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研究指出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88歲林吳金枝罹患失智症,剛開始忘東忘西,行為變得異常,把醬油當成紅茶喝,重複買鍋子,還幻想媳婦是老公的小三;她的兒子林進民用手機紀錄陪伴母親的艱辛血淚史,並將10年累計1000個小時濃縮成1小時紀錄片。
■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主角林吳金枝的兒子林進民分享他紀錄、陪伴失智母親10年甘苦。林進民說,當初紀錄媽媽生活點滴只是想留做紀念,沒想到拍了10年,早在10年前媽媽就出現失智症狀,例如媽媽常重複買東西,鍋子、刷子買一堆,忘了煮過很多飯,四處藏東西、找東西,找不到就說別人偷走。
林進民表示,有一次在家裡聽到媽媽喊說「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他楞了一下跑去看,媽媽竟站在冰箱旁喝醬油。還有一次他載媽媽去菜市場,先讓媽媽在雜貨店前下車,他停好車返回,竟聽到媽媽向別人說:「哪個司機很好,載我來,還給我1000元。」哪時候他才驚覺媽媽可能失智了。
紀錄片導演陳姜瑾也說,拍片前並不清楚失智症,看了林進民哪麼多紀錄影片,內容包括阿嬤生病初期,到她後來臥病,而當她開始拍攝時,阿嬤已空白的一張紙,拍了紀錄片後,她發現失智症還是很難懂,人生也很難懂,看起來很平淡的生活,卻很珍貴[1]。
■從Fiction(小說)到Non-Fiction(記實文學)
59歲的松浦晉也一位作家,擅長報導太空科技新聞。始料未及的是,松浦人生的轉折不是尖端科學,而是在照護失智的母親後因「男性照護先鋒」之名,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討論。
在日本,由兒子照護年長父母,松浦晉也並非先例。但他以身為兒子的男性視角,記錄與母親的失智症搏鬥2年零6個月的經緯並公開出書《媽媽,對不起。獨身中年大叔的照護奮鬥記》(母さん、ごめん!50代独身男の介護奮闘記)於2017年出版,迄今在照護福祉學、高齡化社會等類型中仍榜上有名。
松浦透露寫書的契機是,2015年2月確認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為了延後在刊物寫專欄的日期,他坦白地告知編輯部。「那就寫你照護母親的事吧。會受歡迎的唷,」編輯建議。
母親失智,攪亂了天色常藍的生活。「對我來說,照護生活就是與壓力抗戰,」松浦低聲坦承。59歲的松浦未婚,是長男。2004年父親罹癌去世後,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同住。弟弟離家自立,妹妹遠嫁德國。
松浦向來以工作為重心,對母親的健康狀況感覺遲鈍,也不關心照護的議題。直到發現母親的行為舉止違反常理,例如講話語無倫次、時空感錯亂、胡亂購買電視購物頻道上的商品、帳戶存款顯著減少、家裡雜亂無章⋯⋯,才知道母親失智的程度已達「需照護1級」(日本分需支援1.2和需照護1.2.3.4.5級),也就是排泄和入浴都需借助他人之手。
失智是條不歸路,患者的情況每況愈下。松浦從此墜入沒有盡頭的暗黑世界。
與母親的衝突隨症狀升高。有一天,身心俱疲的他從外返家,迎面所見的是廚房裡撒滿一地的冷凍食品,以及母親永不歇止的怨懟。怒火中燒,他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重重地打了母親一巴掌。「居然打你媽,你這個不肖子!」母親緊握雙拳朝他衝去,全力反擊。
那晚,松浦徹底崩潰了,懊悔與無力感如浪濤般幾乎將他吞噬。母親照護床腳下那深深的壓痕和地毯上的尿漬,交替著出現在朦朧的夢境裡。一帆風順的人生早不見蹤影,置身在看不到岸邊的現實,讓他覺醒到初嚐敗仗的根源是對失智症無知,他禁不住淚流滿頰[2]。
■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目前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成長,有關失智症的議題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是失智者。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失智症個案管理師呂念諭說,失智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也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基本自我照顧及獨立生活能力。
呂念諭指出,較常見的失智症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及「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該病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病程上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退化的時間也不一定,有個別差異[3]。
■《刺胳針》[6]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然而將高收入國家(high income countries)與中低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相比較後可以發現,高收入國家的高齡人口失智的情況低於中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說,年齡這項危險因子確實可以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目前已經較為普遍認可的失智症危險因子有九項,包括:教育層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抽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與低社交生活。今年的建議中特別增加了三個危險因子:過度的飲酒、腦部的受傷與空汙。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
▪第一個部分是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neuropathological damage)
執行的方針包括:控制血糖、治療血壓、避免頭部受傷、停止抽菸、減少空汙與減少中年肥胖。
▪第二個部分則是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cognitive reserve)
透過治療聽力受損、維持社交生活與受教育則是建議的方式。此外,規律的運動、減少憂鬱的發生與避免過度飲酒被建議為同時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和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
如果將這些「人的生命旅程(早年、中年與晚年)」與「危險因子」配合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以下的對照:
▪早年(<45歲):教育層度低。
▪中年(45-65歲):聽力受損、腦部受傷、高血壓、過量飲酒、肥胖。
▪晚年(>65歲):抽菸、憂鬱、社交缺乏、缺乏運動、糖尿病與空汙。
除了個人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政府的功能也不可忽略。正確的政策可以帶給國民更健康與較高的生活品質,落實全民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延長可以減少早年低教育層度的問題;透過政策減少頭部外傷的活動與可能性,例如:美式足球因為需要利用頭部撞擊作為進攻手段的方式也經常造成球員罹患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
減少國人飲用酒精的程度以及減少空汙的排放都是需要政策面的支持;另外,落實全民的心血管健康與糖尿病的預防等等措施,都是建議政府可以採取的相對應措施[4]。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而東亞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為6.99%。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在2016年主題是「記得我」(Remember Me),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自由時報)「媽媽說紅茶是鹹的」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首映: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36389
[2](天下雜誌)「媽媽,對不起!一個獨身中年大叔照顧失智母親的故事」:https://csr.cw.com.tw/article/42019
[3](桃園電子報)「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 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https://tyenews.com/2021/04/120783/
[4](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刺胳針》發表失智症論文精華篇: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63
[5](國民健康署)「記得我…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預防失智症,從健康生活做起」: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6&pid=3158
[6]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2020 Aug 8;396(10248):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康健雜誌)「失智症的原因是什麼?10大症狀、治療預防一次了解」: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08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失智症 #失智症危險因子#教育層度低 #高血壓 #聽力障礙 #抽菸 #肥胖 #憂鬱 #缺乏運動 #糖尿病 #低社交生活 #過度的飲酒 #腦部的受傷 #空汙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許多朋友會好奇,為什麼楊定一博士會在《神聖的你》談人格類型,這些人格類型重要嗎?和我們個人的靈性成長或說意識轉化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修行、接觸全部生命系列,會讓他的個性改變嗎?這種個性的改變重要嗎?是不是必然?讓我們一起來聽,從全部生命的角度,是怎麼看一個人的個性、人格,甚至,整個人生。 #楊定...
「個性改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Maggie 傅珮嘉 - 又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米薩小姐的星座塔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看板ONE_PIECE - [閒聊] 1082話,鷹眼和沙鱷會改變嗎? 的評價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個性容易跟人起衝突怎麼辦?改變「做法」其實比改變性格更重要 的評價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閱讀人- 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 轉變信念,換個行為 的評價
- 關於個性改變 在 想改變個性?別小看這一件事- 個人看板板 - Dcard 的評價
個性改變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鬼門都快關了還是覺得肩膀很重很酸嗎😏
泰國鬼片「鬼影」跟日本「七夜怪談」應該是我數一數二覺得最可怕的恐怖片吧😖
西洋鬼我真的無感,亞洲鬼片真的後座力實在太強了,大家應該都有看完不敢在浴室待太久的經驗吧 哈 洗髮精流到眼睛裡還不敢閉 淦 超煩 哈哈
By the way 「鬼影」男主角超帥,女鬼長得很像台灣早期一個諧星”技安妹”😂
聽過司馬中原講鬼,那有聽過號稱髮型界的馬世莉遇鬼嗎?知名髮型師Luck帶我們在農曆七月一探究竟,為何他利用他的靈異體質一直跟鬼上床(不是約砲故事呦🤣)
如果你想知道人鬼殊途的浪漫邂垢,千萬別錯過知名髮型師人間馬世莉的撞鬼浪漫故事🥰👇🏻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9%AA%A8%E7%81%B0%E7%B4%9A%E7%A7%98%E8%BE%9B/id1579447168?i=1000533482464
不知道大家從小到大是不是總是會有一個朋友說它看的見或常遇到👻,俗稱”陰陽眼”~
我個人不知是八字重還是怎樣是沒特別遇過什麼怪事,但本人希望是都不要遇到la😅寧可信其有。
至於我以前唸書時期就有遇到一個轉學生同學她就有陰陽眼,她不但可以感受到附近有沒有這些好兄弟,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們在那裡。
學生時期的我們人小鬼大天不怕地不怕就很愛纏著她問這裡有沒有那裡有沒有的,這時候想想真的很欠打,明明超可怕der
尤其我們在陽明山上唸書大家都知道,華岡藝校跟文大都是出了名的鬼故事超多,而且以前在學校還因為鋼琴教室有學姐暈倒叫救護車什麼的又更加深了,鋼琴室鬧鬼的傳言。
我那個陰陽眼的同學,說她跟他弟都看的到,小時候她爸開車經過九彎十八拐時都會有一群人一直直瘋狂的拍打車窗她們都很害怕。
她還說她洗頭的時候,抬頭沖蓮蓬頭的時候有一張臉就直接跟她對著(淦~TMD是我就尖叫+漏尿),但她還是若無其事的洗完,因為她說她習慣了而且其實不能讓它們知道妳其實看的到它們,不然它們就會一直煩你或找妳幫忙什麼的😱
她還說每個人身上其實都有著不同顏色的光,每一種顏色的多寡代表這個人的特性,但也會隨著不同時期個性改變,我記得她告訴過我我是綠色居多的人,綠色代表著個性古怪……….這🤷🏼
我還記得她曾經說班上有個同學的顏色很混著,而且身邊有跟著一個女生(靠腰勒!講的好像只是去隔壁買個貢丸湯一樣),重點畢業後聽說這個同學因為精神方面自殺了😣(我嚇傻)
Anyway鬼門開了,大家一些就習俗不要鐵齒不信,我個人沒在信任何神佛但該尊敬的還是要尊敬呦😅ㄟ~🧧地上紅包不要亂撿呦 哈
我個人還是覺得人心比鬼更可怕,不然怎麼會一直發現小人同事一直搞小手段呢😌哈哈
喜歡我們節目的記得訂閱呦😉
「骨灰級秘辛」除了我們兩個主持人 汪詩敏 Sylvia 分享的故事外,偶爾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嘉賓登場呦😉🙌🏻
#podcast #applepodcast #spotify #KKBOX #Firstory 各大網站皆可收聽👇🏻搜尋[骨灰級秘辛]
🎧
https://open.firstory.me/user/guhui598/platforms
▫️ 每週更新
▫️嫌我們老人步調太慢可以用1.2倍聽呦 哈
▫️我們的節目有點吵
💰抖內一下我們🤣老人家口很容易渴💦
「歡迎酒水贊助/愛的打賞」
https://pay.firstory.me/user/guhui598
哥哥姊姊會在節目裏一一唱名感謝打賞呦🤑
個性改變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帶3個孩子徒步走過200公里路🌸 「在想法和慾望上斷捨離,是對孩子最好的身教」】
李珮琪是一位花蓮的國小老師。她長期實行「斷捨離」,把生活上的斷捨離延伸到想法和觀念上。她運用這種新得來的果斷積極,從去年夏天開始即知即行,陸續帶著3個孩子徒步走了200公里,北至太魯閣、南至台東市...
她說,「以前的我,因為有著處女座A型的龜毛性格,凡事要求完美,若沒有百分之百完整的計畫,是不可能去做的,做了以後又會擔心東擔心西,搞得旁人很有壓力。」執行斷捨離後,個性改變了,不再拘泥小節、不再猶豫不決。徒步之旅後,孩子也變得容易滿足、更隨遇而安…⬇️⬇️閱讀全文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個性改變 在 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許多朋友會好奇,為什麼楊定一博士會在《神聖的你》談人格類型,這些人格類型重要嗎?和我們個人的靈性成長或說意識轉化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修行、接觸全部生命系列,會讓他的個性改變嗎?這種個性的改變重要嗎?是不是必然?讓我們一起來聽,從全部生命的角度,是怎麼看一個人的個性、人格,甚至,整個人生。
#楊定一真原醫
#楊定一靜坐
#楊定一全部生命
#解脫
#平等
#靜坐導引
#修行
#心理學
#人格類型
#MBTI
#CarlJung
#臣服
#未知
個性改變 在 Maggie 傅珮嘉 - 又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都挺好的 It’s All Good] Cover
都挺好的 放手了 自由了
再也不用猜忌 天亮才回家的你
所有恨你的語言 沒意義 也放過我自己
回想起你 又是對 誰纏綿
我倒是學會享受苦辣酸甜
誰變了 都已經無所謂 我沒有哭著臉
這樣也是挺好的
不用再看到你的臉色
我會罷休不再追究了
我們都自由各自取捨
這樣也是挺好的
最難的題目已經選擇
快點忘記陣痛和波折
推開跨出未來的大門
都挺好的 放手了 自由了
再也不用猜忌 天亮才回家的你
所有恨你的語言 沒意義 也放過我自己
你改變不了的個性 改變不了你自己
當我們相識的那天的承諾
現在聽起來格外諷刺
想結束這一切不再繼續
一心只想 離開我
多少夜你思考這題 或是想掙脫愛情
碰撞與爭執在生活中不減反增
原來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你選擇放棄
是你想把回憶全捏碎
即使賠了輸了你早已經無所謂
走來又跌又撞想到未來就好累
當罪人你已經無所謂
你什麼都不求 你只想要自由
你只想要你的人生徹徹底底
重新來過
決定就別再回頭 你不再回頭
這樣也是挺好的
不用再看到你的臉色
我會罷休不再追究了
我們都自由各自取捨
這樣也是挺好的
最難的題目已經選擇
快點忘記陣痛和波折
推開跨出未來的大門
#都挺好的 #江靜 #張震嶽 #翻唱 #傅珮嘉 #傅又宣 #MaggieFu #FuFu #華語歌 #KKBOX #Cover #Songcover #Singersongwriter #唱作歌手 #Itsallgood
個性改變 在 米薩小姐的星座塔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米薩小姐】FB 新聞► https://pse.is/JH7U9
【米薩小姐】I G生活 ► https://pse.is/KE2SN
【米薩星聞】用星座星盤分析你想知道的新聞事件
新冠肺炎幾時會結束!?
https://youtu.be/zkcD66D5ZKo
蕭亞軒「鮮肉菩薩」專吃小鮮肉的秘密!?
https://youtu.be/fOLdMdxe9qc
范瑋琪 vs. 張韶涵,世紀恩怨!?
https://youtu.be/uZ2lsAuEQ2E
日本牛郎帝王羅蘭,ROLAND!
https://youtu.be/BYgIembJxaQ
周杰倫 vs 吳宗憲,反目成仇的真相!?
https://youtu.be/qXYLEh4kyVI
宋慧喬、宋仲基為何分手!?
https://youtu.be/-WJFP8kvpwA
吳怡農 vs. 蔣萬安,誰有強運!?
https://youtu.be/MpA3UNnUnWo
志玲姊姊為何閃婚?
https://youtu.be/WIc2hVAgwxk
蔡依林會與舊愛復合嗎?
https://youtu.be/4Hs8G06O43g
#蕭敬騰 #牡羊座 #米薩星聞
個性改變 在 個性容易跟人起衝突怎麼辦?改變「做法」其實比改變性格更重要 的推薦與評價
個性 容易跟人起衝突怎麼辦? 改變 「做法」其實比 改變 性格更重要|快樂大學. 56K views 5 years ago. 快樂大學Happiness University. ... <看更多>
個性改變 在 閱讀人- 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 轉變信念,換個行為 的推薦與評價
性格能在當下的瞬間被改變: 轉變信念,換個行為,久了個性就改變。 比方說會猶豫的人,訓練自己短時間內作決定; 喜歡拖延的人,就要求自己馬上去做,即使沒有心理 ... ... <看更多>
個性改變 在 看板ONE_PIECE - [閒聊] 1082話,鷹眼和沙鱷會改變嗎? 的推薦與評價
1082話裡,
在為巴其的光芒萬丈感到刺眼之時,
我們也可以看到三人各自的態度,
似乎仍一直遵循著相同的個性。
巴其一開始登場就想著收集寶物,
不管目標指向ONE PIECE或是金銀財寶,
他都是在「尋寶」。
鷹眼和克洛克達爾的台詞也很有趣:
沙鱷到現在也沒有放棄原來的目標,
還是計畫用軍事力建立理想鄉,
對於巴其的話,他首先提到的是組織、財富和需要準備的「計畫」。
而鷹眼一向是與世無爭的風格,
但卻也重視力量,
過去他少數主動採取的行為就是砍向白鬍子說著想試試看差距,
紅髮少了一隻手就對人家沒興趣了。
在這次的台詞,
他最關心的是那些將要競爭的「強者」。
總而言之,
可以看到三人一路走來,
他們各自關心的事似乎都還是和最初一模一樣,沒有一絲絲改變。
各位覺得,
那兩個我行我素的大佬,會在巴其的激勵下發生改變嗎?
馬戲團的笑語,能夠融化他們凍結的心嗎?
會不會苦笑著說「呀咧呀咧,真拿你沒辦法」
話說當初沙鱷入獄時,Miss.黃金週幫他描繪出的夢想還是成為海賊王,
之後一聽到有頂上戰爭這種機會出現,也馬上想要出來挑戰。
我還是相信他有那份野心的。
或許將來會認真幫巴其出謀劃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17.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ONE_PIECE/M.1682649537.A.AC9.html
※ 編輯: RoChing (223.137.217.24 臺灣), 04/28/2023 10:42:49
比起之前當七武海做傭兵,這格局整個不一樣了。
但不影響他們嚮往頂點的目標?
要是大家都這樣想,那將掀起驚濤駭浪!
鷹沙摩白二幾個連可信任的團隊都沒有,蛇姬只守自己一國。
※ 編輯: RoChing (223.137.217.24 臺灣), 04/29/2023 00:44: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