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知道為何蔡政府拒絕佛光山捐贈疫苗因爲他們不認為星雲大師是台灣人,a joke!
真愛台灣 哭一次吧!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我李國深,民國十六年生於中國江蘇江都縣,12歲時,因為父親在日本 發動的南京大屠殺失蹤,尋父不着,就在棲霞山出家。我在出生地揚州住了12年,在南京和鎮江住了12年,在台灣住了66年了,我90歲了。
回想民國38年春天,我率領僧侶救護隊,在太平輪沉船失事後幾天,飄洋過海抵達台灣基隆港。60多年來,我在台灣,承受台灣同胞的照顧,台灣米水的滋養,讓我能夠弘揚佛法,完成我發展佛教的願望。對於寶島台灣,我的感恩是無窮的。
儘管如此,我在台灣住了六十多年,台灣並未承認我是台灣人,反而我周遊世界弘法如美國、澳洲,短暫居住過的城市給了我十多個“榮譽公民”。一直到這幾年,我住過數十年的宜蘭市公所才賞賜給我“榮譽市民”的認可。於此,我也非常感謝了。
時至今日,我仍不禁遺憾,在台灣超過一甲子,甚至馬英九、陳水扁,他們都比我遲到台灣,但他們能做“總統”,我卻連做個台灣人都不能,所以只有自稱“台灣中國人”。
記得1989年,我回到闊別四十年的故鄉探親,家鄉的父老也不認識我了,都説:“這是台灣來的和尚。”我不免慨想我究竟是哪裏人呢?後來我只好説,只要地球不捨棄我,就做個“地球人”吧!
當我跟移居世界各地的華人説“我是地球人”時,馬上得到熱烈的共鳴。或許同樣遠離家鄉,客居異域,都有一段顛沛流離的悲情故事,既知道自己是中國人,但和中國又距離那麼遙遠,在血源、種族上,大家是改不了的中華民族,於是就一致認同我,跟隨我做地球人了。
正如先賢 唐朝 鑑真大師,在旅居日本十餘年後,自知老邁無法還鄉而説的遺偈:
“山川異域,日月同天,
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我對手足同胞也是一樣,
大家今生有這樣的因緣,
希望來生再結炎黃子孫的緣
66年漫長歲月,我隨着台灣經歷了戰後初期百廢待興的刻苦艱辛;從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時代,當然也經歷篳路藍縷的十大建設時期,我為台灣的百花齊放,創造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感到與有榮焉。乃至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見證了自由民主帶給台灣的美麗與哀愁。你們66歲以下的人,能解我跟台灣成長的心情?
我嘗過白色恐怖的迫害,也曾因不實的密告坐過牢獄,在槍林彈雨、多少次的死活中,僥倖地延長了生命歲月。尤其來台初期,我受過警察不止百次以上的調查,謠言、耳語、省籍問題,以致我投宿無門、衣食無着,可以説,我在台灣也有過一段辛酸的歷程。
所幸,出家人一向有“處處無家處處家”的性格,我曾經數度環島,走過台灣兩、三百個鄉鎮;我跋涉過溪水河川,也曾在農村睡過豬舍牛房;我翻越高山峻嶺,行腳過八仙山、太平山;我也多次在南北台灣的神廟前,或農家的曬穀場上佈教宣講;我領略寶島各地的人文風光、自然景觀。
我曾在半夜上阿里山頂看日出,也曾徒步到日月潭,與原住民好友“毛王爺”談心,還與他讀國民小學的女兒“三公主”合影。對於阿里山、日月潭,我也和現在的大陸人一樣充滿嚮往。
鄭成功管理過的新營、下營、柳營、左營、台南赤崁樓等地方,也曾令我發思古之幽情。我留連在高雄紅毛港、花蓮的海港,我站在野柳女王頭的一旁,望着大海,自豪於中華文化隨着海水流遍十方,可是這片大海,怎麼把我們兩岸同文同種的同胞隔得這麼遙遠?令人不禁感傷。
那數十年,我在北宜、北橫、蘇花、南迴等公路留下腳印;蔣經國先生開拓中橫公路,我在太魯閣燕子口、九曲洞,不止數十次徘徊,欣賞台灣雄偉奇妙的寶地山川,也曾為修築這條公路的數百名殉難工作人員祭悼祝願。我發願將佛法的真善美,散播到寶島的每處角落。經過汗水淋漓、雙腳踩過的每一寸土地,我與它產生了生命的連結,血脈相通,你能説我不愛台灣嗎?
回憶60多年前,在那個威權的時代,佛教在台灣並沒有發展的空間,但我憑藉青少年時期對佛教建立起的虔誠信仰,不斷到各鄉鎮、漁港、農村去佈教,因為化世益人就是我的責任。我們敲鑼打鼓地喊道:“各位台灣的父老兄弟姐妹們,咱們的佛教來啦!咱們的佛教來啦!”
那些聽到我呼聲的民眾,他們也無懼於蔣夫人宋美齡以異教徒身分的權威壓制,都站出來跟我一起共同呼喊!”台灣的父老兄弟,大人、小孩魚貫的拿着小板凳坐下來,專心聽着跟隨青年弘法隊員唱歌、説故事。我們跨越語言、地域的隔閡,信仰裏純淨的善美真心,我們彼此交融,心意相通。
那時候,一般人都嫌台灣花不香、鳥不語,《波茨坦宣言》記載,中日戰爭後,台灣歸還中國,是犧牲二千多萬人的生命,以血淚換取的勝利代價。因此,我懷抱一顆中國人的心情熱愛台灣,比起滿清把台灣割讓給日本的無邊罪惡,我更慶幸國民黨光復台灣,讓台灣重回中華民族的懷抱。
每逢台灣發生災難,我都能感同身受。從1951年花蓮大地震、1959年台灣中部八七水災、到1999年的921大地震等等,無懼地震、颱風、水患,我們募集物資前往救災,希望帶給災民一點幫助。我們協助捐建和修復十餘所學校,供給學童午餐。
莫拉克八八風災時,我在南部道場成立災民安置所,為了尊重他們的信仰、心中的價值,請來牧師為這許多原住民證道,並且在佛光山設置基督教會的禮拜堂。之後,也捐建了霧台、桃源、長治鄉等八座圖書館。
對於宗教間,我主張互相尊重、彼此包容。例如,我曾將天下文化等出版公司給我的版税,捐給花蓮基督教門諾醫院、慈濟醫院,也鼓勵信徒一起捐款協助。對於天主教真福山社福園區修道院的興建,我也曾在艱難中五年分期捐獻五百萬,聊表祝賀的心意。為了支持南投阮泰賢神父的發心,我也撥出一百萬,響應他重建天祥教堂。屏東萬鑾聖母院的老修女要返回故國西班牙,聽聞她缺少經費,我親自把機票、路費送到修道院,感謝這許多修女數十年對台灣的服務。
為了感念台灣神道寺廟的友誼,我為媽祖創作了一首《媽祖紀念歌》,並且在佛陀紀念館成立了“中華傳統宗教聯合總會”。每年他們參加朝山聯誼,彼此歡喜交流,都是種種的美好因緣。
我發起百萬人興建大學,感謝前任“教育部長”楊朝祥、成功大學前校長翁政義、文學才子龔鵬程、管理專家陳淼勝、前“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都來擔任我們佛光、南華大學的校長。他們不嫌棄我童年失學,幫助我完成對社會教育的心願。
六十多年來,我和我的弟子、信徒們為台灣在世界辦了五所大學、十六所佛教學院,我辦了電視台、報紙、出版社、中小學等,如今想來,台灣佛教能有現在的盛況,我也自覺這六十多年,對台灣人心的淨化和佛教的振興,有了一點馨香的供養。也很感謝海內外各地的佛光人及認同我的朋友們,大家一起為兩岸、為世界和平努力不懈。
佛光山大雄寶殿前面,有二十四棵挺拔的松柏,我把它們都看作是中華文化的二十四孝;我又從大陸運來比樓房還高的鐘乳石、太湖石、晚霞石等,與先前在福建鐫刻的十八羅漢,它們像磐石一般安住在佛光山;尤其,我們突 破過去傳統,在十八羅漢中,特地立了三尊佛教史上的女羅漢,表達我一生倡導男女平等的主張。我們建設的佛陀紀念館,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因它而看見台灣。
我愛台灣,認為我是台灣人,但不能否認,我還有大陸的故居、我的祖先、我的師長 前輩,我不能不與他們共依共存。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我在江蘇宜興 的祖庭大覺寺早就化為草嶺荒山,但到底那是我窮苦歲月時接引我入佛的寶地,也是成長我慧命的地方。感念大陸政府鼓勵我重建祖庭,現在的大覺寺超越過去舊有的建築多倍以上,藉此,也表達對國恩家慶的回報之意。
台灣2300萬人最可貴的資產,就是百姓的慷慨善良,遺憾的是,每到選舉,少部分人強烈的意識形態,讓台灣族羣分裂,社會對立衝突,人民與政府相互抗爭,選民與政黨交相指責。在藍綠的政爭之下,台灣人的温和有禮,可以在一夕之間蕩然無存。
我毫不隱瞞反對“台獨”的想法,因為我生逢亂世,一生歷經北伐、土匪橫行、軍閥割據、中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當時生靈塗炭的苦難,時隔八十年,記憶猶新,因此,對於兩岸之間,我主張和平,因為戰爭的後果將是不堪設想。
我終其一生,推動實踐僧信平等、男女平等、自他、宗教平等的行動。而對於兩岸和平、世界和平,則是我畢生的盼望。我衷心的希望,台灣不要再有人我對立的禍患,不要只有藍綠、沒有對錯是非善惡的觀念。大家不妨想一想,假如沒有了“中華民國”,我們的前途還能夠和平安寧嗎?大陸政府還會這麼優厚的待遇我們嗎?為了台灣的未來,我期盼藍綠的惡鬥、媒體的扭曲報導,都能停止下來。
經常有人説:世界最美的風景是台灣,因為人。最近又有人説:世界最醜陋的地方也是台灣,因為媒體造謠説謊、謾罵批評。為什麼短短數年,台灣從最美麗變成最醜陋了呢?所有居住在台灣的人,我們都應該深思檢討。
許多人説台灣的崩壞,是不負責任的政客、盲目的選民與造謠的媒體所造成,三者惡性循環,扭曲了民主的價值與法制的精神。更令人憂心的,在政治選舉的操弄下去中國化,對於中華文化、國族意識、家族源流的漠視與遺忘,讓許多人背棄自己的傳統,忘失了自己的根源。就像陳之藩 先生所説的,成為一株“失根的蘭花”。
這裏我們所説的中國,是五千年中華文化孕育的歷史中國、文化中國、全民中國,是民族血肉相連、不能改變的中華民族。你説,我們能稱作英國人嗎?我們能稱作德國人嗎?我們能稱作日本人嗎?所以,坦誠的告訴大家,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這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
所謂“木有本,水有源”,台灣人的祖先,哪一個不是中國人呢?除了李登輝先生之外,大家都不能否認自己是中國人。現在,台灣有少數人倡議“台獨”不肯 講中國話,主張要講台灣話。請問台灣話是哪裏的話?台灣話不是福建話嗎?福建話不也是中國話嗎?福建也是中國的啊!你能不講中國的福建話嗎?
在全世界,台灣是保存中華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也以中華文化的傳統為榮。中華文化重視春節、中秋節、端午節、清明節……,你能説你不要農曆春節過年嗎?中秋月圓,你能説你不要家庭團聚嗎?清明慎終追遠,你能説你不要為祖先追思掃墓嗎?在台灣,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接受中華文化的滋養,這是我們共同的根源,你否定它,不肯接受中華文化,難道你要做一個宇宙人間無國界、沒有根的遊民嗎?
俗諺説“呷果子拜樹頭,吃米飯惜鋤頭”,曾經我見過一份資料,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編的《地方誌》,記載當時的台灣隸屬揚州管轄。我不禁歡喜,原來六十多年來我沒有離開過揚州。飲水思源,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應該找出自己的根在哪裏?我的父母親在哪裏出生?我的祖父母來自哪裏?我的曾祖父母又來自何方?我曾親聞習近平主席説 “兩岸一家親”,我們能否認這種同根同源的事實嗎?
最近,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女士呼籲“禮失求諸野”,在我們認為,如果能“禮失求諸佛教”,更是人間美事。因為信仰必定是人類的基本權利,我希望台灣人民能夠重建新的信仰,樹立道德、講究慈悲、安定身心,人人做好事、説好話、存好心,用因果業報等,幫助社會次序更加穩定,祈願人人幸福,家家平安。
我一生愛中國、愛台灣、愛中華文化,我和大家過去的祖先一樣,在怒海餘生中來到台灣,因此,惟願國泰民安,別無他求。寄語台灣那許多本土派的人士,不要過於歧視外省人;居住了六十多年,我不算台灣人嗎?台灣會這麼狹隘嗎?難道大家的祖宗先輩不是渡海來台的中國人嗎?
現在,這一本趙無任的《慈悲思路·兩岸出路》即將出版,我深有同感,假如我們兩岸慈悲,共同以中華文化救台灣,還怕未來沒有出路嗎?藍綠兩黨如果也有慈悲,還怕未來沒有友好的希望嗎?在此心香一瓣,祝願大家平 安吉祥。是為序。
佛牙舍利有幾顆 在 張光偉 Wayn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禱告我可以活出這首詩的生命。我常常很慚愧,因為我真的不夠。我們不要追求世上的名利,但是我們追求主的道路。
無名的傳道
一
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便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
秋風和秋雨
打碎了你的睡夢;
迷茫和惆悵的網卻織滿了你的心胸;
回顧過來的路途上處處都是坎坷和不平。
幾次的失敗,
幾次的得勝,
多少次的心灰意冷,
也有多少次的歡呼歌頌;
日子像風掣電馳般地過來了,
如今,誠然如你所想地,
實在需要片刻的沉思和安靜;
因為,在前面的路途上還有更多的坎坷和不平,
更多的荊棘,困苦,和泥濘。
是的,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便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
但是,你卻這樣地說過:
是自己的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
是自己的腳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
「選中」這條不自由的道路並非出於無奈,相反地
卻正是大膽地使用了自己的「自由」!
所以,
寧肯叫淚水一行行地向內心湧流,
遙望著各各他的山頂,就是至死──
也絕不退後!
是的,弟兄!.
(我仿佛曾親眼看見)
是那一天你來到了主的面前!
把自己,無條件地放上了死的祭壇,
帶著了滿臉的熱淚,
說不出是快活還是辛酸……。
是的,弟兄!
(我真地像是看見)
是那一天,你奉了主的差遣,
背起了主曾背過的十字架
你出發了!
馳騁在僕僕的風塵裡,
東征西戰,
直到今天!
你出發了!
用微笑
告別了書桌上你愛戀過的書物;
用微笑
告別了日記裡你愛戀過的夢想。
正如你曾經講過地:
『是用自己的手放下了朋友,愛人,享受,和名望;
是用自己的自由選擇了艱苦的戰場!』
你出發了!
當你把貧窮的行裝背上了肩膀,
卻想到了還該去看看年老的爹娘!
你原打算同樣地
用勇敢的微笑去告別他們,
但還未曾笑出的時候,
熱淚,卻早已漱漱地流到臉上……。
弟兄,你出發了!
從此便馳騁在僕僕的風塵裡,
東征西戰,直到今天!
你,出發了!
冷酷地離開了家人和田舍,
把熱愛撒向了黑暗而死蔭的角落!
為了使醜惡的人世上開出幾支潔淨的花朵,
你不惜把自己粉碎成一粒粒的種子,
向腐臭的土地上散布,傳播!
叫它們死透了,完全地死透,
埋沒了,更多地埋沒!
弟兄,你出發了!
經過了多少曠野和平原,
也越過了多少江河和山川,
忘記了欣賞風花雪月的美景,
顧不得注意白雲蒼波的變幻,
走過一個鄉城又一個鄉城,
走過一個鎮店又一個鎮店;
和你一天比一天接近的
是苦難,是顛連,是破蔽的農村中一張一張的貧血的飢餓的臉;
但你溫暖的家室,
甜蜜的夢想,
可愛的書桌和田園,
卻一天比一地遙遠,
一天比一天遙遠……。
弟兄,你出發了!
雖然歷盡了重重的艱險,
但卻沒有一次的折返,
你一直馳騁在僕僕的風塵裡,
東征西戰,直到今天!
但是,今天!
你卻蒼老憔悴得多了!
因為,
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便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
弟兄,你的確蒼老憔悴得多了!
多少年的呼喊撕裂了你的嗓子,
多少年的風霜吹皺了你的面皮,
心,在一天天地低沉,更低沉,
脊背,也在一天天地嶙峋,彎曲!
但你──我的弟兄!
卻撐持著千傷百孔的體軀,
苦守著自己的崗位,寸步不移!
弟兄,你實在蒼老憔悴得多了;
為了尋找浪子們回家,
你自己卻變成了流浪者
天天過著飄泊的日子!
沒有人接待便怡然地露天而宿,
沒有了糧食便恬然地以風充飢;
「絕食」是你的家常便飯,
清寒變成了你的裝飾;
山裡的狐貍有洞可住,
天上的飛鳥也有巢可棲,
而你──卻像是秋天的小葉,
為了警告人們預備將來的「節期」,
便不惜在風雨中無聲地飄逝,
沒有一點哀怨,
也沒有一聲嘆息……。
弟兄啊!
我代你幹脆地講了吧!
在過來的路途上
並不是每一點痛苦都能使你忍受,
好幾次當低雲密布的時候,
你也曾不自主地回了回頭,
但每一次的停逗啊!
卻更多地加添了你的力量,
繼續前進!
繼續戰鬥!
正如你說過的:
『是自己的手甘心放下世上的享受;
是自己的腳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
所以,便寧肯叫淚水一行行地向內心湧流,
遙望著各各他的山頂,就是至死──也絕不退後!』
二
記得是那一天,
你忽然地感到了孤單!
舊日的朋友早就已疏遠,
而教會當中也同樣是輕漠,冷淡!
對人世你滿懷著憐憫和惋惜,
但換來的卻是一片的諷刺和嘲譏,
把熱情完全地獻給了姊妹和兄弟,
但人們給你的,卻是你心靈上
擔不起的「壓制」和悒鬱;
沒有人了解,
也沒有人注意;
憂悶壓傷死了你的肺腑,
沉痛堵住了你的呼吸!
白天雖然是緊張地忙著工作,
但深夜裡在主面前卻常是暗暗地哭泣!
孤單啊!天地間除了自己的身影
幾乎再也找不到一個同行的伴侶,
於是,在你感到窒息的時候,
你不禁地開始了遲疑………。
然而,就在這一剎那,
你又想起了蒙恩時的召呼!
荒蕪的地土上發了白的莊稼等著收割,
炮火下祖國的同胞們像亡羊似的
在悲嗚!在哀哭!
主說:『我可以差遣誰呢?
誰肯為我們去呢?
神家裡多少個弟兄姊妹沒有人照護,
難道你真忍心的這樣退去
僅僅是為了忍不住這點苦楚!……。』
就在那一剎那啊!
你才真正地認清了十字架的道路,
再一次在主面前彈下了辛酸的眼淚,
再一次默然地接受了主的托付,
把親手喂養的羊群當作自己的喜樂,
把寂寞的孤獨,卻當作了自己的幸福。
時間使你忘記了孤單,
弟妹們的長進使你看輕了艱難;
你欣慰地眼看著他們在進步,更進步,
你衷心裡盼望著扶持他們直到晚年!
誰知,漸漸地密雲陰森地布滿了高天,
枯草也恐怖地塞滿了荒原;
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真的,越顯得黝黑,幽暗……。
多少個不必要的誤會,
帶來了多少個不必要的攻擊,
多少個當面的責難,
也有多少個背地的卑夷;
慢慢地,你終於明白了,
神家裡也同樣地有人妒忌,
在這一條狹窄的小路上,
也同樣地有人頂撞,排擠……。
你一直忍耐著「在上者」的眼色,
為的是群羊,為的是工作,
但人,總有個忍不住的時候啊!
所以在那一天,你想,離開這個地方,
再到塵世上去飄泊,飄泊……。
那一天你整夜地漫步在小園之中,
一會兒回憶,一會兒是憧憬,
一會兒毅然地注視著天際,
一會兒卻又頹然地萬念叢生……。
回顧過來的道路上,
處處都是坎坷和不平:
曾有幾次的失敗,
也有幾次的得勝,
多少次的心灰意冷,
也有多少次的歡呼歌頌;
過來的旅程上
塗滿了自己的心血和熱誠
──目前的工作雖然還好
但為它卻受盡了生產的疼痛!
而如今,竟是這樣地走了!
這樣地走了啊!
想到這裡你已經淚眼晶瑩……。
走了啊,
這一次已堅決地走了!
再不願有一點踟躕,
再不願苦待自己的感情!
但你說,在臨走之前我還該有個禱告,
為的是把他們交托在神的手中,
於是,你輕輕地回過頭來,
又看到了你親愛的弟妹們的面容,
像平時一樣地你提著他們的名字祝禱著,
但這一次卻哀傷地泣不成聲……。
那時候,晦暗的月亮忽隱忽現,
寂寥的寒星也在瑟縮地眨著眼睛,
天邊上飄忽著幾片不定的浮雲
天地間泛起了一片緘默和寂靜,
卻沒有一絲的關心和同情……。
當宇宙淒涼得令人難堪的時候,
忽然在隱密處傳來了神的呼聲:
『彼得,彼得,我今晚憂傷得幾乎要死,
難道你真不能和我一同儆醒?
三年相共,我們的情誼何等深厚,
朋友相稱,我們的友愛何等敦隆!
你雖曾再三的不認我,我卻一直在容忍,
多少次的危險我仍是親自地與你同行!
為了你,我放下了天上的榮耀,
為了你,我選擇了客店的馬棚,
為了你,我拒絕了眾人的擁戴和稱頌,
為了你,我由無限的富有變成了貧窮,
為了你,在那一夜我沉痛地分了杯和餅,
為了你,在那一夜我會叮嚀了又加叮嚀,
為了你,我擔當了鞭打,凌辱,和嘲諷,
為了你,我像羊羔似的被牽到宰殺之地,
為了你的靈魂不死,我至終舍了性命,
但死後卻有多少的計劃期待著你們完成!』
『如今多少人仍然在變相的出賣著我,
多少人也依然在傾軋,紛爭,
多少人把教會當成了有錢人的享樂,
多少個,多少個貧窮人卻沒有福音可聽,
多少人都嫌這條路窄而退去了啊,
今晚間我實在有說不出的傷慟!
說不出的傷慟!』
『彼得,彼得,
我的朋友!
你真地就這樣去了麼?
你真不能和我一同儆醒?……
在加利利的海濱,
你曾再三的向我應允,
不惜以任何的代價,
代替我看守羊群!
但今天,竟是這樣地使你傷心麼!
為了這點難處,便對我的呼喚置若罔聞!』
『彼得,彼得,
我的朋友!
今晚上我在舉著釘痕的手向你請命!
因為罪世上還有無數個,
無數個將亡的靈魂!
誠然地在今後的道路上,
還有更多的工作和戰爭!
但若你竟因此而退去,
這一個破口又有誰來堵防?
又有誰來擔承呢?……』
晨雞的呼喚提醒了你當初的誓言,
天上的慈愛化消了你剛硬的決斷,
忘記了時間恁般地那樣長久,
你釘住似地鵠立在無花果樹的旁邊,
清風吹著你的頭發,
好像在撫問,在溫存,在慰安!
不知從何時落下的淚水,
已經不可分辨地
和著露水,洒滿了腳前……。
久已含蘊在心靈深處的無聲的歌詩,
如今已慢慢地變成了有聲的樂曲:
『恩主若仍然要我我必定跟隨,
無論到什麼地方我也跟隨到底!
過去,現在,直到永永遠遠,
任憑海涸石爛也仍然愛他!
縱使有一天自己被倒釘了十架,
主啊!我至死不移!』
從那一天起,
你已變得更加堅決,更加奮鬥!
雖然歷盡了重重的艱險!
但卻沒有一次的屈就!
正如你自己所說地:
『是自己的手放下了世上的享受,
是自己的腳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
所以,便寧肯叫委曲甚至死亡臨頭,
遙望著各各他的山頂,也絕不退後!』
三
馳騁在僕僕的風塵裡,
你又經過了多少的爭戰!
穿過了曠野和平原,
越過了江河和山川,
過了一個鄉城又一個鄉城,
過了一個鎮店又一個鎮店;
和你一天比一天接近的
是苦難,是顛連,
是破蔽的農村中一張一張的貧血的飢餓的臉;
但你溫暖的家室,
甜蜜的夢想,
可愛的書桌和田園,
卻是一天比一天地遙遠,
一天比一天地遙遠……。
建立了多少的工作,
也變換了多少的境地,
多少年的呼喊撕裂了你的嗓子,
多少年的風霜吹皺了你的面皮,
心,在一天天地低沉,更低沉,
脊背,也在一天天地嶙峋,彎曲,
沒有人接待便露天而宿,
沒有了糧食便以風充飢,
生活和歲月使你越發的憔悴,蒼老,
反復的「沖殺」也摧傷了你的心靈和身體!
但你──我的弟兄!
面對著狂風和暴雨,
抗拒著撒但的火箭和詭計,
堅立自己的崗位上
寸步不移!
弟兄們!
你們是無聲無息的磐石,
你們也是攻打前鋒的尖兵!
你們是隱藏的教會的基礎,
你們是沒有功章的英雄!
你們只知道默默地埋頭苦幹,
你們早已經忘記了
舒適,安樂,地位,和虛榮。
講台上聽不見你洋洋地教訓,
闊綽的禮拜堂裡也看不見你的身影,
教會的報紙刊物上從沒有你的地位,
華麗的「大牧師們」的臥房裡
更沒有你的床位和影蹤!
你們,
你們是無名的傳道者啊!
只有在被人遺忘的地方
才會發現你們的腳蹤……。
沒有人留心曠野是如何地變成樹林,
沒有人曉得樹枝是如何結出花果,
沒有人明白為什麼沙漠裡盛開了玫瑰,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荒地上流出了江河,
沒有人曾回想
福音如何地由歐洲傳到中國,
更沒有人追問路得,司布真,慕迪,宋尚節,
他們得救和奉獻的經過!
沒有人想到用墓碑去紀念你的功績,
因為:你們是無名的。
無名的傳道者!
無名的傳道者啊!
我關念而敬愛的弟兄!
多少神重視的工作裡滲雜著你的血淚,
多少神重用的僕人們是你作成的事工,
你們叫多少不知名的靈魂得到了生命,
你們的禱告也帶來多少的「時代的復興」。
你們,
你們是無名的傳道者啊!
你們是我關念而且敬愛的弟兄!
弟兄!
我本想盡可能送給你一點禮品,
但因此卻顯出了我低能的拙笨,
我寫不出一行詩句足能述說我的心意,
也畫不出一張畫像足能描出你的靈魂,
我編不出一個劇本可以表達我的敬仰,
更作不出一首歌曲用來讚揚你的精神!
因為每想到你的生平,
我的心便不禁地共鳴,
(雖然我們還沒有一次的交接,
然而在禱告中我們卻時常地相逢)
想到你的成就我會同樣地興奮,
想到你的苦衷我也會同樣地痛淚縱橫,
所以,每當我提起筆來我便不由得激動!
如果想歌唱我的喉嚨也常是嚥哽!
面對著你們的豐盛,
我自覺得渺小貧寒,
面對著你們的偉大,
我自覺得幼稚可憐。
今天,我沒一點饋贈,
也沒有一點的好處可言,
我只願把這顆「心」化在你們中間,
陪著你們東征西戰,
直到主來的那一天!
弟兄!我們走吧!
哪怕十宇架的道路越走越難,
我們的心志卻是越難越堅!
什麼時候忍耐到底把世路走完,
和恩主對面相見的時候,
再把一生的傷痛
盡情地訴說在主的面前……。
四
今天號角又一次地吹起了!
一個更大的戰爭在等候著我們走上前線,
因為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真地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
弟兄,不是嗎!
今夜的秋風和秋雨
打碎了你甜蜜的睡夢,
一面迷茫和惆悵的網
卻織滿了你的心胸,
你回顧著過來的路途,
路途上盡都是坎坷和不平:
幾次的失敗;
幾次的得勝,
多少次的心灰和意冷,
也有多少次的歡呼和歌頌;
日子像風掣電馳般地過來了,
但今天,誠然如你所想地,
實在需要片刻的沉思和安靜;
因為,在前面的路途上
還有更多的崎嶇,泥濘,荊棘,和不平。
也有更大的坎坷,困苦,艱辛,和戰爭!
是的,
當黎明快要來臨的時候,
人世間便越顯得黝黑,艱難,幽暗……。
但我們既得了這神的兒女的位份,
又焉知不是為了今天呢!
弟兄們,
今天,密雲已經陰森地布滿了高天!
今天,枯草已經恐怖地塞滿了荒原!
今天,風暴的爪牙正在瘋狂地爬抓著大地的胸脯!
今天,狠毒的霹靂正在兇惡地注視著塵寰!
今天,披著羊皮的豺狼已經侵佔了教會!
今天,遍地吼叫的獅群已經埋伏在我們的去路的旁邊!
今天,把我們的旗幟也高高地舉起來吧!
因為惡魔們率領著它們的子孫
竟妄想著在黎明前夕傾巢而戰!
弟兄,
在作戰的前一刻,
實在需要片刻的沉思和安靜,
但今天,
時候卻是不多了啊!
今天,
我們勇敢地起來吧!
弟兄!
今天,叫我們來宣告!
我們的人數一點也不稀少!
今天,叫我們來否認!
我們的行列一點也不孤單!
今天,
雖然還有多少人未曾見面,
但他們,
卻和我一樣地會用心靈和你緊緊地相聯!
因為,
我們都有同樣的苦悶!
我們也都仰望著同一個標桿!
今天,在農村,在鄉城,在重慶,在北平;
在多少地區裡面,
在每一個教會當中,
在南,在北,在西,在東,在中國;在全世界裡,
都有許多無名的傳道者 ──我們的弟兄!
這是一支沒有隊形的軍旅,
只在靜等著元帥的手勢和命令!
弟兄!
時候實在不多了!
今天,叫我們來說:
『與其將來迎接這個必來的戰爭,
反而不如──首先發動!』
弟兄!
面對這個大風暴
勇敢地站起來吧!
弟兄,起來吧!
多少個弟兄曾經把性命丟在北非,
多少個弟兄曾經把屍骨埋在南美,
多少個弟兄正在遠征著新疆和西藏,
多少個弟兄正探索在天山的南北;
他們用自己的血染紅了
馬其頓,羅馬城,
撒哈拉的大沙漠,以及巴西的橡林,
他們同樣地是無名的傳道者,
他們也同樣地是我們的弟兄!
今天,
福音仍沒有傳回到耶路撒冷。
我們應該為此而愧對他們的英靈!
弟兄!
今天,
我們不能再尋思沉靜,
與其將來「迎接」這個必來的戰爭,
反而不如我們先「發動」了吧!
弟兄!
今天,
號角真的又一次吹起來了,
一個大的爭戰在等待著我們走上前線,
但我們一點也用不著懼怕,
因為,
當人世間越發的黝黑,艱難,幽暗的時候,
我們便堅信,黎明已遙遙可見了!
是的!
是我們自己的手放下了世上的享受,
是我們的「自由」甘心到苦難的道路上來奔走!
所以,
我們既不願輕易地退後,
也絕不能輕易地將就!
今天,
在這黎明的前一刻,
我們要起來,
和魔鬼作一次最後的戰鬥!
弟兄,你起來吧!
在你自己的工場!
弟兄,你起來吧!
在你自己的崗位上!
弟兄,你起來吧!
當人們還未曾注意到的時候!
弟兄,你起來吧!
在人們遺忘了的地方!
今天,
讓我們這一支無形的軍旅,
匯合成一股洪流而歡呼,歌唱:
『有一個火把舉起一個火把!
有一份力量拿出一份力量!』
今天,我們要喊出來:
『我們要返回耶穌的時代!
不顧希律的逼迫,
不顧祭司們的殺害!
向死亡,
永存著凱旋的態度!
用不睬,
去答復那些無理的苦待!
今天,
要把我們的旗幟舉起來!
叫它飄盪,
叫它飛翔,
叫它面向著太陽,
叫它歡迎那光明的君王!』
是的,
叫暴風雨快些來到吧!
因為:
當人世間越發的黝黑,艱難,幽暗的時候,
我們便堅信,
黎明必遙遙可見!遙遙可見!
一九四八年十月三十日
黎明一時半
佛牙舍利有幾顆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徑分岔的花園:通往未來的多種可能性】
這是推薦的短篇小說,會有一點燒腦,出自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
他在這部〈小徑分岔的花園〉的短篇中,用了類似於量子力學的概念,探討關於「時間」的奧秘。
而對很多作家來說,故事裡出現太多「巧合」會是一大敗筆,但在這部短篇中,這些巧合反倒成為一種特別的隱喻。
一起來看看這部頗有深意的文學作品吧。
-
小徑分岔的花園 / 博爾赫斯
獻給維多利亞·奧坎波
利德爾·哈特寫的《歐洲戰爭史》第二百四十二頁有段記載,說是十三個英國師(有一千四百門大炮支援)對塞爾-蒙托邦防線的進攻原定於1916年7月24日發動,後來推遲到29日上午。利德爾·哈特上尉解釋說延期的原因是滂沱大雨,當然並無出奇之處。青島大學前英語教師余准博士的證言,經過記錄、複述、由本人簽名核實,卻對這一事件提供了始料不及的說明。證言記錄缺了前兩頁。
……我掛上電話聽筒。我隨即辨出那個用德語接電話的聲音。是理查·馬登的聲音。馬登在維克托·魯納伯格的住處,這意味著我們的全部辛勞付諸東流,我們的生命也到了盡頭——但是這一點是次要的,至少在我看來如此。這就是說,魯納伯格已經被捕,或者被殺。在那天日落之前,我也會遭到同樣的命運。馬登毫不留情。說得更確切一些,他非心狠手辣不可。作為一個聽命於英國的愛爾蘭人,他有辦事不熱心甚至叛賣的嫌疑,如今有機會挖出日爾曼帝國的兩名間諜,拘捕或者打死他們,他怎麼會不抓住這個天賜良機,感激不盡呢?我上樓進了自己的房間,可笑地鎖上門,仰面躺在小鐵床上。窗外還是慣常的房頂和下午六點鐘被雲遮掩的太陽。這一天既無預感又無徵兆,成了我大劫難逃的死日,簡直難以置信。雖然我父親已經去世,雖然我小時候在海豐一個對稱的花園裡待過,難道我現在也得死去?隨後我想,所有的事情不早不晚偏偏在目前都落到我頭上了。多少年來平平靜靜,現在卻出了事;天空、陸地和海洋人數千千萬萬,真出事的時候出在我頭上……馬登那張叫人難以容忍的馬臉在我眼前浮現,驅散了我的胡思亂想。我又恨又怕(我已經騙過了理查·馬登,只等上絞刑架,承認自己害怕也無所謂了),心想那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自鳴得意的武夫肯定知道我掌握秘密。準備轟擊昂克萊的英國炮隊所在地的名字。一隻鳥掠過窗外灰色的天空,我在想像中把它化為一架飛機,再把這架飛機化成許多架,在法國的天空精確地投下炸彈,摧毀了炮隊。我的嘴巴在被一顆槍彈打爛之前能喊出那個地名,讓德國那邊聽到就好了……我血肉之軀所能發的聲音太微弱了。怎麼才能讓它傳到頭頭的耳朵?那個病懨懨的討厭的人,只知道魯納伯格和我在斯塔福德郡,在柏林閉塞的辦公室裡望眼欲穿等我們的消息,沒完沒了地翻閱報紙……我得逃跑,我大聲說。我毫無必要地悄悄起來,仿佛馬登已經在窺探我。我不由自主地檢查一下口袋裡的物品,也許僅僅是為了證實自己毫無辦法。我找到的都是意料之中的東西。那只美國掛表,鎳制錶鏈和那枚四角形的硬幣,拴著魯納伯格住所鑰匙的鏈子,現在已經沒有用處但是能構成證據,一個筆記本,一封我看後決定立即銷毀但是沒有銷毀的信,假護照,一枚五先令的硬幣,兩個先令和幾個便士,一枝紅藍鉛筆,一塊手帕和裝有一顆子彈的左輪手槍。我可笑地拿起槍,在手裡掂掂,替自己壯膽。我模糊地想,槍聲可以傳得很遠。不出十分鐘,我的計畫已考慮成熟。電話號碼簿給了我一個人的名字,唯有他才能替我把情報傳出去:他住在芬頓郊區,不到半小時的火車路程。
我是個怯懦的人。我現在不妨說出來,因為我已經實現了一個誰都不會說是冒險的計畫。我知道實施過程很可怕。不,我不是為德國幹的。我才不關心一個使我墮落成為間諜的野蠻的國家呢。此外,我認識一個英國人——一個謙遜的人——對我來說並不低於歌德。我同他談話的時間不到一小時,但是在那一小時中間他就像是歌德……我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覺得頭頭瞧不起我這個種族的人——瞧不起在我身上彙集的無數先輩。我要向他證明一個黃種人能夠拯救他的軍隊。此外,我要逃出上尉的掌心。他隨時都可能敲我的門,叫我的名字。我悄悄地穿好衣服,對著鏡子裡的我說了再見,下了樓,打量一下靜寂的街道,出去了。火車站離此不遠,但我認為還是坐馬車妥當。理由是減少被人認出的危險;事實是在闃無一人的街上,我覺得特別顯眼,特別不安全。我記得我吩咐馬車夫不到車站入口處就停下來。我磨磨蹭蹭下了車,我要去的地點是阿什格羅夫村,但買了一張再過一站下的車票。這趟車馬上就開:八點五十分。我得趕緊,下一趟九點半開車。月臺上幾乎沒有人。我在幾個車廂看看:有幾個農民,一個服喪的婦女,一個專心致志在看塔西倫的《編年史》的青年,一個顯得很高興的士兵。列車終於開動。我認識的一個男人匆匆跑來,一直追到月臺盡頭,可是晚了一步。是理查·馬登上尉。我垂頭喪氣、忐忑不安,躲開可怕的視窗,縮在座位角落裡。我從垂頭喪氣變成自我解嘲的得意。心想我的決鬥已經開始,即使全憑僥倖搶先了四十分鐘,躲過了對手的攻擊,我也贏得了第一個回合。我想這一小小的勝利預先展示了徹底成功。我想勝利不能算小,如果沒有火車時刻表給我寶貴的搶先一著,我早就給關進監獄或者給打死了。我不無詭辯地想,我怯懦的順利證明我能完成冒險事業。我從怯懦中汲取了在關鍵時刻沒有拋棄我的力量。我預料人們越來越屈從於窮凶極惡的事情;要不了多久世界上全是清一色的武夫和強盜了;我要奉勸他們的是:做窮凶極惡的事情的人應當假想那件事情已經完成,應當把將來當成過去那樣無法挽回。我就是那樣做的,我把自己當成已經死去的人,冷眼觀看那一天,也許是最後一天的逝去和夜晚的降臨。列車在兩旁的梣樹中徐徐行駛。在荒涼得像是曠野的地方停下。沒有人報站名。是阿什格羅夫嗎?我問月臺上幾個小孩。阿什格羅夫,他們回答說。我便下了車。
月臺上有一盞燈光照明,但是小孩們的臉在陰影中。有一個小孩問我:您是不是要去斯蒂芬·亞伯特博士家?另一個小孩也不等我回答,說道:他家離這兒很遠,不過您走左邊那條路,每逢交叉路口就往左拐,不會找不到的。我給了他們一枚錢幣(我身上最後的一枚),下了幾級石階,走上那條僻靜的路。路緩緩下坡。是一條泥土路,兩旁都是樹,枝丫在上空相接,低而圓的月亮仿佛在陪伴我走。
有一陣子我想理查·馬登用某種辦法已經瞭解到我鋌而走險的計畫。但我立即又明白那是不可能的。小孩叫我老是往左拐,使我想起那就是找到某些迷宮的中心院子的慣常做法。我對迷宮有所瞭解:我不愧是彭㝡的曾孫,彭㝡是雲南總督,他辭去了高官厚祿,一心想寫一部比《紅樓夢》人物更多的小說,建造一個誰都走不出來的迷宮。他在這些龐雜的工作上花了十三年工夫,但是一個外來的人刺殺了他,他的小說像部天書,他的迷宮也無人發現。我在英國的樹下思索著那個失落的迷宮:我想像它在一個秘密的山峰上原封未動,被稻田埋沒或者淹在水下,我想像它廣闊無比,不僅是一些八角涼亭和通幽曲徑,而是由河川、省份和王國組成……我想像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複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我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想像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處境。在一段不明確的時間裡,我覺得自己抽象地領悟了這個世界。模糊而生機勃勃的田野、月亮、傍晚的時光,以及輕鬆的下坡路,這一切使我百感叢生。傍晚顯得親切、無限。道路繼續下傾,在模糊的草地裡岔開兩支。一陣清悅的樂聲抑揚頓挫,隨風飄蕩,或近或遠,穿透葉叢和距離。我心想,一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仇敵,成為別人一個時期的仇敵,但不能成為一個地區、螢火蟲、字句、花園、水流和風的仇敵。我這麼想著,來到一扇生銹的大鐵門前。從欄杆裡,可以望見一條林陰道和一座涼亭似的建築。我突然明白了兩件事,第一件微不足道,第二件難以置信;樂聲來自涼亭,是中國音樂。正因為如此,我並不用心傾聽就全盤接受了。我不記得門上是不是有鈴,還是我擊掌叫門。像火花迸濺似的樂聲沒有停止。
然而,一盞燈籠從深處房屋出來,逐漸走近:一盞月白色的鼓形燈籠,有時被樹幹擋住。提燈籠的是個高個子。由於光線耀眼,我看不清他的臉。他打開鐵門,慢條斯理地用中文對我說:「看來彭熙情意眷眷,不讓我寂寞。您准也是想參觀花園吧?」
我聽出他說的是我們一個領事的姓名,我莫名其妙地接著說:「花園?」
「小徑分岔的花園。」
我心潮起伏,難以理解地肯定說:「那是我曾祖彭㝡的花園。」
「您的曾祖?您德高望重的曾祖?請進,請進。」
潮濕的小徑彎彎曲曲,同我兒時的記憶一樣。我們來到一間藏著東方和西方書籍的書房。我認出幾卷用黃絹裝訂的手抄本,那是從未付印的明朝第三個皇帝下詔編纂的《永樂大典》的逸卷。留聲機上的唱片還在旋轉,旁邊有一隻青銅鳳凰。我記得有一隻紅瓷花瓶,還有一隻早幾百年的藍瓷,那是我們的工匠模仿波斯陶器工人的作品……斯蒂芬·亞伯特微笑著打量著我。我剛才說過,他身材很高,輪廓分明,灰眼睛,灰鬍子。他的神情有點像神甫,又有點像水手;後來他告訴我,「在想當漢學家之前」,他在天津當過傳教士。
我們落了座;我坐在一張低矮的長沙發上,他背朝著視窗和一個落地圓座鐘。我估計一小時之內追捕我的理查·馬登到不了這裡。我的不可挽回的決定可以等待。
「彭㝡的一生真令人驚異,」斯蒂芬·亞伯特說。「他當上家鄉省份的總督,精通天文、星占、經典詮估、棋藝,又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他拋棄了這一切,去寫書、蓋迷宮。他拋棄了炙手可熱的官爵地位、嬌妻美妾、盛席瓊筵,甚至拋棄了治學,在明虛齋閉戶不出十三年。他死後,繼承人只找到一些雜亂無章的手稿。您也許知道,他家裡的人要把手稿燒掉;但是遺囑執行人——一個道士或和尚——堅持要刊行。」
「彭㝡的後人,」我插嘴說,「至今還在責怪那個道士。刊行是毫無道理的。那本書是一堆自相矛盾的草稿的彙編。我看過一次:主人公在第三回裡死了,第四回裡又活了過來。至於彭㝡的另一項工作,那座迷宮……」
「那就是迷宮,」他指著一個高高的漆櫃說。
「一個象牙雕刻的迷宮!」我失聲喊道。「一座微雕迷宮……」
「一座象徵的迷宮,」他糾正我說。「一座時間的無形迷宮。我這個英國蠻子有幸悟出了明顯的奧秘。經過一百多年之後,細節已無從查考,但不難猜測當時的情景。彭㝡有一次說:我引退後要寫一部小說。另一次說:我引退後要蓋一座迷宮。人們都以為是兩件事;誰都沒有想到書和迷宮是一件東西。明虛齋固然建在一個可以說是相當錯綜的花園的中央;這一事實使人們聯想起一座實實在在的迷宮。彭㝡死了;在他廣闊的地產中間,誰都沒有找到迷宮。兩個情況使我直截了當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一是關於彭㝡打算蓋一座絕對無邊無際的迷宮的奇怪的傳說。二是我找到的一封信的片斷。」
亞伯特站起來。他打開那個已經泛黑的金色櫃子,背朝著我有幾秒鐘之久。他轉身時手裡拿著一張有方格的薄紙,原先的大紅已經退成粉紅色。彭㝡一手好字名不虛傳。我熱切然而不甚了了地看著我一個先輩用蠅頭小楷寫的字:我將小徑分岔的花園留諸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我默默把那張紙還給亞伯特。他接著說:「在發現這封信之前,我曾自問:在什麼情況下一部書才能成為無限。我認為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迴圈不已、周而復始。書的最後一頁要和第一頁雷同,才有可能沒完沒了地連續下去。我還想起一千零一夜正中間的那一夜,山魯佐德王后(由於抄寫員神秘的疏忽)開始一字不差地敘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這一來有可能又回到她講述的那一夜,從而變得無休無止。我又想到口頭文學作品,父子口授,代代相傳,每一個新的說書人加上新的章回或者虔敬地修改先輩的章節。我潛心琢磨這些假設;但是同彭㝡自相矛盾的章回怎麼也對不上號。正在我困惑的時候,牛津給我寄來您見到的手稿。很自然,我注意到這句話:我將小徑分岔的花園留諸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我幾乎當場就恍然大悟;小徑分岔的花園就是那部雜亂無章的小說;若干後世(並非所有後世)這句話向我揭示的形象是時間而非空間的分岔。我把那部作品再流覽一遍,證實了這一理論。在所有的虛構小說中,每逢一個人面臨幾個不同的選擇時,總是選擇一種可能,排除其他;在彭㝡的錯綜複雜的小說中,主人公卻選擇了所有的可能性。這一來,就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後世,許多不同的時間,衍生不已,枝葉紛披。小說的矛盾就由此而起。比如說,方君有個秘密;一個陌生人找上門來;方君決心殺掉他。很自然,有幾個可能的結局:方君可能殺死不速之客,可能被他殺死,兩人可能都安然無恙,也可能都死,等等。在彭㝡的作品裡,各種結局都有;每一種結局是另一些分岔的起點。有時候,迷宮的小徑匯合了:比如說,您來到這裡,但是某一個可能的過去,您是我的敵人,在另一個過去的時期,您又是我的朋友。如果您能忍受我糟糕透頂的發音,咱們不妨念幾頁。」
在明快的燈光下,他的臉龐無疑是一張老人的臉,但有某種堅定不移的、甚至是不朽的神情。他緩慢而精確地朗讀同一章的兩種寫法。其一,一支軍隊翻越荒山投入戰鬥;困苦萬狀的山地行軍使他們不惜生命,因而輕而易舉地打了勝仗;其二,同一支軍隊穿過一座正在歡宴的宮殿,興高采烈的戰鬥像是宴會的繼續,他們也奪得了勝利。我帶著崇敬的心情聽著這些古老的故事,更使我驚異的是想出故事的人是我的祖先,為我把故事恢復原狀的是一個遙遠帝國的人,時間在一場孤注一擲的冒險過程之中,地點是一個西方島國。我還記得最後的語句,像神秘的戒律一樣在每種寫法中加以重複:英雄們就這樣戰鬥,可敬的心胸無畏無懼,手中的銅劍凌厲無比,只求殺死對手或者沙場捐軀。
從那一刻開始,我覺得周圍和我身體深處有一種看不見的、不可觸摸的躁動。不是那些分道揚鑣的、並行不悖的、最終匯合的軍隊的躁動,而是一種更難掌握、更隱秘的、已由那些軍隊預先展示的激動。斯蒂芬·亞伯特接著說:「我不信您顯赫的祖先會徒勞無益地玩弄不同的寫法。我認為他不可能把十三年光陰用於無休無止的修辭實驗。在您的國家,小說是次要的文學體裁;那時候被認為不登大雅。彭㝡是個天才的小說家,但也是一個文學家,他絕不會認為自己只是個寫小說的。和他同時代的人公認他對玄學和神秘主義的偏愛,他的一生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哲學探討佔據他小說的許多篇幅。我知道,深不可測的時間問題是他最關心、最專注的問題。可是《花園》手稿中唯獨沒有出現這個問題。甚至連『時間』這個詞都沒有用過。您對這種故意迴避怎麼解釋呢?」
我提出幾種看法;都不足以解答。我們爭論不休;斯蒂芬·亞伯特最後說:「設一個謎底是『棋』的謎語時,謎面唯一不准用的字是什麼?」我想一會兒後說:「『棋』字。」
「一點不錯,」亞伯特說。「小徑分岔的花園是一個龐大的謎語,或者是寓言故事,謎底是時間;這一隱秘的原因不允許手稿中出現『時間』這個詞。自始至終刪掉一個詞,採用笨拙的隱喻、明顯的迂迴,也許是挑明謎語的最好辦法。彭㝡在他孜孜不倦創作的小說裡,每有轉折就用迂迴的手法。我核對了幾百頁手稿,勘正了抄寫員的疏漏錯誤,猜出雜亂的用意,恢復、或者我認為恢復了原來的順序,翻譯了整個作品;但從未發現有什麼地方用過『時間』這個詞。顯而易見,小徑分岔的花園是彭㝡心目中宇宙的不完整然而絕非虛假的形象。您的祖先和牛頓、叔本華不同的地方是他認為時間沒有同一性和絕對性。他認為時間有無數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路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並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目前這個時刻,偶然的機會使您光臨舍間;在另一個時刻,您穿過花園,發現我已死去;再在另一個時刻,我說著目前所說的話,不過我是個錯誤,是個幽靈。」
「在所有的時刻,」我微微一震說,「我始終感謝並且欽佩你重新創造了彭㝡的花園。」
「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刻,」他一笑說。「因為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將來。在將來的某個時刻,我可以成為您的敵人。」
我又感到剛才說過的躁動。我覺得房屋四周潮濕的花園充斥著無數看不見的人。那些人是亞伯特和我,隱蔽在時間的其他維度之中,忙忙碌碌,形形色色。我再抬起眼睛時,那層夢魘似的薄霧消散了。黃黑二色的花園裡只有一個人,但是那個人像塑像似的強大,在小徑上走來,他就是理查·馬登上尉。
「將來已經是眼前的事實,」我說。「不過我是您的朋友。我能再看看那封信嗎?」
亞伯特站起身。他身材高大,打開了那個高高櫃子的抽屜;有幾秒鐘工夫,他背朝著我。我已經握好手槍。我特別小心地扣下扳機:亞伯特當即倒了下去,哼都沒有哼一聲。我肯定他是立刻喪命的,是猝死。
其餘的事情微不足道,仿佛一場夢。馬登闖了進來,逮捕了我。我被判絞刑。我很糟糕地取得了勝利:我把那個應該攻擊的城市的保密名字通知了柏林。昨天他們進行轟炸;我是在報上看到的。報上還有一條消息說著名漢學家斯蒂芬·亞伯特被一個名叫余准的陌生人暗殺身死,暗殺動機不明,給英國出了一個謎。柏林的頭頭破了這個謎。他知道在戰火紛飛的時候我難以通報那個叫亞伯特的城市的名稱,除了殺掉一個叫那名字的人之外,找不出別的辦法。他不知道(誰都不可能知道)我的無限悔恨和厭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