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實用的訊息喔!
過年就醫不方便,如果有腸胃問題,先看看錦囊妙計吧!
【上吐】
嘔吐通常在腸胃炎第一天出現,且最為嚴重。如果嘔吐超過24小時,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就要想想其他可能的原因。
如果不吃東西還是一直吐,合併頭痛、意識不佳或頸部僵硬,要小心腦炎或腦膜炎;如果嘔吐物帶有黃綠色的膽汁,要小心是否有腸道阻塞,如果帶有咖啡色,則可能是胃出血。
小朋友有時在吐完後,沒多久就感到飢餓,急著想吃東西,此時千萬別任由他大吃大喝,以免超過胃的忍受度,吃完馬上又吐,反而更不舒服。
如果小朋友想吃,應該每次給予少量,將平常一次的分量分成多次,並避開易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小朋友吃不下不勉強,讓他休息到下一餐再說。
【下瀉】
腹瀉比較不像嘔吐那麼棘手,畢竟多少還吃得下,也不會吐得滿地都是。但如果大量水瀉,就要注意尿量是否減少,哭的時候有沒有眼淚,眼窩是否凹陷,這些都是脫水的徵象。如果體重減輕超過9%,就是嚴重脫水,無論如何都必須立即就醫。如果大便有血絲,每次量不多但非常頻繁,要小心細菌性腸胃炎,若合併高燒不退,有可能是菌血症等腸道外併發症,應立即就醫。
腹瀉時不必刻意禁食,避開太甜或太油的食物即可,母乳也不用停,配方奶的濃度一開始也不必減半。腹瀉和嘔吐都可能造成脫水,口服電解質液是最好補充品,一開始每公斤體重補充50至100cc,在4小時內分次給予,接下來在每次吐或拉之後酌量補充,10公斤以下幼童60至120cc,10公斤以上120至240cc。至於運動飲料,並不合適。
【肚子痛】
一般腸胃炎是肚臍周圍痛,開始時也可能先痛上腹部,這個位置和胃有關。肚臍下方痛可能是膀胱發炎引起,肚臍左下方疼痛,可能是便秘造成的痛,疼痛在肚臍右上方,可能與膽囊有關。
右上腹或左上腹痛,如果合併咳嗽發燒,有可能是肺部下葉發炎。
至於肚臍右下方的痛,首要考慮我們熟知的闌尾炎(俗稱盲腸炎),闌尾炎症狀千變萬化,典型症狀是從肚臍周圍開始疼痛,慢慢轉移成右下腹痛。
小孩比大人更難診斷,常常在闌尾破掉後才被察覺,此時腹痛範圍擴大,輕壓就會痛,甚至不能用正常步伐走路,因為腿部肌肉牽動腹部發炎組織,引起劇痛。
一般而言,持續性腹痛必須馬上就醫。間歇性腹痛,如果是腸胃炎引起,如上腹痛伴隨著嘔吐,或肚臍周圍痛伴隨著拉肚子,可以先觀察,有變化再送急診。腸套疊也會出現間歇性腹痛,特色是痛的時候痛到歇斯底里,不痛的時候就像沒事一樣,必須立即就醫。
便秘腹痛左下腹部 在 葉勝雄的育兒發燒友.小兒科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過年就醫不方便,如果有腸胃問題,先看看錦囊妙計吧!
【上吐】
嘔吐通常在腸胃炎第一天出現,且最為嚴重。如果嘔吐超過24小時,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就要想想其他可能的原因。
如果不吃東西還是一直吐,合併頭痛、意識不佳或頸部僵硬,要小心腦炎或腦膜炎;如果嘔吐物帶有黃綠色的膽汁,要小心是否有腸道阻塞,如果帶有咖啡色,則可能是胃出血。
小朋友有時在吐完後,沒多久就感到飢餓,急著想吃東西,此時千萬別任由他大吃大喝,以免超過胃的忍受度,吃完馬上又吐,反而更不舒服。
如果小朋友想吃,應該每次給予少量,將平常一次的分量分成多次,並避開易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小朋友吃不下不勉強,讓他休息到下一餐再說。
【下瀉】
腹瀉比較不像嘔吐那麼棘手,畢竟多少還吃得下,也不會吐得滿地都是。但如果大量水瀉,就要注意尿量是否減少,哭的時候有沒有眼淚,眼窩是否凹陷,這些都是脫水的徵象。如果體重減輕超過9%,就是嚴重脫水,無論如何都必須立即就醫。如果大便有血絲,每次量不多但非常頻繁,要小心細菌性腸胃炎,若合併高燒不退,有可能是菌血症等腸道外併發症,應立即就醫。
腹瀉時不必刻意禁食,避開太甜或太油的食物即可,母乳也不用停,配方奶的濃度一開始也不必減半。腹瀉和嘔吐都可能造成脫水,口服電解質液是最好補充品,一開始每公斤體重補充50至100cc,在4小時內分次給予,接下來在每次吐或拉之後酌量補充,10公斤以下幼童60至120cc,10公斤以上120至240cc。至於運動飲料,並不合適。
【肚子痛】
一般腸胃炎是肚臍周圍痛,開始時也可能先痛上腹部,這個位置和胃有關。肚臍下方痛可能是膀胱發炎引起,肚臍左下方疼痛,可能是便秘造成的痛,疼痛在肚臍右上方,可能與膽囊有關。
右上腹或左上腹痛,如果合併咳嗽發燒,有可能是肺部下葉發炎。
至於肚臍右下方的痛,首要考慮我們熟知的闌尾炎(俗稱盲腸炎),闌尾炎症狀千變萬化,典型症狀是從肚臍周圍開始疼痛,慢慢轉移成右下腹痛。
小孩比大人更難診斷,常常在闌尾破掉後才被察覺,此時腹痛範圍擴大,輕壓就會痛,甚至不能用正常步伐走路,因為腿部肌肉牽動腹部發炎組織,引起劇痛。
一般而言,持續性腹痛必須馬上就醫。間歇性腹痛,如果是腸胃炎引起,如上腹痛伴隨著嘔吐,或肚臍周圍痛伴隨著拉肚子,可以先觀察,有變化再送急診。腸套疊也會出現間歇性腹痛,特色是痛的時候痛到歇斯底里,不痛的時候就像沒事一樣,必須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