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法肯豪森的作為
賽克特就任顧問團團長的日子只有10個月,他對中國軍事的構想,許多才剛開展,有些則還未付出行動。繼任的法肯豪森所要做的,就是承接前任的措施並繼續發揚光大,而事實上,法肯豪森完全不負所託。
像在建軍方案,法肯豪斯於民國25年(西元1936年)提出強化過往曾被整編過的部隊,這個方案後來被定名為「調整師」。
順帶一提,現在若要在網路上搜尋中德軍事合作的相關資訊,通常會打上「德式師」或「德械師」等關鍵字。但當年的政府檔案可沒以上字眼,因為這些接受德國訓練的部隊正式名稱是「調整師」或「整理師」。尤其某些軍迷對「德械師」這個名詞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是接受德國訓練的國軍未必拿德國兵器(大家可以回憶一下國軍的裝甲部隊就能了解狀況),所以如果你想在別人前面秀出你很懂民國軍事的逼格,可千萬別喊錯稱呼呀。
當時法肯豪斯建議:
一、
各步兵團應依照教導總隊步兵團之德國新編制盡速編齊,各團應裝備步兵榴彈砲、戰防砲各一連。
二、
為加強管支援火力,營迫砲排應增為四門、機槍連定數則增為九挺。
三、
各陸軍師應編成一個騎兵連,以落實戰場情資偵蒐。
四、
每個師中的戰鬥及勤務支援部隊,若是工兵及通信兵還無法達到營級規模,至少也要成立連級單位,另須特別重視通信裝備及光學觀測儀器。
五、
各師應加強炮兵編制,最好能成立內含三個營的炮兵團(其中兩個營裝備野戰炮或山炮,一個營裝備105mm輕榴彈炮)。
六、
兵器應統一使用中正式步槍、捷克式ZB26輕機槍、廿四式7.92mm重機槍。
七、
各陸軍師應設立修械所好保養維護兵器。
在此原則下,有30個師將率先調整,最終目標是完成60個調整師。而調整師的編制,以執行最徹底的88師為例,內容為:
每個師下轄2個旅,每旅各有2個步兵團(也就是從魏澤爾時代就確立的2旅4團制)
1個炮兵營,下轄3個炮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工兵營,下轄3個工兵連與1個通信排
1個通信營,下轄2個有線電連與1個無線電連
1個輜重營,下轄2個連
1個高射炮防空營(這個編制後來被取消,因為後來格國顧問團決定成立專門的高射炮部隊,好將炮火集中使用,不過有些部隊仍保有此編制)
另有師本部直轄的特務連、騎兵連、戰車防禦炮連、野戰醫院各1個。
而作為戰鬥主力的步兵團,其編制為:
1個團下轄3個步兵營,通信連、步兵榴彈炮連各1,另有團本部直屬的特務排。
1個步兵營下轄3個步兵連、1個機槍連、迫炮排及特務排各1。(這裡特別註記一下,在原先魏澤爾編制的步兵營中,規劃的是配備2門20mm輕機炮的小炮排,而法肯豪斯此時則將小炮排升級成裝備2門八二式迫擊炮的迫炮排。)
1個步兵連下轄3個步兵排,每排下轄3個步兵班,每個班有14位成員並配給一挺輕機槍。
1個機槍連下轄3個機槍排,每排下轄2個機槍班,每個班配有一挺重機槍......
與舊有的編制相比,調整師特別著重提升支援兵種的質與量,像是增強火炮能力(輕機炮變迫擊炮、增加反坦克炮及口徑更大的榴彈炮),設立恢復傷員的野戰醫院,另外讓更多部隊都具有通訊能力以方便聯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裡我特別要提一下,在法克豪森任內多出來的新單位:野戰醫院
話說現代護理人員的精神象徵是南丁格爾,這位英國貴族小姐之所以能讓人意識到護理人員對醫療體系的重要性,是因為她參與了克里米亞戰爭。在這場英、法、俄三個歐洲強權對抗且耗時3年的戰爭中,南丁格爾改善傷兵醫院的品質,使她駐紮的傷兵死亡率從42%降低到了2%。
大家注意到沒有……傷兵死亡率原先是42%!這個死亡率高的可怕!
換言之,若是能提高醫療素質,將會有效減少軍隊人員的損失。後來在一次世界大戰,各國更是在慘烈的戰事中吸取經驗,像是1917年Wwkeen的《戰傷救治專書》就詳細說明傷兵收容、疏散及感染控制等内容,而1918年FrankKeeper的《軍事生基本手冊》内容也提及疾病、營養、飲食管理、野營行軍衛生、戰傷分類分級、排泄物處理、士兵培訓等基本常識。
國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後,於1927年設立軍政部軍醫司,之後在1935年4月將軍醫司與其他單位合併為「軍醫署」;順帶一提,法肯豪森是在1935年3月接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一職,或許這是國民政府逐步提升對軍醫的重視,才能讓法肯豪森在調整師的方案中,得以提出設立野戰醫院的方案。
截至1936年,軍醫學校培訓出1045名醫生、300名藥劑師,另有108名在校學員,每年則能加強陪訓50名醫生。而在1937年,林可勝編制出内容包含:毒氣戰、疾病控制、戰時衛生管理……等知識的野戰醫療手冊,可見軍醫的逐步發展。(這位林可勝被譽為中國生理學之父,日後擔任國防醫學院的第一任院長,是當時深受世界科學界推崇的中國科學家之一。)
雖然新部隊成立,如此里程碑值得掌聲喝采,但在後來的抗戰中證明……這些軍醫的功能極其有限。
首先很明顯的問題,是人數實在過於稀少。
當時國民政府包含陸海空三軍,粗略人數約300萬。1000多位醫療人員的比例有多麼稀少,那是不言可喻。事實上,當時一個陸軍師「理論上」設有2個衛生連,其成員包含:1名首席軍醫官、9名醫官、87名部屬;而他們的照顧對象大概是9000多人……當真需要能者多勞。
可真說到能者多勞,當時軍醫有第二個問題:素質堪憂。
剛剛提到有87名衛生連部屬,但這些護士、擔架兵、後勤人員其實並不具備醫療技術,因為他們大多是未經培訓的農民、苦力。大家想像當有士兵在戰場上被打到斷手,可是第一時間趕來的卻是耕田的王老先生……我想大家對結局應該是心裡有數。
那為何醫療人員素質堪憂呢?除了培訓資源稀缺外,這就帶出第三個原因:待遇低下。
首席軍醫官,聽上去非常威風,但實際上,軍醫官是沒有軍銜的。沒軍銜就代表沒加給薪水,在錢少事多沒資源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軍隊人員願意擔任或進行相關的研修。
甚至就連培訓機構也有問題,這就是第四點:醫療理念之爭。
在1934年以前,國軍的軍醫培訓走的是德日派路線。所謂德日派,起源來自於清末的北洋武備學堂,也就是中國現代化軍醫的起始點,而北洋軍在清末逐漸隸屬袁世凱麾下,袁世凱則在部隊內採用德國式訓練;而除了北洋軍,清末各省也有創設各地的新軍,只是他們的經費資源不如袁世凱豐厚,所以他們的軍官人才通常都是留學日本(因為比較近而且物價也比較便宜),而日本的陸軍也是效法德國,所以自清末以來的軍醫訓練,就以發源德國,再經日本轉化學習吸收,故稱為「德日派」,而此派特點是比較重視理論研究。但在民間的醫療體系中,卻有另一股強大的派系,那就是重視實踐操作的英美派,而看名字也知道,這源流來自英美兩國。這兩派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問題,可是在1934年,當時軍醫學校聘請一位來自民間醫療體系的學者擔任新任校長,而這位新任校長一上台就決定將軍校全面改走英美派路線,並將全校職員解聘後再重新招聘。還是強調,英美派與德日派並沒有孰優孰劣,但如此人事大變動,說不影響學生學習那是睜眼說瞎話。
在1937年的淞滬以及南京戰役,透過傳教士醫生的報導,當時國軍各部隊嚴重缺乏手術繃帶、破傷風血清、藥品、夾板、救護車……等醫療器械,亦無訓練有素的手術助理,而擔架兵的不足,導致大批傷兵直接被棄置於戰場,可見國軍的醫療體系的低下。
這樣說起來,我似乎Diss國軍,但其實我想說:當時的國軍就是在資源匱乏的萬難處境下,持續進行改革進展。雖說在就事論事的精神中,必須要檢討結果的不如意,但對創立以及成長的理念及付出,絕對值得旁人以及後人致敬。而以上理念,就是本人德式中央軍文章的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回來新成立的調整師,不只野戰醫院,其他單位雖在理想上應當擴增,但現實狀況卻是因為資源匱乏,許多部隊的裝備未能到位(像有些步兵團沒有迫擊炮,只能沿用以往的小型機炮,或是有些師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有些更慘的,僅完成表面上的編制重整,在武器及訓練上均不到位。加上後來抗戰突然爆發,所以國軍最終只成立35個調整師,以及還沒接受最新式改編但先前已有做到部分改造的24個整理師,以當時全國177個陸軍師來看,新軍的比例不算高,卻已是較具戰力的部隊。而這當中能夠達成顧問團設立標準的調整師可謂當時國軍中的戰力頂峰,這些部隊分別是:
中央軍校教導總隊
(不過這支部隊成立的本意是樣板,也就是擺出來好看的,並沒有足夠的實戰經驗,但正因為要擺出來好看,裝備絕對在各部隊中最為先進整齊。)
接受德式訓練最老資格的陸軍第87師、第88師,以及從以上兩師抽出補充團而擴編成的第36師。
而有財政部銀彈支持的稅警總隊,同樣戰力超群,有時甚至能比陸軍更早領到最先進的武器(至於原因就是……有錢是大爺)。
民國二十四年,政府為了檢視德式訓練部隊的戰力,還有提升多兵種搭配的作戰經驗,並且趁機模擬上海至南京一帶的攻守實戰演練(這地區是國軍預設未來對日衝突的戰場),於是進行一場秋季操演。
這當中,陸軍出動87師、36師、教導總隊,讓以上部隊分成東西軍對抗,另外加上裝甲部隊、空軍也一併參與。可以說,這是多年德式訓練的整體展現,雖然空軍及支援兵種的數量依舊偏少,顯示國家整體實力還不以支撐足夠規模的現代化部隊,但是步兵的作戰水準及觀念與過往相比已有飛躍式成長。
除了步兵的提升,法肯豪森特別注意炮兵的整頓,他協助國軍將現有火炮進行整編,然後將全國457門火炮分成了4個獨立炮兵旅、5個獨立炮兵團、4個獨立炮兵營。之後更是向德國購入24門150mm重榴彈炮以及36門105輕榴彈炮,因而建立最現代化的支援部隊─炮兵第10團、第11團。
這兩個團除了擁有最先進的火炮外,相比其他傳統炮兵部隊還停留在用騾馬載重牽引,他們可是購入了重炮牽引車還有裝炮彈的載重卡車,所以在機動力上大大提升(但也話說,現代化的火炮重量非常驚人,真要用馬匹去拉,估計馬都快累死炮卻動沒幾公里,所以使用摩托化移動是必要的提升)。
另外,由於中日兩國關係越加緊張,法肯豪森與顧問團規劃出諸多對日戰略。其具體內容為:
以徐州、鄭州、武漢、南昌、南京,為戰略規劃的重心,北方設定黃河為最後戰線,四川為戰略大後方。
以此為基準,四川需工業化,提供後勤。而長江會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所以必要時須封鎖長江航道,防止日本海軍逆流而上的攻擊。黃河則作為最終防線,如果必要,需要進行有計畫的人工氾濫,增加對鄭州、武漢的防衛。(大家可以注意這一點,因為這將成為抗戰史上不容忽視且極具代表的一個事件。)
在賽克特─法肯豪斯的接力合作下,德式師日漸茁壯,但說了這麼多,到底這批耗費國家心血打造的部隊,相比其他派系軍隊會有何不同?接下來,老ㄕ就來好好介紹德式師的士兵有什麼特別的行頭。
圖片為: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低 卡 小姐 徵 才 在 氣球達人 宋俊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24(四)
客製化醫師氣球造型
感謝台北黃小姐點的醫師氣球
這是一個高度約 65cm 的灌膠作品
後面的醫師袍下方有透明的立座
因此可以站立在平面上
參考照片時比較特別注意的
是眼鏡的前方鏡框為紅色
眼鏡側邊的腳絲是黑色的
用著鐵絲與長條球順利完成
五官特徵的部分頭髮微微上梳
眉毛稍粗且呈現數字八的形狀
眼睛嘴巴的部分用比較卡通的方式帶過
鼻子則是照著照片形狀剪下貼上
衣服則是從過去做婚禮人偶的西裝延伸
透過編織做成的大衣
加上球皮結點拉線收束的方式變得更好看些
說來之前亘亘騎車摔倒
陪她去看童綜合醫院的時候
發現現在的大醫院設立了非常多的檢疫站
想要進入看診需要經過層層關卡檢驗
後來花了兩小時才完成整個看病的流程
在這個平均七天確診數約 100 人左右的現在
不得不說在前線把關的醫生真不容易
也還好醫療人員能第一時間接種疫苗
降低感染風險
不過現在的疫苗總數還不夠多
不知道什麼時候所有台灣人才能接種的到疫苗
是說藝文紓困終於審到我了
今天下午補交完資料後
也許一個禮拜內 3 萬元就能進來了
不過錢進來之後
還要繳工會三個月的費用、房租、車險等等的
真希望之後拍課之餘
還能接到其他 case 來分擔掉每月的固定支出
#BalloonArt #造型氣球 #バルーンアート
#客製化氣球 #CustomBalloonSculpture
#氣球人物 #醫生 #醫師 #Doctor
低 卡 小姐 徵 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來跟大家揭露這位《愛情線索》導演陽靖的真面目。
.
疫情之前去吃燒烤,結帳時,店員塞了兩張《愛情線索》的票給我。其實過去就曾經在路邊看過這部電影的海報,一直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仔細看票面上的內容,更是大吃一驚,因為這部電影居然有六項桂冠,分別有「2013美國日舞影展參展作品」、「2013台灣金馬獎參展作品」、「2013美國奧斯卡甄選作品」、「2013亞太影展參展作品」等。
.
如果真有國片能夠如此橫掃各大影展,那我怎麼會從沒看過、也沒聽過?種種成績可能只有「亞太影展」我不會懷疑。至於「甄選臺灣代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部分,確實可能透過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申報報名。但金馬獎、日舞影展、東京影展、釜山影展入選全是子虛無有,沒有這部片的參展成績。
.
很奇特的是,這是《愛情線索》的電影入場券,卻在上面出現《愛情線索2:奇妙關係》的宣傳字樣。至於「放映超過7年最長壽」電影更是令人一頭霧水,怎麼從來沒有在院線看到關於這部片的放映資訊呢?票面上寫「特映會」,卻沒有具體放映時間。
.
接著來看看導演到底是何許人也,原來名叫「陽靖」,據票券說明,這是一名「原住民身障導演」,還強調此人「吃泡麵睡車上,4500場演講,激勵42萬人」。已弄不清楚此人到底是搞講座,還是拍電影?至於「超過27萬人觀影、累績6000萬票房」資訊可是不可思議,如此票房成績,怎會從未聽說?
▅▅▅▅▅▅▅▅▅▅▅▅▅▅▅▅▅▅▅
上網查詢媒體報導,發現原來早在2011年,《壹週刊》就已經踢爆本名陽國慶的陽靖學歷疑為造假。引述《蘋果日報》〈拿魏德聖當幌子 生命鬥士全台騙錢〉報導指出:「1位在銀行工作、與陽靖在同一台南教會的教友表示,陽生性好騙,四處借錢,至今欠金融機構2百多萬,追討快20年也沒還。魏德聖則透過公關表示,陽在教會內主動找他合照,說他要拍電影,自己並未推薦陽,也不知道他到處募款。」
●
https://tw.appledaily.com/local/20110824/5FI5BPND46L7FJA7TWGJB37OCM/
〈拿魏德聖當幌子 生命鬥士全台騙錢〉《蘋果》2011.8.24
▅▅▅▅▅▅▅▅▅▅▅▅▅▅▅▅▅▅▅
同年九月,也許教會方面為了避免教友受害,《台灣教會公報》做了詳盡的整理報導整理。據報導指出,陽靖成功從200間教會取得「數千元至10萬元不等」的捐款,曾經採訪過此人的《遠見》等媒體都已撤下報導。總編輯方嵐亭更強調「從採訪對話和近距離觀察發現,陽靖募款行為值得商榷,認為『不宜為其推薦』」並鄭重向讀者致歉。不過陽靖顯然不願放手,不僅沒有澄清資料造假等爭議,反而強調自己跟魏德聖從小就是好朋友,公開澄清「如果不是好朋友,魏德聖怎敢跟我拍照」。
.
不過曾經支持陽靖的胡忠銘牧師也選擇跳船,在教會網站發布〈上帝所厭惡之事 — 胡忠銘牧師〉一文,指控「牛角導演(即陽靖)利用身體上的缺陷,藉著宗教名義,博得諸多牧師的同情,得寸進尺的到處作見證,終在紙包不住火的情況下,使得事情如滾雪球般的越滾越大,甚至到難以收拾的局面」。
●
https://tcnn.org.tw/archives/5259
〈福音電影導演疑詐騙〉《台灣教會公報》2011.9.2
https://www.tschurch.org/%E4%B8%8A%E5%B8%9D%E6%89%80%E5%8E%AD%E6%83%A1%E4%B9%8B%E4%BA%8B-%E8%83%A1%E5%BF%A0%E9%8A%98%E7%89%A7%E5%B8%AB/
〈上帝所厭惡之事 — 胡忠銘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德生教會)2011.9.4
▅▅▅▅▅▅▅▅▅▅▅▅▅▅▅▅▅▅▅
五年後,《TVBS新聞網》報導〈獨家/不給薪?身障導演遭控 欠10員工超過20萬元〉,則是公司內部問題檯面化。一名簡小姐在陽靖開設的台灣牛角電影公司擔任宣傳,卻發現對方屢屢欠薪,不止她,公司十名員工的總欠薪超過20萬。陽靖在LINE上卻回應員工「就看在我也給了一年多」、「錢雖然不多,但也是心意」、「因為我們本身就有困難」 。
●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638737
〈獨家/不給薪?身障導演遭控 欠10員工超過20萬元〉《TVBS新聞網》2016.6.29
▅▅▅▅▅▅▅▅▅▅▅▅▅▅▅▅▅▅▅
如果不透過新聞平台,也能從PTT或Dcard查到教友、面試員工或離職員工的起底文。如下:
●
https://www.dcard.tw/f/job/p/228437077
〈#黑特#面試經驗 高雄牛X電影公司(文有點長) 〉(Dcard)2018.3.17
https://www.pttweb.cc/bbs/Christianity/M.1530131311.A.05B
〈小心!以拍攝「福音電影」為名的假見證人物〉(PTT)2018.6.28
https://www.pttweb.cc/bbs/Christianity/M.1530201186.A.91D
〈為他宣傳,欺騙教會,我一生的恥辱〉(PTT)2018.6.28
https://www.pttweb.cc/bbs/Salary/M.1534317745.A.C88
〈[問題] 台灣牛角電影面試〉(PTT)2018.8.15
▅▅▅▅▅▅▅▅▅▅▅▅▅▅▅▅▅▅▅
不過低調一陣子之後,《愛情線索》再次捲土重來,再登媒體版面,而且成功洗白。《自由時報》在2017年8月17日發登過一篇〈「愛情線索」巡迴播400多場次 續集明年3月上映〉,提及導演委屈指出自己曾被抹黑為「斂財」,但認為自己是在做對的事情,不必多做解釋。
.
《中時電子報》則在2019年3月29日做過一篇〈放映《愛情線索2─奇妙關係》身障導演陽靖成焦點〉,內文提到導演出席座談活動分享電影,「(花蓮)縣長徐榛蔚也為之動容」,連花蓮縣文化局也為之背書,。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68050
〈「愛情線索」巡迴播400多場次 續集明年3月上映〉《自由時報》2017.8.17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29002517-260405?chdtv
〈放映《愛情線索2─奇妙關係》身障導演陽靖成焦點〉《中時電子報》2019.3.29
▅▅▅▅▅▅▅▅▅▅▅▅▅▅▅▅▅▅▅
最新資訊是在2021年02月07日,台灣《大紀元時報》發了一篇〈身障導演陽靖《愛情線索》續播8年 今年開拍第3集〉,指出導演陽靖回到故鄉臺南,參加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活動,提及第三集《愛情線索3愛要幾分甜》正在籌措資金。
.
近年關於陽靖的正面新聞的消息來源都是來自《大紀元》,是否代表其它媒體已經識破?但顯然還有許多單位對此一無所知,〈「牛角導演」陽靖:內心的殘障才需要被拯救〉一文顯示全國多家獅子會成了陽靖的堅實後盾。
●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1/1/13/n12685616.htm
〈「牛角導演」陽靖:內心的殘障才需要被拯救〉《大紀元時報》2021.1.13
https://www.epochtimes.com.tw/n335421/%E8%BA%AB%E9%9A%9C%E5%B0%8E%E6%BC%94%E9%99%BD%E9%9D%96%E6%84%9B%E6%83%85%E7%B7%9A%E7%B4%A2%E7%BA%8C%E6%92%AD8%E5%B9%B4-%E4%BB%8A%E5%B9%B4%E9%96%8B%E6%8B%8D%E7%AC%AC3%E9%9B%86.html
〈身障導演陽靖《愛情線索》續播8年 今年開拍第3集〉《大紀元時報》2021.2.7
▅▅▅▅▅▅▅▅▅▅▅▅▅▅▅▅▅▅▅
截至目前為止,這間「台灣牛角電影有限公司」依然在104人力銀行徵人,臉書粉絲專頁「台灣牛角電影《愛情線索》」也持續運作中,最新一篇文在2020年9月22日,內文顯示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愛情線索3愛要幾分甜》複試試鏡會。下方有網友留言:「請問我們有取得票了,如何查詢放映的場次與地點呢?」至今仍無人回應。
●
https://www.1111.com.tw/corp/68004128/
「台灣牛角電影有限公司」104人力銀行
https://www.facebook.com/directoryang1010/posts/3410374805690604
「台灣牛角電影有限公司」粉絲專頁發文
▅▅▅▅▅▅▅▅▅▅▅▅▅▅▅▅▅▅▅
最後查到一則報導。在2020年9月,《中天》透過電視報導〈一張10元票嘸知在哪播? 電影公司「求募款」遭疑詐騙〉重新起底了陽靖。原來陽靖與職員親自到一間香港茶餐廳向老闆勸募,要老闆一次買一千張電影票(一張十元),但是當老闆問及「一個月多少場次?」、「有沒有發票?」陽靖卻一問三不知。
●
https://youtu.be/hBa6sNw__Yc
〈一張10元票嘸知在哪播? 電影公司「求募款」遭疑詐騙〉《中天》2020.9.14
https://youtu.be/w344-vntHEs
〈「福音導演」陽靖 曾捲入募款詐騙爭議〉《中天》2020.9.14
▅▅▅▅▅▅▅▅▅▅▅▅▅▅▅▅▅▅▅
上述報導終於解釋了我在燒烤拿到的電影票從何而來。陽靖慣用的手法就是請餐廳認購電影票券,票面上強調是「300元」,但轉賣給店家一張10元。比較不熟悉電影市場的店家可能大呼划算,一次花費一萬元認購一千張,盤算如此一來,「用餐送顧客電影票」的優惠也許可以增加業績。殊不知這根本是廢紙一張,因為《愛情線索》根本沒有上映。
.
從上述系列整理發現很多恐怖的真相。即一個人如何透過故事包裝,獲取廣大媒體報導(預計超過40間媒體報導過關於陽靖的正面事蹟),而他又如何利用這些媒體認證,滲透到教會之中,更與教會名人稱兄道弟,藉此牟取資金。至於個人經歷、宣傳資訊也多是信口開河。即便負面消息已經傳遍全台,卻還能在沉寂多年之後,成功再洗白,獲得媒體報導、獅子會與縣政府等單位背書。
.
實在難以責怪早期的受害者,包括廣大善心教會人士,陽靖出現之時,乃是《海角七號》(2008)創造票房奇蹟之後,投資國片不再是有去無回,打著宣教名義募資,的確能打動許多教友。不過後來教會方面也早已發現事情有異,公開與之進行切割,誠摯反省。
.
但令人不解的是,近期這麼多單位願意與之合作,連縣政府都協助宣傳,難道這些合作活動發生之前,承辦人事前沒有先上網Google?又或者中間水太深,各家單位有什麼難言之隱?
.
本文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各個商家不要再認購《愛情線索》的無效票券,也歡迎各位對此事有了解的朋友,留言分享您的經驗。最後,請大家欣賞這部具有「奧斯卡、日舞、金馬獎」水平的《愛情線索》預告片,非常雷人,對此我只有一句話:「請不要繼續侮辱電影了。」
●
https://youtu.be/js-jieUS6Fk
電影【愛情線索】預告片 - 全台首位身障激勵【陽靖導演】處女作
●
https://youtu.be/amFtKhefNlk
2018年陽靖導演最新力作 電影《愛情線索2奇妙關係》預告片,5分鐘加長版
#愛情線索 #陽靖 #愛情線索2奇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