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擺脫書:書永遠不死》艾柯&卡里埃爾對談錄
* 這是一個對談。
對談雙方艾柯&卡里埃爾,一位是百科全書式學者、作家,另一位是傑出的編劇,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得主。
他們都是愛書人、藏書家,海闊天空聊談由書延伸的種種話題。
詩人海涅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在他們開始燒書的地方,他們最終會燒人。
書,永遠不該死去。
⋯⋯⋯⋯⋯⋯
卡里埃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種趨向:收藏技術竭力淘汰的東西。
我有個比利時朋友是電影編劇,他在地下室放了十八台電腦,就為了可以看從前的影片!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沒有什麼比永久性載體更曇花一現。我們還能讀一本五個世紀以前印刷的書,卻無法看一張只不過數年以前的電子錄影帶或LCD老光盤。
除非把舊電腦都留在地下室。
卡里埃爾:真正令我震驚的,在於當下的完全消失。我們從未如此著魔於仿古風尚。過去在全速追趕著我們,很快我們就要服從前一季度的時尚。
未來永遠不確定,當下卻漸漸在縮短和退避。
艾柯:現在的消失,不僅因為從前持續三十年的時尚如今只持續三天。這同樣與我們講到的事物的過時有關。從前,你花幾個月時間學騎自行車,一旦學會,這就成了一件終生有效的家當。如今,你花兩星期學用一個新的電腦程序,等你漸漸能操作時,更新的程序又出現了,你不同意也不行,手機軟體會強制更新。
因此,問題不是集體記憶的喪失。在我看來,這更像是當下的不穩定。我們不再活在一個平和的現在之中,我們只是沒完沒了地為未來努力做準備。
卡里埃爾:我們處於運動、變化、更新和轉瞬即逝之中,矛盾的是,正如剛才所說的,我們的時代卻是一個越來越長壽的時代。
我們的祖父母的一生顯然要比我們的短暫,但他們始終處於恆久的現在之中。
我叔叔的祖父從前是個鄉下業主,他在每年的1月1日為來年整理賬目。前一年的賬目基本預示了下一年的狀況。什麼也沒有改變。
03
艾柯:記憶具有雙重用途——無論個人的記憶,還是集體的記憶(即文化)——一是保存某些數據,二是讓那些沒用並有可能充塞我們腦袋的資訊沈於遺忘。
一種文化若不懂得過濾過去幾個世紀的遺產,就會讓人想到博爾赫斯在《博聞強記的福內斯》中的人物福內斯,那個能記住一切的記憶專家。
但這恰恰與文化背道而馳。文化,是所有從此消失的書和其他物件的墓園。
卡里埃爾:如果借助在網上搜尋的資料,我們在邏輯上必須覈實這些訊息的可靠性。網絡工具讓我們方便地找到一切假訊息,真實的和不真實的,但事實上也讓我們陷入某種極端的困惑之中。我想,有關安貝托·艾柯的網上訊息一定充滿謬誤,至少充滿不確定性。
艾柯:當某某研究院的某先生出版克萊蒙梭或柏拉圖研究著作時,我們應該相信,他提供的資料確切可靠,因為他一生都在圖書館裡覈實這些來源。然而今天,某先生很有可能從網絡獲取資料,一切都變得不可靠。說實話,這一切早在網絡之前就已存在。個人記憶和集體記憶,本來都不是過往事件的真實寫照,它們只是重構。
05
卡里埃爾:你和我一樣知道,國家主義的約束在何種程度上歪曲了我們對某些事件的看法。直至今日,歷史學家們還常常屈服於本國公開或隱秘的意識形態……阿塔蒂爾克命人改寫土耳其歷史,聲稱早在羅馬時代,土耳其人在羅馬人入侵以前就在土耳其生活了幾個世紀。
諸如此類的事情處處都有……我們即便想覈實,又上哪裡覈實呢?
我們一般認為,土耳其人事實上來自中亞細亞,而現今土耳其的最早居民沒有留下任何書寫遺跡。怎麼辦?
06
艾柯:如果記憶像一張軟體,人到五十歲就會得阿爾茨海默症。遠離阿爾茨海默症或其他各種老年痴呆的方法,就在於持續不斷地學習,比如每天早起背一首詩,做各種智力練習,甚至字謎或者變位構詞遊戲。
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學還必須背誦詩歌。但接下來的幾代人越來越少這麼做。熟記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訓練記憶力和智力。今天,我們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非得這麼做不可,但我們恰恰要強迫自己進行這種日常練習,否則就有過早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險。
卡里埃爾:我恰好還記得一句引文——我的記憶剛剛夠用——「我還記得一個擁有非凡記憶力的人,但我忘了他都記住些什麼。」也就是說,我只能記住遺忘。這樣一來,我想我們的交流有助於區分法文中的「知識」(savoir)和「認識」(connaissance)。
知識塞滿我們的腦袋,卻不總是有用。認識則是把一種知識轉化為生活經驗。
07
卡里埃爾:我們的歷史書的書寫往往從民族主義傾向出發,從短期利益出發,從這兒那兒感受到的意識形態的選擇出發。
任何關於法國大革命的歷史都不是清白無辜的。丹東本是19世紀法國那些歷史學家們的偉人,到處可見丹東像和丹東街。後來他失寵了,被證明墮落了,廉潔的羅伯斯庇重新獲得青睞,受到阿爾貝·馬蒂埃等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的大力支持。於是在法國的某些左派社區有了幾條羅伯斯庇爾街,在蒙特伊–蘇–布瓦甚至有了一個羅伯斯庇爾地鐵站。
明天又會是誰?又會有什麼動靜?
08
卡里埃爾:我們全都受著過濾的教育,這種過濾早在我們之前就已完成。正如你所說,這是一切文化的本質。不過,我們不該禁止對這樣的過濾發出質疑,事實上我們也不缺乏這類質疑。舉個例子。在我看來,除了蘭波和波特萊爾以外,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均默默無聞。他們是17世紀初的巴洛克詩人們,布瓦洛和其他古典詩人曾對他們施加了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名字是讓·德·拉塞佩德、讓–巴普蒂斯特·夏西涅、克洛德·霍皮、皮埃爾·德·馬爾波夫。我有時會背誦他們的詩,但這些詩人的作品只有古本,也就是他們在世時的版本,非常罕見,極其昂貴。這些詩幾乎沒有再版。我堅信他們屬於最偉大的法蘭西詩人之列,遠遠超過拉馬丁、繆塞,儘管後兩位的作品作為法語詩歌典範而暢銷不衰。
09
卡里埃爾:偉大的俄羅斯小說家們相互通信,甚至和他們的法國同行保持書信往來,比如屠格涅夫和福樓拜。一個作家若想避免被過濾,那麼他最好聯合、參與某個小群體,而不要保持孤立。
艾柯:莎士比亞之謎在於,人們不能明白,為何單單一個演員就能創造出如此天才的作品。有人甚至推想,莎士比亞的戲劇可能出自培根之手。但是不對。莎士比亞並非孤單一人。他生活在文大學者圈中,和其他伊麗莎白時代的詩人們保持密切往來。
10
卡里埃爾:在古老的文化傳統裡並不存在對偉大創作者的膜拜。不計其數技藝超凡的古代匠人進行創作,卻從未在他們的作品上署名。他們從不把自己視為、也從不被人視為藝術家。
艾柯:他們也沒有創新的概念,這是西方的標誌。在某些文化傳統裏,「藝術家」(artists)的野心只是極為忠實地重複同一種裝飾圖案,並把前輩教下的技藝再傳給學生。他們的藝術即便有變化和差異,我們也察覺不到。
11
卡里埃爾:佛里茲.朗還為人所知,至少電影愛好者們記得他的《殺手M》。但其他幾位呢?過濾,正無情、無影地全面實施,甚至電影學校也一樣,這由學生們來決定。突然,某位「被過濾的」導演重新現身。因為他的某部電影在這裡或那裡放映,並造成轟動。因為新出了一本關於他的書。但這總是極其罕見的。
我們幾乎可以說,電影一旦開始走進歷史,也就走進遺忘。
卡里埃爾:突然之間,活力不再,導演老去,演員也是,作品被不斷重複,某種精髓的東西正在喪失。義大利電影一去不復返,儘管它曾經在世界電影名列前茅。
這讓我們笑、讓我們顫抖的三十年,如今還留下什麼?
費里尼始終讓我心醉神迷。安東尼奧尼一直讓我心懷敬佩。你看過他最後的電影短片《米開朗基羅的凝視》嗎?這是有史以來最美的一部電影!安東尼奧尼在2000年拍攝了這個不到十五分鐘的短片,片中沒有任何對白,他有生以來第一回把自己拍進電影。我們看見他獨自一人走進羅馬的聖·皮埃爾·奧里安教堂。他緩緩走向教皇尤里烏斯二世的墳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沒有對白的對話,是安東尼奧尼和米開朗基羅的摩西像的相互凝視。我們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我們這個時代特有的自我展示和言論表達的瘋狂,毫無來由的焦慮躁動——全被否決在影片的沈默和導演的凝視之中。
12
卡里埃爾:如今唯一還保持手寫的東西————是醫生的藥方。手寫信消失將造成一整個行業的消失。
筆跡學,代人寫信,手稿收藏者和商人……使用電腦讓我懷念草稿,尤其那些對話場景的手稿。我懷念塗抹的槓子,刪改的字句,最初的混亂,向各個方向發射的箭頭,它們標誌著生活、運動和依然困惑的探索。
13
卡里埃爾: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裏,書籍處處輕易地得到傳播,它是一種挽救文化的工具,正如在古羅馬帝國末期,有些知識份子隱退到修道院裡,抄寫一切他們可以從正在衰敗的文明中輓救出來的東西,他們感覺到它將要分崩離析。
這種現象發生在所有文明陷入危難的時代。
可惜的是,沒人採取這一方法來挽救電影。你知道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嗎?書名很漂亮,叫《消失的電影攝影集》。那些電影只剩幾張劇照,我們必須從這些劇照出發,重新建構電影本身。這有點兒像那個伊朗書籍裝訂師。不僅如此。把電影改編成小說,就是說把電影提煉成帶插圖的書,這種做法早已存在,可以追溯到默片時代。這種改編自電影的書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而電影本身卻早已消失。
書比電影更長久,儘管書的靈感來自電影。這麼說來,電影也有考古學。
14
艾柯:從那以後,這本書每次重新出現在拍賣目錄裏,我都會去查看,書價再也沒有回落過。這樣的價格,讓書再也不可能落入真正的收藏者手中。
卡里埃爾:它成了一件金融產品,一件商品,這很可悲。收藏家,也就是真正愛書的人,往往都不是特別有錢。書一旦變成可以賺錢的物品,貼上「投資」的標籤,有些東西就丟失掉了。
艾柯:必須強調一點,古籍已不可避免地走在消亡的路上。我要是擁有一件珠寶珍品,或甚至一幅拉斐爾的畫,在我死後我的家人會賣掉它。但我若收藏書,一般會在遺囑上註明,既然我花了一輩子把它們收集在一起,也就不希望它們將來被拆散。這樣一來,這些書要麼只能捐給某個公共機構,要麼通過佳士得拍賣行賣給一家大圖書館,一般會是美國圖書館。從此,這些書就永遠地從市場上消失了。在每任擁有者去世的時候,鑽石都會回歸市場。至於印刷初期珍本,從此只能在波士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上看到。
艾柯:永遠也不可能。因此,除了所謂的投資者造成的破壞以外,每一冊古籍都變得越來越稀罕,也必然地越來越昂貴。至於年輕一代,我不認為他們喪失了對珍本的愛好,我倒是懷疑他們是否曾經具備這種愛好,既然古籍的價格總是遠遠超過年輕人的購買能力。話說回來,一個人若真的感興趣,也不一定非要花很多錢才能成為收藏家。
15
卡里埃爾:愚昧往往接近謬誤。
對愚昧的興趣促使我關注虛假的研究。這兩條道路完全被傳統教育所忽略。每個時代既有其真理的一面,也有眾所周知的愚蠢的一面,極大的愚蠢,然而傳統教育只負責教授和傳播真理。
從某種程度而言,愚昧被過濾了。是的,確實有「政治上正確」和「理智上正確」之分。換言之,有一種所謂的好的思考方式,不管我們願不願意。
艾柯:虛假並不一定是愚蠢或弱智的表達方式。虛假就是一次謬誤。違心地行事,就是言與知相悖。
人們一直都在真誠地犯錯。
謬誤橫貫人類的歷史,這不算壞事,否則我們就成了神.....托勒密真的相信地球靜止不動。在托勒密身上絲毫沒有弄虛作假的成分,隔著歷史來看,這只是一個謬誤的知識罷了。
卡里埃爾:我有很多年沒回到這些問題上了。但我再次感到震驚,研究愚蠢問題是如此讓人興奮。
不僅因為愚蠢引出書的神聖化問題,還因為愚蠢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的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說出類似蠢話。我們總是處於說傻話的邊緣。
我再讀一句夏多布里昂的話,他評論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拿破侖:「其實,他就是一個戰爭大贏家,除此之外,任何將軍都比他能幹。」
艾柯:當我們決定談論愚蠢,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在向人類這一半天才、半愚昧的造物致敬。
而當我們漸漸臨近死亡——正如咱倆的現狀——我們開始覺得愚蠢勝過美德。
卡里埃爾:在研究愚蠢問題時,我們發現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自己是傻瓜。顯然,我們不可能把別人當成傻瓜自己卻不受懲罰。
我們最終會意識到,別人的愚蠢恰如一面鏡子朝我們張開。
一面永久、精準、忠實的鏡子。
卡里埃爾:我們的精神都有些狂熱。我們收藏的書全都見證了我們的想像令人眩暈的程度。一邊是不著邊際的妄想和瘋狂,另一邊是愚蠢,想要區分這兩者尤其困難。
艾柯:我們可以強調文明的各種進步,這些進步極為顯著,並且涉及在傳統中毫不相干的各個社會範疇。但與此同時,愚蠢也越來越多。
從前的農民不說話,並不是因為他們愚蠢。受過教育也不一定意味著智慧。
不。今天有這麼多人渴望被人聽見,致命的是,他們只被人聽見了他們自己的愚蠢。
從前的愚蠢沒有爆發,不為人所知,今天的愚蠢卻肆意橫行。
16
艾柯:我承認,我直到四十歲才讀了《戰爭與和平》。但我在閱讀以前就瞭解這部小說的精髓。你剛才提到《摩訶婆羅多》:我從沒讀過,雖然我收藏了三種語言的三個版本。誰從頭到尾讀過《一千零一夜》?誰真正讀過《愛經》?
但人人都在談論它,有一些還加以實踐。這個世界上充滿我們沒讀過卻幾乎無所不知的書。
問題因此在於,我們是怎麼知道這些書的?巴亞爾說他從沒讀過喬依斯的《尤利西斯》,但他打算向學生們講解這部小說。
卡里埃爾:說到我們書架上那些沒有讀過並且永遠不會去讀的書,很可能每個人心裡都有這樣的想法:我只是暫時把它們放在一旁,我和這些書有個約會,不過是在以後—很久以後,甚至來生。
有些垂死的人感到自己大限已到卻尚未讀過普魯斯特,這樣的哀嘆實在讓人受不了。
艾柯:當有人問我是否讀過這本或那本書時,我出於謹慎總是這麼回答:「您知道,我不讀書,我寫書。」這樣一來,所有人都會閉嘴。但有時還會有人堅持不懈地提問。「您讀過薩克雷的小說《名利場》嗎?」我最終屈服了。連續三次我試著讀這本小說,每次都半途而廢。
—-文章來自於本書部分摘錄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肥貓丸 FatCatBal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mbo:10:48 BG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Fbmah63Pc ※本牌組對快攻很難打,請斟酌使用 加入肥貓丸頻道會員,享專屬會員徽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r1TwV0Tk7LeQ5Yzi0v...
佛 洛 伊 德 重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啟發魏斯.安德森新作《法蘭西快報》的32部電影】
.
《法蘭西快報 The French Dispatch》(2021)近日在坎城影展首映,還沒機會看見電影沒關係,福斯探照燈近日釋出了啟發導演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32部電影,作品年份從1931年橫跨到1982年,有多部由尚.雷諾、克魯佐、賈克.貝克、楚浮和高達的經典作品。
.
通常來說,對老電影的引用與致敬往往都是埋給資深影迷的彩蛋,不過魏斯.安德森這次卻決定直接將與該片的電影名單直接公開,也許是希望真正愛他的影迷可以在片子正式上映之前,能夠先找機會補完。然而,這個片單看下來,確實對於一般影迷來說稍有難度,有些片源根本不知去哪兒找,還是許願金馬經典影展比較實在(?)。
.
《法蘭西快報》據悉是一部獻給新聞工作者的魏氏喜劇,時間設在1920年代,背景在法國城市,述說的是一個關於美國報社的故事。卡司包括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法蘭西絲.麥朵曼(Frances McDormand)、比爾.墨瑞(Bill Murray)、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Brody)、班尼西歐.岱.托羅(Benicio Del Toro)、歐文.威爾森(Owen Wilson)、蕾雅.瑟杜(Léa Seydoux)、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克里斯多夫.華茲(Christoph Waltz)、伊莉莎白.摩斯(Elisabeth Moss)、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愛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威廉.達佛(Willem Dafoe)與安潔莉卡.休斯頓(Anjelica Huston)等人。
.
目前在坎城首映的《法蘭西快報》獲得了普遍好評,《衛報》影評人彼得.布拉德蕭(Peter Bradshaw)給予四顆星好評,指出嫌棄他自我重複的觀眾都不得不承認,這部作品實在比過去更有趣、更有活力,也更具有原創性。看來2022年奧斯卡很有可能是魏斯.安德森的主場。
.
.
【32部電影名單】(依首映年份排序,片名下列為導演姓名)
●
《大衛.高勒德 David Golder》(1931)
朱里安.杜維威葉 Julien Duvivier
●
《城市大街 City Streets》 (1931)
魯本.馬摩里安 Rouben Mamoulian
●
《紅樓豔史 Love Me Tonight》(1932)
魯本.馬摩里安
●
《跳河的人 Boudu Saved from Drowning》(1932)
尚.雷諾Jean Renoir
●
《底層 The Lower Depths》(1936)
尚.雷諾
●
《隨我婆娑 Life Dances On》(1937)
朱里安.杜維威葉
●
《遊戲規則 The Rules of the Game》(1939)
尚.雷諾
●
《再度劉郎 His Girl Friday》(1940)
霍華.霍克斯 Howard Hawks
●
《兇手住在21號 The Murderer Lives at Number 21》(1942)
亨利-喬治.克魯佐 Henri-Georges Clouzot
●
《他們使我成為亡命徒 They Made Me a Fugitive》(1947)
阿爾貝托.卡瓦爾康蒂 Alberto Cavalcanti
●
《犯罪河岸 Quai des Orfèvres》(1947)
亨利-喬治.克魯佐
●
《金頭盔 Casque d’Or》(1952)
賈克.貝克 Jacques Becker
●
《拿坡里黃金 The Gold of Naples》(1954)
維多里奧.狄.西嘉 Vittorio De Sica
●
《萬惡黃金 Hands Off the Loot》(1954)
賈克.貝克
●
《擒兇記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1956)
亞弗烈.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
《紅氣球 The Red Balloon》(1956)
亞爾貝.拉莫里斯 Albert Lamorisse
●
《白夜 White Nights》(1957)
盧契諾.維斯康提 Luchino Visconti
●
《成功的滋味 Sweet Smell of Success》(1957)
亞歷山大.麥肯德里克 Alexander Mackendrick
●
《我的舅舅 Mon Oncle》(1958)
賈克.大地 Jacques Tati
●
《四百擊 The 400 Blows》 (1959)
佛杭蘇瓦.楚浮 François Truffaut
●
《真相 The Truth》(1960)
亨利-喬治.克魯佐
●
《洞 The Hole》(1960)
賈克.貝克
●
《槍殺鋼琴師 Shoot the Piano Player》(1960)
佛杭蘇瓦.楚浮
●
《隨心所欲 My Life to Live》(1962)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
《愛瑪姑娘 Irma La Douce》(1963)
比利.懷德 Billy Wilder
●
《野火 The Fire Within》(1963)
路易.馬盧 Louis Malle
●
《男性,女性 Masculin Féminin》(1966)
尚-盧.高達
●
《中國姑娘 La Chinoise》(1967)
尚-盧.高達
●
《遊戲時間 Playtime》 (1967)
賈克.大地
●
《畫家與畫—紐約藝術圈:1940-1970 Painters Painting: The New York Art Scene 1940-1970》(1972)
伊米爾.德.安東尼奧 Emile de Antonio
●
《怪房客 The Tenant》 (1976)
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
《舊愛新歡 One From the Heart》(1982)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法蘭西快報 #坎城影展 #魏斯安德森 #WesAnderson #TheFrenchDispatch
佛 洛 伊 德 重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想我不是個好人>
週六帶豆豆去上足球課,比賽的時候豆豆被一個孩子推倒,之後一直悶悶不樂的。
「媽媽,妳覺得剛剛那孩子是不是故意的?」
「足球這個運動本來就有很多衝撞,不是吧?!」
「如果他是故意的呢?」
「我們沒有讀心術,不知道別人的心思,只能做到保護好自己。」
我說。
-------------------------------------------
回家之後豆仍心事重重的,睡前他跟我說
「媽媽,你知道我非常喜歡看Youtube吧!但因為我做了一件很不好的事,決定放棄這個月看Youtube的權利。」
「什麼不好的事,說來聽聽看。」
「嗯......我還沒準備好要告訴你。總之......我想我不是個好人,也許以前我曾經是個好人,但我發現我的心有邪惡的部分,那個邪惡的部分有時候會大過可愛的部分,那個時候我就不是個好人。」
「因為不是一個好人,所以我不能看Youtube。」
週六晚他喃喃自語地睡去,還一直重複夢話「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好人!」
----------------------------
星期天下午雷雨交加,在一個大雷聲下,豆豆突然爆哭。
「因為我不是個好人,所以雷神要來取走我的肚臍了!」
「到底是什麼事?跟媽媽說說看!」
「那天足球課我不是被推倒嗎?被推倒之後心情一直很不好,不是因為生氣那個小朋友,是因為在幼稚園踢足球的時候,我也有推倒我的好朋友T過。」
「那T說了什麼?老師有看到嗎?」
「T只有說好痛,可是沒有跟老師說。」
「那你是故意的嗎?還是不小心的?」
「我以為只要沒有人看到,就可以是假裝不小心的。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故意的......」
「那你幹嘛要故意推倒T?」
「我只是想知道,如果推倒他,他會不會原諒我。」
「可是我覺得非常抱歉,做了傷害好朋友的事,所以我真的不是一個好人,嗚嗚嗚嗚嗚......但是真的只有那一次,也不會有下次了。」
「但我的心裡面非常難受,因為我知道自己是故意的,明知道不應該那樣做卻還是做了。」
-----------------------
「星期一去和T好好的道歉吧!」
「好!」
「可是我還沒有準備好告訴老師,我覺得佛洛伊德老師會超級生氣!我可以想像他生氣起來很恐怖的樣子。」
「但是你不說,自己心裡面是不是很難受?」
「是!」
星期一去接豆豆回家時,他說自己和T很誠懇的道歉,並且告訴T他是自己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對於傷害他的事感到愧咎自責。
今天早上爸爸送豆豆去上學時,剛好是佛洛伊德老師在校門口站崗。爸爸說豆豆很緊張的走到老師前面說
「老師!我有件事情必須要告訴妳。但可以請你不要生氣先聽我說嗎?我在踢足球的時候推倒了T,本來以為老師沒看到就可以假裝沒事,但我心裡面非常難受,難受到我連最喜歡的Youtube都看不下去.......」
佛洛伊德老師蹲下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我想今天的幼稚園,應該是老師,豆豆還有T的3方會議吧!
-------------------------------------------
關於誰是好人誰不是好人,誰的心裡面邪惡的部分多過可愛的部分,誰都沒有答案,也可能狀態是浮動的。
但看著豆豆勇敢面對自己犯的錯並且道歉,選擇面對自己的恐懼,我好像也得到了一點點的力量。
育兒生活繼續加油!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entaikotokyo/
pic:突然想起一句歌詞「你是好人,也是個壞人......」
佛 洛 伊 德 重複 在 肥貓丸 FatCatBal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mbo:10:48
BGM: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pFbmah63Pc
※本牌組對快攻很難打,請斟酌使用
加入肥貓丸頻道會員,享專屬會員徽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r1TwV0Tk7LeQ5Yzi0vRxA/join
盧森巴克
Lucentbark
嘲諷 死亡之聲:進入休眠恢復5點生命值可喚醒它
Taunt Deathrattle: Go dormant. Restore 5 Health to awaken this minion.
『啟迪者』伊莉絲
Elise the Enlightened
戰吼:若你牌堆中沒有重複的卡牌,複製你的手牌
Battlecry: If your deck has no duplicates, duplicate your hand.
惡毒銀行家
Baleful Banker
戰吼:選擇一個友方手下,將一張相同的牌洗入你的牌堆
Battlecry: Choose a friendly minion. Shuffle a copy into your deck.
水晶之力
Crystal Power
二選一:對一個手下造成2點傷害,或恢復5點生命值
Choose One - Deal 2 damage to a minion; or Restore 5 Health.
※本牌組對快攻很難打,請斟酌使用
附上牌組:
無限嘲諷德
職業:德魯伊
規則:標準
巨龍年
1x (0) 撲襲
1x (1) 未盡潛能
2x (1) 水晶之力
1x (2) 偉大的賽佛瑞斯
1x (2) 惡毒銀行家
2x (2) 憤怒
2x (2) 水晶商人
2x (3) 兇猛狂嚎
1x (3) 戰鬥德魯伊蘿蒂
1x (3) 有蜜蜂!
1x (4) 大法師瓦戈斯
2x (4) 揮擊
1x (4) 黏糊糊的弗洛普
1x (5) 『啟迪者』伊莉絲
2x (5) 星殞術
2x (5) 綠洲湧泉元素
1x (5) 阿努比薩斯防衛者
1x (6) 滋補術
2x (6) 隱密的綠洲
1x (7) 知識古樹
1x (7) 黏液噴灑者
1x (8) 盧森巴克
AAECAaa4Aw5fmAeu0gKn9wLo/AL1/ALGhgPTlAPWmQP4oQOvogPvogP0ogP8owMIQFbEBr/yArmUA6miA8iiA9mpAwA=
#爐石Combo
佛 洛 伊 德 重複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吳若權 #幸福書房 #感情
單身、失婚、不婚是現代人常常需要面對的課題
而你是不是常常把這些感情上的挫折歸咎於自己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愛讓人受傷?》這本書,從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現代的感情問題!
歡迎追蹤我一起讀好書
=============
FB - https://www.facebook.com/ericwu567
IG - ericwu128
Line@ - @ericwu
合作 & 節目建議
=============
ericwu128@gmail.com
佛 洛 伊 德 重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石雕創作展 林冠君專訪
▲以紅酒象徵,具象欲望的表面張力
人們展現欲望的時刻幾乎填滿了所有生活,林冠君以欲望為創作的原點,希望以此往深處挖掘更多藝術無限的可能性,透過作品傳遞給觀者。並藉由這次展覽,讓大家看見一位藝術家對於自身創作的思考過程以及脈絡。
▲踏入藝術運動領域
在成長的過程中,林冠君的父親為體育老師,影響他甚多。選擇進入台藝大雕塑系前,林冠君的興趣是體育活動,國小與國中參加了各種體育校隊,像是田徑、躲避球校隊,以及鐵人比賽,造就他對於熱愛運動的興趣。直到升學時考慮到行業的發展性,因此轉而進入藝術領域。問起為何選擇石雕,他說石雕創作的過程常需要使用到力氣,那種鑿敲的過程就像是進行一種運動,在完成作品時像剛運動完一樣滿身大汗。這種有趣的類比令人會心一笑,也感受到他體現藝術行為的多功能。
▲關於欲望
「欲望」一直是人類所探討的議題,像是哲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常以欲望作為學術發展與探討的論點,乃至文學和藝術持續有前人以其為題材作各面向的創作與發表。其中心理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心理動力論「本我、自我與超我」,「本我」(id)即代表人最為原始、滿足本能衝動的欲望,像是饑餓、性慾等,代表著無意識的唯樂原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除卻本能與滿足生理需求的部分,人們「想要」更多物質與心理的額外滿足,造就各種行為。
關於本次展覽,林冠君「欲望」系列創作可追溯自2013年,他認為「欲望是驅使成長的動力,卻也是無盡的災難。人類的文明與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各國為擴展領土與滿足自身對於統一世界的欲望,因此自古各國間戰爭不斷、與兩次世界大戰。同時欲望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動力,為了像鳥一樣飛翔天際,而發明了飛機、為了增加生產效率有了兩次工業革命,生活因此而便利。然而在文明的發展過程,人類也因欲望驅使選擇破壞自然環境來滿足自身的利益。
▲系列作品發展脈絡
「人類與自然環境,到了現在則擴展為人類跟自然的爭鬥,我的作品想要處理的就是人跟自然生命的關係。人類欲望會如何影響自然界的生物?」。林冠君提到他去過幾次動物園,以往對於動物園沒有什麼太深刻的體悟,直到有次見到園內被豢養的大象,面對著灰色水泥高牆不斷踱步,驚覺這些生命長時間困在人為的環境當中,造成牠們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即便雙眼失去靈魂、仍嘗試著衝出生命的枷鎖。
「動物園中的動物們不過是全球化之下產生的物件,滿足了我們對新奇事物的欲望。」林冠君第一件以欲望為題的創作〈慾望性的愛〉因此而生。作品以大理石為材,刻劃象的揚鼻姿態,象牙處以人手代之,企圖阻止牠揚起鼻子,代表人類因欲望擺弄動,此系列「手」象徵掌權者的姿態,在地球上有權的物種更能自由實現他們對欲望的幻想。
▲自身欲望的象徵
在幾件作品之後,林冠君開始思考作品與作者之間的關係「做為一個創作者,我期望作品與藝術家能夠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或許是情感上的、經驗上的,或是生活中的,於是試圖將自己對欲望的想像化為作品的一個素材。」喜愛偶爾小酌幾杯的林冠君,選擇了對紅酒、酒瓶和酒杯的迷戀,作為自身欲望的展現與象徵。
紅酒不僅是象徵了創作者的欲望,在聖經中紅酒象徵著耶穌因犧牲而流的血,有著犧牲奉獻的寓意。希臘神話中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os)為古希臘人欲望的具象化,象徵著潛意識的欲望與非理性的感官。紅酒也代表著身分與地位,酒標賦予了紅酒身分與品酒者的地位高低,在這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紅酒對一個人的身分、地位、權力的暗示。
▲人類與自然界的動物
2014年10月17日,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Ol Pejeta Conservancy)世界上僅存兩隻具有繁殖能力的公北白犀之一「蘇尼」(Suni)被發現死亡於圍場中,令北白犀距離滅絕又更近了一步。林冠君表示看到這則新聞,想到人類常因自身的欲望而進行盜獵,也許是為了那美麗的象牙或是珍貴的犀牛角作為藥材,更甚者為了紀念與娛樂而進行獵殺。啟發林冠君對於血腥、欲望與動物之間,新的創作聯想。
犧尊為古代《周禮》六尊的其中之一,是古代盛酒的禮器「刻為犧牛之形,用以為尊」,以木質與青銅為材。到了明清,工匠們直接以犀牛角為材料,雕刻出酒杯的器形供權貴飲酒作樂,人們忽略血腥殘忍的獵殺過程,反而不停歌頌酒杯的華美。藉由創作林冠君想翻轉觀者的視角,以動物的頭部作為酒杯刺激觀者反思,結合自身欲望的象徵「紅酒、酒杯、欲望、權力、犧牲」相互連結,創作出紅酒系列的作品。
▲紅酒系列X大理石
〈所謂血腥的觀點〉為紅酒系列第一件作品,犀牛頭部角被取走、掏空留下的傷口成為盛裝紅酒的器皿,紅酒代表未癒合的傷口與血腥,期望觀者對動物所受之苦感同身受。在這件作品中紅酒不僅止於表現鮮紅的血液,更象徵了人類的欲望造成這一切的開端,以及動物的犧牲、物種之間不對等的狀態。在完成這件作品後,林冠君發現紅酒的酸性侵蝕大理石碳酸鈣成分,使得石材染上紅酒的色澤。人為釀造的葡萄酒去侵蝕自然生成的大理石,這樣一個化學作用下恰巧符合人與自然的現況,與創作的理念不謀而合,讓他更確信此系列以大理石呈現作品更能展現層次。
〈酒器系列-犀樽〉為此系列的第二件作品,呈現方式更加接近酒杯的功能和造型,其中同樣以犀牛頭部作為造型,掏空了整個頭部的空間,當紅酒倒入其中,觀者會以為可被裝滿,但酒水卻會從被掏空的犀牛角流出,以至酒杯呈現無法填滿狀態。代表著意圖測量人的欲望,但卻發現沒有被填滿的一天。而流出的紅酒在大理石檯桌上留下酒漬痕,與在桌緣因表面張力維持住的狀態,引發他去思考表面張力是否能夠為作品帶來新發展。
▲表面張力的寧靜感
這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與裝置,以表面張力、與紅酒痕跡作為創作的新嘗試。林冠君認為「表面張力給人一種寂靜、飽滿與物理學臨界點的危險感受,我很喜歡這樣寂靜的氛圍。在紅酒系列中,我所刻劃的動物頭像沒有誇張的動態和神情,我認為這和我在面對這一些關於動物盜獵、屠殺的事件時,呈現的狀態是相符合的。身處遠方的我們無論如何激烈的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都無法真實的接觸到牠死亡當下的孤獨與寂靜,只能透過文字、影片來了解事件的過程,來召喚自己的情緒。」希望大家透過此次展出作品,從中找到對於欲望的共鳴與反思。
▲林冠君以石雕與紅酒形塑了欲望的形體與張力,衝擊觀者視覺感受。
林冠君簡歷:1993年生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
研究所:台灣藝術大學-雕塑所
得獎經歷:
2013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四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優選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金賞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五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複製獎
2014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第九屆台中大墩美展 優選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銀雕獎
2015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獎 金雕獎
展覽經歷:
2013草山行館-初草聯展
2014台藝大大漢藝廊-刻刻聯展
2014金車藝文中心-非常人聯展
2015科技與慾望林冠君創作個展
2016彩雲間2016雕塑計畫聯展
2016「石之道 台北」台藝大vs東藝大石雕聯展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1/14-2017/03/05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