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居,我跑去看YouTube上共100集、每集45分鐘的「中國通史」,意外發現長崎縣的平戶市跟明朝的淵源。
12月初,我吃着來自長崎縣的刺身,跟朋友講了以下這個說長不長、說短又不短的故事。
平戶有個「松浦史料博物館」,展示的除了歷代藩主文物、還有基督教以及海外通商相關的珍貴資料,為了紀念對平戶貿易發展有貢獻的人物,還設「大明國的儒商」王直的銅像。
在平戶市民眼中是「東方商人」典範、在中國學者眼中卻是「海盜」「漢奸」的王直,到底何許人也?
中學中國歷史課本上讀到的倭寇之亂,其實不是只有日本人。在著名的倭寇中,王直跟徐海就是頭目級人馬。
縱使海禁再嚴,也阻擋不了貿易的誘惑,葡萄牙人、日本人跟明朝人曾經在(已經沒有人記得名字的)雙嶼島進行貿易。
1547年,明朝政府派朱紈攻打雙嶼。3000居民的小島烽火漫天,數百葡萄牙人喪生。
為了逃避海禁,商人王直早在1540年已經跑到九州的五島列島。後來松浦隆信於1542把王直招來平戶,為當地的海上貿易作出貢獻。
明朝政府出動(據說是胡錦濤的祖先)胡忠憲,親身派人到日本請王直回國商討通商互市事宜,為表誠意還留下了人質夏正。
王直回國不久即鋃鐺入獄,他在獄中曾寫下自明疏,力數商品貿易互惠互利,絕無勾引黨賊侵擾,人神可証。
最後(太傻太天真相信政府的)王直被斬首、妻子判為家奴。
王直養子毛海峰得知,誅殺人質並肢解之。
後來戚繼光打敗了毛海峰。但明朝政府依然為倭寇頭痛。
要是當初沒有殺掉王直,有個中間人做盤旋可能還比較好。
本來這件事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漩渦之中,但到了21世紀,王直的名字又再次成為焦點。
2005年日本長崎縣福江市(不是福岡!)有12名市民出錢,在王直故鄉安徽為他建造了墳墓。過了不久,中國學者郭泉認為王直是漢奸,氣憤地破壞它。
到了2009年,郭泉由於提出多黨民主體制和軍隊國家化建議,最後罪名「顛覆國家」。
就這樣,我們講完明平戶藩海商王直的故事。
怎會想到21世紀,它還有新枝節發展?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倭寇之亂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了解明朝軍事制度 :明朝軍事編制是怎樣的|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在嘉靖年間,應付倭寇之亂時,將領戚繼光在浙江地區採用招募民兵加以訓練的方式,來取代不堪的衛所兵。正因為明朝正規軍衛所軍的不堪用,故這些民兵,成為在明朝後期逐漸擔負起維持明朝有效統治的作戰部隊,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戚繼光的召募以浙江人為主的戚家軍、李成梁李如松父子麾下的遼東鐵騎及袁崇煥所召募以遼東人為主的關寧鐵騎。
明朝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劉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後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官。都司之下,在衝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5600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總旗轄5個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禦千戶所65個。兵額最多時達270餘萬人。
以下是明朝的軍事領導制度:
以中央軍事領導機關來說,起義時期,朱元璋以都元帥身份自主行樞密院事,親自指揮全盤軍事,以後,改行樞密院為大都督府,設大都督一人,名義上是「節制中外諸軍事」,其實,一切大小軍政,包括軍官任免、軍隊調遣、戰役指揮、戰略考慮等,都由都元帥決定,大都督府不過是主持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考績、馬政等日常事務。大都督當然也要統軍作戰,但只能奉命進止,不許擅作主張。當時,朱元璋在行中書省內設戶、禮、刑、工四部,獨不設吏、兵二部,正說明人事和軍事大權不容假借於人。即使如此,到吳元年(公元1364年)還是對此作了部分的調整,雖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職不設,改設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僉都督若干人,均為大都督府的長官。很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眾設多官而分其事權。
明王朝建立後,在中書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這對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來說,是實不可少的。明初,將原來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績、蔭襲、軍隊的訓練、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等軍事行政工作劃歸兵部掌管,大都督府僅保留統率全國軍隊的職權。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廢中書省的同時,朱元璋也宣佈徹底改組大都督府,將大都督府分設為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中書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時大變動,是當時明王朝中央軍政制度大改組的兩翼,其重要意義實不相上下。當時還規定,五軍都督府互不統轄,應該分別與兵部直接聯繫工作,而統一奏請皇帝裁定。每一個都督府內又都設有一小群都督,計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副都督等,俱為負責官員,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別統率全國各都司、衛、所,不得隨便變動。至仇,統軍的部門便一分而為五,領導人更是由一個增加到好幾十個。任何統軍的都督都絕不可能率本部軍兵與朝廷對抗了。
其實,任何一個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督,連率領本部軍兵的權力也是沒有的。因為明王朝還規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軍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有軍事行動時,兵部奏請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戰,而分調其他各都司、衛、所的兵丁歸其指揮。軍事行動結束,將帥即歸回原都督府,兵丁歸回原工所建制。這種體制顯然是為了防範軍權旁落,是為了對將帥們的職權有意掣肘,其必然結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軍事威力的代價。
明代設在地方統率軍隊的部門分為都指揮使司、衛、所三級。
都指揮使司又叫都司,是負責一個地區統率軍隊的領導性機關,轄有若干個衛和所。都指揮使司是省一級「三司」之一,設都指揮使一人,都指揮同知二人,都指揮僉事四人,還根據需要設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國各個都指揮使司分別轄屬五軍都督府領導。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倭寇之亂 在 東森財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現正熱播中👉請收看東森財經台57頻道【現代啟示錄】東南倭亂
在16世紀初期的中國明朝政府遇到倭寇之亂,差點導致滅國。而最後解決這些倭寇的,卻是一個背負滿朝罵名的貪官、一個考了八次才及第的秀才,跟兩個不斷被彈劾,說他們是擁兵自重的軍閥。這就是直浙總督胡宗憲,以及他手下的鬼才軍師徐渭、武將戚繼光、俞大猷。
而戚繼光所帶領的長勝軍隊戚家軍向來以高殺傷力、高防禦的“鴛鴦陣”稱霸天下,卻在福建的一場戰役中,無法施展“鴛鴦陣”而遭到重創,這怎麼一回事呢?難道倭寇是用了什麼魔法嗎?
敬請鎖定5月15日(周日)晚上21:55 ,東森財經台57頻道【現代啟示錄】
#九十秒 #現正熱播中 #現代啟示錄 #東南倭亂 #日本倭寇 #胡宗憲 #徐渭 #戚繼光 #俞大猷 #鴛鴦陣 #歷史
倭寇之亂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