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書--《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文末有書籍分享
⠀⠀⠀
收到這本書覺得很開心,這本書是抉擇的作者全新的著作《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
⠀⠀⠀
作者是一個經歷過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他上一本書中,他討論他如何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中,給予自己支持希望與想像,讓自己有機會活下來。
⠀⠀⠀
⠀⠀⠀
與意義治療的創始人Frankl有類似遭遇的作者,同樣對於經驗本身的意義是由我們「主動詮釋」的想法相當有感,後來自創了「選擇療法」,希望能夠幫助許多在創傷的困境中,在創傷腳本中困住而走不出來的人們,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
⠀⠀⠀
作者使用十二個章節,討論十二個心的牢籠,包含:
⠀⠀⠀
⠀⠀⠀
受害者心態、逃避心態、自我疏忽、秘密、內疚和羞恥、哀痛、僵化思維、怨恨、恐懼、偏見、絕望以及憤怒(耿耿於懷)。
⠀⠀⠀
⠀⠀⠀
這十二個牢籠,常見於每一個受過創傷的人們,我們在這個牢籠中逃不出去,恨著關住我們的人,最後卻慢慢發現;
⠀⠀⠀
⠀⠀⠀
我們面對創傷的態度 ,有時讓我們成為自己的獄卒,坐著自己的牢。
⠀⠀⠀
⠀⠀⠀
就如同我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接觸感受的重要性,我很喜歡書中的提醒,他提醒我們,逃避感受其實是在否認現實。如果我們想要療癒創傷,我們得勇敢地 #先找回並面對自己的感覺 ,因為 「你無法治好你沒有感覺的東西」。若我們沒有感覺,也無法學會陪伴,這些黑暗的情緒與感受,會在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時候侵襲我們,讓我們在內心的黑洞裡困住而痛苦不堪。當我們有機會感受,並且願意陪伴理解自己,我們也許就有機會重新看待自己,重寫自己的人生腳本,並給予自己不同的選擇。
⠀⠀⠀
⠀⠀⠀
嚴格來說,我認為這本書,適合已經面對創傷一段時間,開始有辦法覺察與理解自己感受與創傷,此時已有勇氣想要往前走,也願意嘗試新的方法來療癒自己的人。
⠀⠀⠀
⠀⠀⠀
如果你覺得你面對自己的創傷與情感,可能還處在抽離 不想面對或不熟悉的情況,讀這本書時,需要慢慢來。如此才不會因為感覺到自己沒有能力做到作者所建議的方法,而覺得挫折沮喪甚至自責。
⠀⠀⠀
⠀⠀⠀
將這本療癒之書推薦給大家。
⠀⠀⠀
⠀⠀⠀
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7756
⠀⠀⠀
⠀⠀⠀
-------------
⠀⠀⠀
#書籍分享
⠀⠀⠀
感謝圓神出版 提供三本《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完成以下步驟,就有機會獲得《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一本。
⠀⠀⠀
#方式(三位名額): 在 #本篇文章按讚、#公開分享至個人頁面,並在 #本篇文章留言你想要這本書的理由
ex 我想要學會如何安撫自己的情緒。
⠀⠀⠀
活動至 8/27(週五) 中午12:00 截止,共有3位朋友可獲得《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一本,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
#注意事項:
1. 本抽獎僅供寄送地址於台澎金馬的讀者朋友參加。
2. 抽獎名單公佈後,請 #三天內 (8/27-8/29)回覆,逾期則不受理。
「倖存者內疚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新聞] 2友魂斷梨泰院!倖存高中生走不出陰影4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倖存者內疚... - 奶奶心理學‖ Psychology 的評價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倖存者內疚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 - 醫院診所網路醫療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青少年心理健康- 身为火灾幸存者的丹尼鼓舞人心的康复之路 的評價
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奶奶心理學 ‖ Psycholog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留下來的人偏偏是我?
-
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倖存者內疚
「我想做點什麼,卻什麼也做不到。」
「為什麼留下來的不是別人,而是那麼普通的我?」
「要是當初我再努力一點,事情就不會這樣了吧?」
太魯閣號的事件讓人遺憾,除了哀悼性命的逝去突然,難過意外的發生,並找相關管道努力提供協助外,腦海卻也浮現了那時候無能為力的自己。知道事情或許本來就會走到那樣,或許本來當初的自己就是沒有能力改變現狀,卻還是沒有辦法停下來不自責自己。
「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只能做到這些......?」
▶︎ 一個人承擔的倖存者內疚
承擔著過去的記憶,每當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就像按下播放鈕般,腦海不斷重演當時所見。一個人獨自承擔著責任,沒有辦法釋懷。這份內疚感,我們稱之為「倖存者內疚」。
倖存者內疚是一個人在至關危險的情境下存活,而其他人卻無法倖免的症狀,同時也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的主要症狀。
▶︎ 有哪些人會倖存者內疚?
在經歷可怕畫面的當下,擁有倖存者內疚的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已經受到創傷。而倖存者內疚的人,多為以下身份:
• 自然災害存活者
• 災害目擊者
• 癌症復原者
• 器官移植接收人
• 家人罹患致命遺傳疾病
• 家人自殺
• 子女先行離開世界
▶︎ 倖存者內疚會產生哪些症狀?
根據 Hannah L. Murray 於 2018 年的研究指出,有 90% 接受創傷壓力治療的對象都有倖存者內疚的症狀,表示倖存者內疚與創傷壓力症候群兩者高度相關。
而倖存者內疚的對象往往還有以下症狀:
• 不斷思考當時事件
• 容易發怒且暴躁
• 覺得無助,與世界脫軌
• 害怕、疑惑
• 失去動力
• 失眠
• 頭痛
• 噁心或胃痛
• 孤立自己
• 有自殺想法
▶︎ 如何緩解倖存者內疚?
2018 年底的研究指出,多數倖存者內疚對象以及創傷壓力症候群,在事件發生的一年內並不會接受任何治療,然而,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症狀持續了三年以上。
面對「倖存者內疚」,除了尋找專業醫療協助,我們還可以從這五個方法緩解不適:
1. 接納自己的情緒,無論好壞
2. 嘗試與人交流
3. 練習正念
4. 練習照顧好自己
5. 從幫助他人感受價值
▶︎ 倖存者內疚的只是當時的事件嗎?
「倖存者內疚」的傷,並不只是想法上的難過,而是更深遠的,無法接受對方離去的突然。
往往我們會以為對方難過的只是事件發生的當下,但擁有倖存者內疚的人,在深受創傷所苦的當下,腦海回憶著的還有對方過去的好、對方曾經的鼓勵、對方曾經的照顧。他們難過的是以為還有更多的以後,卻不得不接受再也沒有以後了。
▶︎ 我們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想要對方過得好一些,然而,即使我們再有同理心,也難以共感到對方的記憶,以及當時那些離開的人,在他們身上留下了多少回憶。
在他們身邊的我們,可以提供的就是傾聽與陪伴,聽他們說說當時的故事,又或是內心的感受,不批判、不提供建議、不改變對方,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協助對方尋求醫療資源協助。
事件發生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行動,讓他們至少感受到更多一些的溫暖。
我是奶奶!
喜歡的話幫我按喜歡,然後分享出去。
簡單用心理學,找到潛意識埋藏的真相!
參考資料:
1. MedicalNewsToday «What is survivor guilt»
2. CounselingToday «Relieving the heavy burden of survivor guilt»
———————————————————————————
#心理學 #心理 #情緒 #憂鬱 #焦慮 #創傷壓力症候群 #倖存者偏差 #倖存者內疚 #創傷 #太魯閣號 #出軌 #時事 #Psychology #survivorguilt #PTSD
———————————————————————————
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腦中小劇場 校園霸凌贈書場 活得坦蕩,是最好的回擊】
這本書,讓我想起了某個高中生。
男孩是校園霸凌案的關係人,事件揭露後長期情緒低落,足不出戶,家屬擔心案主自殺,決定求助心理治療。
由於案主持續緘默,我決定使用「語句完成測驗」來進行評估,這是一套半結構式的投射測驗,設計原理是藉由不完整的刺激,讓案主進行補遺,從回應中推敲案主的想法與態度。其中有個題目是:
在學校裡,_________
受試者必須填上能構成完整語句的答案,而男孩的答案是:
在學校裡,「看見了地獄」
然而這位看見地獄,情緒極度憂鬱的孩子,並不是霸凌案的受害人,
而是旁觀者。
無法為朋友挺身而出,甚至視而不見,讓他深感內疚,但最讓他崩潰的,是朋友居然沒有一絲責怪他的意圖。兩人放學後還是一起走回家,哈拉無關緊要的蠢事,聊著社團的八卦,他偷偷看著對方褲子上沒擦乾淨的鞋印,小心翼翼地不讓話題轉到那些狠角色身上。
但朋友看起來卻毫髮無傷,那些傢伙往他身上招呼的每一拳,彷彿都打在自己身上,他卻只能逃避,因為他還要拚學測上大學,不能被這些事拖下水。講到這裡,男孩哭得泣不成聲,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幫他,就算整個事件告一段落,他還是覺得自己很沒用。
「陪他聊就好。」我這麼說。
對男孩而言,他不知道陪朋友一起重返地獄算什麼幫助,聊得再多,一切都不會改變。
「沒錯,一切或許都不會改變。」我跟他說,受害人自己也很清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需要的是不一定是被拯救,而是被理解。能夠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孤單,不被拋棄,哪怕身邊的人無法成為救星,這樣就足夠了。
不意外,男孩哭得更慘了,但如果他身邊坐的是那位同學,這些淚水就會是一種療癒。
這也是本書最特別的地方。
《帶著校園霸凌記憶長大的我們》,是一部南韓霸凌訪談影片的訪談文本,由製作單位整理成冊,因此內容全然真實。它沒有專家建言,沒有厲聲疾呼的教條,沒有任何關於霸凌的注意事項,只有十個大人與地獄搏鬥的回憶。
全書行文流暢,受訪者十人,以性別為界,男女分班,由不同的性別文化出發,從「記憶」、「心情」、「加害人」、「家人」、「成年的我」、「我需要的是」以及「未來的夢想」等七堂課,依序探索霸凌成因,完整還原事發現場,親眼見證霸凌對人生的影響
地獄門前走一回,有人進入神職體系,有人靠運動克服憂鬱,有人擔任社福人員,有人則住進病房。
因此,這不是一本求生指南,而是一本倖存實錄。
故事逐頁開展,時間一直往前,人生開始倒退,才發現記憶仍留在原處。於是我們慢慢想起那張被寫上粗話的書桌、某個被丟進水溝的鉛筆盒、從後排傳來的嘲諷耳語,以及想到要分組就開始胃痛的時刻。倘若你是當事人,這本書會讓你明白,你並不孤單,校園曾是個修羅場,但你活了下來,最重要的是,不要把傷痛埋在心裡。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但我可以分享我的自身經歷,然後陪你們一起哭。」
這是某位成員的訪談感想。
當那些不被理解的傷痛得到了認同,就能產生力量,這個過程,正是療傷的起手。如果有個場合,能讓你放心地展示自己的傷口,確認自己並不孤單,那麼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繼續往下翻頁。
坦白說,我很高興野人文化出版了這本書,一直以來,野人的心理相關書籍多以案例實錄為主,在工具書當道的時代,這類書就像生活的切片,深得我心,畢竟與其站在高處指點,不如走進現場體驗。
現在,只要在本文下方留言(不強迫分享,但若能順手分享更感謝),就有機會得到《帶著校園霸凌記憶長大的我們:致當年那些加害者們》這本霸凌倖存實錄。感謝 野人文化 贊助贈書三本,希望藉由這本書,能讓每位讀者放心展示自己的傷口。當然也歡迎大家對本文按個讚,將書訊傳遞給需要的人。若你只想單純抒發感想,不參加抽獎,小劇場也非常歡迎你留言。
※ 留言格式:謝謝你,讓我的人生過得不孤單(並於句末tag一至兩位好友,感謝他們的陪伴),若有其它關於校園生活的感想,也歡迎分享
※ 贈書方式:針對符合留言格式者,隨機抽出三人,共贈書三本
※ 活動期限:即日起至10/4(日)23:59截止
※ 獲獎名單:將於10/6(二)公布於本文留言區,請獲獎者於三日內私訊回覆郵遞區號、地址、姓名、電話等資訊,未如期回覆視同放棄
※ 考量郵寄成本,本活動限台澎金馬地區朋友參與
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對一切無能為力的倖存者內疚... - 奶奶心理學‖ Psychology 的推薦與評價
2018 年底的研究指出,多數倖存者內疚對象以及創傷壓力症候群,在事件發生的一年內並不會接受任何治療,然而,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的人症狀持續了三年以上。 ... <看更多>
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青少年心理健康- 身为火灾幸存者的丹尼鼓舞人心的康复之路 的推薦與評價
他的职业治疗师埃弗顿医生的鼓励,让他打破了他的消极想法试图在他的内心 ... Tok: https://bit.ly/36TtPes #我的人生有意义#青少年心理健康#火灾幸存者. ... <看更多>
倖存者內疚治療 在 [新聞] 2友魂斷梨泰院!倖存高中生走不出陰影4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