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管演奏家都如何大掃除呢?
吹杜卡的《魔法師的學徒》的旋律就對了!🧙🏻♂️🧹
🔮🧽
📹 https://youtu.be/rCAYto7Svwo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opaau土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的音樂不嚴肅,音樂會有現場講解,多是用說笑形式。」即將於「粵樂越樂」音樂會擔任節目統籌及指揮、香港中樂團管首席盧偉良笑說。「對呀,輕輕鬆鬆聽音樂是開心事。」負責節目統籌的香港中樂團嗩吶演奏家羅行良亦深表同意。 中樂其實充滿趣味,尤其是跟我們很近身的粵樂。許多曲目單聽名字未必知曉,但音樂一響起...
低音管演奏家 在 News98 官方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旅德鋼琴家李其叡 邀請 #漢諾威音樂院 #低音管演奏家 #NunoAzevedo 及 #雙簧管演奏家謝宛臻 聯手舉辦音樂會。
.
嘗試突破一般的獨奏會與室內樂形式劃分,安排了兩套以「一、二、三」漸層堆疊方式進行的曲目。上半場由她自己彈奏鋼琴,下半場將鋼琴轉換為合奏樂器,加入大家比較陌生的低音管來分享舞台,壓軸的曲目則邀請另一種重要的木管樂器雙簧管加入,形成可活潑光耀,也可深沉感傷的三重奏。
.
【陳鳳馨 #財經起床號】星期一 (2021-02-01) 早上八點 #古典音樂專題 我們的好朋友焦元溥將為我們精選二月份好節目。歡迎 #收聽廣播 #收看直播 >> https://youtu.be/9_PqoYI0s84
.
#陳鳳馨 #焦元溥 #樂評家 #古典樂 #二月份精選 #News98 #九八新聞台 #台灣全民廣播電台
低音管演奏家 在 Pei-Ching Wu 吳珮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早就來高雄至德堂與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綵排,很興奮見到從大學畢業後就沒再見面的好同學鄭斐文(低音管演奏家)。我們星期日下午2:30演出,期待見到你喔!
低音管演奏家 在 Topaau土炮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的音樂不嚴肅,音樂會有現場講解,多是用說笑形式。」即將於「粵樂越樂」音樂會擔任節目統籌及指揮、香港中樂團管首席盧偉良笑說。「對呀,輕輕鬆鬆聽音樂是開心事。」負責節目統籌的香港中樂團嗩吶演奏家羅行良亦深表同意。
中樂其實充滿趣味,尤其是跟我們很近身的粵樂。許多曲目單聽名字未必知曉,但音樂一響起,原來大多耳熟能詳。《龍飛鳳舞》是唐山大兄、《花花姑娘》是燒雞翼我鍾意食、聽到《滿場飛》內心就會哼起荷李活有間大酒店……
「粵樂,如果廣義來說,整個廣東省的音樂都可以算是粵樂,包括香港的粵語流行曲。狹義的話,主要指珠江三角洲內的地方音樂。包括戲曲、粵曲及廣東音樂。」盧偉良解釋。
廣東音樂最初的興起,就是在戲班內,當樂師休息時即興玩起來的音樂,本質上很富玩味。事實上,聽盧羅二人吹奏時,亦不時有即興的演出。「中國音樂特別是地方民族音樂,很多都像爵士樂,有一個骨幹旋律,從中自由即興演奏,我們稱之為『加花』。」羅行良說。「表現方法可以是相近的,亦可以是他吹簡單的,我在其中轉來轉去,所謂的你繁我簡、我簡你繁。」當中變化無窮,正是好玩之處。
粵樂的世界不斷演化,其中之一就是融入西樂。「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有些酒樓會有樂池,有樂師演奏,有人跳舞。如果很正經地奏廣東音樂,未必有市場。所以就加入爵士鼓、色士風、小提琴和低音電吉他演奏,跳舞的元素更豐富。」盧解釋。「廣東音樂的老前輩馮華,形容這種音樂為精神音樂,因為一聽了就精神為之一振,哈哈。」
音樂會上,羅行良吹奏的《滿場飛》亦經過改編,植入了海頓一段小號的協奏曲,並且加入了一段奧地利的軍樂。這段軍樂卻似曾相識,「香港人把它填了詞,就是『你阿媽大減價……』,有時通俗的音樂最深入民心。」正因為雅俗共嘗,就連經典的流行曲,葉德嫻的《我要你的愛》都可以換上中樂演奏。「所以呢,不認識廣東音樂就會覺得土氣,但認識的話吹奏時會很開心。」羅行良笑說,其實吹奏的快樂,作為觀眾亦會聽到會心微笑,粵樂原來可以很活潑。
香港中樂團
Website :
http://www.hkco.org/tc/index.html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hongkongchineseorchestra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hkco.official/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user/HKCO
採訪:關廣恩
攝影:陳木
剪接:文偉浩
#香港中樂團 #廣東音樂 #粵樂 #雅俗共賞
更多土炮好片:
柴灣40年古法叉燒 新桂香燒臘
https://youtu.be/zx_wqdZJEbQ
旺角中式老餅家 鎮店之寶雞仔餅
https://youtu.be/dIxQeKU_ROw
水滾茶靚 港式點心 歎一盅兩件
https://youtu.be/eK8bjW4RIvE
==============================
土炮好片,馬上訂閱YouTube: http://bit.ly/2H7BpYW
==============================
如有各區好人好事、小店情味故事、本地攝影作品、社區有趣大小事等等,歡迎Inbox土炮報料,有機會在專頁上刊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Jaoiy7eD98/hqdefault.jpg)
低音管演奏家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為歷史背景。全曲通過《霸柳曲》《涼州樂》《樓蘭夢》等篇章,描寫了處在中國內陸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風情。
對於這首樂曲,著名作曲大師趙季平是這樣解釋的:我對古絲綢之路的印象是從繪畫中得來的,記得少年時代我在父親的畫案旁看他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給我留下了神奇的幻想,我總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任我的樂思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經過時間的孕育,我用音樂結構了《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等。傾聽它,你徬彿是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著別樣的音樂之旅,感觸良多。
通過趙季平大師對這首樂曲的描繪,使我們隨著音樂遊歷著神奇的絲綢古道,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金黃色的沙漠、動聽的駝鈴、和瀰漫的大風沙……
2005年11月,吳曉鐘隨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首作品,也獲得了當地樂評家們的高度贊揚。
趙季平大師的這一首幻想組曲, 全曲由五首曲子組成, 分別是:
1. 長安別 (又名: 霸柳曲)
2. 古道吟
3. 西涼樂
4. 樓蘭夢
5. 龜茲舞
長安別可以算是序曲, 點出即將前往西域的淡淡離愁心情及悵然離去的無奈,樂曲中間樂段很是壯觀,像是描述長安城的宏緯以及出行隊伍的壯闊。
古道吟一開始 在低音的襯底下, 頗有一種駱駝商隊緩步沙漠的味道. 由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A 段, 彷彿聽著駱駝穩重的腳步聲; 進入 B 段則以大樂團表現出沙漠廣闊浩瀚無垠的風光, 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節, 卻是氣勢磅礡, 實為神來之筆. 而最後一段回歸 A 段, 在低音的駱駝步伐下, 商隊緩緩消失在大漠中. 很有味道的一首曲子......
涼州樂是愉悅的快板, 彷彿大夥兒踏上絲路之後, 終於能夠放鬆心情, 進入這個未知的西域.
樓蘭夢這首曲子,像是述說著-樓蘭,在漢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商賈雲集的古城。時光的洗禮,讓樓蘭這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地方褪盡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成為「沙漠中的龐貝」。殘斷的城垣、乾涸的湖泊、枯朽的胡楊、神秘的美女,積澱成了獨特的美,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樓蘭。趙季平大師讓人們帶著自己的猜度,踏上了漫漫黃沙的尋夢之路,讓塵封千年的樓蘭在人們的想像中復活。
龜茲舞是整首組曲的高潮, 輕快的節奏, 揉合了新疆和波斯風味的旋律, 是一首舞曲,這一首也是採用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B 段頗有抒發鄉愁的意味, 全曲在這輕快活潑又有韻味的龜茲舞曲作結,今日演奏的版本由演奏家顏慶賢將「管子」獨奏部分改成「高音薩氏管」擔任獨奏,相信顔慶賢老師的思路必定帶給聽眾很特別的絲路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xideTQLXa8/hqdefault.jpg)
低音管演奏家 在 顏慶賢Ching-Shyan Y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ilk road capriccio 絲綢之路幻想曲 / Zhao Jiping趙季平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協奏曲,是一組很有中國特色的曲子。 由趙季平大師作曲。首演於1992年。由著名管子演奏家吳曉鐘與新加坡交響樂團共同合作演出,吳曉鐘擔任獨奏。演出大獲成功,演出後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絲綢之路幻想組曲》是以盛唐文化做為歷史背景。全曲通過《霸柳曲》《涼州樂》《樓蘭夢》等篇章,描寫了處在中國內陸大西北神秘西域的地貌風情。
對於這首樂曲,著名作曲大師趙季平是這樣解釋的:我對古絲綢之路的印象是從繪畫中得來的,記得少年時代我在父親的畫案旁看他從絲綢古道寫生回來創作的一幅幅國畫山水,畫面中的構圖和筆墨的千變萬化,給我留下了神奇的幻想,我總覺得這圖畫中充滿了音樂的空間,任我的樂思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翱翔。經過時間的孕育,我用音樂結構了《霸柳曲》、《古道吟》、《涼州樂》、《樓蘭夢》、《龜茲舞》等。傾聽它,你徬彿是在古絲綢之路上進行著別樣的音樂之旅,感觸良多。
通過趙季平大師對這首樂曲的描繪,使我們隨著音樂遊歷著神奇的絲綢古道,我們眼前彷彿出現了金黃色的沙漠、動聽的駝鈴、和瀰漫的大風沙……
2005年11月,吳曉鐘隨西安音樂學院東方民族交響樂團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這首作品,也獲得了當地樂評家們的高度贊揚。
趙季平大師的這一首幻想組曲, 全曲由五首曲子組成, 分別是:
1. 長安別 (又名: 霸柳曲)
2. 古道吟
3. 西涼樂
4. 樓蘭夢
5. 龜茲舞
長安別可以算是序曲, 點出即將前往西域的淡淡離愁心情及悵然離去的無奈,樂曲中間樂段很是壯觀,像是描述長安城的宏緯以及出行隊伍的壯闊。
古道吟一開始 在低音的襯底下, 頗有一種駱駝商隊緩步沙漠的味道. 由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A 段, 彷彿聽著駱駝穩重的腳步聲; 進入 B 段則以大樂團表現出沙漠廣闊浩瀚無垠的風光, 這一段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節, 卻是氣勢磅礡, 實為神來之筆. 而最後一段回歸 A 段, 在低音的駱駝步伐下, 商隊緩緩消失在大漠中. 很有味道的一首曲子......
涼州樂是愉悅的快板, 彷彿大夥兒踏上絲路之後, 終於能夠放鬆心情, 進入這個未知的西域.
樓蘭夢這首曲子,像是述說著-樓蘭,在漢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是商賈雲集的古城。時光的洗禮,讓樓蘭這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地方褪盡了昔日的繁華與喧囂,成為「沙漠中的龐貝」。殘斷的城垣、乾涸的湖泊、枯朽的胡楊、神秘的美女,積澱成了獨特的美,令人產生無邊的遐想,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樓蘭。趙季平大師讓人們帶著自己的猜度,踏上了漫漫黃沙的尋夢之路,讓塵封千年的樓蘭在人們的想像中復活。
龜茲舞是整首組曲的高潮, 輕快的節奏, 揉合了新疆和波斯風味的旋律, 是一首舞曲,這一首也是採用 ABA 的作曲形式, 慢板的 B 段頗有抒發鄉愁的意味, 全曲在這輕快活潑又有韻味的龜茲舞曲作結,今日演奏的版本由演奏家顏慶賢將「管子」獨奏部分改成「高音薩氏管」擔任獨奏,相信顔慶賢老師的思路必定帶給聽眾很特別的絲路之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Lo8uIQgKr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