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組織文化陋習
#看到國防部開始逐步改善
#愈困難愈要做
從2013年洪仲丘事件到去年發生的磐石鑑案,以及軍中陸續出現的霸凌案件,國軍常讓社會大眾覺得重大事件處理不當,內部問題積習已久難以改變。
去年四、五月,我質詢國防部長,要求國防部不能再將這些重大事件視為單一個案或誰下台負責就好,必須正視國軍內部有敷衍上級與美化資訊的組織文化陋習需要改變。
當時,我以國防部報告中所呈現出的資料為例,這樣向部長溝通說明:
「在269旅及相關事件的報告中,我發現 #不科學的威權軍隊文化 導致國軍在面對問題時,時常 #選擇性呈現 與 #美化資訊,例如:以 #服從命令 的說法來迴避是否知道真相,使用「自殘」及「自我傷害」等不明確的詞彙來避談自殺,使用 #個人原因 一詞來避談霸凌及軍中組織管理的問題。
這種長期以來 #不論對錯只要求服從、#不講求科學實證只擔心懲處、 #SOP不是沒有而是太多且做不到 的管理方式,難以解決問題,且常導向 #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及 #讓大家不敢說出事實全貌。」
為了真正改善問題,我呼籲國防部長, 以建立 #民主國家要求精確與科學的軍隊文化 為目標,開始進行組織文化的檢討。只有一起面對軍隊長期的威權組織文化弊端,徹底檢討,才能提升整個國軍的文化。
#面對問題就是解決的開始
在范雲辦公室與國防部來回持續溝通下,去年九月國防部提交「國軍組織文化改革」報告,這份研究報告在某些議題上仍不夠精確,但至少已開始面對問題。報告中指出國軍在組織文化有五大面向需要加速改革:
❌領導文化:國軍雖已逐步邁向開明,但 #傳統高壓式的威權型領導 依然存在。
❌人事文化:官校期別的「輩分」及「倫理」仍相當明顯,造成長官搶短線、爭績效、不願面對長期問題、排斥改革等情況。
❌管理文化:事務冗雜過多,許多文書紀錄只是複製貼上、難以反映實情,諸多「簡化」措施都只停留在表面,並未發揮實際作用。
❌獎懲文化:長久以來的連坐處分制度,導致掩蓋事實與官官相護的事件不斷發生,許多懲處只為平息民眾怒火,真正問題癥結並未改善。
❌性別文化:雖然性別平等確實有邁進,但缺乏性平意識導致的性平事件也依舊存在。
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報告中有一個訪調是針對:「您是否認為案例宣教並無效果,只是浪費時間?」。
結果有超過三分之一(37.22%)的受訪國軍表示贊成,覺得「難說」的也占了29.87%,兩者相加超過半數。如果「案例宣教」被認為浪費時間,這顯示,國軍組織文化需要好好地檢討,才不會將時間與資源作無效的運用,完全無法將好的政策作有效的傳達。
當然,我很了解,國防部的研究報告只是開端。如果研究的結果被束諸高閣,之後無法落實,真正的改變還是不會發生。
今年一月預算審查時,我要求國防部盡快擬訂國軍組織文化改革的 #規劃及時程,且必須引進 #外部的專業諮詢機制。
我的辦公室也持續和國防部溝通,希望部裡能自己重視組織文化改革。因為我了解真正的改革很困難,無法單靠外部監督。必須國軍領導階層自己有意願動起來,才能一步步向前。
很高興今年五月時,國防部提出了較完整的規劃,而且持續推進,到目前為止,執行狀況如下:
✅ 完成書面規劃提報單。
✅ 完成籌組諮詢委員名單。
✅ 召開相關執行協調會議。
✅ 完成部外諮詢委員意見蒐整。
▶️ 開始依循部外諮詢委員意見,持續內部溝通及督導,要求國軍各單位提出確實的改善計畫及說明。
⏩ 邀集部外諮詢委員共同研討「國軍組織文化改革」。
⏩ 完成規劃要項與推動方案。
⏩ 持續管考以落實改善。
針對五大組織文化面向,國防部也列出優先改善事項。
以磐石鑑被詬病最嚴重的 #層層隱匿文化 為例,改善的作法包含:
完善管理及回報機制、強化廉能組織、推動各項權益及制度公開透明、朝向調適型領導文化發展、完善官兵救濟程序等。
蔡總統上任後,所展現對國防的重視,對國軍的支持,可以說是舉國皆知。我期待國防部的領導者,能夠肩負全民的期望,提升軍備戰力的同時,也務實提升軍隊的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長久累積造成的,要改革到位很困難,但愈困難我們愈要做,不能繼續拖下去。這一年多來的推進只是個開始,我會繼續努力監督,期待未來每一位勇於付出的國軍同仁都能在軍中受到良好的訓練,發揮專業,共同守衛我們的民主!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個案研討會議紀錄 在 張耿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基隆市議會第十九屆第五次定期會
市長施政總質詢
因受此次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所影響,深怕群聚會議影響疫情擴散,經大會決議確認此次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由書面質詢。其有關市民最關心的疫情問題面對病毒的人侵因應作為、政府紓困4.0的補助市府的相關作為為何?耿輝此次共提五大項,另外,對民生市政賡續追蹤案件,共提十五項,建請市長及各局處長,針對貿詢議題,具體可行回覆,其書面資料全文如下:
【疫情部份】
1.請問市長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至今,全台第三級警戒再度延長至7月 12日,許多行業都因此大受影響,新北政府將補貼新北市企業停業之業者,每位全職員工各一萬元,另外補貼員工一次性薪資三萬元、就業安定基金加發一萬元,針對本市紓困補貼措施,請基隆市林市長提出,除了中央補助外,針對各種娛樂行業及其他具防疫風險營業場所(KTV、夾娃娃機店、桌遊棋藝店、小說漫畫店等),有何具體補貼的方式? 請市長具體答覆。
2.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防疫補償金申請恐暴增 社會處有何因應措施?據本席所知基隆市民申請防疫補償金-去年到現在共申請3738件發放4371萬元,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基隆也出現確診案例,需要隔離或是檢疫的民眾人數恐怕也將跟著增加,因此,本席擔心萬一疫情擴大,我們基隆市的防疫補償金有因應措施嗎?防疫補償金不夠用時,市政府需要自籌經費嗎?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3.自2/21本土第1例COVID-19確診後,明顯凸顯中央所說的超前部署有問題,全國都面臨疫苗嚴重不足,大家都在搶疫苗,請問林市長目前基隆分配到的疫苗數量是多少?明顯不足對吧!我們北北基桃是共同生活圈,基隆很多確診個案都和雙北有關,不能分開來對待。請林市長務必向中央呼籲,未來疫苗的分配要北北基桃一起來考量分配,區域聯防的觀念來分配才公平,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4.最近收到喪家擔憂與陳情,近期Covid-19 Delta 變種病毒入侵,而猛烈傳染力更是令人擔憂,每天殯葬業接送大體,人員進出各地方接送大體遍及醫院、喪家、殯儀館,聚集在密閉空間,第一線接觸大體提高染疫風險,而公文下來回覆疫苗不足? 這讓第一線人員情何以堪 , 官員不用接觸大體且自己已經打好打滿沒顧及每天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難不成你們要去接觸第一時間的大體? 萬一第一線接觸大體人員染疫,返家過程是否成為防疫破口?
因此,本席深切希望,既然先前指揮中心認為高風險工作者納入公費疫苗接種優先順序,那麼對於殯葬業接大體人員,是否也比照辦理 ?
此外,更應提供免費的PCR檢測,杜絕因接大體而衍生染疫風險。最後,我也要感謝立陶宛贈與我國兩萬劑AZ疫苗,對於當前疫苗仍極其短缺的台灣人民來說,確實是雪中送炭。立陶宛人均GDP(人均國內生產毛額)約1.96萬美元,都尚有餘力贈與我國疫苗,甚至都已經採購目前最新、最強的美國Novavax疫苗。反觀我國在民進黨內再三強調的經濟創新高,去年人均GDP接近2.84萬美元,主計處更預估今年超過3.22萬美元,至今都還未能籌足國際認可的Covid-19疫苗。進一步了解,立陶宛能夠自救救人的前提是,他們採購了超過人口數倍的疫苗,並且不單壓特定單一廠商,世界銀行統計立陶宛在2019年人口為279萬4137人,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於今年6月中旬,立陶宛已經批准採購總計達1620萬的疫苗劑量,等於是人口數將近6倍。此外,直到近日已經收到超過254萬劑疫苗,成效就是超過122.6萬人至少接種過1劑疫苗,佔總人口近44%,97.4萬人已經完整接種疫苗,佔比為34.8%。相較他們落實真正的超前部屬,令人恐慌的是,近期新聞指出全球瘋搶美國Novavax疫苗之際,美國Novavax疫苗公司卻證實「目前沒有跟台灣政府有任何聯繫」,如果涉及中國大陸代理的BNT還有藉口可以推拖,但連美國研發生產的疫苗,都尚未接洽,顯然蔡政府不是沒錢,不是外國阻擋,而是出現了某些不能說問題。請市長具體的答覆。
5. 本席最近接獲部分選民的詢問想詢問市長:
有關「紓困4.0」, 這次新增個人現金紓困330萬人次(上次個人紓困400萬人次,這次730萬人次)。去年無雇主的自營業者,勞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以上一萬元。農漁民排富後都可領一萬元。加入勞保的漁民(甲類漁民),投保額度24000以下領三萬元,這次新增超過24000者也可領一萬元。孩童家庭防疫補貼每位孩童1萬元。無勞保農漁保的自營業者,攤商、臨時工、接案工作等,年收入低於基本生活費者,領1-3萬元。
藝文工作者領一到三萬元。
中低收入戶領4500元。
三級警戒後被政府命令停業的大部分業種(健身中心、電影院、補習班)分兩種類型:
停業期間,如果他有給員工至少基本薪資,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四萬元(雇主領)。如果他沒有給員工基本薪資以上的薪水,我們一個員工補給他一萬元(雇主領),而員工可領四萬元(員工領)。那對於部分有些沒辦法領紓困金的人,市長是否可以向中央建議,站在公正、轉行正義立場上再做詳加補助發放的對象,以昭公信!希望市長可以給予具體的答覆!
【市政部分】
1. 市長任內2屆,再過1年多的時間將屆滿2屆8年,對於七堵區過去與未來,有何具體落實的地方與展望?
2. 本席在第四次定期會市長施政總質詢,曾建議:林市長邀請蔡立委能夠積極爭取中央有關財劃法分配對商港建設補助,因廢除受損港口所在地縣市能予以立法保障。請問市長現爭取狀況有無具體成效?
3. 社區闔家歡增加篩檢名額,請問市長您上任至今一直沒有增加過,是否為市民健康保健著想,在明年預算編列,是否考慮增加,以利市民保健?請市長答覆(第四次定期會市長市政總質詢答覆本席會與衛生局長研討對策是否增加編列預算、增加篩檢名額)?
4. 基隆河沿岸步道串聯與優質化及整治親水休閒遊憩區,工程總經費5.2億,現尚缺3.4億,市長、蔡立委有無繼續向中央賡續爭取(何時行文或書面有無紀錄佐證,並何時經費全數到位?
5. 有關市民家中患有重大疾病雇請外勞看護或送安養專業機構治療者,予以酌請補助經費或減輕家庭經濟負擔。現市府向中央爭取狀況如何? 還有市府的作法為何?
6. 全民增加幼兒公托班次,以減輕市民經濟負擔,現市府執行狀況如何?預定何年可以免抽籤全部可以就讀公托班了?
7. 有關「北五堵新市鎮」計畫,現執行狀況及進度為何?
8. 七堵區崇智橋之崇義街至富民里河濱公園一帶綠地提供市民休憩的大空間,市長上任近7年,本席認為市長魄力不夠,到現在均無進展?對不起市民
9. 七堵區百福公園重新規劃設計,打造大型戶外親子共遊基地,有關本案也拖延太久了吧!本席18屆提了案到現在19屆也將屆滿了,到底現在執行狀況為何?
10. 七堵區泰安公園重新改造提供市民健康活動場域,本席認為經費不多也是本會第18屆的提案三讀通過在案且讓我們七堵區市民等待多年,尚未見曙光,市長團隊要深入檢討,何時能完成!還是要等到下任市長來完成?!
11. 有關老舊社區改建,提高容積獎勵加速都市更新,現執行狀況如何?尤其七個區市容30、40年均沒有什麼改變老舊房屋依然存在,請問市長上任至今七個區市容觀瞻改變了多少?
12. 有關本市各弱勢團體身心障礙者福利爭取:如青少年將畢業後步入社會有關就業問題,還有以工代賑之場所,在市長任內有無增加?
13. 市府全面再次檢討山坡地管制措施,以利本市觀光休閒,產業之發展,林市長上任至今推動多少,具體成效如何?
14. 有關七堵區七期重劃區國產署土地聯合開發暨儘速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在前張市長任內以做可行性報告結果也向本會說明,要建設實施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結果林市長上任後暫緩實施,請問市長,全台哪一縣市鐵路大站,附近沒有客運轉運站?又何時能夠賡續推動七堵區興建客運轉運站,以利地方發展。
15. 打造優質人行空間,提升生活品質,現今全市各區執行狀況,請市府相關單位答覆。
個案研討會議紀錄 在 廖國棟Sufin.Siluk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地方代表努力認真關注 共同創造原住民族安心的居住生活
國棟在108年8、9月間接獲地方陳情,台東縣成功鎮比西里岸海岸遭侵蝕,亟需加以保護,立即邀請經濟部水利署、台東縣政府、成功鎮公所等相關單位於108年10月5日進行會勘,並當場獲水利署第八河川局蔡局長允諾將立即進行相關海岸線保護措施。
會勘中地方表示堤後排水溝加蓋之訴求,#向當地民代之陳情,苦無結果。因此,國棟立即要求堤後排水溝加蓋,也請第八河川局務必全力協助。(圖一-國棟會勘通知單)
該堤後排水溝加蓋工程,也於109年5月順利完成,還給地方乾淨的生活環境。
國棟仔細盤查各類關心成功鎮比西里岸海岸案外案提後排水溝加蓋工程的處理狀況,簡述如下:
1.108年5月2日的確有成功鎮民代與河川局會勘三仙海堤堤後排水溝。(圖二-地方民代會勘會議紀錄)
2.當天會議結論:#本局將研議後處理。
#研議 這個字眼是公文用語,簡單來說是指「研討商議」,白話地說就是「這個案件,我帶回去想想」,#並不是承諾會處理三仙海堤堤後排水溝。
的確,很多公文用語,常常會讓人誤會意思。也因此,更需要有經驗的民意代表與其幕僚團隊,瞭解公家機關的職權與意思,去衝撞與突破,以利爭取原住民族的權益。
國棟長久從政以來,的確看到很多鄉親被公務員的話術搞得頭昏昏,誤會行政機關的用語,以為自己的陳情或訴求將有進度,實際上行政機關根本沒有答應的狀況。
譬如這次的案外案,國棟與水利署還有河川局其實也是很意外。#研議後處理,白話來說就是「這個案件,#機關帶回去想想再考慮要不要處理」。很顯然的,河川局並沒有答應要求,才會有後續地方向國棟陳情的狀況。
所有地方事務都是需要各級民代、各級行政部門通力合作,才有辦法順利落實、達成族人們的需求,本人也會持續秉持初衷,與所有地方民意代表及民眾、族人們一起為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努力。
個案研討會議紀錄 在 臺東縣國中(小)疑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個案會議紀錄 的相關結果
接受情緒行為障礙鑑定學生,送審資料至少需包含兩次的個案研討會議記錄,以評估第一次會議中策略執行情形,提供鑑定委員對疑似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做更完整的評估。 ... <看更多>
個案研討會議紀錄 在 個案研討會議 的相關結果
社區資源平台聯繫會議會議紀錄表. 時間99 年10 月27 日(三)1430~1630. 地點勵馨基金會(三重市溪尾街73 號3 樓). 會議主題. 及概要. 個案研討會議,各單位提出寶貴建議. ... <看更多>
個案研討會議紀錄 在 17_個案會議記錄表.doc 的相關結果
(學校名稱)個案會議紀錄表. 學生編號/姓名:, 日期: 年 月 日. 時間: 時 分至 時 分, 地點:. 出席/列席人員. 職稱/關係. 問題重點概述. 提案討論. 討論與建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