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 #特斯拉 也可以聽 #陪隧小姐 ❤️❤️❤️
(不是我的特斯拉😭感謝聽眾林先生提供帥照)
這週的 #宜週大事 代班幫手A先生
幫大家精華整理:
#陪隧小姐初體驗
看到標題好像容易想歪,
「陪隧小姐」是前議員薛呈懿的podcast頻道,
定期更新各種節目,有最新宜蘭大小事的「宜週大事」,還有各種主題的節目,
陪你度過穿越護蘭神山的點點時光。
這一集<<Ep.15【宜週大事】1209-1215之好政策其實可以這樣做>>
👇想聽開講的可以點擊這裡👇
https://tinyurl.com/y9b7sbyl
#聽眾的回饋
宜蘭人排外嗎?這要看用什麼角度來看。
有些私房景點、私房美食,不會那麼直接的分享。
第一,怕太多觀光客淹沒,以後自己吃不到。
另外一個則是「我喜歡的你不一定喜歡」,像是糕渣,有朋友說過那是「味道奇怪的鹹果凍」、「比較硬的鼻涕」等。
有時候是觀點的不同,
像是讓宜蘭人最火大的「台北的後花園」,
也是認知的差距產生了落差。
「宜蘭人是否排外?」這個真的可以做為一個專題好好探討與分享。
相對的,宜蘭人雖然常常內戰,從「東北一中」、「溪北溪南」、「肉羹雞排」到最新的「高鐵設站」,真的無所不戰。
但是一到了外地,就是最團結的「宜蘭幫」。
#南方澳魚市場
從無名到FB,再到IG,從以前文情並茂的遊記,再到照片至上的網美打卡,景點的內涵與特質,被壓縮至方形的照片中。
你看到的美景不一定那麼美好,過度美化的濾鏡與角度,讓本來平凡無奇的景點升級,也讓某些有深度的景點走向較為扁平的視覺取向,本來可以來很多次的景點,如果成為一次性的景點,那就太可惜了。
宜蘭有很多深度景點,南方澳是其中之一,海景、山景、美食、文化等不用我贅述,希望能夠有更整體的規劃與行銷。
不要被世俗短視近利的風向帶走,流於打卡炫耀刷存在感的熱點。宜蘭,你值得更好的。
#宜蘭小黃公車
公車在宜蘭,一直是弱勢且很難處理的運具之一,
這點在其他縣市有一樣的問題。
人口難以支撐,因此班次不多,
但是如果因為收入減少而繼續減班,就會造成惡性循環,並非人民之福。
小黃巴士是值得推廣的創新營運模式,對於散村式的宜蘭聚落,是值得推廣與嘗試的模式。
#侯硐東正線通車
辛苦的台鐵基層人員,真的要敬禮!
便當局高層依然賣力做表面,用力做便當,吃力不討好的基層扛責任。
做好平常沒人稱讚,壞掉的時候大家罵半天。
真的要大大給個牡蠣。
軌道運輸看似固定不會改變,但其實一直有緩慢的推移,而且每次都造成相當程度的改變。
從縱貫鐵路從新莊改走板橋、北宜間鐵路從台鐵宜蘭線多了直線選擇等。
經過侯硐瑞芳沿線的鐵路,在直鐵改走高鐵案後,未來發展將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北宜高鐵兩三事
高鐵這個專題都可以寫成論文了,更別說是短短篇幅就要講完。目前就先就高鐵宜蘭站選址討論。
礁溪四城、宜蘭、宜蘭縣政中心、羅東等地,
縣政中心站目前還是最可行的方案。
除了地點位於溪北與溪南偏中間,附近開發較少,未來徵收也比較容易。
四城的地點偏北,溪南人過去搭乘跟到台北的時間沒差多少。
宜蘭站附近徵收較為困難,且有南北本位之爭的指標意義,就跟設在羅東站共購一樣。
羅東除了有上述的問題,也因為較為南邊,所以工程預算會有較多的問題。
高鐵宜蘭站,不只是為了服務宜蘭鄉親,
而是整個東台灣的人民都會受益。
這就像南港站不是只有服務南港區,除了分擔台北車站的人流,還有肩負東北與東部等區域的輸運。
令人較為遺憾的是,工程尚未進行,
而房價已經比天還高了⋯⋯
#北部濱海公路的其他可能
由於國道五號已成為常態性壅塞,
因此現在有兩方案正準備進行。
一個是台二線濱海公路高架化,
一個是台62線瑞濱延伸至頭城。
前者是非常不適宜的下下策,不但效果非常有限,過度突兀的建設將會造成視覺與環境災難。後者稍佳,但也不甚理想。因為延伸端為台62線,距離市中心仍遠,能否有效輸運與成效如何?將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黃春明老師紅磚屋熄燈
說個笑話,宜蘭文化立縣。對,沒了。
#結語
上傳後,陸續聽了很多遍,錄音前不能喝冰的,結果因為貪嘴而破功,聲音很像開過很多場演唱會的瓜哥。地方很多大小事,有滿滿的想法,在短短的篇幅沒有辦法一次講完,就連聽過好幾次後,都有不同的靈感迸出。更多人關心身旁大小事,你我的生活就會更不一樣。
#永遠有講不完的話
#什麼話題都可以講
#喜歡的朋友請搜尋陪隧小姐
#在地鄉親內心永遠都很澎湃
#以下開放聽眾提供賓士啊保時捷啊聽眾帥照😘
侯硐東正線通車 在 【猴硐走山】搶修台鐵路段林佳龍:預計農曆年前恢復通車 的推薦與評價
台鐵瑞芳-猴硐邊坡4日嚴重崩塌,停駛10多天,目前東正線雙向通車,西正線尚未通車。民進黨立委賴品妤今(18日)在院會質詢何時能通車,交通部長林佳龍 ... ... <看更多>
侯硐東正線通車 在 2月3日祁次長搭乘通過猴硐- 瑞芳現場西正線通車的第一班車 ... 的推薦與評價
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 東正... March 5 at 7:44 AM · 3.9K Vi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