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哀悼死於倫敦大火中的孩子 ◎狄蘭•托馬斯 汪劍釗譯
⠀
直到創造人類
主宰禽獸花木
君臨萬物的黑暗
以沉寂宣告最後一縷光明閃現
而那靜止的時辰
來自軛下躁動不安的大海
⠀
而我必須再一次進入
水珠圓潤的天庭
和玉蜀黍的猶大教堂
我才能為一個聲音的影子祈禱
或在服喪的幽谷之中
播撒我苦澀的種子去哀悼
⠀
這個孩子高貴而壯烈的死亡。
我不會去謀殺
她那與嚴峻的真理同行的人性
也不會再以天真
和青春的輓歌
去褻瀆生命的港口。
⠀
倫敦的女兒與第一批死者同穴深葬,
眾多的至親好友將她裹沒,
永恆的塵粒,母親深色的血管
默默地傍依著冷漠地
湧流不息的泰晤士河。
第一次生命喪失以後,再沒有另一次死亡。
⠀
--
◎作者簡介:
⠀
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1914年10月27日-1953年11月9日),威爾斯詩人、作家。生於英國威爾斯斯旺西,其父是一位中學校長。托馬斯很早就表現出對於文學的特殊興趣,中學時擔任校刊的主編,並發表了一些詩作。20歲時,托馬斯發表了第一本詩集《詩十八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托馬斯為英國廣播公司服務,戰後他仍為該公司的一套文藝節目寫稿播音。1946年,托馬斯發表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詩集《死亡和出場》,這部詩集為他帶來了名譽,並被評論界視托馬斯為繼奧登以後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托馬斯的詩作大體屬於超現實主義流派,其詩中所蘊含的內容較具有夢幻色彩,通過對於意象的描繪堆砌,托馬斯所創造出來的詩境往往引人入勝。另外,托馬斯很注重押韻,其詩以善於朗誦聞名。除了寫詩,托馬斯也寫過一些短篇小說發表在詩文集《愛的地圖》中,並寫了幾個電影劇本,如《三個怪姐妹》等。
--
◎譯者簡介
汪劍釗,詩人、翻譯家、評論家。 1963年10月出生於浙江省湖州市。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中俄文字之交——俄蘇文學與二十世紀中國的新文學》、《阿赫瑪托娃傳》、《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詩文自選集《詩歌的烏鴉時代》;譯有《普希金抒情詩選》、《俄國象徵派詩選》、《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俄羅斯的命運》、《吉皮烏斯詩選》、《勃洛克抒情詩選》、《波普拉夫斯基詩選》、《二十世紀俄羅斯流亡詩選》、《非洲現代詩選》、《曼傑施塔姆詩全集》、《茨維塔耶娃詩集》。
--
◎小編柄富賞析:
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隔年九月德國對英國各大城市展開長達八個月的空中轟炸,以倫敦受創最為嚴重,約十萬幢房屋被毀,四萬多名市民身亡。
本詩作於此時期,出自英國詩人狄蘭•托馬斯之手,以「拒絕哀悼…」作為詩題,一反戰爭哀悼詩慣用的悲壯語氣,不寫戰爭之惡,也不寫死之苦烈,而以冷色寧靜的意象,選擇了遠離戰火的黑暗與教堂,幽谷和不息的泰唔士河來書寫,將生物本能懼怕的死亡,劃作再無紛擾的淨土,表達對亡者最深的祝慰。
只有明白光明的殘忍,方能體會黑暗的柔軟。光明一向作為正面語,不管是暗室的出口或黑夜的結束,總是暗示著希望的來臨,但對飽受戰火摧殘的倫敦市民而言,一次次閃現的光明代表著有更多生靈走向了永遠的黑暗,可黑暗是否可畏?本詩開頭便提出了這樣的觀察:「直到創造人類/主宰禽獸花木/君臨萬物的黑暗/以沉寂宣告最後一縷光明閃現」,黑暗雖象徵著死亡,也象徵著生命的來處,譬如暖暗的子宮、花草出苗前的深土,當黑暗重新沉寂於最後一縷光明閃現之後,或許生命也回到了他們本來的棲止,這裡的光明可以解讀成空襲的炮火,也可以看作生命曇花一現於時空的長夜裡;瞬間的光明與漫漫的黑暗相互襯托,正如生與死的印象互相凸顯纏繞,不能悲喜二分。
第二、三段放入宗教意象,詩人以一個生還者同時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寫下他表達哀意的方式,卻也回應了詩題「拒絕哀悼…」的原因。必須再一次進入天庭與教堂,「我才能為一個聲音的影子祈禱/或在服喪的幽谷之中/播撒我苦澀的種子去哀悼」聲音是稍縱即逝的,影子也只是他物的衍生,詩人知道自己的祈禱與哀意從來都不真正被亡者所聽見;服喪的種種精神儀式,他寫那是幽谷,也只是如同生者在光明裡想像黑暗,想像自己在黑暗中陪伴著亡者,只是播撒了苦澀的種子令這個幽谷充滿苦澀,最努力的儀式也僅止於此。詩人更想說的是:「我不會去謀殺/她那與嚴峻的真理同行的人性/也不會再以天真/和青春的輓歌/去褻漆瀆生命的港口」因為他們的死是嚴峻而高貴的,不容任何人再以天真或者青春等字眼去包裝他們離開的生命,因為他們已經到了我們到不了的地方,在那一刻,他們便手握真理、毫不天真。
不再承受獨活的孤獨,他們且獲得了永恆的安寧:「眾多的至親好友將她裹沒,/永恆的塵粒,母親深色的血管/默默地傍依著冷漠地/湧流不息的泰晤士河。」只是生命嚴肅循序地,從此以不同的樣子彼此依傍相望,泰唔士河依然湧流不息。詩人即使在服喪的儀式裡苦澀,也拒絕悲觀或膚淺地為亡者哀悼,因為他們永恆安寧,與真理共行。
狄蘭•托馬斯成長於1930年代英國詩壇,受超現實主義氛圍與佛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的陶冶,其早期詩歌往往有逃離現實,遁往內心的反寫實傾向;然而目擊二戰的慘烈,托馬斯的詩歌生命產生了不可逆的質變,他曾這麼表示,戰爭的環境使人再無法創作詩歌。因此,遠離了他早期的詩歌傾向,於二戰期間,托馬斯創作了〈拒絕哀悼死於倫敦大火中的孩子〉、〈黎明空襲中有百歲老人喪身〉、〈空襲後的哀悼儀式〉等作,內容融入現實性與政治性的題材,疊入其富於跳躍想像的詩歌基調上:如本詩把城市一夜大火寫作躁動不安的大海,海復有清涼的印象,且具有生命源頭的意涵,即便海此刻躁動起伏,長遠來看它仍然是恆常穩定的,這裡與首段人類初生前的黑暗,第三段生命的港口和末段的泰唔士河形成相似而有別的隱喻系統,讀者可以從中體會生命(或者死亡),在不同面相上呈現的種種細節與彼此的關聯;托馬斯並將自然和宗教的意象豐盛引入他所欲表達的企圖,試著給予讀到的生者安慰,建立於此的,他的寫實詩因為獨特的見解與充滿質地的想像,而深刻動人。
「第一次生命喪失以後,再沒有另一次死亡。」願死者無畏如斯。
--
美編、圖片來源: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狄蘭托馬斯 #政治詩 #國際政治詩 #二戰 #汪劍釗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08.html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87222432293122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非暴力的力量》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1.14 - 2021.1.21 👏感謝 商周出版的熱情贈書 - 鬼滅之刃五大呼吸法還是學不...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872224322931227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就有機會抽《非暴力的力量》一本呦。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1.14 - 2021.1.21
👏感謝 商周出版的熱情贈書
-
鬼滅之刃五大呼吸法還是學不會? 試試LG PuriCare之呼吸!
產品購買處: https://www.lg.com/tw/small-appliances/lg-ap300awfa
#LGPuriCare口罩型空氣清淨機 #好空氣戴著走
本集節目由LG冠名贊助播出
-
本集關鍵字:
#炭治郎 #鬼滅之刃 #柳田國男 #黑格爾 #潘乃德 #土居健郎 #佛洛伊德 #克萊茵 #巴特勒 #列寧 #神道教 #姊妹神 #碇真嗣 #武藤遊戲 #工藤新一 #柯南 #菊花與劍 #恥感文化 #罪感文化 #依愛關係 #須佐之男 #天照大神 #神隱少女 #鋼之鍊金術士 #寄生獸 #陰屍路 #五月廣場母親 #布爾什維克黨 #鬼殺隊 #黑暗騎士 #憂鬱心理位置
-
參考資料:
土居健郎
2006,《日本人的心理結構》,商務印書館
2005, Understanding Amae: The Japanese Concept of Need-love :
Collected Papers of Takeo Doi. Kent, UK: Global Oriental.
舍人親王
2019,《日本書紀》,四川人民出版社
柳田國男
2020,《女性的力量》,北京師範大學出版
Benedict, Ruth
2018,《菊與刀》,遠足文化
Butler, Judith
2020,《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商周出版
Conklin, Beth
2001. Consuming Grief: Compassionate Cannibalism in an Amazonian Society.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Davies, Roger & Ikeno, Osamu
2013,《頑張り:28個關鍵字解讀當代日本文化》,遠足文化
Freud, Sigmund
2018,《重讀佛洛伊德》,心靈工坊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2019,《精神現象學》,五南
Klein, Melanie
2009,《愛、罪疚與修復》,心靈工坊
Morse, Ronald
2015, Yanagita Kunio and the Folklore Movement: The Search
for Japan's National Character and Distinctiveness. Routledge.
Roland, Alan
1996, Cultural Pluralism and Psychoanalysis: The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Experience. New York: Routledg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NCMQRd8puY/hqdefault.jpg)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心理鯊來了?|Brian Cha啲廣告好煩?為何我們會討厭別人?或許我們只是在討厭自己的陰暗面...?|墨小鯊 LAZY SHARK #投射心理 #心理學小知識 #佛洛伊德
這次來分享一下討厭的心理
為什麼我們討厭一個人? 一個廣告?
這是我很喜歡的經典心理學派
Psychoanalysis 佛洛伊德
很多時我們用不同的心理防禦機制
Self-Defense Mechanism
來逃避自身的過去, 陰影, 負能量等等...
雖然潛意識這回事 既看不到又摸不著
科學又暫時無法證實真有這個東西存在
但我相信人類的心理, 思考模式,
大腦仍有很多未被發掘的地方
你相信潛意識存在嗎?
By the way, 我認同不喜歡看的可以不要看的
唔鍾意又要睇真係諗唔明 (笑
兩樣野, 一係努力skip廣告或者
付費 YouTube 的無廣告計劃吧 XD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過三爆四|一對一線上輔導】
▸ https://forms.gle/zDQSMhvMPgoUPFen9
【預約免費理財需要分析|投資理財交流群組】
▸ https://forms.gle/LhnSAYi6j8pmg4wVA
=== 本集傳送門 ===
// ღ // ღ // ღ //
==== 更多墨小鯊 LAZY SHARK ===
大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9XAeQx
副學鯊系列
▸ https://reurl.cc/OqaZeg
心理鯊系列
▸ https://reurl.cc/VXZAqb
電影鯊系列
▸ https://reurl.cc/8nAEOd
日常鯊系列
▸ https://reurl.cc/v1bY41
// ღ // ღ // ღ //
=== 金主歡迎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https://payme.hsbc/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社交平台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ozishark
// ღ // ღ // ღ //
=== 本集內容 ===
#BrianCha #車志健 #討厭別人
#陰暗面 #潛意識 #精神分析學
#投射心理 #projection #freud
#selfdefensemechanism
#人形頹廢鯊魚 #墨小鯊
#gpa爆4 #心理學 #社科
#哲學 #文學院 #社會學
#bytheway #唔鍾意咪quit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ღ - -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6eelvquKL4/hqdefault.jpg)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走過喪親之痛」介紹
訪問編輯:丁慧瑋
內容簡介:
寫給成年孤兒。
他們不會就這樣從我們的記憶裡消失。
每一個人,都會以各自特殊的方式,
來經歷這場喪親的情緒風暴,
而且只能自己面對。
清空死者的家,讓喪親之痛更為艱鉅。
但清空,也是為了把自己清乾淨,
將自己的面具摘下來,
讓自己宣洩出來。
喪禮之後,我們回到父母不在了的家。
弔詭的是,一切看來如常,除了重壓心上的空蕩。
該從何理清呢?丟了嗎?維持現狀嗎?怎樣才不會輕輕一觸,被回憶刺痛得崩潰?!
這任務如此艱辛,因這一刻,我們正經歷生命中最可怕的夢魘,卻只剩自己孤身以對。
這本書,便是由此而生──雙親過世後,莉迪亞.阜蘭動手清空父母的家,身為心理分析師,透過「清空」,她將來不及對父親道再見的遺憾、糾結等待了一輩子的母愛,與那些說不出的幽微感受,抽絲剝繭:
▌我們之中,有多少人,只是默默承受著父母親去世,而從未能道出那些隨之湧現,讓人心慌意亂或元氣大傷的強烈情感?
▌有多少人,覺得自己被一波波、經常是無法說出口的情緒浪濤給捲走?
▌那像一鍋摻雜了憤怒、壓抑、無盡傷悲、不真實感、反叛、悔恨和莫名解脫感的大雜燴,而我們就在其中載浮載沉……
喪親之痛,是全然孤獨的,孤兒們戴上各自的面具,在虛空中前行,邁向第二次長大的旅程。
而春天終會來的,那已逝的,將在我們身上重生。
作者簡介:【心理分析師/作家】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
她是知名法語作家、專業心理分析師,也是比利時皇家學院法語文學院院士,以及造型藝術攝影師。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賽爾,猶太裔人。一九八六年因《佛洛伊德的日常,與他的病患》一書,成為暢銷作家。
她擅長書寫親子間的關係,以敏銳且細微的觀察,為許多讀者道出深藏內心卻不易言說的情感,著有《情書遺產》等多部散文、小說,筆法細膩深入,在國際間引起廣大迴響。瑞士《Payot-L'Hebdo》雜誌視之為「法語文學一個獨特的聲音」,並讚譽「沒有人比莉迪亞.阜蘭更懂得如何用文字描寫生命中的不同季節與風暴」。
《如何清空父母的家》已售出德文、英文、義大利文、波蘭文、荷蘭文、西班牙文、日文、韓文等十五國語文版權。本書動筆於她成為成年孤兒之後,那翻騰的繁複感受,化為敏銳觸角,將內心所依戀、衝突的每一個微細分子,全都揭示了出來。而從首篇〈情緒風暴〉至尾篇〈走過喪親之痛〉,慰藉了讀者的是:
每一個人都會深陷進去,
但哀傷有時,喜樂亦有時。。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Vp0qOnyEo8/hqdefault.jpg)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一、心理分析學派 的相關結果
佛洛 依德(Freud)──心理分析論:☆. 佛洛依德為精神科醫師,從臨床經驗中發現長期的心理自我衝突會導致. 情緒不穩定而引發精神疾病,而這些心理衝突多導因於不愉快的 ... ... <看更多>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到底佛洛伊德在說些什麼?精神分析學(Psychoanalysis)入門 ... 的相關結果
最出名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可謂是當之無愧。潛意識、解夢、戀母情結這些詞語甚至令心理學蒙上一陣神秘色彩,好像教人高不可攀。 ... <看更多>
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维基百科 的相關結果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語: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哲學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