆燈火,為自己的內心保有一方淨土。
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
今年,他工作的媒體有5名資深記者放棄新聞戰場,同業間也有不少年輕有衝勁與理想的記者,紛紛轉換跑道或暫時休息、離開媒體圈,不同的媒體平台也轉型因應新媒體時代,媒體的環境轉變,讓他感受良深,但不論環境怎麼變,他仍盼望自己和繼續堅守崗位的同業做點亮幽冥人間的微光,扮演好烏鴉與守門人的角色,護住美好的核心價值。
「人生總是變化無常,無常不知哪一天早到來。人生總是無能改變,知足常樂就是快意人生。若打開心窗,解開心結,煩惱自然就少很多。淡看人間事,瀟灑人間, 缺憾自然就成幸福。祈願人間多一些祥和睿智,多一些正向建議,祈願人間少一些狡猾詭辯,少一些陰溝酸語。」長久的記者生涯,黃旭昇看到了「因為愛,讓小人物能捨,化身為實現願望的菩薩。因為愛,讓小人物有得,內修為豐厚己身的大德。」
人間多情,世間多愛,讓他更想藉由採訪社會的人事物,去關照並傳播這些人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冀望大眾都能在他的報導中有所感悟或有些許獲得,「當有機會為長者折枝,不吝伸手,當投石湖水,不斷擴散(闊善),如果不願意當那顆石頭,就當一名手心向下的人或播種的人」,這也是他將邁入「六旬老翁」的心得,持續看下去、寫下去、拍下去,觸動善心,繼續做對的事。# (完)
文章引自:
《好人平安》,進而有機會從不同的視角重新了解這個世界。
我們用一個人每個月省下125元(一年6期1500元)的概念來邀請大家來共同布施,您願意和我們在一起共同行願嗎?(當然我們更歡迎您把它當成禮物轉贈您的朋友,或是希望有些企業能多訂一些與您的同仁分享)。
https://www.twsilkroad.com/news_in.aspx?siteid=&ver=&usid=&mnuid=1106&modid=11&mode=&nid=2328&noframe=
#好人平安
#寰宇人物
#人間
#如果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因為專心所以專精
#行到水窮坐看雲起
#孤獨是蓮花學自由
#當凌絕頂覽眾山小
#紅塵浪裡孤峰頂上
#橫眉挑劍獨孤求敗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人若精彩老天安排
#善的漣漪投石湖水
#不當石頭當播種人
但我們要學著轉念正向的過下去 在 歐霸麻的歐北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期間開團:a.o.a原汁無添加的軟糖 ▌QA持續更新
★下單網址:https://reurl.cc/od8x25
.
陸續大家收到的都來回報了,
大家有的疑問跟收到的心得我整理起來同步給觀望的人知道,
讓大家不必再心癢手癢難抉擇直接下定!
Q1. 我們收到貨了,小孩吃了說完全不甜耶!
A: 沒有錯!他吃起來就是果汁的味道,如果小孩已經吃過7-11的或是乖乖軟糖那種外層灑有糖粉的,當然覺得這個不甜!但,就是不甜我覺得安心。
/
Q2. 甜度不甜澔哥吃嗎?小孩不吃怎麼辦?
A: 先說甜點糖果本來就不是正餐,我沒有希望他吃很多。
澔哥上了幼兒園後,不管是同學生日發、老師獎勵或是別人送,當然都有接觸過色香味俱甜的糖果,他當然也吃的出來那些很甜很好吃。但對於一眼望去太人工、色素重的,我通常就是拿a.o.a軟糖跟他換,跟他溝通沒有不給他吃,但吃我準備的更好。
/
Q3. a.o.a軟糖原汁含量寫20%感覺很少啊!
A: 軟糖的果汁含量實在是很難分辨,常常我們在外面小7架上看到的都寫100%果汁,我就問闆娘說這樣你們的20%含量也沒有很厲害啊!闆娘解釋說,外面的軟糖的100%都是指濃縮果汁去還原出來的比例,而不是像她們完完全全只用原汁去加入。所以這才是真的原汁加入!
/
Q4. 無糖吃起來是不是就是沒有味道?這樣小孩接受度高嗎?
A: 這個跟我一開始收到商品前的內心疑惑是一樣的,我實際吃了以後把心得也整理成圖片解釋。
無糖軟糖不代表他吃起來就是沒味道完全無糖,而是他把一般軟糖甜味「砂糖」成分換成木糖醇,木糖醇本身也是有甜味的。
我用飲料店的的甜度來做比喻:
-如果一般市售軟糖口感甜度是「全糖」,
-那天然果汁軟糖口感上是「少糖」,
-而無糖軟糖口感則是「半糖」。
/
Q5. 會怎麼推薦口味選擇?
A: 如果你還沒給過糖果餅乾,孩子的味覺還沒經過小7的洗禮,那麼下手無糖軟糖就很可以作為初解禁。
如果你的孩子跟澔仔一樣,尤其經過幼兒園的眼界大開,那就選天然果汁軟糖作為口味收斂吧!
/
Q6. 有效期多久?可以擺放嗎?
A: 有效期有6個月,所以聖誕節的先囤起來備用做倒數日曆也很ok!然後必須放在陰涼處,軟糖怕熱會融化。
★倒數3天拜託不要錯過:https://reurl.cc/od8x25
-
接下來,是我個人的心情分享。
我在第一次開團時候說過,a.o.a感動我的是他跟我一樣就是想做適合小孩吃的軟糖,真正內容無添加香料跟色素,但這只是我個人對他的認同。
昨天,我看到一則闆娘被的採訪內容讓我震驚不已。
「懷第二胎的過程中闆娘收到了一個惡耗,醫生表示,孩子有很高的機率將會罹患軟骨發育不全症(侏儒症),而且最差的症狀就是出生後胸骨發育不全,無法自行呼吸,將會立刻離開人世。」
📰報導在這:https://reurl.cc/VX265R
這絕對是天底下父母都不想收到的訊息,是負擔還是超乎想像的重擔沒有辦法想像怎麼挺過,還能轉化成正能量的過下去。
#每個人都有很多難題
#但我們要學著轉念正向的過下去
🥛還有更多活動在這兒
https://reurl.cc/n0mRq1 (送無糖軟糖)
❤️ 育兒不孤單歡迎加入牛奶堂一起聊
🥛https://bit.ly/歐霸麻的牛奶堂
但我們要學著轉念正向的過下去 在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要我「不喜歡」,沒甚麼不可以?】
這陣子聽聞了好多學生霸凌老師的事,真的是霸凌!
這年頭混的老師輕鬆過日子,認真的老師反而被討厭,甚至被迫離開!教育到底怎麼了?
學生面對管教可以選擇不支持,但再怎麼樣,都不應該用極端的方式傷人,甚至讓人覺得心機、城府很深。這真是我們所認識的中學生嗎?這真的是我們一直在努力的教育嗎?
當孩子出現「不喜歡老師這個人或老師的管教方式」時,他們不會用另一種正面思考來面對,而是用投訴或中傷方式逼迫老師走;我不知道,家長是否在這時候,瞭解了這樣的情況,適時出面教導或阻止,還是一面倒讓孩子提早社會化、變得更尖銳?
我覺得非常難過,因為很多認真的老師用非常多心思培養與約束孩子,或許一個班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懂、願意配合跟上;但不願跟著走、不願被約束管教的孩子,卻可能採取極端作法直接投訴,逼得老師在心灰意冷下離開崗位。
如果教育環境是這個樣子,那只是教會我們「別人家的孩子,少管一點」?只是教會我們「只要我『不喜歡』,沒甚麼不可以」?
這世界只會越來越少善良真誠、無畏又努力的心,只會更多自我保護、受傷、極端、攻擊的人。
如果孩子對老師的教養方式不認同,或是學生對班上其他老師不肯定,家長和其他老師怎麼教育,真的很重要!
❤️面對學生告訴我「不喜歡某些老師」時,我總是要他們「#拉高層級思考」,要學生試想:「如果你不喜歡的老師是你未來公司的長官,而你的工作能力還不足以跳槽或超越他,那你會如何看待?」
我相信90%的人都會願意為了工作,先暫時忍耐,並試著努力理解、接受,甚至想辦法用力積極地生存下去。
生命中,不會每個出現的人都是你喜歡的,就算是你超級喜歡的,也一定有你不喜歡的地方,這是正常,也是對每個人基本該有的包容和尊重。
「我是學生,所以我可以任性地去否定、討厭,甚至霸凌老師。」這只是沒有建設性的不成熟。
因為你只會在這些情緒和作法裡,學會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自大思考,但這世界永遠不會有人符合你的想像,用對抗的方式處理那些不順你意,只會變得更加極端,最後,造成了別人強大創傷的同時,到底對你的本性又有甚麼改變呢?
「不喜歡,就大哭大鬧」是幼稚園孩子的作法(他們不懂,他們可以,以及需要被教導);中學生是大人之路的預備生,在這樣的轉變期中,可以選擇走回幼稚的路,也可以在各種試煉中,選擇蛻變為更成熟的大人。
當你能夠從中學生的層級拉高到「大人、上班族」,思考——
✅不喜歡的老師就是我的主管,討厭的規矩就是公司的制度,而我迫切需要這份工作,我走不了。所以,抱怨沒有用!
✅我或許不喜歡,但如果我能從中生存,我就會強大!
✅這個主管和制度或許也有優點,可以讓我學習跟成長。
就能從批評的情緒,走向正面接受和思考應對方法。
事實上,這樣的思考轉念,就算用在「爸媽不如我意」也是一樣。
「沒有完美的爸媽」,你也不是「完美的小孩」;「沒有完美的老師」,你也不是「完美的學生」。
沒有「完美的任何人事物」,只有「需要學習接受不完美的我們」,而接受的方法只在於「你如何看待」。
人性本惰!
倘若你能轉念思考:能把認真要求的老師,視為協助你改變惰性的貴人;把嚴格督促的爸媽,視為你人生的教練與推手。你會發現:#當身邊有這樣的人出現___是多麼珍貴又難得的事?
這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世界」,因為人性會有各種不完美的缺憾和可怕,但我們應該永遠選擇當良善的人,用正向的態度面對那些不順意,用溫和的方式溝通我們的不理解。而不是從新聞裡學到暴力與攻擊,學到那些惡意。
你相信甚麼,就會成為甚麼;你用甚麼態度面對眼前的一切,就會造就出最終的格局。或許邪惡很多,但正向善良的力量永遠是帶領一個人前進最好的力量!
❤️最後,我想跟那些認真又受傷的老師說:「辛苦了!」(抱)
我不是一個愛舔傷自憐的人,不喜歡強調生命裡出現的莫名災難,但我也曾被學生用可怕的方式攻擊過,也曾因此莫名哭泣好幾個月,對學生充滿不信任,對教育充滿無力與悲傷。
可是,每當面對這些情況,我永遠選擇去看那些理解我、懂我的孩子們,善解與包容那些還不夠成熟的一切,並努力視挫折為使我強大的考驗。
我們永遠不要因為某些人的錯誤,逼自己離開對的事,甚至活在那些人的陰影裡!
或許我們有很多地方需要調整(我也是,永遠在調整學習),但我們本質裡的善良與認真,不要因為錯誤的人或事,就此放棄!
不成熟的孩子聽不懂、不願意跟著走,就當是他們的「命」,未來讓社會去教他們就好了!
但我們永遠不要放棄成為一個好老師,不要放棄我們站在台上的每一分鐘,放棄理念和價值,更不要因為一個人全盤否定自己!
獻給您(們),我與我共奮鬥的班底!教育很難,所以需要好老師與好家長!
愛您們,我們繼續一起加油!
———
每一個成功學生的背後,都有一個人生導師!
我是嘉嘉,我陪你更強!
💖【8/12、8/13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光—老師的增能與加油課】:https://tinyurl.com/y733ydy4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