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流需要你的支持,讓更多人看見社會企業的全方位樣貌】
💪立即支持:http://bit.ly/2tdD1da
上週小編與大家分享,社企流致力於將國際上很重要、但台灣較少談論的社會創新議題帶進華文界。(馬上回顧:http://bit.ly/2PhK5y7)
除了國際趨勢議題,社企流更深耕台灣社會企業生態圈,希望將各界的不同觀點傳遞給讀者,呈現最真實的社企樣貌。
今年 9 月,社企流推出《社企十年》系列倡議,與《社企 6 大常見疑問全破解》影片,攜手來自不同背景的代表,帶讀者深度了解「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讓你看完 7 分鐘影片,就能快速從不同角度了解社企!(點擊下方影片觀看)
💪支持社企流持續為台灣帶來多元觀點,為社會創造更多可能:http://bit.ly/2tdD1da
👉完整《社企十年》專題請見: http://bit.ly/36sLpUq
#社企流需要你的支持 #贊助社企流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的推薦目錄: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Blaire Ch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行前通知】 #社企流七週年論壇 即將在明天熱鬧登場了!為了讓大家都能在活動當天順利參與,小編在此先告訴大家幾點行前通知,記得看仔細唷~
🕘報到時間:
10/19(六)09:00 準時開放報到,為避免人潮眾多擁擠,建議提前到場。本活動不提供劃位,請及早入場就座。
📍報到地點:
三創生活園區商場於非營業時段(11:00之前)不開放通行,10/19(六)09:00 -11:00 請至三創生活園區 1 樓的南瓜門進行報到(臺北市中正區市民大道三段2號,位於市民大道及金山北路路口),11:00 之後到場者,請改至 5 樓 Clapper Studio 進行報到。
🔎報到注意事項:
1. 活動憑電子票券驗票入場,請務必攜帶並出示上方的 QR Code 讓工作人員掃描,主動出示 QR code 可以加速報到流程。
2.「社企流限量周邊」於活動當天(10/19)報到時統一發放,請當場清點無誤後再離開現場,離開後無法補發。
3. 報到時將提供本活動識別繩作為進入會場之識別物,請於活動當日全程配戴。
4. 活動通報名時登記領取二聯式發票者,請於活動現場直接領取(領取方式請於報到時,詢問現場工作人員),當日若沒領取,視同放棄。三聯式發票統一由 Email 寄送。
⛔活動注意事項
1. 禁止飲食:食物、飲品請勿帶入場內。場內嚴禁飲食,飲用水除外(現場無飲水機,建議自備飲用水)
2. 禁止攝錄影:為尊重智慧財產權,活動中嚴禁錄影、錄音及拍攝。
📘行前功課:閱讀《社企十年: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數位專題, 以 6 篇深度分析文章,剖析不同角色看待社會企業的觀點。完整專題請見👉bit.ly/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論壇資訊:
時間 │ 2019 年 10 月 19 日(六)09:00 - 18:00
地點 │ 三創生活園區 5 樓 Clapper Studio
*其他未盡周全事宜,請依主辦單位公告及場地規則為依據;報名參加活動者,視為同意主辦單位各項規定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早鳥優惠⏰最終倒數 1 天 】逾時不候!
這次請務必牢牢握住他不輕易放開 Don’t let go!
內容精彩可期,機會難能可貴!錯過只好再等一年!
⏳早鳥優惠最後 1 天→http://bit.ly/2L1ApEj
#社企流七週年論壇 集結台灣社企生態圈的各界代表,深度探討多元熱門議題,共同描繪社企真實樣貌。請與我們一同參與社企界年度盛事,攜手思考社會企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相揪團報(買十送二)省更多 揪團網址 → http://bit.ly/2mpKO4c
❤小編幫你湊團票,歡迎直接私訊小編👉m.me/seinsights
#社企十年
#早鳥優惠只到十月十三日
#早鳥隨票附贈社企流限量周邊
-\-\-\-\-\-\-\-\-\-\-\-\-\-\-\-\
《社企十年: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數位專題,完整專題文章請看👉http://bit.ly/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告訴我們,你眼中的社會企業是______? 看影片抽好禮👉http://bit.ly/2kKdwwk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序 - 附著與穿越 曾敏雄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 拉爾夫.沃爾多.艾默森
按下快門的當下,我們擁有的是什麼?是找到的驚喜?還是創造的滿足?
對於這個爭論,蘇珊.桑塔(Susan Sontag)在其《論攝影》(ON PHOTOGRAPHY)第五章中提到:攝影對於「認知」的辯論 —「要嘛作為一種簡單、準確的認知活動,一種有意識的理智行為;要嘛作為一種前理智的、直覺的邂逅模式」。這本攝影集裡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蘇珊.桑塔所說的有意識的理智行為以及直覺的邂逅模式。
這十位新一代的攝影家,背景各異,來自台灣南北各地,每個月會有一天聚集到台中我的工作室裡彼此討論作品,作為一個與他們討論的對象,我卻經常從他們的作品中找到新想法,或者是必須逼迫自己重新組織既有的觀念來更深入地解釋他們的作品,這過程往往得花上一整天,很累但也很過癮,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少,他們努力不懈與積極的態度,再一次喚醒自己對攝影的熱情,這些都是我的養分,讓我的攝影一路能走到今天。
理智行為與邂垢模式
文波的作品《寂靜・低語》,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地明白,這是一種去脈絡化的切片攝影行為,藉由再次觀看,重新建立起他的脈絡;風景攝影的描述,或許就屬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s)最為大家熟知,文波的作品少了亞當斯紀實成份的描述,卻多了抽象式的隱喻,他放棄照單全收的觀看方式,從現實具體的風景中逐漸轉換成他的切片,雪景的淡白一如曠野的濃黑,建構出安靜、低吟的話語來。
碧玲的《失衡》,抹去了紀實攝影的直觀式記錄,讓觀看的畫面滲入了作者私我的猶疑晃動,為第三世界日常的現實生活樣貌中,賦予一種略為脫離現實的無奈,而這無奈,一半來自真實的世界,一半來自作者心中的衝擊與無力感。
慶章的壯遊快門,一如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流放地(Exiles),他屏棄了畫面外的景物,只悄悄的告訴了觀看者這是作者在場的主觀抉擇,進而提出了一個隱晦的問題:「藉由照片,觀看者是否如同作者一樣在場?」我們不難在世界上知名的攝影家中找到這些存在主義色彩濃厚又帶點街頭快拍式的作品,在虛幻的場景變換游移當中,一如這些成熟的攝影家,慶章作品中微微的現實荒謬,有些淡淡的諷刺與寂寞,作者本人稱這些作品為《幻相》。
凌雲幻想式的畫面,彷彿一半在現實世界中矗立,一半在想像的世界中某個不知名的角落綻放,攝影在此脫離了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將現實物從「眼見」轉換為「心見」,這種轉換的過程,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形容為「詩意」,凌雲的「詩意」展現在不按牌理的景物框取,豐富卻又脫離現實的色彩表現,有點像是在大人成熟的眼光中卻又帶著小孩純真的思維來觀看。
惠民的《羅生門》,門的這邊是外面,是公共領域,門的那邊是裡面,是私有空間,門作為一種隔離內外的界線,它是清楚而不可侵犯,然而,惠民在日常踏查中卻發現,實際的情形是門裡面的土地被私人在沒有告知土地擁有者的情形下被開發利用,私自開發者用「門」來標示出他私人開發範圍的入口,而這入口恰恰好也標舉著私人與公共空間界線曖昧不明的證據,攝影在此作為一種觀察後的紀錄行為,方惠民的「羅生門」讓我們得以了解,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仍有私佔土地這種不可思議的現象存在。
信嘉的《自拍》作品,他舉了安東.契軻夫(Anton Chekhov)所說:創作者得誠實到...觀者無法逃避!在世界攝影史中,照片是否強大到具有讓觀者無法逃避這樣的力量另待討論,然而,信嘉特意在安排好場景後,只略為告知對象一些操作上的細節,便將快門線交給對方之後他便離場,讓對象自己面對鏡頭進而自己拍下自己身體的樣貌,在觀看這些作品之時,或許我們會先從窺視者的角色中得到快感,一開始想到的是「他們好勇敢啊」「她們的身體很美」... 慢慢轉變到「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拍下自己呢?」「她們在按下快門的瞬間,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她們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若觀看者轉化到後面的思考行為,或許信嘉所說的透過觀看這群人,得以觀省自己的想法才能達成。
敏寬的《名牌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生產與消費,藉由傳播,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知名品牌耳熟能詳,在習慣於使用這些物品之後,或許我們堅信如此知名的品牌企業應該能永續經營,然而,時間與市場是無情的,不適者淘汰,敏寬採用了靜物攝影的方式,藉由「花的美好,卻仍舊凋零」,搭配了品牌的容器,暗喻了再怎麼美好的事物終有結束的一天,更重要的是,當品牌結束後,這些人造物容器的分解有些需要50年的時間,有些則需要超過百年以上,甚至比企業存在於這世界的時間更久,藉由敏寬的「名牌花」,或許我們會重新審視自己,在我們當一個消費者的角色時,我們更應該如何看待地球的資源與環境問題。
肇圀的《夾娃娃機》,2019年年底某天晚上十點多,我在金門金城鎮散步,看到一家亮晃晃的夾娃娃機店還在營業,或許還有更多家店開著也說不定,對於在純樸的金門這麼晚還看到這景象,不禁令人好奇:台灣社會需要這麼多的夾娃娃機店?或者,更深入的討論,台灣人的生活壓力大到需要這麼多簡單放鬆的時光?日本評論家飯澤耕太郎曾說,一個好的創作者,其作品經常能反映出一個時代,對於飯澤耕太郎所說「時代」到底需要多久時間才得以形成,我們無從定義,但若說台灣風靡夾娃娃機已經是某一個時期普遍的社會現象,則應該不至於是一個誇張的說法,只是,這種一窩蜂的現象到底能維持多久?我想沒人敢打包票,即便連夾娃娃機店的主人也是如此,正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這只是一個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現象之一,所以即便開店經營,索性就連招牌也不用了,於是到處看到店裡面是經營夾娃娃機,店招牌卻跟這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荒謬,形成了一個有趣特殊的社會現象,肇圀以嚴謹的社會地景拍法記錄下了這個曾經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特別的記憶。
馨儀的《變裝者》,從變裝前的自我,到變裝後的他者,這「自我與他者」之間是否有一道界線?是在到達這條線之前,還是在這條線上,抑或跨過了這條線,自己將會變成一個陌生的他者?而這條線,是藉由化妝?服裝?還是因為在鏡頭關注(我們都處在鏡頭的這端觀看)下,就會喚醒心裡面的另一個人出現?或者,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配戴面具的時候,只有在變裝了之後,才是真實自我的展現?馨儀引述了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説的:「面對鏡頭,我同時是:我自以為的我,我希望別人以為的我,攝影師眼中的我,還有他藉以展現技藝的我。」 馨儀在很困難拮据的情況下,南北奔波,以肖像新紀實的手法告訴觀者,台灣一種次文化生活的樣貌。
志豪的《光世代》,引發了我的一個小小記憶,小時候我住在南部鄉下,每次上台北都是大事,記得傍晚時分遊覽車過新店溪之後,小孩子的眼睛對於都市的高樓與燈光總是充滿著好奇與憧憬,幾十年過去了,都市的燈光從照明的功能變得更迷離多樣,而現代人生活步調加快的速度亦不遑多讓。杉本博司的「劇院」系列,螢幕上一片空白,這片空白標舉出了機器(底片)與人眼的不同之處,人眼觀看之後產生記憶,於是我們有了電影的劇情轉換,機器(底片)缺少了記憶,於是只以紀錄的方式存在,最終形成一片空白,志豪的「光世代」,乍看之下雖然同樣是一片空白,但是這一片空白所標舉的,卻是現代人資訊氾濫爆炸的結果,當後一秒的資訊不斷的覆蓋前一秒的資訊時,你到底能留下多少訊息?當資訊不斷的覆蓋更迭,在生活步調急速加快的現代社會中,或許在我們腦海裡留下的只剩一片空白吧?!
留下足跡
「不要跟隨道路的方向前進,走到沒有路徑的地方,留下足跡。」在我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的期間,曾經引用艾默森的這句話來彼此鼓勵,在網路盛行的這個年代,我們很容易看見有這麼多新奇的想法已經用攝影的方式來表現了,換句話說,我們很難再找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徑,然而,正因為如此,或許我們可以轉個方向,用力一點,留下一點走過的足跡,這本攝影集正是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的足跡印證,同時在台灣艱困的攝影大環境中,或許這本攝影集也能踩踏出一個小小的鞋印。
感謝張照堂,郭力昕與張世倫三位老師曾經與這十位新一代攝影家討論作品,同時更感謝照堂老師為這本攝影集定名「附著與穿越」,我想,這個書名,已然包含了書中所有作品的文本根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KJnxJgNNAs/hqdefault.jpg)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唐綺陽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唐綺陽9/02-9/08星座運勢週報】
水、火、日、金皆在處女座,而且水、火、日三星一度內緊密相合,將以不平靜的方式揭開本週序幕,火力強勁。
首先處女座眾星雲集,且最值得注意的是,處女星群與土星準確三分相、木星準確四分相…看到了嗎?木、土星又要彰顯「震動社會」的力量,每到此刻,最常有的就是「政經界發生大事,或社會運動頻頻」,人民有感,形成力量,進而「推動些什麼、改變什麼」,社會也在木星與土星的聯手下,一點點地改變,形成與過去不同的模樣。
而這次處女星群在本週準確與木、土分別形成大相位,意味「處女座能量是社會改變的關鍵」,處女一向跟「細小」相關,所以「小人物也能生大力量」,不要小看小人物、年輕人、寂寂無名者,當他們爆發起來,尤其在本週,是具備大的引動力量。
與木星緊密四分相帶來「意外的擴張效應,得到貴人關注」,使震波擴大。與土星緊密三分相則「努力有收獲」,或因「經驗豐富」而「越來越有模樣」,足夠嫻熟而展現力量,讓人知道「小人物也能展現足夠的碾壓力」,讚嘆「後生可畏」。
處女星群也將於不久後與冥王星三分,這是企業主、管理人相當有感的星象,「因理念對而大成」者定有「擴大經營、招聘員工、重整辦公環境、分配工作事項」的壓力,因「違背理念而大敗」者則需收拾善後,一樣要處理員工問題與一堆細節,所以本週、下週,都是企業主們忙碌工作、自省、重訂規章、做重大決策的時機。
本週的不平靜還來自於想要在「健康、工作、生活上」「趕快變好」的渴望,所以會下猛藥,卯起來做事、卯起來看醫生、養生為健康拼了、卯起來大掃除等,我們也會「看見」不夠好的細節,盡力調整,力求完美。這段時間,成也細節、敗也細節,不要小看小地方沒做好,那可能是失去大訂單的真正原因。
諸星雲集也使處女座備受關注,能見度、重要性提昇,並使平常默默工作、專業認真、夠自我要求的人也「提昇起來」,成果斐然。本週也很適合主管與員工間多接觸、討論對工作看法、重整工作流程,令彼此更熟悉,工作起來更滿意。
本週仍四星逆行中,懷舊並反省,遙想過去,為的是找到最好的立足點,最佳應對,以展望未來。
處女星群也與海王星對分,「對立感」濃厚,但又有說不上來的隱隱然,我們都有覺得不爽、怪怪、好像被弄又不確定的對手,或一直看不順眼的人,對分相使自己更明確「是真是假、是敵是友」,也更凸顯「好的夥伴讓你上天堂,不好的夥伴讓你欲哭無淚」的戲劇性變化。此外,這也是有利藝文活動、健康推廣、防治疫情的星象,大家要卯起來認真對待,有時被他人影響不見得是壞事,盡力配合、協調下,反有機會迸出更棒的火花。
處女應把握創新機會別依循舊規,天秤貴人多到有選擇困難症;是誰別太含蓄或疏忽對方心情,又是誰應當心消化系統或宿醉問題呢?來看唐老師的分析吧~
◆◆◆◆◆◆◆◆◆◆
◎工作注意:處女、天秤、魔羯、水瓶
處女:把握創新機會,別依循舊規
天秤:貴人多到,有選擇困難症
魔羯:掌握主導,別客氣
水瓶:渺茫的機會翻案了,要接住它
◎桃花注意:白羊、巨蟹、天蠍、射手
白羊:別太含蓄或疏忽對方心情
巨蟹:避免情緒化,應好好溝通
天蠍:你就做自己吧
射手:可能有職場戀情
◎財運注意:雙子、獅子
雙子:重新審視理財,會另有想法
獅子:購物欲旺盛,當心花過頭
◎健康注意:金牛、雙魚
金牛:壞習慣與小疏忽,拖累健康戰鬥力
雙魚:當心消化系統或宿醉問題
◆ 唐綺陽 Jesse Tang ◆
↬唐綺陽占星官網:http://www.astroinfo.com.tw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JesseTang11
↬微博 Weibo:http://weibo.com/jessetang11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essetang1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wkzByzl7s/hqdefault.jpg)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在 Blaire Che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謝謝cc的影片分享
(影片是他給我的原檔,也同意在我頻台上分享)
(更希望大家分享出去,不論用什麼方法)
以下為她IG 原文文字轉發
https://www.instagram.com/p/B1jON30H4D6/
世界之肺亞馬遜叢林大火,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除了祈禱之外是該實際行動了
🔥🌳🔥🌳🔥 We share the same oxygen!!!!
-
還記得巴黎聖母院失火,全世界鋪天蓋地的頭版頭條媒體報導,政治家、億萬富翁爭先恐後地站出來想要一起協助修復聖母院。
如今,這個真正影響全世界存亡的亞馬遜雨林大火,燃燒了好幾週之久...這些媒體、這些政治家、富翁們,你們在哪裡?? 當今天我們高喊節能減碳,全世界正需要數十億顆樹來吸收碳並穩定氣候的時候,地球最大的森林正在被大火熊熊的燃燒著!
你們知道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嗎?
想像一下一個足球場有多大?目前雨林被非法砍伐+蓄意燃燒+天災等因素下,正以「每分鐘」五個足球場的速度消失,也就是當你看到這裡,剛剛上一分鐘已經又有41250平方公尺的雨林已經消失了💔
-
這是一個多麽令人心痛的事,這是一個全部的人都該站出來阻止持續發生的事,是該時候行動了,以下一些方法給大家參考:
1.用你的聲音為雨林發聲
當我們有越多的聲音,我們就越能把這件事情帶動到各個層面
把這件事情儘可能的分享出去,把這個話題與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孩子、街上的人一起討論。用你搜集到的資訊分享給所有的人、教育沒有使用網路的人,告訴他們,解釋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還可以加入聯署、加入遊行。台灣雖然離亞馬遜雨林很遙遠,但我們依舊可以在我們的國家發起連署,作為地球人的一份子,我們必須對在位者施加壓力
我們都有能力讓這件事情影響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不間斷地關注這個議題,不間斷的提起這個議題,我們才有能力改善未來!
(台灣為雨林發生的連署連結請看即時動態)
-
2.支持當地的民間團體以及相關的NGO組織
這些當地社群正站在第一線捍衛他們的家園,協助雨林恢復。他們需要大量的志工、捐款,更需要你們最高度的關注,將他們親眼看見的事情,地球正在一點一滴流失的事分享出去。
幫大家整理了一些正在協助環境保護的團體與當地組織
@socioambiental @gaiaamazonas @amazonwatch @WWF @greenpeace @friends_earth @rainforestalliance @rainforesttrust -
-
3.拒絕購買、支持這些會伐木造田的跨國企業旗下的產品
你們知道嗎?
亞馬遜叢林之所以每年大火次數急遽升高,除了部分天然災害之外,絕大多都是人為造火。為了創造更多高經濟農作,企業與政府相互扶持鼓勵農夫焚林造田。而這些跨國大企業旗下有無數個貼近生活的品牌,組織複雜到你甚至無從追蹤起是屬於哪個企業
例如,幾乎人人一雙的Havaianas哈瓦那拖鞋正是屬於全世界最大的肉類加工公司JBS所有。該公司最近被發現從一個在雨林自然保護區內透過非法清理土地的放牧公司上購買奶牛!
身為消費者的每一個人,購買前三思!支持購買雨林聯盟認證的產品。
-
4.節能減碳不能只是口號
開始種樹吧!!你自己種下的樹,看著它漸漸成長所帶給你的回饋是難以想像的大,當你實際為地球盡一份心力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到我們必須更努力才能彌補過去的錯誤!
減少吃肉、減少開車,有責任的減少自己的碳足跡!!
使用更少的塑膠然後多種點樹!!
-
這不是今天的新聞,這是我們這個世代這輩子天天都該關注的事
我們與世界上每個生物都共用著這個肺,共用著這些氧氣
我們都是一體的,沒有人是局外人
種樹吧!動起來吧!
⇢ FAQ♡
每週一四固定更新+其他時間不定期
Camera:Canon M6
Edit by Final cut prox
Title song:NEW SOUL
⇢Follow me on
FB⇢Blaire左撇子
-鎖定最新消息及部落格文章發布
IG⇢Blairechen
https://www.instagram.com/blairechen/
-每日更新 旅遊+心靈保養
Weibo/bilibili ⇢Blaire左撇子
Blog⇢https://www.blairechen.com
此影片為非合作影片♡
Business Inquiries⇢blairechen19@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K8KXaQQsR0/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