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孩喜歡冒險犯難,就算吃過苦頭也樂此不疲?】
很多頭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的媽媽曾經告訴我,帶孩子一直是周而復始的餵奶哄睡、牽牽小手、唱唱兒歌,規律而安穩,於是就繼續勇敢的製造第二胎,
沒想到,兒子出生後才真正體會到何謂心力交瘁,尤其打從男孩學爬、學走開始,驚悚劇情就開始輪番上演,翻箱倒櫃,挖插座、拔插頭、玩剪刀、玩電扇…,愈是禁區,他們愈有興趣。
媽媽們的視線絲毫不敢遠離,神經分秒都得緊繃,這才領教到帶孩子太傷神。
的確,生養三個男孩讓我確信,冒險的特質確實是深深烙印在典型男孩的基因裡,似乎生來就是他們的印記。
.
(((冒險傾向,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咱家三男孩一路以來的肢體發展模式如出一轍:
才學會走路,不穩的腳步就開始一路衝,顯示他們內心「跑比走更過癮」的強烈慾念;
真的會跑了,上下樓梯就不再一階一階乖乖走,「三階併兩階的彈跳」才是基本步伐;
一旦到遊樂場玩耍,溜滑梯上不多時就會看到千奇百怪的實驗姿勢---躺、俯、側、衝,三小子總是大膽展現驚人特技,非得找出世界上最新奇刺激的溜滑梯玩法不可。
這一路走來,我心知肚明,典型男孩天生對開發自己的身體潛能躍躍欲試,挑戰極限的細胞如千軍萬馬,難以阻擋!
我在一次又一次飽嚐驚嚇之後,確實已練就一顆比一般父母更強勁的心臟,對咱家三個男孩成長中的諸多行徑,早已見怪不怪,尺度不由得愈放愈寬。
.
我記得小子之一六歲時在中庭嬉戲,突然發覺從花圃的磚頭圍欄上跳下來非常刺激,於是就開始在社區裡大力搜尋各種高度的磚頭圍欄,
他愈爬愈高,愈挑戰愈過癮,一位媽媽路過,還沒看到我,就急得上前去阻止,沒想到一轉身就瞥見我,對於我的神態自若大表不可思議!
我記得我回答道:「你擋不了他的啦,他每次跳,每次就會想一想他自己的極限!而且真的要跳到摔痛了,他才會停手的!」
果真,到了一個令我不可思議的高度時,小子一跳下去就哀哀叫,然後,終於服輸,自動收手!
我判斷這等嘗試尚不具有嚴重的安全威脅,於是就任由小子自行接受苦果而學著自我收斂。
.
研究兩性差異的英國心理學家傑夫.特雷齊曾提出:「冒險傾向可以稱得上是典型男性與典型女性的區別特徵。」
他提出,在人類遠古的生活中,男人要負責打獵、覓食,往往需要勇敢無懼、主動出擊,長期演化的結果,「手腳快於大腦、敏捷動作先於審慎思考」的冒險本能,已深深烙印在男性的基因深處。
.
(((典型男孩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
除了源自演化的結果,典型男性天性中有一股假想自己是英雄的趨向,因此很容易在自我幻象中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環境的風險,與典型女性趨向保守觀察、被動等待的天性大異其趣。
這使得典型男孩往往是自己莽撞行事的受害者。
咱家三小子自學步以來,大小災難頻仍,真是防不勝防:牙齒撞斷,額頭撞成大腫包,玩玻璃用品掛急診縫針,被生鏽鐵片劃破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然而這些意外只是讓我血壓陡升的小插曲,三個蠻小子的膽大包天與衝動行事,還曾把我嚇到心跳快停止。
.
有一年寒假,娘家辦了一次旅遊,一行二十多人一下火車,才走進渡假村,就看見一小子頭殼鮮血直噴,我立即被嚇得六神無主。
在人生地不熟的台東,一陣兵荒馬亂,立即飛車送小子至數十公里外的慈濟醫院急救,止血、縫針、照X光,我緊緊抱著小子,全身不自主地顫抖,眼淚奪眶而出。
才短短幾分鐘,小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走在我後頭的這一小子,一進渡假村,望見廣場上不遠處立著一座金光閃閃的戰車模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爬了上去。
萬萬沒想到戰車的粗大砲管是可以活動的,才爬上去,鋼製的大砲管就往前旋轉,朝小子的後腦勺重種打下來,等我們發現時,小子已嚎啕大哭,被自己的噴血嚇得臉色發白。
頓時全家人臉一陣青一陣白,所有的玩興都消失殆盡。
真是皮啊,這個模型擺在那裡好幾年,從來沒人想過要爬上去,也不會有客人連check in的手續都還沒辦妥,就開始四處探險啊!
我這個媽媽萬萬沒想到,一個已經能走能爬、能自己過馬路的八歲孩子,還需要我隨侍在側的緊迫盯人?
那場可怕的意外真正讓我感受到,男孩真是難以預測的不定時炸彈,總是想要劃破寧靜,在無風無浪之中衝撞出驚濤駭浪。
.
(((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環境本身並不可怕,然而一旦結合男孩的冒險衝動,就變得危機重重。
由於典型的男孩普遍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因此我的母親生涯始終沒辦法輕鬆平靜。
到了青春年少,男孩的理智也不會隨著日漸成熟的身軀而大幅進步。
每當看到驚悚的山難、水難事件,我就在心裡警覺起來,該如何面對三小子不斷向我苦苦逼求,准予放行他們參加各類暗藏危機的活動呢?
而無奈的放行之後,又該如何安撫自己揪結的腦神經細胞呢?
或許直到三小子長大成人,我都還得叨叨絮絮,要他們不要開快車,要他們不要喝酒上路,要他們不要熬夜放縱?
.
典型的男孩們不但容易假想自己是英雄,對勇於冒險的人物也莫名崇拜,重點不在於這些人物做的事情到底對或錯,而在於他們敢為人所不敢為!
因此典型的男孩們還有一個潛在的大危機,也就是當一堆男孩聚在一起時,稍稍受到帶頭英雄的鼓譟,很可能就集體做出更為驚悚大膽的蠢事,如:打群架、集體飆車、貿然闖禁區等。
以上原因造成男孩遭受意外傷害的機率遠高於女孩。
然而無論急診、外科手術、抑或造成終生遺憾等案例屢見不鮮,也不論統計數據有多嚇人,都很難遏止男孩大膽冒險。
.
家有冒險小子,採取全面圍堵的方法,絕對是下策,父母除了要有超強的心臟,還要適度相信他們對自己身體之控制能耐,且必須從小建立嚴明的規定,更要把握住各種機會教育,讓他們認識危險。
.
(((在安全合格的場地裡,讓男孩正確地冒險)))
全然禁止男孩嘗試有創意的冒險行為,顯然會造就一個無法滿足搞怪欲望、處處搧風點火、騷擾他人的皮蛋。
最好的方法就是帶他們到真正安全的場地、在合格教練的監督與教導下,帶領他們正確地冒險。
愛在地上玩滑水,不如讓孩子去上溜冰課,戴好護具、向教練學習正確的動作與防衛方式;
愛從高處往下跳,就帶孩子到有著各種安全體育器材的運動公園,讓他們盡情發洩、探索體能極限;
喜歡到溪邊玩跳水,就讓孩子到合格的游泳池,在大人監督下安心嘗試。
安全的場所、適當的器材、正確的技術訓練和妥善的防護,是從事危險活動時的必備條件。
.
(((建立嚴明的行為守則,而且不輕易妥協)))
對不知天高地厚的冒險小子而言,「危險」這兩個字是不存在的!
當他們內心燃起尋求刺激的衝動時,興奮感必定會沖毀所有的理智。
因此,建立「不輕易妥協的規定」、「利用各種方式讓他們認識危險行為的後果」,是保障孩子安全的最重要法則。
兩歲時禁止碰插頭、插座、熱水瓶;
五歲時禁止單獨過馬路、一個人在公園遊玩;
七歲時禁止使用過於尖銳的刀具;
九歲時禁止下課後和同學在街上閒逛;
十二歲禁止和同學私約到溪河或海邊游泳;
十五歲不能沒有理由隨意外宿,或是從事未成年者被禁止的活動…………
這些要求雖然專制無情,但在孩子還不夠成熟,無法正確判斷環境安危的階段,為了保障他們脆弱的肉體、甚至心靈,以免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卻都是必要的規範手段。
典型男孩的心理成熟遠遠趕不上身體成長,明明身體已經強健有力,卻無法相對應的明辨事理,以約束自我,所以當然更需要明確的外力和他律,來幫助他們避開麻煩。
比如,孩子看到濕濕滑滑的地板還是要忍不住滑個幾下,就請他務必回家先戴好護具、頭盔;孩子放學之後隱瞞大人和同學四處遊蕩,就可能必須暫時取消幾天他下課後的自由時間;孩子老愛跑到窗口跳上跳下,就請他先坐在「隔離椅」上安靜休息幾分鐘。
.
(((給予足量的監督陪伴,挪去環境的危險因子)))
孩子的意外多半都是大人不在場時造成的,如果您家兒子每天都忍不住要把創意巧思用在冒險遊戲上,我們就只好認命地付出更多時間陪伴與監督,這也是為什麼教養男孩特別辛勞的緣故。
為了減輕負擔,父母也可以先為孩子盡可能挪去危險因子,像是在尖銳的桌角、椅角處做好防護;堅硬的牆面與地板要鋪上軟墊;用物品擋住或封住插頭、插座;
把刀子、三秒膠、打火機、尖銳錐子等危險物品隔絕在孩子的視線之外;把孩子常會靠近的窗戶鎖緊;把藥品擺在孩子拿不到的高處……等。
父母必須時時檢視環境,預想各種潛在的危險性,這樣就不至於總是要提心吊膽,也能放手讓孩子無憂無慮地探索。
.
(((了解男孩控制肢體的能耐,避免無謂的擔心)))
給予仔細而足量的陪伴、多與孩子互動、投入他們的活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
我們可以很熟稔孩子控制自己身體的能耐與限度。
有些家長對於男孩的一舉一動都緊張過度,隨時喊著:「不准跑」、「不准跳下來」、「不准爬高」、「不准追逐」……這可能是因為爸媽對於孩子控制與運用身體的能力不夠熟悉所致。
如果我們常常陪在孩子身邊,觀察他們如何運用自己的身體來行動,比如在公園,他們是如何一點一滴建立起攀爬、跳躍、平衡的能力,
當我們眼見為憑,確信他們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肢體,那麼就有限度的成全男孩們吧!
讓身心狂野的他們不再被綁手綁腳,而能享受運用肢體的樂趣。
同時,沒有受過傷的孩子確實不懂得什麼叫做「害怕」,讓孩子親身經歷一些無傷大雅的小跌倒、小挫折,不啻是增強孩子評估安危的最有效方法。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故味重嚐】 米飯是大部份華人自古以來的主要糧食,相信不少「嗅米氣」的人主餐中也需有一碗白飯。上世紀50年代,香港種米業曾興旺一時,曾幾何時,元朗、錦田、天水圍一帶都滿佈米田,種米是不少老一輩人賴以為生的行業,可惜行業式微,本地稻米於90年代一度跌至零產量。現時本港逾九成米糧由泰國、越南等地入口;新...
何謂 成全 在 葉元之.板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民生活快窒息,綠網軍生生不息」
鄭運鵬委員發文說他都就事論事,還批我亂帶風向,那我就來「原汁原味」NICE鵬鵬回覆他,為何他批評侯友宜的觀點是錯的。
中國時報報導,侯友宜(6/6)表示,這段時間內社區篩檢站篩共驗出陽性有788人,絕大多數是無症狀確診者,「所以呼籲不管你是熱區、重熱區還是其他地區,只要是新北市民都鼓勵出來篩檢。」
侯市長鼓勵新北市民出來篩檢,就是所謂的「廣篩」,但鄭委員卻放大解讀成全面「普篩」,難道是文字解讀有障礙?
既然如此,「原汁原味」就來幫助他了解何謂「普篩」及「廣篩」。
根據台大公衛系金傳春老師的說法,「普篩」如同人口「普查」,代表的是對一個特定群體內所有人進行地毯式的全面調查;
而「廣篩」會優先將醫療檢驗資源,提供給「高風險」的群體去使用。
侯友宜鼓勵大家篩檢,當然前提也要民眾認為自己有風險,並無強迫低風險者全面出來篩檢,不知道這樣鄭委員能理解嗎?
不過我絕對不會說鄭委員醜一,但沒料到鄭委員一吭聲,好多綠網軍立刻出動,一小時後馬上有親綠粉專製圖,帶風向說本人被百倍打臉,這種顛倒是非的網路霸凌,效率實在驚人。
令人感概,「人民生活快窒息,綠網軍生生不息」。
最後還是希望,委員可以多花精力監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及桃園市政府,若不是3+11 政策、諾富特的破口、及疫苗佈局失當,台灣現在也不用三級警戒。
何謂 成全 在 時代力量新北黨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字遊戲?緊急授權是什麼?國產疫苗又在吵什麼?
-
別用片面解釋誤導民眾,本於事實的精確說明才能取得信任!
-
這幾天在網路上,針對海外疫苗的認證掀起一番論戰,許多人都提到「AZ、BNT、Moderna都是做了三期試驗,才得到主要國家緊急授權的」;昨天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卻說「AZ、BNT、Moderna等各家疫苗都是在完成第三期試驗前,即取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的」。
-
#那到底是誰說錯了?
-
因為接下來的文章很長,我先說結論:這兩邊都只挑了想要呈現的事實來解釋,不僅不完整,也不夠精確。
-
準確來說,AZ、BNT、moderna等各家疫苗「都是在完成三期期中試驗結果後,確認試驗結果符合特定標準後,才獲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EUA)的。」
-
也就是說:
這些國外疫苗是不是二期試驗完成了就取得緊急授權(EUA)? 不是。
-
這些國外疫苗有沒有進行三期試驗才取得緊急授權(EUA)? 有,但是並沒有完成,提出的只是「期中報告」,指揮中心說得沒錯,完整三期試驗都要到 2021 年底之後才能做完。
-
#本文開始囉!
-
首先我要先解釋何謂「緊急授權(EUA)」:一般來說,疫苗或藥品從開發到取得完整上市、完整授權,都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然而,像是 COVID-19 這種迅速傳播的傳染病,從去年到現在已經造成全球無數傷亡,顯然沒有辦法再等上數年的時間等待疫苗完整授權。
-
也因此,如美國 FDA 等主管機關就設立了一些條件(當然也包含了疫苗試驗的階段),在保障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情形下,先用「緊急授權(EUA)」,讓疫苗能夠先開始施打。
-
一、【現在這些疫苗,到底在哪個時間點「獲得」緊急授權(EUA)的?】
從相關文件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幾個廠商,「都是在完成三期中期試驗結果,確認試驗結果符合特定標準後,才獲得主要國家緊急授權(EUA)的。」
-
BNT疫苗,2020/11/09 發布了 43,548 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12/11,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
AZ疫苗,2020/11/23 發布了 12,390 人的三期試驗期中數據報告,英國在2020/12/30 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
Moderna疫苗,2020/11/16 發布了 30,420 人的三期試驗中期數據報告,美國FDA則在2020/12/18 通過了該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
-
二、【他們做的三期中期試驗報告,到底需要符合什麼條件才能取得EUA?】
這個條件到底是什麼呢,事實上在美國FDA的文章上載明得非常清楚。
-
首先它必須是「基於三期試驗的最終或中期分析成果」"based on a final analysis of a phase 3 clinical efficacy trial or an interim analysis of such trial"
-
再者它必須是「數據基礎必須超過三千位受試者」"an EUA request will include a phase 3 safety database of well over 3,000 vaccine recipients"
-
此外它必須有「第三期試驗中,過半受試者至少兩個月的追蹤數據。」" meaning that at least half of vaccine recipients in phase 3 clinical trials have at least 2 months of follow-up"
-
當然,普遍來說,也會要求第三期初步結果至少有 50 %的保護力。
-
也就是說,海外目前合格的疫苗,絕對沒有「只做」二期試驗就得到EUA的。然而,因為過去完成三期試驗必須耗時多年,因此縮短標準的EUA,要求的是「部分的三期試驗成果」。
-
事實上台灣目前的爭論,在一年前的美國也曾出現過,當時美國正在疫情高峰,單日確診數甚至達十萬以上,政治、經濟的壓力都非常強,但 FDA 最後還是秉持實證醫學的理念,要求藥廠要以臨床試驗的結果進行評估。
-
三、【指揮中心說國產二期就有可能拿到EUA是什麼意思?可能的問題是什麼?】
-
當然,雖然前面提到美國 FDA 如何堅持原則,但也必須要說,為了達到這樣的原則,美國傾盡了全國之力投入疫苗研發,這就是川普政府和民間共同出錢出力的「曲速行動計畫(Operation Warp Speed)」,就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疫苗開發。
-
這個計畫基金總共有 180 億美元,正是因為三期疫苗試驗非常昂貴,以 BNT 來說,可能就花了數百億台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除了英、美之外,幾乎沒有國家有辦法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製造疫苗。
-
另外,在這些有效疫苗問世後,新的疫苗就不適合繼續在臨床試驗中,給受試者打食鹽水當對照,等於讓他們承受感染風險,進而面臨「倫理議題」的批判。這也是為什麼,全球開始思考要如何避免現在三期試驗出現的高門檻;陳建仁前副總統前幾天提到:「若未來中和抗體量能與其他廠牌的疫苗保護力相同,就可以接受食藥署審查」,正是其中一種概念。
-
也就是說,透過已獲認證的疫苗來作為標準,尚未進入三期臨床的疫苗,根據中和抗體比較,只要能產生足夠的抗體即可證實他的保護力,這在過去的流感、肝炎等疫苗都曾應用過。
-
這就是 WHO 近期開始討論的「免疫橋接實驗」,包含 WHO 和歐盟,都正在努力制定一個「抗體保護力(COP)」標準,讓這樣的中和抗體評估可以成為一種認證標準。
-
根據媒體報導,台灣的高端疫苗在近期(5/26)也收到 WHO 的邀請,參與了一場會議,除了討論這樣的標準,高端疫苗也表示等待準則公布後,會向歐盟 EMA 申請。
-
聽起來不是很棒嗎? #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哪?
-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國產疫苗甚至連二期試驗都還沒解盲,而所謂的「抗體保護力(COP)」標準,目前 WHO 也還沒有真的提出來。
-
也有許多專家提醒,「理論上有效、初期人體試驗有效,但大規模臨床試驗發現是無效的記錄太多了」、「過去的疫苗是因為研究多年,才能確認中和抗體能夠當作有效性的替代指標」,甚至連陳時中部長都說,「國產疫苗目前是打算要用中和抗體的比較去確認有效性,確實比較不完整」。
-
而美國 FDA 也曾明確指出,「尚無數據可確認中和抗體的效價要多高,才能預防有臨床症狀的武漢肺炎」。
-
除此之外,即便我們的國產疫苗,很幸運獲得美國 Moderna 技術轉移,但所用技術並不同,安全性也無法一概而論。縱使國產所用的次蛋白技術較為成熟,我們也還無法確定他的副作用如何,讓國產疫苗確實存在許多變數。
-
而且,雖然食藥署目前訂定的 EUA 條件為「二期受試者三千人以上,追蹤一個月的安全及療效」即可取得,但前幾天陳時中部長也強調,國產的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要專家和科學的驗證。
-
四、【我當然支持國產疫苗研發,也具高度信心,不過呢?】
-
我要再次強調,國產疫苗當然有高度戰略價值,因為病毒未來很可能會持續變異,導致每年都要打新的一劑,甚至需要繼續研發新的技術,更遑論台灣的國際處境,讓我們勢必要擁有自給自足的技術。
-
因此,我高度支持國產疫苗的研發,我也希望這不只是短期的期待投射,而是長期的資源挹注!
-
除此之外,高端疫苗昨天發布聲明,當中提到,「本公司疫苗二期臨床結果如符合預期,將加速執行符合國際規範之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
-
而據媒體報導,聯亞生技則表示「已透過集團在美國的關係企業,向印度申請規模1.1萬人的三期臨床試驗,目標是今年年底之前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期中分析。」
-
我們當然期待,也樂見國產疫苗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並取得相關研究結果。
-
然而,我還是要提醒執政黨,不應該在國產疫苗還沒完成二期解盲的情況下,就把它納入八月台灣會取得的一千萬劑疫苗當中,仿佛像一個連期中考都還沒完成的學生,卻事先拿到成績一樣,不僅將國人健康陷入風險,更有可能導致未來施打後仍無法進行國境間的移動。
-
在二期解盲、國際抗體保護力標準訂出來之前,不應該將民眾的健康視若罔顧。
-
因此,我呼籲執政黨應該繼續透過公私協力,儘速取得獲國際認證疫苗,才能做好萬全準備,應對這個看不見終點的疫情,我也要呼籲指揮中心,不精確的說法會導致民眾的誤導,更疊高了社會溝通的成本,而信任、對話,才是疫情下台灣最需要的東西。
何謂 成全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故味重嚐】
米飯是大部份華人自古以來的主要糧食,相信不少「嗅米氣」的人主餐中也需有一碗白飯。上世紀50年代,香港種米業曾興旺一時,曾幾何時,元朗、錦田、天水圍一帶都滿佈米田,種米是不少老一輩人賴以為生的行業,可惜行業式微,本地稻米於90年代一度跌至零產量。現時本港逾九成米糧由泰國、越南等地入口;新界米場只剩下絕無僅有的七間,在「土地問題」之下,光復本地米業困難重重,但就有一班都市人決意化身米農,體驗何謂「粒粒皆辛苦」,付出汗水與時間,復耕曾為清朝貢米的一代「米王」——元朗絲苗。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暫別熟食中心】周潤發發哥每周必吃半世紀老店即炸巨型豬扒 兄弟檔同場破解不和傳聞 (果籽) (https://youtu.be/nmUTwMG7818)
【窮茫青年2/4】五人迫爆300呎公屋 低薪青年嘆香港閹割夢想:「搬去劏房為有喊的角落」(果籽)(https://youtu.be/WOQdpMG11Z8)
【肥瘦戀人】戀上肥妹不被看好 愛情魔力令蒲友變乖仔「我喜歡她已足夠」(果籽)(https://youtu.be/-tjOom7O7iM)
【告別街舖】有人鬧$100紅豆沙搵笨 有人排足個半鐘 車仔麵店老闆娘:「終於輪到我揀客!」(果籽)(https://youtu.be/ZRxuvymM7j4)
【臭豆腐烈女】喪母後拜師成全港唯一女師傅 獨門醃法不授徒:如果佢反骨我點交代 (https://youtu.be/nOnn7uQCxIw)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筲箕灣東大街】魚蛋河名店對決!名廚食評人實試 王林記魚蛋有水準 安利切腩似湯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vYjGxQtbgxU)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借貸逾10億】葉玉卿以愛共闖「面子關」承認老公申請破產 (蘋果日報 ) (https://youtu.be/3Gle3Uo0WzI)
#失傳元朗絲苗飯 #香港製造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何謂 成全 在 NTDHealt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節目表 https://goo.gl/7fN6pB
官網直播 http://www.ntdtv.com.tw/live
Youtube直播 http://bit.ly/33BnFgn
或是加入我們的 談古論今話中醫FB粉絲團 https://goo.gl/H3jsDi 得到更多中醫調理的最新資訊。
----------------------
2019年11月,中國武漢爆出不明原因肺炎,一支全新冠狀病毒竄出,短短2個多月,造成全球「COVID-19」確診病例數即破萬,以每週翻倍速度成長,是本世紀前所未見的疾速傳播,至今仍無公認的治療方法。古代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早有論述,但近代醫家各有不同解讀。
今天很高興邀請到全球孫思邈醫藥研究院(香港)執行院長宋和乾中醫師來到現場談「從黃帝內經看瘟疫的防護」
本集內容主題如下:
1.何謂「五運」、「六氣」?瘟疫病毒有何關係?
2.黃帝內經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意義是甚麼?
3.「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該怎麼做?
(1)第一步,如何建立榮衛之氣?
(2)第二步,五臟的正氣要怎麽存於內呢?
4.如果確診有病毒感染要注意哪些?
5.古代竟有治療瘟疫的方劑?
6.六樣抗疫天然好食材
(1)薑
(2)大蒜
(3)薑黃
(4)肉桂
(5)菊花
(6)鼠尾草
7.好喝養生湯「薑蒜紅糖湯」怎麼做?
何謂 成全 在 簡單歌唱 Singpl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唱歌的時候總是覺得很卡、很吃力嗎?現在點擊下方連結,我將告訴你如何讓唱歌就像講話一樣自然,輕鬆唱出好聽的歌聲的秘密!點我看答案:https://www.thisissingple.com/5-day-challenge/
學唱歌利用唱歌技巧,學會這三個唱歌方法增加高音混聲技巧以及音域拓展,同時利用下面連結索取每日開嗓菜單(vocal warm ups)練習音檔建立扎實的基礎唱歌技巧:
http://bit.ly/thisissingple-warmup
受夠了唱歌一直沒進步,想要在能夠馬上在朋友面前唱出好聽的歌聲?
點我了解一針見效的方法:https://www.thisissingple.com/become-pro-in-90-day-yt/
總是唱歌被鄰居抗議嗎?戴上這個降噪口罩【練唱必備神器-beltbox台灣】馬上解決你的困擾:
https://shopee.tw/product/214571033/4834642875?smtt=0.0.9
【FB粉專場】有任何唱歌技巧問題?來找我們吧!
https://m.facebook.com/thisissingple
【唱歌診療室投稿】你也想知道自己的唱歌問題在哪?點我馬上投稿!:
https://thisissingple.typeform.com/to/gf5U3gVn
關於 簡單唱歌singple. #57 :
你是不是每次在ktv唱林俊傑或是周杰倫的歌的時候或是在學唱歌初期的時候,總會想要能夠有感情且扎實的把原key的高音唱出來,但總是唱不到想要到達的那個高音呢?在這集的唱歌教學影片中,Orange聲音教練將會幫助你拓展音域,而拓展音域呢要先做到兩件事情:
1.先輕鬆地唱出音高
2.慢慢增加扎實度
0:37 vocal coach Orange在開頭的時候先點出許多星伙伴都想要了解的拓展音域的問題,並且同時也教導一個混聲的歌唱觀念給各位星伙伴學習。
0:55 Orange聲音教練開始講解何謂混聲,以及混聲這個唱歌技巧是需要用到頭聲(head voice)以及胸聲和鼻腔共鳴一起作用就會達到混聲的效果。
1:07 聲音教練Orange教導各位星夥伴,當我們在學習混聲歌唱技巧的時候,首先第一件要了解如何唱歌。Vocal coach Orange同時也講解當我們操作不當的時候,我們的共鳴就無法轉換上去,換句話說就是高音無法唱上去。
1:45 Orange聲音教練在這邊提到,同時利用前面所提到的兩個歌唱觀念以及歌唱技巧,我們的音域就能夠有效的拓展。
1:54 vocal coach Orange 講解第一個如何唱歌對於拓展音域有效的方法。
2:09 在這邊,Orange聲音教練解說當我們在練習這個學貓叫的練高音域的歌唱技巧時,我們的高音是藉由甚麼方式所唱出來的。
2:36 Orange教練在這邊提供我們的免費每日開嗓菜單給各位星伙伴,有助於各位星伙伴在拓展音域以及練高音的時候能夠更快速的達到開嗓的效果。
3:02 聲音教練Orange解釋,當我們在利用學貓叫的練高音唱歌技巧的時候,我們的聲音扎實度以及高音是如何提升的。
3:34 vocal coach Orange提出第二個有效拓展音域的方法。
3:53 聲音教練Orange再次強調,當我們在練習唱高音和拓展音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能夠輕鬆地唱出音高才能慢慢地加強扎實度。
4:15 Orange聲音教練親自示範,如何先輕鬆的唱出音高再加聲帶閉合把聲音變扎實。
5:29 voice teacher Orange解說,當我們找不到頭聲的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什麼發聲方式快速的抓到頭聲。
6:04 聲音教練講解,當我們在利用此發聲技巧練習的時候,我們的共鳴轉換是如何運作的。
6:48 在這邊,Orange聲音教練教導如果我們已經抓到音高,但是聲音總是很虛不扎實,各位星伙伴可以利用聲帶閉合的練習-泡泡音(vocal fry)來增加聲音的扎實度
8:08 vocal coach Orange提到練習泡泡音(vocal fry),此發聲技巧可以幫助各位星伙伴在增強聲音扎實度的時候,能夠有很大的效果。
8:17 聲帶閉合的秘密三部曲教導你如何使用聲帶閉合增加扎實度
8:34 Vocal coach Orange 重新再統整這三個唱歌方法,有效又快速的增加音域拓展
在影片的最後,要提醒各位想學好歌唱的星夥伴們,如果你想要迅速的讓你的歌唱技巧扎實的建立,以及立即的改善你使用喉嚨唱歌的方式,每日開嗓菜單是你的最佳首選,在開嗓菜單裡有許多能夠讓你唱歌快速進步的發聲練習,除了能夠改善你原本的唱歌技巧缺點外,也能有效提升你唱歌進步的速度。
下定決心想練好歌唱的話,就快來領取我們的免費開嗓菜單吧!!!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LIl9tGVUUFKTBWaCsW48Bxceop6hXe6
你也想要學會如何唱林宥嘉的成全嗎? 快來看這一集吧!
https://youtu.be/mYoDWBSvQPM
在ptt搜尋練高音很久但是總是找不到好方法? 看完這一集讓你高音輕鬆唱上去 :
https://youtu.be/XzRIiamWGs4
戴上beltbox,從此唱歌不再被嫌吵 :
https://youtu.be/5s1zNznu8eU
立馬索取每日開嗓菜單練習音檔:
http://bit.ly/dailywarmup
趕快掛號唱歌診療室:
https://goo.gl/forms/LHaySvwKcEZyynfg1
#音域拓展 #台灣 #混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