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因診斷的小細節大不同
話匣子開了
今天繼續來聊聊基因診斷的小細節大不同
先說
在我粉專打滾過的就知道
說同行壞話一直是我的忌諱
基本上最多我就是很低調的告訴大家我們覺得該怎麼做我們是怎麼做的
我不太喜歡批評別人
我只想做好我們自己
像減痛分娩就是這樣
我喜歡強調我們是怎麼做的
但我從來不說別人是怎樣不好
這是我個人的底線
但因為上一篇的文章跟留言
我想了很久有些話我覺得我還是得說
畢竟這跟大家的健康權益有關
我說這些並不是要打擊別人而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做得更好
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好的
前言說完了
以下進入正文
請勿對號入座
在稍早這篇這個媽咪的留言當中其實有一點我非常生氣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241784997409213/
我不是對這個媽咪生氣
而是對他遇到的這個基因實驗室很賭爛
兩三個禮拜出報告是合理的嗎?
基本上標準流程就是一個禮拜
可能多一兩天可能少一兩天
畢竟跟生物相關的東西都會有一個標準差
但絕對不會到兩三個禮拜這麼離譜
那為什麼會發生?
你想聽真話嗎?
如果你想聽真話你就繼續看下去
接觸過商業的都知道
價格的制定有retail price 零售價還有wholesale price 批發價
在醫療端基本上零售價都差不多
也就是大家接受檢測的費用都差不多
但批發價不一樣
也就是每個實驗室跟診所端收取的費用不一樣
有的實驗室便宜一些有的實驗室貴一些
像我自己的理念絕對就是要講求品質
所以業界都知道我們實驗室的價格最硬
但如果稍微有一點商業常識的就知道
要殺價就必須犧牲掉某些什麼東西
就再舉減痛分娩的例子來說好了
找麻醉科醫師來打跟找所謂的麻醉護理師(麻醉師)來打
請問你們被收的費用是一樣的嗎?
那請問診所端找麻醉醫師或是找麻醉護理師來打會付一樣的錢嗎?
中間的差額去哪裡了?
你覺得品質會一樣嗎?
就像這個例子當中的基因晶片好了
在我們實驗室中
如果基因晶片產前診斷需要父母比對確認的情況
我們實驗室不需要再收任何費用而且一定盡全力在一星期內完成報告
下面這三個圖
第一張是羊水晶片的報告
因為發現異常
所以第二張跟第三張是我們幫父母做的確診
一個星期出報告
你知道這是賠錢做佛心的嗎?
但如果你拿別人家實驗室的報告叫我幫你做確認然後不必付錢
18000元x2
這有可能嗎?
當然你得找原來幫你做的實驗室負責
再舉NIPS的例子來說好了
在我們實驗室如果遇到檢測異常的個案
確診我們也不收任何費用
而且會利用快速診斷MLPA/基因晶片/染色體分析三種方式一起進行
MLPA大概三天就會有快速診斷報告
另外兩種報告大約在一到兩個星期的時間會陸續出來
基本上我們做一個就等於賠兩個
但我非常堅持這樣子做
我認為這才叫做確診
這才是我認為正確的態度這樣我自己晚上才睡得著覺
再來一個
你知道同樣叫做唐氏症篩檢
但量測的指標多寡跟技術會嚴重影響準確率嗎
只量測頸部透明帶厚度還是只有抽血當然比較便宜或者是同時測量鼻骨三尖瓣逆流靜脈導管等等等等的軟指標花你比較多錢你覺得檢測率會一樣你當大家是白痴膩
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錢不一定買得到一分貨
畢竟這世界上騙子不少
但沒有一分錢絕對買不到一分貨
這是硬道理
小細節大不同
好
我今天就簡單說到這裡
今天吃錯藥說太多了
最後
我還是要提醒大家
在你接受檢測的時候可以多問幾件事來做評估
1
請問你們送的實驗室有專責的醫師把關嗎?
這個把關蓋章的醫師是否專業還是隨便找一個兼差的來蓋蓋章查一下就會知道
2
請問後續如果需要父母確診的時間要多久?
基因晶片大概就是一個星期
這是指父母血液確診喔
如果用羊水做大概要兩個星期內
如果做最高階V3.0就要三個星期
當然某些特殊的基因分析可能需要兩星期有些可能要一兩個月
但如果你覺得有疑慮可以多問問別家比較一下就會知道
3
請問你們送的實驗室有能力提供後續的遺傳諮詢服務嗎?
這個很重要
我最討厭那些做一做然後就把報告丟出來射後不理的實驗室
爛死了
我無法要求別人
我只能用盡全力把我們自己做好
只求無愧於心
延伸閱讀
新同學請由此去👇👇👇
有關基因晶片的兩三事
https://drsu.blog/2017/10/28/super-171028/?fbclid=IwAR0V2ZhjGRNYFAJTp39R2WtIbuSeIYoehGhIMYuNXFFZEmmaEIkOSRIF7WE
今天來聊聊醫學上的檢出率
https://drsu.blog/2020/06/20/super200620/
唐氏症:13週跟20週的距離
https://drsu.blog/2017/09/24/super-170924/
關於早期唐氏症篩檢之魔鬼就在細節中
https://drsu.blog/2019/05/28/super190526/
來聊聊早期唐氏症篩檢吧
https://drsu.blog/2017/08/25/super-170825/
『元氣網 名人在線』高齡懷孕,一定要做羊膜穿刺嗎?
https://drsu.blog/2015/09/17/super-150917/
『元氣網 名人在線』從非侵入性染色體檢查的發展,來談談醫學邏輯上的謬誤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606/1337114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但求無愧於心例子 在 九咪。Joanne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拍攝工事🎬 又有新的企劃準備和妳們分享啦!前陣子和老朋友聊天,他們公司最近有些企劃希望我可以參與,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些想法和心路歷程,帶公司新簽的潛力股發展她們的職涯。沒想到不知不覺我已經成了經紀人(顧問)的身分😅
-
十多年前開始的部落客人生,沒有公司包勞健保沒有底薪,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看似很自由但其實沒有一刻可以休息,我們就是一人公司,要對自己負責任,沒工作等於沒薪水,有時候也蠻想找個工作領底薪,生活會更簡單。
-
這一路的經歷讓我學會很多技能,不會攝影但連打光外閃都要學;從Photpcap用到Lightroom、Photoscape、Illustrator、Photoshop、Premiere等等等;為了增進基本的化妝技術和美妝新知,我也是每天吸收大量的影片和照片,才能在大家不經意問問題的時候給出更全面的答案,讓自己技術更好;
-
為了讓工作更順利,不要耽誤到其他合作的人,行銷、公關、企劃也要涉略,越了解大家的角色越能理性的處理案件,她們像是業務一樣,把案件帶進來發給我們去執行;一直以來我都不覺得她們和我們是僱傭關係,更像是創造共同利益搞定客戶的同事(理想狀態)。
-
一路上我有很多很強的編輯朋友、行銷朋友、公關業界超頂尖的朋友們,在困惑的時候這些人總能指引我一個明確的方向,不要因為不正常的事情而覺得正確的事情是自己腦子出了錯。
-
現在很多人都想當KOL(既網紅之後比較好聽的名詞),很多人都很年輕,或許有賺錢就算是賺錢,我聽過follower超多但一篇只收三位數(就是‘百’的意思)的例子😱 或是相信「互惠」的存在。我想提醒大家要知道自己的價值,不要相信是被萬中選一的話術,會找上門不是有利可圖還有什麼😏 有人說可以被利用也算是證明自己有能力,我只能說妳好樂觀妳開心就好。
-
因為這個工作我有更多時間能去感受身邊的人,有時間去學我想學習的各種技能,像韓文、化妝課、花藝、烹飪課等等,持續著累積自己把人生過好,過的精彩。
-
2020年全世界都很不平靜,真希望能趕快渡過這次的全球危機;但同時也覺得因為人類活動停相對擺,讓地球🌍有時間可以好好修復也是很好的事情。在病毒之前,不分貧富、不分貴賤、也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甚至很短的時間就可能被奪去妳糾結的、妳在意的、妳珍惜的所有、妳都還來不及告別;快樂也一天,難過也一天;計較也一天,let it go也一天;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2020年就和自己與不快樂的事和解吧。
-
#做讓自己快樂的事
#自己的價值由自己定義
#但求無愧於心
-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是想分享這個妝啦!這樓真歪🤣🤣🤣
Foundation/ @herabeauty_official
Eyebrows/ @benefittaiwan
Contouring/ @narsissist #laguna
Lips/ @maccosmeticstaiwan #velvetteddy + #alittletamed
Cheeks/ @immemetaiwan
Eyeshadow/ @anastasiabeverlyhills #softglam
#makeup #cosmetics #화장품 #메이크업
但求無愧於心例子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神對葡萄酒品評的啓示】
周星馳的《食神》,在開場短短幾分鐘的一個廚藝競賽橋段(3分40秒-9分24秒),雖然內容很短,卻寓含深刻。我相信對於酒類品評也深具啓發——若你的心思總是圍繞著特定的事物,就會一直從其他領域吸收足以為用的養分。今天這個例子,就是從一個通俗的、關於廚藝的、不太嚴肅的影片笑料,得到足以為侍酒師、品評者所用的有趣啓示。
劇中的廚藝競賽,有四道菜式讓身為食神、扮演評審的周星馳評分,他全部都給零分。理由是:「皇帝炒飯」雖然極為費工,精雕細琢,而且外觀平凡無奇,卻融入昂貴食材的精華,看似極佳的作品,但是「沒有用隔夜飯來炒,水分太多,連炒飯最基本的常識都不懂」;「錦繡多味魚」,把五種魚的精華部位切下,重新拼成魚形,邊蒸邊炸,交疊出十種不同的風味口感,但是「魚的外形像是受了輻射汙染突變,看了就想吐,哪還會想吃?」;「金縷佛衣」則為了顯示廚師快刀手的雕工,用最難雕的豆腐做成臥佛,花了一整天,「豆腐都變臭了,而且廚師也因此切傷手指」;「乾坤燒鵝」連吃都不用吃,摸一下就知道「燒鵝都已經涼了」,但是滿臉麻子的廚師說,早已精準算計評審何時會品嘗自己的菜,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果然,一切開,燒鵝裡面鑲的食材依舊熱呼呼,就是要吃裡面的料。然而,食神依然給了零分,說「太醜!見到你的尊容,哪裡還有食慾呢?我也一直不敢正眼看你。」出乎觀眾意料的,廚師容貌醜也有錯,因為已經影響顧客心理感受。「你雖有些潛力,但也要先整容後再說。」
在酒類鑑賞、審美、批評,甚至是酒類行銷領域中,其實都可以遇見與上述四道菜式同病相憐的酒,今天就以葡萄酒為例。
【就像是「皇帝炒飯」的葡萄酒】
有些葡萄酒,最終調配比例、熟成培養的風味效果讓人驚艷,但卻完全忽略了葡萄酒作為酒類飲料的基本要求。有些葡萄酒的桶味太重,彷彿是木材萃取液;有些葡萄酒不夠純淨;有些葡萄酒甚至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葡萄酒。這些葡萄酒,都彷彿是葡萄酒裡的「皇帝炒飯」,忽略了炒飯要用隔夜飯的基本常識,沒有尊重葡萄酒的基本要求,更別談葡萄品種、產地的個性,而這些都是優質葡萄酒最基本的要求。
【就像是「錦繡多味魚」的葡萄酒】
有些葡萄酒,則像是「錦繡多味魚」,有什麼料就加什麼料,一心追求豐富絢爛、繽紛多彩,卻不顧最後成果是否協調均衡。這樣的葡萄酒也不算是最成功的調配。哪怕是講究呈現多樣變化的單一葡萄品種酒,最終的感官表現也並非愈複雜就愈宜人,而是必須以均衡協調、賞心悅目、美味適飲為前提。從調配衍生出來的審美問題,其實相當複雜,我曾經喝到一款猶如錦繡多味魚一般的葡萄酒,刻意混合了不同園區、不同海拔的單一葡萄品種,一時之間讓人摸不透,為什麼一種葡萄在不同環境下出現的風味特徵,會同時出現在一款葡萄酒裡——這種複雜多層次,但卻缺乏整體協調的葡萄酒,我稱之「精神分裂、多重人格」的葡萄酒。
【就像是「金縷佛衣」的葡萄酒】
「金縷佛衣」是廚師為了製造乍看之下很厲害、有噱頭的菜式,甚至受傷都在所不惜,賣弄技法,追求外貌的完美,完全不理會作品最終是否能吃的荒謬行徑。這個例子嘲弄了只知講究賣相的人。這心態如同只顧酒標設計、行銷手段,而不顧瓶子裡面裝的葡萄酒品質。所幸,在當今的技術高度之下,這樣的葡萄酒已經少了很多,然而,為了市場話題,不惜犧牲基本品質要求的酒,並未完全絕跡。這個問題是出於心態不健康,而不是囿於技術不成熟。
【就像是「乾坤燒鵝」的葡萄酒】
「乾坤燒鵝」算是一個血淋淋的黑色幽默。若你身為侍酒師,但卻沒有討人喜愛的外表,那實在是吃了一個悶虧;若你是一個釀酒師,但卻是個老煙槍,也會讓人對你的信心大打折扣。縱使長相平平的侍酒師完全不影響專業,有抽煙習慣的釀酒師也能夠釀出好酒,但就如同乾坤燒鵝一樣,菜式本身好,但是背後的創作者站出來變作品呈現者的時候,就是會被扣分。
【呈現一瓶酒價值的最終關鍵:將酒端上桌的那個人——侍酒師】
食神給我們喝葡萄酒的人重要的啓示之一就是:食神對菜式的要求那麼嚴格,我們作為葡萄酒愛好者,也可以把評判葡萄酒的眼光與標準,從它的前世今生、原料製程,一路擴展到最終成品的呈現方式。畢竟,評判面前菜餚與酒稅品質的好壞,不僅關乎對於生產技術的認識,更是心理與感受的歷程。
如果說,皇帝炒飯、錦繡多味魚、金縷佛衣都是對於生產者的警惕,那麼,乾坤燒鵝就是一則寫給服務者的寓言。
作為侍酒師,如何讓一瓶本身沒有錯的葡萄酒,不會因為自己不恰當的表現、裝扮、行為、外貌,而破壞顧客的感受,這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開瓶過程、侍酒溫度、準備杯具、倒酒時機、搭配菜餚,都足以影響飲者心理感受。而且,釀酒師不會希望他辛苦工作的成果,就在最後能夠有機會得到認同與讚許的那一刻,被不當的侍酒方式粉碎。也因此,侍酒師不僅對眼前的顧客負責,也要對天邊的釀酒師負責;仰無愧於製酒者,俯不怍於飲酒者。
【後記——為什麼今天來談《食神》?】
我念過兩個研究所,研究所時代的文學教授(們),讓我有機會接觸當代電影經典。原本對當代電影沒有興趣的我,因此看了《魔戒》、《星際大戰》、《食神》,以及其他國片。有趣的是,把當代經典電影介紹給我的教授當中,除了台灣人,也不乏外國人。今天舉出的《食神》,就是當年研究所時代,俄國文學理論教授介紹我們新科研究生的電影。
在我少年時代,對於國片、港片,充滿了打打殺殺的印象。不論內容或者音效,我都不喜歡。也因此,我對電影的興趣,或者說對於影視作品的欣賞,啟蒙得非常晚。在我漸漸開始接觸文藝作品分析之後,我把學校每天都要接觸的東西,與在校外半工半讀的葡萄酒事業結合起來。我利用外語能力,閱讀原典;我運用文藝分析與批評理論,豐富我的葡萄酒品評觀念。
希望對從事酒類專業的你,或者單純好飲的你,都能有所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