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某一堂音樂課,音樂老師很賣力的,在台上用故事來跟我們介紹「音符」們其實是一個可愛的家族。
Do 是胖爸爸,Re 是俏媽咪,Mi 是大哥哥,Fa 是二妹妹,So 是小弟弟,La 是帥爺爺,Shi 是辣奶奶⋯⋯
⋯⋯之類的吧,好像還用了「帥爺爺跟辣奶奶不止住在樓上,辣奶奶因為年紀比較大,腳比較不方便,需要拐杖呀!所以線線會在她的下面支撐著她唷!」的比喻來讓我們記住超過由下往上數到第三條時,音符桿要改寫到左邊。
好吧,我當時聽不懂,我只記得辣奶奶跟帥爺爺住樓上,而且Do 爸爸有天會老,所以爬上去到高音Do時,也需要拐杖。
「五線譜」本來就只是音樂大千世界的其中一種記譜方式,不用看到「不見了」三個字就擔心到壞掉,更何況這只是入門階段的教材,未來還會有銜接教材的產生。
話說,在編曲軟體Logic裡面調整音準時,也不是移動豆芽菜,而是移動類似圖片中的「柱狀圖型」,我從小就看五線譜長大,我也是一秒就看得懂,非常直覺。
一開始就要求學習者利用五線譜來了解音樂,真的這麼「對」嗎?
如果學習者對於類似的「柱狀圖像」的敏銳度較高,學習起來能更快,姑且不論往後學習的深淺,能夠助長學習意願,並且加以實用,度過當下無法領悟的那一道難關,那才最重要啊!
#關關難過關關過啊
#來日方長啊又不是現在不教以後都不教惹
#冷靜一點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