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故我在〉 ◎餵飽豬(出自專輯《大悲懺》)
可愛的小精靈慶祝你的誕生
各種開心的樂句演奏著
片尾名單也慢慢地滾動著
時不時提醒你電影開始也結束了
怎麼開始道歉?
你剛剛還在道謝
現在還在考慮那些
搞清楚! 你要去的地方沒人陪
死了你早就死了
活著都是騙你的
硬是拉著你的愛
你不得不留下來
活在這個物質的時代
活著就是要崇拜
寧可放棄自己的一生
還是想要受人崇敬一生
每天埋頭認真賺錢
罵人不負責任犯賤
整天躊躇著猶豫著要分享哪篇
誰Po文了 唉呀
那一刻 你早就死掉了
死了你早就死了
活著都是騙你的
硬是拉著你的愛
你不得不留下來
專輯製作人/姜智傑、餵飽豬、吃到肉羹實業社
錄音師/姜智傑
錄音室/銳博聲音樂工作室
-
◎樂團簡介
餵飽豬。來自溫泉(溫柔)鄉礁溪。成立於2012年的佛光大學熱音社,出了學校後可能與你我一樣,曾經有著烏托邦嬉皮的幻想,但無奈關心政治、父母健在、積欠債務、人無大志,現在只能好好當一名龐克。
-
◎小編 珮綾 賞析
這週的主題,是要談論一些台灣比較非主流的樂團。想到非主流樂團,會讓大家想起誰呢?無論要從歷史脈絡去思索地下音樂,或面對所謂當今社會越來越廣為人知的「獨立音樂」現象,大概都可以從很多面向去談論這塊非常駁雜多元的版圖。今天只想淺談一個聲量或知名度都不算高,但對一些 #聽團仔 而言,有極重要的標誌樂團:餵飽豬。如果想稍微感受幾分餵飽豬的現場渲染力,可以到youtube觀看「宿醉+我死故我在 餵飽豬live@Revolver聚首川爭氣龐克」這支影片。影片的點擊率也不算高,只有四萬多,可能只是許多獨立樂團觀看數的零頭爾爾。但經歷了疫情,也經歷了無數因素而導致的意外與延期(特此在這邊與山海屯音樂祭和爛泥發芽的主辦方致上敬意),2019年這種歌迷與樂團能夠如此和諧、宿醉般地死在一起,大概已經是一種逝去的貴重了。他們並不是內容或技藝最高明的,但確實有些無可取代的東西出現在樂團與其粉絲之間。那樣的音樂展現會是美麗耀眼的。如果你看到這裡,也不一定要繼續往下讀完,可以去找影片來看就好。
從某些角度而言,其實說要去賞析這首歌可能有點怪,真的。另一個我也非常愛的樂團當代電影大師問:「那些事情是真的有意思嗎」餵飽豬則用另一種方式更赤裸地挑明唱著:「活在這個物質的時代/活著就是要崇拜/寧可放棄自己的一生/還是想要受人崇敬一生/每天埋頭認真賺錢」而且,活著都是騙你的。他們都在騙你。餵飽豬以另一種激烈的方式,去點出另一種我死故我在的意志。這很有趣,對照歌詞,以及這種非常當代的「龐克」意義,也已經寫在餵飽豬的樂團簡介裡:「無奈關心政治、父母健在、積欠債務、人無大志,現在只能好好當一名龐克。」在這樣的時代,也只能成為這樣子的龐克了。
如果我們從前奏開始聽〈我死故我在〉這首歌,你會聽到非常悠長緩慢的進場,然後是一連串非常具有渲染力的節奏,直入正題。開始(其實沒什麼技巧地)咆哮人生:「可愛的小精靈慶祝你的誕生/各種開心的樂句演奏著/片尾名單也慢慢地滾動著/時不時提醒你電影開始也結束了/怎麼開始道歉/你剛剛還在道謝/現在還在考慮那些」別人在唱那些愛與眷戀與陪伴的時候,他們唱的是,搞清楚,你要去的地方沒人陪。活著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為了誰而活呢?餵飽豬寫了兩句歌詞,或許對於痛苦或曾經動念尋死的歌迷而言會非常有共鳴:「死了你早就死了/活著都是騙你的/硬是拉著你的愛/你不得不留下來」完全沒有在勸誡你要好好生活的意思,你其實早就死掉了。
可是也正是因為這樣,我死才故我在。你還在這裡,而我也是。我們在這裡,一起唱也一起聽。他們的音樂,其實是獻給那些「醉生夢死」的聽團仔一劑情歌。
-
▨ 美術設計 _ 李昱賢
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2021093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當代詞選 #私房歌單 #龐克樂團 #餵飽豬 #我死故我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890的網紅誠品eslit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閱讀、空間,以至於生活,為人們帶來美好體驗的「設計」,始終是誠品關切的主題。 5/10至6/20,誠品首度攜手台港陸,推出2017【誠品設計節】。 將呈獻三地華人「原創品牌推薦展」、「設計閱讀100選」經典書展、「國際得獎商品展」、歷來規模最大「理想的文具」等4場主題展,以及6場系列講座。 期許分...
來聽大師談設計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涉己事務 》公視法再不修,董事只能找「神主牌」❓
▍完整節目|https://youtu.be/thKFC9ariyY
▍Podcast|https://link.chtbl.com/ptstalk-2021-09-22
文化部拋出要修 #公視法,除了鬆綁法定預算外,#下修董事門檻 與 #指定董事長 都成為爭議焦點,有學者批評,這將毀壞公視獨立性,但公視董事難產問題,卻也亟待解決。
❓ 四個數字看懂,為何公視「家裡沒大人」?👉https://bit.ly/3EIiOwd
延任近兩年的現任董事、卓新獎基金會執行長 #邱家宜 來到有話,坦言現行董事選任體制早已「走不下去」,也向政府疾呼,應該放下政治企圖,嚴肅面對公視發展。曾經擔任審查委員的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 #莊伯仲 也認為,董事門檻必須修改,但應檢討文化部的政策溝通和法案措辭引發爭議。
.
.
.
👤莊伯仲:
我擔任過第五屆公視董監事的審查委員,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必須說,當時是一個很不愉快的回憶。我可以這樣為這段回憶下個註解:我擋你,你卡我,冤冤相報。
▍超高門檻,也選不出更好的董事
目前公視董事產生的機制很理想化,只要在野黨掌握關鍵少數,就可以卡死,換人執政的時候,又換成另一方來卡。因此,基本上,我支持文化部的草案下修門檻。
只是我很納悶,二十年前支持《公視法》的學者和民代,今天在哪裡?事實上,行政院長 #蘇貞昌、駐日代表 #謝長廷,都是當時在立法院支持法案的立委。然而我認為,當時的立法設計是不食人間煙火。
有一票人反對降低門檻,認為過去幾年,即便辛苦一番,也還是選出董事,表示只是提名人選不夠好,才無法通過 #四分之三門檻。然而,因為人選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刷掉,政府最後常只能提出一些「神主牌」,好讓人不敢刪。
例如五月天的 #阿信、#施振榮 董事長,還有 #童子賢 等人──他們當然都是社會賢達,可是他們懂公共電視嗎?而且公視董事是無給職,在有本業的情況下,他們除了開會共襄盛舉,能夠真正參與多少?
因此,如果門檻再不修改,接下來恐怕只能請出證嚴上人、星雲大師或是林義雄這種等級的人了──即便他們被選上,能不能對公視發展有所幫助,也要打個問號。文化部有勇氣來面對問題、予以解套,值得肯定,因為公視不能再空轉下去。
▍「指定董事長」風波,缺乏政策溝通
但是我也要譴責文化部,草案過程太過粗糙,幕僚工作不足。
文化部草案用「#指定」董事長,引起很多反感。但事實上他也要經過三分之二的審查,根本和提名董事是同一回事,沒有那麼可怕。因此,法案條文應該寫成「提名董事時,一併提名董事長」,大家心裡就舒服很多。畢竟在民主時代,「指定」聽起來總有威權意味。
文化部的修法草案,也是公布在網站上、新聞報導後,我們才知道的。文化部在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有沒有廣徵民意?文化部長是否投書媒體、下廣告或接受聯訪,來說明目前的困難?條文有沒有找產、官、學界舉辦座談,或是從焦點團體凝聚意見?好像都沒有,突然就蹦出來了。
此外,我認為另一亂源是審查委員的組成方式。我不是針對審查委員本人,但委員會以 #政黨比例 組成,誰在立法院席次多,就可以推派更多代表,這就注定無法與政治干預脫鉤,董事審查將永無寧日。如果日後維持這種組成方式,我對後續發展不樂觀。或許可以思考由政黨比例佔其中一半,另一半由民間團體組成,會比較多元。
---我是分隔線---
👤邱家宜:
▍指明董事長,也是公眾監督?
在這次《公視法》修法的藍圖中,攻擊的矛頭看起來都指向「董事長產生機制」的部分。但是在我看來,這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董事長的產生,雖然過去是董事互選,但坦白講,大家在拿到董事名單的時候,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董事長人選放在哪裡。也因此,過去在互相政治杯葛的時候,只要看到像是董事長的候選人,就會馬上被砍掉。
董事名單應該是一個整體治理的團隊,包含各種不同角色的人,但在這樣的結果之下,總是無法作為一個團隊被呈現。這是過去經常發生的事。
因此,未來如果董事長人選「提前曝光」,大家提前聚焦,讓候選人在審議階段,就以董事長被提名人的身分接受檢視,這反而有利於領導者的問責,其實並沒有不好。因為社會大眾較難理解,所以很容易被導向說這是「#政治干預」,畢竟董事長是最明顯的指標。但這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
最急切的,仍是董事審查門檻的下降,以及預算的鬆綁。要不然,公視其實已經走不下去了。
▍下修門檻,仍是嚴格審查
公視已經沒辦法在這個體制中走下去了。因為在台灣當下的政治品質和文化之下,這是一個行不通的體制,已經有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我們將會被這個制度玩死。
公視每一次董事換屆的時候,都要卡一段時間──我們這屆還不是最久的,第四屆換第五屆董事的時候,甚至卡了將近三年。往事不堪回首,簡直是公視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我不知道,我們會不會變成「次黑暗」的一頁?
事實上,將審查委員「四分之三」門檻調降為「#三分之二」,也還是很難通過的。以現況來講,綠營推薦有八席審查委員,要達到三分之二,至少還要再兩票。這也並不是很容易的。
三分之二同樣是高門檻──這是政治現實。我們不能夠假裝政治現實不存在,但我們同樣也該從良善、向上提升的角度,去思考能夠帶公視走上國際舞台、讓大家服氣的人選。台灣難道沒有這樣的人?我不相信。只是執政者要沒有私心,不要把公視董事提名當作「分封諸侯」,而在野黨則要能以大局為重。
▍政黨不青睞,永遠長不大?
政府也不該讓公視永遠長不大,然後放在一邊不理。公視產出優質內容,培養演員、導演、技術人才、新聞記者,記錄台灣的自然、人文,也肩負少數族群語言文化保存,維護兒少、聽障者的權益,近年又為東南亞移民製作母語新聞……。
但公視預算卻因種種政治因素,和早年規畫的 60 億樓地板相差很遠,為什麼?因為公視要「獨立於政治之外」。
「公共電視」是一個好東西。就像便宜又好的公立教育體系、全民享有的健保,這些都是台灣的好東西,而且不是市場能夠給你的,好的媒體內容也一樣。不是商業的東西不好,但是它要將本求利、它有各種的誘惑和考量,必須要有一個基於公共價值的體系去平衡它。這不是反對自由市場,而是不能只有自由市場。
這在全世界社會發展都很清楚,不只是學理,也是常識。我也要鄭重呼籲政界和社會大眾,嚴肅看待公視的發展。不應該成為了多數黨,就總想著要「整碗捧去」,更不應該為了對付政敵,就要把什麼好東西全部砸爛。
大家還記得 #宇昌案 嗎?,因為選舉的相互陷害,讓台灣的生技產業延宕了好多年,許多人都視為慘痛經驗。難道我們要再讓一個台灣的好東西,成為政治鬥爭延伸的犧牲品嗎?那會是非常讓人痛心疾首的。
整理|汪彥成
設計|蔡欣佩
來聽大師談設計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村上春樹圖書館內部曝光 隈研吾以隧道意象設計
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捐贈大批書籍、手稿給母校早稻田大學,早大興建一座國際文學館(村上春樹圖書館)收藏,委請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預定10月1日開館。
村上春樹將自己的小說作品原稿相關資料、專訪文章、作品書評,以及在海外被翻譯的大量書籍和蒐集到的數萬張唱片等,大部分捐給母校早稻田大學。校方以此為基礎,將校園的坪內博士紀念演劇博物館旁的4號館改建成國際文學館。
負責設計、整修的是村上春樹的好友、設計東京奧運主場館國立競技場的建築大師隈研吾,整修經費約12億日圓(約新台幣3億852萬元),由經營優衣庫(UNIQLO)等服裝品牌的日本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創辦人柳井正捐贈。
早大今天舉辦這座國際文學館將開館的記者會,村上春樹、柳井正、隈研吾、早大總長(校長)田中愛治、國際文學館館長十重田裕一出席。
現年72歲的村上表示,這座國際文學館是改建4號館,回顧大學時代,這座4號館因學生運動被學生占據過。1969年6號館的地下廳曾舉辦過爵士鋼琴家山下洋輔的爵士演奏會。當時學生等擅自把大隈講堂的鋼琴搬到4號館,搬運者之一就是作家中上健次,中上並非早大學生,而是來幫忙的。
村上說,自己當時沒能去聽這場爵士音樂會,後來聽拍製這場音樂會紀錄片的媒體人田原總一朗說,原本不對盤的人齊聚一堂,和樂融融地聆聽山下的演奏。
村上於2018年表示要將自己收藏的大部分書籍捐給母校早大,當校方告訴他,4號館這建築物全館都可作為圖書館使用時,他覺得很有意思,他與柳井正同年進早大就讀,感覺兩人很有緣。
村上1968年從神戶來到東京進入早大就讀,當時大學學生運動風起雲湧,村上在讀大學時就談戀愛、結婚,經營爵士咖啡館,雖然在早大7年,但實際上很少進校園。
村上說:「大學時代,我們學生高喊的口號是『大學解體』,企圖用暴力把大學解體,但沒達到目的,因為我們先被『解體』了。不過我們所想的是要打破老師只教書、學生只聽課這種單行道似的教學體制,期盼營造自由且開放的大學,這樣的理想並沒錯。」
村上表示,希望這座國際文學館能成為早大的新的文化發訊基地,學生們能在此自由地找到靈感並將此加以具體實現。
隈研吾說,一直很想建造如隧道般的建築,是以隧道意象設計這座國際文學館。起初村上春樹告訴他,4號館是一棟老舊的建築物,要他做改造感到很抱歉,他告訴村上春樹,他很樂於改造老舊建築物。
他認為,很多人閱讀村上春樹的小說而得到救贖,他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他開始閱讀村上春樹的小說時,感覺彷彿被深深吸進隧道似的。原本站在隧道口,看到習慣的日常世界,突然整個人放空,進入隧道深處,當闔上最後一頁時又突然被拋進日常世界,但此時的自己已蛻變,非進隧道前的自己。
國際文學館收藏著村上的著作、被各國翻譯的書、著作的書評、原稿、村上收集的唱片等,是可研究「村上春樹文學」、「國際文學」及「翻譯文學」的地方,也可以是多元藝術領域文學交流的場所。
館內除了設有供研究者使用的資料室、覽席及研討會空間外,也設置讓村上迷可感受到「村上世界」的咖啡廳及音樂空間等。
此館是地上5層樓、地下1層樓建築,佔地面積2100平方公尺。1樓有視廳室、2樓有錄音室、展示室等,地下1樓有咖啡廳、交誼廳、仿造村上書房的空間。
來聽大師談設計 在 誠品eslit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閱讀、空間,以至於生活,為人們帶來美好體驗的「設計」,始終是誠品關切的主題。
5/10至6/20,誠品首度攜手台港陸,推出2017【誠品設計節】。
將呈獻三地華人「原創品牌推薦展」、「設計閱讀100選」經典書展、「國際得獎商品展」、歷來規模最大「理想的文具」等4場主題展,以及6場系列講座。
期許分享回歸本質、改變生活的設計作品;與優秀創作者共同探討設計價值,發掘設計之於人與社會的深層文化與生命意涵。
2017【誠品設計節】活動官網:http://designfestival.eslite.com/
2017【誠品設計節】講座報名網址:http://designfestival.eslite.com/Lecture
#誠品設計節
#好設計帶來好生活
#國際得獎商品這裡找~
#來聽大師談設計 詹偉雄X李惠貞 劉小康X胡佑宗

來聽大師談設計 在 《吟遊五行》聽楊彩玲老師談珠寶設計與算命有甚麼關係?創意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吟遊五行》聽楊彩玲老師談珠寶設計與算命有甚麼關係?創意樹與工藝文學又是什麼?來聽金工珠寶背後的故事|彩玲老師的金工教室|請開字幕. ... <看更多>
來聽大師談設計 在 Podcast大來賓景觀設計大師吳書原來了☺️ 這集很有氣質 ... 的推薦與評價
景觀設計大 師又是怎麼把自家老宅改造成超酷的野生森林系庭院呢 ?趕快收聽這一集,來聽聽大師的超直白見解! #點開聽【地產秘密客】Podcast頻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