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站服務都有個"會員電子報"的功能,但一直以來大多是被用來"發廣告信"通知、公告的用途,長久下來大家對於"會員電子報" 其實都有種 "不喜歡" 這樣的態度,而透過越來越多Email服務,甚至都直接把電子報丟到內建垃圾信的信件夾中了。 早期判斷丟不丟垃圾信用的是"關鍵字"評分加權辨識方式,也延伸出"下標影響開信率"這樣一推標榜提高電子報開信率的名嘴們出現數位行銷江湖上,但是、說實在的~ 我真的覺得這都是花拳繡腿旁門左道,因為~ 今日這個"主動接受"強過任何"強迫推銷"的時代裡,用任何文字遊戲都不在是"正確的數位行銷"方式了啊!!! 更好玩的要來了喔~~ 再一段時間前,標榜著"網路賺錢"那些 "打著羊頭賣狗肉"的行銷老師們,當你付了一筆不小的費用之後,其實收到的東西除了一堆543的影片和是是而非的行銷觀念之外,其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一個被稱呼為 "自動化行銷" 的發信工具,講成白話就是"預先設定好一連串的信件內容,然後跟著時間條件再陸續寄出給訂閱者",厲害點的工具就是多增加些"條件判斷功能",說真的~ 還真是有不少人被...... 哈~ 這種有人喜愛聽、就讓那些人繼續搞吧~ 這裡、我不是要教你怎麼拉下線! 而是要真的告訴你所謂 "自動化行銷" 是真的有功夫、有用的~ 但是!! 千萬要先把"數位行銷觀念搞對了" 才能發會這玩意10成的功力啊!!! 90秒的 Benchmark Email 影片 先來看看 Start a Free Plan 如何~ 有點了解何謂 " [ 36 more words ]
https://9i543.com/1524/marketing/
何謂電子垃圾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積電的上頭成本並不在發電這一塊,但台電是。
這就造就二者進入生產電力的侷限條件不同,經濟規模不同以及邊際生產成本不同。
此外,微觀來看,台積電把原本可以產生更高收益的資源(搞更低奈米的製程或是提高既有製程良率)放到不拿手的發電上,不僅僅是金錢投資問題,還有人力培養與管理極限等,都是生產要素之一。
從機會成本來看,就是件蠢事。
宏觀面看,說過了,比較優勢定律下,社會上最好是人人從事自己專長之事(包含企業),再透過自由市場交易,可以無限放大整體社會的財富。
自給自足是最愚蠢的貧窮策略,只有蠢蛋才會相信自給自足。
綜觀人類經濟史,當家庭的自給自足率高時,都是最貧窮的時候或地區。換言之,自給自足不是「想望如此」而是「被迫如此」。
至於宣稱自己過著「自給自足」生活的蠢文青,只是「自以為」而已。看看他們身上穿的衣服、用的鐮刀鋸子等工具,就算他們宣稱是垃圾堆撿來的「重新價值創造」,骨子裡都是靠現代分工合作下的大工廠大規模生產,才讓他們有這堆垃圾可撿可回收使用。
要是整個社會真的都自給自足,煉鋼將是多麼奢侈的活動,哪有丟棄的金屬工具給這群文青撿拾?紡織品、塑料品乃至於書籍與電子產品,都是靠社會高度分工合作與大量生產才得以實現,才便宜到可以成為「垃圾」讓蠢文青撿拾。
也就是說動不動就批判「資本主義」的蠢文青,壓根就沒看穿這層邏輯關係,是「全球化自由市場」他們才得以享受現今這一切,特別是許多對古人來說難以想像的奢侈品,如今可從垃圾中撿拾。當他們夢想中的「自給自足」、「無欲」生活真的實現時,他們早就餓死了。
回過頭看,當社會富裕到足以支撐「市場」時(說過無數次,市場是非常昂貴的奢侈品),各自專心於專精項目,整體生產力可以數百億倍地增加!這是史實。
再者,何謂「環保」?說穿了「真正在侷限條件下以最高效率生產」才叫環保。強迫某人選用較低效率方式生產或取得資源,才是無謂的浪費(其實是租值消散)與不環保。
補充一下:
理工科搞不清楚「經濟效率」與「機械效率」的讀者又出現了。
從利息理論出發,財富最大化是指「未來收入流折現值總和」最大化,因此只要產權制度正確,正常的理性經濟人是不會搞「殺雞取卵」這種蠢事,反而是會努力讓未來都有可預期的收入(如果能成長是更好),這就說明為什麼造紙公司多半種有大片自己的樹林。
反之,當產權制度不正確或產權制度不存在時,「公地悲劇」就會發生,環境污染就會發生,租值就會耗散。
何謂電子垃圾 在 劉香慈 Chantel L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一定要看!
塵暴案是國痛,願傷者能夠早日復元,希望大眾能記取教訓~廠商利益要放最後,公共安全擺第一,盼政府能嚴格修法明訂公安法令!我們也藉由這事件去探討並牢牢記住這個保命的知識,把「萬一」的傷害降到最低。
很感動國際間溫暖的幫忙和各界的讚助,每次看到這樣無私的愛都會鼻酸眼眶紅~南無觀世音菩薩
八仙爆閃之我見三:專業篇
首先感謝網友孟長建議我改為「閃爆」。其實在我決定要用「爆閃」之前,我想過「閃爆」,但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談談「燃燒」、「閃燃」、「爆燃」、「化學爆炸」,並提供一個今天拍攝的影片,用影像說明為什麼八仙「爆閃」時,我會建議大家「停」,不要跑。
八仙慘案發生之後,很多專有名詞又像過去一樣不斷的被誤用,在新屋6位消防人員罹難的不幸事件時,很多電子、平面媒體都一再問我何謂「閃燃」?何謂「爆燃」?當時各大媒體也詳加報導,時至今日不到半年,很多人又開始說八仙是「閃燃」,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談「閃燃」、「爆燃」、「化學爆炸」之前,必須先談「燃燒」,因為「閃燃」、「爆燃」、「化學爆炸」都是燃燒,只是不同現象的燃燒。
燃燒有三要素:可燃物(玉米粉)、助燃物(氧氣)、熱(明火、靜電),過去對燃燒的定義是:快速氧化作用,伴隨光和熱產生的現象。最新的說法:因溫度變化或催化作用引發速率失控的放熱化學反應。(這句話看不懂就跳過,本來燃燒就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容易。)
「閃燃」:造成侷限空間之可燃性物質同時起火燃燒。就是在居室內,火災不斷成長,產生高溫,讓居室內的可燃物同時起火,閃燃要在居室才會發生,發生前一定會有高溫,所以八仙這個事件絕對不是「閃燃」。
「爆燃」:在一個缺氧的燃燒環境,突然提供氧氣所造成的燃燒現象。在電影畫面常看到破窗後,火球突然衝出,這種現象叫做爆燃,所以八仙這個事件也絕對不是「爆燃」。
「化學爆炸」:爆炸分為物理爆炸(像氧氣瓶爆炸)、化學爆炸(燃燒而引起的)、融合爆炸(原子彈),我們這裡談的是化學爆炸,瞬間釋放能量,產生大量氣體,並會發出巨大聲響,對容器造成破壞,爆炸波超過音速的叫做high explosion,小於音速叫做low explosion,而八仙這個案子截至目前為止,沒有聽說有大量氣體及巨大聲響產生。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顆爆竹引燃後發出巨大聲響,同時讓爆竹破碎,如果我們把爆竹中的黑色火藥取出,用火引燃,會看到這些火藥迅速燃燒,但不會發出巨大聲響,所以八仙這個事件不應該叫做爆炸。
這些專業的名詞,不能被胡亂引用,一般人已經對燃燒一知半解,再加上很多專業不斷被錯誤傳播,更引起大家的混淆,就像「爸爸是男人」這是對的,但講「男人是爸爸」就有問題。
尤其在我PO「不懂火,就不應該滅火」,獲得許多迴響,也看到媒體最近報導:「八仙這個火災不應該滅火。」,跟我的原意有所不同,另有一些網友問我為什麼要故弄玄虛,不把香菸不會引爆玉米粉,烤箱會引爆的理由說清楚。
我想在此補充說明:我前兩天文章的重點不是「八仙這個火災不應該滅火。」,我要再次強調,重點是「不懂火,不要滅火」,不懂火之前,每個火災我都不主張搶救。就像前2天文章提到滅火造成更大傷害的案例,時代大飯店是牆壁板起火,發現者用水去潑,巨星鑽是用滅火器由下往上噴射招牌,福安宮是用滅火器對著垃圾桶噴,狀況不同,結果都一樣,就是擴大火勢,而主要原因都是不會判斷火,但要真的瞭解箇中的關鍵,必須先懂火。這也是我不解釋香菸與烤箱的理由是一樣的,我不講是怕大家看完之後,就以為自己懂「火」了,然後就開始誤以為自己有實力「滅火」。我今天只是舉例香菸跟烤箱,那香菸跟點煙器、點煙器跟烤箱呢?我不講不是故意賣關子,而是沒有接受到紮實的基本教育,光解釋我所舉的例子,大家一碰到不同物品就又搞不清楚了,且很容易產生誤解,甚至產生以偏蓋全的觀念,而要讓大家了解火災的原理,是必須透過上課,不是看幾篇文章就可以了。而香菸跟烤箱最大差異,就是香菸是燃燒現象,會消耗氧氣,屬於化學變化,烤箱只是發熱,屬於物理變化。再拿同樣都不是燃燒的烤箱跟點煙器,又會發現烤箱會引燃玉米粉,點煙器不會,為什麼?同樣都是燃燒現象的蠟燭及香菸,為什麼一個可以引燃懸浮的玉米粉,一個不行?要解釋這些現象,一定要先把原理弄懂,否則永遠會有解釋不完的題目,光解釋一個點是沒有太大意義。
所以我第一篇文章是想告訴大家,火沒有那麼容易懂,不要把火想得太簡單,不要在有限認知下就去滅火,也勿需把火渲染得那麼可怕,所以一昧的認為跑才是最佳保命之道,造成合理的對應策略都無法接受。希望未來社會大眾學習火災應變,一定要記得先學會懂「火」。
接下來我想請大家看看我昨天拍攝的影片,您就會瞭解我為什麼在八仙這個事件中,前排人員主張先「停」,才是降低傷害之最佳策略。
何謂電子垃圾 在 何謂電子垃圾?》... - 逢甲大學跨校跨域音樂舞台生命劇場 的推薦與評價
環境 污染議題- 何謂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 ,或稱電子廢物,是指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造成的環境污染威脅著人的身體健康⛑。含有大量有害化學元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